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与中科院签订钍基熔盐堆的设计合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1:33:48
12月12日至14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上海签订了10MW固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主体工程设计合同。该合同的签订是中核集团与中科院战略性合作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两个集团在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联合设计和研发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10MW固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主体设计合同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0MW固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堆本体、回路、三废处理设施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随着该工程设计合同和之前的钍基熔盐堆堆材料高温中子辐照合同相继签订,双方在钍基熔盐堆项目的合作将逐渐由个别专题转入全面联合设计研发,将来还要在研发、在役检查、人员培训、技术服务等领域展开更广泛的合作。
http://www.china5e.com/news/news-892710-1.html12月12日至14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上海签订了10MW固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主体工程设计合同。该合同的签订是中核集团与中科院战略性合作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两个集团在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联合设计和研发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10MW固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主体设计合同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0MW固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堆本体、回路、三废处理设施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随着该工程设计合同和之前的钍基熔盐堆堆材料高温中子辐照合同相继签订,双方在钍基熔盐堆项目的合作将逐渐由个别专题转入全面联合设计研发,将来还要在研发、在役检查、人员培训、技术服务等领域展开更广泛的合作。
http://www.china5e.com/news/news-892710-1.html
中国实验快堆首次实现满功率运行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我国第一座钠冷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18日17时实现满功率稳定运行72小时,主要工艺参数和安全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快堆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的核心技术,为后续快堆技术的发展、快堆产业化应用以及基于快堆及核燃料循环技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实验快堆于1995年立项,是我国快堆发展的第一步,核热功率65兆瓦,实验发电功率20兆瓦,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备发电功能的实验快堆,采用了符合世界快堆发展趋势的主流技术方案和更先进的安全设计,并采用了更加接近商用快堆的主工艺参数,为大型快堆电站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0年7月21日,实验快堆首次达到临界,2011年7月首次实现40%功率并网发电,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项目验收目标,2012年通过了科技部和国防科工局联合组织的验收。
截至目前,实验快堆已经累计并网运行438小时,累计发电量超过300万度,累计上网电量超过180万度,并已同期开展材料和燃料辐照考验试验,后续将按照既定的试验计划,继续开展满功率下的紧急停堆、堆内自然循环和堆本体氩气泄漏率3项总体性试验及其他伴随性试验,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第一阶段全部试验内容。这些试验的开展,将使我国获得第一手快堆电站关键安全和性能试验数据。
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许达哲在发言中要求做好后续性能验证试验,深入研发快堆技术,自主创新,尽快实现快堆工业化、产业化,为核工业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核能战略实施,为建成先进核燃料循环体系,为国家核工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我国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快堆主要有三大优势:一是增殖核燃料,可将铀资源利用率从压水堆的不到1%提高到60%以上;二是焚烧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变废为宝,将放射性危害减至最小;三是具有较高的固有安全性,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中的优选堆型。
2012年12月,中核集团宣布了自主创新的“龙腾2020”发展规划,提出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0万千瓦示范快堆电站的战略目标。
http://www.china5e.com/news/news-892758-1.html
快堆?幾十年了都不能實用化。
快堆?幾十年了都不能實用化。
这个好歹并网送电了,聚变也就是兔子这两年玩了个输出大于输入且持续一千秒,阁下何不呼吁全世界放弃核聚变?
体育老师 发表于 2014-12-28 19:29
这个好歹并网送电了,聚变也就是兔子这两年玩了个输出大于输入且持续一千秒,阁下何不呼吁全世界放弃核聚 ...

放棄?然後坐等化石燃料耗盡大崩潰?
另外,現在根本沒有真正的輸出大於輸入。
钍堆高大上啊

chenzhipeter03 发表于 2014-12-28 19:34
放棄?然後坐等化石燃料耗盡大崩潰?
另外,現在根本沒有真正的輸出大於輸入。


http://m.tianya.cn/bbs/art.jsp?item=worldlook&id=897507
原来鹰酱也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了挖,我还以为是兔子的独门绝学呢!


我错了,向三楼道歉……
留下此楼以示警戒,各位看东西千万仔细,别像我一样被标题党骗了!
chenzhipeter03 发表于 2014-12-28 19:34
放棄?然後坐等化石燃料耗盡大崩潰?
另外,現在根本沒有真正的輸出大於輸入。


http://m.tianya.cn/bbs/art.jsp?item=worldlook&id=897507
原来鹰酱也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了挖,我还以为是兔子的独门绝学呢!


我错了,向三楼道歉……
留下此楼以示警戒,各位看东西千万仔细,别像我一样被标题党骗了!
体育老师 发表于 2014-12-28 20:28
http://m.tianya.cn/bbs/art.jsp?item=worldlook&id=897507
原来鹰酱也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了挖,我还以为 ...

你pia谁啊,小白
2 可控核聚变的难产

  有一本书,书名是“瓶中的太阳”,是《科学》期刊一名记者写的,写尽了 50 年来可控核聚变的辛酸。

  可控核聚变已经研究了 50 多年了,人类科研历史上,可控核聚变的研发难度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理论是没有问题的,人工不可控核聚变 --- 氢弹也早就实现了,自然界中也有核聚变 --- 太阳的燃烧。但在地球上搞可控核聚变真是达到几乎让人绝望的地步。

  我初中时看报纸,说可控核聚变在 20 世纪末会实现,1999 年时,说再过 15 年,可控核聚变会商用,到了 2013 年,在网上搜索,据《自然》杂志报道,预计在 2019 年 ITER 核聚变装置将完成建设,比预期的要晚 1 年。而第一次 ITER 氘-氚聚变试验则计划在 2026 年进行,比 NIF 要晚 15 年左右。至于商用化,2050 年后再说吧。

  在网上看到一位物理学博士如此评价可控核聚变:
  二十年前刚大学毕业到美国留学,去普林斯顿大学的等离子研究中心,庞大的研究中心让我激动得不能呼吸。二十年后再去,还是那个样,什么实质性进展都没有。不知道花了多少亿美元了。

  难点在什么地方?

  除了太阳这样的巨大天体靠自身引力来实现核聚变外,在地面上搞核聚变最麻烦的反应条件就是——需要瞬间上亿度的高温才能引起核聚变反应(过去几十年的冷核聚变全部被证明是骗局,请见“瓶中的太阳”一书)。而如此高的温度是用传统加热方法所无法达到的。人类研制氢弹时,用原子弹作为雷管来引爆氢弹!即通过原子弹引爆得到达到核聚变反应的温度,从而引起核聚变使得氢弹爆炸。但必须注意,氢弹是一锤子买卖,不能用来发电。



  在把粒子加热后,还有一个技术问题,几亿度的高温下,用什么容器来容纳反应材料,约束微观粒子把核聚变反应长时间持续下去?

  美国 NIF 走的技术路线是用激光来加热,惯性约束,另外一条技术路线托卡马克,采用磁场来约束。

  目前看来,NIF 的路线基本是死胡同一条,除了忽悠经费和用于核武器试验外,不具备任何可实现意义。

  而托卡马克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包括杂质的处理,高温等离子体的 Great Disrupture,很多现在还没有任何理论上的解决方案,更不要说技术实现。

9.3 可控核聚变新闻报导中的噱头技巧

  在过去的 50 多年中,可控核聚变虽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但世界各国和科技界始终不敢放弃其上的研究,因为人类承当不起这个后果。但目前看来,相关利益集团有时会利用大众的这种心里,用各种噱头来忽悠拨款人。

  最近两个报导在各大论坛很火,一个是国外的,一个是国内的。

  继中国东方超环之后,美国 NIF 也首次实现输出能量超出输入能量 (转载)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897507-1.shtml

  中国核聚变装置突破极限一亿度高温持续 1000 秒 七年后将开建实验堆 (转载)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933852-1.shtml

  先看第一个报导,美国 NIF 也首次实现输出能量超出输入能量,
  初看这个报导的时候,大吃一惊,难道真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来了?来仔细看了该报导,注意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话:
  。。。。。。。。。。。。。。。。。。。。。。。。。。。。。。。
  9 月底,美国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 (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利用 192 束高能激光聚焦到氢燃料球上,创造高温高压以点燃核聚变反应。在试验中,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超过了氢燃料球吸收的能量。
  。。。。。。。。。。。。。。。。。。
  严格来说,该实验中心并没有说谎,反应释放的能量超过了氢燃料球吸收的能量。但所有的新闻报导都是欢呼: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

  看似相似但稍有不同的概念,本质上却是大相径庭。
  请区分几个概念:
  整体投入能量,氢燃料球吸收的能量,反应释放的能量和外界获得的能量。

  后来托南大同学到吴健雄图书馆查询 11 月最新出版的学术期刊,才明白这个新闻报导的噱头所在。
  具体数据记不起来了,但下面比喻的数量级大致还是对的。
  整体投入能量是 1000,激光激发的 X 射线能量是 1,这个 X 射线辐射能“1”被氢燃料球所吸收,引起微型规模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力是 2,但这个 2 外界根本无法获取利用。
  所以真正的投入产出比是 1000:0。
  但为什么新闻报导采用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的标题,美国 NIF 中心却保持沉默?
  其实查查发表时间就能明白其中奥妙:
  --------------------------------------------
  美国核聚变国家点火装置(NIF)首次实现输出能量超出输入能量
  原文作者: 更新时间: 2013-10-08 17:30 文章来源:www.guancha.cn
  据英国广播公司 7 日报导,可控核聚变实验已经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输出能量超出输入能量。
  -----------------------------------
  2013 年 10 月初美国发生了什么事?美国联邦政府和议会因为债务问题和年度预算吵架,最终导致美国联邦政府大部分机构关门。美国各个科研机构的经费被大砍特砍,比如 NIH 的经费大幅削减,导致很多生物科学家到国会山游行抗议。NIF 几十年来搞核聚变,花了美国纳税人几百亿美元,基本没有什么大进展。在削减预算的背景下,如果不弄出个新闻,证明自己的工作有意义,NIF 经费很大概率会被削减。


  如果说新闻界在 NIF 的报导中采用的技巧是移花接木,那么中国的那个报导就是信口雌黄,纯粹以标题来忽悠人。
  大部分人都只看标题,不看实际内容,欢呼革命性突破。
  但实际情况是,标题内容是预期要取得的成果,根本不是现在取得的成果。可控核聚变在科研界以跳票而著称,放卫星都快放了半个世纪了,说 7 年后要取的某某成果,只是索要经费的一种技巧,到时如果做不出来,随便找个理由塞给政府部门就行了,反正这种事政府部门早就习以为常了,又不会当真。
  但这种标题性新闻让不少网友兴奋不已,大家可以到上面那个链接看看。


編輯掉 字數補丁

編輯掉 字數補丁


本版的这几个帖子可以去学习一下
http://lt.cjdby.net/thread-1715674-5-1.html
http://lt.cjdby.net/thread-1753464-6-1.html

本版的这几个帖子可以去学习一下
http://lt.cjdby.net/thread-1715674-5-1.html
http://lt.cjdby.net/thread-1753464-6-1.html


編輯掉 字數補丁

編輯掉 字數補丁


編輯掉 字数补丁+1


編輯掉 字数补丁+1


編輯掉 字数补丁+1


編輯掉 字数补丁+1


編輯掉 字數補丁

編輯掉 字數補丁


編輯掉 字数补丁+1

編輯掉 字数补丁+1


編輯掉 字数补丁+1


編輯掉 字数补丁+1


字数补丁+1

字数补丁+1


字数补丁+1

字数补丁+1


字数补丁+1

字数补丁+1


字数补丁+1

字数补丁+1


字数补丁+1

字数补丁+1


編輯掉 字數補丁

編輯掉 字數補丁


字數補丁+2

字數補丁+2
chenzhipeter03 发表于 2014-12-28 22:34
字数补丁+1
衡量输入输出比的是Q值:
1997年9月,联合欧洲环创1.29万千瓦的世界纪录,Q值达0.60,持续了2秒。仅过了39天,输出功率又提高到1.61万千瓦, Q值达到0.65。
    三个月以后,日本的JT-60上成功进行了氘-氘反应实验,换算到氘-氚反应,Q值可以达到1。后来,Q值又超过了1.25。这是第一次Q值大于1,尽管氘-氘反应是不能实用的(这个后面再说),但是托卡马克理论上可以真正产生能量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53af350100ayr8.html
贰柒壹肆玖 发表于 2014-12-28 22:59
衡量输入输出比的是Q值:
1997年9月,联合欧洲环创1.29万千瓦的世界纪录,Q值达0.60,持续了2秒。仅过了 ...
這個Q值是典型的理論造假。
十多年過去了,沒有任何人以類似手法用DT反應達到過他們的這個“理論值”
http://m.tianya.cn/bbs/art.jsp?item=worldlook&id=897507
原来鹰酱也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了挖,我还以为 ...
老师,那是新闻的标题比文章原句少掉几个字的文字游戏……劳逊判据才是检验标准
衡量输入输出比的是Q值:
1997年9月,联合欧洲环创1.29万千瓦的世界纪录,Q值达0.60,持续了2秒。仅过了 ...
理论上是不允许直接换算的,日本人这个是造个大新闻搞的鬼把戏
论保留上海帮的必要性
看好钍基核反应堆

相比铀,钍是一种更好的核燃料,它的优点主要有:第一,地壳表面的钍就是钍-232,几乎不含钍的其它同位素,在原料提取中十分方便。第二,自然界里的钍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而独居石易于开采而且比铀矿丰富得多。第三,钍在核反应中能更充分地释放能量,有资料显示,一吨钍裂变产生的能量抵得上200吨铀。研究还发现,使用钍来发电只产生相当于传统核电站0.6%的辐射垃圾。有毒的放射性废料大大减少,而且这些核废料存放时间相对较短,其后的毒性已经很低,不像使用铀的反应堆那样,有的核废料放射性长达万年以上。


光明网:钍或将成为核电新宠

新闻来源:光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6-06

如果能有一种物质可以取代传统核电站所使用的铀,且不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垃圾,那就是钍。

  一吨钍可以产生相当于200吨铀,或350万吨煤的能量,而目前已知的钍储量至少可为世界提供1万年的能源。与传统的核原料铀相比,钍更容易进行浓缩与提炼,因而成本不高。此外,钍基反应堆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这意味着它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碳排放问题,它在发电过程中也只产生相当于传统核电0.6%的辐射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核电站的安全性能更加关注。作为第四代核反应堆的主要堆型,以钍为燃料的熔盐反应堆用液态钍取代了今天的核电站中使用的固态铀,彻底杜绝了堆芯熔化的问题。

  在安全方面,钍基熔盐反应堆主要有两个优势:它的液态燃料储存压力要比轻水反应堆中固态燃料小得多,从而极大降低了爆炸的可能性。其次,一旦发生电力供应中断,反应堆内的固态盐就会熔解,液态燃料流入储存池并固化,将裂变反应终止。

  除了钍基熔盐反应堆,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堆型,其利用中能强流质子加速器产生的散裂中子源驱动次临界反应堆,以维持其链式反应。在这一过程中,钍会吸收高能中子,随后转化成铀,进而实现裂变,该系统同样拥有超高的安全性能。
    纵观全球,目前有意发展钍基核反应堆的不在少数,例如印度就在计划发展以钍为原料的先进重水反应堆。印度的钍矿储量高达29万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因此钍很可能将成为印度实现能源独立的秘密武器;日本同样有意重启对熔盐反应堆的研究;挪威也正在研究钍反应堆的可行性,该国钍矿储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5%,钍基核反应堆未来有望为挪威提供大量能源。


http://www.china-nea.cn/html/2013-06/26863.html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10MW钍基熔盐堆示范项目拟2025年开建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日期:2014-06-19

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第18届熔盐堆系统临时指导委员会(P-SSC)会议日前在上海举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戴志敏在《中国钍基熔盐堆的发展现状》专题报告中介绍了该所目前正在承担的钍基熔盐堆项目的总体概况,固态和液态熔盐堆的研发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根据规划,该所将于2017年开始建设2MW固态和液态熔盐堆,并于2025年开始10MW钍基熔盐堆示范项目的建设。


http://www.cgnpc.com.cn/n1302/n1305/c659567/content.html
中国广核集团
好消息。加油。
好东西,赞一个


连击了,删

连击了,删
老师,那是新闻的标题比文章原句少掉几个字的文字游戏……劳逊判据才是检验标准
好吧,我错了!向三楼道歉!
fyapply 发表于 2014-12-29 05:05
论保留上海帮的必要性
精神病人思路廣 弱智兒童歡樂多
這東西不是在民科版的嗎?怎麼挪到暢談糞坑裏來了?
chenzhipeter03 发表于 2014-12-29 11:48
精神病人思路廣 弱智兒童歡樂多
酸,接着用过时字体酸。
fyapply 发表于 2014-12-29 12:17
酸,接着用过时字体酸。
文盲當然要用精神勝利法麼,
理解理解
这个好歹并网送电了,聚变也就是兔子这两年玩了个输出大于输入且持续一千秒,阁下何不呼吁全世界放弃核聚 ...
老师,咱别闹了行不?EAST还没进行过真正的聚变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