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主力舰50年发展综述 [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09:52
中日主力舰50年发展综述

日本海军史学家一般把二战后日本大中型水面舰船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贷供与舰阶段、自制舰阶段、遮浪甲板型阶段、燃气轮机动力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大约为1953~1959年,第二阶段为1956~1960年,第三阶段为1961~1980年,第四阶段为1980年至今。

同时,中国人民海军的驱护舰发展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外购阶段、仿制和自制的第一代、自制第二代、外购和自制第三代。其中,第一阶段大约为1953~1959年,第二阶段为60年代,第三阶段为60年代~90年代中后期,第四阶段为90年代前期至今。

综合两国四代舰的发展规律,可以发现不少相似之处,但国家和海洋战略、海洋意识的本质上的差别,以及种种人为因素,使两国战舰在战后50年内的发展轨迹有合有分,个中曲折,实难尽数。

下文通过两国四代舰的技术特征的概览,结合各自的国情、战略,作一粗略分析,并力图籍此推衍两国战舰的走势。

第一阶段:

1953年6月4日,中苏签订《关于供应海军装备及在军舰制造方面给予中国技术援助的协定》,简称“六四协定”。协定中确定了向中国提供80余艘舰艇,其中自豪级舰队驱逐舰4艘,前2艘“果敢”号和“神速”号于1954年10月13日抵达中国,并更名为“鞍山”号和“抚顺”号;后2艘“坚决”号和“勤奋”号于1955年6月28日到达,更名为“长春”号和“太原”号。
几乎在同期,1952年11月12日美日签订了《日美船舶贷借协定》,约定从1953年1月~12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当时称为保安厅警备队)将从美国接收18艘巡逻护卫舰(PF)。实际在1952年7月1日,最早的2艘就已经抵日,并编成第1船队,到52年底,已有9艘;所有的18艘在53年底前到齐,日本称之为“くす”级。

之后,1954年5月14日《日美舰艇贷与协定》签订,按协定同年10月19日日本接收2艘Livermore级驱逐舰,命名为“あさかぜ”级。55年6月14日又接收2艘Cannon级护卫驱逐舰,命名为“あさひ”级。此时,日本自制舰船已经开始,但1959年3月10日,仍接收了2艘Fletcher级驱逐舰,命名为“ありあけ”级,年底改造后直接作为训练舰使用。

在这个阶段,中国海军拥有驱逐舰4艘,总计约7000吨;日本海军拥有4艘驱逐舰,20艘护卫舰,总计约3.6万吨。尽管在吨位上处于弱势,但从技术含量看,中国海军并不输与日本。
自豪级驱逐舰由意大利公司设计,苏联建造,首舰建于1935年。外形上保持了浓重的意大利风格,即单烟囱、短艏楼;由于意大利海军历来在地中海的限制性海域中作战,因此,苏联选择意大利的舰船设计表明其未考虑舰艇在公海作战的问题,结果是苏联的舰艇过分追求高速,不惜牺牲续航力和适航性等,实际应用说明自豪级并不适应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风浪。但也要看到在三十年代,意大利的机械装置的效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豪级之前的“列宁格勒”级驱逐舰采用了所谓的“单元式”机舱布置,外观上两个间距较大的烟囱表明其采用了两套完全隔绝和独立的动力装置,提高了生命力;但在自豪级上又回到了单烟囱布置。

与自豪级吨位接近的日本あさかぜ级原本属于美国海军Livermore级,是二战中十分成功的本森级的改型。船型为短艏楼平甲板型,艏楼长35%舰长;为补偿舯部干舷,加装了占全长25%的舷墙;适航性好,能够适应北大西洋的惊涛恶浪。该级舰采取了种种措施提高损管能力和生命力。在动力布置上采用“蒸-锅-蒸-锅”交替布置的单元式形式;在1941年“奇尔尼”号被德潜艇击伤的战例中充分体现在了这种形式的效果。此外,为在大西洋执行反潜护航任务,Livermore级拆除了鱼雷发射管,换装6座深弹投放器,共60枚深弹;为了补偿重心的升高,舰宽增加了406.4毫米。

くす级则采用占全长70%的长艏楼型,舰内空间大,居住性较好(士官居住区位于艏楼甲板,远离机舱区),但航速不高;同时大的侧面积使侧面风压较大,不利于横摇恢复,为此增加了型宽。但くす级的结构形式没有采用流行的纵骨架式,而是横骨架式,比较特殊。

有趣的是,自豪级和あさかぜ级首舰在前后5天内分别被两国海军接收,同时也代表了当时两国军舰的最高技术水平。但其中体现的设计思想和风格只是意大利和美国的,意美两国对于作战环境和生命力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两舰在外观上的显著区别。对中日而言,外购本身可选余地就不大,在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有”是第一要著。

两舰武备配置上的不同,似乎也预示着两国50年舰船发展的差异。自豪级装备了2座三联533毫米反舰鱼雷发射装置,以及少量当时普遍装备的深弹炮等,应该说反舰是第一要务;而Livermore级本身为反潜护航,特地把反舰鱼雷换成了反潜武器,甚至不惜牺牲稳性。苏美赋予舰船作战使命的差异所导致的武备的不同,竟已暗示了中日舰船设计的变迁轨迹,不能不说是造化弄人。

第二阶段:

中苏六四协定中涉及的技术转让的舰艇共5型,分别为:里加级护卫舰、613型潜艇、喀琅施塔得级猎潜艇、P-6型鱼雷艇、T-43型扫雷舰。

从54年到62年,根据苏联提供的图纸,利用部分进口器材,中国仿制了4艘01型(里加级)、21艘03型(613型)、14艘04型(喀琅施塔得级)、63艘02型(P-6型)、14艘05型(T-43型),总计116艘,4.3万吨。

从船型看,01型已经具有之后苏联主力舰艇的影子,大舷弧,高舷墙,艏柱明显前倾,线型优良,耐波性好,适于远洋作战;武备仍侧重于反舰,装备了1座三联533毫米反舰鱼雷发射装置;当然深弹发射炮和水雷都是少不了的。就其吨位而言,武备是很强的,但在速度方面也作出了牺牲,航速低于其前辈“科拉”级。

日本的自制舰计划是在1953年制定的。计划中包括了外海警戒和沿海巡逻用的两种吨位级别的警备船,分别是2艘1600吨级的甲型警备船(DD)和3艘1000吨级的乙型警备船(DE);为了试验蒸汽轮机和柴油机在小型舰船上的适装性,3艘DE中1艘是蒸汽轮机动力,2艘是柴油机动力,结果证明蒸汽轮机安装在DE上会导致舰内容积减小,居住性恶化,从此不再建造蒸汽轮机动力的DE。

5艘舰的船型同为平甲板型纵骨架结构,设计时参考了美国萨姆纳(Sumner)级驱逐舰,当时考虑的是和短艏楼平甲板型相比,在同样的舰内容积水平下既保持中部干舷又能减轻船体重量。武备上继续重视反潜能力,刺猬炮、深弹发射炮、深弹投放架一应俱全。

从自制舰开始,日本海军已经具备了直到今日的海上自卫队舰艇编成的基本原型,即以DD编成的护卫舰队和以DE为主的地方舰队。前者侧重远洋反潜护航,后者侧重沿海码头、港口、航道等的巡逻护卫。而在中国,01型和之后的65型、051型都只能说初步体现了驱护结合的编队结构;总体上,海军的战略目标不如日本清晰,三大海域的作战环境迥异,作战对象水平参差不齐,纵深的战略眼光还没有跳出美国所设置的第一岛链。其中既有政治军事斗争因素的限制,也有地理海洋环境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决定于当时的工业基础。

作为第一型完全由国内设计建造的中型水面舰艇,65型护卫舰在中国造舰史上无疑有着浓重的一笔。65型是根据当时国内外海上军事斗争的需要,基于中苏关系恶化的政治背景而自力更生研制的。1966年8月首舰交付。65型采用了长艏楼型,加强了适航性,同时加大了舰内空间。由于国内动力研制力量的不足,只能用较成熟但功率小的柴油机作为动力,航速较低。65型的意义在于为中国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从仿制到自行研制奠定了基础。

同样完全自行设计的第一型舰,日本的30DDK(1955年计划中的DD)“あやなみ”级也惊人巧合地采用了长艏楼船型。艏楼长度占全长约70%,艏楼甲板和后部上甲板间采用了创造性的斜坡过渡(被称为“奥兰达”坡,65型在过渡区的两舷也采用了斜坡形式,中间向艉部延伸为主炮基座),使总纵强度得以连续。目的同样是增大舰内空间,舯部型深能够容纳高大的蒸汽轮机动力装置。

考虑到65型研制初衷包括了在南海巡逻并对付当时南越海军的挑衅,因此需要高的适航性和良好的居住性,这决定了采用长艏楼型更容易满足要求;而あやなみ级作为1700吨级DD,远洋反潜是其主要使命,不难理解尽管两者作战任务和对象各不相同,但作战环境的相同要求决定了船型选择上的相似性。
应该说,从“代”的概念上理解,中日海军每一代舰艇选择的船型几乎都在不同的限制条件下具有共同点,而源头却是发展思路大相径庭的苏联和美国,或许,东亚文化的特质决定了东亚国家思维上的某些一致性,使两种不同源头的思想在发展中能够融会贯通,犹如佛教在中国和儒家的水乳交融。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海军强国总结二战经验,面对日益严重的空中威胁,开始尝试设计和建造防空型水面舰艇,并从火炮防空逐步过渡到导弹防空,由此产生了苏联的SA-N-1舰空导弹和美国的3T(小斗犬、鞑靼人、黄铜骑士)导弹。

在此之前,日本海军早在56年计划中就已包括以防空作战为主的31DDA“むらさめ”级,3艘同级舰均于59年入役。31DDA的对空火力包括3座127毫米舰炮、3座76毫米副炮;船型与30DDK相似,由于武备的大幅增加,使型宽增加0.3米,同时为减轻船体重量,全长减小1米,排水量却仍增加了100吨,可想而知,武备与船体之间的不协调必然导致舰内空间窄仄,居住性下降。但仓库容积的减小反过来却促进了海上补给能力的强化,算是因祸得福了。31DDA之后的32DD继承了31DDA的设计思想,采用相似的武备,但全长增加10米,排水量增加550吨,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裕度,前后机舱间更是空出6米空间,生命力、居住性都属当时一流。

中国海军在提高防空能力的方针指导下,提出60年代应装备1600吨级的拥有国产舰空导弹的053K型护卫舰。这样一种颇具前瞻性的举措却因为技术储备薄弱和特殊历史条件的影响而从前瞻变为应景,形成战斗力已在31DDA之后近20年,在日本第一艘装备防空导弹的驱逐舰之后近15年。所谓欲速则不达,由此可见一斑。

这一时期日本海军既保持对国际趋势的关注和把握,又注重自身的创新,在日趋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储备的支持下,掀起了一轮造舰热潮,为跻身世界海军强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海军在把握战略趋势上,丝毫不逊色于日本,尽管受条件限制,发展步伐不如日本,但还是在外无援助、内无基础的国际环境和技术条件下,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以65型奠定自行研制的基础,而且形势所迫的自力更生反而也使中国海军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中日主力舰50年发展综述

日本海军史学家一般把二战后日本大中型水面舰船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贷供与舰阶段、自制舰阶段、遮浪甲板型阶段、燃气轮机动力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大约为1953~1959年,第二阶段为1956~1960年,第三阶段为1961~1980年,第四阶段为1980年至今。

同时,中国人民海军的驱护舰发展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外购阶段、仿制和自制的第一代、自制第二代、外购和自制第三代。其中,第一阶段大约为1953~1959年,第二阶段为60年代,第三阶段为60年代~90年代中后期,第四阶段为90年代前期至今。

综合两国四代舰的发展规律,可以发现不少相似之处,但国家和海洋战略、海洋意识的本质上的差别,以及种种人为因素,使两国战舰在战后50年内的发展轨迹有合有分,个中曲折,实难尽数。

下文通过两国四代舰的技术特征的概览,结合各自的国情、战略,作一粗略分析,并力图籍此推衍两国战舰的走势。

第一阶段:

1953年6月4日,中苏签订《关于供应海军装备及在军舰制造方面给予中国技术援助的协定》,简称“六四协定”。协定中确定了向中国提供80余艘舰艇,其中自豪级舰队驱逐舰4艘,前2艘“果敢”号和“神速”号于1954年10月13日抵达中国,并更名为“鞍山”号和“抚顺”号;后2艘“坚决”号和“勤奋”号于1955年6月28日到达,更名为“长春”号和“太原”号。
几乎在同期,1952年11月12日美日签订了《日美船舶贷借协定》,约定从1953年1月~12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当时称为保安厅警备队)将从美国接收18艘巡逻护卫舰(PF)。实际在1952年7月1日,最早的2艘就已经抵日,并编成第1船队,到52年底,已有9艘;所有的18艘在53年底前到齐,日本称之为“くす”级。

之后,1954年5月14日《日美舰艇贷与协定》签订,按协定同年10月19日日本接收2艘Livermore级驱逐舰,命名为“あさかぜ”级。55年6月14日又接收2艘Cannon级护卫驱逐舰,命名为“あさひ”级。此时,日本自制舰船已经开始,但1959年3月10日,仍接收了2艘Fletcher级驱逐舰,命名为“ありあけ”级,年底改造后直接作为训练舰使用。

在这个阶段,中国海军拥有驱逐舰4艘,总计约7000吨;日本海军拥有4艘驱逐舰,20艘护卫舰,总计约3.6万吨。尽管在吨位上处于弱势,但从技术含量看,中国海军并不输与日本。
自豪级驱逐舰由意大利公司设计,苏联建造,首舰建于1935年。外形上保持了浓重的意大利风格,即单烟囱、短艏楼;由于意大利海军历来在地中海的限制性海域中作战,因此,苏联选择意大利的舰船设计表明其未考虑舰艇在公海作战的问题,结果是苏联的舰艇过分追求高速,不惜牺牲续航力和适航性等,实际应用说明自豪级并不适应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风浪。但也要看到在三十年代,意大利的机械装置的效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豪级之前的“列宁格勒”级驱逐舰采用了所谓的“单元式”机舱布置,外观上两个间距较大的烟囱表明其采用了两套完全隔绝和独立的动力装置,提高了生命力;但在自豪级上又回到了单烟囱布置。

与自豪级吨位接近的日本あさかぜ级原本属于美国海军Livermore级,是二战中十分成功的本森级的改型。船型为短艏楼平甲板型,艏楼长35%舰长;为补偿舯部干舷,加装了占全长25%的舷墙;适航性好,能够适应北大西洋的惊涛恶浪。该级舰采取了种种措施提高损管能力和生命力。在动力布置上采用“蒸-锅-蒸-锅”交替布置的单元式形式;在1941年“奇尔尼”号被德潜艇击伤的战例中充分体现在了这种形式的效果。此外,为在大西洋执行反潜护航任务,Livermore级拆除了鱼雷发射管,换装6座深弹投放器,共60枚深弹;为了补偿重心的升高,舰宽增加了406.4毫米。

くす级则采用占全长70%的长艏楼型,舰内空间大,居住性较好(士官居住区位于艏楼甲板,远离机舱区),但航速不高;同时大的侧面积使侧面风压较大,不利于横摇恢复,为此增加了型宽。但くす级的结构形式没有采用流行的纵骨架式,而是横骨架式,比较特殊。

有趣的是,自豪级和あさかぜ级首舰在前后5天内分别被两国海军接收,同时也代表了当时两国军舰的最高技术水平。但其中体现的设计思想和风格只是意大利和美国的,意美两国对于作战环境和生命力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两舰在外观上的显著区别。对中日而言,外购本身可选余地就不大,在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有”是第一要著。

两舰武备配置上的不同,似乎也预示着两国50年舰船发展的差异。自豪级装备了2座三联533毫米反舰鱼雷发射装置,以及少量当时普遍装备的深弹炮等,应该说反舰是第一要务;而Livermore级本身为反潜护航,特地把反舰鱼雷换成了反潜武器,甚至不惜牺牲稳性。苏美赋予舰船作战使命的差异所导致的武备的不同,竟已暗示了中日舰船设计的变迁轨迹,不能不说是造化弄人。

第二阶段:

中苏六四协定中涉及的技术转让的舰艇共5型,分别为:里加级护卫舰、613型潜艇、喀琅施塔得级猎潜艇、P-6型鱼雷艇、T-43型扫雷舰。

从54年到62年,根据苏联提供的图纸,利用部分进口器材,中国仿制了4艘01型(里加级)、21艘03型(613型)、14艘04型(喀琅施塔得级)、63艘02型(P-6型)、14艘05型(T-43型),总计116艘,4.3万吨。

从船型看,01型已经具有之后苏联主力舰艇的影子,大舷弧,高舷墙,艏柱明显前倾,线型优良,耐波性好,适于远洋作战;武备仍侧重于反舰,装备了1座三联533毫米反舰鱼雷发射装置;当然深弹发射炮和水雷都是少不了的。就其吨位而言,武备是很强的,但在速度方面也作出了牺牲,航速低于其前辈“科拉”级。

日本的自制舰计划是在1953年制定的。计划中包括了外海警戒和沿海巡逻用的两种吨位级别的警备船,分别是2艘1600吨级的甲型警备船(DD)和3艘1000吨级的乙型警备船(DE);为了试验蒸汽轮机和柴油机在小型舰船上的适装性,3艘DE中1艘是蒸汽轮机动力,2艘是柴油机动力,结果证明蒸汽轮机安装在DE上会导致舰内容积减小,居住性恶化,从此不再建造蒸汽轮机动力的DE。

5艘舰的船型同为平甲板型纵骨架结构,设计时参考了美国萨姆纳(Sumner)级驱逐舰,当时考虑的是和短艏楼平甲板型相比,在同样的舰内容积水平下既保持中部干舷又能减轻船体重量。武备上继续重视反潜能力,刺猬炮、深弹发射炮、深弹投放架一应俱全。

从自制舰开始,日本海军已经具备了直到今日的海上自卫队舰艇编成的基本原型,即以DD编成的护卫舰队和以DE为主的地方舰队。前者侧重远洋反潜护航,后者侧重沿海码头、港口、航道等的巡逻护卫。而在中国,01型和之后的65型、051型都只能说初步体现了驱护结合的编队结构;总体上,海军的战略目标不如日本清晰,三大海域的作战环境迥异,作战对象水平参差不齐,纵深的战略眼光还没有跳出美国所设置的第一岛链。其中既有政治军事斗争因素的限制,也有地理海洋环境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决定于当时的工业基础。

作为第一型完全由国内设计建造的中型水面舰艇,65型护卫舰在中国造舰史上无疑有着浓重的一笔。65型是根据当时国内外海上军事斗争的需要,基于中苏关系恶化的政治背景而自力更生研制的。1966年8月首舰交付。65型采用了长艏楼型,加强了适航性,同时加大了舰内空间。由于国内动力研制力量的不足,只能用较成熟但功率小的柴油机作为动力,航速较低。65型的意义在于为中国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从仿制到自行研制奠定了基础。

同样完全自行设计的第一型舰,日本的30DDK(1955年计划中的DD)“あやなみ”级也惊人巧合地采用了长艏楼船型。艏楼长度占全长约70%,艏楼甲板和后部上甲板间采用了创造性的斜坡过渡(被称为“奥兰达”坡,65型在过渡区的两舷也采用了斜坡形式,中间向艉部延伸为主炮基座),使总纵强度得以连续。目的同样是增大舰内空间,舯部型深能够容纳高大的蒸汽轮机动力装置。

考虑到65型研制初衷包括了在南海巡逻并对付当时南越海军的挑衅,因此需要高的适航性和良好的居住性,这决定了采用长艏楼型更容易满足要求;而あやなみ级作为1700吨级DD,远洋反潜是其主要使命,不难理解尽管两者作战任务和对象各不相同,但作战环境的相同要求决定了船型选择上的相似性。
应该说,从“代”的概念上理解,中日海军每一代舰艇选择的船型几乎都在不同的限制条件下具有共同点,而源头却是发展思路大相径庭的苏联和美国,或许,东亚文化的特质决定了东亚国家思维上的某些一致性,使两种不同源头的思想在发展中能够融会贯通,犹如佛教在中国和儒家的水乳交融。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海军强国总结二战经验,面对日益严重的空中威胁,开始尝试设计和建造防空型水面舰艇,并从火炮防空逐步过渡到导弹防空,由此产生了苏联的SA-N-1舰空导弹和美国的3T(小斗犬、鞑靼人、黄铜骑士)导弹。

在此之前,日本海军早在56年计划中就已包括以防空作战为主的31DDA“むらさめ”级,3艘同级舰均于59年入役。31DDA的对空火力包括3座127毫米舰炮、3座76毫米副炮;船型与30DDK相似,由于武备的大幅增加,使型宽增加0.3米,同时为减轻船体重量,全长减小1米,排水量却仍增加了100吨,可想而知,武备与船体之间的不协调必然导致舰内空间窄仄,居住性下降。但仓库容积的减小反过来却促进了海上补给能力的强化,算是因祸得福了。31DDA之后的32DD继承了31DDA的设计思想,采用相似的武备,但全长增加10米,排水量增加550吨,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裕度,前后机舱间更是空出6米空间,生命力、居住性都属当时一流。

中国海军在提高防空能力的方针指导下,提出60年代应装备1600吨级的拥有国产舰空导弹的053K型护卫舰。这样一种颇具前瞻性的举措却因为技术储备薄弱和特殊历史条件的影响而从前瞻变为应景,形成战斗力已在31DDA之后近20年,在日本第一艘装备防空导弹的驱逐舰之后近15年。所谓欲速则不达,由此可见一斑。

这一时期日本海军既保持对国际趋势的关注和把握,又注重自身的创新,在日趋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储备的支持下,掀起了一轮造舰热潮,为跻身世界海军强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海军在把握战略趋势上,丝毫不逊色于日本,尽管受条件限制,发展步伐不如日本,但还是在外无援助、内无基础的国际环境和技术条件下,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以65型奠定自行研制的基础,而且形势所迫的自力更生反而也使中国海军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第三阶段:

在日本海军史学家看来,这一阶段的特征还在于船型的变化,即所谓的“遮浪甲板船型”,也就是高干舷平甲板型,主甲板和1甲板两舷都有艏艉贯通的通道。相比长艏楼型,舰内空间更大,通道性更好,尾部干舷不足导致上浪的缺点也被解决,满足了武备大型化和电子设备多样化的要求,但同时也有船体重量增加的问题;而且侧面风压面积增大,稳性变差,不得不增加型宽来补偿初稳心的下降,也意味着单纯追求高速的舰艇设计思想已不再是主流。

从34DE“いすず”级到50DDH“しられ”级都采用了这种船型,共计9型36艘,各型都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为下一阶段的舰艇研制作了多方面的准备。

34DE是这一阶段的开路先锋,其设计和建造都有诸多为后来者传承的特点。船体方面加厚了外板,相应减少了纵骨和加强筋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舾装方面首次安装了全舰冷暖空调系统,并充分考虑了可维性和降噪;居住性加强,住舱面积增大,床铺面积也比上一代舰扩大了约15%。35DDC(后改为DDG)则是日本海军第一级装备了舰空导弹的舰只。37DDK首次装备了大型低频球艏声呐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也是罕见的以反潜为主的柴油机动力高速舰只。从这一型开始,日本舰艇的艏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受大型球艏的影响,为避免抛锚时伤及球艏,艏柱前倾角增加到45度,主锚和侧锚都尽量靠近船头布置。38DDA是拥有球艏声呐的第一级蒸汽轮机动力舰只。

40DDK以博福斯反潜火箭深弹代替了37DDK的阿斯洛克,烟囱也改为一座。42DE以34DE为母型船,全长稍短,型宽稍大,有球艏声呐,并成为世界上装备阿斯洛克的最小战舰。43DDH作为专用的直升机驱逐舰,引进和装备了许多与直升机有关的设备,包括加拿大的鱼叉着舰装置,英国的减摇鳍等。46DDG是35DDC的改进型,船体放大,76炮改为127炮。50DDH是43DDH的发展型,增加了海麻雀导弹发射装置,开始应用计算机;球艏声呐的大型化造成巡航时阻力变大,为此增加了燃油携带量以保证续航力。

总体来看,虽然这一阶段舰级众多,数量不少,但并没有脱离日本海军一贯的发展主线,表现为:继续以反潜为主,开始装备当时先进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大型低频球艏声呐,甚至出现了迄今独一无二的直升机驱逐舰,可以说为提高反潜能力费尽心机;同时延续对空中威胁的重视,不仅在50DDH上开始装备点防御的“海麻雀”导弹,而且研制了“风”字系列专用防空驱逐舰;在手段上继续祭起“拿来主义”的法宝,技术上不易突破的悉数拿来,包括反潜导弹、助降装置、减摇鳍、防空导弹等等,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战略和战术需求,不为关键技术的瓶颈所羁绊,算盘可谓打到家了。

此时的中国海军却在内忧外患中蹒跚学步。1957年,中国获得苏联56型科特林级驱逐舰的部分设计资料以及部分配套设备资料或实物样品。1959年2月,正式提出研制新型导弹驱逐舰。但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和国内经济的困难,计划被搁置,直到1966年6月才正式下达研制中型导弹驱逐舰的研制任务和战技要求,代号为“051”。首舰于1968年12月24日开工,1971年12月31日交船。设计上以科特林级为基础,舰体为高干舷通长平甲板型,艏柱前倾,方尾,艏舷弧明显,长宽比较大,动力强劲,是典型的适应远海作战的高速舰只。设计航速高达38节,在历次出访中,曾有经历12级台风而无恙的纪录。第三阶段中的051舰共4型,包括7艘051、6艘051D、2艘051Z、2艘051G。分别改进了部分电子设备和武器装备,其中051G改动最大,改进最多,且2艘舰本身也有较大不同。此外,还有一些带试验性质的改装型号,如105舰改装直升机,109舰改装法制“海响尾蛇”系统等。由于受制于国内外的恶劣环境,051型真正达到预期的战技要求已是首舰开工20年后的事了。

同时,053K护卫舰的技术攻坚迟迟不能完成,中国海军吃一堑长一智,以独特的大智慧,不纠缠于053K的出师不利,在“以造代修”的方针指导下,以053K为蓝本,研制了对海为主的053H型护卫舰。同样采用高干舷平甲板型,艏柱前倾,方尾,大舷弧,艏部设防浪墙,主甲板和1甲板艏艉贯通。首舰75年2月开工,批量建造一直延续到80年12月。此后,出现了改装主副炮和声呐等的053H1型(80年7月开工);加装简易指控系统和电子战系统以及新型主副炮的053H1G型(1989年12月开工,批量舰建造延续到94年7月)。其中,1984到90年,出现了包括舰体和装备都有重大改进的053H2型,首次采用了全封闭长桥楼型,反舰导弹面目一新,集体三防和空调装置也属首见。另外,如同051型的105舰和109舰,053H1的544舰也担负了直升机上舰、法制舰炮、小口径反潜鱼雷等的试验任务。而姗姗来迟的053K也终于在1977年服役,战技性能差强人意。

此时的日本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二战的阴影,但大和民族骨子里的海洋情结和岛国居民与生俱来的危机感推动着并加速了海军建设的步伐,“拿来主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是一种走捷径的“急功近利”,其结果是多重性的。现代日本海军舰艇的许多装备采购自国外,或者是许可证生产,在掌握其核心技术的同时,创新能力和自身研发能力的基础略显薄弱,尽管军事装备研制更注重结果,但研制过程却是融会贯通许多科研领域的基础研究的过程,对科技基础的裨益不是装备本身所能诠释的,仅以能否装备或能否制造来评判会有失偏颇。

诚然中国海军建设的自力更生有环境因素,科技基础的薄弱也阻碍了大踏步的发展,但大陆国家对海洋的敏感程度天生有限,海军装备也在不温不火,渐改渐造中缓步徐行。而海洋战略的摇摆不定在舰艇的研制中也有所体现,从053H/H1/H1G的舰艏防浪墙的演变就可以看出海军对南海问题并无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当然,105、109、544的带试验性质的改装也充分体现了海军对舰船发展趋势的认同,表现出“是不能也,非不为也”的意识先行,客观上为日后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改装中同样伴随着“拿来主义”的思想,但中国军工数十年的研仿经验已经保证了不仅能“拿来”,而且还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挖潜进行到底,这对整个工业和科技领域的带动是许可证生产所不能比的,过程中技术积累的深厚程度也有本质区别。

第四阶段:

日本海军从这一阶段开始大规模应用燃气轮机,当时的四个八八舰队中所有通用驱逐舰和部分防空驱逐舰实现全燃化,地方队中的新型护卫舰全部实现CODOG,舰型上的变化不大。但对于中国海军来说,第四阶段中产生了脱胎换骨的一代新舰,面貌变化之大,技术含量之高,令世人始料未及。

7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日本第四代战舰普遍的特点是:船型上,继续遮浪甲板型,但长宽比变小,适航性增加,船体和上层建筑开始注意隐身设计,包括内倾、外张、倒圆等外形设计都一一出现;武备上,开始注意在保持和提高反潜能力的同时,维持对海、对空的能力均衡,普遍装备捕鲸叉或自制的90B反舰导弹、海麻雀舰空导弹、奥托舰炮、密集阵CIWS等,而金刚级的出现更赋予了日本海上自卫队战术导弹防御的能力;居住性上,通过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彻底消除了日本民众对海军“3K”(形容舰艇生活的艰苦)生活的恐惧;主力舰只的机舱布置从并列演变为单元式的交错串列,在生命力提高的同时,受船体大小的限制,各种动力管道布置较为牵强,影响了部分进排气效率。

这个阶段的日本驱护舰都是已经耳熟能详了,其中石狩级护卫舰的地位类似于中国海军的053H2,建造数量少,试验味道浓,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国海军舰艇在053H2这半代舰的接引下,开始了延续至今的新生代战舰的厚积薄发。从053H2G/H3到在建的新护,从112/113、167到168/169、170/171,船型的发展类似于日本第四代战舰,而且在水动力性能、船机桨配合等方面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动力装置则泾渭分明,驱逐舰以柴燃交替动力为主,蒸汽轮机为辅,护卫舰则以柴油机动力为主;武备和电子设备上,或全国产化,或对东西方兼收并蓄,巧妙地融汇了不同风格、不同技术路线的各种国内外装备,达到“1+1>2”的效果;隐身性能上同样是内倾、外张、倒圆、红外抑制、降噪、消磁一样都不能少;居住性方面,小到床头灯,大到色彩搭配、空间分配,充分利用了技术积累时期的人因工程研究成果。

近20年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不仅发展了经济,也利用各种渠道从西方获得了许多技术和产品,112舰就是融合多国产品,体现系统综合思想的一个范例。中国是世界上较早提出系统化思想的国家,如同苏联善于把落后的部件综合成先进的武器一样,中国技术人员也擅长运用系统思想来解决“多国部队”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堆砌。

综述和展望:

战后日本崛起于一片废墟,以教育立国,以科技强国,但经济的强盛并没有转化为政治的成熟,于是形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无法满足自身政治利益诉求的微妙形势,在国际政坛上的失落并没有唤醒日本政客去检讨自己的历史观,反而促使其大肆发展军事力量,妄图以军事实力谋求大国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海上自卫队也从以反潜、防御为主的“专守自卫”型逐渐转型为攻防兼备、突出反潜的“攻守平衡”型;同时,岛国能源贫乏,自然灾害频繁,战略纵深短浅,强烈的危机感使大和民族对自己的两条一千海里生命线关怀备至,而二战时德国盟友的狼群战术和二战末的水雷封锁也让岛国民众记忆犹新,因此对反潜、反水雷的重视自始至终贯穿于战后日本舰船的发展史中,也造就了海上自卫队这支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的反潜力量。另外,日美间的战略同盟关系使得日本在美国鹰之翼的庇护下,按照美国的战略意图成为限制和约束中国的第一岛链中的重要一环,日本舰队不仅保护着本国航线的安全,而且也是防止中国潜艇前出的主要力量,正因为迎合了美国的这一意图,日本可以很容易地获取世界先进的各种反潜武器,从博福斯反潜深弹到阿斯洛克,从QD500到SH-60J拉姆普斯3;而当美国需要在远东构筑战术导弹防御系统时,日本海军再次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金刚级成为海基防御力量的中坚,这是和日本自身的利益要求相符的。

日本本身拥有雄厚的造船能力,船舶科研也属一流,但配套的武备和电子设备以舶来品仿制或许可生产为多。因此,日本海军史学家的舰艇断代也是以船型为主,以“短艏楼——长艏楼——遮浪甲板”为主线,舰内空间依次增大,长宽比逐渐减小,适航性依次改善,居住性逐步改良;以动力装置为辅线,其功率、体积、耗油率等都成为舰船研制的重要制约因素,并最终顺应潮流,完成主力舰船动力的燃气轮机化。纵观日本主力舰发展,反潜是其中不变的原则,在一主一辅两条线路中体现着螺旋上升的哲学理念。

由此,在不久的未来,战略上日本海上自卫队仍将在美国的翼护下,以反潜、反水雷为首要任务,但会试图着以军事存在促进政治存在,进而了却谋求垂涎已久的政治大国地位的心愿,因此主力舰船将继续保持反潜能力和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在日本军费的科研预算项目中,改进型阿斯洛克和新型反潜直升机始终处于海军科研的优先位置;继续加强远洋作战能力,除了积极协助美国达成战略意图外,力图以各种名义远涉重洋,显示存在和力量。

体现在技术上,常规船型已经发展到极致,如果要有所突破,各种高性能船型将是首选,日本已有SWATH型的音响测定舰,民船方面既有超导试验船也有“飞翔”高速货轮计划,一旦需要都可以成为军舰的候选船型;对于常规船型,则侧重于耐冲击船体结构(又是关注反水雷的结果)的研究;鉴于直升机母舰在反潜作战中的突出能力,日本也将以“曲线救国”的方式完成这一型舰的研制。动力方面,日本别无选择,除了继续改良燃气轮机之外,要想上核动力装置美国首先就会反对;全电推进在民船建造中已经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在近几年的国防科研预算中不属主要项目,应用于军舰也还有一段路要走。
综上,近期日本可能出现的新型主力舰和目前护卫舰队的构成大致相当:一型直升机母舰,日本将继续称之为“直升机驱逐舰”,名义上作为白根和榛名的换代舰,燃气轮机动力,载机数肯定超过白根和榛名,武备方面不会太强,仍以编队作战方式为主;一型通用驱逐舰,作为村雨和高波的换代舰,船型和动力不会有太大变化,装备新型阿斯洛克和反鱼雷武器,中近程自制舰空导弹,不排除小型多面相控阵雷达的装舰实用;一型多层战区导弹防御和远程防空驱逐舰,属金刚的换代舰。
按照日本主力舰的更新周期,新一代舰船将在5年内初露端倪,10年内完成换装。

中国的进步则有目共睹,20年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在现在的造舰浪潮中充分显现。而50年的曲折前行的历史预示着中国海军的美好前景。中国海洋战略思想将突破第一岛链的束缚,中国海军也将以“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的态势纵横捭阖于世界海洋舞台上。




本贴由J-8III于2003年9月18日
好文章。可惜是转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