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给日本振兴经济最后一个机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58:11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10月30日发表题为《中国的崛起给了日本振兴经济的最后一个机会》的文章称,美国和中国可以从其经济转型中获益良多,而日本的时间所剩不多了。面对失去的20年、也许还会更长的时间,这可能是日本最后的机会。

文章称,日本是与殃及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长期停滞作斗争的培养皿。尽管“安倍经济学”得到追捧,但日本经济依然低迷。安倍再度出任首相以来的六个季度中,年化实际GDP增长率平均仅1.4%,只略高于1992年以后的1%。
安倍经济学的本意是要结束日本“失去的几十年”,它所包含的三支“箭”都旨在使经济走出持续了15年的通货紧缩泥潭。
遗憾的是,不是每支箭都凌空飞起。日本银行似乎正稳稳地射出第一支箭——采取它所称的量化和质化宽松。相对于GDP而言,日本银行的货币策略可能实际上远远胜过了美联储所做的努力。
但另外两支箭飞得摇摇晃晃。近来,安倍对推进第二阶段消费税上调提出严重质疑,而消费税上调一直被认为是债务重整战略的关键。安倍退缩是因为经济依然疲弱,致使通货紧缩复发的风险再现。同时,作为第三支箭的结构改革——尤其是税收、教育和移民改革——与目标还相去甚远。
文章称,人们也许会得出结论认为,安倍经济学根本就是在美欧以失败告终的政策组合的日本翻版:由央行违反常规大规模注入流动资金,却不实施根本性财政和结构改革。采取短期货币应急措施的政治权宜之计再度占据上风。
这种投机对日本来说尤其成问题。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日益老化且数量减少,日本重振经济增长的空间有限,它必须要么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压榨现有的劳动力,要么在国内外开辟新的需求源头。
在国内,这可能意味着增加劳动者,要么提高女性就业率——目前为63%,是发达世界中最低的——要么放宽移民限制。遗憾的是,这两个方面都进展甚微。此外,即使实施第三支箭结构改革的政治意愿突然增强,生产率的回报也很可能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实现。
于是就剩下外部需求,它充分体现了安倍经济学的最严重战略缺陷:没有考虑到全球经济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最大变化。这是一大憾事,因为日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全球最强大的一股潮流——即将到来的中美两国经济再平衡。
文章称,中国似乎比美国更有决心进行结构调整,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这样。该国的三中全会改革为重视消费的转变提供了框架。美国虽然目前仍执著于挽救一个陈腐的增长模式,但有理由认为,它也最终会实行再平衡。
文章称,日本浪费不起这些机会。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外需转向内需,谁能比日本出口商获益更多呢?中国已然是日本的最大出口市场,在中国人的消费产品和服务需求量即将出现的飙涨中,日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夺取更多市场份额。
同样地,日本将受益于其在环境整治领域的技术实力——环境整治是中国今后几年的一项迫切任务。日本已经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解决中国的一些最棘手问题。
文章称,日本可能还会从美国经济早就该进行的再平衡中有所收获。美国的转变——从过度消费大多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转向一个日益靠投资拉动的经济所必需的资本设备——将正适合日本发挥其最大优势。作为基础设施投资所需要的精密机械和推土设备的全球领导者,日本应当能够抓住这些机会。
就外需而言,日本不应忽视它以往的成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利用正迅猛增长的全球经济的需求,日本强大的出口机器使其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日本公司”对于如何从外需中获得支持至今有着清晰的记忆。
是时候重拾这一记忆了。若做不到,身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就有可能在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的转型过程中进一步被边缘化。
有很明显、很重要的一点需要提醒:历史积怨未决造成的中日不和可能会阻碍日本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所带来的经济好处。
文章称,大国兴衰的核心在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作用。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上,日本不能无视这个事实。美国和中国可以从其经济转型中获益良多,而日本的时间所剩不多了。面对失去的20年、也许还会更长的时间,这可能是日本最后的机会。
http://finance.cankaoxiaoxi.com/2014/1109/556491.shtml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10月30日发表题为《中国的崛起给了日本振兴经济的最后一个机会》的文章称,美国和中国可以从其经济转型中获益良多,而日本的时间所剩不多了。面对失去的20年、也许还会更长的时间,这可能是日本最后的机会。

文章称,日本是与殃及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长期停滞作斗争的培养皿。尽管“安倍经济学”得到追捧,但日本经济依然低迷。安倍再度出任首相以来的六个季度中,年化实际GDP增长率平均仅1.4%,只略高于1992年以后的1%。
安倍经济学的本意是要结束日本“失去的几十年”,它所包含的三支“箭”都旨在使经济走出持续了15年的通货紧缩泥潭。
遗憾的是,不是每支箭都凌空飞起。日本银行似乎正稳稳地射出第一支箭——采取它所称的量化和质化宽松。相对于GDP而言,日本银行的货币策略可能实际上远远胜过了美联储所做的努力。
但另外两支箭飞得摇摇晃晃。近来,安倍对推进第二阶段消费税上调提出严重质疑,而消费税上调一直被认为是债务重整战略的关键。安倍退缩是因为经济依然疲弱,致使通货紧缩复发的风险再现。同时,作为第三支箭的结构改革——尤其是税收、教育和移民改革——与目标还相去甚远。
文章称,人们也许会得出结论认为,安倍经济学根本就是在美欧以失败告终的政策组合的日本翻版:由央行违反常规大规模注入流动资金,却不实施根本性财政和结构改革。采取短期货币应急措施的政治权宜之计再度占据上风。
这种投机对日本来说尤其成问题。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日益老化且数量减少,日本重振经济增长的空间有限,它必须要么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压榨现有的劳动力,要么在国内外开辟新的需求源头。
在国内,这可能意味着增加劳动者,要么提高女性就业率——目前为63%,是发达世界中最低的——要么放宽移民限制。遗憾的是,这两个方面都进展甚微。此外,即使实施第三支箭结构改革的政治意愿突然增强,生产率的回报也很可能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实现。
于是就剩下外部需求,它充分体现了安倍经济学的最严重战略缺陷:没有考虑到全球经济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最大变化。这是一大憾事,因为日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全球最强大的一股潮流——即将到来的中美两国经济再平衡。
文章称,中国似乎比美国更有决心进行结构调整,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这样。该国的三中全会改革为重视消费的转变提供了框架。美国虽然目前仍执著于挽救一个陈腐的增长模式,但有理由认为,它也最终会实行再平衡。
文章称,日本浪费不起这些机会。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外需转向内需,谁能比日本出口商获益更多呢?中国已然是日本的最大出口市场,在中国人的消费产品和服务需求量即将出现的飙涨中,日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夺取更多市场份额。
同样地,日本将受益于其在环境整治领域的技术实力——环境整治是中国今后几年的一项迫切任务。日本已经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解决中国的一些最棘手问题。
文章称,日本可能还会从美国经济早就该进行的再平衡中有所收获。美国的转变——从过度消费大多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转向一个日益靠投资拉动的经济所必需的资本设备——将正适合日本发挥其最大优势。作为基础设施投资所需要的精密机械和推土设备的全球领导者,日本应当能够抓住这些机会。
就外需而言,日本不应忽视它以往的成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利用正迅猛增长的全球经济的需求,日本强大的出口机器使其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日本公司”对于如何从外需中获得支持至今有着清晰的记忆。
是时候重拾这一记忆了。若做不到,身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就有可能在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的转型过程中进一步被边缘化。
有很明显、很重要的一点需要提醒:历史积怨未决造成的中日不和可能会阻碍日本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所带来的经济好处。
文章称,大国兴衰的核心在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作用。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上,日本不能无视这个事实。美国和中国可以从其经济转型中获益良多,而日本的时间所剩不多了。面对失去的20年、也许还会更长的时间,这可能是日本最后的机会。
http://finance.cankaoxiaoxi.com/2014/1109/5564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