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解放军64年前欠条 当地政府连本带利还6.6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45:19
有些人手懒,不愿意百度搜,张口就说不还借条。我就替你们百度一下最近的还借条新闻。
原标题:解放军64年前借粮,县政府还钱带利息

本报记者朱远祥 通讯员林清航 廖功强郴州报道

10张发黄的借条,仍可还原64年前解放军向群众借粮的故事。

“政府主动要还钱,我们也没想到。”7月30日,汝城县三江口镇瑶族村民谭春良说。一天前,他从县领导手里接过用红绸包着的6。6万元现金。64年前,解放军在当地剿匪期间,向谭春良的爷爷等人借过粮食五六十担。

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汝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志文说,主动为当年的解放军还钱,“是发扬革命传统、打造诚信政府的一次好机会。”

剿匪时期借米借谷借面粉

谭春良的爷爷谭贤章在上世纪50年代曾任当地的保长。汝城县史志资料记载,1949年解放后,仍有10余股土匪武装在当地行恶。1950年2月,解放军部队奉命进驻汝城剿匪,一度粮食紧缺,保长谭贤章组织群众送粮,而队伍负责人均出具借据。

2002年谭贤章去世,临终前交待后人,一个木箱里的“文物”要保存。谭春良回忆,打开爷爷卧室的一个木箱后,发现了一些陈旧的票据。谭春良告诉记者,票据共有23张,一些是爷爷当保长时的便笺,有10张是解放军出具的借条。

记者看到,这些票据从内容来看,多为借大米、稻谷、面粉等粮食,落款人是解放军独立七团等队伍,落款时间,是1950年2月至7月期间。

“今晚没有油盐,拜托你买几斤送来。”这是当年解放军排长杨占山给谭贤章写的纸条。

“今借到东岭乡第六保二甲大米七市斤。”这张落款为“独立七团侦通连”的借据,字迹仍比较清楚。其他借据里提及的粮食,多为5至10斤,有的则以担计。

拿到现金,借条捐给档案馆

据汝城县史志办主任何珍良介绍,2013年得知消息后,史志办工作人员到三江口镇找到谭春良等人,调查解放军借据一事。谭贤章老人1968年统计的一张名单里,共有63位村民为解放军送粮。

“总共应该是五六十担粮食。”何珍良说。县财政局按照借据内容算出一个数字:6。6万元,“这笔钱,是包括利息在内。”

今年7月29日,汝城县政府在三江口镇举行兑现仪式。谭春良夫妇拿到6。6万元现金。

当年解放军出具的10张借条以及谭贤章保存的另外13张票据,谭春良捐给了汝城县档案馆。

“捐给村小学,还捐给村里修路”

本报郴州讯县政府此次给的6。6万元怎么处理?谭春良和妻子商量好了,“捐一些给村小学,还捐一些给村里修路”。

县政府主动还钱,出于哪种考量?汝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志文7月30日接受采访时,反复谈到“打造诚信政府”,也提及发掘汝城县“红色资源”。
http://junshi.xilu.com/news/jiefangjun64nianqianqiantiao.html

借条

借条
有些人手懒,不愿意百度搜,张口就说不还借条。我就替你们百度一下最近的还借条新闻。
原标题:解放军64年前借粮,县政府还钱带利息

本报记者朱远祥 通讯员林清航 廖功强郴州报道

10张发黄的借条,仍可还原64年前解放军向群众借粮的故事。

“政府主动要还钱,我们也没想到。”7月30日,汝城县三江口镇瑶族村民谭春良说。一天前,他从县领导手里接过用红绸包着的6。6万元现金。64年前,解放军在当地剿匪期间,向谭春良的爷爷等人借过粮食五六十担。

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汝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志文说,主动为当年的解放军还钱,“是发扬革命传统、打造诚信政府的一次好机会。”

剿匪时期借米借谷借面粉

谭春良的爷爷谭贤章在上世纪50年代曾任当地的保长。汝城县史志资料记载,1949年解放后,仍有10余股土匪武装在当地行恶。1950年2月,解放军部队奉命进驻汝城剿匪,一度粮食紧缺,保长谭贤章组织群众送粮,而队伍负责人均出具借据。

2002年谭贤章去世,临终前交待后人,一个木箱里的“文物”要保存。谭春良回忆,打开爷爷卧室的一个木箱后,发现了一些陈旧的票据。谭春良告诉记者,票据共有23张,一些是爷爷当保长时的便笺,有10张是解放军出具的借条。

记者看到,这些票据从内容来看,多为借大米、稻谷、面粉等粮食,落款人是解放军独立七团等队伍,落款时间,是1950年2月至7月期间。

“今晚没有油盐,拜托你买几斤送来。”这是当年解放军排长杨占山给谭贤章写的纸条。

“今借到东岭乡第六保二甲大米七市斤。”这张落款为“独立七团侦通连”的借据,字迹仍比较清楚。其他借据里提及的粮食,多为5至10斤,有的则以担计。

拿到现金,借条捐给档案馆

据汝城县史志办主任何珍良介绍,2013年得知消息后,史志办工作人员到三江口镇找到谭春良等人,调查解放军借据一事。谭贤章老人1968年统计的一张名单里,共有63位村民为解放军送粮。

“总共应该是五六十担粮食。”何珍良说。县财政局按照借据内容算出一个数字:6。6万元,“这笔钱,是包括利息在内。”

今年7月29日,汝城县政府在三江口镇举行兑现仪式。谭春良夫妇拿到6。6万元现金。

当年解放军出具的10张借条以及谭贤章保存的另外13张票据,谭春良捐给了汝城县档案馆。

“捐给村小学,还捐给村里修路”

本报郴州讯县政府此次给的6。6万元怎么处理?谭春良和妻子商量好了,“捐一些给村小学,还捐一些给村里修路”。

县政府主动还钱,出于哪种考量?汝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志文7月30日接受采访时,反复谈到“打造诚信政府”,也提及发掘汝城县“红色资源”。
http://junshi.xilu.com/news/jiefangjun64nianqianqiantiao.html

借条

借条
红军70年前的借条在汝城瑶乡兑现

2004年5月2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征纪念行队伍今天来到当湖南汝城,在了解当年红军长征期间在此活动的历史时获悉,红军七十年前的借条七十后得到了兑现,瑶民胡运海得到了由汝城市民政局折算后的1.5万元人民币。

  胡运海在维修其祖父胡四德遗留下来的三间老土坯房时,发现屋角的墙缝里有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很感好奇,打开一看,里面有张发了黄的字条,经仔细辨认,是一张70年前红军写的借条,写借条的是红军第三军团事务长叶祖令,时间是1934年冬,内容是“向胡四德借稻谷103担,生猪3头,约503市斤,鸡12只”。据官郭村年逾古稀的老人回忆,1934年冬,红三军团长征时,路经廷寿官郭村,由于正在同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打仗,官郭村不少百姓逃到了山上,红三军团在缺乏粮草供给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该村胡四德筹集了这些稻谷和肉类食品。

  时隔70年,这张小小的借据竟然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发现这张借据后,胡运海通过乡人大代表层层向上级民政部门反映,引起了湖南省、市、县民政部门的重视。经鉴定,当年红三军团立借据一事确属事实。省、市民政部门认为汝城县是革命老区,广大瑶胞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和牺牲,理应得到回报,何况是当年红军立下的借据,更应为红军了却这一心愿,宏扬红军的光荣革命传统。

  于是今日,市、县两级老区办在官郭村举行了一城替当年红军兑现借条的仪式。按现价折算,由县民政局老区办向胡四德的唯一继承人、58岁的单身汉胡运海归还1.5万元人民币。

  胡运德当场拿出1万元捐给村小学办学,以表示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630154
200755105929970.jpg
山西娄烦政府兑现72年前八路军借粮所打欠条[图]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4-04/18/c_126404118.htm
 “我们替先辈们还情来了!”4月12日,山西娄烦县人武部政委纪根有带领官兵,把3袋面粉、两袋大米、一桶油和2000元现金,悉数交到娄烦县择石村周区贵、周诚贵兄弟俩手中。

  年过半百的周氏兄弟激动得老泪纵横。72年前,他们的爷爷周模旦借给八路军358旅一担(100斤)粮食。周模旦去世的时候,家里人把老人的遗物连同借条全烧掉了。怎么也没想到,军队上至今还记着这件事,把72年前借的粮食加倍给还上了。

  72年前的账,为什么今天才还?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当时,娄烦县普查当地革命遗址,在一间破窑洞的灶膛里发现一卷麻纸,拿出来仔细一翻,竟然是抗战时期马家庄乡道人沟村的公粮簿。蝇头小楷,记录着全村向当地抗日政权缴纳公粮的详细数目。除了公粮簿,还有一些八路军在特殊情况下向老乡打欠条借粮借物的记录。有的写着借马匹,有的写着借粮食,其中一张写着“借择石村周模旦谷儿1担,民国三十年秋”。

  娄烦县人武部获悉此事后,一边向上级报告,一边与娄烦县党史办、宣传部有关人员一道走村串户,开始寻访,希望能找到这些欠条的主人或他们的后代,把当年八路军向老乡借的粮食还上。

  人武部的同志表示,这些借条上的钱物虽然不多,却见证了战争年代的军民鱼水情深,替先辈们把这份情还上,是他们应尽的责任。
21271173 发表于 2015-1-23 15:59
红军70年前的借条在汝城瑶乡兑现

2004年5月2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这个民政局有问题,~
铁血十字 发表于 2015-1-23 16:22
这个民政局有问题,~
嗯,刚看到了,一般是人武部出面的。
LZ有心了。
其实LZ说的“有些人手懒,不愿意百度搜,张口就说不还借条。”
这些人绝大部分其实根本是别有用心。不是中国人,或者不是人(机器人刷贴)
稍微有点行政事务经验的人就知道,这借条的事要是真的,政府都会当政绩宣传,大书特书(钱之中央财政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