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1集团军高原驻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57:28

引子
        近日国内媒体转载印度《新印度快报》的消息称,中印军队7日决定遵照两国间协议,维持“实际控制线”周边的和平与安宁,自9月初开始的中印双方千人对峙告一段落。报道还称印度总理莫迪就此事表示“即便是强势的中国,也并非无所不能”,印度陆军更是打出了“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的狂妄标语。印度人好占口头之利的毛病早已有之,相对而言中国人则要务实很多。从后续的报道中笔者曾推测过我参与对峙的部队还肩负着反击预演的任务,而就在前线部队对峙的同时,包括21集团军在内的我军多支部队正在进行高原驻训。近期关于该集团军高原驻训的报道很多,也引起了网民们的讨论,笔者就以此为切入点谈谈高原作战及21集团军此次驻训的一些思考,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高原作战之需       

        高原,地理学术语,通常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内部相对开阔,边缘有陡坡的隆起地区。其与山地、盆地、平原、丘陵等,共同构成了地球陆地的地貌。世界上著名的高原有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我国也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四大高原。我国高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6%。但因为其中很多山地是与高原融为一体的,因此我国领土中高原山地要占有很大比例。
       在我国的四大高原中,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平均海拔1000多米;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北部,海拔1000至3000米;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1000至2000米。这三大高原中除了黄土高原外,另两大高原都与领国接壤,目前邻国之间关系相处较好,彼此也无边界纠纷。由于此三大高原平均海拔都不是太高,自然条件较好且所处区域靠近我国核心区域,因此无论驻军还是军训的开展都没有太大困难。
        但我国第一大高原——青藏高原的情况就大相径庭了。青藏高原是我国第一大高原,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其在我国境内整体面积就达250万平方公里,我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大部及新疆、四川、云南一部都在其范围内。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内部冰川山脉林立,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加之其又远离我国核心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最为关键的是在青藏高原南缘与印度交界处是中印两国争议地区。印度借助地利屯重兵于边境,多年来非法侵占我以藏南地区为主的多个地块,还对我阿克赛钦等地垂涎觊觎,不断渗透。

        由于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的恶劣,面对印度军队的不断蚕食,我方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有效应对。
        1962年,面对印度厚颜无耻的蚕食和进攻,我军曾发动了对印军的边境反击作战。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军获得了全胜,但后来却又撤了回来。关于中国军队1962年撤军的原因,说法有很多,其中后勤不济是讨论焦点。笔者在这里无意说明撤军就是因为后勤不济,但毫无疑问当时后勤补给方面的原因至少是我军撤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后勤之所以困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青藏高原极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之当年西藏地区发展落后,很多军需物品都需要从内地运来,当时入藏还没有铁路,仅靠几条简陋的公路千里运输,接近战区的地方甚至连公路也没有。支撑东段3万多反击部队只有区区6万吨物资,而且其中3万吨还是事先囤积的。这些物资都是靠甚至是靠人背牛驮送上战场的。最后的战场统计显示,1个多月,3万多军队消耗的弹药不过2.2万发炮弹,70万发子弹。而这,已经是当时的极限。
战后,由于我军后撤,印军迅速卷土重来。62年之战虽小但却对印度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从此中国成为印度最痛恨的假想敌,无数印度人欲报62年战败之耻。这也使得1962年之后印度对我边境难以管控地带的渗透变本加厉。两国甚至在80年代几乎再次发生战争。

        面对西南领土被蚕食的困境,自62年之战后,我国政府和军队便对此区域重视起来。但由于当时的国民经济状况和该地极为特殊的自然环境,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成效却不大。直到进入21世纪,以青藏铁路的竣工为标志,一批公路、铁路、机场在高原地区修建完成,该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终于有了重大改观。
        对于国防而言,随着基础设施的增多,驻兵和用兵条件也较先前大大改善。但这也仅仅是相对以往而言,由于条件的恶劣,我军常驻高原,尤其是靠近争议区的部队只有为数不多的边防部队和几个野战旅团,空军部队尚且不能做到高原常驻。而与此相对印度军队在边境附近却常驻几个军,其在边境地区可利用机场也大大多于我方。由于目前印度不仅非法占据着我大片领土,而且对我实控领土还怀有觊觎之心。所以在军事上,我军不能不对其严加防范。如果双方发生战事,最低的要求我军要确保现有领土不丢失,中等要求要有能夺回被敌侵占之领土,再高则要有深入敌境将其彻底打垮的能力。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军在边境地区常驻的兵力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仍不会有大的增加,在兵力只有敌人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情况下我军如何才能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很明显只靠区区几个精锐旅团是不行的,没有大的兵力是难以完成相应任务的。而与我军西南高原边境驻军兵力较少情况相对的是,在高原靠内地一侧则驻扎着几个集团军和为数不少的航空兵团,这些兵力是确保我军在该方向战略目标达成的保证。但这些重兵集团大都驻防海拔较低地区,其与潜在发生战争的高寒边境地区相隔上千公里的高原。那么,如何确保在战时这些重兵集团能“上得去”,并在高寒地区“打得赢”就摆在了我军众多部队的面前。

         因此,高原寒区作战是我军捍卫国家安全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但高原驻训、作战谈何容易!
高原作战之难
          高原作战,尤其是在平均海拔达4000多米,且地形气候复杂、基础设施极为薄弱的青藏高原作战极为不易。因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高原驻训对人与装备的考验极大。
          我们知道理想条件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便会下降6摄氏度,因此青藏高原理想条件下的气温要比海拔500米左右的地区低21至27度(取4000—5000米),加之其他复杂因素,其气温可能还要低,因此低温是青藏高原一大特点;同时由于海拔的增高,空气也渐渐稀薄,氧气含量往往不足平原地区的50%,所以低氧也是青藏高原一大特点。
          低温、低氧的极端条件对装备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影响很大。根据研究,高原低氧低温环境使得装备工作效率降低,一般功率要降低30%,载重量要减少25%,时速要降低50%,而耗油量则增大30%。同时低温的环境还会使得装备启动困难、故障率增加,精密仪器失灵。

         在我军的高原演习中,火炮、坦克、甚至自动步枪都会“出问题”。由于高原地区空气密度小,往往会造成火炮的射程增大,射程的增大导致炮弹的散布也加大,影响火力打击的猛烈度与精确度;而且高原地区冻土层广布,其对我军炮阵地的构筑和炮火打击的效果也造成了诸多限制;加之低温、多风、冰雪的影响还会造成火炮反应速度迟缓等问题。
         同时高原环境对装甲装备的影响也很大,西藏解放的长时期内,除1956年曾组建装备日式轮式装甲车连(12辆)外,甚至没有成建制的装甲部队。1989年西藏动乱,戒严部队携带部分装甲装备起到了很好效果,次年装甲车辆进藏试验大队开始探索装甲装备在西藏地区的使用。自此之后我军装甲装备才一步步走上高原。但即便如此,高原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发动困难、功率降低、故障率增高、武器效能降低、爬坡越野能力降低、维修困难等依然困扰着装甲装备的使用。除此之外,高原特殊环境对武装直升机、导弹、轻武器等的影响也很大。
         高原环境不仅对装备的影响大,对人的影响也很严重。

         青藏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高紫外线对人身体的伤害和负担很大,仅在高原行走就相当于平原负重20公斤。对于由平原到青藏高原驻训的官兵而言,急性高原病更是横亘面前,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反应。急性高原病分为轻、中、重三种,重度的包括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中度、重度高原病将直接影响官兵执勤并造成非战斗减员。2010年济南军区猛虎师铁拳团首上高原,90%的官兵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呕吐、失眠等症状。适应调整后,该团进行轻装3000米跑,曾是师猛虎标兵的班长李永昌不到2000米就晕倒在地。各部队初上高原驻训情况大抵如此,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不仅造成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也严重影响了训练课题的完成。
          同时高原特殊的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也极为严重。而且这样的心理影响是极为负面的,尤其对于承担高强度训练、作战任务的军人而言更是如此。恶劣的自然、生活环境使官兵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将直接影响到部队的训练效果及未来可能的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高原高寒部队心理卫生与健康一文》,我军驻高原地区的军人抑郁症、焦虑症程度要高于常人,轻度以上抑郁症状要高于常人15%以上。由于生活单调,长期驻防高原的官兵在人际交往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知高原特殊环境无论对装备还是对人都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作战无疑是对一支军队极高的考验,但使命的需要使得解放军必须面对高原作战的现实。解放军不仅要能召之即来,还要能战之必胜。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不仅仅是挂在嘴上的口号,更是国家和人民对解放军的要求和殷切期望。为了这十二个字,尽管高原作战困难也要迎难而上。
          2014年9月,中印在边境争议地区再次发生武装对峙,双方参与对峙的兵力总计数千人。由于对峙的地点对我方极为重要,前面我们提到我军高原前沿驻兵不多,因此便调动了外区的边防部队及部分野战部队,并在对峙的同时研练了可能的边境反击作战。这是在对印斗争的第一线,同时我军大批平原驻地的野战部队也在青藏高原腹地展开驻训。其中兰州军区21集团军承担了针对性较强的高原任务。

21军上高原
          早在千人对峙的前2个月,也就是7月初的时候,兰州军区21集团军就拉开了集团军建制的高原驻训行动。在近年来整个集团军全要素地投入到某项任务中的先例还不多,这次是一例。而这项任务便是“高原使命课题”。
           我们分析过,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军在前沿驻兵只有对方的几分之一,仅靠前沿驻兵完成不了可能的战争行动,因此需要高原内侧边缘的重兵集团支援。重兵集团需要远程机动开赴高原与我守备部队配合完成作战使命,而像21集团军这样的高原行动即是未雨绸缪,以备万一。

          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7周年之际,21集团军整建制高原训练也拉开帷幕。其下属“钢铁红军师”1万多人全员全装奔赴高原。从官方媒体的报道中笔者捕捉到几条关键信息:首次全员全装;不经适应性训练一次部署到海拔4300米地区;大数据采集。
          我们先来看“首次全员全装”。全员全装,顾名思义理解是全部人员与装备。当然,实际上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不可能人员装备100%地拉动。这里面有个比率的问题,以今年的跨越和火力2014为例,要求整建制拉动的合成旅、兵种旅参演的人员装备不低于实力数的85%,平时战备训练水平高的部队这个数字可以达到90%。钢铁红军师属于军内训练水平较高的部队,全员全装的比率应当至少不低于85%。而既然是“首次”,那就说明之前该师的高原驻训人员和装备的参训率是不太全的,师长李中林也称,“全员全装整建制奔赴高原在师的历史上还是首次,以往是根据任务特点抽调部分官兵展开训练”。毫无疑问,整建制的参训会对战斗力的生成更为有效。

          其次,“不经适应性训练一次部署到海拔4300米地区”。我们前面分析道,青藏高原地区情况复杂,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对人和装备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前者,由平原地区向高原急进,高原反应往往会让人的无法承受。军内多支精锐部队,包括该师,首次到高原训练时都出了好多状况。2002年前后,该师首次挺进4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王牌“红9连”刚开始训练就因多名战士休克而不得不撤到低海拔地区休整,同时也打乱了演习计划。挫折面前说明高原不是那么容易被征服,必须多研究,多练习。事后该师确定了“梯田理论”训练法,即海拔每升高 1000 米作为一个调整台阶,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进行相应的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升高。阶段性的科学训练使得战士们逐步适应了高原。2007年该师已经能在海拔5500米地域展开师团规模进攻演习;2010年前后实现低海拔地区适应1周即可直接奔赴海拔4500米以上地域执行任务。如今我们看到该师已经拥有整建制不经适应性训练一次即可部署到海拔4300米地区的能力,即使在世界范围看也绝对是一流的。
           最后,“大数据”采集。我们知道在高原地区,高寒低氧的环境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很大,各种武器的性能指标在高原都会变得忽高忽低,左右不定;其在各种海拔高度、温度下的射程、射高等指标也不同。如果一支平原部队急进到高寒山地,按照以往的训练标准来作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跑弹、跑靶等问题。而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在平时训练中不断摸索,进行各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钢铁红军师装备的88A 坦克为例,其初上高原时,首弹即偏,但经过几年的数据收集和训练后在海拔4500米地区射击距离比之前延长了 1000 多米,命中率可以达到 95%。当然这只是主战坦克一例,近年来随着我军新型武器装备的不断列装,这些装备如何能在高原上发挥应有的效果还需要不断去收集数据。

            以上是笔者摘取了21集团军下属主力摩步师的一组高原作训关键词,在前不久的21集团军整建制高原驻训中,其下属的装甲旅、机步旅、特战旅及兵种旅都有参演,我们无法一一摘取各部队状况,仅以该师以窥全军。
           从后续的报道看,21集团军的后续部队机动至青海格尔木综合训练基地便展开了高原驻训,在8月和9月份的时候,下属的各支部队便展开了小规模互为对手的攻防演练和高原各分队基础战术训练。

高原重锤   

            不过动用整个集团军数万官兵,数千台主战装备上高原远不是几个月的驻训那么简单。在经过了近三个月的高原基础训练、战法研究和军内自主对抗后,2014年10月中旬,以该集团军为主体联合空军、二炮、后勤及地方保障分队等众多力量参与的旨在检验我高原作战课题的联合行动2014C演习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巍巍昆仑打响。
            联合行动,是解放军军事演习一个新的代号。据总参军训部介绍,其是“从作战力量、作战要素、到作战体系、逐级联合逐级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常态化演训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联合作战。我们知道未来战争是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很难靠单独某一军种去漂亮得赢得战争的胜利,因此联合作战是未来赢得战争的必由之路,也是强国军队演训的重中之重。我军由于历史和客观条件等诸多复杂的原因,联合作战进展较为缓慢但也十分迫切。2014年3月全军联合训练领导小组成立,军内联合训练被提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年内联合行动系列演习也随之打响。
            根据相关信息,从5月份到10月份,代号为联合行动的演习有7场之多,因其与目前我国各方向潜在冲突点针对性极为突出,有的演习目前还未对外公布。公开报道中我们只知道由海空军、二炮在南海海域参与的联合行动2014A;由济南军区26集团军、海空军在山东半岛参与的联合行动2014B;沈阳军区16、39集团军和空军在东北腹地参与的使命行动2014E,还有我们将要谈的由21集团军及空军二炮在西部高原区参与的使命行动2014C。

            重装集团军联合空军、二炮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域演练高原体系攻防行动,其针对性是不言而喻的,演习的地域根据报道大概在青海省格尔木地区。格尔木,我们熟知这个地方是因为其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屯兵于此一则此地有高原训练基地保障训练容易;二则战时便于入藏。
            同时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入藏或者到阿克赛钦训练?笔者猜测除了现实必要性、经济性和政治方面的考量外,也与我军现阶段西部军事斗争策略有关。我们知道,当前我军军事斗争的重点方向仍是东方,在其他方向尽量不会主动升级态势。而从中印边境力量对比及印度一贯策略来看,印军有进攻我之可能。我军在该方向首先立足于防守反击。这当然也是最差的一种状况,即敌以重兵进攻我前沿各点,我则首先以边境边防兵力、高原驻军及应急机动部队迟滞敌进攻,同时相关战区重兵集团迅速完成战备等级转换并机动至交战区域,担负对敌扫荡任务,并在有利态势下收回多年被占之领土。而21集团军担负的便是这个重兵集团的任务。当然立足于防守反击是考虑了最差状况,这个方案最终的落脚也还是攻。因此联合行动2014C的背景和目的可能即是以上笔者所述,演练的即是重兵集团高原联合攻击能力。
            从参演的部队来看,除了陆军21集团军外,还有兰州军区空军部队、二炮、战略战役支援保障等部队参与。战略略战役保障部队包括了战略预警、测绘导航、气象水文、战伤救护、后勤补给、装备抢修等分队。演习中二炮导弹部队担负对敌纵深重要目标如机场等的打击,空军参战部队主要担负对敌陆地目标的打击。而由陆军21集团军为主体的陆军攻击群担任地面攻击扫荡任务。地面攻击前由雪枫特战旅特种兵实施高原跳伞,对敌重要目标节点进行侦察及破袭;地面重装集群首先进行了高原数百公里的战场机动行军,其中重型履带装备由重装运输分队运输至交战区域前沿。各部分队在运动中完成战斗编组,并在陆航及空军的直接支援下对敌展开最后攻击。

           演习过程基本如上。从军事报道中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较先进的武器装备已经列装陆军21集团军。提到装备的列装,大家可能都知道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海空军是发展的重点,也是经费倾斜的对象,陆军的装备更新相对来说是比较慢的。慢归慢但也总有重点方向,着眼于未来西部可能发生的战事,近年来西部地区陆军部队得到较大范围的换装。21集团军可以算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其下属装甲师自2011年拆旅后,新拆出的装甲旅和机步旅便全部换装了较先进的96A型主战坦克,因此该集团军也成为全军所有集团军中唯一没有一代坦克的一个;而先进的04A型步兵战车和HQ16A型地空导弹也较早在该集团军列装。该军的主力师虽然还是摩步师,主战坦克也是不算先进的88A,但却可能是陆军中唯一有三个步兵团的大师,而且其在信息化装备上的实力也不弱。参演的二炮和空军部队信息不多,但基本可以推断,二炮的东风系列导弹或长剑10巡航导弹;空军的轰6等战机也都在演习之列。
           而由这次联合行动演习来看,由陆空二炮王牌组成的联合战役集团,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条件下能够实施集团军级的联合进攻演练,这个能力恐怕全球难找第二家,不失为我高原之重锤。

结语      
           今年的高原,我军进行了集团军级的军种联合进攻演练。以上我们只提到了为数不多的几支部队。但同时高原上还活跃着我军多支部队艰苦作训的身影,新疆野战师上阿里,中原猛虎师战青藏,西南铁拳师斗高原,空军、二炮高原轮训等。高原已成为我军越来越多的部队献身使命的战场,将军们和战士们在号称无人区的青藏高原留下了青春、健康甚至生命却收获了得来不易的战斗力。年年春秋如一日,千军万马战高原;待到兵出山南日,定斩阿三国境南!
   

标头图.jpg (423.59 KB, 下载次数: 10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引子
        近日国内媒体转载印度《新印度快报》的消息称,中印军队7日决定遵照两国间协议,维持“实际控制线”周边的和平与安宁,自9月初开始的中印双方千人对峙告一段落。报道还称印度总理莫迪就此事表示“即便是强势的中国,也并非无所不能”,印度陆军更是打出了“我们迟早要进入拉萨和北京”的狂妄标语。印度人好占口头之利的毛病早已有之,相对而言中国人则要务实很多。从后续的报道中笔者曾推测过我参与对峙的部队还肩负着反击预演的任务,而就在前线部队对峙的同时,包括21集团军在内的我军多支部队正在进行高原驻训。近期关于该集团军高原驻训的报道很多,也引起了网民们的讨论,笔者就以此为切入点谈谈高原作战及21集团军此次驻训的一些思考,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高原作战之需       

01.jpg (174.79 KB, 下载次数: 10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高原,地理学术语,通常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内部相对开阔,边缘有陡坡的隆起地区。其与山地、盆地、平原、丘陵等,共同构成了地球陆地的地貌。世界上著名的高原有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我国也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四大高原。我国高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6%。但因为其中很多山地是与高原融为一体的,因此我国领土中高原山地要占有很大比例。
       在我国的四大高原中,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平均海拔1000多米;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北部,海拔1000至3000米;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1000至2000米。这三大高原中除了黄土高原外,另两大高原都与领国接壤,目前邻国之间关系相处较好,彼此也无边界纠纷。由于此三大高原平均海拔都不是太高,自然条件较好且所处区域靠近我国核心区域,因此无论驻军还是军训的开展都没有太大困难。
        但我国第一大高原——青藏高原的情况就大相径庭了。青藏高原是我国第一大高原,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其在我国境内整体面积就达250万平方公里,我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大部及新疆、四川、云南一部都在其范围内。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内部冰川山脉林立,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加之其又远离我国核心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最为关键的是在青藏高原南缘与印度交界处是中印两国争议地区。印度借助地利屯重兵于边境,多年来非法侵占我以藏南地区为主的多个地块,还对我阿克赛钦等地垂涎觊觎,不断渗透。

02.jpg (32.38 KB, 下载次数: 10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由于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的恶劣,面对印度军队的不断蚕食,我方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有效应对。
        1962年,面对印度厚颜无耻的蚕食和进攻,我军曾发动了对印军的边境反击作战。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军获得了全胜,但后来却又撤了回来。关于中国军队1962年撤军的原因,说法有很多,其中后勤不济是讨论焦点。笔者在这里无意说明撤军就是因为后勤不济,但毫无疑问当时后勤补给方面的原因至少是我军撤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后勤之所以困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青藏高原极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之当年西藏地区发展落后,很多军需物品都需要从内地运来,当时入藏还没有铁路,仅靠几条简陋的公路千里运输,接近战区的地方甚至连公路也没有。支撑东段3万多反击部队只有区区6万吨物资,而且其中3万吨还是事先囤积的。这些物资都是靠甚至是靠人背牛驮送上战场的。最后的战场统计显示,1个多月,3万多军队消耗的弹药不过2.2万发炮弹,70万发子弹。而这,已经是当时的极限。
战后,由于我军后撤,印军迅速卷土重来。62年之战虽小但却对印度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从此中国成为印度最痛恨的假想敌,无数印度人欲报62年战败之耻。这也使得1962年之后印度对我边境难以管控地带的渗透变本加厉。两国甚至在80年代几乎再次发生战争。

03.jpg (10.58 KB, 下载次数: 10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面对西南领土被蚕食的困境,自62年之战后,我国政府和军队便对此区域重视起来。但由于当时的国民经济状况和该地极为特殊的自然环境,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成效却不大。直到进入21世纪,以青藏铁路的竣工为标志,一批公路、铁路、机场在高原地区修建完成,该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终于有了重大改观。
        对于国防而言,随着基础设施的增多,驻兵和用兵条件也较先前大大改善。但这也仅仅是相对以往而言,由于条件的恶劣,我军常驻高原,尤其是靠近争议区的部队只有为数不多的边防部队和几个野战旅团,空军部队尚且不能做到高原常驻。而与此相对印度军队在边境附近却常驻几个军,其在边境地区可利用机场也大大多于我方。由于目前印度不仅非法占据着我大片领土,而且对我实控领土还怀有觊觎之心。所以在军事上,我军不能不对其严加防范。如果双方发生战事,最低的要求我军要确保现有领土不丢失,中等要求要有能夺回被敌侵占之领土,再高则要有深入敌境将其彻底打垮的能力。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军在边境地区常驻的兵力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仍不会有大的增加,在兵力只有敌人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情况下我军如何才能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很明显只靠区区几个精锐旅团是不行的,没有大的兵力是难以完成相应任务的。而与我军西南高原边境驻军兵力较少情况相对的是,在高原靠内地一侧则驻扎着几个集团军和为数不少的航空兵团,这些兵力是确保我军在该方向战略目标达成的保证。但这些重兵集团大都驻防海拔较低地区,其与潜在发生战争的高寒边境地区相隔上千公里的高原。那么,如何确保在战时这些重兵集团能“上得去”,并在高寒地区“打得赢”就摆在了我军众多部队的面前。

04.jpg (20.32 KB, 下载次数: 10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因此,高原寒区作战是我军捍卫国家安全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但高原驻训、作战谈何容易!
高原作战之难
          高原作战,尤其是在平均海拔达4000多米,且地形气候复杂、基础设施极为薄弱的青藏高原作战极为不易。因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高原驻训对人与装备的考验极大。
          我们知道理想条件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便会下降6摄氏度,因此青藏高原理想条件下的气温要比海拔500米左右的地区低21至27度(取4000—5000米),加之其他复杂因素,其气温可能还要低,因此低温是青藏高原一大特点;同时由于海拔的增高,空气也渐渐稀薄,氧气含量往往不足平原地区的50%,所以低氧也是青藏高原一大特点。
          低温、低氧的极端条件对装备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影响很大。根据研究,高原低氧低温环境使得装备工作效率降低,一般功率要降低30%,载重量要减少25%,时速要降低50%,而耗油量则增大30%。同时低温的环境还会使得装备启动困难、故障率增加,精密仪器失灵。

05.jpg (37.5 KB, 下载次数: 10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在我军的高原演习中,火炮、坦克、甚至自动步枪都会“出问题”。由于高原地区空气密度小,往往会造成火炮的射程增大,射程的增大导致炮弹的散布也加大,影响火力打击的猛烈度与精确度;而且高原地区冻土层广布,其对我军炮阵地的构筑和炮火打击的效果也造成了诸多限制;加之低温、多风、冰雪的影响还会造成火炮反应速度迟缓等问题。
         同时高原环境对装甲装备的影响也很大,西藏解放的长时期内,除1956年曾组建装备日式轮式装甲车连(12辆)外,甚至没有成建制的装甲部队。1989年西藏动乱,戒严部队携带部分装甲装备起到了很好效果,次年装甲车辆进藏试验大队开始探索装甲装备在西藏地区的使用。自此之后我军装甲装备才一步步走上高原。但即便如此,高原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发动困难、功率降低、故障率增高、武器效能降低、爬坡越野能力降低、维修困难等依然困扰着装甲装备的使用。除此之外,高原特殊环境对武装直升机、导弹、轻武器等的影响也很大。
         高原环境不仅对装备的影响大,对人的影响也很严重。

06.jpg (65.14 KB, 下载次数: 10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青藏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高紫外线对人身体的伤害和负担很大,仅在高原行走就相当于平原负重20公斤。对于由平原到青藏高原驻训的官兵而言,急性高原病更是横亘面前,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反应。急性高原病分为轻、中、重三种,重度的包括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中度、重度高原病将直接影响官兵执勤并造成非战斗减员。2010年济南军区猛虎师铁拳团首上高原,90%的官兵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呕吐、失眠等症状。适应调整后,该团进行轻装3000米跑,曾是师猛虎标兵的班长李永昌不到2000米就晕倒在地。各部队初上高原驻训情况大抵如此,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不仅造成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也严重影响了训练课题的完成。
          同时高原特殊的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也极为严重。而且这样的心理影响是极为负面的,尤其对于承担高强度训练、作战任务的军人而言更是如此。恶劣的自然、生活环境使官兵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将直接影响到部队的训练效果及未来可能的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高原高寒部队心理卫生与健康一文》,我军驻高原地区的军人抑郁症、焦虑症程度要高于常人,轻度以上抑郁症状要高于常人15%以上。由于生活单调,长期驻防高原的官兵在人际交往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知高原特殊环境无论对装备还是对人都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作战无疑是对一支军队极高的考验,但使命的需要使得解放军必须面对高原作战的现实。解放军不仅要能召之即来,还要能战之必胜。

07.jpg (94.11 KB, 下载次数: 10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不仅仅是挂在嘴上的口号,更是国家和人民对解放军的要求和殷切期望。为了这十二个字,尽管高原作战困难也要迎难而上。
          2014年9月,中印在边境争议地区再次发生武装对峙,双方参与对峙的兵力总计数千人。由于对峙的地点对我方极为重要,前面我们提到我军高原前沿驻兵不多,因此便调动了外区的边防部队及部分野战部队,并在对峙的同时研练了可能的边境反击作战。这是在对印斗争的第一线,同时我军大批平原驻地的野战部队也在青藏高原腹地展开驻训。其中兰州军区21集团军承担了针对性较强的高原任务。

21军上高原
          早在千人对峙的前2个月,也就是7月初的时候,兰州军区21集团军就拉开了集团军建制的高原驻训行动。在近年来整个集团军全要素地投入到某项任务中的先例还不多,这次是一例。而这项任务便是“高原使命课题”。
           我们分析过,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军在前沿驻兵只有对方的几分之一,仅靠前沿驻兵完成不了可能的战争行动,因此需要高原内侧边缘的重兵集团支援。重兵集团需要远程机动开赴高原与我守备部队配合完成作战使命,而像21集团军这样的高原行动即是未雨绸缪,以备万一。

08.jpg (85.13 KB, 下载次数: 10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7周年之际,21集团军整建制高原训练也拉开帷幕。其下属“钢铁红军师”1万多人全员全装奔赴高原。从官方媒体的报道中笔者捕捉到几条关键信息:首次全员全装;不经适应性训练一次部署到海拔4300米地区;大数据采集。
          我们先来看“首次全员全装”。全员全装,顾名思义理解是全部人员与装备。当然,实际上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不可能人员装备100%地拉动。这里面有个比率的问题,以今年的跨越和火力2014为例,要求整建制拉动的合成旅、兵种旅参演的人员装备不低于实力数的85%,平时战备训练水平高的部队这个数字可以达到90%。钢铁红军师属于军内训练水平较高的部队,全员全装的比率应当至少不低于85%。而既然是“首次”,那就说明之前该师的高原驻训人员和装备的参训率是不太全的,师长李中林也称,“全员全装整建制奔赴高原在师的历史上还是首次,以往是根据任务特点抽调部分官兵展开训练”。毫无疑问,整建制的参训会对战斗力的生成更为有效。

09.jpg (79.87 KB, 下载次数: 10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其次,“不经适应性训练一次部署到海拔4300米地区”。我们前面分析道,青藏高原地区情况复杂,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对人和装备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前者,由平原地区向高原急进,高原反应往往会让人的无法承受。军内多支精锐部队,包括该师,首次到高原训练时都出了好多状况。2002年前后,该师首次挺进4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王牌“红9连”刚开始训练就因多名战士休克而不得不撤到低海拔地区休整,同时也打乱了演习计划。挫折面前说明高原不是那么容易被征服,必须多研究,多练习。事后该师确定了“梯田理论”训练法,即海拔每升高 1000 米作为一个调整台阶,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进行相应的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升高。阶段性的科学训练使得战士们逐步适应了高原。2007年该师已经能在海拔5500米地域展开师团规模进攻演习;2010年前后实现低海拔地区适应1周即可直接奔赴海拔4500米以上地域执行任务。如今我们看到该师已经拥有整建制不经适应性训练一次即可部署到海拔4300米地区的能力,即使在世界范围看也绝对是一流的。
           最后,“大数据”采集。我们知道在高原地区,高寒低氧的环境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很大,各种武器的性能指标在高原都会变得忽高忽低,左右不定;其在各种海拔高度、温度下的射程、射高等指标也不同。如果一支平原部队急进到高寒山地,按照以往的训练标准来作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跑弹、跑靶等问题。而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在平时训练中不断摸索,进行各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钢铁红军师装备的88A 坦克为例,其初上高原时,首弹即偏,但经过几年的数据收集和训练后在海拔4500米地区射击距离比之前延长了 1000 多米,命中率可以达到 95%。当然这只是主战坦克一例,近年来随着我军新型武器装备的不断列装,这些装备如何能在高原上发挥应有的效果还需要不断去收集数据。

10.jpg (237.23 KB, 下载次数: 10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以上是笔者摘取了21集团军下属主力摩步师的一组高原作训关键词,在前不久的21集团军整建制高原驻训中,其下属的装甲旅、机步旅、特战旅及兵种旅都有参演,我们无法一一摘取各部队状况,仅以该师以窥全军。
           从后续的报道看,21集团军的后续部队机动至青海格尔木综合训练基地便展开了高原驻训,在8月和9月份的时候,下属的各支部队便展开了小规模互为对手的攻防演练和高原各分队基础战术训练。

高原重锤   

11.jpg (147.62 KB, 下载次数: 10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不过动用整个集团军数万官兵,数千台主战装备上高原远不是几个月的驻训那么简单。在经过了近三个月的高原基础训练、战法研究和军内自主对抗后,2014年10月中旬,以该集团军为主体联合空军、二炮、后勤及地方保障分队等众多力量参与的旨在检验我高原作战课题的联合行动2014C演习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巍巍昆仑打响。
            联合行动,是解放军军事演习一个新的代号。据总参军训部介绍,其是“从作战力量、作战要素、到作战体系、逐级联合逐级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常态化演训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联合作战。我们知道未来战争是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很难靠单独某一军种去漂亮得赢得战争的胜利,因此联合作战是未来赢得战争的必由之路,也是强国军队演训的重中之重。我军由于历史和客观条件等诸多复杂的原因,联合作战进展较为缓慢但也十分迫切。2014年3月全军联合训练领导小组成立,军内联合训练被提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年内联合行动系列演习也随之打响。
            根据相关信息,从5月份到10月份,代号为联合行动的演习有7场之多,因其与目前我国各方向潜在冲突点针对性极为突出,有的演习目前还未对外公布。公开报道中我们只知道由海空军、二炮在南海海域参与的联合行动2014A;由济南军区26集团军、海空军在山东半岛参与的联合行动2014B;沈阳军区16、39集团军和空军在东北腹地参与的使命行动2014E,还有我们将要谈的由21集团军及空军二炮在西部高原区参与的使命行动2014C。

12.jpg (100.18 KB, 下载次数: 10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重装集团军联合空军、二炮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域演练高原体系攻防行动,其针对性是不言而喻的,演习的地域根据报道大概在青海省格尔木地区。格尔木,我们熟知这个地方是因为其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屯兵于此一则此地有高原训练基地保障训练容易;二则战时便于入藏。
            同时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入藏或者到阿克赛钦训练?笔者猜测除了现实必要性、经济性和政治方面的考量外,也与我军现阶段西部军事斗争策略有关。我们知道,当前我军军事斗争的重点方向仍是东方,在其他方向尽量不会主动升级态势。而从中印边境力量对比及印度一贯策略来看,印军有进攻我之可能。我军在该方向首先立足于防守反击。这当然也是最差的一种状况,即敌以重兵进攻我前沿各点,我则首先以边境边防兵力、高原驻军及应急机动部队迟滞敌进攻,同时相关战区重兵集团迅速完成战备等级转换并机动至交战区域,担负对敌扫荡任务,并在有利态势下收回多年被占之领土。而21集团军担负的便是这个重兵集团的任务。当然立足于防守反击是考虑了最差状况,这个方案最终的落脚也还是攻。因此联合行动2014C的背景和目的可能即是以上笔者所述,演练的即是重兵集团高原联合攻击能力。
            从参演的部队来看,除了陆军21集团军外,还有兰州军区空军部队、二炮、战略战役支援保障等部队参与。战略略战役保障部队包括了战略预警、测绘导航、气象水文、战伤救护、后勤补给、装备抢修等分队。演习中二炮导弹部队担负对敌纵深重要目标如机场等的打击,空军参战部队主要担负对敌陆地目标的打击。而由陆军21集团军为主体的陆军攻击群担任地面攻击扫荡任务。地面攻击前由雪枫特战旅特种兵实施高原跳伞,对敌重要目标节点进行侦察及破袭;地面重装集群首先进行了高原数百公里的战场机动行军,其中重型履带装备由重装运输分队运输至交战区域前沿。各部分队在运动中完成战斗编组,并在陆航及空军的直接支援下对敌展开最后攻击。

14.jpg (122.82 KB, 下载次数: 10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演习过程基本如上。从军事报道中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较先进的武器装备已经列装陆军21集团军。提到装备的列装,大家可能都知道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海空军是发展的重点,也是经费倾斜的对象,陆军的装备更新相对来说是比较慢的。慢归慢但也总有重点方向,着眼于未来西部可能发生的战事,近年来西部地区陆军部队得到较大范围的换装。21集团军可以算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其下属装甲师自2011年拆旅后,新拆出的装甲旅和机步旅便全部换装了较先进的96A型主战坦克,因此该集团军也成为全军所有集团军中唯一没有一代坦克的一个;而先进的04A型步兵战车和HQ16A型地空导弹也较早在该集团军列装。该军的主力师虽然还是摩步师,主战坦克也是不算先进的88A,但却可能是陆军中唯一有三个步兵团的大师,而且其在信息化装备上的实力也不弱。参演的二炮和空军部队信息不多,但基本可以推断,二炮的东风系列导弹或长剑10巡航导弹;空军的轰6等战机也都在演习之列。
           而由这次联合行动演习来看,由陆空二炮王牌组成的联合战役集团,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条件下能够实施集团军级的联合进攻演练,这个能力恐怕全球难找第二家,不失为我高原之重锤。

16.jpg (113 KB, 下载次数: 10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22 20:16 上传


结语      
           今年的高原,我军进行了集团军级的军种联合进攻演练。以上我们只提到了为数不多的几支部队。但同时高原上还活跃着我军多支部队艰苦作训的身影,新疆野战师上阿里,中原猛虎师战青藏,西南铁拳师斗高原,空军、二炮高原轮训等。高原已成为我军越来越多的部队献身使命的战场,将军们和战士们在号称无人区的青藏高原留下了青春、健康甚至生命却收获了得来不易的战斗力。年年春秋如一日,千军万马战高原;待到兵出山南日,定斩阿三国境南!
   
该加精,好贴子、
这作者看着有点像小飞猪的风格啊,没有料,讲一通空话
也看了新闻,总结的不如楼主到位
好贴,分析得很好
学习学习了
好帖子!~
21军~我们西北的部队!
这作者看着有点像小飞猪的风格啊,没有料,讲一通空话
嫌没料,我帮楼主加:  21集团军重点师在高原驻训的同时,不忘抓好后勤建设。师部大门口新构筑了军用过街天桥,有力的避免了部队人员频繁进出,遭遇车祸的风险。
该加精,好贴子、
西藏的军友?
共军应该在格尔木、林芝建设大型训练、保障基地,方便部队适应性训练、修整
一大早就看到好帖
好贴子,加精
21军编制太小,对不起集团军这个称号,难当重兵集团。
我们应在机动兵力不变的前提下,压缩集团军数量,充实集团军实力,使其拉出去就能独当一面,真真正正的重兵集团
难得好帖,在超大也不多见
这作者看着有点像小飞猪的风格啊,没有料,讲一通空话
比起爆料,分析才是更显本事的事情……
一大早上来就看到一篇需要慢慢看的好贴, 真不错。认真学习一下。
dyzyq 发表于 2014-12-23 08:09
21军编制太小,对不起集团军这个称号,难当重兵集团。
我们应在机动兵力不变的前提下,压缩集团军数量,充 ...
21军驻守宝鸡,这次基本上算是倾巢出动了,这边只剩47军拱卫长安和秦岭了,现在已经不是陆老大的年代了,兰州军区也不容易啊,你以为甲种集团军那么好养活么。
21军驻守宝鸡,这次基本上算是倾巢出动了,这边只剩47军拱卫长安和秦岭了,现在已经不是陆老大的年代了, ...
你没明白我意思,即不扩军也不裁军,只是内部编成调整。
现在野战部队85万人,共18个集团军加新疆,西藏共20个军级单位,有些单位确实小,比如21军,47军,1军,20军。
如果兵力还是85万,假设集团军压缩到14个,再加新疆,西藏共16个军级单位,那么剩下的集团军可以扩编充实,形成真正的重兵集团。
好的文章要好好看。
kulbit 发表于 2014-12-23 09:10
比起爆料,分析才是更显本事的事情……
没看出来分析出什么了......
看来边境布军, 兔家是前轻后重,重拳在后, 三锅是前重后轻,五爪在前,不知道3锅那喊了几年的7万山地军组建部署得怎么样了, 我们的前线压力很大啊。很奇怪,3锅能够重兵上高原, 他们的人难道都是本地山民天生耐高?也没听说过它们的高原重装演习,他们的后勤是怎么保障的? 如果仅仅是人数多,没有重装备,真战起来,不要比62更惨。
xiuka 发表于 2014-12-23 09:17
21军驻守宝鸡,这次基本上算是倾巢出动了,这边只剩47军拱卫长安和秦岭了,现在已经不是陆老大的年代了, ...
我家边上就是21军老巢,哈哈,还有二炮基地老巢
dyzyq 发表于 2014-12-23 09:34
你没明白我意思,即不扩军也不裁军,只是内部编成调整。
现在野战部队85万人,共18个集团军加新疆,西藏 ...
21是甲种集团军,47是乙种集团军,本来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不过21比起御林军当然差很远,就是跟南方军区比都差,这是当前大环境造成的,没办法。


假设21,47合并,
62是大师,抽1个步兵团和47的装甲9旅,以及47军的军属,队属警卫,侦查分队再组1个师,这样新集团军有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1个装甲旅,1个特战旅,还有炮兵,防空兵,工兵以及其他分队组成。人还是那么多人,不过一线兵力有了提高,还精简了机构,这样的兵力集群才是真正的重锤。

假设21,47合并,
62是大师,抽1个步兵团和47的装甲9旅,以及47军的军属,队属警卫,侦查分队再组1个师,这样新集团军有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1个装甲旅,1个特战旅,还有炮兵,防空兵,工兵以及其他分队组成。人还是那么多人,不过一线兵力有了提高,还精简了机构,这样的兵力集群才是真正的重锤。
qazwppp 发表于 2014-12-22 22:29
这作者看着有点像小飞猪的风格啊,没有料,讲一通空话
你有本事你来写一个,别对别人辛辛苦苦的劳动成功指手画脚的。
"年年春秋如一日,千军万马战高原;待到兵出山南日,定斩阿三国境南!"
这个写得好
彩妆的小丑 发表于 2014-12-23 11:41
你有本事你来写一个,别对别人辛辛苦苦的劳动成功指手画脚的。
我从来不干这种浪费别人时间的事情
没看出来分析出什么了......
看出来看不出来都很正常……
看来边境布军, 兔家是前轻后重,重拳在后, 三锅是前重后轻,五爪在前,不知道3锅那喊了几年的7万山地军组 ...
三锅调度困难,重兵前沿布置复合习惯……
当然,土鳖相当长时间重兵靠后,也是由土鳖战略态势决定的。
顶下,好帖子
年年春秋如一日,千军万马战高原;待到兵出山南日,定斩阿三国境南!

好湿啊,豪气干云!
事先去过,跟直接上战场,那是不一样的。
看来边境布军, 兔家是前轻后重,重拳在后, 三锅是前重后轻,五爪在前,不知道3锅那喊了几年的7万山地军组 ...
印度方面的边境环境比我们好,藏南地区是平原
看来边境布军, 兔家是前轻后重,重拳在后, 三锅是前重后轻,五爪在前,不知道3锅那喊了几年的7万山地军组 ...
3哥看tg东南海激战正欢,只是在要价,而tg明显是在警告。
印度方面的边境环境比我们好,藏南地区是平原
3哥也不好过,头上顶着枪还得两面伺候。3哥要全心全意搞建设,让3亿人(没打错)过上发达国家待遇多好。搞哪门子军备呀,嫌能捏自己蛋蛋的手还不够多?
好贴、好料!这样的文章希望能经常看到。
多支部队上高原驻训,可能也未必都是为了西藏方向,为多部队轮战暴恐做好准备,也是有可能的。而且这种实战经验也最是需要积累的。
祖国在我心中,我在祖国怀抱
好贴,
好文章,值得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