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给?弹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32:55

这如同两个步兵, 其中一个说, 哥们儿, 你顶着,然后跑到安全地带一粒一粒的压子弹, 压满了再回来看战友还在不在。。。

航母后面开个船坞登陆舰的舱, 3级海况情况下的动态定位系统(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已经能够满足零失误, (目前大量应用于海工项目补给), 补给艇可载200~500吨油料, 弹药或其他补给。

开坞舱门,进补给艇, 关坞舱门, 这个操作时间应该可以控制在20分钟以内。

补给艇作为“弹夹”可穿梭往来于航母(可改装的其他舰艇)及补给舰之间。

技术难度及项目所需的技术储备挑战不小, 但这种工程量、航母的有限空间换时间应该值得考量。

同样道理, 隐形舰载机更换弹种也可以用这个方式, 弹仓为一整体, 各控制单元动力单元简化为插拔连接, 着舰后整体取下弹仓, 换上备好弹的新弹仓,同时加满油料可以迅速进入起飞状态。   对比采取人工挂弹的方式简单高效。

这如同两个步兵, 其中一个说, 哥们儿, 你顶着,然后跑到安全地带一粒一粒的压子弹, 压满了再回来看战友还在不在。。。

航母后面开个船坞登陆舰的舱, 3级海况情况下的动态定位系统(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已经能够满足零失误, (目前大量应用于海工项目补给), 补给艇可载200~500吨油料, 弹药或其他补给。

开坞舱门,进补给艇, 关坞舱门, 这个操作时间应该可以控制在20分钟以内。

补给艇作为“弹夹”可穿梭往来于航母(可改装的其他舰艇)及补给舰之间。

技术难度及项目所需的技术储备挑战不小, 但这种工程量、航母的有限空间换时间应该值得考量。

同样道理, 隐形舰载机更换弹种也可以用这个方式, 弹仓为一整体, 各控制单元动力单元简化为插拔连接, 着舰后整体取下弹仓, 换上备好弹的新弹仓,同时加满油料可以迅速进入起飞状态。   对比采取人工挂弹的方式简单高效。
MD航母用“标准横向补给系统”(Standard Tensioned Replenishment Alongside Method,STREAM)可以在4-6级海况下进行干货补给



补给艇有动力吗?
FORD级仍然用横向的, 油料, 干货等。

设计嘛, 有时候是想不到, 有时候是经济效益、时间效益考量, 有时候是技术难度限制, 有时候更需要稳定性。

DP系统也可以实现高海况定位, 加大动力单元, 加宽定位空间, 增加缓冲气垫, 总之, 前提只有一个, 不能撞进去炸了。说到弹射器, 技术实现不难, 难就难在弹射过程一定是零失误技术。

航母结构, 补给舰结构, 补给艇设计, 任何一个都是大工程,需要大量的技术储备。
绝代佳人 发表于 2015-1-6 22:12
补给艇有动力吗?
当然要有动力单元, 百度一下船舶动态定位系统。

要做到高海况, 精确定位,需要非常强大的位置传感器系统, 电脑控制系统, 精确可控的、强大的、多方向的喷水推进动力系统。

高海况条件下, 高航速可提高纵向稳定性, 补给艇要在短距离内追得上航母。

高海况条件长时间维持的情况毕竟不多, 这种零打碎敲的补给方式, 不要等弹、油都用到必须补给的时候再补给。
ROCKIT 发表于 2015-1-6 22:34
当然要有动力单元, 百度一下船舶动态定位系统。

要做到高海况, 精确定位,需要非常强大的位置传感器 ...
动力舱一定不小,加上有效载荷得近千吨,坞舱得像两栖攻击舰那么大,航空母舰还有空间吗?
绝代佳人 发表于 2015-1-6 22:51
动力舱一定不小,加上有效载荷得近千吨,坞舱得像两栖攻击舰那么大,航空母舰还有空间吗?
肯定要做系统平衡的,动力舱、载荷、定位感知、控制,消防灭火装置,任何一项都不是小工程。

有一点是确定的, 动力舱可以做大, 补给艇的燃料舱可以做小, 够一个近距离来回的油料就OK.
ROCKIT 发表于 2015-1-6 22:59
肯定要做系统平衡的,动力舱、载荷、定位感知、控制,消防灭火装置,任何一项都不是小工程。

有一点是 ...
是否有母船?
补给艇 往返于航母与补给舰之间。

补给艇背负油料舱及干货舱, 进入航母后进入固定泊位, 整体吊装后带空油料舱及干货舱驶离航母船坞, 返回补给舰船坞加注油料弹药,准备进行下一轮补给。
ROCKIT 发表于 2015-1-6 23:11
补给艇 往返于航母与补给舰之间。

补给艇背负油料舱及干货舱, 进入航母后进入固定泊位, 整体吊装后带 ...
没太明白你的意思,你说的压弹时间是不是在作战?那么补给艇补给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在作战?如果是作战期间的话,航母在做高速大机动,特别是航母在起飞舰载机时,基本上需要30节的高速,补给艇怎么在高海况下追得上航母并靠近航母?作战舰艇一边要作战,一边还要调运物质,这个实现起来太难。其实想想看就知道了,就是地面战争,也没有这边开着火那边现压弹的傻事出现,士兵会携带标准基数的弹药,都是已经压满弹的弹夹,激烈激战时根本不会去压弹,弹夹打光了,就会撤退,撤退到安全地点才能再次装载弹药。同理军舰也是一样,满载基数的弹药,如果都打光了就会撤退,不会留在战区补给弹药和油料的,会成为靶子的。离开战区补给舰就可以直接油料干货补给了。就像你说的补给艇进坞舱,航母是航行中还是停泊中,停泊中或者低俗航行还用坞舱干嘛,直接补给舰补给就完了。  高速航行中开后坞仓,补给艇和母舰都是高速航行,同时受到涌浪洋流,还有母舰尾流影响,补给艇进坞仓根本不可能。再说了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系统应用在低速水面物体上,高速物体无法实现的。   你可以想象下,像你说的为了补给方便,航母在后面要开一个坞舱,这个坞舱还不能太小,没有补给作业的时候坞舱是空的闲置的(也根本无法当库房使用,因为这个坞舱到时是要灌水的),为了这个坞舱能够进出补给艇,航母需要设计用于浮潜作业的压水舱。那么这些舱室空间如果都拿来装武器油料会装多少?你算过没有,够补给艇来回跑多少趟的?     还有你说的隐身飞机整体弹仓,是个好主意,但现在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也许未来可行,武器仓部分都做成插拔的,那么整个武器舱加舱内的动力单元和各种武器加在一起重量不轻,机体与插拔机构接点的强度是否能够满足飞机做大过载机动的要求。
楼上正解。

已目前的技术储备来论证技术难度肯定不行。

DP系统, 先进一些的也不过是一动一静的动态定位, 一个六维已经够难度了, 两个都是高速移动的,难度就更大了。

不过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这个补给方式不是压弹, 而是换弹夹。可以这样理解, 一次携带的大弹夹是2000吨航油, 期间, 在作战强度不高的情况下低速20分钟补个几百吨, 在20分钟或更短时间内, 预警、战机仍然可以提供保护无需撤离战区。 总比八小时的大撤退好些吧。

至于航母改结构的问题, 肯定是要占用空间的,(以10万吨计, 500吨占千分之五) 但这个空间换来的是持续作战时间。虽然是零打碎敲, 但补给一次,战力增加10%, 是不是值得, 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技术论证。

feiyu0400 发表于 2015-1-7 00:15
没太明白你的意思,你说的压弹时间是不是在作战?那么补给艇补给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在作战?如果是作战期间 ...
说到插拔我乐了, 一个大机动, 飞机肚子飞出去了。。。。。

不过, 有技术要求就会有设计跟进, 布加迪威龙前后车体的连接不是整体的, 而是十几颗钛金属螺栓, M1A2炮塔和车体也是两个独立的单元。。。

动力单元, 电+液可以直接用机体内的, 这些可靠的零部件我们还是短板。这样复杂的先不说, 对比过安费诺的航插和国内的品牌, 同样规格的, 安费诺拇指大小, 国产的拳头大小。基础工业要做大做全做强做扎实才会有耳目一新的,可靠的系统设计。
feiyu0400 发表于 2015-1-7 00:15
没太明白你的意思,你说的压弹时间是不是在作战?那么补给艇补给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在作战?如果是作战期间 ...
补给舰不能在战区内补给的原因是时间太久了, 8个小时没有战机起降,不能保护航母和补给舰。所以要撤离战区。

补给艇进船坞的方式如同找个掩体换个弹夹。

我想2000吨航油的限制是为了防火的目的,而常规动力本身就要带大量的柴油, 自持力10几天, 附近转悠转悠得了, 完全没必要。
我倒是觉得有这个时间当键盘党,不如去想法子赚钱。全是脑子空想,以为别人都没想到过
飞机那个想法不错,如果增重可以接受的话。
我家有个讨厌的家伙, 平时只关心什么时候吃, 其他不管, 遥控汽车放在那里他绝对不理, 动起来不行, 这个东西为嘛会动?吼几声也不过瘾, 冲上去就给四个大窟窿。人类的世界它很难理解。。。

此言论不针对某特定楼层
一个小艇来回如果没母舰得多久?如果是有母舰在附近,那还是战区么,直接母舰来
ROCKIT 发表于 2015-1-7 11:51
我家有个讨厌的家伙, 平时只关心什么时候吃, 其他不管, 遥控汽车放在那里他绝对不理, 动起来不行, 这 ...
问题是那个AV女忧头像没提出任何意见
大饼的帽子 发表于 2015-1-7 12:39
一个小艇来回如果没母舰得多久?如果是有母舰在附近,那还是战区么,直接母舰来
补给母舰STREAM补给方式需要8小时,没有战机起降作为保障。补给舰应该是伴随航母在战区内的,独立存在于战区外未加保护状态风险更高。STREAM方式撤离战区也是从高强度地区撤往低强度海域。潜艇、驱逐舰一同撤离提供保护。
楼主如再有论及人身的行为,下个id见,以上。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5-1-7 13:47
楼主如再有论及人身的行为,下个id见,以上。
谁先讨论人生谁知道,随便。。。
讨论技术层面的不同意见绝对欢迎, 谈人生就算了。 别动不动就威胁封ID, 绝不会有马甲现象出现。 有点权不知道怎么用了。
FORD级仍然用横向的, 油料, 干货等。

设计嘛, 有时候是想不到, 有时候是经济效益、时间效益考量,  ...
弹舱作为整体算什么,油舱也搞个整体的直接插拔啊……
kulbit 发表于 2015-1-7 15:02
弹舱作为整体算什么,油舱也搞个整体的直接插拔啊……
飞机油舱分布在机背,机翼,难道飞机也像舰船一样搞模块化?
飞机油舱分布在机背,机翼,难道飞机也像舰船一样搞模块化?
说的好像哪艘舰船是整体油舱直接插拔的一样。。。
kulbit 发表于 2015-1-7 15:18
说的好像哪艘舰船是整体油舱直接插拔的一样。。。
舰船模块化也仅仅是建造期间, 整体插拔要先进干船坞吧?讨论问题就事论事, 别抬杠, 抬杠就没劲了。
舰船模块化也仅仅是建造期间, 整体插拔要先进干船坞吧?讨论问题就事论事, 别抬杠, 抬杠就没劲了。
你怎么定义讨论和抬杠的区别的?
我倒觉得,相对于飞机,舰船在结构上的冗余和整体框架更适合补给的舱的整体插拔。
敢开贴,就别怕别人回帖,没本事接还是老老实实窝着。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5-1-6 22:03
MD航母用“标准横向补给系统”(Standard Tensioned Replenishment Alongside Method,STREAM)可以在4-6级 ...
签名图是怎么回事……这也能装的进去?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5-1-6 22:03
MD航母用“标准横向补给系统”(Standard Tensioned Replenishment Alongside Method,STREAM)可以在4-6级 ...
签名图是怎么回事……这也能装的进去?
像船坞登陆舰那种舱太占用空间,最好是小艇像弹夹一样,不进入航母,而是直接插在外面,然后连接油管和其他物资传送设备。
跨时代的设计在提出之初,肯定会有非议。
kulbit 发表于 2015-1-7 16:19
你怎么定义讨论和抬杠的区别的?
我倒觉得,相对于飞机,舰船在结构上的冗余和整体框架更适合补给的舱的 ...
回帖就回帖, 别提什么窝着不窝着的问题。

舰船结构确实有冗余, 补给舱整体插拔就不现实了。 首先, 常规动力的油料舱巨大, 拔下来?结构强度, 失稳, 弄不好要沉了。 其次, 即便是核动力, 区区2000吨对于10万吨级, 一次性补给也极为不现实, 2000吨油料什么容积概念?少说2000个立方吧, 还要带动力, 带自身油料, 带操控, 这得多大一家伙, 塞不进去哦。而且操作环境在水面, 海况条件随时变化。为什么200~500吨, 要留出上下左右的空间允许补给艇在一定海况条件下开进船坞舱, 定位, 关门, 排水不排水的都好说了, 直接吊装几十吨都是问题, 不要提上千吨的事情, 不是在地面。

隐形飞机的整体弹仓是另一个问题了, 飞机停在固定位置上, 相当于卡具, 普通的液压升降台升起顶住弹仓, 机内卡具松开, 弹仓整体落在升降机上,升降机落下撤走空弹仓,带单新弹仓跟进。 机内卡具锁死, 舱门关闭。 这个过程中, 油料加满。 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在甲板操作完成。

这种设计方式也不是凭空来的, 我们设计的前提是“把麻烦留在工厂而不是现场”, 把麻烦留给自己而不是客户。
kulbit 发表于 2015-1-7 16:19
你怎么定义讨论和抬杠的区别的?
我倒觉得,相对于飞机,舰船在结构上的冗余和整体框架更适合补给的舱的 ...
回帖就回帖, 别提什么窝着不窝着的问题。

舰船结构确实有冗余, 补给舱整体插拔就不现实了。 首先, 常规动力的油料舱巨大, 拔下来?结构强度, 失稳, 弄不好要沉了。 其次, 即便是核动力, 区区2000吨对于10万吨级, 一次性补给也极为不现实, 2000吨油料什么容积概念?少说2000个立方吧, 还要带动力, 带自身油料, 带操控, 这得多大一家伙, 塞不进去哦。而且操作环境在水面, 海况条件随时变化。为什么200~500吨, 要留出上下左右的空间允许补给艇在一定海况条件下开进船坞舱, 定位, 关门, 排水不排水的都好说了, 直接吊装几十吨都是问题, 不要提上千吨的事情, 不是在地面。

隐形飞机的整体弹仓是另一个问题了, 飞机停在固定位置上, 相当于卡具, 普通的液压升降台升起顶住弹仓, 机内卡具松开, 弹仓整体落在升降机上,升降机落下撤走空弹仓,带单新弹仓跟进。 机内卡具锁死, 舱门关闭。 这个过程中, 油料加满。 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在甲板操作完成。

这种设计方式也不是凭空来的, 我们设计的前提是“把麻烦留在工厂而不是现场”, 把麻烦留给自己而不是客户。
地球的结构 发表于 2015-1-7 17:21
像船坞登陆舰那种舱太占用空间,最好是小艇像弹夹一样,不进入航母,而是直接插在外面,然后连接油管和其他 ...
留在外面极大影响机动效率, 水线的长宽比是严格计算出来经过模型流体力学实验才能定型的, 随便多出个东西来不行。

严丝合缝的进不去啊。DP系统不是不先进, 而是很先进了, 仍然满足不了严丝合缝的需求, 任何海况下都不可以。一条船的摆动是6维度, 前后, 上下, 左右, 航母又不是海上固定平台, 两个动的, 这12个维度怎么对接?

新思路欢迎大家有不同意见在技术层面展开切合实际的讨论。
回帖就回帖, 别提什么窝着不窝着的问题。

舰船结构确实有冗余, 补给舱整体插拔就不现实了。 首先,  ...
两千吨看起来对于海工吊装来说,确实比较复杂,甚至现有海工设备难以实现,但是不要忘了现代战舰对于油料舱也是隔舱化的,利用隔舱把全舰油料舱分成4-8个油料储藏/运输模块,完全能够用现有自航海工船完成油料舱的迅速吊装。
如果你胆子再大一点,完全可以不用吊装,有轨推送是更快捷的方式——双体半潜补给作业船——这种作业船半潜状态下待补给舰船直接进入工位,两侧轨道和待补给船船身轨道连接点连接后,直接通过轨道把空油料舱拉出来,再把新油料舱推进去,整个作业过程补给船与待补给船完全是刚性连接,速度比吊装快多了。
至于飞机的模块化更换,有一个问题——飞机弹舱里面装什么弹药变化太多,工厂可以把预装的麻烦留给自己,但是这样一来客户就不得不携带一大堆排列组合的预装模块以满足现场使用了,譬如超视距截击舱、标准空战舱、视距内为主空战舱、标准反辐射舱、反辐射空战混合舱、反辐射对地混合舱、反辐射空战对地混合舱、对地空战混合舱、1000磅对地支援舱、500磅对地支援舱、250磅对地支援舱、其中对地支援舱还得分宝石路支援舱、杰达姆支援舱……乃果然是把麻烦留给自己的好设计师啊……
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用小船转运干货和液货需要装载和卸载,一件动作需要做两次,而且多了很多次入坞和出坞的动作,复杂度比STREAM提高了很多,STREAM虽然需要离开战区,但只需两次对接就可以进行足够的干货和液货补给。

为保持在战区把整个系统的复杂度提高效率降低,这个东西赚不赚怎么算?如果不是核航母,小鹰级那样的常规动力航母的重油装载量达到一万吨以上,航油有3600吨以上,每次补充10%就要超过1000吨重油和超过360吨航油,总计1360吨,这还不算弹药等干货,一艘仅载重就在1400吨以上的船只安全出入航母的坞舱,不看好。
如果把“补给艇”的液货装载量降低到500吨,则每次液货补给只能满足小鹰级航母需求的3%,这每个作战日得补给多少次,补给艇这么频繁的进进出出,这可能不再叫做作战了。

留在外面极大影响机动效率, 水线的长宽比是严格计算出来经过模型流体力学实验才能定型的, 随便多出个东 ...
嗯……就像舰载机助降系统,给它拉过来对接好了,合为整体。至于长宽比什么的,临时对接而已,就算是横向补给也不能机动啊,也要保持相互静止。
感觉这个设计,补给成本要高出很多
kulbit 发表于 2015-1-7 18:15
两千吨看起来对于海工吊装来说,确实比较复杂,甚至现有海工设备难以实现,但是不要忘了现代战舰对于油料 ...
虽然只是概念设计, 也要稍微靠点谱儿不是?

不用很高的海况, 吊装就会晃来晃去, 晃个食品淡水也就算了, 晃个油料弹药, 冒着全部报销的心态干活儿啊这是。。。

这种大家伙在海里搞硬连接? 这得什么材料才能有如此强度?飞机弹仓强度可以用些好材料, 用量小啊, 几千吨的搞硬连接怎么弄?还半潜, 下面是推进器好么?

再说弹仓模块,整体弹仓只有一个型号, 反潜对舰对地对空电子对抗还是什么什么的, 根据下一个任务, 红帽子提前装好等飞机回来。 前面也提到了仅适用隐形机, 机翼挂载的还要延续老办法手工挂弹。

原地别动, 没人过去打死你。
补充一个CV-58美国号的重量分配,在满载状态下,美国号重油装载量11545吨,航油1526吨。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5-1-7 18:32
如果把“补给艇”的液货装载量降低到500吨,则每次液货补给只能满足小鹰级航母需求的3%,这每个作战日得补 ...
仅限航油, 常规动力不带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