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冷战期间苏俄从未发展过串列双旋翼直升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1:05:59


冷战期间美国研制并服役了多个型号的双旋翼串列布局直升机,比如CH-47支奴干那样的。根据美军在冷战中几次军事行动看,串列双旋翼直升机的设计作为大型直升机,用于陆军机动和海军陆战队垂直登陆都是非常有利的。

问题在于为什么苏联没有服役过类似布局的直升机呢?苏俄的米26,米8,米17等中大型直升机都是采用常规布局的?这是为什么?



冷战期间美国研制并服役了多个型号的双旋翼串列布局直升机,比如CH-47支奴干那样的。根据美军在冷战中几次军事行动看,串列双旋翼直升机的设计作为大型直升机,用于陆军机动和海军陆战队垂直登陆都是非常有利的。

u=2255818945,2697483751&fm=21&gp=0.jpg (13.14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4 18:25 上传


问题在于为什么苏联没有服役过类似布局的直升机呢?苏俄的米26,米8,米17等中大型直升机都是采用常规布局的?这是为什么?

2015-1-4 18:46 上传

纸飞机 发表于 2015-1-4 18:46
求型号?年份?还有为什么没有在军队中大规模服役呢?

超级侧卫 发表于 2015-1-4 18:58
这不是串列双旋翼布局的,是并列双旋翼布局的直升机。
红色联合舰队 发表于 2015-1-4 19:00
这不是串列双旋翼布局的,是并列双旋翼布局的直升机。
哦,忽略了
版主发的是雅克24
支奴干相较种马有什么优势吗
二楼终结此贴
红色联合舰队 发表于 2015-1-4 18:49
求型号?年份?还有为什么没有在军队中大规模服役呢?
雅克-24,50年代的,少量服役后就被米-6给KO了。
雅克有一款串列布局
All sources agree that production was curtailed due to technical problems, and the need for a heavy transport helicopter was fulfilled by the successful Mil Mi-6. According to some sources, the passenger Yak-24A was not actually produced.
A surviving Yak-24 is preserved at the Central Air Force Museum at Monino, outside of Moscow.
刚想进来贴个雅克-24,发现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了,想显摆一把也晚了。不过提前告诉楼主,搞过纵列的不止美苏,还有牛牛。
天之蓝海之蓝 发表于 2015-1-4 20:18
简单的说是存在技术问题,而米6的成功让yak24的改进毫无意义,就放弃了。

In late summer 1952, the S ...
E文不行,可不可以理解为毛子的串列双桨技术不如美帝成熟?
E文不行,可不可以理解为毛子的串列双桨技术不如美帝成熟?
没有谁是上来就完美的,有问题改进就是了。只是米六出来的太是时候,让雅克局改进这个没意义了。另外从经验传承来看,苏联在这块的经验确实不如美国。美国在此之前已经有多个类似型号的经验积累。
E文不行,可不可以理解为毛子的串列双桨技术不如美帝成熟?
没有谁是上来就完美的,有问题改进就是了。只是米六出来的太是时候,让雅克局改进这个没意义了。另外从经验传承来看,苏联在这块的经验确实不如美国。美国在此之前已经有多个类似型号的经验积累。
E文不行,可不可以理解为毛子的串列双桨技术不如美帝成熟?
没有谁是上来就完美的,有问题改进就是了。只是米六出来的太是时候,让雅克局改进这个没意义了。另外从经验传承来看,苏联在这块的经验确实不如美国。美国在此之前已经有多个类似型号的经验积累。
E文不行,可不可以理解为毛子的串列双桨技术不如美帝成熟?
没有谁是上来就完美的,有问题改进就是了。只是米六出来的太是时候,让雅克局改进这个没意义了。另外从经验传承来看,苏联在这块的经验确实不如美国。美国在此之前已经有多个类似型号的经验积累。
游人甲乙丙 发表于 2015-1-4 20:24
刚想进来贴个雅克-24,发现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了,想显摆一把也晚了。不过提前告诉楼主,搞过纵列的不止美苏 ...

忘了咱中国


不同路线选择;

就如同美帝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少,但卡莫夫就一大堆。


(PS.“纵列双旋翼”这种构型,机身中段的强度可能不太好搞)

不同路线选择;

就如同美帝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少,但卡莫夫就一大堆。


(PS.“纵列双旋翼”这种构型,机身中段的强度可能不太好搞)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5-3-30 22:35
不同路线选择;

就如同美帝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少,但卡莫夫就一大堆。
不光机身强度要求高,更主要的是这种布局还需要一根很长的同步传动轴将后部变速箱的功率(基本与后旋翼功率相当)传到前旋翼,如果没有好材料和过硬的工艺这根轴很难做出来(或者即使勉强做出来也会存在超重及强度不足等问题)
雅科夫列夫有串联双旋翼的直升机,但没有大批量生产。
事实上,大批量生产的串联双旋翼直升机,只有CH-47,直升机的技术进步并不大,有种观点,直升机主要技术难点是机械部分,而机械工业进步是有限的。
雅科夫列夫有串联双旋翼的直升机,但没有大批量生产。
事实上,大批量生产的串联双旋翼直升机,只有CH-47 ...
还有CH46,也就这兄弟俩了。
不光机身强度要求高,更主要的是这种布局还需要一根很长的同步传动轴将后部变速箱的功率(基本与后旋翼功 ...
发动机不是(能)分置前、后的么?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5-3-31 14:42
发动机不是(能)分置前、后的么?
这种布局的一个特点是前后旋翼因为平面路径有交叉,所以必须在高度上错开。因此我们才会看到CH-47等一众纵列双旋翼直升机前旋翼很矮,而后旋翼都在一个比前面高出很多的旋翼塔(兼有垂尾功能)顶上,发动机则或内藏(CH-46)或外露(CH-47)的位于旋翼塔根部。如果按你说的发动机前后分置,那前旋翼因为必须布置发动机和减速器则势必会出现一个稍低的旋翼塔(跟多数单旋翼直升机类似)而导致后旋翼塔高度更高。至于我前面说过的那根传动轴也省不下,因为如果分置的发动机不论哪个出现故障都必须及时将剩余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过去,否则就会造成坠机事故。所以这么看来前后分置发动机得不偿失——发动机数量没变,减速器增加一套,而且传动轴也没省下,气动外形阻力更大,重量也相应增加。
这种布局的一个特点是前后旋翼因为平面路径有交叉,所以必须在高度上错开。因此我们才会看到CH-47等一众 ...

也对,双旋翼布局都很麻烦。
2015-3-31 17:10 上传

刚想发这个,发现已经有了

其实纵列的连灯泡厂都YY过
灯泡厂原来这么牛
灯泡厂原来这么牛
你看看这个
你看看这个
还有这个,这个全这全
狙击手的阔剑 发表于 2015-4-6 09:47
你看看这个
这又是什么厂设计的   ?同有感觉的哈
那只能说楼主见的太少来自: iPhone客户端
Ил-86 发表于 2015-3-30 22:24
忘了咱中国
党国威武,哈哈哈
其实毛子有米26这种怪物,要不要其他布局都无所谓
忘了咱中国
美帝的飞行香蕉是牛角蕉,这是小小条的米蕉
天之蓝海之蓝 发表于 2015-1-4 20:18
简单的说是存在技术问题,而米6的成功让yak24的改进毫无意义,就放弃了。

In late summer 1952, the S ...
涨芝士了,还是星型花冻鸡
狙击手的阔剑 发表于 2015-4-6 09:47
你看看这个
草,看着很凶残的样子。这是走运兵兼顾攻击的火力投送节奏?
这又是什么厂设计的   ?同有感觉的哈
牙科的,好多奇葩的设计
Ил-86 发表于 2015-3-30 22:24
忘了咱中国
是CCTV说的世界第一架串列双桨直升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