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转载]驳“传感器推进作战”的战术思想——赠与XX代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39:45
驳“传感器推进作战”的战术思想——作者:猎杀M1A2

超大里有人提出“传感器推进”作战的战术思想,其大意是:用轮式的反斜面的导弹发射车,靠反斜面掩护,向敌进攻部队射击,在敌人冲入阵地前歼灭敌人进攻部队;靠反斜面掩护,用导弹摧毁敌人防御工事体系,进而用25mm炮的装甲车占领敌人阵地。


这个观点可以说非常理想化和绝对化。众所周知,1.作战都是高度合成化的作战,间瞄火力和直瞄火力分工严密,配合流畅;2.陆地战场环境的特点是起伏不断,地物众多,可视距离一般都不超过3~5公里;3.现代部队都是以一定的战斗队形进行战术战役级别机动,通常都是分散前进,进攻时才进行集中。

为了说明“传感器推进作战”的不合理之处,我假设一支装光纤导弹的装甲车+装25炮的装甲车+网火组成的部队同同等信息化水平(即双方都不具备完全摧毁敌方指挥体系和部队间协同),都无绝对制空权,使用现代化的侦查设备(如无人机)下拥有自行加榴炮,迫击炮,主战坦克,步兵战车和轻型车辆(如突击炮和轮式装甲车)组成的重型部队发生进攻作战,防御作战和机动中遭遇的场景,以便大家对比参考。


1.防御作战。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前,重型部队一般会进入进攻发起地域进行隐蔽,在短时间的检查和准备之后,即刻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进攻。若当面之敌是装光纤导弹的装甲车+装25炮的装甲车+步兵构筑的防御阵地,在攻方的间瞄火力压制下,防御方的主要反装甲火力光纤导弹只有一次开火的机会。试问,这样的武器,还能担当防御的重任么?何况防御通常不是单纯的固守阵地就能守住的,需要结合侧翼反击才能守住阵地,试问,装25炮的轮式装甲车能堪此任?答案是,不能,传感器推进作战战术思想不适合用于防御作战。

2.进攻作战。用光纤导弹放置于反斜面,意图用这种导弹一个个点名摧毁敌人的防御。这样的进攻方法是不可行的。首先,诱使敌人开火的任务落在了装25炮的轮式装甲车身上,而轮式装甲车都是不禁打的薄皮大馅饺子;其次,防御方亦会用兵力和火力进行反击,显然,单纯依靠遭压制的反坦克导弹+装小口径火炮的轮式装甲车不足以完全阻止敌人的冲击,更不足以应付从侧翼进攻的敌人。


3.机动过程中的遭遇。双方都以一定战斗队形前进,并且双方都得到上级情报的支援,都知道对方可能的接近路线。由于地形的起伏和地物的遮挡,那么在遭遇之前,双方都不可能确切知道对方的位置。我们假设在遭遇之初,轮式车一方抢占了一个高地,那么重型部队一方肯定采取如下措施:1.迅速从行进间发起攻击,在自行迫击炮制导炮弹的火力掩护之下趁轮式车一方立足未稳将其赶跑,并且用装备轻型车辆的侦查部队进行追击;2,利用地形掩护进行迂回;当然某人也许会说,只要重型部队一方进攻可以用反坦克导弹进行阻止,迂回的话可以发射光纤导弹进行侦查。但是有没有想到,机械化部队的冲击时间只有几分钟就可以冲入阵地,而反坦克导弹却不能保证100%命中率和很高的毁伤效率,何况重型部队一方还有火力支援,不只是迫击炮,重型部队也可以装备光纤制导导弹掩护进攻。用导弹侦查的想法更不切实际,导弹的视场都比较狭窄,而且导引头性能优良的导弹价格高昂,用导弹保持不间断的侦查是钱多烧手的表现。
4.平原地区的战场,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实际上是有很多高差在10米以下的小起伏连绵而成的.这样小的起伏,可以说不能当做有障碍作用和防护作用的反斜面使用,1是高差太低,你这个时候看不到敌人,但是前进个百八十米你又能看到敌人了.2是坡度极小,压根不能提供防护作用..所以在平原战场上,单纯使用光纤反坦克导弹对抗坦克部队是没有足够的发现时间和开火时间的,也没有足够撤出战斗的时间就遭受灭顶之灾;在山地丘陵地带的战场,地形更为复杂,装甲部队主要是作为直瞄支援火力和游动炮火使用而很少用作大纵深突击.且有间瞄火力支援,光纤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力不会太高,自然也谈不上担任主力.




这样小的起伏,可以说不能当做有障碍作用和防护作用的反斜面使用,1是高差太低,你这个时候看不到敌人,但是前进个百八十米你又能看到敌人了.2是坡度极小,压根不能提供防护作用.


从以上几点假设可以看出,传感器推进作战并不适用于陆地战场,也许比较适合海军,因为大海基本是平的,也没有“海物”一说。而且军舰的运载量极大,所以海战是远程打击武器的较量。海战的战术思想是不能套用到陆地上的。



所以说,信息化作战不是传感器推进作战。信息化的目的是解决协同的效率问题,通信效率提高的目的是提高协同的效率,而不是某种有创意但是脱离实际和已有的军事理论的新奇观点。

原文地址:http://pzkpfwviii.blog.163.com/b ... 102009111485551547/驳“传感器推进作战”的战术思想——作者:猎杀M1A2

超大里有人提出“传感器推进”作战的战术思想,其大意是:用轮式的反斜面的导弹发射车,靠反斜面掩护,向敌进攻部队射击,在敌人冲入阵地前歼灭敌人进攻部队;靠反斜面掩护,用导弹摧毁敌人防御工事体系,进而用25mm炮的装甲车占领敌人阵地。


这个观点可以说非常理想化和绝对化。众所周知,1.作战都是高度合成化的作战,间瞄火力和直瞄火力分工严密,配合流畅;2.陆地战场环境的特点是起伏不断,地物众多,可视距离一般都不超过3~5公里;3.现代部队都是以一定的战斗队形进行战术战役级别机动,通常都是分散前进,进攻时才进行集中。

为了说明“传感器推进作战”的不合理之处,我假设一支装光纤导弹的装甲车+装25炮的装甲车+网火组成的部队同同等信息化水平(即双方都不具备完全摧毁敌方指挥体系和部队间协同),都无绝对制空权,使用现代化的侦查设备(如无人机)下拥有自行加榴炮,迫击炮,主战坦克,步兵战车和轻型车辆(如突击炮和轮式装甲车)组成的重型部队发生进攻作战,防御作战和机动中遭遇的场景,以便大家对比参考。


1.防御作战。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前,重型部队一般会进入进攻发起地域进行隐蔽,在短时间的检查和准备之后,即刻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进攻。若当面之敌是装光纤导弹的装甲车+装25炮的装甲车+步兵构筑的防御阵地,在攻方的间瞄火力压制下,防御方的主要反装甲火力光纤导弹只有一次开火的机会。试问,这样的武器,还能担当防御的重任么?何况防御通常不是单纯的固守阵地就能守住的,需要结合侧翼反击才能守住阵地,试问,装25炮的轮式装甲车能堪此任?答案是,不能,传感器推进作战战术思想不适合用于防御作战。

2.进攻作战。用光纤导弹放置于反斜面,意图用这种导弹一个个点名摧毁敌人的防御。这样的进攻方法是不可行的。首先,诱使敌人开火的任务落在了装25炮的轮式装甲车身上,而轮式装甲车都是不禁打的薄皮大馅饺子;其次,防御方亦会用兵力和火力进行反击,显然,单纯依靠遭压制的反坦克导弹+装小口径火炮的轮式装甲车不足以完全阻止敌人的冲击,更不足以应付从侧翼进攻的敌人。


3.机动过程中的遭遇。双方都以一定战斗队形前进,并且双方都得到上级情报的支援,都知道对方可能的接近路线。由于地形的起伏和地物的遮挡,那么在遭遇之前,双方都不可能确切知道对方的位置。我们假设在遭遇之初,轮式车一方抢占了一个高地,那么重型部队一方肯定采取如下措施:1.迅速从行进间发起攻击,在自行迫击炮制导炮弹的火力掩护之下趁轮式车一方立足未稳将其赶跑,并且用装备轻型车辆的侦查部队进行追击;2,利用地形掩护进行迂回;当然某人也许会说,只要重型部队一方进攻可以用反坦克导弹进行阻止,迂回的话可以发射光纤导弹进行侦查。但是有没有想到,机械化部队的冲击时间只有几分钟就可以冲入阵地,而反坦克导弹却不能保证100%命中率和很高的毁伤效率,何况重型部队一方还有火力支援,不只是迫击炮,重型部队也可以装备光纤制导导弹掩护进攻。用导弹侦查的想法更不切实际,导弹的视场都比较狭窄,而且导引头性能优良的导弹价格高昂,用导弹保持不间断的侦查是钱多烧手的表现。
4.平原地区的战场,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实际上是有很多高差在10米以下的小起伏连绵而成的.这样小的起伏,可以说不能当做有障碍作用和防护作用的反斜面使用,1是高差太低,你这个时候看不到敌人,但是前进个百八十米你又能看到敌人了.2是坡度极小,压根不能提供防护作用..所以在平原战场上,单纯使用光纤反坦克导弹对抗坦克部队是没有足够的发现时间和开火时间的,也没有足够撤出战斗的时间就遭受灭顶之灾;在山地丘陵地带的战场,地形更为复杂,装甲部队主要是作为直瞄支援火力和游动炮火使用而很少用作大纵深突击.且有间瞄火力支援,光纤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力不会太高,自然也谈不上担任主力.




这样小的起伏,可以说不能当做有障碍作用和防护作用的反斜面使用,1是高差太低,你这个时候看不到敌人,但是前进个百八十米你又能看到敌人了.2是坡度极小,压根不能提供防护作用.


从以上几点假设可以看出,传感器推进作战并不适用于陆地战场,也许比较适合海军,因为大海基本是平的,也没有“海物”一说。而且军舰的运载量极大,所以海战是远程打击武器的较量。海战的战术思想是不能套用到陆地上的。



所以说,信息化作战不是传感器推进作战。信息化的目的是解决协同的效率问题,通信效率提高的目的是提高协同的效率,而不是某种有创意但是脱离实际和已有的军事理论的新奇观点。

原文地址:http://pzkpfwviii.blog.163.com/b ... 10200911148555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