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F15E战斗机将可发射卫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56:11
http://news.mydrivers.com/1/326/326813.htm

发射卫星是个什么场景?火箭隆隆,浓烟滚滚,地面颤抖?不了,最近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授予波音一份总额3060万美元的合同,以研发一型长度为7.3米、可外挂在F-15E“攻击鹰”战斗机机腹下的运载火箭。
根据设计,F-15E将在40000英尺(12192米)高度释放运载火箭,同时火箭发动机点火,最终将搭载的卫星送入轨道。
据波音公司官员透露,如果一切顺利,这种新型发射方式能够将小卫星(45公斤级)发射费用降低66%。相比一次性发射的多级火箭,这种空中发射的方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费用,还能更快速地将卫星发射进入轨道。美军将不再需要专门等合适的发射窗口。

http://news.mydrivers.com/1/326/326813.htm

发射卫星是个什么场景?火箭隆隆,浓烟滚滚,地面颤抖?不了,最近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授予波音一份总额3060万美元的合同,以研发一型长度为7.3米、可外挂在F-15E“攻击鹰”战斗机机腹下的运载火箭。
根据设计,F-15E将在40000英尺(12192米)高度释放运载火箭,同时火箭发动机点火,最终将搭载的卫星送入轨道。
据波音公司官员透露,如果一切顺利,这种新型发射方式能够将小卫星(45公斤级)发射费用降低66%。相比一次性发射的多级火箭,这种空中发射的方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费用,还能更快速地将卫星发射进入轨道。美军将不再需要专门等合适的发射窗口。

[WARNING! WARNING!] http://share.acg.tv/flash.swf?aid=1613294&page=1
   用轰炸机发射小型卫星不是比这货更靠得住?起码外形尺寸受限制更少。
这个对战时卫星补充很重要,火箭采用固体燃料,可以批量化生产保存,需要的时候直接射
vikinds 发表于 2014-11-2 19:20
用轰炸机发射小型卫星不是比这货更靠得住?起码外形尺寸受限制更少。
早就有了,B52已经发射过不知多少次飞马座了。

这个F15文中说45kg的卫星,飞马座运力是它的十倍。
dsandy1 发表于 2014-11-3 16:58
早就有了,B52已经发射过不知多少次飞马座了。

这个F15文中说45kg的卫星,飞马座运力是它的十倍。
  冷战时双方对军备的发展真是丧心病狂啊!


F-15也放卫星?这就是不务正业,我倒是对当年F-15反卫星武器印象深刻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A5MDI0MzY4/v.swf

F-15也放卫星?这就是不务正业,我倒是对当年F-15反卫星武器印象深刻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A5MDI0MzY4/v.swf
最合适打卫星的应该是B-1A,不过不知道现在还有么有修修能上天的B-1A机身。B-1B到也还能用,如果能把进气道揪直了,那就更好了。直接按B-1A的进气道图纸给B-1B换一个,不知道行不行。
cjdam2003_ 发表于 2014-11-3 17:17
F-15也放卫星?这就是不务正业,我倒是对当年F-15反卫星武器印象深刻
挖坟级项目?
cjdam2003_ 发表于 2014-11-3 17:17
F-15也放卫星?这就是不务正业,我倒是对当年F-15反卫星武器印象深刻
图和视频里姿态差别好大,视频里接近水平投放
acoustics 发表于 2014-11-6 17:09
挖坟级项目?
远古巨坟

http://www.afwing.com/aircraft/douglas-f4d-f6-skyray_8.html

“天光”外传

  作为战斗机,“天光”也许并不惹人所瞩目,但它却从事过一项几乎其他战斗机没有尝试过的任务—1958 年一架“天光”被用于发射一种带有重达 1 吨的空间发射助推器的固体燃料火箭。目的是以此将手掌大小环形的小卫星送入轨道。此后,俄罗斯的米格-31 曾经计划试验过,美国的 F-15 虽也对太空发射过导弹,却是反卫星之用。整个计划被称作“领航员计划”(PROJECT PILOT,其实这里 pilot 有 trial,即尝试的意思),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中国湖(China Lake, California)的美国海军军械试验站(缩写为 NOTS:即 Naval Ordnance Test Station,1967 年 6 月,与海军武器试验室合并为海军武器中心,缩写 NWC:即 Naval weapons Center,最后演化成现在的美国海军空战中心下的武器分部,缩写 NAWCWD,即 Naval Air Warfare Center Weapons Division)组织进行试验。

  在此之前,有数家科研机构已经在为美国政府进行发射卫星的研究。之所以要由美国海军军械试验站来进行这个项目,主要还是由于自二战以来,该机构就一直从事火箭、导弹类武器的研发、测试和评估,拥有极为丰富的小型固体燃料火箭的研究、制造与使用经验。美国政府想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将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工程中去,以加快这方面的进展。政府如此“饥不择食”的理由很简单:在 1957 年,“那一边”的苏联已经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二战以来美国人的优越感一下子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不得不为此前将卫星计划分散在各个独立研究的科研机构分头进行开发,甚至从未考虑将该计划摆在优先位置而懊恼。自负的美国人急迫地要追赶上这方面与苏联的差距。不管多大东西,只要能够“扔”上地球轨道就行!其中难免有形式大于实质的成分,但对于美国人而言,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力才是最为重要的。由于这个原因,用电池供电并安装有辐射计数管和无线电系统的小卫星就被取了个“NOTSnik”的昵称。这个名字含义颇为丰富,前半部分“NOTS”代表的是美国海军军械试验站的缩写,后半部分“nik”来源自苏联发射的那颗卫星的名称“Sputnik”。因为 Sputnik 人造卫星的巨大震撼,在俄文中意思为“旅伴”的这个词也被扩充为“人造卫星”之意,并且造就一连串以 "nik" 结尾的新词汇,比方说 beatnik(披头族)、computernik(电脑迷)、jazznik(爵士乐迷)等等。这多少表现了苏联当时在航天领域的领先给美国乃至西方社会在心理上带来的压力与震撼。

出于某种原因,“NOTSnik”计划几十年来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如果说“NOTSnik”是“NOTS”和代表卫星的“nik”的组合而成的词汇还比较得到大众一致认同的话,那么对于这个组合词的意思解释则是五花八门。一些资料宣称“NOTSnik”也许或多或少是“海军军用电视卫星(Naval Ordnance Television Satellite)”的缩写。尽管由于有几所大学研制过微小卫星(CubeSats),因而从现在来看,制造装有摄像机的手掌大小的卫星是有可能的,但是在 1958 年决不存在提供这种摄像机的可能,所以这种说法也只能是一种说法,并不能证明什么。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NOTSnik”是“海军军用实验卫星(Naval Ordnance Test Satellite)”的缩写,似乎比较贴合该计划的背景,但终究只是一种猜测。搭载该卫星的火箭则被冠以 NOTS-EV-1 的型号,同样未得到官方资料的确认。

1958 年早些时候,依靠着现成的火箭发动机与其他组件,工程进行得非常迅速。运载火箭为多级火箭,被挂载在 F4D-1 上,以便在被携带到火箭能够将卫星发射入轨的高度。按照设计的要求,当“天光”的速度达到 450 英里/小时(725 公里/小时),高度达到 41,000 英尺(12,500 米)以上时,火箭将被释放。3 秒钟后,火箭第一级上的两个从由美国海军军械实验室主管、古德伊尔公司研制的“萨布洛克”反潜火箭助推鱼雷的火箭发动机衍生而来的 HOTROC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工作 5 秒钟后停止,经过一个 12 秒的间隔,第二级上两个相同的发动机点火,同样工作5秒钟。

“NOTSNIK”卫星的设计理念着眼于尽可能多的依靠现成的固体火箭。理由是与通过其他发射平台发射的复杂的液体火箭相比,这些火箭更为可靠。卫星没有导航系统,因为这样的设备将增加复杂性,占用宝贵的空间和增加总重。取而代之的是在火箭箭体上安装大型的尾翼,依靠气动力来使火箭保持在预设轨道上飞行。同时也不存在为卫星设置一个特殊的轨道倾角。液体火箭发动机和控制系统的缺乏导致火箭上没有一个可动部件。

  尽管一再强调简单,但是这个系统还是遇到了整合如此众多部件的难题。初期飞行尝试在地面进行发射,最早的两次用以测试火箭的第一级与第二级,时间是在 1958 年7 月。两次试射均告失败。火箭在发射后不久即发生爆炸。其后的另两次试射由于发射后 4 秒尾翼结构破坏也没有成功。虽然有着并不吉利的开局,首次在“天光”上进行的有人发射试验在 7 月 25 日进行。两周后进行了第二次试射,在随后的八月又进行了另外 4 次试射。进行试射的飞机从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因约肯(Inyokern, California)的海军军械试验站属下的机场起飞,在海军航空站穆古基地(Naval Air Station Point Mugu)所属的太平洋海上导弹靶场进行发射任务。

6 次试射中,4 次由于故障而失败。在这四次事故中,不是火箭在第一级点火后不久爆炸,就是第一级未能点火而导致火箭直接掉落进了太平洋。不过,7 月 25 日的首次由“天光”进行的试射和 8 月 22 日进行的第三次试射的结果则成了一个难以结案的“悬案”。因为在这两次发射中,火箭爬升到了发射载机的视野之外,看上去一切正常。不过在此之后,无线电通讯中断,卫星就此失踪,属于典型的“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对于发射是否成功,卫星是否入轨无从做出判断,虽然美国已于 1958 年 1 月 31 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的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索者一号”,但这两颗卫星中的任何一颗都有可能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颗由空中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唯一证实发射成功的证据来自于位于新西兰南岛东岸港口城市克赖斯特彻奇(Christchurch, New Zealand)的一个跟踪站的报告。该报告称他们在 8 月 22 日试射期间,于预想的第一和第三轨道时间接收到过一个微弱的无线电信号。不过这些激动人心的信号很有可能是来自于其他的物体。大多数参与工程的人怀疑卫星事实上到达了预定的轨道。

  连续的发射失败导致后续的发射计划被取消。整个计划经过争取还是延续了一两年。这就是官方所谓的“迦勒计划”(Project Caleb,Caleb 一词在希伯来文中的意思是“勇猛的”,在希伯来圣经中是耶孚尼的儿子的名字,也是摩西差派进入应许之地的 12 暗探之一和继约书亚后以色列的领袖,是个勇敢,专心依靠神的人。计划以此命名也许是要表达探索未知,坚持不懈的意思。),计划的内容基本上就是“领航员计划”(Project Pilot)的改进版本。由于这个原因,私下里人们都把该计划称作“NOTSNIK II”。计划中的运载火箭的编号自然地变成了 NOTS-EV-2。该火箭被期望具有将用于执行侦察任务的小载荷送入轨道的快速反应能力。同 NOTSNIK 一样,卫星仍然依靠有人飞机作为发射平台,通过四级固体燃料火箭进入轨道。鉴于 HOTROC 助推器的不佳表现,NOTS-EV-2 的第一级被改为使用 NOTS-500 火箭助推器;第二级改为 ABL X-248;第三级为 NOTS-100A;第四级则仍为 NOTS 球形火箭发动机。

  首枚 NOTS-EV-2 发射试验于 1960 年 7 月 28 日进行,发射机还是原来的那架 F4D-1。此次试验火箭仅仅只有第一级,但试射结果非常成功。10 月进行了第二次试射,火箭加装了第二级。这次试射由于第二级没能点火而失败。此后不久,在空军的压力下,相关的工作被停止了。空军这样做的原因是害怕在发射卫星方面败给海军而失去发射卫星的权利。

就像猫有九命一样,相关项目成功地凭借发展以 Hi-Hoe 命名的探空火箭(Hi-Hoe sounding rocket)的名义得以生存和延续,然而“天光”却没能与该项目一起走到最后,它开始从美国军队中退役。1961 年 10 月,“天光”最后一次执行试射任务。此前,“天光”在该项目中总共进行了 10 次用于试验火箭可靠性的试射。在此之后,试射任务被交给了高性能的麦克唐纳公司的 F-4“鬼怪II”(Phantom II)战斗机。
acoustics 发表于 2014-11-6 17:27
图和视频里姿态差别好大,视频里接近水平投放
视频里面是跟随的飞机拍的,当然是同一视角,感觉貌似水平。实际情况其实和那图一样,F-15需要在适当时机大仰角跃升,锁定卫星后发射反卫星武器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4-11-2 19:03
签名图笑尿了
vikinds 发表于 2014-11-2 19:20
用轰炸机发射小型卫星不是比这货更靠得住?起码外形尺寸受限制更少。
F15有一款反卫星导弹。
估计在此基础上改改就发卫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