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上看到的好文,与君共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1:04:44
张明(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
一带一路  功夫在钱外   张明  2014.11.19

“一带一路”的投资风险远远超过当初美国所面临的风险
如何在实施对外经济战略的过程中推动国内改革,实乃不容回避的挑战

中国是一个喜欢仪式感的国家。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象征着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异军突起一样,2014年北京APEC会议的召开则象征着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全面升级。

这次战略升级有几个主要特征:一,中国政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区域经济金融合作。不仅致力于改造与提升固有机制(例如APEC),还在努力主导创建新的机制(如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建设);二,以基础设施为主导行业,促进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三,注重运用金融杠杆。中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资金为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和丝路基金等注入资本金,希望以此来撬动更大规模的银行融资或民间资本;四,属于传统经济外交策略的重要拓展,试图通过增加对周边国家的直接投资来获得这些国家对中国模式以及中国崛起更大程度的认同;五,试图对抗美国为主导的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建设。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推动对外经济战略全面升级?这是中国政府从解决自身现实问题出发,深思熟虑后制定的新策略。这一策略,有助于缓解中国经济面临的实际问题。

比如,外汇储备高企与投资渠道匮乏。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4万亿美元,由于大部分只能投资于发达国家政府债券,收益率乏善可陈。尤其是与中国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资相比,收益率差距更是有云泥之别。通过鼓励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政府试图达到加强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提高主权外汇资产投资收益率的目的。

二,制造业产能过剩与金融系统性风险。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率显著上升,这造成企业部门负债高居不下,给宏观经济增长与金融体系稳定均造成很大隐患。通过扩大中国企业对海外的基础设施投资,客观上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国内目前积累起来的庞大产能。

还有,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缘政治冲突。近年来,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使得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惧心理显著上升,这客观上为美国重返亚太提供了战略空间。通过加强与亚太区域国家的贸易投资联系,中国政府期望能够缓和周边国家的疑惧情绪,改善与周边国家外交的紧张局面。

如上所述,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全面升级的确有其客观性与必要性。然而,现实永远比理想更加复杂,为了让中国对外经济战略升级版推进得更加扎实、可持续,笔者认为,中国政府至少应该充分考虑如下四个问题:

如何提高中国主权资产的海外投资收益率?最近市场喜欢把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升级版比喻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因为众所周知,美国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然而,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的国家,是市场机制已经基本健全、仅仅是被二战夷为平地的西欧国家。即使没有马歇尔计划,这些国家也必然复苏,马歇尔计划仅仅是加速而已。相反,未来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丝路基金的投资重点,是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建立、国内政治制度尚不稳定的新兴市场国家,投资这些国家的风险,无疑远远超过当初美国投资西欧国家时所面临的风险。此外,考虑到未来中国通过上述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投资,而基础设施投资的一大特点是收益率偏低,因此,在确保投资安全的基础上,如何获得满意回报,从而改善中国的海外投资净收益,这是中国政府在未来制度设计方面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如何改善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惧态度?大量的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对外提供的援助越多,未必与这个国家被其他国家接受的程度呈正比。在国际交往的过程中,有关各方越来越重视软实力。与军事、经济实力不同,软实力更强调文化、制度与价值观。例如,中国政府在1949年建国后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度成为中国外交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国赢取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作为盟友。现在,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引起了周边国家的疑虑,因此,中国政府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资金的增加,很容易加深而非缓解周边国家的抵制与疑虑情绪。对中国政府而言,最不值当的结果是,我们花了钱,但其他国家对我们的敌意不减反增。因此,要切实缓解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惧态度,功夫实则在钱外。中国政府应该更加真诚、积极地与周边国家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帮助周边国家解决其面临的紧迫问题,加强与周边国家在文化与价值观方面的交流。事实上,与传统的霸权理论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主义情怀,对小国是有很强的吸引力的。

如何避免中国与美国的直接对抗?历史经验表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空间,就应该尽量避免与美国的直接对抗。目前美国与中国仍在很多问题上(例如反恐、全球经济复苏、朝鲜问题)有着共同利益,中美外交应该更加强调共同利益,而非彼此之间的分歧。特别是考虑到,在共和党把持了参议院以后,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可能变得更加强硬,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都会卷土重来。因此,如何与美国政府进一步增强战略互信,在合作中求发展,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大考验。例如,如何进一步加快中美BIT(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在建设RCEP与亚太自贸区的同时能否主动与TPP保持密切接触?如何与美国在气候变化等具有共同利益的国际谈判中加强合作?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如何克服对外经济战略升级与国内结构性调整之间的冲突?假设未来几年内,中国真的能够通过加强对外直接投资,而成功地缓解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那是否会减少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国内结构性改革动力?中国国内的结构性改革由于若干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向来具有压力驱动或危机意识驱动的特点。如果中国政府能够成功地找到新的外部机制来缓解外汇储备飙升与产能过剩突出的问题,痛苦的结构性改革是否会被再次束之高阁?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其发展壮大的动力主要仍将源自内部,因此,如何在实施对外经济战略升级版的过程中推动国内结构性改革,实乃中国政府不容回避的重要挑战。

张明(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
张明(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
一带一路  功夫在钱外   张明  2014.11.19

“一带一路”的投资风险远远超过当初美国所面临的风险
如何在实施对外经济战略的过程中推动国内改革,实乃不容回避的挑战

中国是一个喜欢仪式感的国家。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象征着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异军突起一样,2014年北京APEC会议的召开则象征着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全面升级。

这次战略升级有几个主要特征:一,中国政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区域经济金融合作。不仅致力于改造与提升固有机制(例如APEC),还在努力主导创建新的机制(如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建设);二,以基础设施为主导行业,促进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三,注重运用金融杠杆。中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资金为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和丝路基金等注入资本金,希望以此来撬动更大规模的银行融资或民间资本;四,属于传统经济外交策略的重要拓展,试图通过增加对周边国家的直接投资来获得这些国家对中国模式以及中国崛起更大程度的认同;五,试图对抗美国为主导的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建设。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推动对外经济战略全面升级?这是中国政府从解决自身现实问题出发,深思熟虑后制定的新策略。这一策略,有助于缓解中国经济面临的实际问题。

比如,外汇储备高企与投资渠道匮乏。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4万亿美元,由于大部分只能投资于发达国家政府债券,收益率乏善可陈。尤其是与中国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资相比,收益率差距更是有云泥之别。通过鼓励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政府试图达到加强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提高主权外汇资产投资收益率的目的。

二,制造业产能过剩与金融系统性风险。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率显著上升,这造成企业部门负债高居不下,给宏观经济增长与金融体系稳定均造成很大隐患。通过扩大中国企业对海外的基础设施投资,客观上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国内目前积累起来的庞大产能。

还有,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缘政治冲突。近年来,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使得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惧心理显著上升,这客观上为美国重返亚太提供了战略空间。通过加强与亚太区域国家的贸易投资联系,中国政府期望能够缓和周边国家的疑惧情绪,改善与周边国家外交的紧张局面。

如上所述,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全面升级的确有其客观性与必要性。然而,现实永远比理想更加复杂,为了让中国对外经济战略升级版推进得更加扎实、可持续,笔者认为,中国政府至少应该充分考虑如下四个问题:

如何提高中国主权资产的海外投资收益率?最近市场喜欢把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升级版比喻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因为众所周知,美国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然而,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的国家,是市场机制已经基本健全、仅仅是被二战夷为平地的西欧国家。即使没有马歇尔计划,这些国家也必然复苏,马歇尔计划仅仅是加速而已。相反,未来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丝路基金的投资重点,是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建立、国内政治制度尚不稳定的新兴市场国家,投资这些国家的风险,无疑远远超过当初美国投资西欧国家时所面临的风险。此外,考虑到未来中国通过上述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投资,而基础设施投资的一大特点是收益率偏低,因此,在确保投资安全的基础上,如何获得满意回报,从而改善中国的海外投资净收益,这是中国政府在未来制度设计方面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如何改善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惧态度?大量的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对外提供的援助越多,未必与这个国家被其他国家接受的程度呈正比。在国际交往的过程中,有关各方越来越重视软实力。与军事、经济实力不同,软实力更强调文化、制度与价值观。例如,中国政府在1949年建国后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度成为中国外交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国赢取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作为盟友。现在,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引起了周边国家的疑虑,因此,中国政府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资金的增加,很容易加深而非缓解周边国家的抵制与疑虑情绪。对中国政府而言,最不值当的结果是,我们花了钱,但其他国家对我们的敌意不减反增。因此,要切实缓解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惧态度,功夫实则在钱外。中国政府应该更加真诚、积极地与周边国家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帮助周边国家解决其面临的紧迫问题,加强与周边国家在文化与价值观方面的交流。事实上,与传统的霸权理论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主义情怀,对小国是有很强的吸引力的。

如何避免中国与美国的直接对抗?历史经验表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空间,就应该尽量避免与美国的直接对抗。目前美国与中国仍在很多问题上(例如反恐、全球经济复苏、朝鲜问题)有着共同利益,中美外交应该更加强调共同利益,而非彼此之间的分歧。特别是考虑到,在共和党把持了参议院以后,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可能变得更加强硬,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都会卷土重来。因此,如何与美国政府进一步增强战略互信,在合作中求发展,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大考验。例如,如何进一步加快中美BIT(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在建设RCEP与亚太自贸区的同时能否主动与TPP保持密切接触?如何与美国在气候变化等具有共同利益的国际谈判中加强合作?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如何克服对外经济战略升级与国内结构性调整之间的冲突?假设未来几年内,中国真的能够通过加强对外直接投资,而成功地缓解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那是否会减少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国内结构性改革动力?中国国内的结构性改革由于若干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向来具有压力驱动或危机意识驱动的特点。如果中国政府能够成功地找到新的外部机制来缓解外汇储备飙升与产能过剩突出的问题,痛苦的结构性改革是否会被再次束之高阁?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其发展壮大的动力主要仍将源自内部,因此,如何在实施对外经济战略升级版的过程中推动国内结构性改革,实乃中国政府不容回避的重要挑战。

张明(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
绝对相信一带一路的推行会遇到很多挫折,毕竟形势和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完全不同。
如果习能在任期内开启文化与价值观的磨合,绝对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当然这两年重点是让经济适应新常态了。
有风险也要推行,必须有这个过程
有风险也要推行,必须有这个过程
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一定会是肉包打狗
nicklee0085 发表于 2014-12-13 16:45
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一定会是肉包打狗
就不是这个问题,本本,韩国,西欧都在做,这些国家军事足够大吗?中国的产能在国内消化不了,必须要走出去
必须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投资。

当然,也必须有胆量有决心。
就不是这个问题,本本,韩国,西欧都在做,这些国家军事足够大吗?中国的产能在国内消化不了,必须要走出 ...
人家跟MD什么关系?我们跟MD什么关系?
又吹嘘破房子有多坚挺,早点垮!
nicklee0085 发表于 2014-12-13 16:58
人家跟MD什么关系?我们跟MD什么关系?
不是每个国家都是利比亚,伊拉克,中国有许多国外投资,都成肉包了吗,在一个正常的国家投资是双方互利,MD以及本本,西欧在中国也有很多投资,这些国家敢用武力保护吗,这些国家投资敢都肉包了吗?
军力根本就不是必要因素,
当年老子钱多了,别人叫老子到香港买个山顶洋房享受高大上,老子不干,非要在当地盖个洋房别墅区,为了这个洋房,老子自学建筑美学工程环保风水等等,请了不少专家高手,地也批了一大块。最后洋房因为市场的问题没造几幢,地却升值了数倍,请来的专家有几个还不走了在当地生根发芽,老子也因为自学加实践新开了一家建筑大公司,顺便雇佣了这几个专家,从此建筑生意做遍江南十几省,表面上老子盖的那几幢洋房亏了,实际老子几轮做下来资金又涨了一大截。老子又有钱了,想去玩物流,物流园规划提出来了,地也快拿到了,这时有个名流写文章骂老子的物流一定失败。老子轻蔑一笑,你懂个球,老子要拿的地在海西,谁说大陆以后只会有个上海自贸区
不走出去,还想着天朝上国,自给自足?
这个走出去的过程肯定远没有美国当年那么顺利的。


目前香港和台湾问题,其实也是价值观相容出现障碍的折射。对未来,还是谨慎乐观比较好。

目前香港和台湾问题,其实也是价值观相容出现障碍的折射。对未来,还是谨慎乐观比较好。
willisnoo 发表于 2014-12-13 17:11
这个走出去的过程肯定远没有美国当年那么顺利的。
美国那时候一家独大,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都是顶尖级的,反观我国现在,走出去都不是一个水平的。
功过是非任凭说,习总将来也是一个争议人物!

民主灯塔 发表于 2014-12-13 17:03
又吹嘘破房子有多坚挺,早点垮!


省点狗粮去换几根蜡烛点个灯祈祷吧。
不过那么些狗公狗婆天天叫唤着垮掉垮掉,可tg非但没垮还越来越肥,美爹大都不相信了。
小心骨头没了要狗命。
民主灯塔 发表于 2014-12-13 17:03
又吹嘘破房子有多坚挺,早点垮!


省点狗粮去换几根蜡烛点个灯祈祷吧。
不过那么些狗公狗婆天天叫唤着垮掉垮掉,可tg非但没垮还越来越肥,美爹大都不相信了。
小心骨头没了要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