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撤文 阿里赢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10:02
[摘要:在普通用户的理解里面,抽查的结论就是,作为中国最大的网购平台淘宝就是卖假货的。而淘宝那套所谓的支付以及信用评价体系,就形同虚设了。抽查结论已经伤及根本,阿里反应很激烈,所以也是情理当中。每期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后,被抽查的企业,没有任何例外基本都是承认问题,停业整顿。阿里,是唯一是的例外。]
  原标题:[亦观察] No.379工商总局被迫撤文,阿里真的赢了吗
  撰文的此刻,据说工商总局已经从首页撤下了那篇《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文章,似乎政府妥协了,阿里有什么能量,而阿里何以能够例外?
  当然,阿里不能停业整顿了,因为阿里生态上上下下关乎着上千万人的就业,但抽查存在的假货问题事实都不承认,至少不承认有那么高的比例。有专家认为,阿里犯不着这么针锋相对,是上市后自信心爆棚了,或者是十几年深耕的政府高层关系,或者背后绑架着上千万人的就业无所顾忌,“有本事,你们工商总局把我淘宝网给关了”。凭阿里人的智商,显然问题没那么简单,阿里何以如此胆大妄为,和衙门对着干!阿里认个错,怎么就那么难?
  不认错,对抗是一种习惯
  阿里一直对质疑阿里的声音,尤其是来自苏宁、京东,以及官方的都比较强硬。类似公关战很多,这不是第一次,所以不奇怪。比如2014年两会期间,张近东三个提案电子发票(淘宝卖家不纳税)、母婴食品(打击假货)、信息安全(VIE结构,及个人用户隐私泄漏)。2014年中阿里还出过《大银行有病,支付宝有药》的雄图文,还出过文章直接批某人民银行司长的。京东的,就更不必说了,京东凡查到假货问题,都被公关无限放大。不久前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刚说完淘宝没有假货,现在被抽查62%非正品,以通讯产品为例,而且不少是以接近正品价格卖的假货水货和返修翻新机。这一次阿里反应如此激烈,也只是一种习惯!不妥协,这和上市与否没关系。
  这次阿里反击工商总局的观点,也是和以往的观点一致的。阿里淘宝有假货问题,但抽样有问题,结论没这么严重;其次淘宝对打击假货一直都是积极作为的,而不是纵容。最后淘宝的假货问题,本质是线下问题的线上反应,阿里不可能解决,责任不在阿里淘宝。如果不反击,反倒是是自己承认了自己的问题。62%的非正品率,基本等于不作为了。
  不过笔者倒是有句话要说:淘宝查到假货,淘宝有没有责任,木有,因为淘宝不卖货只是提供了平台,不应承担责任!嗯,淘宝自己从来不卖假货,但卖假货的相当一部分利润(广告)是淘宝赚去了。真是,站着把钱给赚了的典范!
  阿里为什么不能妥协
  阿里如果承认了抽查结果,尤其是62%以上的非正品率,等于说承认了淘宝是卖假货的,是假货集散地,以后还有谁去到淘宝购物。淘宝占据了网购市场份额的70%,而在阿里系的网购交易额占到了80%以上,淘宝是阿里网购的主体,尤其是这次抽查的通讯电子产品、农资和母婴产品。淘宝=假货,不管是不是事实,是都不能承认的。更何况,这种抽查抽样的结论,稍有常识,就可以知道确有问题。
  在普通用户的理解里面,抽查的结论就是,作为中国最大的网购平台淘宝就是卖假货的。而淘宝那套所谓的支付以及信用评价体系,就形同虚设了。抽查结论已经伤及根本,阿里反应很激烈,所以也是情理当中。
  阿里如果沉默承认了,那么接下来就会有对等比例的大规模的清查关店,对经营影响太大。2014年7月查聚美优品奢侈品假货,导致聚美优品直接关闭奢侈品频道,唯品会也是,还有京东基本关闭了POP平台上无法确认正品的奢侈品店铺,基本改为直营,京东的奢侈品立马转向了负增长。阿里牛逼,直接不承认抽查的结论,意味着不需要坚定的关店,为自己争取了足够长时间的窗口期。
  当时,笔者就提醒过一些基金,绝大多数人低估了腾讯秘密调查聚美优品卖家后,政府介入,给聚美经营带来的巨大挑战。这不仅仅直接重创了,聚美优品奢侈品业务,阻碍了扩品之路,平台化业务。也打击了消费者对聚美优品正品行货的信心。资本市场,对政府针对电商的假货调查和政策变化,反应太迟钝。当然第三第四季度的业绩也会反馈了这次假货风波的冲击!
  从体量来说,京东不是阿里的对手,阿里唯一的对手是政府规范政策(强制打假和征税)。而政府越来越多规范电商的政策,也必然会对阿里的业绩构成实质性的影响。马云觉得阿里利用了社会闲置资源,专业分工,效率很高,瞧不起京东模式。笔者要说要么马云装傻装不懂要么马云是肤浅的,用阿里生态的交易额除以这个生态直接参与的人数,算一算人效,阿里模式实际上是非常低效率的,以后笔者有时间再详细解读。
  阿里公关的策略选择,个人是脆弱的
  阿里无论如何肯定是扳不过政府的大腿,但绊断个别官员的大腿没问题。这种策略,不仅适用于对付政府衙门,也适用于对付竞争对手的员工。因为这种策略的结果往往是,政府衙门和公司不好正面回应,个人也不好回应,只能妥协弃车保帅,个人当了炮灰,某友商总监就吃过苦头。可以得罪一个人(官员),但不能得罪一个衙门。其它企业,在面对某些衙门的强势的时候,而且是显而易见的欺压的时候,是可以采用相同策略的。只是高难度动作,“小孩”不要轻易模仿。
  阿里采用此策略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杀鸡儆猴”,以后谁敢出头,某某就是下场。所以今天打下去的不是某个衙门,某个官员,而是潜在的任何可能对阿里发起挑战的。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策略选择!当然了,笔者不是专业公关,很多东西看的不是很清楚,就到此为止,纯一己之见。

  就业是阿里挡枪的万能解药
  每次阿里在面对质疑的时候,以及马云公开的演讲中,总不忘记说。阿里的成就来自千千万万的卖家和快递,反过来说阿里解决了千千万万的就业。阿里,已经是大而不能倒了。阿里要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帮助中小型企业赚钱。中国是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来自就业,每年定出7-8%增长率就是保一千万就业。所以结论很清楚了,你查我可以,但要想清楚后果很严重,“千万”的就业问题,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稳定压倒一切,所以阿里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帮助草根创业,解决千万就业,是每一次阿里遭遇危机的时候的万能解药!
  阿里解决千万就业故事的谎言
  阿里只说对了一个方面,阿里生态的确关乎千万的就业。悖论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阿里生态创造千万就业的同时,线下零售丢掉了可能两倍以上的就业。线下零售凋零,已经是显而易见的现实,另外商业地产也连带受了影响。所以阿里的发展,会加剧就业的严峻形势。其次赚钱了才叫解决就业,如果卖家还要倒贴补贴阿里,这叫什么就业呢?是阿里帮助解决了上千万人创业和就业问题呢,还是数以千万的草根领着微薄的收入在给阿里打工呢?
  笔者以为,阿里可以拿出非常具体的数据来驳斥笔者的观点。阿里卖家中位数月销售额多少,就算极乐观情况下30%的毛利润率,5%的净利润率,那么卖家中位数月利润有多少?阿里淘宝体系马太效应更加明显,马云在2013年参加《对话》节目时说,94%的卖家不在征收税收的比例里面。但是由于这个不在征税里面,这些人一年的营业额在24万人民币以下,算人均年利润只有1.2万,月利润1000元。这年头,随便打个工都不止1000元吧。更何况绝大部分店铺还是达不到24万的。所以阿里不管怎么算的结论,都是大部分的卖家不赚钱,在补贴阿里。阿里的商业不是帮了创业者赚钱,而是创业者们为阿里创造了巨额的财富,不是吗?阿里生态的确解决了一些就业问题,但应该是没有阿里说的那么大。
  这不是批评阿里,笔者以为马云既然两年前提出了“双百万计划”,既然承诺了帮助中小卖家赚钱,笔者如同和绝大多数的卖家一样期待阿里拿出实质的行动来帮助卖家成长。首先把淘宝搜索结果,去掉天猫的,天猫已经不是婴儿了。其次焦点图,钻展以及直通车的价格能否控制一下。其三能否在交易规则当中,不要过于偏袒消费者。动不动扣费,扣钱,强制下架商品,关闭店铺呢?做个淘宝卖家,越来越不容易了。
  这只是刚开始,阿里不要高兴的太早了
  据说工商总局,已经把白皮书删除了,或是剔除出首页了。阿里又一次牛逼哄哄的赢了!但笔者以为,这不过是阿里赢得了一个时间窗口期而已。阿里旗下淘宝天猫不是几千亿的小盘子,不出意外2014年的总盘子交易额将在2.6万亿左右,占中国总零售额的9-10%。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说京东、当当友商会嫉妒。
  此消彼长,阿里作为网购的主体,抢了线下零售市场,线下的商品零售增长已经趋于停滞,大量的连锁家电,以及服饰品牌正在大规模的关闭线下零售店。而接下来直接影响了商业地产的出租,据说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抛售商铺了。这背后,多少地方政府在担忧呢?当然了,苏宁计划建设那么多商业地产中心,恐怕也慌了神了吧!刘强东说苏宁核心品类家电通讯,京东的成本费用率7%只有线下连锁的一半,靠此打败线下巨头,苏美输的心服口服。而淘宝天猫的胜利,线下零售能服吗!
  天猫卖家有没有交税,有很多朋友都在开天猫店,笔者就不说了,其实都懂的。笔者就说说淘宝卖家吧,基本不交税。当然了有人说,C2C,个体户不需要交税。阿里自己的高管都说过了,中国没有C2C(二手商品交易),消费者对消费者,淘宝也不是C2C,而是小B 2 C,尽管这些小B年收入都几千万甚至过亿了,各种税交下来,一年不过小几万而已。增值税17%,笔者就不具体算了。所以阿里越来越大,最头大的未必是工商总局,恐怕是税务部门吧!大几千亿,而不是两年前笔者参加《对话.马云》时,马云说的6%的卖家征税,满打满算也就几十个亿的税收而已。
  如果说电商要扶持,那么所有电商都要同样标准。不要京东、苏宁、亚马逊等自营B2C按照线下零售标准纳税,电子发票情况下,一分不能少。而阿里生态的卖家,就能不交,尽管它们都好几千万的收入了。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无需任何争论。
  有人要反击,政府要扶持创业不能如何如何!笔者反问一句,你们真以为政府这些税收补贴,到了卖家手里了吗?最后卖家还是都通过使用收费的淘宝店铺工具,以及投放广告,都给阿里。不让政府征税,最后阿里通过淘宝店铺工具和广告方式“征税”了。卖家依然不赚钱,所以是政府税收是补贴了卖家,还是补贴了阿里呢?不许政府征税,只许阿里赚钱(本质是变相“征税”)。卖家每次都被拿出来帮助挡枪子弹,真是廉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强制征税,尤其是规模经济的标准品,卖家基本没啥价格优势了。
  具体关于征税问题,可见笔者2013年3月专栏《用马云与淘宝不一致的说法拆穿“征税危机”谎言》
  简而言之,阿里动摇的奶酪太多了,既有友商的,也有线下零售的,还有被淘宝假货困扰被扰乱渠道的传统品牌商们,还有税收衙门的,有传统金融的,还有各种想都想不到的受到电商直接间接冲击的行业。所以这种对抗,一定是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是工商总局,明天就可能是税务总局。阿里的敌人太多!
  从长远来说政策是越来越不利于阿里的,投资人需谨慎!“假货风波”,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阿里是一个什么的企业
  阿里是独立的王国,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怎么个行为规范(开店,扣分和关店),怎么征税(收费标准和方法),建立起自己的金融和信用体系。
  以千万就业来挡住任何想插手进来的衙门,政府想征税不行,想打假难配合,想监管不配合(在白皮书里有透露,阿里别傲慢)。当然,不可否认,越来越多得政府机构与阿里联合行动在解决一些问题。
  但在共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谁拥有主动权,谁是主,谁是次,是阿里协助政府呢,还是政府协助阿里呢,谁又能完全说的清楚。(本文仅为作者自己的观点。另外未经作者阅览,内容有删减)
  本文为李成东授权网易财经《亦观察》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网易立场。
  作者为专栏作家、电商战略分析师。个人微信号dgjdds
  作者:李成东
http://3g.163.com/touch/article.html?from=index&docid=AH4Q0C2Q002551G6
[摘要:在普通用户的理解里面,抽查的结论就是,作为中国最大的网购平台淘宝就是卖假货的。而淘宝那套所谓的支付以及信用评价体系,就形同虚设了。抽查结论已经伤及根本,阿里反应很激烈,所以也是情理当中。每期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后,被抽查的企业,没有任何例外基本都是承认问题,停业整顿。阿里,是唯一是的例外。]
  原标题:[亦观察] No.379工商总局被迫撤文,阿里真的赢了吗
  撰文的此刻,据说工商总局已经从首页撤下了那篇《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文章,似乎政府妥协了,阿里有什么能量,而阿里何以能够例外?
  当然,阿里不能停业整顿了,因为阿里生态上上下下关乎着上千万人的就业,但抽查存在的假货问题事实都不承认,至少不承认有那么高的比例。有专家认为,阿里犯不着这么针锋相对,是上市后自信心爆棚了,或者是十几年深耕的政府高层关系,或者背后绑架着上千万人的就业无所顾忌,“有本事,你们工商总局把我淘宝网给关了”。凭阿里人的智商,显然问题没那么简单,阿里何以如此胆大妄为,和衙门对着干!阿里认个错,怎么就那么难?
  不认错,对抗是一种习惯
  阿里一直对质疑阿里的声音,尤其是来自苏宁、京东,以及官方的都比较强硬。类似公关战很多,这不是第一次,所以不奇怪。比如2014年两会期间,张近东三个提案电子发票(淘宝卖家不纳税)、母婴食品(打击假货)、信息安全(VIE结构,及个人用户隐私泄漏)。2014年中阿里还出过《大银行有病,支付宝有药》的雄图文,还出过文章直接批某人民银行司长的。京东的,就更不必说了,京东凡查到假货问题,都被公关无限放大。不久前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刚说完淘宝没有假货,现在被抽查62%非正品,以通讯产品为例,而且不少是以接近正品价格卖的假货水货和返修翻新机。这一次阿里反应如此激烈,也只是一种习惯!不妥协,这和上市与否没关系。
  这次阿里反击工商总局的观点,也是和以往的观点一致的。阿里淘宝有假货问题,但抽样有问题,结论没这么严重;其次淘宝对打击假货一直都是积极作为的,而不是纵容。最后淘宝的假货问题,本质是线下问题的线上反应,阿里不可能解决,责任不在阿里淘宝。如果不反击,反倒是是自己承认了自己的问题。62%的非正品率,基本等于不作为了。
  不过笔者倒是有句话要说:淘宝查到假货,淘宝有没有责任,木有,因为淘宝不卖货只是提供了平台,不应承担责任!嗯,淘宝自己从来不卖假货,但卖假货的相当一部分利润(广告)是淘宝赚去了。真是,站着把钱给赚了的典范!
  阿里为什么不能妥协
  阿里如果承认了抽查结果,尤其是62%以上的非正品率,等于说承认了淘宝是卖假货的,是假货集散地,以后还有谁去到淘宝购物。淘宝占据了网购市场份额的70%,而在阿里系的网购交易额占到了80%以上,淘宝是阿里网购的主体,尤其是这次抽查的通讯电子产品、农资和母婴产品。淘宝=假货,不管是不是事实,是都不能承认的。更何况,这种抽查抽样的结论,稍有常识,就可以知道确有问题。
  在普通用户的理解里面,抽查的结论就是,作为中国最大的网购平台淘宝就是卖假货的。而淘宝那套所谓的支付以及信用评价体系,就形同虚设了。抽查结论已经伤及根本,阿里反应很激烈,所以也是情理当中。
  阿里如果沉默承认了,那么接下来就会有对等比例的大规模的清查关店,对经营影响太大。2014年7月查聚美优品奢侈品假货,导致聚美优品直接关闭奢侈品频道,唯品会也是,还有京东基本关闭了POP平台上无法确认正品的奢侈品店铺,基本改为直营,京东的奢侈品立马转向了负增长。阿里牛逼,直接不承认抽查的结论,意味着不需要坚定的关店,为自己争取了足够长时间的窗口期。
  当时,笔者就提醒过一些基金,绝大多数人低估了腾讯秘密调查聚美优品卖家后,政府介入,给聚美经营带来的巨大挑战。这不仅仅直接重创了,聚美优品奢侈品业务,阻碍了扩品之路,平台化业务。也打击了消费者对聚美优品正品行货的信心。资本市场,对政府针对电商的假货调查和政策变化,反应太迟钝。当然第三第四季度的业绩也会反馈了这次假货风波的冲击!
  从体量来说,京东不是阿里的对手,阿里唯一的对手是政府规范政策(强制打假和征税)。而政府越来越多规范电商的政策,也必然会对阿里的业绩构成实质性的影响。马云觉得阿里利用了社会闲置资源,专业分工,效率很高,瞧不起京东模式。笔者要说要么马云装傻装不懂要么马云是肤浅的,用阿里生态的交易额除以这个生态直接参与的人数,算一算人效,阿里模式实际上是非常低效率的,以后笔者有时间再详细解读。
  阿里公关的策略选择,个人是脆弱的
  阿里无论如何肯定是扳不过政府的大腿,但绊断个别官员的大腿没问题。这种策略,不仅适用于对付政府衙门,也适用于对付竞争对手的员工。因为这种策略的结果往往是,政府衙门和公司不好正面回应,个人也不好回应,只能妥协弃车保帅,个人当了炮灰,某友商总监就吃过苦头。可以得罪一个人(官员),但不能得罪一个衙门。其它企业,在面对某些衙门的强势的时候,而且是显而易见的欺压的时候,是可以采用相同策略的。只是高难度动作,“小孩”不要轻易模仿。
  阿里采用此策略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杀鸡儆猴”,以后谁敢出头,某某就是下场。所以今天打下去的不是某个衙门,某个官员,而是潜在的任何可能对阿里发起挑战的。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策略选择!当然了,笔者不是专业公关,很多东西看的不是很清楚,就到此为止,纯一己之见。

  就业是阿里挡枪的万能解药
  每次阿里在面对质疑的时候,以及马云公开的演讲中,总不忘记说。阿里的成就来自千千万万的卖家和快递,反过来说阿里解决了千千万万的就业。阿里,已经是大而不能倒了。阿里要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帮助中小型企业赚钱。中国是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来自就业,每年定出7-8%增长率就是保一千万就业。所以结论很清楚了,你查我可以,但要想清楚后果很严重,“千万”的就业问题,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稳定压倒一切,所以阿里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帮助草根创业,解决千万就业,是每一次阿里遭遇危机的时候的万能解药!
  阿里解决千万就业故事的谎言
  阿里只说对了一个方面,阿里生态的确关乎千万的就业。悖论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阿里生态创造千万就业的同时,线下零售丢掉了可能两倍以上的就业。线下零售凋零,已经是显而易见的现实,另外商业地产也连带受了影响。所以阿里的发展,会加剧就业的严峻形势。其次赚钱了才叫解决就业,如果卖家还要倒贴补贴阿里,这叫什么就业呢?是阿里帮助解决了上千万人创业和就业问题呢,还是数以千万的草根领着微薄的收入在给阿里打工呢?
  笔者以为,阿里可以拿出非常具体的数据来驳斥笔者的观点。阿里卖家中位数月销售额多少,就算极乐观情况下30%的毛利润率,5%的净利润率,那么卖家中位数月利润有多少?阿里淘宝体系马太效应更加明显,马云在2013年参加《对话》节目时说,94%的卖家不在征收税收的比例里面。但是由于这个不在征税里面,这些人一年的营业额在24万人民币以下,算人均年利润只有1.2万,月利润1000元。这年头,随便打个工都不止1000元吧。更何况绝大部分店铺还是达不到24万的。所以阿里不管怎么算的结论,都是大部分的卖家不赚钱,在补贴阿里。阿里的商业不是帮了创业者赚钱,而是创业者们为阿里创造了巨额的财富,不是吗?阿里生态的确解决了一些就业问题,但应该是没有阿里说的那么大。
  这不是批评阿里,笔者以为马云既然两年前提出了“双百万计划”,既然承诺了帮助中小卖家赚钱,笔者如同和绝大多数的卖家一样期待阿里拿出实质的行动来帮助卖家成长。首先把淘宝搜索结果,去掉天猫的,天猫已经不是婴儿了。其次焦点图,钻展以及直通车的价格能否控制一下。其三能否在交易规则当中,不要过于偏袒消费者。动不动扣费,扣钱,强制下架商品,关闭店铺呢?做个淘宝卖家,越来越不容易了。
  这只是刚开始,阿里不要高兴的太早了
  据说工商总局,已经把白皮书删除了,或是剔除出首页了。阿里又一次牛逼哄哄的赢了!但笔者以为,这不过是阿里赢得了一个时间窗口期而已。阿里旗下淘宝天猫不是几千亿的小盘子,不出意外2014年的总盘子交易额将在2.6万亿左右,占中国总零售额的9-10%。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说京东、当当友商会嫉妒。
  此消彼长,阿里作为网购的主体,抢了线下零售市场,线下的商品零售增长已经趋于停滞,大量的连锁家电,以及服饰品牌正在大规模的关闭线下零售店。而接下来直接影响了商业地产的出租,据说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抛售商铺了。这背后,多少地方政府在担忧呢?当然了,苏宁计划建设那么多商业地产中心,恐怕也慌了神了吧!刘强东说苏宁核心品类家电通讯,京东的成本费用率7%只有线下连锁的一半,靠此打败线下巨头,苏美输的心服口服。而淘宝天猫的胜利,线下零售能服吗!
  天猫卖家有没有交税,有很多朋友都在开天猫店,笔者就不说了,其实都懂的。笔者就说说淘宝卖家吧,基本不交税。当然了有人说,C2C,个体户不需要交税。阿里自己的高管都说过了,中国没有C2C(二手商品交易),消费者对消费者,淘宝也不是C2C,而是小B 2 C,尽管这些小B年收入都几千万甚至过亿了,各种税交下来,一年不过小几万而已。增值税17%,笔者就不具体算了。所以阿里越来越大,最头大的未必是工商总局,恐怕是税务部门吧!大几千亿,而不是两年前笔者参加《对话.马云》时,马云说的6%的卖家征税,满打满算也就几十个亿的税收而已。
  如果说电商要扶持,那么所有电商都要同样标准。不要京东、苏宁、亚马逊等自营B2C按照线下零售标准纳税,电子发票情况下,一分不能少。而阿里生态的卖家,就能不交,尽管它们都好几千万的收入了。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无需任何争论。
  有人要反击,政府要扶持创业不能如何如何!笔者反问一句,你们真以为政府这些税收补贴,到了卖家手里了吗?最后卖家还是都通过使用收费的淘宝店铺工具,以及投放广告,都给阿里。不让政府征税,最后阿里通过淘宝店铺工具和广告方式“征税”了。卖家依然不赚钱,所以是政府税收是补贴了卖家,还是补贴了阿里呢?不许政府征税,只许阿里赚钱(本质是变相“征税”)。卖家每次都被拿出来帮助挡枪子弹,真是廉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强制征税,尤其是规模经济的标准品,卖家基本没啥价格优势了。
  具体关于征税问题,可见笔者2013年3月专栏《用马云与淘宝不一致的说法拆穿“征税危机”谎言》
  简而言之,阿里动摇的奶酪太多了,既有友商的,也有线下零售的,还有被淘宝假货困扰被扰乱渠道的传统品牌商们,还有税收衙门的,有传统金融的,还有各种想都想不到的受到电商直接间接冲击的行业。所以这种对抗,一定是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是工商总局,明天就可能是税务总局。阿里的敌人太多!
  从长远来说政策是越来越不利于阿里的,投资人需谨慎!“假货风波”,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阿里是一个什么的企业
  阿里是独立的王国,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怎么个行为规范(开店,扣分和关店),怎么征税(收费标准和方法),建立起自己的金融和信用体系。
  以千万就业来挡住任何想插手进来的衙门,政府想征税不行,想打假难配合,想监管不配合(在白皮书里有透露,阿里别傲慢)。当然,不可否认,越来越多得政府机构与阿里联合行动在解决一些问题。
  但在共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谁拥有主动权,谁是主,谁是次,是阿里协助政府呢,还是政府协助阿里呢,谁又能完全说的清楚。(本文仅为作者自己的观点。另外未经作者阅览,内容有删减)
  本文为李成东授权网易财经《亦观察》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网易立场。
  作者为专栏作家、电商战略分析师。个人微信号dgjdds
  作者:李成东
http://3g.163.com/touch/article.html?from=index&docid=AH4Q0C2Q002551G6
真如 网易某网友说的  工商总局 这嘴脸真是丢到底了 颠倒黑白 把自己的不作为 赖到别人的头上
淘宝假货不少是事实  但是 现实中 我们的身边 假货 更多 且 质量更差  一个管理治理市场的部门 不去打假 堵源头 来堵担保商  在堵就堵 到人民了  
人民 网络购物 多数 欲念为何【花预计内的钱 购买自己认可的质量的款式 颜色功能的货】
多数人 本身就不是冲着正品去购物的  原因是什么 人民的口袋不富裕
还没有形成 富人的 品格
在就是 tb 给国家 社会解决了多大就业问题及压力
说贡献 那更是巨大  。

  
淘宝养活了多少人,拉动了多少内需和经济,多少物流靠他养活,焉能为一个小小的工商部门憾大树,淘宝是战略性质的企业,工商一个蚂蚁小单位有个屁用,国家靠谁,还不是企业,更不用说是淘宝这样的巨无霸,如果要损失掉一个,国家肯定不要工商
阿里这次干得漂亮就在于指名道姓投诉国家工商总局刘红亮,
虽说刘司长名义上是执行公务,以公务人员身份行使法定权力,但是这一旗号掩盖不了他客观上已经参与到众多网络电商之间竞争的个人色彩,
如果法官为自己经手的判例承担终身责任,那么,政府官员为自己执法承担个人责任也应该成为常态,我向阿里叫一次好。
红N代入股的阿里动不得的
旋转舌 发表于 2015-1-30 00:15
淘宝养活了多少人,拉动了多少内需和经济,多少物流靠他养活,焉能为一个小小的工商部门憾大树,淘宝是战略 ...
可惜的是我们的工商总局一通报道现在淘宝市值蒸发了1343亿元,同时美国股东权益律师事务所也赶来凑热闹!
还是那句话,明知道价格便宜的所谓品牌有问题,你还要贪图便宜去买到底是谁的错?
淘宝还是个网站,相当于出租店面的,至于商家卖假货,这个责任区分还是要仔细斟酌一下吧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5-1-30 14:05
还是那句话,明知道价格便宜的所谓品牌有问题,你还要贪图便宜去买到底是谁的错?
你的观点我不同意,不能因为价格低就理直气壮卖假货吧?假货当然价格便宜,可是不代表你便宜了就能合法卖假货啊。
专心做五边 发表于 2015-1-30 15:50
你的观点我不同意,不能因为价格低就理直气壮卖假货吧?假货当然价格便宜,可是不代表你便宜了就能合法卖 ...
淘宝管理有责任,但是假货问题是淘宝一家的问题吗?在自家城市的实体店还能买到假货呢,更何况有几十万家网店的淘宝,所以说淘宝问题是各方面的问题,不能官老爷坐在办公室指指点点不干实事还要装13点,毕竟淘宝这样的网络新经营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官方应该给与更多的帮助而不是拆台!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5-1-30 16:02
淘宝管理有责任,但是假货问题是淘宝一家的问题吗?在自家城市的实体店还能买到假货呢,更何况有几十万家 ...
这么理解,如果房东租房子给商家,商家出售假货,那这个责任是商家的还是房东的?这是其一。其二,关于你说的假货问题,你认为价格低就等于暗示商品是假货,那么消费者去买就是明知假货而购买,这个我不同意,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价格低的就是默认假货吧?如果说商家明确说了是假货,那商家没责任,只要你没有标明是假货,那么,一律按真货对待,这个观点没错吧?但是哪个商家敢标明是假货呢?
工商局这回是自抽嘴巴
专心做五边 发表于 2015-1-30 16:40
这么理解,如果房东租房子给商家,商家出售假货,那这个责任是商家的还是房东的?这是其一。其二,关于你 ...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也不能忽视很大一部分国人图便宜又要好面子而带来的假货问题,这是根源性!在我国之所以假货泛滥这种心态是很重要的诱因!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5-1-30 19:22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也不能忽视很大一部分国人图便宜又要好面子而带来的假货问题,这是根源性!在我国之所 ...
好面子这个事,确实存在,但是这个不可能立法来说,你总不能说,要面子的人,抓起来坐牢。再说了,如果你商家不卖假货,没有来源渠道,就是想买假货,去哪买?
马云能量大,小小总局败走麦城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