社评:西媒胡拼乱凑中国“四处碰壁”画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8:03:59
http://opinion.huanqiu.com/editorial/2015-02/5586716.html



 西方媒体近来大规模炒作中国在海外重大工程项目出现的曲折,宣称中国的对外投资战略遭遇“重创”。它们把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希腊、斯里兰卡等国新政府对中资项目的表态上,把上任新官回应舆论的话当成那些国家对中资态度的全部,从而制造出中国“四处碰壁”的印象。

  而实际情况显然并非西方媒体描述的那样。比如希腊《每日报》援引希腊分析人士的话说,新政府不可能把中国人赶出比雷埃夫斯港,希腊同中国的合作不可避免。

  中国投资所到之处大多是竞选政体国家,当中国投资的项目在当地颇具影响时,它们就有可能成为政治话题,会一定程度受那些国家政党轮替“变天”的冲击。这样的风险是中国公司不得不面对的。

  据环球时报了解,中国企业和政府对这些风险早就有所评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有政局变化的可能,中方不可能把大型投资项目的宝都押在执政党身上,投资的主要依据是当地社会对中资项目的现实需求,是那些超越具体政党利益的因素。

  政局变动初期,会有一些“冲击波”发生。但它们的冲击幅度究竟有多大,只有时间才能证明。有中国学者打比喻说:不妨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中国的大型投资项目都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并让当地社会受益。它们都程序完备,正大光明。放弃这些项目将造成双输,当地损失就业、税收和外汇收入,经济社会发展受挫。由于几乎不太可能有实力相当、条件相近的伙伴替代中方,最终的巨大负面影响很容易预见。

  每个项目总会有一些特定风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工程基建和制造业的强大实力以及我们的务实态度构成了综合的可靠性。它们并不那么容易被放弃。只要中国自己保持定力,不自乱阵脚,很多一时的波折都会随着时间的展开被克服。中国应当有这样的底气。对很多急于发展的社会来说,与中国合作是最佳选择,这种最佳性不是随便就能再造的。

  西方舆论还总是喜欢夸大一些国家同中国关系的整体变数,更属无稽之谈。需要指出,在当今世界里,几乎没有哪个正常国家会颠覆性改变对华关系,它尤其不可能成为大范围的选择。有些西方媒体的分析属于“意淫”,它们很愿意从一个具体事情中发现“中国要完了”的征兆。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因为契合很多国家的实际需求而广受欢迎,中国对双赢和共赢的追求是我们“走出去”的法宝,也是西方舆论怎么骂也骂不倒的原则。

  中国企业在海外大规模投资的经验毕竟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尽可能规避风险没有止境。由于出发点很正,注重面向实际,中国的起步已是成功的。各种条件都决定了中国将在这方面越做越好,这是西方舆论扭转不了的大势。

  西方舆论,特别是美英舆论往往长袖善舞,颇具攻击能力,但它们最终忽悠不了世界,倒是把西方自己忽悠了。由于西方现在“太能说”,造成一些西方人他们干得“也最棒”的错觉。西媒经常宣扬中国海外投资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不受欢迎”,它们不断寻找幸灾乐祸的理由,抚慰自己的危机感。

  西方现在“最自信”的人像是媒体精英们,而中国社会的自信更多集中在了那些做事人的身上。很难单说这是中国的长处或者短处。还是让我们取长补短吧。让我们把精力同时投向如何解决问题,和如何让自己不被西方舆论说糊涂了。

http://opinion.huanqiu.com/editorial/2015-02/5586716.html

20150204125559365.jpg (72.1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4 05:57 上传



 西方媒体近来大规模炒作中国在海外重大工程项目出现的曲折,宣称中国的对外投资战略遭遇“重创”。它们把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希腊、斯里兰卡等国新政府对中资项目的表态上,把上任新官回应舆论的话当成那些国家对中资态度的全部,从而制造出中国“四处碰壁”的印象。

  而实际情况显然并非西方媒体描述的那样。比如希腊《每日报》援引希腊分析人士的话说,新政府不可能把中国人赶出比雷埃夫斯港,希腊同中国的合作不可避免。

  中国投资所到之处大多是竞选政体国家,当中国投资的项目在当地颇具影响时,它们就有可能成为政治话题,会一定程度受那些国家政党轮替“变天”的冲击。这样的风险是中国公司不得不面对的。

  据环球时报了解,中国企业和政府对这些风险早就有所评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有政局变化的可能,中方不可能把大型投资项目的宝都押在执政党身上,投资的主要依据是当地社会对中资项目的现实需求,是那些超越具体政党利益的因素。

  政局变动初期,会有一些“冲击波”发生。但它们的冲击幅度究竟有多大,只有时间才能证明。有中国学者打比喻说:不妨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中国的大型投资项目都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并让当地社会受益。它们都程序完备,正大光明。放弃这些项目将造成双输,当地损失就业、税收和外汇收入,经济社会发展受挫。由于几乎不太可能有实力相当、条件相近的伙伴替代中方,最终的巨大负面影响很容易预见。

  每个项目总会有一些特定风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工程基建和制造业的强大实力以及我们的务实态度构成了综合的可靠性。它们并不那么容易被放弃。只要中国自己保持定力,不自乱阵脚,很多一时的波折都会随着时间的展开被克服。中国应当有这样的底气。对很多急于发展的社会来说,与中国合作是最佳选择,这种最佳性不是随便就能再造的。

  西方舆论还总是喜欢夸大一些国家同中国关系的整体变数,更属无稽之谈。需要指出,在当今世界里,几乎没有哪个正常国家会颠覆性改变对华关系,它尤其不可能成为大范围的选择。有些西方媒体的分析属于“意淫”,它们很愿意从一个具体事情中发现“中国要完了”的征兆。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因为契合很多国家的实际需求而广受欢迎,中国对双赢和共赢的追求是我们“走出去”的法宝,也是西方舆论怎么骂也骂不倒的原则。

  中国企业在海外大规模投资的经验毕竟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尽可能规避风险没有止境。由于出发点很正,注重面向实际,中国的起步已是成功的。各种条件都决定了中国将在这方面越做越好,这是西方舆论扭转不了的大势。

  西方舆论,特别是美英舆论往往长袖善舞,颇具攻击能力,但它们最终忽悠不了世界,倒是把西方自己忽悠了。由于西方现在“太能说”,造成一些西方人他们干得“也最棒”的错觉。西媒经常宣扬中国海外投资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不受欢迎”,它们不断寻找幸灾乐祸的理由,抚慰自己的危机感。

  西方现在“最自信”的人像是媒体精英们,而中国社会的自信更多集中在了那些做事人的身上。很难单说这是中国的长处或者短处。还是让我们取长补短吧。让我们把精力同时投向如何解决问题,和如何让自己不被西方舆论说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