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不是胡适的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34:17
精神寻梦在北大:老北大边缘人的故事
  故事之三十二:毛泽东是不是胡适的学生
  著名青年学者、作家谢泳曾在《毛泽东是不是胡适的学生》一文中对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始末有详尽的论述,有助于了解毛泽东在北大的生活,特摘录于下:"毛泽东比胡适小两岁,但青年毛泽东与胡适之间却有极大的距离。遥想当年北大,胡适是大学教授,而毛泽东只是北大图书馆的一个助理员。用唐德刚的话说,胡适这个人,天生是个教书匠。即为教书匠,难免好为人师,不过这实在算不得什么毛病。
  毛泽东对胡适的态度,也有一个由崇拜到鄙视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然与自己的地位变化有关。毛泽东曾亲口对埃德加·斯诺说过,《新青年》时期,他是陈独秀、胡适之的忠实读者和祟拜者。但到了后来,这态度就变化了,他对胡适说他是他的学生,一直耿耿于怀。竺可桢在他的日记中曾记下了这样一件事。1959年4月15日,毛泽东召集竺可桢、李四光、钱学森等科学家谈话,竺可桢在日记中写到:'他(毛泽东)说昨晚不能睡,因为看了三个消息,一个是印度说共产党在失败,次则胡适硬说毛主席是他的学生,毛主席只在邵飘萍那里听过新闻学课。胡适说日本人占中国四五年,他打不入徽州,因是多山……'(日记第4册第303页)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不承认他是胡适的学生的,而且对这种说法颇为反感。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很多史实,大体是能说清的。
  胡适说没说过毛泽东是他的学生呢?说过。这要从头说起。1945年7月,傅斯年作为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访问延安,因为傅与毛是北大旧识,毛单独同傅谈了一个晚上。傅在离开延安时,毛曾前往机场送行,并请傅转达他对胡适的问候。此事在有关傅斯年的传记和回忆文章中经常提到。傅斯年和胡适的关系那就不用说了。傅斯年肯定把毛的问候转达给了胡适,这难免使书生气十足的胡适产生一些幻想。当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共在重庆和谈,胡适即给毛泽东写了那封著名的信,一开始就说:'傅孟真转述兄问候胡适之语,感念旧好,不胜驰念'(《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26页)。这封信是托时在重庆的王世杰转的,胡适对王世杰说;"顷忽起一念,拟发一电劝告毛泽东君。乞兄与孟真一商。如兄等赞同,乞代为发出。此是闲人偶尔好事,不必向外发表也"(同上)。几天之后,王世杰给胡适发来电报:'速转胡适之先生:尊电已面转毛先生矣'(同上27页)。以胡适一生对共产主义的态度推断,他是不会想到要发这样一封电报的,但由于有傅斯年的延安之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胡适,自然会想不管怎么说,毛泽东如念及当年北大的经历,自己总还是他的老师嘛,如果没有这个心理,以胡适一贯的态度,那就没有这封信了。但后来的结果使胡适很失望,他自作多情想到了这个学生,但学生已非当年的图书馆助理员,哪里还记得他这个先生呢?1945年,胡适给司徒雷登的回忆录《在中国五十年》做序的时候,又忆及此事;'我在对日胜利后不久,竟天真到打了一封长的电报到重庆,以便转交给我的从前的学生毛泽东,我在电文里用严肃而诚恳的态度央求他说……那时候重庆的朋友打电报告诉我,说我的电报已交给毛先生本人。当然我一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到回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5册1895页)。从这一小事中,足见胡适之的书生气。
  胡适确实说过毛是他从前的学生,因为说得不是时候,难免让被说的人反感。要是退回到20多年前,听这话的人就又是一种感觉了。
  1920年7月9日,27岁的毛泽东曾给胡适写过一信: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吗?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气象一新,教育界
  颇有蓬勃之象,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
  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此信见于《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94页。当时不回信的恐怕是胡适之了,我没有查胡适的日记,不知他是否收到此信。从毛的信中看,他已不是第一次给胡适写信了,青年毛泽东对胡适的崇拜也是有据可查的。1920年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一封信中,曾表示过他暂不想出国,而在国内研究,他在信中说:'我曾以此间过胡适之和黎邵西两位,他们都以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74页)。在同一封信中还说;'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之先生造的)'。在《西行漫记》中,他也对斯诺说过:'那时候,我也遇见了胡适,我去拜访他,想争取他支持湖南学生的斗争'(该书130页)。
  20年代初,毛泽东在长沙计划创办文化书社的两份文件中,都把《胡适尝试集》、《胡适短篇小说》、《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作为最重要的著作来介绍(同上第537、541、542页),可见胡适在毛泽东心中的位置,人世沧桑,今非昔比,40年代中期,毛泽东已非当年,而胡适之依然是一介书生。
  公平地说,胡适说毛泽东是他的学生,此话并不过份,因为他们确实在过同一学校,毛还对斯诺说:'我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为的是能够在北大旁听'(127页),而毛也确实向胡适请教过。唐德刚也说过,胡适告诉过他:'共产党里的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不过唐德刚调侃道:'毛泽东写得最好的原因是'我的学生毛泽东'没有完全遵从他'老师'指导的缘故'(《胡适口述自传》202页)。周策纵还说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也是受胡适的《沁园春·新俄万岁》而做的(《胡适杂忆》第281页)。毛泽东一生与胡适有过诸多关系,无论是崇拜还是厌恶,胡适在他心中是抹不掉的。'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127页)。胡适肯定也在这些人中,这种印象几乎影响了毛泽东一生。"
  故事之三十三:一个嘴巴和两个副刊
  萧乾先生说:"我一直认为现代中国文学史应该为'五四'以来的文艺副刊单辟一章。"的确,那些副刊在新文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伴随"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先出名的是"四大副刊"--《晨报副刊》、《京报副刊》、《觉悟》和《学灯》,到了30年代,则要数《申报》的《自由谈》和《大公报》的《文艺》两家了。
  《晨副》、《京副》都是孙伏园所编,孙伏园原来是北大的旁听生。"老北大"的旁听生往往后来名气不在正规生之下。与孙伏园一块旁听的,还有后来报界巨子成舍我,他们都是"新潮社"的成员。1921年,孙从《国民公报》转到《晨报》,编第7版的文艺栏,后来《晨副》创刊,孙升为主编。受蔡元培"北大精神"的薰染,这家副刊在他手下兼容并蓄,海纳江河,尤其重在介绍新思想,倡导新学术。它出过《马克思纪念》号和《俄国革命纪念》专辑,还有梁启超、李大钊、胡适、蔡元培、刘半农、张竞生等名流的讲演及文章。它贯穿自由主义精神,并不排斥被时风激荡的国学。那有名的"青年必读书目"风波就是燃起在《晨副》的。鲁迅的《阿Q正传》、冰心的小诗等等,可以说是囊括一时之选,《晨副》遂成推动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镇。不过,后来偶发的一件事,使孙伏园立意辞职。
  孙回忆道:"1924年10月,鲁迅先生写了一首诗《我的失恋》,寄给了《晨副》。稿已经发排,在见报的头天晚上,我到报馆看大样时,鲁迅先生的诗被代理总编辑刘勉己抽掉了。抽去这稿,我已经按捺不住火气,再加上刘又跑来说那首诗实在要不得,但吞吞吐吐地又说不出任何'要不得'的理由来,于是我气极了,就顺手打了他一个嘴巴,还追着大骂他一顿。第二天我气忿忿地跑到鲁迅先生的寓所,告诉他我辞职了。"(《鲁迅先生二三事》)
  鲁迅因为自己的稿件令孙伏园辞职很感不安,同时他们又都不满当时北京各报以及副刊不起"社会先导"的作用。《顺开时报》是日本人办的,《世界日报》、《京报》、《黄报》大都与文化无涉,《晨报》也落后于时代了,于是在孙伏园"非弄个事情做做不可"的喃喃声中,鲁迅便表示愿为之"呐喊",办一个"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斥"的刊物,(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这就是《语丝》。
  这时,鲁迅弟子荆有麟在邵飘萍的《京报》办一个周刊,听说孙伏园从《晨报》扼腕走出,便与邵社长商量,建议他革新版面,把专载"花艳"之类的《小京报》停掉,另请孙伏园主持副刊。邵从善如流,不单答应下来,还要请荆再找几个人效仿上海《民国晶报》出副刊的方式,每日一种,一周七种,"供给一般学术团体发表他们平素所研究的专门学问"(荆有麟《鲁迅回忆》)。后来办到了15种周刊,3种半月刊,可谓百花争艳。孙主编的《京副》和鲁迅主持的《莽原》
  就是其中之二。邵飘萍的办报理想:"以最新之事实与最有兴味之问题,涵盖一般人之趣味,将世人从枯寂冷酷之心境中救出"(《新闻界人物》),初见端倪了。新文学史上的"语丝社"、"莽原社"因而声名鹊起、高长虹、章衣萍、尚钺、台静农、冯文炳、冯沅君、李霁野、韦素园以及孙伏园、孙春台兄弟等文学新人涌出。
  一个嘴巴打走了一个《晨副》编辑,却打出一个《京副》,这是一个很有兴味的故事,也让人神往于"五四"后那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文化天地。
  孙伏园敢打总编,虽然是青年的鲁莽(实际并未打到,打空了),或者说,不容撤掉鲁迅的诗稿也是一种"党同"的情绪,不过,与喑哑的平庸相比,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呵。
  故事之三十四:陈毅自称是"北大半个校友"
  北大老校友陶世龙在《递条子》一文提及陈毅在北大演讲时自称是"北大半个校友","因当年他住在沙滩,曾到北大旁听"。据有关史料记载:"李大钊长期主持中共北方工作,身边汇聚着党的建党之初的第一代有为青年如邓中夏、陈乔年、高君宇、何孟雄、陈毅等,尽管年龄相差并不很大,大家都将李大钊视为忠厚长者,平时都愿意接受他的教诲,有了内部争论和矛盾也请他排解。将李大钊称为中国革命导师的导师,应是当之无愧。"陈毅与北大和李大钊确实有过较多的联系。
  陶先生的这篇文章谈到了北大举办讲座时递条子的优良传统,现特全文转载如下:"我在北大时,经常有名人来作讲演,大家可以自由参加,一般在北楼礼堂或民主广场西边的俱乐部,预计来听的人多,才安排在民主广场,象1949年春天,郭沫若和侯外庐从香港经大连到北平参加新政协,刚到就来北大作报告,大家都感到新鲜,听的人特别多,讲台设在民主墙中间那个平台上,郭沫若说青年是人类的春天,到了北大,他沐浴在春天的海洋里了,讲得很激动,兴起时一挥手,将面前的茶杯挥到了地上,这热烈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得。陈毅、陈绍禹(王明)、萧华、荣高棠等来作报告也都在民主广场,陈老总是纪念'五四'来讲的,是在民主广场中间塔的讲台上,四川腔我听起来好懂,他说他是北大半个校友,因当年他住在沙滩,曾到北大旁听,他的讲话很风趣,广场上不时发出笑声;茅盾也来讲过一次,安排在俱乐部,我去听了,他的口音实在不好懂,听不明白,不知道他在讲些什么,只是出于礼貌没有走;陈绍禹可谓臭名远扬,名声也就很大,到会的人特别多,至少大家想看看这人是什么样子,这次他讲婚姻法,联系到红楼梦和社会生活,口若悬河,不过就象欣赏一场表演,没留下什么深刻的东西;后来李立三也来北大讲过,但不知怎的没上广场而是在广场西侧的大饭厅。
  报告一般在周末举行,多半是学生会去请,因为北大学生名声在外,而且是娃娃来请,大人物也不好不给点面子,一般是一请就灵。
  在听这些报告时,一项很有兴趣的事,是向主席台递条子。将自己对报告的意见、疑问和要求演讲人回答的问题写在纸上,折叠成一条再绕成个圈,这样传递时就不致散开。从下面一人接一人地向前传给大会的主持人,主持人收到条子打开看一下就交给讲演者。传递时大家都遵守一条规矩,决不拆开来看,因此除了主持人,别人不知道纸上写了些什么,而主持人则不知道是谁写的,这就保证了大家无顾虑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条子中的意见,有些是对讲的太快太慢或罗嗦这一类演讲技术意见。对内容上提出意见的时候也很多,有的演讲人当场就回答了,这样便从单方面的灌输变成了互动的讨论。有时条子中提出的问题是不那么容易回答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立三来讲演那次,主题是中苏关系,时间正值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条子中提出:苏联为什么占据旅大?为什么搬走东北的工厂设备?新疆中苏合营的有色金属公司他们的股份为何要过半?还有苏军在东北强奸妇女这些问题;还问到了你对立三路线现在怎么认识?
  面对这些难题,李立三一一回答:苏联不占旅大,蒋介石早占去了;苏联占着解放区还能有个通向外面的窗口。(是的,郭沫若他们就是经过这里进来的)但马上就有有条子递上去,问:那么现在该还了吧。回答:现在还有美帝,苏联在那里是替我们看大门。
  苏军为什么把机器搬走?答案相似,他不搬就是蒋介石的了。同样有条子追问:现在为什么不还?回答是:那些设备已旧。他们会用更新更好的设备援助我们。
  新疆的有色金属公司的股份苏联占的多了,大概李立三也不认为是对的,只是说:现在我们没力量,资金技术都得靠人家,他要多占点也只好如此。
  李立三承认苏军在东北纪律不好,解释为那时战争已打了几年,苏军伤亡很大,到东北的军队有许多是刚征集的新兵,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对这些问题苏方已做了严肃处理,还枪毙过罪犯呢。
  对立三路线没有多说,慨叹一声:那时年轻嘛。
  李立三对递上去的条子的回答,虽然有些地方并不能使同学们完全满意,但感到他是个老实人,是在说实话,态度是诚恳的。因此,仍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他的报告会,包括校内自己开的大会上,都少不了有人递条子,但都不象李立三报告这次那样精彩,已记不住了。
  递条子也不光是提问题,还有对讲演人表示鼓励、希望和发表感想的,碰到这样的条子,主持人常选择一些宣读,顿时会场就会活跃起来,台上台下融合成一片,这样的场面在当时也是不少的。
  因此我以为这递条子,也是北大民主生活的一部分。"
  2002年3月14日游学北大6周年
  于燕园门外万柳园精神寻梦在北大:老北大边缘人的故事
  故事之三十二:毛泽东是不是胡适的学生
  著名青年学者、作家谢泳曾在《毛泽东是不是胡适的学生》一文中对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始末有详尽的论述,有助于了解毛泽东在北大的生活,特摘录于下:"毛泽东比胡适小两岁,但青年毛泽东与胡适之间却有极大的距离。遥想当年北大,胡适是大学教授,而毛泽东只是北大图书馆的一个助理员。用唐德刚的话说,胡适这个人,天生是个教书匠。即为教书匠,难免好为人师,不过这实在算不得什么毛病。
  毛泽东对胡适的态度,也有一个由崇拜到鄙视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然与自己的地位变化有关。毛泽东曾亲口对埃德加·斯诺说过,《新青年》时期,他是陈独秀、胡适之的忠实读者和祟拜者。但到了后来,这态度就变化了,他对胡适说他是他的学生,一直耿耿于怀。竺可桢在他的日记中曾记下了这样一件事。1959年4月15日,毛泽东召集竺可桢、李四光、钱学森等科学家谈话,竺可桢在日记中写到:'他(毛泽东)说昨晚不能睡,因为看了三个消息,一个是印度说共产党在失败,次则胡适硬说毛主席是他的学生,毛主席只在邵飘萍那里听过新闻学课。胡适说日本人占中国四五年,他打不入徽州,因是多山……'(日记第4册第303页)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不承认他是胡适的学生的,而且对这种说法颇为反感。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很多史实,大体是能说清的。
  胡适说没说过毛泽东是他的学生呢?说过。这要从头说起。1945年7月,傅斯年作为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访问延安,因为傅与毛是北大旧识,毛单独同傅谈了一个晚上。傅在离开延安时,毛曾前往机场送行,并请傅转达他对胡适的问候。此事在有关傅斯年的传记和回忆文章中经常提到。傅斯年和胡适的关系那就不用说了。傅斯年肯定把毛的问候转达给了胡适,这难免使书生气十足的胡适产生一些幻想。当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共在重庆和谈,胡适即给毛泽东写了那封著名的信,一开始就说:'傅孟真转述兄问候胡适之语,感念旧好,不胜驰念'(《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26页)。这封信是托时在重庆的王世杰转的,胡适对王世杰说;"顷忽起一念,拟发一电劝告毛泽东君。乞兄与孟真一商。如兄等赞同,乞代为发出。此是闲人偶尔好事,不必向外发表也"(同上)。几天之后,王世杰给胡适发来电报:'速转胡适之先生:尊电已面转毛先生矣'(同上27页)。以胡适一生对共产主义的态度推断,他是不会想到要发这样一封电报的,但由于有傅斯年的延安之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胡适,自然会想不管怎么说,毛泽东如念及当年北大的经历,自己总还是他的老师嘛,如果没有这个心理,以胡适一贯的态度,那就没有这封信了。但后来的结果使胡适很失望,他自作多情想到了这个学生,但学生已非当年的图书馆助理员,哪里还记得他这个先生呢?1945年,胡适给司徒雷登的回忆录《在中国五十年》做序的时候,又忆及此事;'我在对日胜利后不久,竟天真到打了一封长的电报到重庆,以便转交给我的从前的学生毛泽东,我在电文里用严肃而诚恳的态度央求他说……那时候重庆的朋友打电报告诉我,说我的电报已交给毛先生本人。当然我一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到回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5册1895页)。从这一小事中,足见胡适之的书生气。
  胡适确实说过毛是他从前的学生,因为说得不是时候,难免让被说的人反感。要是退回到20多年前,听这话的人就又是一种感觉了。
  1920年7月9日,27岁的毛泽东曾给胡适写过一信: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吗?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气象一新,教育界
  颇有蓬勃之象,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
  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此信见于《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94页。当时不回信的恐怕是胡适之了,我没有查胡适的日记,不知他是否收到此信。从毛的信中看,他已不是第一次给胡适写信了,青年毛泽东对胡适的崇拜也是有据可查的。1920年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一封信中,曾表示过他暂不想出国,而在国内研究,他在信中说:'我曾以此间过胡适之和黎邵西两位,他们都以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74页)。在同一封信中还说;'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之先生造的)'。在《西行漫记》中,他也对斯诺说过:'那时候,我也遇见了胡适,我去拜访他,想争取他支持湖南学生的斗争'(该书130页)。
  20年代初,毛泽东在长沙计划创办文化书社的两份文件中,都把《胡适尝试集》、《胡适短篇小说》、《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作为最重要的著作来介绍(同上第537、541、542页),可见胡适在毛泽东心中的位置,人世沧桑,今非昔比,40年代中期,毛泽东已非当年,而胡适之依然是一介书生。
  公平地说,胡适说毛泽东是他的学生,此话并不过份,因为他们确实在过同一学校,毛还对斯诺说:'我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为的是能够在北大旁听'(127页),而毛也确实向胡适请教过。唐德刚也说过,胡适告诉过他:'共产党里的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不过唐德刚调侃道:'毛泽东写得最好的原因是'我的学生毛泽东'没有完全遵从他'老师'指导的缘故'(《胡适口述自传》202页)。周策纵还说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也是受胡适的《沁园春·新俄万岁》而做的(《胡适杂忆》第281页)。毛泽东一生与胡适有过诸多关系,无论是崇拜还是厌恶,胡适在他心中是抹不掉的。'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127页)。胡适肯定也在这些人中,这种印象几乎影响了毛泽东一生。"
  故事之三十三:一个嘴巴和两个副刊
  萧乾先生说:"我一直认为现代中国文学史应该为'五四'以来的文艺副刊单辟一章。"的确,那些副刊在新文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伴随"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先出名的是"四大副刊"--《晨报副刊》、《京报副刊》、《觉悟》和《学灯》,到了30年代,则要数《申报》的《自由谈》和《大公报》的《文艺》两家了。
  《晨副》、《京副》都是孙伏园所编,孙伏园原来是北大的旁听生。"老北大"的旁听生往往后来名气不在正规生之下。与孙伏园一块旁听的,还有后来报界巨子成舍我,他们都是"新潮社"的成员。1921年,孙从《国民公报》转到《晨报》,编第7版的文艺栏,后来《晨副》创刊,孙升为主编。受蔡元培"北大精神"的薰染,这家副刊在他手下兼容并蓄,海纳江河,尤其重在介绍新思想,倡导新学术。它出过《马克思纪念》号和《俄国革命纪念》专辑,还有梁启超、李大钊、胡适、蔡元培、刘半农、张竞生等名流的讲演及文章。它贯穿自由主义精神,并不排斥被时风激荡的国学。那有名的"青年必读书目"风波就是燃起在《晨副》的。鲁迅的《阿Q正传》、冰心的小诗等等,可以说是囊括一时之选,《晨副》遂成推动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镇。不过,后来偶发的一件事,使孙伏园立意辞职。
  孙回忆道:"1924年10月,鲁迅先生写了一首诗《我的失恋》,寄给了《晨副》。稿已经发排,在见报的头天晚上,我到报馆看大样时,鲁迅先生的诗被代理总编辑刘勉己抽掉了。抽去这稿,我已经按捺不住火气,再加上刘又跑来说那首诗实在要不得,但吞吞吐吐地又说不出任何'要不得'的理由来,于是我气极了,就顺手打了他一个嘴巴,还追着大骂他一顿。第二天我气忿忿地跑到鲁迅先生的寓所,告诉他我辞职了。"(《鲁迅先生二三事》)
  鲁迅因为自己的稿件令孙伏园辞职很感不安,同时他们又都不满当时北京各报以及副刊不起"社会先导"的作用。《顺开时报》是日本人办的,《世界日报》、《京报》、《黄报》大都与文化无涉,《晨报》也落后于时代了,于是在孙伏园"非弄个事情做做不可"的喃喃声中,鲁迅便表示愿为之"呐喊",办一个"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斥"的刊物,(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这就是《语丝》。
  这时,鲁迅弟子荆有麟在邵飘萍的《京报》办一个周刊,听说孙伏园从《晨报》扼腕走出,便与邵社长商量,建议他革新版面,把专载"花艳"之类的《小京报》停掉,另请孙伏园主持副刊。邵从善如流,不单答应下来,还要请荆再找几个人效仿上海《民国晶报》出副刊的方式,每日一种,一周七种,"供给一般学术团体发表他们平素所研究的专门学问"(荆有麟《鲁迅回忆》)。后来办到了15种周刊,3种半月刊,可谓百花争艳。孙主编的《京副》和鲁迅主持的《莽原》
  就是其中之二。邵飘萍的办报理想:"以最新之事实与最有兴味之问题,涵盖一般人之趣味,将世人从枯寂冷酷之心境中救出"(《新闻界人物》),初见端倪了。新文学史上的"语丝社"、"莽原社"因而声名鹊起、高长虹、章衣萍、尚钺、台静农、冯文炳、冯沅君、李霁野、韦素园以及孙伏园、孙春台兄弟等文学新人涌出。
  一个嘴巴打走了一个《晨副》编辑,却打出一个《京副》,这是一个很有兴味的故事,也让人神往于"五四"后那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文化天地。
  孙伏园敢打总编,虽然是青年的鲁莽(实际并未打到,打空了),或者说,不容撤掉鲁迅的诗稿也是一种"党同"的情绪,不过,与喑哑的平庸相比,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呵。
  故事之三十四:陈毅自称是"北大半个校友"
  北大老校友陶世龙在《递条子》一文提及陈毅在北大演讲时自称是"北大半个校友","因当年他住在沙滩,曾到北大旁听"。据有关史料记载:"李大钊长期主持中共北方工作,身边汇聚着党的建党之初的第一代有为青年如邓中夏、陈乔年、高君宇、何孟雄、陈毅等,尽管年龄相差并不很大,大家都将李大钊视为忠厚长者,平时都愿意接受他的教诲,有了内部争论和矛盾也请他排解。将李大钊称为中国革命导师的导师,应是当之无愧。"陈毅与北大和李大钊确实有过较多的联系。
  陶先生的这篇文章谈到了北大举办讲座时递条子的优良传统,现特全文转载如下:"我在北大时,经常有名人来作讲演,大家可以自由参加,一般在北楼礼堂或民主广场西边的俱乐部,预计来听的人多,才安排在民主广场,象1949年春天,郭沫若和侯外庐从香港经大连到北平参加新政协,刚到就来北大作报告,大家都感到新鲜,听的人特别多,讲台设在民主墙中间那个平台上,郭沫若说青年是人类的春天,到了北大,他沐浴在春天的海洋里了,讲得很激动,兴起时一挥手,将面前的茶杯挥到了地上,这热烈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得。陈毅、陈绍禹(王明)、萧华、荣高棠等来作报告也都在民主广场,陈老总是纪念'五四'来讲的,是在民主广场中间塔的讲台上,四川腔我听起来好懂,他说他是北大半个校友,因当年他住在沙滩,曾到北大旁听,他的讲话很风趣,广场上不时发出笑声;茅盾也来讲过一次,安排在俱乐部,我去听了,他的口音实在不好懂,听不明白,不知道他在讲些什么,只是出于礼貌没有走;陈绍禹可谓臭名远扬,名声也就很大,到会的人特别多,至少大家想看看这人是什么样子,这次他讲婚姻法,联系到红楼梦和社会生活,口若悬河,不过就象欣赏一场表演,没留下什么深刻的东西;后来李立三也来北大讲过,但不知怎的没上广场而是在广场西侧的大饭厅。
  报告一般在周末举行,多半是学生会去请,因为北大学生名声在外,而且是娃娃来请,大人物也不好不给点面子,一般是一请就灵。
  在听这些报告时,一项很有兴趣的事,是向主席台递条子。将自己对报告的意见、疑问和要求演讲人回答的问题写在纸上,折叠成一条再绕成个圈,这样传递时就不致散开。从下面一人接一人地向前传给大会的主持人,主持人收到条子打开看一下就交给讲演者。传递时大家都遵守一条规矩,决不拆开来看,因此除了主持人,别人不知道纸上写了些什么,而主持人则不知道是谁写的,这就保证了大家无顾虑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条子中的意见,有些是对讲的太快太慢或罗嗦这一类演讲技术意见。对内容上提出意见的时候也很多,有的演讲人当场就回答了,这样便从单方面的灌输变成了互动的讨论。有时条子中提出的问题是不那么容易回答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立三来讲演那次,主题是中苏关系,时间正值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条子中提出:苏联为什么占据旅大?为什么搬走东北的工厂设备?新疆中苏合营的有色金属公司他们的股份为何要过半?还有苏军在东北强奸妇女这些问题;还问到了你对立三路线现在怎么认识?
  面对这些难题,李立三一一回答:苏联不占旅大,蒋介石早占去了;苏联占着解放区还能有个通向外面的窗口。(是的,郭沫若他们就是经过这里进来的)但马上就有有条子递上去,问:那么现在该还了吧。回答:现在还有美帝,苏联在那里是替我们看大门。
  苏军为什么把机器搬走?答案相似,他不搬就是蒋介石的了。同样有条子追问:现在为什么不还?回答是:那些设备已旧。他们会用更新更好的设备援助我们。
  新疆的有色金属公司的股份苏联占的多了,大概李立三也不认为是对的,只是说:现在我们没力量,资金技术都得靠人家,他要多占点也只好如此。
  李立三承认苏军在东北纪律不好,解释为那时战争已打了几年,苏军伤亡很大,到东北的军队有许多是刚征集的新兵,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对这些问题苏方已做了严肃处理,还枪毙过罪犯呢。
  对立三路线没有多说,慨叹一声:那时年轻嘛。
  李立三对递上去的条子的回答,虽然有些地方并不能使同学们完全满意,但感到他是个老实人,是在说实话,态度是诚恳的。因此,仍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他的报告会,包括校内自己开的大会上,都少不了有人递条子,但都不象李立三报告这次那样精彩,已记不住了。
  递条子也不光是提问题,还有对讲演人表示鼓励、希望和发表感想的,碰到这样的条子,主持人常选择一些宣读,顿时会场就会活跃起来,台上台下融合成一片,这样的场面在当时也是不少的。
  因此我以为这递条子,也是北大民主生活的一部分。"
  2002年3月14日游学北大6周年
  于燕园门外万柳园
很多历史事件由于当事人作古,相应的文献资料散失已无从考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