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中国边界 [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08:13
艰难的中国边界(凤凰周刊)

边界是一条会游动的线

  5月,与中国西北接壤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爆发持续的抗议游行。示威者聚集在首都比什凯克的国会门外,其它城市也爆发了类似的示威。原因是吉尔吉斯斯坦国会通过了与中国的边界协议,中吉边界协议把两国边界有争议的土地三七开,七分确定给吉尔吉斯斯坦,三分还给中国(大约9万公顷)。抗议者要求总统阿卡耶夫辞职,并要求释放反对派议员别科纳扎罗夫,他是最激烈反对这个边界协议的,他由于受到滥用职权的指控被拘捕。一些抗议者被拘捕,据称受到非人道对待。

  而在中国国内,政府也感受到了相当的压力,互联网上自发掀起的对于这块土地的议论并不比吉方少。国内的《环球报道》还进行了相关报道,详细图解了关于一个小岛的争端。而在不久前,《南方周未》披露了中越划界后,北部湾近66万名渔民退出此块海域面临转产转业的状况。所有这些,都在传递一个信息,中国边界是一条充斥着矛盾、充满了曲折的无比艰难的边界。

  中国有2万多公里长的大陆边界线,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已被印度占领)、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5个国家接壤。中国有18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加上6500多个岛屿的岸线,海岸线总长32600公里。由北到南依次与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6国隔海相望。在上述国家中,中国至少与14个国家存在陆地和海洋边界纠纷。

  在一般人的概念里,国家边界是铁打钢铸的长城,不得改变,不能逾越。但事实上,边界是一条会游动的线,是实力对抗的标志,是政治、经济、军事控制力向远方的延伸,满载着征服的骄傲和屈服的耻辱。

  中国领土边界出现的一系列争端,实际上是清朝衰落后西方列强侵略和"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所导致的。共产党掌握大陆政权后,毛泽东通过边界和谈与边界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病夫"变成了一个强者,显示出一种灵动而又强硬的风格。毛泽东解决边界问题的主张是,通过和平谈判、互谅互让的方式,求得友好解决,尽量不诉诸武力。在那个年代,中国解决了与多数周边邻国的边界问题。

  20世纪80年代,更加灵活的邓小平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和平解决南沙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思路。***则更加务实,通过积极外交,设法稳定周边环境,而把主要力量用在经济实力的聚集与增强上。

  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在边境上大量陈兵,为一些边界争议地区大打出手显然是不明智的。中国正在用更加务实的理念处理边界问题。中国先后与朝鲜、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老挝等国签订了领土边界协定。但是目前仍然问题多多:与俄罗斯、印度的陆路边界尚未划定,与日本、韩国、朝鲜和南海周边国家在海域上争议较大。这些分歧和争议涉及1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和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中俄边界:大国博弈的新棋局

  中俄边界绵延4209.3公里,边界问题十分复杂。中俄和中国与前苏联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边界问题是沙俄扩张的产物。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边界线在许多地方不是一条,而是三条:一条是"条约线",即19世纪下半叶起,沙俄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里的划线,这条线比现在的中国版图大;一条是"苏图线",这条线是前苏联地图上所划,伸入中国境内;一条是"实际控制线",即双方边防部队实际驻守的现边界。

  20世纪60至70年代,中苏两国因边界问题曾爆发过多次冲突,尤其以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和1970年的"铁列克提事件"最为引人注目。据俄专家估计,按20世纪80年代的物价水平计算,苏联与中国的20年对抗耗费大约1000亿美元。中国为此所付的代价恐怕也不会低于这一数字。

  从1964年2月起,中苏两国就解决边界问题开始谈判。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直到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前,谈判基本没有取得进展。8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为久拖不决的边界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1991年5月,两国边界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式签署了《关于中苏国界东段协定》。根据这一协定,俄滨海边疆区的一块面积为15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乌苏里河上的达曼斯基岛转归中国。1992年2月,中俄两国最高立法机构分别批准了两国东段边界协定。与此同时,中俄西段边界问题的谈判和勘界工作进展也比较顺利。1994年9月***访俄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中俄国界西段协定》。该协定涉及中国新疆和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交界处的约55公里地段。2001年7月,双方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许多西方观察家认为,中俄签署的一系列协议和条约是为了和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相抗衡,寻找到新的战略平衡。在过去的一年里,中俄两国在贸易,特别是军售方面增长迅速,俄罗斯每年对中国的军售接近两国双边贸易总额的1/5。中国也是俄罗斯武器最大的购买商。大宗武器贸易包括中国购买俄罗斯生产的苏霍依战斗机、驱逐舰艇、潜水艇和防空系统。不过,去年双方最强调的"战略伙伴关系",却没有什么起色。俄罗斯对于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常常感到不安。文化观念的不同也给中俄带来新的考验。在黑龙江,中国人给一江之隔的俄国边境贫困城镇带来了财源和就业机会,但当地的俄国商贩却对他们充满敌意。一名俄罗斯妇女说,这些中国人占了她们的房子,抢走了她们的就业机会。

  无论如何,在中俄300多年的关系史上,两国基本勘定边界线,并首次在实地得到准确标示,扫除了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障碍,确保了两国都能腾出手来发展经济。

中印边界:退让总是会被当成软弱?

  在中国的陆地边界争议中,中印边界争端是争议面积最大,也最棘手的问题。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西段长600公里,争议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此段北起喀喇昆仑山口,沿喀喇昆仑山南下至西藏阿里地区与印辖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印度的喜马偕尔邦三处接壤为止。争议地区主要是阿克赛钦的归属问题。

  中段长450公里,北起西段的南端,往东南至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的里普列克山口,争议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英印政府于1919年侵占了边界中国一侧的葱沙和桑两地。
东段长650公里,西起中、不(丹)、印三国交界处,东到中、印、缅(甸)三国交界处的库阳山口,争议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东段通常提到的有三条线,即:麦克马洪线、传统习惯线和实际控制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印度是最早给予承认的国家,这一点,中共政权始终心存感激。在随后的边界谈判中,中国总理周恩来表达了"让东不让西"的意思。中、东段争议区9200平方公里,相对富庶,西段争议区3.35万平方公里,是为高寒无人区,为何"让东不让西"?原因是西段阿克赛钦地区是新疆-西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但是印度在这一问题机械而又僵硬,他们把中国的退让当成软弱,不仅不顾历史事实,毫不让步,还为了自身利益,支持西藏独立,大大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

  百余年前,大英帝国的米字旗插到了印度这片佛教的故土上。英国为了保护其在印度的利益,希望印度东北边界的西藏是受英国支配的独立国家。因此,尽管在名义上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英国一直在搞小动作,想秘密地使西藏成为一个独立的自治的国家。1914年,中国、印度和西藏三方参加了在印度北部西姆拉举行的会议。在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政府代表麦克马洪收买西藏代表,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将中印边界东段9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英印版图。历届中国中央政府从未承认这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英印当局最初也承认"麦克马洪线"对中国的无效性。麦克马洪1915年说,他"没有使中国政府正式参加一个三方协定就离开了印度"。西姆拉条约的附款中也载明:中国政府"未在条约上盖印"。
印度还对中印边界西段的阿克赛钦也提出了强烈的领土要求。

  1959年3月17日,武装叛乱失败的达赖喇嘛带领8名随从逃离拉萨。31日傍晚,这位宗教领袖进入了印度。印度政府准予他避难,中印关系急转直下。1962年,两国发生边境战争,战争是以领土争端的形式开始,以印度人失败而告终的。中国军队在没有充分准备,没有高原作战经验的情况下投入了战斗。在那场实际上不超过10天的闪电战中,印军死、伤、失踪、被俘6000余人。被俘者中包括一名准将。

  那次战争之后,喀喇昆仑山口附近的神仙湾、空喀山口、天文点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通外山口上,中方设立了哨所。印度在这些哨所的对面设立了哨所。双方的军人为了各自国家、民族的利益,几乎同时进驻了生命禁区。

  退让总是会被当成软弱。1962年中国军队单方面无条件停火并后撤之后,印军迅速卷土重来,在东线,不仅全部占领了在战争中失去的土地,还不断对中方领土进行新的蚕食。

  至20世纪80年代末,印军在印中边界集结2个军部,8个师,36个旅,以及空军、情报单位等,总兵力已达20多万人。在边界的中、西段,仅浅近纵深地区,印军兵力即达7.2万人,并拥有14条公路干钱、6条空中航线、5条卫星通讯线路和16个野战机场。在东线,印军部署了26个满员旅、7个飞行联队、21个边防营,还有流亡的西藏人组成的一万余人的"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印度的军事力量和政策》说,在印中边界,印方拥有比中国更强的山地作战部队和火力,飞机也比中国先进。《印度快报》的报道称:印中边境局势已完全在印度的控制之下。80年代以来,一些小的边界冲突时有发生,但由于双方还算克制,没有造成大的流血事件。

  在双方政府的努力之下,1993年两国签署了边界和约,1996年***访印,***在回答《印度教徒报》记者时说:"我们相信,只要双方共同努力,中印边界问题最终可以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两国签署了有关为解决边界纠纷建立互信措施的协议。但是,这些转机在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化为乌有,中印关系恶化。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从去年开始又有改善的迹象,中国对印度进行核试的愤怒似乎已经平息,两国恢复了高层接触。艰难的中国边界(凤凰周刊)

边界是一条会游动的线

  5月,与中国西北接壤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爆发持续的抗议游行。示威者聚集在首都比什凯克的国会门外,其它城市也爆发了类似的示威。原因是吉尔吉斯斯坦国会通过了与中国的边界协议,中吉边界协议把两国边界有争议的土地三七开,七分确定给吉尔吉斯斯坦,三分还给中国(大约9万公顷)。抗议者要求总统阿卡耶夫辞职,并要求释放反对派议员别科纳扎罗夫,他是最激烈反对这个边界协议的,他由于受到滥用职权的指控被拘捕。一些抗议者被拘捕,据称受到非人道对待。

  而在中国国内,政府也感受到了相当的压力,互联网上自发掀起的对于这块土地的议论并不比吉方少。国内的《环球报道》还进行了相关报道,详细图解了关于一个小岛的争端。而在不久前,《南方周未》披露了中越划界后,北部湾近66万名渔民退出此块海域面临转产转业的状况。所有这些,都在传递一个信息,中国边界是一条充斥着矛盾、充满了曲折的无比艰难的边界。

  中国有2万多公里长的大陆边界线,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已被印度占领)、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5个国家接壤。中国有18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加上6500多个岛屿的岸线,海岸线总长32600公里。由北到南依次与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6国隔海相望。在上述国家中,中国至少与14个国家存在陆地和海洋边界纠纷。

  在一般人的概念里,国家边界是铁打钢铸的长城,不得改变,不能逾越。但事实上,边界是一条会游动的线,是实力对抗的标志,是政治、经济、军事控制力向远方的延伸,满载着征服的骄傲和屈服的耻辱。

  中国领土边界出现的一系列争端,实际上是清朝衰落后西方列强侵略和"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所导致的。共产党掌握大陆政权后,毛泽东通过边界和谈与边界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病夫"变成了一个强者,显示出一种灵动而又强硬的风格。毛泽东解决边界问题的主张是,通过和平谈判、互谅互让的方式,求得友好解决,尽量不诉诸武力。在那个年代,中国解决了与多数周边邻国的边界问题。

  20世纪80年代,更加灵活的邓小平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和平解决南沙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思路。***则更加务实,通过积极外交,设法稳定周边环境,而把主要力量用在经济实力的聚集与增强上。

  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在边境上大量陈兵,为一些边界争议地区大打出手显然是不明智的。中国正在用更加务实的理念处理边界问题。中国先后与朝鲜、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老挝等国签订了领土边界协定。但是目前仍然问题多多:与俄罗斯、印度的陆路边界尚未划定,与日本、韩国、朝鲜和南海周边国家在海域上争议较大。这些分歧和争议涉及1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和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中俄边界:大国博弈的新棋局

  中俄边界绵延4209.3公里,边界问题十分复杂。中俄和中国与前苏联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边界问题是沙俄扩张的产物。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边界线在许多地方不是一条,而是三条:一条是"条约线",即19世纪下半叶起,沙俄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里的划线,这条线比现在的中国版图大;一条是"苏图线",这条线是前苏联地图上所划,伸入中国境内;一条是"实际控制线",即双方边防部队实际驻守的现边界。

  20世纪60至70年代,中苏两国因边界问题曾爆发过多次冲突,尤其以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和1970年的"铁列克提事件"最为引人注目。据俄专家估计,按20世纪80年代的物价水平计算,苏联与中国的20年对抗耗费大约1000亿美元。中国为此所付的代价恐怕也不会低于这一数字。

  从1964年2月起,中苏两国就解决边界问题开始谈判。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直到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前,谈判基本没有取得进展。8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为久拖不决的边界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1991年5月,两国边界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式签署了《关于中苏国界东段协定》。根据这一协定,俄滨海边疆区的一块面积为15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乌苏里河上的达曼斯基岛转归中国。1992年2月,中俄两国最高立法机构分别批准了两国东段边界协定。与此同时,中俄西段边界问题的谈判和勘界工作进展也比较顺利。1994年9月***访俄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中俄国界西段协定》。该协定涉及中国新疆和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交界处的约55公里地段。2001年7月,双方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许多西方观察家认为,中俄签署的一系列协议和条约是为了和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相抗衡,寻找到新的战略平衡。在过去的一年里,中俄两国在贸易,特别是军售方面增长迅速,俄罗斯每年对中国的军售接近两国双边贸易总额的1/5。中国也是俄罗斯武器最大的购买商。大宗武器贸易包括中国购买俄罗斯生产的苏霍依战斗机、驱逐舰艇、潜水艇和防空系统。不过,去年双方最强调的"战略伙伴关系",却没有什么起色。俄罗斯对于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常常感到不安。文化观念的不同也给中俄带来新的考验。在黑龙江,中国人给一江之隔的俄国边境贫困城镇带来了财源和就业机会,但当地的俄国商贩却对他们充满敌意。一名俄罗斯妇女说,这些中国人占了她们的房子,抢走了她们的就业机会。

  无论如何,在中俄300多年的关系史上,两国基本勘定边界线,并首次在实地得到准确标示,扫除了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障碍,确保了两国都能腾出手来发展经济。

中印边界:退让总是会被当成软弱?

  在中国的陆地边界争议中,中印边界争端是争议面积最大,也最棘手的问题。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西段长600公里,争议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此段北起喀喇昆仑山口,沿喀喇昆仑山南下至西藏阿里地区与印辖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印度的喜马偕尔邦三处接壤为止。争议地区主要是阿克赛钦的归属问题。

  中段长450公里,北起西段的南端,往东南至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的里普列克山口,争议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英印政府于1919年侵占了边界中国一侧的葱沙和桑两地。
东段长650公里,西起中、不(丹)、印三国交界处,东到中、印、缅(甸)三国交界处的库阳山口,争议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东段通常提到的有三条线,即:麦克马洪线、传统习惯线和实际控制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印度是最早给予承认的国家,这一点,中共政权始终心存感激。在随后的边界谈判中,中国总理周恩来表达了"让东不让西"的意思。中、东段争议区9200平方公里,相对富庶,西段争议区3.35万平方公里,是为高寒无人区,为何"让东不让西"?原因是西段阿克赛钦地区是新疆-西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但是印度在这一问题机械而又僵硬,他们把中国的退让当成软弱,不仅不顾历史事实,毫不让步,还为了自身利益,支持西藏独立,大大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

  百余年前,大英帝国的米字旗插到了印度这片佛教的故土上。英国为了保护其在印度的利益,希望印度东北边界的西藏是受英国支配的独立国家。因此,尽管在名义上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英国一直在搞小动作,想秘密地使西藏成为一个独立的自治的国家。1914年,中国、印度和西藏三方参加了在印度北部西姆拉举行的会议。在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政府代表麦克马洪收买西藏代表,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将中印边界东段9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英印版图。历届中国中央政府从未承认这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英印当局最初也承认"麦克马洪线"对中国的无效性。麦克马洪1915年说,他"没有使中国政府正式参加一个三方协定就离开了印度"。西姆拉条约的附款中也载明:中国政府"未在条约上盖印"。
印度还对中印边界西段的阿克赛钦也提出了强烈的领土要求。

  1959年3月17日,武装叛乱失败的达赖喇嘛带领8名随从逃离拉萨。31日傍晚,这位宗教领袖进入了印度。印度政府准予他避难,中印关系急转直下。1962年,两国发生边境战争,战争是以领土争端的形式开始,以印度人失败而告终的。中国军队在没有充分准备,没有高原作战经验的情况下投入了战斗。在那场实际上不超过10天的闪电战中,印军死、伤、失踪、被俘6000余人。被俘者中包括一名准将。

  那次战争之后,喀喇昆仑山口附近的神仙湾、空喀山口、天文点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通外山口上,中方设立了哨所。印度在这些哨所的对面设立了哨所。双方的军人为了各自国家、民族的利益,几乎同时进驻了生命禁区。

  退让总是会被当成软弱。1962年中国军队单方面无条件停火并后撤之后,印军迅速卷土重来,在东线,不仅全部占领了在战争中失去的土地,还不断对中方领土进行新的蚕食。

  至20世纪80年代末,印军在印中边界集结2个军部,8个师,36个旅,以及空军、情报单位等,总兵力已达20多万人。在边界的中、西段,仅浅近纵深地区,印军兵力即达7.2万人,并拥有14条公路干钱、6条空中航线、5条卫星通讯线路和16个野战机场。在东线,印军部署了26个满员旅、7个飞行联队、21个边防营,还有流亡的西藏人组成的一万余人的"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印度的军事力量和政策》说,在印中边界,印方拥有比中国更强的山地作战部队和火力,飞机也比中国先进。《印度快报》的报道称:印中边境局势已完全在印度的控制之下。80年代以来,一些小的边界冲突时有发生,但由于双方还算克制,没有造成大的流血事件。

  在双方政府的努力之下,1993年两国签署了边界和约,1996年***访印,***在回答《印度教徒报》记者时说:"我们相信,只要双方共同努力,中印边界问题最终可以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两国签署了有关为解决边界纠纷建立互信措施的协议。但是,这些转机在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化为乌有,中印关系恶化。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从去年开始又有改善的迹象,中国对印度进行核试的愤怒似乎已经平息,两国恢复了高层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