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为何不能成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56:20
杨芳(1770年-1846年),字通逵,号诚村,贵州松桃县人,16岁投笔从戎,25岁因战功被提升为三品宁陕总兵,后任直隶、湖南提督等要职。清道光七年,他与 陕甘总督杨遇春平定新疆叛乱,大获全胜,被封为三等果勇侯,加封太子太傅。
《清史稿》记录了杨芳一系列以少胜多的军功。清嘉庆二年,杨芳跟随额勒登保围剿白莲教,任骑兵侦察员,转战四川与陕西之间。清嘉庆四年,杨芳大胜“白莲教”大头目冷天禄于陕西人头堰,教徒匆匆溃退,杨芳率领9个骑兵赶到石笋河,只见石笋河后是悬崖峭壁,左右无路,数千教徒争着渡河,乱成一片,杨芳当机立断,派遣两个骑兵向大营回报军情,自己率7个骑兵从山上急驰而下,赶到河边,大呼缴械投降。教徒受惊后溃不成军,争相逃命,有五船教徒离开河岸,向江中驶去,船上严重超载,没有上船的攀着船帮逃命,船舷开始进水。杨芳见状向船发箭,一箭射去,教徒左右躲避,引起猛烈颠簸,立刻倾覆,船上逃兵全部落水,多数被淹死。杨芳连发五箭,五条船全部倾覆,逃兵全部跌入水中。这一仗在军中称为奇捷。杨芳也因战功升为两广督标参将,当时他年仅30岁。

  清嘉庆五年,白莲教头目杨开甲、张天伦从陕西逃往河南商洛山,杨芳率千余骑兵扼守商洛山东部,堵住了南逃之路。

  杨开甲见官军挡道,掉头往西,杨芳连夜追赶,追到黎明时仍不见敌军踪迹。他是善于观察之人,见路上马蹄印中的积水没有干涸,断定敌军逃得不远,于是又紧紧追赶。转过一个山头,就见杨开甲、张天伦率领逃兵拥塞在一条山川内,杨芳率数十骑兵突然冲到,乘势追杀,逃兵溃不成军,几乎被全歼。

  

  生擒叛军立大功

  

  杨芳勇气过人。清嘉庆十一年,杨芳任固原提督,麾下的宁陕镇副将克扣军饷,虐待士兵,士兵陈达顺、陈先伦乘机杀了副将,公开叛乱,推举浦大芳为首领,哗变军人多达上万人。杨芳闻讯后连夜前往平叛,到了天亮,哗变军人认出了杨芳,自动脱离了战场。杨芳认为哗变者感念旧恩,可以劝谕反正,于是单骑进入浦大芳营垒。他晓以利害,诉说多年来共生死的情谊,声泪俱下,哗变军人大受感动,愿意投降。浦大芳手缚陈达顺、陈先伦献给杨芳,一场大规模的军人哗变终于被平定。

  清道光六年,逃往国外的新疆大和卓的次子张格尔,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支持下,潜入新疆阿图什,以礼拜祖墓为名,煽动叛乱。道光帝命陕甘总督杨遇春,调集5省兵力3万人,围攻叛军,杨芳请命从征,为先锋部队。
  清道光六年10月,大军在阿克苏会合,但通向喀什的交通要道柯尔坪为张格尔叛军占领,杨芳一马当先,摧城拔寨,攻占柯尔坪,平叛大军从此畅通无阻。他又率兵6000收复了和阗城,这时张格尔已从城中逃出,杨芳急驰一昼夜,在喀尔铁盖山追上张格尔,将其活捉,平息叛乱。
   鸦片战争初期,道光皇帝并不想屈服投降,他调集全国最精锐的部队17000多人,云集广州,还将当时最负盛名的老将杨芳,调到广州指挥作战。这位宿将一到广州时,也是豪气万丈,当英军炮弹从耳旁飞过在城楼爆炸时,身边人都吓得两腿发抖,他却谈笑自若,面不改色,骂道:“丑虏要击死老子耶!”

  然而杨芳遇到的是他50年从未曾遇见过的强敌,与当年的白莲教、张格尔完全不同,敌人火力之猛、射术之精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英军火枪在300米外能射中目标,射速每分钟三至四发,排枪射来,子弹如同暴风骤雨,而他的军队也有火枪,射程在百米开外,就是射不中一个丑虏,令其暗自心惊。

  杨芳想出破敌奇招,他假称英国的巫术可以用中国的污秽摧毁,于是传令保甲收集妇女用过的马桶为“压胜具准备了竹排木筏无数,每排放大马桶20个,实则内盛棉絮,浸洒毒药、桐油,上面盖上稻草,一齐排列于珠江两旁,等潮退英兵来犯时,让这些“马桶阵”顺水漂下,迎烧英船。

    为了掩盖作战意图,杨芳可谓煞费苦心。他日日去风月场所,与娈童嬉戏,装成胸无大志,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以麻痹英国人的间谍刺探。实则苦心筹划这场化学武器大反攻。

     此计不可谓不毒,筹划也算的是精密,各种战略佯动和战略欺骗也可谓尽善尽美。
   
     可惜的是当天战斗风向不对,天时不助,另马桶阵不能立下盖世奇功,真是让人扼腕痛惜。否则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化学烟雾的战例就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了。杨芳(1770年-1846年),字通逵,号诚村,贵州松桃县人,16岁投笔从戎,25岁因战功被提升为三品宁陕总兵,后任直隶、湖南提督等要职。清道光七年,他与 陕甘总督杨遇春平定新疆叛乱,大获全胜,被封为三等果勇侯,加封太子太傅。
《清史稿》记录了杨芳一系列以少胜多的军功。清嘉庆二年,杨芳跟随额勒登保围剿白莲教,任骑兵侦察员,转战四川与陕西之间。清嘉庆四年,杨芳大胜“白莲教”大头目冷天禄于陕西人头堰,教徒匆匆溃退,杨芳率领9个骑兵赶到石笋河,只见石笋河后是悬崖峭壁,左右无路,数千教徒争着渡河,乱成一片,杨芳当机立断,派遣两个骑兵向大营回报军情,自己率7个骑兵从山上急驰而下,赶到河边,大呼缴械投降。教徒受惊后溃不成军,争相逃命,有五船教徒离开河岸,向江中驶去,船上严重超载,没有上船的攀着船帮逃命,船舷开始进水。杨芳见状向船发箭,一箭射去,教徒左右躲避,引起猛烈颠簸,立刻倾覆,船上逃兵全部落水,多数被淹死。杨芳连发五箭,五条船全部倾覆,逃兵全部跌入水中。这一仗在军中称为奇捷。杨芳也因战功升为两广督标参将,当时他年仅30岁。

  清嘉庆五年,白莲教头目杨开甲、张天伦从陕西逃往河南商洛山,杨芳率千余骑兵扼守商洛山东部,堵住了南逃之路。

  杨开甲见官军挡道,掉头往西,杨芳连夜追赶,追到黎明时仍不见敌军踪迹。他是善于观察之人,见路上马蹄印中的积水没有干涸,断定敌军逃得不远,于是又紧紧追赶。转过一个山头,就见杨开甲、张天伦率领逃兵拥塞在一条山川内,杨芳率数十骑兵突然冲到,乘势追杀,逃兵溃不成军,几乎被全歼。

  

  生擒叛军立大功

  

  杨芳勇气过人。清嘉庆十一年,杨芳任固原提督,麾下的宁陕镇副将克扣军饷,虐待士兵,士兵陈达顺、陈先伦乘机杀了副将,公开叛乱,推举浦大芳为首领,哗变军人多达上万人。杨芳闻讯后连夜前往平叛,到了天亮,哗变军人认出了杨芳,自动脱离了战场。杨芳认为哗变者感念旧恩,可以劝谕反正,于是单骑进入浦大芳营垒。他晓以利害,诉说多年来共生死的情谊,声泪俱下,哗变军人大受感动,愿意投降。浦大芳手缚陈达顺、陈先伦献给杨芳,一场大规模的军人哗变终于被平定。

  清道光六年,逃往国外的新疆大和卓的次子张格尔,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支持下,潜入新疆阿图什,以礼拜祖墓为名,煽动叛乱。道光帝命陕甘总督杨遇春,调集5省兵力3万人,围攻叛军,杨芳请命从征,为先锋部队。
  清道光六年10月,大军在阿克苏会合,但通向喀什的交通要道柯尔坪为张格尔叛军占领,杨芳一马当先,摧城拔寨,攻占柯尔坪,平叛大军从此畅通无阻。他又率兵6000收复了和阗城,这时张格尔已从城中逃出,杨芳急驰一昼夜,在喀尔铁盖山追上张格尔,将其活捉,平息叛乱。
   鸦片战争初期,道光皇帝并不想屈服投降,他调集全国最精锐的部队17000多人,云集广州,还将当时最负盛名的老将杨芳,调到广州指挥作战。这位宿将一到广州时,也是豪气万丈,当英军炮弹从耳旁飞过在城楼爆炸时,身边人都吓得两腿发抖,他却谈笑自若,面不改色,骂道:“丑虏要击死老子耶!”

  然而杨芳遇到的是他50年从未曾遇见过的强敌,与当年的白莲教、张格尔完全不同,敌人火力之猛、射术之精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英军火枪在300米外能射中目标,射速每分钟三至四发,排枪射来,子弹如同暴风骤雨,而他的军队也有火枪,射程在百米开外,就是射不中一个丑虏,令其暗自心惊。

  杨芳想出破敌奇招,他假称英国的巫术可以用中国的污秽摧毁,于是传令保甲收集妇女用过的马桶为“压胜具准备了竹排木筏无数,每排放大马桶20个,实则内盛棉絮,浸洒毒药、桐油,上面盖上稻草,一齐排列于珠江两旁,等潮退英兵来犯时,让这些“马桶阵”顺水漂下,迎烧英船。

    为了掩盖作战意图,杨芳可谓煞费苦心。他日日去风月场所,与娈童嬉戏,装成胸无大志,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以麻痹英国人的间谍刺探。实则苦心筹划这场化学武器大反攻。

     此计不可谓不毒,筹划也算的是精密,各种战略佯动和战略欺骗也可谓尽善尽美。
   
     可惜的是当天战斗风向不对,天时不助,另马桶阵不能立下盖世奇功,真是让人扼腕痛惜。否则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化学烟雾的战例就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了。
后世误解马桶阵,不识奇计啊
毒气烟雾中国早就有用了。至于没成功是因为剂量不够。
止水潭 发表于 2014-10-31 20:05
毒气烟雾中国早就有用了。至于没成功是因为剂量不够。
少校同志,马桶装粪理所应当,只是放的位置不同罢了。楼主标题太耸动也有可能他不知道什么是化学以及化学武器。
[WARNING! WARNING!] http://share.acg.tv/flash.swf?aid=1403751&page=1
洋鬼子中巫毒 病情已病入膏肓 生化武器恐怕未能奏效 請大人見諒
少校同志,马桶装粪理所应当,只是放的位置不同罢了。楼主标题太耸动也有可能他不知道什么是化学以及化学 ...
呃……义和团时代那些都不是化学武器,用狗血的都是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