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厕所的一代奸相贾似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46:12
 帝王毕竟是人,不是神,因此,再理性的帝王也逃脱不了感性的一面,既然有感性,则被人钻个空子也是常理之中的事了,更何况,有那么多不理性的帝王专凭个人好恶来衡量和选拔人才呢!
“乱世出英雄”,一点儿也不假,看看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三国、五代时期吧,哪一个时期不涌现出几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多少为战乱不息,兵戎相见的时代增添了几许悲壮与传奇。
其实,乱世也出奸佞,只是英雄的光环太耀眼了,遮住了奸佞的劣迹而已。
不是吗?南宋末年,奸臣一拨接着一拨,他们当权误国,终于使南宋半壁江山在泥潭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这一时期,雄才人杰不是遭害,就是远引避祸,以求全身,只有那些奸佞之徒,如蝇而聚,遮蔽朝廷。
南宋历史上著名的奸相贾似道就是这些奸佞之徒的代表。他生于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台州(今浙江宁海)人,父亲曾官到淮东制置使,虽然官职不算太高,但毕竟衣食无忧,贾似道的童年也应算是在富裕生活中度过。不料在贾似道10岁的那年,父亲忽然病死,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家境立刻落入了困顿之中。无奈贾似道生性浮滑,在失去父亲之后,更是无人管教得住,他就同一帮流氓无赖混在一起,吃喝嫖赌,不务正业。
在宋代,朝廷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往往对那些做过高官或立过大功的官吏的子孙授以一定的官职,叫做“恩荫”,所谓泽被后世、荫及子孙,这是这个意思。贾似道也领沐了这浩荡的皇恩,被朝廷授以嘉兴司仓之职。这虽是一个管理县级粮仓的小官,但毕竟能供他衣食,使他从流氓阶层中脱离出来。
然而,要想由这样一个小官通过正常的途径熬到当朝宰相,那实在是痴心妄想,只有通过偶然的奇缘,才有可能飞黄腾达。只是这样的机会太少,在整个南宋王朝当中,有幸者也只有一二人而已,而贾似道偏偏撞上了这样的好运。
原来,贾似道的同父异母的姐姐被选入宫,没想到这位贾氏人既长得超众脱俗,心思又灵慧乖巧,不久就深受理宗的宠爱,被立为贵妃。贾氏也真算贤德,她邀宠之后,便念念不忘她这位兄弟,成天给理宗吹枕边风。说她这位弟弟如何如何贤能,如何如何有本领,理宗便不问是非,对他的这位小舅子大加提拔。
由于贾妃枕边风的缘故,数年之中,贾似道的职位一升再升。
先是提拔为籍田令、太常丞、军器监,后来干脆升为大宗正丞。贾似道在这些职位上干了些什么呢?他早年的流氓习气在这时才真正有了发挥之处,他聚众赌博,出入妓院,挟妓游冶。尤其是在西湖之上,他的游船最大,歌妓最多,在夜间游湖时,灯火最明处肯定有贾似道的身影。
当时还是宰相史弥远专权,贾似道就交接史嵩之、史岩等史氏党羽。当有人状告贾似道过于放浪,有碍礼教道学之时,理宗就让临安知府史岩查勘贾似道的行迹。史岩知道贾似道的姐姐是理宗的宠妃,贾似道又与自己交好,哪里还肯据实回报,他对理宗说:“贾似道虽有形迹不检之处,只不过是少年习气,并未伤于风化。但观其材,似可大用。”理宗听了这些话,就放下了心。他本来就不想处罚贾似道,这时,也就只把他调到澧州去当知州。虽不是京官了,但品位未降,又有了实权,对于贾似道来讲,未尝不是好事。1259年2月,蒙古大汗蒙哥出兵三路,进攻南宋。南宋的边境重镇鄂州被围数月,董宋臣等人竟压住警报,不使理宗得知。后来大臣们慌了手脚,准备出逃,理宗才知有蒙古人来攻。理宗不思抗击,反让董宋臣、丁大全等人准备迁都逃亡,这一举措立刻引起了正直朝臣的强烈反对,在文天祥等人的强烈要求下,理宗只好贬逐了两人,让吴潜、贾似道主政。
贾似道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带兵出征,这是他专权误国的开始。他邀得权力的重要法门,就是谎报战功。
贾似道当然没有指挥才能,更无作战的勇气,在移兵黄州的途中,远远看见一支队伍,以为是蒙古军袭来,贾似道吓得抱头叹息:“这番死了!这番死了!”等军士报知前面的敌人不是蒙古军,而一小股南宋的叛军,贾似道这才信心大增,指挥他这支占绝对优势的军队赶跑了叛军。
搜罗美女艺伎,引诱皇帝纵情享乐
当时,鄂州城的守卫战打得很激烈,城中军民死伤达一万多人,对忽必烈所部的蒙古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坚守,蒙古人也难以轻易向南推进。然而,贾似道等人却吓破了胆,当忽必烈扬言要进攻扬州时,贾似道连忙遣使向蒙古人求和,自许了许多投降条件。但忽必烈拒绝议和,一面加紧攻打鄂州,一面准备进攻扬州。这使得贾似道忧恐万状,一筹莫展。
正在这时,进攻四川一带的西路蒙古军战败,蒙古大汗蒙哥在进攻四川合州钓鱼城时中箭受伤,病发而死,蒙古贵族内部发生权力之争,留在后方的王室趁机自立为大汗。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准备起兵北还。这时,贾似道若能趁势追击,一定会大获胜利。可贾似道明知蒙古军即将撤走,偏偏又主动去求和,忽必烈正欲撤兵,乐得占个大便宜,就与贾似道签订了议和条约,要贾似道每年输纳大量钱物,这才带兵北还。
蒙古兵退去,昏庸虚弱的南宋小朝廷长吁了一口气,尤其是宋理宗,真是对贾似道感激莫名。贾似道也真会做戏,首先,他在蒙古兵撤退时截杀了一百多个蒙古散骑,布置了一个宏大的胜利场面,然后向朝廷报捷,说经过如何如何苦战,将士如何效力用命,杀了多少敌人,等等,弄得理宗深信不疑。其次,他笼络朝臣,既让他们不明真相,又让他们封锁消息。这么一来,贾似道就成了国家的栋梁,乃至民族英雄。

贾似道求取权力的法术就是瞒和骗,他同忽必烈定的条约当然不能让别人知道,尤其是瞒住理宗,否则,一切都要露馅了。他怕吴潜把守卫鄂州的功劳争归己有,也怕吴潜揭穿了他的把戏,就以吴潜反对立赵祺做太子为名,离间吴潜和理宗、太子的关系,并诬告他在抗击元兵时举措不当,以至败绩。理宗就下令削去了吴潜的左丞相之职,在流放途中,贾似道密使人将他毒死,终于除去了心头之患。
这时,忽必烈派郝经来催要贾似道许下的岁币,贾似道连忙派人把他关押起来,并封锁消息。贾似道采取的第三种取宠窃权的方法是大造舆论,宣传自己。其实,只要寡廉鲜耻,这一招往往是很有效的。他在带兵增援鄂州之时,贪生怕死,根本不懂指挥作战,被吴潜派往鄂州下游的黄州时,又推推挡挡,不愿到蒙古兵出没的地方去。但一旦当权,他的劣迹立刻变成了功绩,他指使幕僚,收罗“名士”,为自己撰写《福华编》,把自己的“援鄂之功”吹得天花乱坠。这种做法,在当时收到了很大的效果,朝廷上下以致平民百姓都曾被他蒙骗一时。理宗甚至亲写诏书称赞他说:“贾似道隐然殄敌,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
趁此时机,贾似道又利用朝廷中反对董宋臣、丁大全的情绪,把专权的宦官和其他外戚权臣一一除掉。在理宗执政的后期,贾似道可以说是独揽大权,无人可比了。
贾似道当政期间,也采取了宦官、奸佞之徒蛊惑皇帝的传统方法,即为皇帝搜罗美女艺伎,引诱皇帝纵情享乐。宋理宗本就昏庸无才,不愿理政事,这回可得了贾似道这么一个擎天巨柱,外能御蒙古兵,内能治百事,又能劝己享乐,真是再好也没有了。理宗晚年,南宋已脆弱不堪,史书上评论这一时期的形势是“犹如用坏胶烂纸糊起来的纸坛子,只要用力一戳,便会碎成万片。”
理宗还算幸运;他享乐了几十年;撒手而去,终于未做亡国之君。理宗之后是度宗,度宗本是理宗的皇侄,因过继为子而即位,时年25岁。度宗上台之后,曾一度亲理政事,限制贾似道的权力,显得干练有为,也确实干了几件好事,朝野上下为之一振,觉得度宗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当贾似道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时,一些正直的大臣纷纷上书弹劾贾似道。这使贾似道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自己将会有灭顶之灾。于是他又开始耍弄手腕,向度宗要权了。
贾似道精心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他先弃官隐居,然后让自己的亲信吕文德从湖北抗蒙前线假传边报,说是忽必烈亲率大兵急攻下沱,看样子势不可挡,有直取南宋都城临安之势。度宗正欲改革弊政,励精图治,没想到当头来了这么一棒。他立刻召集众臣,商量出兵抗击蒙古军之事,宋度宗万万没有想到,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人能提出一言半语的御兵之策,更不用说为国家慷既赴任,领兵出征了。而这时,贾似道却归隐林下,悠哉游哉地过着他的隐居生活。
卖官鬻爵,丞相府门庭若市
前线的警报传来,数十万蒙古铁骑的急攻,要都城筑垒防御,这一切,使得度宗心惊肉跳,不知所以。忽然,他想起朝廷之中惟一的那位能抗击蒙古军的“鄂州大捷”的英雄贾似道来,他是否会有好的御敌之策呢?度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用皇太后的面子,请求贾似道出山。谢太后写了手谕,派人恭恭敬敬地送给贾似道,这么一来,贾似道放心了。他可得拿足了架子再说,先是搪塞不出,继而又要度宗大封其官。度宗无奈,只好给他节度使的荣誉,尊他为太师,并封他为平章军国重事(即首相),还加封他为魏国公。这样,贾似道才心满意足地出来“为国视事”。
贾似道知道警报是他令人假传的,当然要做出慷既赴任、万死不辞甚至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向度宗要了节钺仪仗,即日出征,这真令度宗感激涕零,也令百官惶愧天地。天子的节钺仪仗一旦出去,就不能返回,除非所奉使命有了结果,这代表了皇帝的尊严。贾似道出征这一天,临安城人山人海,来看热闹和送行的人数不计其数,贾似道为了显示威风,居然借口当日不利于出征,令节钺仪仗返回。这真是大长了贾似道的威风,大灭了度宗的志气。等贾似道到“前线”逛了一圈,无事而回,度宗和朝臣见是一场虚惊,额手相庆尚且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追查是谎报还是实报。

贾似道“出征”回来,度宗便把大权交给了他,贾似道还故作姿态,再三辞让,屡加试探要挟,后见度宗和谢太后出于真心,他才留在朝中,这时,满朝文武大臣也争相趋奉,把他比作是辅佐成王的周公。通过这场考验,年轻的度宗对朝臣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至此才理解理宗为什么要委政于贾似道。原来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可用,贾似道虽然奸佞,但国难当头之际,只有他还“忠勇当前”,敢于“挺身而出”。度宗哪里知道,满朝文武懦弱是真,贾似道忠勇却是假,他不知不觉地坠入了贾似道的奸计之中。从此,度宗完全失去了治理朝政的信心和热情,把大权往贾似道那里一推,纵情享乐去了。
贾似道再一次“肃清”朝堂。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朝廷上下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甚至连守门的小吏也要查询一遍,这样,赵宋王朝实际上变成了贾氏的天下。有一次,百官在朝堂议事,不知出于何由,贾似道忽然当着度宗的面怒斥百官说:“要不是我的提拔,你们这些人,哪里会有今天的位置!”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贾似道公然蔑视度宗,把皇家的官府看成他私人的家宅了。
贾似道当政期间,朝政极其腐败,贪污贿赂之风盛行,卖官鬻爵更是司空见惯。贾似道门庭若市,凡想做官者,都必须巴结上贾似道。为了表示自己的权势,贾似道每五天才坐船经过西湖去上朝一次,连宰相衙门也不去,干脆在自己家里办公,所有文件都要公人送往他家,由他审理签署。实际上,许多事贾似道并不管,只是授意一下,让他的幕僚属吏翁应龙、廖莹中等人办理。这样一来,这小朝廷的政治,比理宗时期就更加衰败了。
对于蒙古人进攻襄阳的消息,贾似道采取的策略仍是瞒和骗。他不许任何人提起蒙古军进攻的事,如果有人谈及此事,他就立刻找个借口将他贬斥。有一次,度宗忧虑地问他:“蒙古军已围襄阳三年,不知该怎么办?”贾似道却强硬地回答说:“蒙古军早已被击退,陛下不要听别人的胡言乱语。”并逼迫度宗说出进言之人,度宗无奈,只好说是听一名宫女说的,贾似道也不管是真是假,就将这宫女立即处死。众人看到这种情形,哪里还敢多嘴?
一代奸相居然死于厕所之中
度宗酒色无度,在35岁的壮年忽然病死。恭帝即位,年仅4岁,由太皇太后谢氏听政。不出几月,蒙古兵就打过长江,逼近临安。在这以前,度宗也想发兵增援襄阳,但因贾似道多方牵制,一直未能成功。襄阳城被围五年,城中士卒以人骨为炊,以纸币做衣服,守将吕文焕见救兵不至,只好出城投降。蒙古军在元世祖忽必烈的带领之下,以风卷残云之势,攻下樊城,继续进逼。度宗在日,贾似道紧紧抓住度宗怕死的心理,装腔作势地要求出战,却被度宗死死拖住。贾似道既免了亲临前线之惊怕,又赚了好名声。如今,恭帝即位,元兵猛攻,群臣纷纷要求贾似道出征,他再也使不出计策来推托了。
贾似道胆小如鼠,又贪生怕死,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应付。他调动了十三万精兵,从水路出发,来到安徽一带,他根本不思抗击,只是一味巴结元人,请求议和。他给元丞相伯颜送上礼品,请求割地赔款,但伯颜骂他不守信义,还扣留了使者郝经,便拒绝议和,率兵冲击。贾似道几乎未加抵抗,就和几个属下一起乘小船逃走。南宋军队一片混乱,粮草辎重全被元军夺去,军士死伤逃亡不计其数。
贾似道回朝之后,继续耍弄手腕,牢牢靠定太皇太后谢氏,装出一副忠臣的样子,请求迁都。在鲁港兵败以后,天下舆论哗然,再也掩盖不住,又兼元兵直逼临安,朝野一片震恐,群臣纷纷上书,揭露贾似道的真实面目,要求诛之以谢天下。在强大的压力之后,谢太后被迫将他免职,但这不能平息愤怒,大臣、太学生、平民都坚决要求处死贾似道,谢太后无奈,只得把他贬到偏远的广东一带。
县尉郑虎臣曾受过贾似道的迫害,为了报仇,他主动要求押贾似道去贬所。在押解的路上,郑虎臣多次提醒,让贾似道自尽,但他苟且偷生,不愿就死。郑虎臣想尽办法,勒逼折磨,贾似道自知再也活不下去,就服冰片自杀。怎奈一时并不得死,只是肚泄,郑虎臣气愤不过,就到厕所里抓起他的胸襟,连续往地下猛摔,贾似道终于死于厕所之中,结束了他恶贯满盈的一生。
贾似道凭贾妃而起,其本人无德、无功、无才却能专权两朝,乍看起来,实在是一件十分怪诞的事。其实,只要弄清了其晋身的突破口,这样的事情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古代社会,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王高高在上,掌握着全国的一切,在这种体制下,统治者爱才,是为了自己的一家之天下;统治者不爱才,往往是为了贪图享乐。当然,其中的情况是十分复杂,但有一点却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由帝王来选拔人才。然而,帝王毕竟是人,不是神,因此,再理性的帝王也逃脱不了感性的一面,既然有感性,则被人钻个空子也是常理之中的事了,更何况,有那么多不理性的帝王专凭个人好恶来衡量和选拔人才呢!所以,在帝王集权的体制下,重视人才,固然是好事,但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所选之人,很可能是十恶不赦之奸徒,选拔者坠于其奸计之中,被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不能觉察,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代史上,是比比皆是的。
http://www.360doc.cn/article/349878_20242120.html帝王毕竟是人,不是神,因此,再理性的帝王也逃脱不了感性的一面,既然有感性,则被人钻个空子也是常理之中的事了,更何况,有那么多不理性的帝王专凭个人好恶来衡量和选拔人才呢!
“乱世出英雄”,一点儿也不假,看看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三国、五代时期吧,哪一个时期不涌现出几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多少为战乱不息,兵戎相见的时代增添了几许悲壮与传奇。
其实,乱世也出奸佞,只是英雄的光环太耀眼了,遮住了奸佞的劣迹而已。
不是吗?南宋末年,奸臣一拨接着一拨,他们当权误国,终于使南宋半壁江山在泥潭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这一时期,雄才人杰不是遭害,就是远引避祸,以求全身,只有那些奸佞之徒,如蝇而聚,遮蔽朝廷。
南宋历史上著名的奸相贾似道就是这些奸佞之徒的代表。他生于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台州(今浙江宁海)人,父亲曾官到淮东制置使,虽然官职不算太高,但毕竟衣食无忧,贾似道的童年也应算是在富裕生活中度过。不料在贾似道10岁的那年,父亲忽然病死,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家境立刻落入了困顿之中。无奈贾似道生性浮滑,在失去父亲之后,更是无人管教得住,他就同一帮流氓无赖混在一起,吃喝嫖赌,不务正业。
在宋代,朝廷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往往对那些做过高官或立过大功的官吏的子孙授以一定的官职,叫做“恩荫”,所谓泽被后世、荫及子孙,这是这个意思。贾似道也领沐了这浩荡的皇恩,被朝廷授以嘉兴司仓之职。这虽是一个管理县级粮仓的小官,但毕竟能供他衣食,使他从流氓阶层中脱离出来。
然而,要想由这样一个小官通过正常的途径熬到当朝宰相,那实在是痴心妄想,只有通过偶然的奇缘,才有可能飞黄腾达。只是这样的机会太少,在整个南宋王朝当中,有幸者也只有一二人而已,而贾似道偏偏撞上了这样的好运。
原来,贾似道的同父异母的姐姐被选入宫,没想到这位贾氏人既长得超众脱俗,心思又灵慧乖巧,不久就深受理宗的宠爱,被立为贵妃。贾氏也真算贤德,她邀宠之后,便念念不忘她这位兄弟,成天给理宗吹枕边风。说她这位弟弟如何如何贤能,如何如何有本领,理宗便不问是非,对他的这位小舅子大加提拔。
由于贾妃枕边风的缘故,数年之中,贾似道的职位一升再升。
先是提拔为籍田令、太常丞、军器监,后来干脆升为大宗正丞。贾似道在这些职位上干了些什么呢?他早年的流氓习气在这时才真正有了发挥之处,他聚众赌博,出入妓院,挟妓游冶。尤其是在西湖之上,他的游船最大,歌妓最多,在夜间游湖时,灯火最明处肯定有贾似道的身影。
当时还是宰相史弥远专权,贾似道就交接史嵩之、史岩等史氏党羽。当有人状告贾似道过于放浪,有碍礼教道学之时,理宗就让临安知府史岩查勘贾似道的行迹。史岩知道贾似道的姐姐是理宗的宠妃,贾似道又与自己交好,哪里还肯据实回报,他对理宗说:“贾似道虽有形迹不检之处,只不过是少年习气,并未伤于风化。但观其材,似可大用。”理宗听了这些话,就放下了心。他本来就不想处罚贾似道,这时,也就只把他调到澧州去当知州。虽不是京官了,但品位未降,又有了实权,对于贾似道来讲,未尝不是好事。1259年2月,蒙古大汗蒙哥出兵三路,进攻南宋。南宋的边境重镇鄂州被围数月,董宋臣等人竟压住警报,不使理宗得知。后来大臣们慌了手脚,准备出逃,理宗才知有蒙古人来攻。理宗不思抗击,反让董宋臣、丁大全等人准备迁都逃亡,这一举措立刻引起了正直朝臣的强烈反对,在文天祥等人的强烈要求下,理宗只好贬逐了两人,让吴潜、贾似道主政。
贾似道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带兵出征,这是他专权误国的开始。他邀得权力的重要法门,就是谎报战功。
贾似道当然没有指挥才能,更无作战的勇气,在移兵黄州的途中,远远看见一支队伍,以为是蒙古军袭来,贾似道吓得抱头叹息:“这番死了!这番死了!”等军士报知前面的敌人不是蒙古军,而一小股南宋的叛军,贾似道这才信心大增,指挥他这支占绝对优势的军队赶跑了叛军。
搜罗美女艺伎,引诱皇帝纵情享乐
当时,鄂州城的守卫战打得很激烈,城中军民死伤达一万多人,对忽必烈所部的蒙古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坚守,蒙古人也难以轻易向南推进。然而,贾似道等人却吓破了胆,当忽必烈扬言要进攻扬州时,贾似道连忙遣使向蒙古人求和,自许了许多投降条件。但忽必烈拒绝议和,一面加紧攻打鄂州,一面准备进攻扬州。这使得贾似道忧恐万状,一筹莫展。
正在这时,进攻四川一带的西路蒙古军战败,蒙古大汗蒙哥在进攻四川合州钓鱼城时中箭受伤,病发而死,蒙古贵族内部发生权力之争,留在后方的王室趁机自立为大汗。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准备起兵北还。这时,贾似道若能趁势追击,一定会大获胜利。可贾似道明知蒙古军即将撤走,偏偏又主动去求和,忽必烈正欲撤兵,乐得占个大便宜,就与贾似道签订了议和条约,要贾似道每年输纳大量钱物,这才带兵北还。
蒙古兵退去,昏庸虚弱的南宋小朝廷长吁了一口气,尤其是宋理宗,真是对贾似道感激莫名。贾似道也真会做戏,首先,他在蒙古兵撤退时截杀了一百多个蒙古散骑,布置了一个宏大的胜利场面,然后向朝廷报捷,说经过如何如何苦战,将士如何效力用命,杀了多少敌人,等等,弄得理宗深信不疑。其次,他笼络朝臣,既让他们不明真相,又让他们封锁消息。这么一来,贾似道就成了国家的栋梁,乃至民族英雄。

贾似道求取权力的法术就是瞒和骗,他同忽必烈定的条约当然不能让别人知道,尤其是瞒住理宗,否则,一切都要露馅了。他怕吴潜把守卫鄂州的功劳争归己有,也怕吴潜揭穿了他的把戏,就以吴潜反对立赵祺做太子为名,离间吴潜和理宗、太子的关系,并诬告他在抗击元兵时举措不当,以至败绩。理宗就下令削去了吴潜的左丞相之职,在流放途中,贾似道密使人将他毒死,终于除去了心头之患。
这时,忽必烈派郝经来催要贾似道许下的岁币,贾似道连忙派人把他关押起来,并封锁消息。贾似道采取的第三种取宠窃权的方法是大造舆论,宣传自己。其实,只要寡廉鲜耻,这一招往往是很有效的。他在带兵增援鄂州之时,贪生怕死,根本不懂指挥作战,被吴潜派往鄂州下游的黄州时,又推推挡挡,不愿到蒙古兵出没的地方去。但一旦当权,他的劣迹立刻变成了功绩,他指使幕僚,收罗“名士”,为自己撰写《福华编》,把自己的“援鄂之功”吹得天花乱坠。这种做法,在当时收到了很大的效果,朝廷上下以致平民百姓都曾被他蒙骗一时。理宗甚至亲写诏书称赞他说:“贾似道隐然殄敌,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
趁此时机,贾似道又利用朝廷中反对董宋臣、丁大全的情绪,把专权的宦官和其他外戚权臣一一除掉。在理宗执政的后期,贾似道可以说是独揽大权,无人可比了。
贾似道当政期间,也采取了宦官、奸佞之徒蛊惑皇帝的传统方法,即为皇帝搜罗美女艺伎,引诱皇帝纵情享乐。宋理宗本就昏庸无才,不愿理政事,这回可得了贾似道这么一个擎天巨柱,外能御蒙古兵,内能治百事,又能劝己享乐,真是再好也没有了。理宗晚年,南宋已脆弱不堪,史书上评论这一时期的形势是“犹如用坏胶烂纸糊起来的纸坛子,只要用力一戳,便会碎成万片。”
理宗还算幸运;他享乐了几十年;撒手而去,终于未做亡国之君。理宗之后是度宗,度宗本是理宗的皇侄,因过继为子而即位,时年25岁。度宗上台之后,曾一度亲理政事,限制贾似道的权力,显得干练有为,也确实干了几件好事,朝野上下为之一振,觉得度宗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当贾似道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时,一些正直的大臣纷纷上书弹劾贾似道。这使贾似道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自己将会有灭顶之灾。于是他又开始耍弄手腕,向度宗要权了。
贾似道精心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他先弃官隐居,然后让自己的亲信吕文德从湖北抗蒙前线假传边报,说是忽必烈亲率大兵急攻下沱,看样子势不可挡,有直取南宋都城临安之势。度宗正欲改革弊政,励精图治,没想到当头来了这么一棒。他立刻召集众臣,商量出兵抗击蒙古军之事,宋度宗万万没有想到,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人能提出一言半语的御兵之策,更不用说为国家慷既赴任,领兵出征了。而这时,贾似道却归隐林下,悠哉游哉地过着他的隐居生活。
卖官鬻爵,丞相府门庭若市
前线的警报传来,数十万蒙古铁骑的急攻,要都城筑垒防御,这一切,使得度宗心惊肉跳,不知所以。忽然,他想起朝廷之中惟一的那位能抗击蒙古军的“鄂州大捷”的英雄贾似道来,他是否会有好的御敌之策呢?度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用皇太后的面子,请求贾似道出山。谢太后写了手谕,派人恭恭敬敬地送给贾似道,这么一来,贾似道放心了。他可得拿足了架子再说,先是搪塞不出,继而又要度宗大封其官。度宗无奈,只好给他节度使的荣誉,尊他为太师,并封他为平章军国重事(即首相),还加封他为魏国公。这样,贾似道才心满意足地出来“为国视事”。
贾似道知道警报是他令人假传的,当然要做出慷既赴任、万死不辞甚至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向度宗要了节钺仪仗,即日出征,这真令度宗感激涕零,也令百官惶愧天地。天子的节钺仪仗一旦出去,就不能返回,除非所奉使命有了结果,这代表了皇帝的尊严。贾似道出征这一天,临安城人山人海,来看热闹和送行的人数不计其数,贾似道为了显示威风,居然借口当日不利于出征,令节钺仪仗返回。这真是大长了贾似道的威风,大灭了度宗的志气。等贾似道到“前线”逛了一圈,无事而回,度宗和朝臣见是一场虚惊,额手相庆尚且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追查是谎报还是实报。

贾似道“出征”回来,度宗便把大权交给了他,贾似道还故作姿态,再三辞让,屡加试探要挟,后见度宗和谢太后出于真心,他才留在朝中,这时,满朝文武大臣也争相趋奉,把他比作是辅佐成王的周公。通过这场考验,年轻的度宗对朝臣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至此才理解理宗为什么要委政于贾似道。原来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可用,贾似道虽然奸佞,但国难当头之际,只有他还“忠勇当前”,敢于“挺身而出”。度宗哪里知道,满朝文武懦弱是真,贾似道忠勇却是假,他不知不觉地坠入了贾似道的奸计之中。从此,度宗完全失去了治理朝政的信心和热情,把大权往贾似道那里一推,纵情享乐去了。
贾似道再一次“肃清”朝堂。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朝廷上下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甚至连守门的小吏也要查询一遍,这样,赵宋王朝实际上变成了贾氏的天下。有一次,百官在朝堂议事,不知出于何由,贾似道忽然当着度宗的面怒斥百官说:“要不是我的提拔,你们这些人,哪里会有今天的位置!”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贾似道公然蔑视度宗,把皇家的官府看成他私人的家宅了。
贾似道当政期间,朝政极其腐败,贪污贿赂之风盛行,卖官鬻爵更是司空见惯。贾似道门庭若市,凡想做官者,都必须巴结上贾似道。为了表示自己的权势,贾似道每五天才坐船经过西湖去上朝一次,连宰相衙门也不去,干脆在自己家里办公,所有文件都要公人送往他家,由他审理签署。实际上,许多事贾似道并不管,只是授意一下,让他的幕僚属吏翁应龙、廖莹中等人办理。这样一来,这小朝廷的政治,比理宗时期就更加衰败了。
对于蒙古人进攻襄阳的消息,贾似道采取的策略仍是瞒和骗。他不许任何人提起蒙古军进攻的事,如果有人谈及此事,他就立刻找个借口将他贬斥。有一次,度宗忧虑地问他:“蒙古军已围襄阳三年,不知该怎么办?”贾似道却强硬地回答说:“蒙古军早已被击退,陛下不要听别人的胡言乱语。”并逼迫度宗说出进言之人,度宗无奈,只好说是听一名宫女说的,贾似道也不管是真是假,就将这宫女立即处死。众人看到这种情形,哪里还敢多嘴?
一代奸相居然死于厕所之中
度宗酒色无度,在35岁的壮年忽然病死。恭帝即位,年仅4岁,由太皇太后谢氏听政。不出几月,蒙古兵就打过长江,逼近临安。在这以前,度宗也想发兵增援襄阳,但因贾似道多方牵制,一直未能成功。襄阳城被围五年,城中士卒以人骨为炊,以纸币做衣服,守将吕文焕见救兵不至,只好出城投降。蒙古军在元世祖忽必烈的带领之下,以风卷残云之势,攻下樊城,继续进逼。度宗在日,贾似道紧紧抓住度宗怕死的心理,装腔作势地要求出战,却被度宗死死拖住。贾似道既免了亲临前线之惊怕,又赚了好名声。如今,恭帝即位,元兵猛攻,群臣纷纷要求贾似道出征,他再也使不出计策来推托了。
贾似道胆小如鼠,又贪生怕死,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应付。他调动了十三万精兵,从水路出发,来到安徽一带,他根本不思抗击,只是一味巴结元人,请求议和。他给元丞相伯颜送上礼品,请求割地赔款,但伯颜骂他不守信义,还扣留了使者郝经,便拒绝议和,率兵冲击。贾似道几乎未加抵抗,就和几个属下一起乘小船逃走。南宋军队一片混乱,粮草辎重全被元军夺去,军士死伤逃亡不计其数。
贾似道回朝之后,继续耍弄手腕,牢牢靠定太皇太后谢氏,装出一副忠臣的样子,请求迁都。在鲁港兵败以后,天下舆论哗然,再也掩盖不住,又兼元兵直逼临安,朝野一片震恐,群臣纷纷上书,揭露贾似道的真实面目,要求诛之以谢天下。在强大的压力之后,谢太后被迫将他免职,但这不能平息愤怒,大臣、太学生、平民都坚决要求处死贾似道,谢太后无奈,只得把他贬到偏远的广东一带。
县尉郑虎臣曾受过贾似道的迫害,为了报仇,他主动要求押贾似道去贬所。在押解的路上,郑虎臣多次提醒,让贾似道自尽,但他苟且偷生,不愿就死。郑虎臣想尽办法,勒逼折磨,贾似道自知再也活不下去,就服冰片自杀。怎奈一时并不得死,只是肚泄,郑虎臣气愤不过,就到厕所里抓起他的胸襟,连续往地下猛摔,贾似道终于死于厕所之中,结束了他恶贯满盈的一生。
贾似道凭贾妃而起,其本人无德、无功、无才却能专权两朝,乍看起来,实在是一件十分怪诞的事。其实,只要弄清了其晋身的突破口,这样的事情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古代社会,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王高高在上,掌握着全国的一切,在这种体制下,统治者爱才,是为了自己的一家之天下;统治者不爱才,往往是为了贪图享乐。当然,其中的情况是十分复杂,但有一点却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由帝王来选拔人才。然而,帝王毕竟是人,不是神,因此,再理性的帝王也逃脱不了感性的一面,既然有感性,则被人钻个空子也是常理之中的事了,更何况,有那么多不理性的帝王专凭个人好恶来衡量和选拔人才呢!所以,在帝王集权的体制下,重视人才,固然是好事,但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所选之人,很可能是十恶不赦之奸徒,选拔者坠于其奸计之中,被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不能觉察,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代史上,是比比皆是的。
http://www.360doc.cn/article/349878_20242120.html
  贾似道就死于漳州龙海市九湖镇的木棉庵。
传统裙带关系是娘亲舅大!
呃,有国舅爷吗?
古有贾蛐蛐

今有周带鱼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奸事。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当时蒙哥新死,似道已知,遣使约和之日,正忽必烈决定退兵之时,那有称臣之理!此时如能达成合理和议,亦未始非为好事。实则宋、元兵事之开,乃史嵩之等人侥幸邀功之心造成,至似道之时,宋朝已颓象四露,这非贾的责任,相反他是背包袱的。他的进身,虽有其姐的作用,但贾妃淳祐七年已死,可见他的获得理宗信用,还是由于他的才具。他的行公田法,事实上是他最后失败以致杀身的原因。那些降将和杀他的郑虎臣就都是大地主。范文焕、范文虎、夏贵等都富贵已极,他们不愿打仗,处处拥兵自重,这种积弊原是宋朝“祖宗御将之法”造成的。贾似道亲出“督师”,已是孤注一掷。历史上大概也没有这样的“奸臣”。
宋亡后,元世祖曾问宋降将:“尔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元世祖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可见,这些降将也只说似道重文士轻武人,没有其它“误国欺君”的指责。他们所说降敌的理由,反被敌人所讥笑,这倒很有意思。

客观的说,贾似道能力不是很强,而且私德不好。但是,他是所有南宋剩下的资历够当宰相的人里最强的了。其他的人干脆就是只会写道德文章的腐儒。当时文武全才的人不是没有,但是类似李庭芝之类文武全才的人,资历实在太浅,不能服众。李庭芝本人都是贾似道特进超擢,跳级提拔,才能担任制置司参议这个相当于军区参谋长的职位。再比如文天祥,贾似道在淳祐九年(1249年)为京湖制置使的时候,他在这之前淳佑4年中状元,进翰林院,结果才过了2年就父亲死了回去守孝了,然后在低级官职上起伏了十几年做过八品的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九年(1273年),起为湖南提刑,1274年改知赣州。1275年勤王,才除知平江府,勤王入京后才除知临安府。1276年,已经是襄阳溃败了,才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可以说贾似道是当时没办法,青黄不接时矮子里拔高个拔出来的。

又许多人都说贾似道是靠裙带关系上台的,但实际上贾似道在淳祐九年(1249年)由名将孟珙临死前推荐而得以出镇京湖制置使做孟珙的继任者。
贾氏专宠后宫,始自绍定四年(1231)七月,至淳祐七年(1247)二月病故。淳祐九年九月,以阎氏为贵妃,自此阎氏专宠。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贾似道一步步升为宰相并不是贾妃的缘故,而纯粹是宋末当时确实没有更拿的出手的人选了。

贾似道成名的鄂州之战,蒙军包围鄂州之后,在城外建造了一座五丈高的了望台,忽必烈“日居其上”,亲自指挥攻城。十月,贾似道由汉阳进入鄂州城内督师,直接指挥保卫鄂州的战斗,理宗也派人于军中拜他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蒙军久攻鄂城不下,乃“作鹅车,洞掘其城,别遣勇士先登,攻其西(束)南陬,屡破之”。已移军鄂州城内的高达一面率军力战,一面组织士兵修补城墙,城屡破而屡筑,使蒙军不能得逞。贾似道又命宋军沿城墙内壁建造木栅,形成夹城,以防蒙军穴城而入。木栅于一夜之间筑成,忽必烈闻之,不得不承认贾似道的军事才干,他感慨地对身旁近臣说:“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蒙军久攻城不下,有些将领就归罪于士人,说都是他们力劝忽必烈不可杀人,造成鄂城不肯投降之故。忽必烈驳斥道:“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再次表明忽必烈对贾似道作为一个文臣有如此军事才干的称道。

南宋末期财政危机很大,主持国政的贾似道如崇祯,四处伸手,就是讨不到钱。
贾似道就来硬的。直接没收田地超过一百亩的大地主田地的部分(可能是没有什么时候的田契证据什么的就算)。从苏杭一带先没收起。
杀人父母犹可恕,断人财路仇难解。
所以贾似道成为反和平反人类的国舅爷,被流放岭南,然后在路上,就被押解官处死了。并且在戏曲中出了名。
按说朝庭有体面,官官相护在这里就不生效了呢?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奸事。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当时蒙哥新死,似道已知,遣使约和之日,正忽必烈决定退兵之时,那有称臣之理!此时如能达成合理和议,亦未始非为好事。实则宋、元兵事之开,乃史嵩之等人侥幸邀功之心造成,至似道之时,宋朝已颓象四露,这非贾的责任,相反他是背包袱的。他的进身,虽有其姐的作用,但贾妃淳祐七年已死,可见他的获得理宗信用,还是由于他的才具。他的行公田法,事实上是他最后失败以致杀身的原因。那些降将和杀他的郑虎臣就都是大地主。范文焕、范文虎、夏贵等都富贵已极,他们不愿打仗,处处拥兵自重,这种积弊原是宋朝“祖宗御将之法”造成的。贾似道亲出“督师”,已是孤注一掷。历史上大概也没有这样的“奸臣”。
宋亡后,元世祖曾问宋降将:“尔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元世祖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可见,这些降将也只说似道重文士轻武人,没有其它“误国欺君”的指责。他们所说降敌的理由,反被敌人所讥笑,这倒很有意思。

客观的说,贾似道能力不是很强,而且私德不好。但是,他是所有南宋剩下的资历够当宰相的人里最强的了。其他的人干脆就是只会写道德文章的腐儒。当时文武全才的人不是没有,但是类似李庭芝之类文武全才的人,资历实在太浅,不能服众。李庭芝本人都是贾似道特进超擢,跳级提拔,才能担任制置司参议这个相当于军区参谋长的职位。再比如文天祥,贾似道在淳祐九年(1249年)为京湖制置使的时候,他在这之前淳佑4年中状元,进翰林院,结果才过了2年就父亲死了回去守孝了,然后在低级官职上起伏了十几年做过八品的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九年(1273年),起为湖南提刑,1274年改知赣州。1275年勤王,才除知平江府,勤王入京后才除知临安府。1276年,已经是襄阳溃败了,才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可以说贾似道是当时没办法,青黄不接时矮子里拔高个拔出来的。

又许多人都说贾似道是靠裙带关系上台的,但实际上贾似道在淳祐九年(1249年)由名将孟珙临死前推荐而得以出镇京湖制置使做孟珙的继任者。
贾氏专宠后宫,始自绍定四年(1231)七月,至淳祐七年(1247)二月病故。淳祐九年九月,以阎氏为贵妃,自此阎氏专宠。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贾似道一步步升为宰相并不是贾妃的缘故,而纯粹是宋末当时确实没有更拿的出手的人选了。

贾似道成名的鄂州之战,蒙军包围鄂州之后,在城外建造了一座五丈高的了望台,忽必烈“日居其上”,亲自指挥攻城。十月,贾似道由汉阳进入鄂州城内督师,直接指挥保卫鄂州的战斗,理宗也派人于军中拜他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蒙军久攻鄂城不下,乃“作鹅车,洞掘其城,别遣勇士先登,攻其西(束)南陬,屡破之”。已移军鄂州城内的高达一面率军力战,一面组织士兵修补城墙,城屡破而屡筑,使蒙军不能得逞。贾似道又命宋军沿城墙内壁建造木栅,形成夹城,以防蒙军穴城而入。木栅于一夜之间筑成,忽必烈闻之,不得不承认贾似道的军事才干,他感慨地对身旁近臣说:“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蒙军久攻城不下,有些将领就归罪于士人,说都是他们力劝忽必烈不可杀人,造成鄂城不肯投降之故。忽必烈驳斥道:“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再次表明忽必烈对贾似道作为一个文臣有如此军事才干的称道。

南宋末期财政危机很大,主持国政的贾似道如崇祯,四处伸手,就是讨不到钱。
贾似道就来硬的。直接没收田地超过一百亩的大地主田地的部分(可能是没有什么时候的田契证据什么的就算)。从苏杭一带先没收起。
杀人父母犹可恕,断人财路仇难解。
所以贾似道成为反和平反人类的国舅爷,被流放岭南,然后在路上,就被押解官处死了。并且在戏曲中出了名。
按说朝庭有体面,官官相护在这里就不生效了呢?

我感觉有演义的部分!
FriedrichIV 发表于 2014-12-6 21:23
古有贾蛐蛐

今有周带鱼
天天周带鱼,能不能换点新花样?要不你学学阎朝隐 估计你不知道他是谁?干出什么事,那好老夫就给你上一课,不收钱。
公元699年武则天得了场大病,于是下诏让各地官员祭祀神庙以求消灾祈福。给事中阎朝隐被派往登封少室山祭祀,此人别出心裁,决定不用平常的猪、羊等牲畜作祭品,将自己洗干净了趴在贡盘之上进行祭供。当时观者纷纷窃笑,恰巧不久武则天病真好了,感念阎朝隐的忠心表现,就升了他的官
天天周带鱼,能不能换点新花样?要不你学学阎朝隐 估计你不知道他是谁?干出什么事,那好老夫就给你上一 ...
哟,分清楚家猫和豹猫了么?
FriedrichIV 发表于 2014-12-7 08:46
哟,分清楚家猫和豹猫了么?
哎呀 看清我怎么回的贴了吗?是豹还是猫?
南宋末年各种奇葩,要不然也不会被蒙元给灭亡了。
田亩法实施得罪好多大地主,贾其实是主动捐一万亩地,郑虎臣只是个破产地主的儿子杀贾抱私怨。
《喻世明言》第二十二卷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原始文明 发表于 2014-12-6 23:27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 ...
科普的很到位

贾流传至今的很多恶迹确实都是后人附会
对比金、元史,结合双方形式,有些奸臣并不奸。所以才有吕思勉为秦桧翻案。
元史可是记录了忽必烈的名言——天下唯贾似道可以与我为敌。

贾似道再无能,也在蒙元南征的狂潮中顶了20余年。

南宋最后的崩溃,就是一帮大臣和太学生上书,迫使贾似道不得不带领禁卫军亲征,然后在野战中失败,而临安空虚,又不听贾似道的话,赶快南逃,而被蒙冤军队抄了后路,陷入重围的。
能抓耗子就是好猫,能哄领导开心就是有本事,管他是豹还是猫
FriedrichIV 发表于 2014-12-6 21:23
古有贾蛐蛐

今有周带鱼
我怎么想到了徐才厚。
方船子1S 发表于 2014-12-8 23:45
我怎么想到了徐才厚。
人家对带鱼有怨念,几乎每帖必提带鱼。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 ...
有人背锅是肯定的,这人是忠奸不好评论,但问一下他历史上著名的“打算法”是怎么回事?可是直接逼反了刘整,加速了南宋的灭亡啊。
元史可是记录了忽必烈的名言——天下唯贾似道可以与我为敌。

贾似道再无能,也在蒙元南征的狂潮中顶了20 ...
我没百度到忽必烈的那句话,贾似道若真如你所说,倒也是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真汉子了,但怎么解释他迫害武将的打算法呢?
片翼 发表于 2014-12-9 10:44
有人背锅是肯定的,这人是忠奸不好评论,但问一下他历史上著名的“打算法”是怎么回事?可是直接逼反了刘 ...
  刘整投元,不仅使南宋失去泸州这一重要的战略地区,而且在其后的宋元战事上更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在元廷讨论对宋和战的会议上,力主伐宋,坚定了元世祖的决心,并献主攻襄阳、训练水军之计,最终一举灭亡南宋。
  对于刘整叛宋及其造成的影响,南宋人感受深刻,1273年(咸淳九年),大臣汪立信说:“臣奉命分阃,延见吏民,皆痛哭流涕而言襄樊之祸皆由范文虎及俞兴父子,……兴奴仆庸材器,量褊浅,务复私仇,激成刘整之祸,流毒至今。”。可知南宋时人将此归咎于俞兴的个人才德,但从执行政令的角度看,俞兴则无可指责,而刘整军中的开支则应当是有问题的,否则他也不会如此费尽心力去疏通俞兴了。俞兴所执行的“打算”并不是仅仅针对刘整的个别行为,而是在执行贾似道主政期间采取的一项被称为“打算法”的政令。

  关于打算法,《宋史》记载:“鄂州围解,贾似道既罔上要功,恶阃外之臣与已分功,乃行打算法以诸路,欲于军、兴时支散官物为罪系去之。”其实行开始时间在1260年(景定元年)五月。而“打算”一词的含义,参诸宋人文献,其意思为核算,会计,可见,贾似道实行的打算法,是在蒙古退军,形势暂时缓解的情况下,对在外诸军进行的一次大范围的财务审计。因此法获罪的将帅甚多,“江阃史岩之、淮阃杜庶、广西帅皆受监钱之苦,累及妻子,徐、李、杜逮系狱,杜死后,追钱犹未巳也。”前述曹世雄、向士璧二人也是“以核诸兵费,……皆坐侵盗官钱贬远州”。
  对于打算法推行的目的,上述文献均归于贾似道嫉贤妒能的个人动机,这无疑反映出宋人对贾误国的怨愤之情,但如果联系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财政状况,其原因则不是如此简单。

      南宋后期,自开禧北伐后,中央财政就开始逐步恶化,端平入洛后宋蒙交恶,军费开支更是急剧膨胀,“三京之役,边储一空;收楮之令,帑金尽耗……督视之行,缗以七百万计;襄阃之犒赏,以五百万计;沿边命帅,以三百万计;诸将招军,以二百万计;蜀中抚谕,亦以一百万计,一兵之遣,一镪之支,皆仰朝廷,不可枚数。……诸路和籴子本不继,行赉居送,在在枵然。”,在实行打算法之前的宝祐年间,宋蒙之间的战争进行20多年后,南宋财政已经近于崩溃了,大臣高斯得上奏说:“国计有将败之虞”,“国家版图日蹙,财力日耗……闻主计之臣,岁入之数不过一万二千余万,而其所出,乃至二万五千余万,……是饮鸩以止渴也……国家用度日以不给,盖有如贾谊所谓‘大命将倾,莫之拯救’者……财用空竭犹之气血凋耗,亦足以毙人之国。”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贾似道实行打算法,实是有财政上的原因。联系到贾似道在景定年间实行的公田法,从财政的角度来看,打算法其实也是贾为拯救南宋政权危机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前者为节流,后者为开源。实行此法时,宋理宗依然在世,在强敌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贾似道如果其出发点仅仅是想把地方统帅一网打尽,即便再受宠幸,他也不可能得到皇帝的支持。

      南宋自开禧以后,各地纷纷创设新军,原有的屯驻大军统兵体制逐步解体。李曾伯1252(淳韦占十二年)上札子说:“自开禧、嘉定以来,军政日坏,各路有制阃,各州有节制,往往侵夺诸戎司权柄,创招军分……,以此各处之新军日添,戎司之旧军日减”,“鄂司旧额四万六千一百二十人,比今来见管五千三百六十二人,”而“江、鄂、荆、襄、潭、黄等处二十八屯,共管官军一十二万一百八十五人”,“积而至于今日,沿江诸戎司遂致倒坏,盖不独鄂州都统司一处也”。其结果造成总领所财政出现危机,“司存所以倒败不可为者,祗缘困于制司并诸州添创军分之多。”总领所人不敷出,则需要中央调剂补给,长此以往,则又连累中央出现财政危机。因此,南宋政府行打算法,其作用之一是控制地方招军的规模,缓解中央的财政危机。

  撇开个人因素,应当说,贾似道实行打算法是有其现实的需求及合理性的,但结果却和其实行的公田法一样,招来怨声一片,最严重的恶果则是直接导致了刘整的叛变。

      我个人的看法是,贾似道被时势所迫,推到了一个其不能胜任的位置上,可以称得上误国,但主要是能力原因而非道德原因,这跟秦桧是完全不同的。
乌良海 发表于 2014-12-8 14:00
元史可是记录了忽必烈的名言——天下唯贾似道可以与我为敌。

贾似道再无能,也在蒙元南征的狂潮中顶了20 ...
这句话又太夸奖贾似道了,估计是假的。


忽必烈称赞贾似道是以下两句话:

“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元史·廉希宪传》)

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元史·郝经传》)

贾似道作为一个地方大员是合格的,但作为宰相就差了些,没能拿出什么救国良策。当然,南宋方面也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文天祥要比贾似道小二十三岁呢,刚刚上来南宋就垮了。
屁股决定脑袋 发表于 2014-12-9 10:22
人家对带鱼有怨念,几乎每帖必提带鱼。
让带鱼给刺激到了。可以理解,这种人医院里多的是。怨念执念放不下必成心病。
肘子炖带鱼 挺好的。
六侗寨老 发表于 2014-12-8 13:42
对比金、元史,结合双方形式,有些奸臣并不奸。所以才有吕思勉为秦桧翻案。
吕思勉是标新立异顺便讽刺当时的军阀。读宋史还是要读邓广铭的。

传统史学中认定的南宋四大奸相,秦桧、贾似道、韩佗胄和史弥远,贾似道、韩佗胄被称为奸相是有点过,秦桧活该在岳庙前跪着。
木棉庵,郑虎臣诛杀贾似道!
乌良海 发表于 2014-12-8 14:00
元史可是记录了忽必烈的名言——天下唯贾似道可以与我为敌。

贾似道再无能,也在蒙元南征的狂潮中顶了20 ...
这话捧高了吧
是说贾贵妃吧?!皇帝都是好的,这些贪官真可恶!是吧。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世祖召问曰汝等何降之易?



     新元史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昔宋亡,其降将入朝,世祖召问曰:“汝等何降之易?”

    对曰:“贾似道轻侮臣等,故皆无斗志。”

    帝曰:“此似道一人之罪,汝主何负焉!”

    符宝郎董文忠从旁责之曰:“宋主贵汝、富汝,未尝薄汝也。今坐视社稷之亡,可乎?”。

    诸降将皆惭谢而退。



    大矣哉,世祖之教忠也。吾观元之亡也,民叛于下,而士死其官,损躯ㄕ糜妻子以赴国家之难者,史不绝书。盖过于辽金之季远甚。呜乎!王者一言之予夺,而人心习尚为之转移,岂不诚然哉!作《忠义传》。



   《新元史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忠义一



  攸哈剌拔都 任志 刘天孚 阚文兴张桓萧景茂侯彦直布景龙毛铎 祝兴可 樊复 张怀德 刁代 李纯 董文彦 韩心渊 周宏 李齐 周喜同 塔不台 韩因 卞琛 小十 李仲亨乔彝张岩起吴德新 王佐 颜瑜 王士元 杨朴 孙撝 石普 盛昭 杨乘 纳速剌丁宝童海鲁丁 西山驴胡善
不就推行公田法吗?结果被郑虎臣公报私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