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的惊世之举!(转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58:36
徐匡迪的惊世之举!

作者: 佚名 (推荐: 一读者2003年07月24日   
原上海市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有个惊世骇江的举动,他公开了一百多张来自省部干部的条子!

2003年,中国工程院将增补七十名院士,现在提名达三千多名。这些条子都是利用关系走后门,想为本地区、本部门争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名额。

徐匡迪的小传

徐匡迪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历任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助教,上海工业学院教研室助教、副主任,上海机械学院助教、讲师,上海工业大学冶金系副主任、主任,瑞典兰赛尔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经理,上海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教育卫生办公室副主任兼市高等教育局局长,上海市计划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副市长(主持常务工作),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1995年2月任上海市市长。1998年2月在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上海市市长。

徐匡迪是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中央委员。曾获1986年国家科委、冶金部联合授予的「六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个人荣誉证书,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在他领导下,从1995年起上海经历了快速的所谓的“商业复兴”。 在上海的西方投资者和上海民众都对徐匡迪评价很高。所有人都认为徐匡迪会沿着他的前任江XX和朱熔基在中~国政界晋升。

2001年12月7日,上海市长徐匡迪辞去市长职务,使上海人感到意外。

上海电视台报道说,上海市人大已经接受了徐匡迪的辞呈。不过报道没有说明他突然辞职的原因。徐匡迪已经调任中国工程院党委书记。

原因后来无人不知,这里不予评说!!!

《金融时报》的报道引述了上海市的一位互联网用户在网上发表的评论。这位网民形容徐匡迪在中国是少有的。他说,如果徐匡迪能当中~国的总理,那将是中国人民的福气,但是在中国,才能斗不过阴谋。

2001年十二月十五日上午,上海市有一千五百多名市民、干部,依依不舍自发地到虹桥机场,为徐匡迪赴京履新送行。市委组织了千名干部前往阻拦。最后,怀志不遇的徐匡迪眼含热泪改乘火车赴京。

在80年代,徐匡迪作为上海工业大学的资深教授已经独立完成过许多重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工作。80年代中期,总部设在瑞典的世界著名的兰赛尔公司感到公司需要高、精、尖人才的支持。他们便找到了徐匡迪教授。为了加强合作,同时也为了到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里去体验一下生活,了解世界一流公司的科技水平、管理情况,徐匡迪决定接受邀请。

到了瑞典,徐匡迪才发现兰赛尔公司果然名不虚传。公司管理既灵活又秩序化。最让徐匡迪感受深切的是,兰赛尔这一市场经济下的庞然大物在国际经济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徐匡迪越来越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市场经济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为什么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徐匡迪怀着研究和发现的目的深入兰赛尔公司,基本上掌握了世界一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情况。同时,他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回赠给兰赛尔公司。

由于徐匡迪工作出色,被任命为兰赛尔公司的总工程师。在这个位子上,徐匡迪没日没夜地干了整整三个月。

在这期间,徐匡迪写下了不下十万字的工作报告。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公司;另一方面,是为了回国后有一个可作经验总结的蓝本。那时,他就决定,回国后,一定要找个机会上书中央,把市场经济的优势以及如何运作市场经济的情况作一个有根有据的报告。

三个月之后,徐匡迪被兰赛尔公司任命为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三个月就获此信任和重视,绝非轻易之事。由于徐匡迪的杰出贡献,兰赛尔公司击败了在此专业上一直处于强势的德国和日本的竞争对手,从而获得了对北海石油的管理开发权。这可是一项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技术资本,以至于兰赛尔公司所在的城市也为此欣喜若狂。在该城市举行的庆祝活动上。徐匡迪作为功臣,受到全市人民的热烈欢迎。同时,为了表示这一感谢和他们对徐匡迪本人的喜爱,该市授予了他「荣誉市民」的称号。

优秀人才自然是到处受欢迎的,瑞典方面为了吸引徐匡迪留任,便提出把徐匡迪的夫人及子女接到瑞典,并承担全部差旅费、全家的医疗费及子女的教育费,当然,也包括许诺给徐匡迪高得惊人的薪金。

徐匡迪是真正的具有深厚的民族情结和爱国情结的知识分子。他在兰赛尔公司的职位别说让中国人羡慕,就是外国的同行也颇为仰慕。但是,面对这一切诱惑,徐匡迪真正做到了「拒绝」,拒绝高薪,拒绝延期。一年后,他完成了所有的项目,如期回国。

徐匡迪拒绝兰赛尔公司自有他的原因,因为他希望能在自己的国家也建几个这样的跨国的一流企业,使我们中国的经济真正地跻身于世界一流强国之林。

六亲不认订家规

虽然徐匡迪的政治前途甚是看好,但他仍然留意自己的科技领域。他有一句名言:「我只想在我的任期内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做事,为上海的发展工作。为中~国的前途提供一些微薄的建议。至于个人的官位,从来没有放在心上。」

徐匡迪说到做到。他的家里,与他在工大做教授时一样地简朴,只是透着一层摆脱不了的浓浓的书卷气。他严于律己,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他的子女的生活与普通知识分子的子女一样,勤学上进,以多学知识为荣,而无一丝高干子弟的骄横和奢侈。

就任上海市市长之即,徐匡迪就订下一条「六亲不认」的家规,他对自己的家属说:「我现在当了市长,这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家庭成员也要维护。做得好,大家有光彩,做得不好也是家庭的耻辱。因此,在我任期内是六亲不认的,你们有什么事别来找我,我也不会给你们去办的。」这作为一市之长来说,实乃可敬可佩。

做清官扭转官场贪气

徐匡迪还常给家人讲古代清官故事:古时,东关临池司马孟宗在外为官,想到家中妻子爱吃鱼,便寄回一罐腌鱼给妻子。不料,妻子将鱼如数退回,并修书责怪其夫:你身为渔官,却把腌鱼寄给我,别人不会在背后说长道短吗?孟妻时时以家训鞭策其夫,特别是为了让丈夫廉洁奉公,毅然下定决心,三年不食鱼,不仅本人留下了千古美名,而在当时也确实促使了官场风气好转。徐匡迪说,封建社会的清官都能做到的事情,共产党的干部则应该做得更好。

徐匡迪要求自己的两个女儿必须依靠自己,自食其力,什么也别指望依靠他这个父亲。他不仅仅这样说,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

新华网徐匡迪的惊世之举!

作者: 佚名 (推荐: 一读者2003年07月24日   
原上海市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有个惊世骇江的举动,他公开了一百多张来自省部干部的条子!

2003年,中国工程院将增补七十名院士,现在提名达三千多名。这些条子都是利用关系走后门,想为本地区、本部门争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名额。

徐匡迪的小传

徐匡迪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历任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助教,上海工业学院教研室助教、副主任,上海机械学院助教、讲师,上海工业大学冶金系副主任、主任,瑞典兰赛尔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经理,上海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教育卫生办公室副主任兼市高等教育局局长,上海市计划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副市长(主持常务工作),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1995年2月任上海市市长。1998年2月在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上海市市长。

徐匡迪是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中央委员。曾获1986年国家科委、冶金部联合授予的「六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个人荣誉证书,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在他领导下,从1995年起上海经历了快速的所谓的“商业复兴”。 在上海的西方投资者和上海民众都对徐匡迪评价很高。所有人都认为徐匡迪会沿着他的前任江XX和朱熔基在中~国政界晋升。

2001年12月7日,上海市长徐匡迪辞去市长职务,使上海人感到意外。

上海电视台报道说,上海市人大已经接受了徐匡迪的辞呈。不过报道没有说明他突然辞职的原因。徐匡迪已经调任中国工程院党委书记。

原因后来无人不知,这里不予评说!!!

《金融时报》的报道引述了上海市的一位互联网用户在网上发表的评论。这位网民形容徐匡迪在中国是少有的。他说,如果徐匡迪能当中~国的总理,那将是中国人民的福气,但是在中国,才能斗不过阴谋。

2001年十二月十五日上午,上海市有一千五百多名市民、干部,依依不舍自发地到虹桥机场,为徐匡迪赴京履新送行。市委组织了千名干部前往阻拦。最后,怀志不遇的徐匡迪眼含热泪改乘火车赴京。

在80年代,徐匡迪作为上海工业大学的资深教授已经独立完成过许多重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工作。80年代中期,总部设在瑞典的世界著名的兰赛尔公司感到公司需要高、精、尖人才的支持。他们便找到了徐匡迪教授。为了加强合作,同时也为了到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里去体验一下生活,了解世界一流公司的科技水平、管理情况,徐匡迪决定接受邀请。

到了瑞典,徐匡迪才发现兰赛尔公司果然名不虚传。公司管理既灵活又秩序化。最让徐匡迪感受深切的是,兰赛尔这一市场经济下的庞然大物在国际经济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徐匡迪越来越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市场经济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为什么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徐匡迪怀着研究和发现的目的深入兰赛尔公司,基本上掌握了世界一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情况。同时,他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回赠给兰赛尔公司。

由于徐匡迪工作出色,被任命为兰赛尔公司的总工程师。在这个位子上,徐匡迪没日没夜地干了整整三个月。

在这期间,徐匡迪写下了不下十万字的工作报告。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公司;另一方面,是为了回国后有一个可作经验总结的蓝本。那时,他就决定,回国后,一定要找个机会上书中央,把市场经济的优势以及如何运作市场经济的情况作一个有根有据的报告。

三个月之后,徐匡迪被兰赛尔公司任命为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三个月就获此信任和重视,绝非轻易之事。由于徐匡迪的杰出贡献,兰赛尔公司击败了在此专业上一直处于强势的德国和日本的竞争对手,从而获得了对北海石油的管理开发权。这可是一项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技术资本,以至于兰赛尔公司所在的城市也为此欣喜若狂。在该城市举行的庆祝活动上。徐匡迪作为功臣,受到全市人民的热烈欢迎。同时,为了表示这一感谢和他们对徐匡迪本人的喜爱,该市授予了他「荣誉市民」的称号。

优秀人才自然是到处受欢迎的,瑞典方面为了吸引徐匡迪留任,便提出把徐匡迪的夫人及子女接到瑞典,并承担全部差旅费、全家的医疗费及子女的教育费,当然,也包括许诺给徐匡迪高得惊人的薪金。

徐匡迪是真正的具有深厚的民族情结和爱国情结的知识分子。他在兰赛尔公司的职位别说让中国人羡慕,就是外国的同行也颇为仰慕。但是,面对这一切诱惑,徐匡迪真正做到了「拒绝」,拒绝高薪,拒绝延期。一年后,他完成了所有的项目,如期回国。

徐匡迪拒绝兰赛尔公司自有他的原因,因为他希望能在自己的国家也建几个这样的跨国的一流企业,使我们中国的经济真正地跻身于世界一流强国之林。

六亲不认订家规

虽然徐匡迪的政治前途甚是看好,但他仍然留意自己的科技领域。他有一句名言:「我只想在我的任期内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做事,为上海的发展工作。为中~国的前途提供一些微薄的建议。至于个人的官位,从来没有放在心上。」

徐匡迪说到做到。他的家里,与他在工大做教授时一样地简朴,只是透着一层摆脱不了的浓浓的书卷气。他严于律己,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他的子女的生活与普通知识分子的子女一样,勤学上进,以多学知识为荣,而无一丝高干子弟的骄横和奢侈。

就任上海市市长之即,徐匡迪就订下一条「六亲不认」的家规,他对自己的家属说:「我现在当了市长,这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家庭成员也要维护。做得好,大家有光彩,做得不好也是家庭的耻辱。因此,在我任期内是六亲不认的,你们有什么事别来找我,我也不会给你们去办的。」这作为一市之长来说,实乃可敬可佩。

做清官扭转官场贪气

徐匡迪还常给家人讲古代清官故事:古时,东关临池司马孟宗在外为官,想到家中妻子爱吃鱼,便寄回一罐腌鱼给妻子。不料,妻子将鱼如数退回,并修书责怪其夫:你身为渔官,却把腌鱼寄给我,别人不会在背后说长道短吗?孟妻时时以家训鞭策其夫,特别是为了让丈夫廉洁奉公,毅然下定决心,三年不食鱼,不仅本人留下了千古美名,而在当时也确实促使了官场风气好转。徐匡迪说,封建社会的清官都能做到的事情,共产党的干部则应该做得更好。

徐匡迪要求自己的两个女儿必须依靠自己,自食其力,什么也别指望依靠他这个父亲。他不仅仅这样说,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

新华网
好官!!!
徐匡迪市长是上海的好市长,上海人民不会忘记他的
原上海市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有个惊世骇江的举动,他公开了一百多张来自省部干部的条子!

2003年,中国工程院将增补七十名院士,现在提名达三千多名。这些条子都是利用关系走后门,想为本地区、本部门争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名额。

这样做只能是犯众怒(当然是官僚阶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做这样的事表面是好的是对人民负责,但在中国只对下面负责不对上面负责是行不通的,为什么上海市长的位子都保不住,还不吸取教训,不按中国官场的规矩办事,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不过徐是个不错的为人民的领导,可惜中国人民毫无决定权,只能祝好人一生平安了
好官是人民的福气,人民永远记得他!
好有什么用?都靠边站了!!!
阿拉徐市长就是好!!!
官场是黑的,但官场也可以不那麽黑,如果能有一个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让贪官们不那麽方便地贪污腐化的话。中国人的清官情结是很重的,只希望在现有的官场框架下做文章,让优秀的人才在官场的夹缝里做一个好官,就象朱熔基那样。但这根本不可能解决实质问题,朱总理不也下来了,徐又有何能为?曾听得友人谈某杰出人士不愿作官,就批评他没有政治家的修养和气度。其实站在个人仕途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批评未始没有道理,但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看,这只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剧——为甚麽一个伟大的国家反而不能有这样广阔的胸怀与气度,让各方才智之士,精诚团结,为国效力,却要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才智耗费在无聊的官场钻营与权力角逐之中呢。[em04][em04][em04][em04][em17][em17][em17]
真的吗?我现在不敢尽信。连慕绥新当年都被那群老记誉为人民的好公仆呢
好官、清官太少呀!
官场是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