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自锻破片战斗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9:26:28
如题。
哪位高人可以给我一个详尽的关于各种战斗部的资料?如题。
哪位高人可以给我一个详尽的关于各种战斗部的资料?
自锻破片战斗部 
这种战斗部在炸药装药前方有一个口部朝前的轴对称形凹腔,内有药型罩。凹腔很浅,或者说药形罩的锥角很大(120°~150°)。战斗部引爆后,由于凹腔周围的爆轰波形向中心会聚,金属药形罩迅速向轴线闭合,压缩成固态的金属体。一般把这个金属体叫做自锻弹丸或自锻破片。它的速度一般为2 000 ~3 500米/秒,形状短粗,因此穿甲能力不如空心装药战斗部产生的金属射流。但它不受战斗部是否旋转的影响,炸高对其穿甲能力影响也较小。自锻破片的穿甲能力主要取决于药形罩与装药的几何形状、性能和初始爆轰波阵面的形状等。与空心装药相比,它适于在更远的距离上攻击更薄的装甲。
  这种战斗部在末敏反坦克弹药、地雷上应用最多,用于攻击坦克顶装甲和底装甲。
常见战斗部说明

 爆破战斗部  它主要依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作用毁伤目标,因此它一般装有比较多的炸药(装填系数高)。如果它在目标外部爆炸,那么对壳体的要求只是能保证强度,以免发射时损坏,引信多采用近炸引信,或瞬时出发引信。如果需要它在目标内部爆炸,就要求壳体具有一定的硬度与合适的外形,这样在穿透目标时,弹头不会因为过分变形而影响穿透效率。根据在目标内外爆炸的不同,爆破战斗部有时候分为内爆型战斗部和外爆型战斗部。
  爆破战斗部适于对付软目标、工事,特别是在水下爆炸时,由于水的密度大,冲击波的破坏作用更大。
  杀伤战斗部  它在炸药爆炸后产生大量高速破片,利用它们的撞击来毁伤目标。破片产生的方法则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靠炸药炸裂金属壳体而随机形成自然破片。这种自然破片型杀伤战斗部的有效性最差,因为一部分爆炸能量将用于炸裂壳体,破片大小、能量也不均匀。为了使壳体更容易被炸裂,同时也为了是破片具有所需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在壳体内部预先刻制具有一定深度和图案的槽,这样就形成了半预制破片型杀伤战斗部。由于导弹发射时的加速度不高,对壳体的结构强度要求不高,所以能把预先制造好的破片用树脂黏结在一起作为弹头的壳体,或者把这些预制破片和炸药一起装在薄金属壳体内。这种预制破片型杀伤战斗部形成破片的效果最好。
  杀伤战斗部适于对付软目标、空中目标。破片的形状可以是立方体、球形、锥形、棒形等各种形状,重量从几克到几百克,这主要取决于目标性质。

  分离杆式战斗部  因为小破片对付空中目标时不够理想,无法破坏飞机的主要构件或衍架结构,因此产生了这种战斗部——用金属杆代替杀伤战斗部中的破片。但是长条金属杆有可能翻转并损失速度,特别是在低空中。有时候金属杆会像箭一样穿入目标,这时就和破片没有什么差别了。
  连续杆式战斗部  为了克服分离杆式战斗部的缺点,把金属杆的端部交错连接在一起,就成了连续杆式战斗部。它爆炸后产生一个金属环向外高速运动,更容易切割目标。为了控制金属杆的方向、速度等状态,有时需要增加波成形器等部件来控制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爆轰波形。连续杆式战斗部适于攻击飞机等空中目标。
  空心装药战斗部  这种战斗部在炸药装药前方有一个口部朝前的轴对称形凹腔,内有药型罩。这个凹腔和药型罩一般为圆锥形,也有半球形等其他形状。战斗部引爆后,由于凹腔周围的爆轰波形向中心会聚,金属药形罩迅速向轴线闭合,形成高速金属射流向前运动。射流前端的速度可达8 000米/秒以上,后部则较慢,大约500米/秒。这种高速金属射流能有效侵彻装甲,因此空心装药战斗部又叫聚集能穿甲战斗部或破甲战斗部。
  由于金属射流存在速度梯度,因此在运动过程中会不断拉长。为了让它在合适的速度状态下侵彻装甲,战斗部爆炸时距离装甲的距离非常重要,这个距离就叫做炸高。影响穿甲威力的因素除了炸高,还有装药直径、药形罩材料和结构等。
  自锻破片战斗部  如果空心装药战斗部中的凹腔很浅,或者说药形罩的锥角很大(120°~150°),就不能把药形罩压缩成液态的金属射流,而只能形成一个固态的金属体。一般把这个金属体叫做自锻弹丸或自锻破片。它的速度一般为2 000 ~3 500米/秒,形状短粗,因此穿甲能力不如空心装药战斗部产生的金属射流。但它不受战斗部是否旋转的影响,炸高对其穿甲能力影响也较小。自锻破片的穿甲能力主要取决于药形罩与装药的几何形状、性能和初始爆轰波阵面的形状等。与空心装药相比,它适于在更远的距离上攻击更薄的装甲。
  这种战斗部在末敏反坦克弹药、地雷上应用最多,用于攻击坦克顶装甲和底装甲。
  穿甲战斗部  依靠动能侵彻装甲的方法在导弹弹头中使用得比较少。这种战斗部一般没有炸药,但是弹体材料硬度很高,形状细长。为了保证它有足够的动能,这种战斗部只能在高速导弹中使用。
  碎甲战斗部  在这种战斗部出现以前,人们一直以为要对装甲后面的东西进行破坏就必须先将装甲打穿。碎甲战斗部的壳体一般为易变形的低碳钢,炸药一般是塑性炸药。它击中目标后,壳体快速破碎,炸药变形并粘贴到装甲上;当炸药堆积出一定面积和厚度时,弹底延时引信适时起爆;炸药爆炸产生高速压缩冲击波穿过装甲;当这个冲击波到达装甲板背面时,由于板与空气的介质变化,它以拉伸波的形式返回;拉伸波与下一个压缩冲击波相遇后,叠加产生加强波;当加强波超过装甲板的材料强度时,便使装甲板的背面产生大块的崩落片;这些崩落片以30~130米/秒的速度飞离装甲板,对装甲后面的东西产生破坏作用。
  这种战斗部除了适于攻击装甲目标外,还适于攻击工事、建筑物,因为它的爆炸作用类似于爆破战斗部。
  燃料空气战斗部  这种战斗部内不装高能炸药,而是挥发性碳氢化合物的液态燃料。它引爆后,首先炸裂壳体(容器),释放燃料;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气溶胶云雾,称为燃料空气炸药;然后进行第二次引爆,燃料空气炸药爆炸,产生高温火球和高压冲击波。这种战斗部爆炸能量高,可形成分布爆炸,冲击波持续时间长、威力高、作用面积大,而且它大量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根据其爆炸特点,也被称为窒息弹、气浪弹、云爆弹。
  由于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结果对燃料空气战斗部的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它在使用上受环境限制较大。但它在对付大面积软目标、扫雷方面非常有效。

  以上介绍的只是比较简单的战斗部。实际上很多战斗部采用了多种毁伤机理,综合利用它们的优点。
传说中的板凳,呵呵~~
美国的M-830A1高爆破甲弹的剖面图



收到,了解。
那它可不可以用来对付军舰呢?比如把军舰外部的武器,或者电子设备打烂?
现在反舰导弹的威力很大,基本上一发就可以重创或瘫痪一艘舰,关键是要命中。
自锻破片战斗部,说白了就是用炮弹发射穿甲弹。
穿甲弹的毁伤效果是靠动能,除非命中燃料或者弹药部分,否则后继效果是不如反舰导弹上通常使用的半穿甲爆破战斗部的。
[B]以下是引用[I]卡嘉丽[/I]在2005-7-18 21:28:00的发言:[/B][BR]收到,了解。
那它可不可以用来对付军舰呢?比如把军舰外部的武器,或者电子设备打烂?

不可以,理由如下:
一、自锻式战斗部(EFP)是一种穿甲弹,侵彻机理与长杆穿甲弹相似,可在1000倍装药直径的距离外击穿一倍于装药口径的装甲,用于对付坦克类的重型装甲目标。军舰上的外部武器和电子设备又没装甲,根本不需用EFP。

二、EFP的指向性极强,而杀伤范围太小,在巨大的军舰的首层甲板(连第二层都穿不透)穿个指头粗的小孔没什么意义。

三、EFP只适用于小型精确制导武器的战斗部。反舰武器的大型弹头在工艺上做不成EFP。

如果你非要打击军舰表面的电子和武备,最适合的是杀伤破片类战斗部,如爆破杀伤燃烧弹,配上无线电近炸引信,四射的大量高速弹片可以横扫军舰表面,对易燃易爆物品的造成的二次杀伤效果也好。但这也就是造成军舰轻伤或部分失去战斗力,很容易修复的。

所以绝大多数反舰弹都用半穿甲爆破弹头,在穿过数层甲板后在内部爆炸,目的是要击沉军舰本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是比打击军舰上的设备更合理吗?
加两张图老美的M-831A1教练弹。


又上了一课
经常来怕是会成为武器弹药专家啊
老美M-830A1的自锻破片是贫铀的。
[em01]我明白鸟!谢谢。
[B]以下是引用[I]大秦猛士[/I]在2005-7-19 10:18:00的发言:[/B][BR]自锻破片战斗部,说白了就是用炮弹发射穿甲弹。
穿甲弹的毁伤效果是靠动能,除非命中燃料或者弹药部分,否则后继效果是不如反舰导弹上通常使用的半穿甲爆破战斗部的。

大秦,你要注意一点,现在EFP作为反舰战斗部的趋势很明显了,它是作为子弹药,进入舰艇内部后散布,然后到处钻孔,其结果就是彻底破坏各舱间的水密性。
[B]以下是引用[I]JCFERRET[/I]在2005-7-25 21:02:00的发言:[/B][BR]。
大秦,你要注意一点,现在EFP作为反舰战斗部的趋势很明显了,它是作为子弹药,进入舰艇内部后散布,然后到处钻孔,其结果就是彻底破坏各舱间的水密性。
那么小的孔怕是很容易被补上吧?不如炸个大洞?
感觉如果经常看这种贴子,不是成为武器弹药专家,就是成为恐怖分子。
[B]以下是引用[I]JCFERRET[/I]在2005-7-25 21:02:00的发言:[/B][BR]。
大秦,你要注意一点,现在EFP作为反舰战斗部的趋势很明显了,它是作为子弹药,进入舰艇内部后散布,然后到处钻孔,其结果就是彻底破坏各舱间的水密性。

这个,除非命中水线,否则我对效果比较怀疑,穿甲弹钻出的孔毕竟小。
不是穿甲弹,这种EFP和反坦克的不一样,孔要大得多,而且几层舱壁穿过去,麻烦很大。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火灾什么的。
现在开始流行用反坦克导弹对舰攻击,并且有些导弹是反舰/反坦克两用,我觉得对舰还是用碎甲弹好点虽然不能直接打沉,但会使舰艇内部受损严重,并且艇壁变薄脆弱,也难修补
[B]以下是引用[I]JCFERRET[/I]在2005-7-25 21:02:00的发言:[/B][BR]。
大秦,你要注意一点,现在EFP作为反舰战斗部的趋势很明显了,它是作为子弹药,进入舰艇内部后散布,然后到处钻孔,其结果就是彻底破坏各舱间的水密性。


——试举例说明之~
[em01]
我觉得反舰的不需要这个,半穿甲足够了.不沉也废了
偶得
爆炸成形战斗部
楼上OLDEGG:
跑到这里来了!
你几个月以前答应我给我MIG-31和F-14雷达技术性能细节比较哦!
我咋还没看到??!!!
[em05]
楼上OLDEGG:
跑到这里来了!
你几个月以前答应我给我MIG-31和F-14雷达技术性能细节比较哦!
我咋还没看到??!!!
呵呵,是有3个月了。改版后我就不在子陵转了。也一直没看到你人啊。没动力加上事又多所以后来就没弄了。理解一下。什么时候变成大鳄鱼了啊。

[em07]
[em01]
别管我叫什么撒
我要得东西你可是答应了哦
就贴到这里的空军版吧
[em02]
thank you very much
S-800是一种很容易让人晕死的东东。后端处理不分还是数模混合的,而且还是中规模集成电路加电子管,原因是MIG-31的雷达仓长时间处于50度以上温度,国产试研的大规模集成受不了。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总线都没有,拉缅斯克设计局8位的A—15A每秒浮点运算仅有500多万次,除了照顾波形压缩变换运算等等外还要兼顾距离模糊消除的运算。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在性能测试中,在70度的最大扫描角上对3马赫不规则轨迹运动的MIG—25不模糊跟踪距离达到了230公里,方位精度0。8毫弧。虽然仍是用的水银延迟线,但是慢动目标改善因子仍能达到37DB以上。虽然模拟锁相环和鉴相器体大如斗,但是主杂波跟踪能力比F-15A还要好。既使是它的骄傲--无源相控阵天线上,后端接收机放大器的动态接收番围只有56DB,在西方是根本拿不出手的。当然,没有谁说它不先进。除了体积功耗大点外,防空军嘴里数得着的缺点也就只有维修繁一点,但基本上还算是模块式的,还有些时侯(提到的主要是早期)雷达峰直功率时信号穿过屏蔽层干扰处理器。作为一种78年投产的机载雷达来说,简直就是奔弛的性能,卡车的配件,坦克般地耐用。真不知道苏联人是怎么把它弄出来的。
不过因为不是数字化的,要升级就没APG-65那么方便了。而且该雷达没有对地能力,不过这对防空军来说问题不大。大体上就是这样,如果鳄鱼要看每个器件更详细的请到我的坛子来。我分次写
[em07]
[em02]
好好棒啊
仁兄坛子在哪里 在子陵么 我马上去!!!

[em01][em02]
同去同去
[em04]恩,还得等等。我把有用的数据提取出来再从新写一篇。因为那篇文章是讲天线电波测试的论文,不是性能手册。所以有很多推导过程发上来用处不大的(我也不好打,大家也不爱看)。不过现在就我对这篇文的理解的是,S-800现在流行的几个主要性能指标对比该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缩水现象。有可能是批号不同,因为据说该雷达器件并不全是标准化的,移相控制的单板机就换了三种,波束成型的前端A/D器件也是换过的。而这些对指向反应距离。速度和精度都很重要。我觉得很可能和这个有关。数据是不同批次的。大家可以自己先找找资料。我再去想办法证实下
好好

[em01][em02]
现代军舰内部水密舱又不是纸做的,就算被击中也在水上舰体只杀伤人员罢了。
质量帖~慢慢看~
oldegg
你先贴点东西出来嘛!

[em06]
沉默中~~~~~~~~
[em08]
孔虽小,但多了怎么补得过来
所见略同。
谁说自锻破片战斗不可以反舰
美国最几年前研制的"皇冠"型战斗部前部采用2联战斗部前部是一个环型带空腔爆破杀伤战斗部,后部是自锻破片战斗部,如果反舰导弹能采用一个大型的"皇冠"战斗部我想杀伤效果一定会很好!
谢谢,我又学了好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