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不是针对指文,而是针对国内大部分出版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27:26




这是我收到的号角3,来的时候发现封面已经被砸烂了。以前有些问题我一直隐忍不发,这次确实要好好说一说国内的出版社了。第3张的照片不太清楚,没办法是手机拍的。从裂口看进去里面就是草纸一样,可以说是烂纸揉成的,这样质量的封面显然经不住一些折腾,因为你封面几乎是软的,这种纸完全没有应力。国内大部分出版社精装书的都有这种问题,很多书精装封面的质量奇差,封面可以用草纸来形容,容易断裂和撕裂。比如新星出版社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精装版就是一个典型,就算是全新的书,封面翻页的那个部位完全经不起翻几次就要开裂了,精装书的质量还不如他们出版社出的平装书,但价格显然还贵,贵倒不是重点,重点是书的质量还不如平装书靠谱。说真的,国内大部分平装书的质量还行,但是精装版很多就做的很不靠谱,质量真不如平装书。如果精装做不好,不如干脆就出平装,反而书的价格更便宜。国内出版社还有一个问题,比如指文的《苏芬战争》,这本书本来应该算质量不错的,但是这个书的行间距和字体都偏大,导致书无形中厚了1/3,重量也更重了,降低了便携性,而且价格也明显要贵好多。
说起台版书贵,但台版书质量确实好,那封面确实经得起折腾,如果人家是精装书,用的是实打实的纸板,外面在加一层封面进行包装。而且台版书贵也不是因为用料的价格问题,而是他们发行费用贵,书虽然贵,但是出版社利润很低,以至于很多出版社因为支撑不住,一一破产,结果造成很多书变得绝版。目前就我对国内出版社的观察,出版社书质量最好的,应该是中信出版社,至少我对他们出版社出的书还挑不出什么毛病,我说的是书的质量方面,包括用纸和精装版书的封面,甚至像字体大小、行间距等等。


10.jpg (140.65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8 20:26 上传

11.jpg (98.61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8 20:26 上传

12.jpg (181.22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2-8 20:26 上传



这是我收到的号角3,来的时候发现封面已经被砸烂了。以前有些问题我一直隐忍不发,这次确实要好好说一说国内的出版社了。第3张的照片不太清楚,没办法是手机拍的。从裂口看进去里面就是草纸一样,可以说是烂纸揉成的,这样质量的封面显然经不住一些折腾,因为你封面几乎是软的,这种纸完全没有应力。国内大部分出版社精装书的都有这种问题,很多书精装封面的质量奇差,封面可以用草纸来形容,容易断裂和撕裂。比如新星出版社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精装版就是一个典型,就算是全新的书,封面翻页的那个部位完全经不起翻几次就要开裂了,精装书的质量还不如他们出版社出的平装书,但价格显然还贵,贵倒不是重点,重点是书的质量还不如平装书靠谱。说真的,国内大部分平装书的质量还行,但是精装版很多就做的很不靠谱,质量真不如平装书。如果精装做不好,不如干脆就出平装,反而书的价格更便宜。国内出版社还有一个问题,比如指文的《苏芬战争》,这本书本来应该算质量不错的,但是这个书的行间距和字体都偏大,导致书无形中厚了1/3,重量也更重了,降低了便携性,而且价格也明显要贵好多。
说起台版书贵,但台版书质量确实好,那封面确实经得起折腾,如果人家是精装书,用的是实打实的纸板,外面在加一层封面进行包装。而且台版书贵也不是因为用料的价格问题,而是他们发行费用贵,书虽然贵,但是出版社利润很低,以至于很多出版社因为支撑不住,一一破产,结果造成很多书变得绝版。目前就我对国内出版社的观察,出版社书质量最好的,应该是中信出版社,至少我对他们出版社出的书还挑不出什么毛病,我说的是书的质量方面,包括用纸和精装版书的封面,甚至像字体大小、行间距等等。
确实是这样
印刷业专家你好
指文,那个《苏芬战争》和《蒙达之战》的用纸非常非常不喜欢,一本薄薄的书,就要49.8,59.8,69.8,价格高就算了,你排版好点,错字少点,漏字少点,读者倒也舒服点,我宁可多掏10块钱买一本定价为69的《天国之秋》,看完了我没发现里面有什么错字,不仅如此人家还夹了一张勘误表,里面就一处勘误,人家那个排版,还是精装,某图书是不是得学一学?至于内容,某二道贩子的出了那么多,不多说了,我感觉这是态度问题。认真去做出版物,大家认可,自然有利润,某社出东西是很慢,但是人家的排版,人家的用纸是不是值得某图书借鉴?某社图书定价也挺稳定 ,不像某图书,第一部一个价,第二部另一个价,出版时间不过相差半年.一下子涨个几十块。杀鸡取卵,贪多求快,恐怕不是长远之计。精雕细琢,读者认可才好。
读者认可不认可,不是几位在论坛上叫一叫就可以代表和了解的,销量才是读者认可不认可的关键指标
烟波钓叟1993 发表于 2014-12-8 21:30
指文,那个《苏芬战争》和《蒙达之战》的用纸非常非常不喜欢,一本薄薄的书,就要49.8,59.8,69.8,价格高 ...
苏芬战争主要是平白厚了1/3真是多了1/3的厚度~~~~~
读者认可不认可,不是几位在论坛上叫一叫就可以代表和了解的,销量才是读者认可不认可的关键指标
确实如此,指纹啥的也就在超大叫的欢,跟甲骨文比还真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进和焦土两本除外。
怎么手机客户端看不到来自: Android客户端
F4MILU 发表于 2014-12-8 23:15
确实如此,指纹啥的也就在超大叫的欢,跟甲骨文比还真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进和焦土两本除外。
我反而常跟他们说,不要太在意超大上那么多的不专业吐槽,做好自己的事情,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少受超大上面的那些印刷业专家的影响
现在好多人都在讨论书的印刷如何啊,装帧如何啊,纸张如何啊,这有意义么....
现在好多人都在讨论书的印刷如何啊,装帧如何啊,纸张如何啊,这有意义么....
一本新书,如果被弄得破破烂烂的,谁也没心情看了吧?当然,如果买的就是本二手的就另当别论了。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一本新书,如果被弄得破破烂烂的,谁也没心情看了吧?当然,如果买的就是本二手的就另当别论了。个人观点 ...
你说的太对了,不喜勿喷
甲骨文出的那本《斯大林的战争》装帧有点可怕,几乎裸露的,生怕翻着翻着,书就散架了!
图书的印刷和装帧也是一本书籍一个重要的方面,我觉得不是不可以讨论,指纹图书在这方面确实是存在值得改进的空间
另外我觉得指纹图书的定价确实是有问题,《帝国骑士》一本一个价,而且出版时间间隔比较短,这一点确实不厚道
书籍装帧和内容一样重要,国内和国外都是有书籍装帧奖项的,如果没记错现代美术全集里面就有一辑书籍装帧,指纹策划出版的书籍,装帧上值得改进的地方很多,书籍装帧简单大方就好,字大行疏和字小价格便宜,如果非要选那选字大的,眼睛重要
有缺点就是有缺点,不要看不惯别人提缺点。我就是搞出版的,一般情况下选择胶版纸、轻型纸和铜版纸做不同类型的图书,不会出现帖中的问题。往往有些人为了成本要用特种纸和再生纸,造成质量问题,但却不敢见人,就只有顾左右而言他了。书价现在可以随便定,之所以近年大涨不只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而是因为网站售书的冲击,导致折扣奇低,出版社和书店不好生存。于是就将价格大大涨上去,从而维持一点利润。这也是现实所迫吧,也不好单纯指责出版方。出版社现在都改制成国企了,需要盈利,不能像以前那样活着了。


怎么超大的回帖里面老是有这么阴阳怪气的回帖?
主帖指出的情况是否存在,读者都心中有数吧
假如有这情况,很好指出来后就继续改进
假如没这情况,那你就喷死楼主就行了
有必要发这没营养有阴阳怪气的回帖吗?平白狭隘了自己的气度

买了书都还不能就书的本身评价几句?

怎么超大的回帖里面老是有这么阴阳怪气的回帖?
主帖指出的情况是否存在,读者都心中有数吧
假如有这情况,很好指出来后就继续改进
假如没这情况,那你就喷死楼主就行了
有必要发这没营养有阴阳怪气的回帖吗?平白狭隘了自己的气度

买了书都还不能就书的本身评价几句?
再吐槽一句,国内大部分的精装书做得那个烂,就是新书无磕碰都挑不出一本平整有型的
因为精装书总是塑封的,材料烂点不会像多数平装书那样直接翻一翻就暴露了。所以平装书反而材质用得好点。
套用一句《大腕》的台词,发行者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杀鸡取卵这个道理,希望有人能够明白,固然销量可以体现读者认可度,但是,如果图一时赚钱多而忽略提高质量,那种热销可能只会昙花一现吧?贵,也要让大家心甘情愿掏钱吧?有些东西,更多的是态度问题。
作书不讲装帧,还引以为豪,是真傻还是卖痴? 另外,内容也不咋地,我买了最初几本,到了末日战机决定彻底不买指纹。
heinzmorgen 发表于 2014-12-9 21:42
作书不讲装帧,还引以为豪,是真傻还是卖痴? 另外,内容也不咋地,我买了最初几本,到了末日战机决定彻底 ...
号角也不买?再说了,你凭什么说指文引以为豪了?不要莫须有给人家扣帽子哦!人家可没有对你们在这里叫来叫去表过态哟!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4-12-9 22:01
号角也不买?再说了,你凭什么说指文引以为豪了?不要莫须有给人家扣帽子哦!人家可没有对你们在这里叫来 ...
我说的是你引以为豪,哪里说指纹了?不是你对指纹指点江山么?

号角档次,内容均不错,但不是我的菜。之前出的那些末日武器之类的确实标题党,里面太空洞枯燥。所以我说内容也没咋的。

heinzmorgen 发表于 2014-12-10 11:51
我说的是你引以为豪,哪里说指纹了?不是你对指纹指点江山么?

号角档次,内容均不错,但不是我的菜。 ...


凭良心说,我的末日计划我不觉得内容空洞。我来贴一部分原文。事情弄到现在,真的是很没意思。你可以不喜欢我的书,但请保留一分尊重。
heinzmorgen 发表于 2014-12-10 11:51
我说的是你引以为豪,哪里说指纹了?不是你对指纹指点江山么?

号角档次,内容均不错,但不是我的菜。 ...


凭良心说,我的末日计划我不觉得内容空洞。我来贴一部分原文。事情弄到现在,真的是很没意思。你可以不喜欢我的书,但请保留一分尊重。
本章序言
对于刚刚迈入1943年的德国空军而言,这似乎是一个转折与希望并存的年头。本土空防的头等大事显然是如何抑制愈演愈烈的盟军战略轰炸,虽然由于本土战斗机部队的努力,1940年至1943年德国本土空中形势尚好-----盟军的战略轰炸效果并不理想,英美战略空军反而数次接近10%的战损率,几乎难以为继,盟军内部对于战略轰炸的怀疑论调也因此尘嚣至上(1941年底,由于德国装备了更多更好的预警和跟踪雷达、新的探照灯障碍物、第一批夜间战斗机中队、数量更多的高射炮而大大加强了防空力量,结果给予英国轰炸机部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以1942年年中为例,在1942年5月,英国轰炸机部队共出动了2702架次,损失114架,损坏256架;6月份,出动4801架次,损失199架,损坏442架;7月份,出动架次降为3914,但损失却没有成比例地减少——损失171架,损坏315架;8月份,只出动2454架次(1941年8月则为4242次),损失142架,损坏233架)。
然而,既便就在这看似形势大好的三年中(1940-1942),德国空军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却已经未雨绸缪式的开始了对未来的思索与焦虑,这部分人以超前的战略眼光意识到正是由于满足于以雷达为基础的防空所带来的持续成功,很可能至使德国空军司令部并不愿意从前线抽调十分需要的人力、飞机和高炮,这将使目前尚能为继的本土防空作战陷于困境(在战略领域里,任何一种行动过程都不会无止境地持续进行。除非参加者所处环境中发生的某些外在变化压倒战略的逻辑力量,这一行动过程势必会发展到自己的反面。除非发生了这种外在变化,战略逻辑将会引起一种自我否定式的演进,这种演进有可能达到整个转化的极端,从而使战争与和平、胜利与失败连同它们所包含的一切不复存在)。实际上到1942年末战略防空作战就已经有些开始跟不上英美方面层出不穷的反措施步伐了,英军在1943年整个春天的夜间轰炸剧增便是个明证,而美第8航空军在白天的出击更是使情况有恶化的趋势。不幸的是,德国空军中一些目光短浅却又身居高位者虔诚地相信手中现有的武器有着不可逾越的优点,当敌方多种的反应将否定他们过去所认定的有把握的成功时,他们将在不久的将来对此感到吃惊而束手无策;同时反过来说,当时间的指针尚停留在1943年初时,这些正成功地对这些目前效率甚佳的武器产生依赖感的人则很容易忽视超越了当前系统成功顶点的危险性,结果便是牺牲太多的进攻力量去维持那些本应放弃的东西。所以以长远的观点来看,德国本土防空作战的情况肯定是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尽管在此前的作战中卓有成效,但1943年德国本土的防空系统也并不就是铁板一块。虽然德国夜间战斗机总监约瑟夫•卡姆胡伯中将用将近2年时间建立起了一整套昼/夜间防空体系,被称为“卡姆胡伯防线”,该防线约有1000公里长,北起丹麦,南至法国东部,主要构成是雷达、夜航飞行观察机、高炮群和昼间、夜间战斗机中队,整个系统由密布的电话网络并联,便于指挥调度。但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套堪称世界最先进严密的国土防空系统却仍然漏洞百出,不堪重负。事实上,“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在探测与通讯系统方面已经初具规模,但从德国空军本土防空部队对盟军4发重型机群的两种主要火力(硬杀伤)拦截手段来看,其毁伤效率始终都是低下的,这使“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的系统性效率甚低-----大口径高炮只能对高空飞行的4发重型轰炸机群起有限的弹幕阻碍作用(根据统计,德国本土防空作战中的高炮部队每发射100万发左右的炮弹才能击落一架敌机),至于昼/夜间战斗机虽然表面看起来作战效率很高,经常有某架德国夜间战斗机单机击落多架盟军4引擎轰炸机的经典战例-----如在纳粹覆亡前的1945年2月21日夜,从20.43 到21.03的短短20分钟内,德国空军夜战第一人,NJG4的海茵茨.沃尔夫冈.施瑙费尔少校(座机为Me110G-4/U2)还在多特蒙德上空,一举击落了7架四发重轰炸机-----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战例只能发生在极少数精英身上,而对于绝大多数德国空军飞行员来讲,黑暗的夜空无论对敌还是对已都是危险而致命的,所以考虑到装备有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双发夜间战斗机那昂贵的造价以及基本无法补充的精英飞行员的损耗,那么在长期的本土防空作战中,防空战斗机部队的前景同样是令人沮丧的。显然,如果不进行任何尝试,“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被铺天盖地的飞行堡垒与兰开斯特们吞没,总有一天这一幕的上演在德国上空将会到来-------
末日计划防空导弹项目出现的背景
客观地说,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德国空军高层并非没有意识到“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但如果一味地用饮鸩止渴的方式从东线两线抽调兵力用于本土战略防空作战,显然也只是一剂救急的猛药,最终在消耗战中被压垮的命运仍然是注定的。所以面对本土防空作战中硬杀伤手段有限且作战效率不高的问题,一种具备真正高作战效率(与有人驾驶防空截击机的作战效率持平甚至超出),但同时造价又相对低廉(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战略物资,在单位造价上尽量向)的杀伤手段被补充进“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便势在必行了。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空防作战装备能够同时满足上面这些苛刻的要求呢?回答是肯定的。
其实,无论是1940年代欧洲大陆的空中还是19世纪60年代的海面,这两个不同年代、不同维度的战场所面临的形势却是惊人地一致,扬基们的空中堡垒与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皇家海军战列舰看起来都是如此的气势磅礴而不可摧毁,也就是说类似的情形早在70年前便已经发生了----而事情的结果则是鱼雷的发明。1867年1月,在阜姆(奥匈帝国时期的一城市,现名里耶卡,黑山共和国一港市)展出了一种以高压气体为发射动力的自动推进鱼雷发射系统-----“白头鸟”自航鱼雷;奥地利皇家海军于1869年交付试验,1870年开始购置鱼雷,一年后拥有了制造权。理论上讲,这个鱼雷系统似乎有可能非常有效地打败造价比鱼雷高出不知多少倍的战列舰。那些用来与其他大型战舰进行海战的战列舰所装备的是大口径长管舰炮。这些舰炮俯仰角度有限,不能够以很低的弹道去打击利用夜幕掩护逼近战列舰的鱼雷快艇。加之鱼雷快艇目标较小且不稳定、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射击。就战列舰本身来讲,其坚固和造价昂贵的重铁甲都集中于甲板与上部以抗击敌舰炮发射的穿甲弹。因此用鱼雷攻击舰体两翼没有重铁甲的水下部分就能收到毁灭性的效果。这个结论似乎已很明显:随着鱼雷快艇的出现,造价高的战列舰已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只要克服保守主义的惰性;海上力量就可建立在一个更加经济的新基础之上。法国海军军官中的“新派”就持这个论点。这个论点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影响了法国的海军政策。持此论点者不仅理所当然地在希望战列舰退出舞台的一些小国家海军中找到了支持者,甚至在英国皇家海军中也找到了支持者。但究其本质,鱼雷的发明无非是涉及到了一个古老而又复杂的问题-----”技术效率”,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德国空军在1943年所面临的问题核心便是围绕着这四个字作文章而已,于是历史又一次重演。
技术效率通常指收效与投入的比率,这是既充分又唯一可靠的定义。技术效率是所有物质活动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尽管评估那些可能根本没有可度量收效的整个机构的价值时不严格地使用技术效率这个术语,但技术效率的标准只能以数学的精确性应用于对机器(包括战争机器)价值的评估中。评估的方法是把最初购置费与经常性磨损费相加,然后与最后的收效进行比较。当然,在评估机器时技术效率并不是唯一的评估标准,这是因为经常性收效与经常性投入的比率不能指出机器性能(可靠性)可能有的耐久性和所需要的维修费用。但是尽管如此,在对不同种类的货车、机床或步枪、坦克进行选择时,技术效率仍是可靠的选择标准。技术效率的一般性提高可通过下列方法:使用较好的材料或对定型设计作局部改进,甚至在机器内部做些小的调整。现在的货车与20年前的货车相比虽然生产成本相同,但前者比后者的货运量大而后者却比前者的耗油量高。这是采用了上述方法而提高了技术效率的结果。也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调整得很好的货车引擎比调整得差的引擎产生的马力大。然而,若想大大提高技术效率,通常需要推出具有新型构造的机器设备。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有时需运用不同的基本原理。这就象从手工打字机演变到今天的文字处理机一样,文字处理机比电动打字机效率高,而电动打字机又比手工打字机效率高。
至于大大提高效率的另一种方法则是将这些一机多用的机器设备用专用机器或成套的机器系统来代替(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这样的机器都具有一些新颖的设计特点,效率有明显提高,但只有一种用途。例如,开罐头时用开罐头刀要比用多用途的刀更省力。再如在码箱子时,移动式起重机就不如叉车的效果好,尽管移动式起重机具有一机多用的性能——当然其造价也高得多。而从军事角度来讲,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更有意义。事实上,正是高度专业化带来的高效率对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每一次阶跃,新的专门武器都显示出可以打败比它们更精致、造价更高的武器装备的动人前景。尽管后者是多用途而昂贵的,但却易受专业化武器唯一“输出”的攻击-------这便是为什么小而造价低的鱼雷快艇(投入)有可能摧毁大而造价高的战列舰(收效)的原因,也正是由于这种高度专业化所产生的极高效能,这种新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海军实力的平衡(成功的曲线呈上升趋势时,人们不断改进鱼雷的机制以增加射程和提高航速,并且还专门建造了一种发射鱼雷的具有高速推力的体积很小但能远渡重洋的新型战舰。就在新兴的鱼雷处于成功的上升曲线时,上述新概念迅速地变成了人们的大张旗鼓的行动。1877年至1903年间,法国建造了多达370艘鱼雷快艇,想以此来改变法国海军战列舰总不如英国皇家海军战列舰的状况。至1904年,甚至英国也建造了117艘I级鱼雷快艇。新崛起的德国海军也没有忽视这种创新,日趋现代化的日本海军同样如此——1904年2月,日本海军用鱼雷快艇突袭了驻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并取得巨大成功。于是以鱼雷这种高效率武器的发明为契机,19世纪70年代的海军改革者们开始不遗余力地反对“老派”海军将领的保守主义,鼓吹建立超效率的海军力量)。从鱼雷出现后的情况看,可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很久,军人们以小博大(或者说是以廉博贵)的理想就完全实现了。因而,也正是因为历史上有了这样一个可以借鉴的先例,德国空军自然希望这一幕可以重演,发明出一种能够用于防空作战的”鱼雷”以打破欧洲上空的堑壕,将欧洲上空那些复杂而昂贵的空中无畏舰用最小的代价轻松击碎。
另一方面有利的是,德国人在空中鱼雷方面已经”无意中”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讲到这里,更是有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不能不提----赫尔曼.奥伯特博士与他的得意门生冯.布劳恩博士。当然,与后来因阿波罗登月而大名鼎鼎的冯.布劳恩博士相比,赫尔曼.奥伯特博士的名号现在听起来似乎有些暗然,但其实如果没有后者的成就与辛勤耕耘,也许日后以冯.布劳恩博士为代表的德国火箭专家们很可能根本就不会走上这条道路,所以在这里笔者还要在赫尔曼.奥伯特博士身上花费一些笔墨----当然,从奥伯特博士的成就来看,这些笔墨也是值得的。
1894年6月25日,奥伯特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医生家庭,受家庭影响,1913年进慕尼黑大学学医。但他从小对学医就没有多大兴趣,早在他11岁时,当妈妈将儒勒•凡尔纳写的《从地球到月球》和《月球旅行》两本科幻小说,做为生日礼物送给小奥伯特时,他就着迷到书不离手,一连读了五六遍,几乎将书中的全部内容都刻印在脑子里。有一次,他对书中提出的各种宇宙航行方案进行对比思考,最后断定,采用反作用推进的火箭可用于改变飞船飞行方向和降低飞船在月面降落时的速度,并深信火箭是唯一能实现太空飞行的交通工具。于是,他决定放弃医学,专攻物理和数学,并把全部业余时间用于从事航天研究。遗憾的是,他当时设计的远程液体推进火箭竟被威廉二世的帝国当局视为荒诞之事,而遭否定拒绝。后来,他又将自己的火箭设计思路写成论文,提出了空间火箭点火的数学理论和脱离地球引力的方法,并于1922年将论文递交海德堡大学,以谋求一个博士学位,没想到又一次遭到拒绝。于是,他决定自出经费,于1923年以《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为题在慕尼黑出版了他的这篇论文。在文中,他创立了火箭在空间点火的理论公式,用数学阐明了火箭如何获得脱离地球引力的速度,并提出了许多关于火箭构造和高空飞行的新概念。这篇论文的公开出版,大大提高了奥伯特的知名度,连美国的火箭之父戈达德也明确表示,他从这篇论文中也受到启发,至今这篇论文仍不愧为宇宙航行的经典理论著作之一。1926年,当戈达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点燃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时,奥伯特深有感触,立即从罗马尼亚给戈达德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多年从事研究如何用火箭飞出地球的问题。当我正要发表我的实验和计算结果时,由报上得知,我在这方面的探索不是孤独的,而您,亲爱的先生,在这方面已做了很重要的工作。虽然我作了不少努力,仍未能得到您在这方面的著作。因此,请您是否赐寄几册。”戈达德满足了他的要求,从此,共同为宇宙飞行忘我探索的两颗巨星碰撞到一起了。1927年7月5日,德国的一批业余火箭爱好者成立 了宇航协会。这是世界上最早倡导发展太空事业的群众团体,后来发展成为世界研究火箭技术的权威机构之一,会员达数千人之多。正在罗马尼亚工作的奥伯特得知此事,也来到德国,不久,奥伯特担任了该协会会长。从此,协会在他的领导下,广罗人才,聚集经费,对火箭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基础研究,德国民间科学界由此出现了一股“火箭热”。1929年,奥伯特又将他的新研究成果写成《实现太空飞行的道路》一书予以发表。书中,他预见到电推进火箭和离子火箭等工质型宇宙航行器的发展。这本书使他获得第一届佩尔-希尔施年度奖一万法朗。正是由于奥伯特和他的同事早在20年代末就开始忘我地对火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奠定了近代火箭技术欧洲领先于世界的基础,奥伯特被尊为“欧洲火箭之父”。

赫尔曼.奥伯特博士(从火箭模型右边起第二人)在和同事们研究技术问题(被誉为德国航天之父的赫尔曼•奥伯特(1894~1970),出生地当时属奥地利帝国,由于边界的变更,后来属罗马尼亚。1940年加入德国籍。奥伯特从小就对交通工具特别感兴趣,渴望着利用它们旅行得更快、更远、更好。为此,他设计了奇异的火车、飞机和宇宙飞船。稍大一些后,他就在思考宇宙航 行的办法,寻找产生11千米/秒速度的运载工具。经过阅读和思考,他断定,反作用力推进的火箭,提供了一种进入太空的方式。作为数学 教授,奥伯特把全部业余时间用于宇宙航行研究。1922年,他把研究成果整理成文,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寄给了海德堡大学,但他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承 认。1923年,他发表了那篇论文,就是后来被称为宇宙航行学经典著作的《飞向行星际空间的火箭》,书中提出空间火箭点火的理论公式,用数学阐明火箭如何 获得脱离地球引力的速度。1925年,13岁的冯•布劳恩读了这本书,通过当时著名的火箭研究者威利•勒的介绍,成为奥伯特的一名少年助手和学生。1927年6月,德国一批业余火箭研究者成立“宇宙航行协会”,在罗马尼亚工作的奥伯特闻讯后来到德国,被推举为该协会会长。奥伯特在继续研究中对他的火箭理论进行了修改和充实。1929年又发表了第二部经典著作《实现太空飞行的道路》,他在书中预见到电推进火箭和离子火箭的发展。这本书使他获得第一届佩尔--希尔施奖。除了对火箭进行理论研究外,奥伯特还亲自与同事一起研制火箭。1930年7月23日发射成功的一枚火箭,飞行高度达20千米。由于奥伯特和其他人在火箭研究和实践中的成就,引起了科学家对火箭问题的普遍重视。奥伯特不仅勤奋好学,善于思考,而且虚心求教。在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通信中,实事求是地承认,齐奥尔科夫斯基等人在推导与宇航有关的方程方面,走在自己前面。当从报纸上看到戈达德研究火箭的报道后,就热情地给他写信,并索要他的著作。奥伯特在自传中谈到他少年时代的渴求时,作了一个形象的比拟:“骆驼能够在它们渴了的时候发现新的水源。也许某种可以类比的东西在我身上发生了……”这个类比,用作奥伯特一生的比拟也是恰当的。奥伯特有着像骆驼一样的务实精神。在他的开拓性的火箭研究成果没有被目光短浅者认可时,他克制着自己没有再申请博士学位(1964年赫尔曼.奥伯特博士被母校海德堡大学正式授予博士学位)。他想,没有博士头衔没关系,事实将证明他能成为比否定他的人更伟大的科学家。确实,奥伯特成了一匹发现宇宙航行新“水源”的“骆驼”——公认的现代宇航学奠基人之一。)
         
                      德国著名火箭专家韦纳•冯•布劳恩( 1912年3月23日,韦纳•冯•布劳恩出生于德国维尔西茨的一个贵族家庭,后随全家移居柏林。冯•布劳恩的母亲是一位出色的业余天文学爱好者。她循循善诱地培养小韦纳的好奇心。她送给儿子的一架望远镜, 激发了布劳恩对宇宙空间的兴趣,成了一个大科学家成长历程的开端。学生时代的韦纳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探险精神。13岁时,他在柏林豪华的使馆区进行了他的第一次火箭实验,也因此被警察抓住,但这并未影响年轻的韦纳对火箭发射的兴趣。他的好奇心使他不断地实验自制火箭。然而也因此耽误了复习功课,使他在一次考试中,数学、物理都不及格。一天,韦纳读到一本名为《通向星际空间之路》的书,正是这本书,使他毫不犹豫地选定了自己的终身事业:为人类征服宇宙空间贡献一切力量。也正是这个远大的理想,使顽皮的韦纳开始专心刻苦地学习数学、物理等一切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功课。不久,他便成了班上功课最好的学生。后来,他 考入了夏洛滕堡工学院,再后来,布劳恩转入柏林大学继 续学习,同时在那里建立起了自己的实验小组。1934年,这位22岁的学生科学家以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他写的毕业论文论述了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理论和 实验的各个方面。柏林大学把这篇论文评为最高等级——特优。这虽只是一篇毕业论文,但它对航天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甚至在大约30年后,德国宇宙飞行协会还将该文作为其正式期刊的特刊重新出版。就这样,冯•布劳恩为自己的学生时代画上了一个闪光的句号,并开始迎接崭新的工作历程。)
另一方面20世纪初,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查里奥•杜黑(1869—1930年)曾经预言:“天空即将成为战场。现在人们都在强调制海权,但不久就会看到,制空权比制海权更重要。”这位命运曲折的意大利将军根据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显示的作用,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制空权的理论,认为只要掌握制空权并拥有相应的兵力,就能对敌人发起大规模进攻,并赢得战争的胜利。杜黑的理论,对当时德国的军事战略思想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德国的军事家们纷纷著书立说,把流传的所谓“总体战争”概念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并主张在战争中最好采用闪电战,速战速胜。基于这一理论,德国军事当局急需寻求一种适应闪电战需要,能在最短时间内摧毁敌方的军事和经济潜力,瓦解其精神意志的新式武器,并确信掌握这种武器的绝对优势,就能把握住改变世界形势的主 导权。基于上述军事理论,以及德国在欧洲火箭之父奥伯特掀起的“火箭热”中,已经把火箭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锻炼出一批杰出专家这一事实,德国军事当局顺理成章地把秘密研制火箭武器视为决定未来战争成败的法宝。1929年德国国防部长给陆军武器装备部下了一道秘密命令:要求军方抓紧试验火箭发动机,研究其在军事上应用的可能性。并指定由沃尔特•多恩伯格博士负责这项工作,在多恩伯格的领导下,头几年主要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到1932年底,当火箭发动机的一些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多恩伯格意识到液体火箭即将显示其军事潜力,并密切注意到民间“宇航协会”人才济济,就决心把该协会的主要成员吸引过来,特别是比他年轻20多岁的冯•布劳恩所具有的创造才华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而作为赫尔曼.奥伯特博士的得意门生,冯•布劳恩也深深感到发展火箭技术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非某一群众团体所能胜任。强烈的事业感迫使他冲破“羞与军人为伍”的传统观念,接受了多恩伯格的聘请。多恩伯格网罗人才,招兵买马获得成功后,德国军事当局决定把发展火箭列为最高国防机密,重点提供研究经费,全力予以支持。不久,布劳恩就成了这项研究工作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少年得志的布劳恩,年仅21岁即成为德国军方研制试验火箭“A-1”的技术负责人。火箭长1.4米,直径0.3米,重150公斤,发动机推力300公斤,用酒精和液氧作推进剂。由于当时只把注意力放在发动机上,对如何解决火箭的飞行稳定性问题尚一无所知,试验未取得预想的效果。后来,布劳恩等借鉴了飞机稳定飞行的成果,将火箭设计成直接依赖于一个大陀螺来保持稳定飞行。这枚装有陀电器稳定装置的新型火箭于1934年的圣诞节前夕,在德国北海的包尔库姆岛试验成功。这就是“A-1”的改进型“A-2”火箭,重达270公斤,射高达到1950米。“A-2”的成功,随之而来的便是以更大的劲头立即着手 “A-3”试验火箭的研制。1937年隆冬的德国,千里冰封、万物休眠,但在德国的佩内明德火箭试验基地却一派热闹景象。小艇在海湾穿梭不停,飞机在跑道上起落不断,军人们个个表情严肃,忙碌不停。忽然传来一声巨响,只见一枚长约5米左右的溜光铮亮的火箭从地面徐徐升起,人们正准备起立拍手欢呼时,火箭却在升空几百米后突然倾斜,然后翻身掉头坠入海中。以后又接连发射两枚,均遭同样下场。“A-3”火箭的发射失败,问题出在控制系统失灵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布劳恩等创造性地发展了地面模拟技术。通过大量模拟试验,发现“A-3”控制系统的伺服回路响应太慢,伺服机构控制力矩过小,并存在导线接点焊接不牢等隐患。为此,德国火箭设计师们根据地面试验的结果重新改进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在火箭的舱体内增加了一套对火箭进行回收的装置。这个经修改后的火箭 改名为“A-5”试验火箭,推力达1500公斤,射程12~18公里。经过近两年的研制,1939年11月,“A-5”首次25枚的飞行试验获得成功,实现了预期目的。“A-5”的研制成功,无疑给德国军事当局打了一针强心剂,也为有神秘主义倾向的希特勒所特别关注。于是为了尽快能研制成一种适应“闪电战”总体战略需要的新式武器,德国军方 立即下令研制作战型“A-4”(即“V-2”弹道导弹),并在德国陆军元帅冯•布劳希茨指挥下,抽调数千名士兵,加快佩内明德试验基地的建设。“V-2” 弹道导弹重13吨,长14米,最大直径1.65米,最大飞行速度1700米/秒时,弹道高100公里,射程达320公里。导弹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用酒精和液氧作推进剂。由于这种导弹能携带1000公斤重的炸药弹头,能按自由抛物体弹道飞行数百公里,这在当时来说,的确算得上是一件威力巨大防不胜防的杀手戬武器了。
当然,除了赫尔曼.奥伯特与冯.布劳恩博士这对师徒之外、我们还可以列出尤根.桑格尔博士、亚利山大.利佩什博士等等一长串名单……这个名单上的每个人几乎都在火箭(或是与之相关)领域浸淫了10年乃至更久的时间,特别是作为德国火箭计划一项了不起的阶段性成就,实用化的A-4制导火箭更是因为在1942年10月3日上天成为了活生生的现实。结果,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到实践,直到二战结束德国人在制导火箭技术领域都远远将全世界抛在了身后,这就为滋养出一种可以对空射击的”鱼雷”,提供了很好的培育土壤。几方面的因素一结合,于是RLM(德国航空部)打算将制导火箭改变射击方向----用于对空射击的概念便呼之欲出了(这在冥冥中似乎印证了德国火箭之父奥伯特在1929年讲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一般认为,骆驼能在它们渴了的时候发现新的水源”)。
妄图将银河截断的”瀑布”---EMW C2防空导弹系统
尽管是经历了盟军(准确的说是英国皇家空军)近3年的战略空袭洗礼后才悟出了些许真知卓见,但防空鱼雷的概念一经闪现,德国人的动作却迅速的非比寻常,几乎在大摇大摆的美第8航空军首波炸弹在基尔港炸响的同时,一款”防空鱼雷”便已经悄然越于纸上,这便是后来地空导弹的开山始祖-----大名鼎鼎的EMW C2”瀑布”。但客观的讲,EMW C2”瀑布”并不是什么全新的东西,其能由设想迅速转变为绘图板上的准现实并不是没有缘由的。事实上,这个谜底非常容易揭穿,只要看一看其诞生地--佩内明德(Peenemünde)--便可一目了然:实际上,EMW C2”瀑布”是一个典型旧瓶装新酒的应急产物,其技术渊源完全来自于1942年10月3日上天的A-4, EMW C2”瀑布”实际上是A-4系列的一个洐生型,虽然弹体尺寸略小,但从引擎到制导系统关键部件皆取自于其母型。了解到这一层面,我们便能够理解德国人为何能在EMW C2”瀑布”项目进展中表现出如此高效率了,显然这个世界并没有捷径可走,德国科学家更不是戈陪尔鼓吹的所谓雅利安超人,一切仍然源于早年的勤奋与积累。

A-4与其洐生型号模型(其中包括EMW C2”瀑布”防空导弹系统的多个方案)

    安装在压力管试验台架上的EMW C2”瀑布”防空火箭风洞测试模型
但与想像中不同,作为在佩内明德(Peenemünde)开展的一系列火箭计划的一部分,冯.布劳恩博士并没有亲自负责EMW C2”瀑布”防空导弹系统,而是将该项目交由A-4火箭发动机的总设计师塞尔(Thiel)博士主持(早在1932年布劳恩便在实践中得出结论,火箭研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几个人不可能解决全部技术问题。为此,在他的倡议下,在宇宙航行协会中成立了一个火箭研究小组,把几十名才学出众的协会成员团结在自己周围,到1937年4月,布劳恩领导的火箭研究小组已拥有118名年轻的工程技术专家,平均年龄26岁,塞尔(Thiel)博士便是其中冯.布劳恩最亲密的科研伙伴之一)。由于有了A-4项目的基础支持,EMW C2”瀑布”防空导弹项目起初进行的非常顺利,其基本设计图纸于1943年1月底完成,弹体大体上是A-4火箭的缩小版-----弹体为圆柱形,长径比为9:1,弹体中部有四片标准梯形气动弹翼,根部在圆柱形整流罩和弹体结合部,弹体上部有一个圆柱形整流罩,其基本结构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分别由战斗部、制导设备舱、氮/氧舱段、Visol(乙烯基醚)舱段、气动舵中间段、甲醇燃料舱段、燃烧室舱段以及燃气舵尾段等组成。
当然,这并不是说塞尔(Thiel)博士就将A-4的全部原封不动的照搬了到了自己的绘图板上,事实上考虑到EMW C2”瀑布”需要对付的是有一定机动能力的高空重轰炸机(论机动能力,鱼雷所要对付的战列舰或是其他大型水面舰艇与重型轰炸机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而A-4的弹体气动布局设计仅仅是针对地面固定目标,所以二者在技术上虽然有共通性,但显然由于设计的侧重点不同,因而严格的说EMW C2”瀑布”项目是在吸收借鉴了A-4项目绝大部分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而来。特别是出于担心A-4原设计中4个燃气舵舵效不足的缘故(燃气舵一般主要由气体分配器和作动筒两部分组成。燃气舵的工作过程大体是这样的:火箭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燃气发生器-减压阀门减压-控制单元给出信号到气体分配器中的线圈中-气体喷嘴偏转喷出燃气-在与作动筒相连的接收孔中产生压差并产生作用在作动筒活塞上的力,推动活塞连杆运动-最后舵面产生偏转),塞尔(Thiel)博士为EMW C2在弹体中部又补充添加了4个带有活动操控翼面的短翼,也就是所谓的气动舵,这使EMW C2的弹体气动布局与A-4有了明显区别。该组短翼(气动舵)相对厚度3%,前缘后掠角 50°,翼尖有面积巨大的副翼,其作用就象飞机的气动控制面,比如方向舵之类,靠翼面的空气压差来控制弹体飞行姿态(所以才有与燃气舵相对应的气动舵一说)。
相比之下,位于EMW C2弹体尾部的燃气舵(其技术完全移值自A-4)则是通过改变发动机排气的方向来对弹体飞行姿态进行控制,也就是通过在火箭发动机喷口设置耐高温、耐冲刷的舵面,用舵机按电指令转动它,由高速燃气流产生对火箭的操纵力距(简尔言之,燃气舵是靠喷射燃气的反作用力控制导弹姿态和弹道,而空气舵则是靠空气动力翼面偏转改变气流压差分布来实现姿态控制)。一般来说,燃气舵的效率要高得多,可以用于迅速改变飞行器的姿态,但技术上要复杂得多----以A-4火箭为例,冯.布劳恩为其研制的燃气舵翼面由85%钨15%钼的钨钼合金材料制成,能够经受3079℃高温燃气流以及历时40秒钟的机械负载,即便在现在也是不折不扣的高技术(但钨钼合金材料机械加工性能极差,而且价格昂贵)。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燃气舵效率较高,这使EMW C2的气动舵设计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但考虑到EMW C2在设计上需要对付的目标-----那些巨大的盟军4 发重轰机群,所以虽然气动舵的局限性于使用环境,空气稀薄甚至真空环境下,空气舵效能下降甚至失效,而燃气舵没有这个局限,不过以B-17为代表的盟军重轰炸机群实用有效升限不过1万米左右,显然正是空气舵发挥效能较佳的高度,再加上受当时的燃气舵技术所限,所以像EMW C2这样的早期防空制导火箭还是需要传统的气动舵翼面与燃气舵翼面相结合才能使弹体获得令人满意的操控能力与机动性,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A-4导弹上所没有的气动舵会出现在EMW C2上。
另一方面,A-4那台液体火箭引擎虽然排气速度达2000米/秒、总推力达25吨,堪称时代条件下一件了不起的工程杰作,但将之用于防空用制导火箭却显然过于笨重,而且防空火箭也并不需要如此巨大的比冲带着1吨重的弹头上天,再加上A-4所用的这款杰出引擎正是出自塞尔(Thiel)博士手笔,于是在EMW C2”瀑布”项目中塞尔(Thiel)博士便对自己的杰作动了大手术,在减小燃烧室体积的同时,将推进剂供应系统中的高压泵拆除取而代之以5个高压气瓶(气压式供应系统是利用高压气体经减压器减压后(氧化剂、燃烧剂的流量是靠减压器调定的压力控制)进入氧化剂、燃烧剂贮箱,将其分别挤压到燃烧室中),这样虽然降低了发动机的比冲,但却也达到了减重的目的,从而希望EMW C2”瀑布”那比A-4苗条一些的弹体在推重比上能够不降反升。
在塞尔(Thiel)博士的殚精竭虑下,EMW C2”瀑布”防空导弹项目于1943年3月完成了一个测试用缩比模型的制造,随后在1943年7月,另一个更为先进的改进型缩比模型也进行了成功的发射试验。然而,就在整个EMW C2”瀑布”项目眼看便要大功告成之时,却突遭劫难------塞尔(Thiel)博士在1943年8月英国皇家空军对佩内明德(Peenemünde)的空袭中遇难(1943年8月17-18日夜间英国皇家空军对佩内明德的这次空袭,从英国方面看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特殊袭击,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企图一举荡平在波罗的海岸边的这个纳粹火箭研发基地(V-1、V-2导弹均诞生于此),主要目标包括三个:科研人员与工人的居住区、生产厂房、测试基地。作为二次大战中期一个被人忽略的空中战役,对RAF而言第一次佩内明德(Peenemunde)之战其实有很多鲜明的特色:首先,这是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不多的几次试图以夜间高精度轰炸的方式抹去一个战术目标,因为RAF此前与此后一直奉行的是休•特伦查德元帅(Hugh Montague Trenchard)所谓的”面积轰炸”理论(也叫恐怖轰炸理论);其次,在大部队之前,皇家空军首次尝试了使用“谷糠”,既以播撒金属箔条为手段的电子干扰,此次行动中该任务由皇家空军第8轰炸机大队第83中队承担(然而由于偏航,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同时他们还充当轰炸目标的引导机及整个空袭行动的空中协调员。此役,皇家空军共派出了596架轰炸机组成的大机群----包括324架兰开斯特、218架哈利法克斯、及54架斯特林,并特意选择了一个月光照射充足的夜晚以增加行动成功的几率。然而,即便如此,第一次对佩内明德(Peenemunde)的大规模奔袭远称不上是达到了预定目的(投弹1800吨,V-2试验2个月没能恢复,180个德国人与500-600个波兰劳工死于轰炸),塞尔(Thiel)博士的死可以说是皇家空军此役取得的最大的战果(但英国人并不知情,只能算是歪打正着式的战绩),事实上,此后不断的类似轰炸中,佩内明德(Peenemunde)基地一直坚持运转到了1945年初)。
对于长达6年的盟军对德战略轰炸作战而言,塞尔(Thiel)博士之死造成的恶果要在2年以后才最终显露出来。但不管怎么样,1943年8月17日英国皇家空军算是在无意中提前剪除了一个对未来威胁莫大的人物。当然,塞尔(Thiel)博士之死对于德国方面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巨大悲剧,而且令佩内明德(Peenemunde)方面更为悲呛的是,当塞尔(Thiel)博士的尸体在瓦砾堆中被发现时,EMW C2”瀑布”防空导弹系统的首批3枚全尺寸工程样弹连同地面发射制导设施已经完工,这次由于项目首席负责人的意外身亡进度只得大大拖延。更糟糕的是,英国人的炸弹还摧毁了为A-4准备的液氧/甲醇燃料储备库,结果与其同气连枝的EMW C2”瀑布”防空导弹试验也受到了影响。无奈之下,德国人只得用所谓的SV燃料代替(实际上就是乙烯基醚与90%硝酸+10%硫磺酸溶液,这两种化学溶液一经混合,便可自燃),但这样一来,化学稳定性不佳的SV燃料在运输贮存乃至弹体加注作业中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不说,而且为了适应这种腐蚀性极强的燃料对于EMW C2”瀑布”防空导弹引擎乃至整个弹体结构的更改也就再所难免,这就进一步使该项目的研发受到了羁绊。

                      EMW C2”瀑布”-1防空导弹弹体结构示意图

               EMW C2”瀑布”-1防空导弹推力/燃烧室结构示意图(液体火箭发动机一般由推力室、推进剂供应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组成。推力室是将液体推进剂的化学能转变成推进力的重要组件。它由推进剂喷嘴、燃烧室、喷管组件等组成。推进剂通过喷注器注入燃烧室,经雾化,蒸发,混合 和燃烧等过成生成燃烧产物,以高速(2500一5000米/秒)从喷管中冲出而产生推力。燃烧室内压力可达2O0大气压(约20OMPa)、温度 300O~4000℃,故需要冷却。推进剂供应系统是把液体推进剂从贮箱通过高速转动的涡轮泵输送到推力室的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发动机的启动、点火和关机(即熄火)等工作 程序,控制推进剂的混合比例和控制推力的大小、方向等。需要指出的是,EMW C2”瀑布”火箭的燃烧室采用了椭圆形结构设计,在这个看似稀松平常的结构设计背后却实际大有名堂----由于燃烧室是推进剂在中间留出来的缝隙,如果这个缝隙是椭圆形的,那么当火箭顶端的点火器击发点火后,随着燃烧的继续,燃烧室的表面积开始增大,使得推进剂与推进剂接触的面积增大,每一时间燃烧的推进剂开始增多,产生的推力也相应的加大。因此这种液体火箭在最初产生的推力较小,但随着时间的增加,推力逐渐增大,直到燃烧的最后阶段火箭获得最大的推力。令人感慨的是,无论是A-4还是EMW C2”瀑布”,这一切的设想最初都来源于齐奥尔科夫斯基。这位生于1857年的著名俄国火箭先驱是第一个提出使用液体燃料作火箭推进剂的人。他设想把液氢和液氧分别贮存在两个舱中(他同时还提出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燃料,如汽油、煤油、 酒精等),作为燃料在燃烧室中产生反应,使生成的高热气体通过导管从尾端高速喷出。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设想具有切实的实用性,他提出了利用推进剂混合阀门来控制进入燃烧室的推进剂流量的设想,也指出了可以用液体推进剂流过燃烧室和喷管的双重壳体来使其冷却的方法,而这一切都在他去世的1935年前后成为了现实。)

          EMW C2”瀑布”-1防空导弹发射试验(仪器舱以配重代替)
然而,在佩内明德(Peenemunde)遭受首次空袭后,因为要改用腐蚀性极强的SV燃料(当然,这种自燃推进剂不需要点火系统,简化了结构,而且更加可靠,但SV推进剂几乎可锈蚀所有与之接触的物质,而且含有剧毒),结果德国人不得不对EMW C2”瀑布”原火箭引擎进行的所谓改造,现在看来完全是件费力不讨好的蠢事。这种改进,与其说是改进不如说是推倒再来的重新设计,(不清楚德国人是如何考虑这件事情的,实际上只要多等几个月,待液氧/甲醇燃料的生产恢复正常后,EMW C2”瀑布”便仍旧可按原设计进行试验投产,虽说耽误了些时间,但也总比推倒重来不知要强上多少倍)。正因为如此,根据战后缴获的EMW C2”瀑布”防空导弹系统实物及资料,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推倒重来后其引擎结构已经达到了1940年代人类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所能达到的颠峰,复杂程度令人逞目-----虽然其基本结构同样由推力室、推进剂供应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组成,但由于S剂、V剂以及氧化剂必须分别储备,而且需要重新设计一套新的发动机控制系统,这就使问题变得棘手起来,其关键是如何控制Salbei(90%硝酸+10%硫磺酸溶液)与Visol(乙烯基醚)两种溶液的混合比例。
具体来讲,EMW C2”瀑布”弹体的整个点火启动及后继工作过程是这样的,该引擎保留了塞尔(Thiel)博士的气压式供应系统,压缩气流被两个由压力控制的阀挡住,通过这两个阀门,两个储藏罐里的空气与大气相通。压缩空气从五个空气罐流过复杂的阀门,流入一个由钨镍全金制成的的减压阀,在此,气流被一个电磁螺线管控制的阀门挡住。然后,根据指令压缩空气就进入两个控制阀,切断它们与大气的连通,并让压缩空气进入燃料罐,给他们一个压力从而把燃料压出来。S剂穿过一个过滤器和单向阀,经由一个流量孔流到燃烧室内的注入口。V剂经由燃烧室头部的装弹簧的阀门进入燃烧室。这个阀门有两个注入口--中央的辅助阀喷嘴和蘑菇型主阀门(它打开一个环形孔)。两个阀门都被压缩的弹簧关闭。最后,当压力进入时,辅助阀先打开,然后主阀门打开。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延迟V剂的喷出,直到燃烧室中有过量的 S剂并且辅助阀已经使化学反应开始进行,发动机正式点火。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Salbei(90%硝酸+10%硫磺酸溶液)与Visol(乙烯基醚)两种溶液均属于腐蚀性极强的化学物质,这使重新设计后的EMW C2”瀑布”弹体结构在安全性上被考虑得颇为周密,冗度极大,并且涉及到了诸多如高温高压条件下燃料燃烧的物理化学过程、碳氢化合物中的轻金属乳剂的高能特性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举例来说,在EMW C2”瀑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引擎设计中日后被美苏两国火箭科学推崇倍至的安全性措施有两点:一是氧化剂管线中的膜片式液压安全阀的位置要低于S剂或是V剂管线中的安全阀位置,这可以有效的弥补因阀门控制电路灵敏度不高的问题,从而避免因氧化剂过度排放导致的燃烧室爆炸危险;另一个构思巧妙的措施是额外添加了2个装有爆发活门的小型专用惰性气体箱(氮气),以便万一燃烧室内的燃料/氧混合比超过某一临界标准,高压惰性气体箱的排放系统可以被自动激活,向燃烧室内大量充填阻燃性的惰性气体(事实上这两个措施主要是避免点火过程中弹体的意外爆炸会波及到地面设施人员,可惜的是,由于时间较为仓促,在后来的实弹试验中,发动机工作仍然极不稳定)。


                      EMW C2”瀑布”-5防空导弹结构示意图
经过近6个月的紧张忙碌,到了1944年初,重新设计的EMW C2”瀑布”火箭在绘图板上达到技术冻结状态。不过除了因燃料成份的变更,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弹体/火箭引擎结构作了大副度修改外,涅磐后的EMW C2”瀑布”在气动布局的细节上也不同于塞尔(Thiel)博士的原始设计。具体说来,最后的EMW C2”瀑布”防空制导火箭共分为EMW C2”瀑布”-1、EMW C2”瀑布”-5、EMW C2”瀑布”-10等3个版本,虽然每个版本弹体内部结构与发动机工作原理大同小异,但在诸如弹翼尺寸、形状等细节上却各有不同-------其中 EMW C2”瀑布”-1(W-1)的4片十字气动弹翼较之后两个版本翼展长而后掠角度小(平面形状为梯形),而且虽然同样被插在弹体中部,但却与弹尾的4片燃气舵成45度角布局,并不像EMW C2”瀑布”-5/10那样与弹尾燃气舵角度重合。虽然如此设计的本意是,提高弹体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增加拦截时的弹体机动性(为此增加了弹体的结构强度,减小了长径比),然而风洞试验结果表明这样的设计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尽管EMW C2”瀑布”-1已经进行了实弹发射试验,但也只得被废弃,继续洐生出了EMW C2”瀑布”-5、EMW C2”瀑布”-10两个后续版本(末日计划的一个特点是,很多项目的改进型都是在基本型没正式服役时就开始改进工作,这是由于,一、当时的技术发展太快,针对基本型的缺点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但这需要一个性能稳定过程;二、基本型服役时只要性能上稳定,能完成一定的任务就达到了服役的要求,作为应急填补作战系统的空白)。至于EMW C2”瀑布”-5、EMW C2”瀑布”-10则在设计上基本一致(主要是加大燃气舵面积,提高了舵效),其中EMW C2”瀑布”-10实际上是因为战争末期德国各种战略物资稀缺匮乏,与其他同时期项目一样,为最大限度节省对战略物资的消耗,故按EMW C2”瀑布”-5弹体的73%同比例缩小而来,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弹尾的原先由85%钨15%钼的钨钼合金制成的燃气舵,现在被改为了廉价的石墨材料。当然由于弹体尺寸的差异,EMW C2”瀑布”-10的战斗部质量也就不可避免地由EMW C2”瀑布”-5的306千克缩减到了100千克(无线电近炸引信+声学近炸引信),这使其有效杀伤半径受到了影响(EMW C2”瀑布”-1/5之所以采用弹体大型化设计的原因,一是受限于发动机技术条件所限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也有通过战斗部的大装药量弥补制导精度不足的目的)。

             EMW C2”瀑布”-1/5/10全家福

                       EMW C2”瀑布”-1/5结构对比图
至于EMW C2”瀑布”的发射装置则有两种,一种为野战式,另一种为固定式。发射架本身为零长发射架,通过4条爆炸螺栓将弹体尾部与发射架联结固定,在点火后当发动机推力达到一定比冲时,螺栓将在拉力下被引爆分离(爆炸螺栓主要由多个表面制有螺纹的杆体组成,每个制有螺纹的杆体的内部开设有一空腔,该空腔内装有炸药和一电雷管,该电雷管通过启爆导线与电控启爆器相连),一条电缆和三根软管从发射架通向导弹,软管负责发射前加注燃料和高压空气(在发射前的燃料加注过程耗时间约2分钟),发射架通过液压装置在高低方向将火箭弹体翻转90度成固定垂直角姿态发射。野战式发射装置由一个框架式底座、带液压升降机的发射机构和4个发射架组成,每个发射架可装1枚待发导弹,平时导弹水平安放在发射上,发射时可遥控发射架竖起发射。转移阵地时,发射装置需拆解用专用运输车运送。固定发射装置与野战式基本相同,安装在地下掩体内,发射时,通过升降机升到地面。

        完整的EMW C2”瀑布”防空导弹系统构成示意图(曼海姆(Mannheim)搜索/测距雷达、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为埃尔撒斯(Elsass)制导控制系统的关键,这两款雷达主要由此前的WürzburgRieseFuSE65雷达发展而来,堪称德国雷达技术发展的一个颠峰。其中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天线尺寸高7.9米宽7.5米;全重15吨;搜索范围:水平360度,垂直-5至+95度;波长120-158及158-250MHz,功率30千瓦,有效范围80公里,定位50-60公里;测距精度:+/-100米;角定位精度:水平+/-0.2度垂直+/-4/16度。曼海姆(Mannheim)搜索雷达,搜索范围:水平360度;有效范围:根据高度不同而异 2000米65公里,6000米160公里,8000米185公里,10000米230公里,测距精度:+/-200米 ;角定位精度:水平+/-1.5-2度垂直(根据目标距离和高度不同)+/-50-1000米,全重:17吨 ,全高:20.3米,抗干扰能力:双波段)
当然,与有人驾驶截击机不同,以EMW C2”瀑布”这种采用无线电中继指令制导体制的防空火箭系统来说,在技术上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对目标及自身射弹进行探测、跟踪、测距以及对两者弹道交汇点的计算。所以作为一个由曼海姆(Mannheim)搜索雷达、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弹道计算装置、无线电定位测角器、地面控制站(统称为埃尔撒斯(Elsass)探测/制导控制系统)以及火力截击单元等设施构成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完整系统,制导火箭弹体本身并不只EMW C2”瀑布”的全部(事实上除了埃尔撒斯(Elsass)探测/制导控制系统以及EMW C2”瀑布”火箭发射装置以外,整个系统还包括无线电通信车、测试车、导弹装配车、运输车和电站等地面保障设施。同时为了确保这些地面设备的性能,对于它们的设计制造也有着极为特殊的要求:比如对电力设备要求有强、弱交流电和不同频率的直流电供应设备;对氧化剂和燃料的贮存、运输和加注设备要求能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和防热传导;对发射台则要求能承受数百吨的负荷和强大的推力,并对火箭发动机点火工作后产生的高温,高压、高速燃气流能进行很好的防护和导流等)。其中,曼海姆(Mannheim)搜索雷达、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测距雷达为埃尔撒斯(Elsass)制导控制系统的关键,这两款雷达均由此前的WürzburgRieseFuSE65雷达发展而来(采用圆形抛物面天线),探测距离与精度虽然与当今无法相提并论,但用来制导火箭拦射高空中那些型体巨大而又笨拙的4发重轰炸机却是绰绰有余了,堪称德国雷达技术发展的一个颠峰。其中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天线尺寸高7.9米宽7.5米;全重15吨;搜索范围:水平360度,垂直-5至+95度;波长120-158及158-250MHz,功率30千瓦,有效范围80公里,定位50-60公里;测距精度:+/-100米;角定位精度:水平+/-0.2度垂直+/-4/16度。曼海姆(Mannheim)搜索雷达,全重:17吨;全高:20.3米;搜索范围:水平360度;有效范围:根据高度不同而异 2000米65公里,6000米160公里,8000米185公里,10000米230公里;测距精度:+/-200米 ;角定位精度:水平+/-1.5-2度垂直(根据目标距离和高度不同)+/-50-1000米;抗干扰能力:双波段。

               战后美军在佩内明德发现的“瀑布”-2弹体
具体来讲,EMW C2”瀑布”系统的典型作战模式是将来自埃尔撒斯(Elsass)探测/制导控制系统各部分的数据汇总到地面控制站,由操作员根据跟踪雷达返回的目标参数与弹体自身弹道数据,通过无线电指令对空中火箭的航向与姿态进行调整,使其弹道始终处于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雷达波束范围内,经多次计算修正弹道,直至与目标交汇(另一种特别模式是考虑到火箭弹在大部分时间内要以2倍音速飞行,受制于天线机械式回旋机构所限跟踪雷达波束范围狭窄对如此高速目标的追踪能力可能不足,所以要由两部跟踪雷达对目标及已方发射的火箭进行双向锥形扫描)。然而这一跟踪制导过程说来简单,但如果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工程问题,以1940年代的技术水平所面临的瓶颈性问题可谓秉竹难书,不过在埃尔撒斯(Elsass)系统中德国人却以巧妙的方法将之一一解决并加以实用化,其思路令人大跌眼镜,并给日后接触到其资料的美苏科技人员以相当大的启发------例如其地面操作员用以对火箭进行姿态调整的无线电指令发射设备控制面板非常类似于战斗机的操纵杆(或者说是游戏机手柄),其机械动作向量会被转化为相应的无线电信号发射给空中的火箭(指令将通过三个频率中的一个传输给火箭,早期型号是通过头部四个小翼上的天线接收指令,EMW C2-5/10则是通过导弹中部气动舵上的较大四个条状天线接收指令),如此一来操作员便可以用相当直观的方式通过操纵控制杆对火箭实施有效操作,而处于空中的火箭在接收到这些无线电指令后,将通过回转仪伺服机构驱动舵机控制弹体的滚转、倾角与航向。至于EMW C2”瀑布”的典型部署则被设计的十分科学:每12个发射设施为一组被分置在一个雷达/控制站,控制站一般在小山的顶部,以期获得良好的视角,而发射阵地离控制站3-5千米远,位置略低,这样部署是出于防护方面考虑,避免同时遭到毁坏。两个发射阵地间通信靠地下的电缆或微波传输。分开部署除安全方面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某一个控制雷达一直在跟踪目标,当目标离导弹很近时,雷达的碟形天线的转速因不够快,无法给导弹提供适时的飞行目标参数,将雷达与发射架分散部署则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点火状态的”瀑布”-5弹体
埃尔撒斯(Elsass)探测/制导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站内的操纵杆式无线电指令发射设备控制面板(在无线电指令调控下,弹体在飞行中的进行机动的尾迹清晰可见)
不过,虽然在埃尔撒斯(Elsass)探测/制导控制系统的支持下,EMW C2”瀑布”可以自成系统,但其自身的探测能力终究有限,所以EMW C2”瀑布”本身必须融合入“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作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才能发挥出最大作战效能,这也是在设计之初便被遵守的一条最基本原则。具体来讲,如果融合入“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EMW C2”瀑布”将在这个大系统中以如下的方式进行防空截击:首先,当部署于法国大西洋沿岸、比利时、德国西部边境一线的“爱神”Egon对空搜索雷达发现入侵敌机群后(“爱神”Egon雷达是“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的骨干探测设备,其平面天线阵每排有8个宽带偶极子天线,虽然“爱神”雷达的显示设备标识具有240千米的最大探测距离,但实际可获得的有效探测距离只有约120千米,要为反应能力较慢的夜间战斗机提供充分的预警能力这一距离仍然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EMW C2”瀑布”防空导弹这种反应能力迅速的防空火箭系统便可作为另外一种拦截手段发挥出快速反应的作用),通过电传打字机将目标大致方位、高度、速度等信息传递给附近的德国空军”Flugwachekommando”防空指控中心(“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的组织系统被设计得井井有条,雷达站与各级信息筛选(处理)中心和指控中心被结合在一起工作。而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德国人的系统中截击战斗机中队受控于地区作战中心,这一手是得到了不列颠之战中英国皇家空军的”真传”),指控中心内既刻会把目标信息传送出给一个叫作“T-hut”的专门跟踪室,当目标距离达到200千米之内时,”T-hut”会指令权限范围内的一部WürzburgRieseFuSE65雷达转入跟踪模式,继续向“T-hut”传递目标距离、方位和高度等这样一些更为精确的坐标数据。
至于在”T-hut”室内则安装有一块被称“Seeburg Auswerte Tisch”(简称“Seeburg Tisch”)的水平绘图板-------这个听起来挺神秘的东西实际上是一大块有机玻璃,安装在很长的支架台上,容许两组操作员围坐,一组管控制夜间战斗机等截击火力单元,另一组负责管跟踪敌机。当电传打字机接收到跟踪数据后,在“Seeburg Tisch”绘图板上,引导控制军官将把跟踪数据用一支油彩笔描绘到绘图板上,将在绘图板紧贴玻璃的内面,向上投影显示由WürzburgRieseFuSE65雷达操作员传送的目标方位、距离和高度跟踪数据,同时向作为火力单元的EMW C2”瀑布”防空导弹埃尔撒斯(Elsass)探测/制导控制系统传送数据,以便进行拦截。到了某个适当的时刻,埃尔撒斯(Elsass)探测/制导控制系统的曼海姆(Mannheim)搜索/测距雷达就可以开机,在对目标进行确认后,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操作员将接管最终的制导任务,当跟踪锁定一架敌机时,发射架上的制导火箭点火发射,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操作员对弹载仪器舱发出无线电指令,引导升空的制导火箭进入雷达的波束,直至两个目标的弹道末端交汇从而完成拦截任务(不过这”拦截”两字却是有些名不符实-----依当时的技术水平,若有两架敌机横向逼近雷达站到达某一位置时,地面控制站要想在一个阴极射线管上显示两架飞机的相对位置是非常困难的,而如果敌机沿着一条航线直飞向雷达站的近距离内时,那么要引导控制火箭拦截就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任务,所以EMW C2”瀑布”防空导弹系统与目标的弹道末端交汇点实际上一般被选在目标与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波束成90度左右的狭小拦截”窗口”范围,也就是说火箭本身并非是以迎头而是以近似于大角度尾追的方式与目标发生接触)。
事实上,“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对于EMW C2”瀑布”防空导弹系统的引导使用方式与夜间截击机并无二致。然而,正如用同样的办法引导夜间战斗机截击一样,在“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中,采用这种方式一部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一次只能控制引导一枚EMW C2”瀑布”防空导弹对一个目标进行作战,而在引导某枚火箭拦截的过程中,就可能会有很多入侵轰炸机已通过了该防御地区而未遭遇到拦截。当然要提高拦截效率也不是没有办法-----将EMW C2”瀑布”防空导弹系统对行大纵深梯次布置,或者是在埃尔撒斯(Elsass)探测/制导控制系统中增加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的部署量,都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显然不是个聪明的办法。
相比之下,如果利用“Y-Verfahren(Kampf)”导航系统作为定向测定装置加以辅助,则可实现用一台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同时制导3枚EMW C2”瀑布”防空导弹-----具体说来“Y-Verfahren(Kampf)”导航系统由一个“Henrich”测向(DF)装置、一个“Hans”测距收发机和一间“Jochen”控制室构成。每隔20秒,Hans测距设备就发射一个无线电单频信号,已经升空的火箭弹体上无线电接收机就接收此信号,然后转发回去,由于火箭的距离与发射到接收此信号之间所花时间之半成正比。“Hans”接收机设备可以把此所花时间转换成距离。当接收到转发回来的这个单频信号时,“Henrich”测向(DF)设备就可以根据曼海姆(Mannheim)搜索雷达提供的数据推算出火箭的准确坐标。这样一个加强有“Y-Verfahren(Kampf)”导航系统的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指控站(这样的系统被称为“Himmelbett”)能够一次引导控制3枚EMW C2”瀑布”防空导弹,其中两枚可以被引导控制到超过雷达的作用距离以远,当已经确认升空的火箭已经截获目标,则地面控制就停止工作,可以开始制导另一枚新的火箭。与单纯增加雷赫林戈尔德(Rheingold)跟踪雷达数量相比这个被称为办法显然要高明许多(但一个关键问题是,当德国空军的雷达获得一次跟踪时,没有办法识别飞机的敌友,被EMW C2”瀑布”防空导弹系统锁定的很可能是已方的夜间战斗机。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德军的确需要一种技术解决办法。 于是在1944年中,德国战斗机和轰炸机开始普遍装备一种叫“Erstling”的敌我识别应答器。它使用雷达通常使用的频率和信号格式作为询问信号,而应答器的回答信号使用另一个频率发射,由称为“Gemse”的接收机接收。最终,德国空军的所有类型的雷达都配备了某种形式的“Erstling”信号接收机。虽然 “Erstling”被证实是有效的设备,但它仅当作一种应急设备而生产。英国皇家空军的信号情报很快就检测到了“Erstling”的信号,推演出其信号特征。英国工业界很快就生产出一种叫“Perfectos”的设备,它能向“Erstling”设备发出询问信号。“Perfectos”设备被英国皇 家空军部署在其夜间攻击战斗机上,突防德国的空域,该设备能给出攻击战斗机到德国空军夜间拦截机的距离和方位,以及对德国飞机的识别信息。 “Erstling”也许是德国当时很有价值的识别工具,但它从来也没有得到德国空军夜间战斗机飞行员的广泛青睐)。

1944年2月11日经海路运抵佩内明德(Peenemunde)的EMW C2”瀑布”-1试验样弹

珍贵的历史照片----1944年2月28日进行首次试射的EMW C2”瀑布”-1试验样弹
      
发射架上的EMW C2”瀑布”-5工程试验样弹

战后美国军事调查团在佩内明德(Peenemunde)发现的EMW C2”瀑布”-5工程试验样弹前段残骸


            现陈列于美国阿帕丁试验场的EMW C2”瀑布”-5防空火箭工程样弹

                      EMW C2”瀑布”-5点火试验过程(EMW C2”瀑布”-5的点火试验过程是这样的:启动指令下达后,先吹出管路内积存的燃料蒸汽,然后点燃火药推动涡轮泵起旋,开始少量输送推进剂。两路推进剂进入燃气发生器燃烧,此后由燃气发生器推动涡 轮泵全力工作。同时发动机点火系统工作,燃料和氧化剂主活门先后打开,两种推进剂先后进入燃烧室并被点燃,再由初级状态转为主级状态。发动机启动后有个自动检测,各个传感器检查各活门、各处压力、温度是否正常。都准备好后,通电将爆炸螺栓炸开,火箭升空)
EMW C2”瀑布”系统的各部分在1943年年底分别完成了测试,然而受盟军愈演愈烈的战略轰炸影响,真正的实弹发射试验却一直拖到了1944年2月28日才得以在佩内明德(Peenemunde)附近的奥依尔(Oil)岛进行(EMW C2”瀑布”-1)。1944年2月28日的试验共进行了2次试射,第一次实际上以失败而告终,火箭仅仅上升到约7000米高度便自行引爆(无制导,单纯的火箭发射试验),至于第二次试射则堪称圆满,火箭不但在预定射程内达到了2772 km/h的最大时速,并且在制导系统的引导下,准确的达到了预定坐标50米范围(既战斗部最佳杀伤半径内)。此后截止到1944年6月,又有7枚火箭被相继发射出去,而至1945年1月之前,共进行了25次发射试验----其中24次为带制导的全系统试验。在全部25次发射试验中,失败10次,4次取得部分成功(发射过程顺利,制导失败,火箭被地面遥控引爆),成功率接近50%,应该说这个数字相对于传统的高炮及截击机,EMW C2”瀑布”的作战效率已经算是高得离谱了。也正因为如此,德国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对于EMW C2”瀑布”寄与了很大希望,为其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计划装备200套该系统覆盖全部的德国城市(在每座城市周边80千米范围沿3线展开),为整个德国撑起一面巨大的防空保护伞。
然而,依照这个预定于1944年6月完成的雄伟计划,EMW C2”瀑布”的生产需要达到月产量5000枚的规模,虽然此时的德国军工生产状况已在施佩尔领导下达到了开战以来的最高点,但这显然还是远远超过了德国军工系统的产能,只能是痴人说梦般的一个画饼而已(按照每枚A-4导弹约需耗费4000工时进行参照计算,预计每枚EMW C2”瀑布”火箭的生产工时数最少也要500工时左右,那么便可想而知,月产5000枚的生产规模是何其庞大而不现实了)。当然,与战后的同类装备相比50%的命中概率并不算高,而且作为世界上第一代地对空导弹系统的始祖,EMW C2”瀑布”基本上只能在固定阵地发射,缺乏移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所以有人讥讽它“昂贵且笨重”,其系统设备相当庞杂,整个系统技术也很快显得落后,可靠性、机动性均不容乐观-----这些都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但与高炮其拦截战斗机等要地防空手段相比,由于在理论上EMW C2”瀑布”不但具备有限的多目标交战能力,更可以使疲于奔命的战斗机部队得到喘歇的机会,所以以时代技术水准来讲”瀑布”在试验场上的表现还是难能可贵的,德国空军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遗憾的是,抛开产能方面的问题不提,RLM也不满空军建设的“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将由一款佩内明德方面设计的武器唱主角(佩内明德属陆军武器局管辖,在戈林看来,这似乎有与其争权的嫌疑)。结果1945年1月22日RLM的一份报告彻底断送了EMW C2”瀑布”进入服役的可能性(尽管月产5000枚的计划肯定是个不切实际的画饼,报告中指出的缺陷也的确客观存在,但将已经成型的EMW C2”瀑布以小规模装备部队还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所以RLM抛出的这份报告很是有些鸡蛋挑骨头的味道。令人吃惊的是,尽管有历来陆空军之争的因素在其中,但这类自毁长城的事件居然是发生在第三帝国末日临近的大背景下,可见是气数已尽,神智越发昏昏然,任谁也是救不得了)。该报告指出,该系统在火箭发动机的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问题集中在燃料箱管线安排及安全阀的结构设计方面),这使EMW C2”瀑布”的发射成功率偏低(完全失败的10次试验中有7次属于直接在发射架上炸毁或是升空不久既因发动机推力失调而导致坠地,这些事故均对地面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RLM在报告中同时指出,英国皇家空军在战略轰炸中引入了大规模的电子对抗技术,这严重降低了”T-hut”室的绘图跟踪能力,整个“卡姆胡伯防线”空防体系的作战效能在不断缩水,所以对EMW C2”瀑布”系统在存在强电子干扰的战场而不是实验场环境下是否还能保有50%的命中概率表示怀疑(战后的地空导弹发展史表明,RLM的这一论断倒是客观而正确的,实验场上的数据往往与战场上的数据大相径庭,参考价值相当有限)。1945年2月26日,RLM正式决定,EMW C2”瀑布”防空导弹项目下马(虽然在这之后,佩内明德方面设法使该项止的一些分系统在各种名目下继续推进,不过随着1945年5月8日第三帝国大限的到来,EMW C2”瀑布”项目终于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休止符)。
然而,与末日计划中的项目一样,在某种程度上EMW C2”瀑布”的生命力又是顽强的。二次大战刚一结束,大量整装待发的“V”型导弹武器装备和成千上万的火箭科技人员都成了美 国、前苏联两国的战利品。其中美国人可谓捷足先登,仅针对纳粹德国的火箭研发领域而言,扬基们便将纳粹头子戈林亲自掌握的不伦瑞克空军研究所和布劳恩等从事导弹研制的专家、成套仪器设备以及重达1500吨的科研资料全部弄到了自己手中。此外,美军还抢先占领了生产“V”型导弹的诺德豪森地下工厂,将工厂的设备、资料“一锅端”,装了整整300个火车皮,再通过海运全部运往美国。当然苏联也不示弱,当德军还未来得及将佩内旺德的设备资料全部运走或销毁之前,前苏联军队即于1945年攻占了这个已遭英军多次轰炸,而千疮百孔的导弹试验基地。为了尽快将德国研制“V”型导弹的技术学到手,前苏联使出新招,即组织被俘的科技人员和基地工人,先将残破不堪的基地按原样进行修复,然后再将修复好的基地,连人带设备一并搬往前苏联内地。就这样EMW C2”瀑布”的血脉在美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续--------1946年,在冯.布劳恩博士的亲自主持下,美国新墨西哥沙漠白沙试验场,一款新型防空导弹悄悄露出了峥嵘,这便是EMW C2”瀑布”的嫡传血脉延续----“奈基”(NIKE)。

EMW C2”瀑布”防空火箭气动外形示意图及主要数据:
型别        弹长        翼展        弹径        发射重量        最大速度        实用射高         最大射程        排气速率        最大推力
W-1        7.45 m  
        2.88 m  
        .864 m          3500 kg  
        2772 km/h                                      
W-5        7.765 m          1.944 m          .864 m          3810 kg  
        2736 km/h          18300 m  
        26400 m  
        1900 m/sec          800 kg  

W-10        6.128 m          1.584 m          .72 m  
        3500 kg  
        2855 km/h                                      
heinzmorgen 发表于 2014-12-10 11:51
我说的是你引以为豪,哪里说指纹了?不是你对指纹指点江山么?

号角档次,内容均不错,但不是我的菜。 ...
擦。。。。我又不是作书的,有什么引以为豪的。你当年不是给人家写了苏联金星么?怎么就成了不是你的菜了呢?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4-12-10 13:35
擦。。。。我又不是作书的,有什么引以为豪的。你当年不是给人家写了苏联金星么?怎么就成了不是你的菜了 ...
我从来不碰苏联的东西。我在兵器上发的蓝色马克斯。我很尊重号角,确实很棒。
子迟 发表于 2014-12-10 12:01
凭良心说,我的末日计划我不觉得内容空洞。我来贴一部分原文。事情弄到现在,真的是很没意思。你可以不 ...
对不住。主要是没看到我想看的东西。能推出这样的作品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子迟 发表于 2014-12-10 12:01
凭良心说,我的末日计划我不觉得内容空洞。我来贴一部分原文。事情弄到现在,真的是很没意思。你可以不 ...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很喜欢这个题材,才买的。不管喜不喜欢这本书,也算支持你的作品了。。。。

heinzmorgen 发表于 2014-12-10 13:53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很喜欢这个题材,才买的。不管喜不喜欢这本书,也算支持你的作品了。。。。


既然是同行,那更不好意思了,给个帐号,把钱退你好了。
heinzmorgen 发表于 2014-12-10 13:53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很喜欢这个题材,才买的。不管喜不喜欢这本书,也算支持你的作品了。。。。


既然是同行,那更不好意思了,给个帐号,把钱退你好了。
heinzmorgen 发表于 2014-12-10 13:51
我从来不碰苏联的东西。我在兵器上发的蓝色马克斯。我很尊重号角,确实很棒。
哦,记错了,对是蓝马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