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子女学校多在边境条件艰苦 教学质量一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58:36
据新华社电:近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印发《关于军队子女学校和幼儿园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军队子女学校原则上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或撤销停办。位于营区外的军队子女学校,原则上整体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位于营区内的军队子女学校,驻大中城市的,原则上撤销停办;驻县以下城镇或艰苦边远地区的,原则上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
  《意见》强调,移交学校整体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公办学校序列,离退休教职工一并移交;撤销停办的学校,学生、教职工(含离退休)由部队驻地的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接收,正式教职工纳入当地公办学校教职工事业编制。军队子女学校移交地方后,继续接收原保障体系内军人子女入学,驻地人民政府应对此类学校给予特殊帮扶政策。
  《意见》明确,军队子女学校移交或撤销停办,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承担。《意见》还对移交学校的资产、债权债务划转和经费补助办法等作了相应规定。
  《意见》同时对军队幼儿园的管理作出规定。军队幼儿园由军队继续举办,部队驻地学前教育资源能够满足军队人员子女教育需求的,原则上不再新办幼儿园;确需新办的,在军区级单位现有编制内调剂解决。同一营区内举办两所以上幼儿园的,应当合并。《意见》还对军队幼儿园的经费保障、接收地方人员子女入园的收费情况以及幼儿园教师培训、教科研活动、职称评定、争先创优和督导评估等作出规定。对自愿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部队幼儿园任教的高校毕业生,明确应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解读]
  1
  为何移交或停办军队子女学校?
  《意见》提出,“军队子女学校原则上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或撤销停办”。这意味着,我国军队办子弟学校历史将终结。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对南都记者表示,军队子女学校形成主要是因为历史和地理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部队驻守地区范围广,很多在边境、条件艰苦地区,导致营区内军队子弟上学的“刚需”无法解决,于是军队开始自办子女学校和幼儿园。
  军队办子女学校,缓解了内部子弟上学矛盾,也面临“军队办社会”等诟病。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介绍,和“国企办社会”类似,所谓“军队办社会”,指的是军队建立和兴办了一些与军事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机构和设施,承担了额外的服务和职工生活、福利、社保等社会职能。军队应该聚焦“能打仗,打胜仗”,一方面,军队办学校是一种非社会化的行为,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可能;更重要的是,用军费、军人的编制员额在做“民”可以做的事,偏离了军队本身应该承担的任务,没有军队应有的“军味”,也削减了军队的战斗力。
   2
  现状:军队子女学校一直在减少
  近年来军队子女学校数量一直在减少,不少军办学校已经移交地方管理。比如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女学校”,由罗荣桓元帅夫人林月琴于1948年5月在哈尔滨创办。1950年随军南下,同年4月学校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据相关人士透露,1947年至2001年学校十一次易校名,九次迁校址,学校属于广州军区政治部管理,1964年移交地方管理。
  张军社介绍,由于经济发展、城市整体规划的原因,现在军队营区虽然大多还是在市郊,但已经靠近居民聚居区,子女入学条件大为改善。
  教育学者熊丙奇介绍说,军队办学类似“大锅饭”,很多学校教学质量一般,长远而言对军队子女并非好事。随着国民教育体系发展,公办学校与军队自办相比,师资更有保障,教育质量更高,军队子女上学有了更高的去处,选择军队子女学校就读的就越来越少。
  同时,一些地方还创造条件,欢迎军内子女入学,比如湖南省邵阳市去年制订措施,明确辖区内军队干部子女义务教育期间,可不受户籍限制择校就读。
  不过,囿于过去没有统一的顶层设计,各地在操作过程中标准不一,还有地方存在不敢接收的现象。“《意见》出台及时体现问题导向”,公方彬评价说,《意见》内容寓军于民、军民融合,是利用地方教育资源的思路来调整军队子弟学校的设置。
  3
  为何军队幼儿园由军队继续举办?
  对于“军队幼儿园由军队继续举办”,专家认为,既有便利性的考虑,也因为幼儿园移交社会办理的条件尚不具备。
  公方彬介绍,与小学教育相比,幼儿园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低。而军队幼儿园一般办在营区大院内,多由教职人员统一接送,家长更方便。幼儿园移交社会办理后,不设立在营区内,需要牵扯进更多时间,影响工作开展。
  熊丙奇则表示,社会上公立幼儿园员额有限,存在入学难问题;私立幼儿园费用又比较高,对于普通军人家庭而言是不小的压力。
  公方彬认为,现代化军队发展方向是应该合理分配军地资源,能够移交社会的应全部放手,随着全社会教育资源不断均衡,幼儿园入学状况改善,条件具备后军队幼儿园也将逐渐交由社会管理。
  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广州市区的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园、广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广州军区联勤部幼儿园等受军方和地方两重管理。据新华社电:近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印发《关于军队子女学校和幼儿园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军队子女学校原则上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或撤销停办。位于营区外的军队子女学校,原则上整体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位于营区内的军队子女学校,驻大中城市的,原则上撤销停办;驻县以下城镇或艰苦边远地区的,原则上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
  《意见》强调,移交学校整体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公办学校序列,离退休教职工一并移交;撤销停办的学校,学生、教职工(含离退休)由部队驻地的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接收,正式教职工纳入当地公办学校教职工事业编制。军队子女学校移交地方后,继续接收原保障体系内军人子女入学,驻地人民政府应对此类学校给予特殊帮扶政策。
  《意见》明确,军队子女学校移交或撤销停办,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承担。《意见》还对移交学校的资产、债权债务划转和经费补助办法等作了相应规定。
  《意见》同时对军队幼儿园的管理作出规定。军队幼儿园由军队继续举办,部队驻地学前教育资源能够满足军队人员子女教育需求的,原则上不再新办幼儿园;确需新办的,在军区级单位现有编制内调剂解决。同一营区内举办两所以上幼儿园的,应当合并。《意见》还对军队幼儿园的经费保障、接收地方人员子女入园的收费情况以及幼儿园教师培训、教科研活动、职称评定、争先创优和督导评估等作出规定。对自愿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部队幼儿园任教的高校毕业生,明确应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解读]
  1
  为何移交或停办军队子女学校?
  《意见》提出,“军队子女学校原则上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或撤销停办”。这意味着,我国军队办子弟学校历史将终结。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对南都记者表示,军队子女学校形成主要是因为历史和地理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部队驻守地区范围广,很多在边境、条件艰苦地区,导致营区内军队子弟上学的“刚需”无法解决,于是军队开始自办子女学校和幼儿园。
  军队办子女学校,缓解了内部子弟上学矛盾,也面临“军队办社会”等诟病。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介绍,和“国企办社会”类似,所谓“军队办社会”,指的是军队建立和兴办了一些与军事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机构和设施,承担了额外的服务和职工生活、福利、社保等社会职能。军队应该聚焦“能打仗,打胜仗”,一方面,军队办学校是一种非社会化的行为,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可能;更重要的是,用军费、军人的编制员额在做“民”可以做的事,偏离了军队本身应该承担的任务,没有军队应有的“军味”,也削减了军队的战斗力。
   2
  现状:军队子女学校一直在减少
  近年来军队子女学校数量一直在减少,不少军办学校已经移交地方管理。比如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女学校”,由罗荣桓元帅夫人林月琴于1948年5月在哈尔滨创办。1950年随军南下,同年4月学校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据相关人士透露,1947年至2001年学校十一次易校名,九次迁校址,学校属于广州军区政治部管理,1964年移交地方管理。
  张军社介绍,由于经济发展、城市整体规划的原因,现在军队营区虽然大多还是在市郊,但已经靠近居民聚居区,子女入学条件大为改善。
  教育学者熊丙奇介绍说,军队办学类似“大锅饭”,很多学校教学质量一般,长远而言对军队子女并非好事。随着国民教育体系发展,公办学校与军队自办相比,师资更有保障,教育质量更高,军队子女上学有了更高的去处,选择军队子女学校就读的就越来越少。
  同时,一些地方还创造条件,欢迎军内子女入学,比如湖南省邵阳市去年制订措施,明确辖区内军队干部子女义务教育期间,可不受户籍限制择校就读。
  不过,囿于过去没有统一的顶层设计,各地在操作过程中标准不一,还有地方存在不敢接收的现象。“《意见》出台及时体现问题导向”,公方彬评价说,《意见》内容寓军于民、军民融合,是利用地方教育资源的思路来调整军队子弟学校的设置。
  3
  为何军队幼儿园由军队继续举办?
  对于“军队幼儿园由军队继续举办”,专家认为,既有便利性的考虑,也因为幼儿园移交社会办理的条件尚不具备。
  公方彬介绍,与小学教育相比,幼儿园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低。而军队幼儿园一般办在营区大院内,多由教职人员统一接送,家长更方便。幼儿园移交社会办理后,不设立在营区内,需要牵扯进更多时间,影响工作开展。
  熊丙奇则表示,社会上公立幼儿园员额有限,存在入学难问题;私立幼儿园费用又比较高,对于普通军人家庭而言是不小的压力。
  公方彬认为,现代化军队发展方向是应该合理分配军地资源,能够移交社会的应全部放手,随着全社会教育资源不断均衡,幼儿园入学状况改善,条件具备后军队幼儿园也将逐渐交由社会管理。
  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广州市区的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园、广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广州军区联勤部幼儿园等受军方和地方两重管理。
以现在社会上的资源分配状况,全部实行社会化服务对军队的凝聚力肯定会产生负面效果
这些军队的学校花的是什么钱,毫无疑问是军费,这是不应该的,所以从军队系统中剥离是必须的。
100mm 发表于 2015-1-26 10:23
以现在社会上的资源分配状况,全部实行社会化服务对军队的凝聚力肯定会产生负面效果
利大于弊,现在很多军队机关幼儿园都对外开放,从而收取高额的入园费
这部分收入去哪里了?算不算以公谋私?
sparkswy 发表于 2015-1-26 10:30
这些军队的学校花的是什么钱,毫无疑问是军费,这是不应该的,所以从军队系统中剥离是必须的。
我们上高中那会,出学渣最多的就是这些军工子弟学校。
所有福利的目的都是要造福基层官兵,但实际是为高中级干部牟利。。。。。。。这是关键
偏远地区的 一定要保留  哪怕只有一个学生
应该和少数民族一样给予升学的照顾性政策
条件坚苦,那就加强一下嘛。。。。。。。
sparkswy 发表于 2015-1-26 10:30
这些军队的学校花的是什么钱,毫无疑问是军费,这是不应该的,所以从军队系统中剥离是必须的。
我们单位是国企,以为企业的特性造成我们只能是偏远的荒原和盐碱滩上搞企业,6、70年代为了解决子女上学,办了子弟学校,不办不行,因为职工在荒原上上班,要稳定的话,必须将家庭搬过来,而家属孩子来了,就面临上学的问题,如果上学问题不解决,那职工就甭想安心上班了, 这一点有孩子的家庭都很好理解。2000年以后,要求企业停止办社会职能,于是就移交地方政府了(城市和政府也是80年代才逐渐形成的)。但到了政府以后,地方认为这种学校成本太高,没必要养这么多学校,于是缩编了,结果很多单位周边没了学校,上学很远,职工开车接送不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上班不可能按时接送,就带了很多影响生产的不稳定因素,但公司也没办法,这两年已经导致了多次职工家长集体事件,就是为了孩子上学的原因。
这是一对矛盾,地方政府认为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单位建所学校,这个成本太高。但对于企业来说,这个学校是关系职工家庭生活以及员工生产稳定的大事,即便有所投入,也是关系重大而值得的,是完全可以列入保证职工切身利益的成本。但地方政府是不会这么考虑的。
同样的道理,军队(主要是偏远地区的军队驻地)的子弟学校,如果移交地方后,政府是不会因为一个师、团驻地,就专门给你留一所学校在那,政府要全盘考虑学校和教师资源配置,而且老师也都成为事业编制,而造成不愿呆在偏远地区,进而影响师资队伍不稳。
所以,这个子弟学校移交,我们已经是比较严重的教训了,我们职工不稳定,顶多影响生产,而军队就没那么简单了。所以这种移交千万不能“一刀切”(虽然一刀切是最简单的方式,下面反应和矛盾少,但遗留问题太多了),有城市依托的,可以进行移交,但偏远地区军队驻地要慎重,否则历史遗留问题很难处理。
      我小时候在部队营区长大,部队周边十几里荒无人烟,你说随军家属的孩子去那里上学??师部、团部只好找几间房子,安排几个有文化的河北籍志愿兵给我们上课。很简单地教点语文、数学而已,剩下的时间就是营区里随便玩。
      就这“最业余的教学水平”,还大大吸引了附近劳改农场的干警子弟也纷纷来借读。80年代初期,部队子弟小学最多时达到200人的规模。
     经常是一群小伙伴看叔叔们打靶射击拣弹壳、去高炮上摇高低机、去山洞仓库里捉迷藏、还有就是钻坑道玩打仗。
      几十年过去了,梦里经常回到童年的部队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