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疑似致远舰直击探摸现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14:11
http://news.liao1.com/epaper/hsc ... /content_478492.htm


丹东港为调查提供的考古作业平台


领队周春水即将开展水下作业

  □文/图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张颖

  9月17日,国内多地正在举行甲午战争黄海海战120周年纪念时,疑似致远舰的甲午沉船被悄无声息地发现了。

  令人震撼的是,这条甲午沉船被发现的当天,正好是沉没的那一天——1894年9月17日,致远舰在黄海海战中,和日军吉野舰对战,发生爆炸沉没,邓世昌坠海身亡,200余官兵殉国。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认定这艘沉船系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并把它命名为“丹东一号”。海军史专家称其为重大水下考古发现, 已经找到船尾和诸多文物。本报记者曾随考古作业平台在黄海海域直击了沉船探摸现场。

  探查经过

  建新港“扫海” 发现甲午沉船遗址

  9月28日,黄海海域的下午,阳光在海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光,晃得考古作业平台上的人睁不开眼。

  作业平台上的红色条幅,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醒目:辽宁省丹东海洋红港区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重点调查。

  “沉船就在下面,我们站在历史的上方。”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对本报记者说。

  作业平台的潜水电梯处,周春水和一名同伴一跃入海,溅起一片浪花。周春水是“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领队,在他之前,身着潜水服的水下摄影师吴立新带着摄影器材跃入海中。

  “丹东一号”所处海底深度大概在18~24米,深埋在泥下3米左右,零星的铁甲边缘和船体构件微微凸起于泥沙之上,附着大量的海底生物,沉船的体量比较大,经过磁力仪推算,在1500吨左右。

  冥冥之中似有注定,这艘甲午沉船要在沉没120周年当天被发现。

  最先发现水下有大型磁力场,后来才依此确定水下有沉船的是丹东港总裁助理崔红霞。

  2014年,丹东港规划新的港口,建港之前要进行扫海——用仪器把海下地形扫一遍,包括建设港口的主航道和锚地。同时,根据国家规定,也要对水下进行文物调查。“扫海的区域很大,一直扫到沉船的位置。”丹东港执行总裁黄梅雨说。

  去年11月,崔红霞负责扫海,她使用磁力仪发现,锚地某处海域有磁性反应,似乎有金属存在。崔红霞去找船厂要了几块比汽车还大的铁,扔到这个反应区域去做参照,对比发现海下的金属物非常大,是一个船型的东西,海底起伏不平。

  “它磁场很大,比周围的环境大很多,我说这玩意是不是甲午沉船啊?”崔红霞表示,她知道丹东港所在的海域以前就是甲午海战古战场。崔红霞找到了当地渔民协会,根据协会三四十年来绘制的水下障碍物图,发现所记载的巨型障碍物跟船型物位置差不多。

  磁力仪发现的是两个椭圆形的磁力场,长度八九百米,宽度四五百米。崔红霞联系了磁力仪生产厂家,根据数据分析,仪器厂家告诉她,这个船型物体量达到1000多吨,宽10余米左右,长度近百米。

  黄梅雨说:“大伙联想到可能是甲午沉船,都很兴奋,就上报了。”去年11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联合组建调查工作队,开展过水下调查工作,但无功而返。

  今年3月,丹东港独自派出船只,由港口当地潜水员借助简陋设备下水探查,发现了6块金属钢板,和分析所得的金属反应数值一样,进一步确定了船型物的体量。船长用了3天3夜,锁定了船型物所在的位置。

  满怀信心的丹东港相关项目负责人再次上报。4月份,调查工作队再次来到丹东港海域调查,“只用了20分钟就扫出来了,我们提供了准确的坐标。”丹东港副总裁宋沛然说,此时丹东港提供的资料信息已经比较准确。调查工作队通过多种物探手段,并结合潜水探摸,确认了沉船遗址,疑似清末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沉舰。

  鉴于遗址的重要性,调查工作队认为有必要开展一次重点调查及复查工作,明确沉船的保存情况与性质,为下一步保护提供参考,但缺乏经费。于是丹东港出资出人,经过申请,该重点调查项目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

  9月4日,中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从青岛首航,前往丹东港海域重点调查水下沉船,9月17日便有了重大发现,确定这是甲午沉船。

  调查工作队采用抽泥的方式揭露出船体的表面,明确其保存情况,开展水下测量与摄影,对船体沉态、规模尺寸、埋藏坏境等进行准确掌握,对重要部件及能辨别沉船身份的物体进行重点记录,并综合评估其整体价值,为确定下一步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但在重点调查阶段,由于缺乏后续的长期保护措施,尽量不提取遗物。调查结束后,还将对出露船体进行回填保护,采用亚麻布对已揭露的部位进行覆盖,再于覆盖物上回填泥土。

  军史专家

  四大证据直指“这艘沉船就是致远舰”

  考古工作平台的工作区域,挂着两幅很大的图文介绍板,一个是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艘沉舰相关情况介绍,一个是丹东海洋红港区一号沉船重点调查项目。中间是很大的圆形标志: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介绍板下面,几个塑料大箱内放着几名考古工作队员的潜水服。

  “可以确定这是甲午战舰,但目前我们不能说它就是致远舰。”下水前,周春水告诉本报记者,考古队估量的沉船长度为66米,宽度为9米,长度还未最终确认。在考古队的工作白板上,用简单的线条画着船的大致外观,写着数字66,“不管它属于哪个舰,意义都很重大。”

  陈悦与周春水看法不同,他认为战舰长度不止66米,他指着图文介绍板上的致远舰,“可以确定这艘沉船就是致远舰,这是一个重大水下考古发现。”

  致远舰是穹甲巡洋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1887年完工,并在当年11月回国。全长约76米,宽约11.6米,吃水约4.6米,排水量2300吨。双桅、单烟囱,穹面装甲5~10厘米厚,航速18节。主要装备武器为:3门210毫米克虏伯主炮,两门150毫米阿姆斯特朗主炮,8门57毫米炮,6门轮转式格林机关炮,4支鱼雷发射管。

  陈悦发现了一系列能够证明沉船是致远舰的证据链,掩饰不住语气中的兴奋和激动。

  他指着致远舰的方形舷窗,“这就是一个有力证据。”此前,吴立新等人在水下发现了沉船的一块方形舷窗。在作战海域沉没的4艘甲午沉船中,只有致远舰有方形的舷窗,其他船的舷窗都是圆形的。

  第二个有力证据是在沉船上发现的格林机关炮,吴立新拍下了打捞机关炮的全过程,身着潜水服的考古队员将机关炮抬到潜水电梯内,打捞出水。“这门炮是从泥里出来的,先把泥抽掉,才露出了这门炮。”陈悦说。

  记者在作业平台附近的考古船上看到,打捞出来的炮身长约1米1左右,是铜制的,表面附着很多海底贝壳类生物,调查工作队每天往炮身上浇水,并用麻袋片覆盖,以免炮身受到空气和阳光的影响,因此有的贝壳生物还活着。

  陈悦认为,这门机关炮很有可能是致远舰后桅杆桅盘上的炮。沉在这个海域里的沉船中,只有致远舰有桅盘,就是桅杆上面像盘子一样的东西,水兵可以在里面瞭望,也可以居高临下地射击敌舰。有人认为这门格林机关炮有可能是超勇上的,但超勇号上的格林机关炮不是这个样子,型号也不一样,陈悦说,“致远舰上的格林机关炮是1886式的,超勇号上的是1880式的。1880式的炮管全在外面,能够数得出来有10根,中间有一个框架框住它们,发炮的时候能够看到炮管在动。致远舰上的是用一个大套筒套住炮管,发炮的时候看不到炮管在动,外面只能看到一个套筒,只有从前面才能看到10根炮管。”1886式格林机关炮比1880式先进,有利于散热。

  “所以1886式和1880式区别很大,从外观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超勇舰上的。”陈悦肯定地说,“那天发现的时候他们还犹犹豫豫,我以人格担保,告诉他们这门炮就是甲午战舰上的机关炮……如果你说它不是致远舰上的,除非有人把它从其他地方捞出来,再扔在这个地方,但可能性不大。”

  除了炮身,打捞出来的还有一个炮架子,为三个滑轮和轨道组合,可以让重达200公斤的格林机关炮任意旋转方向,因此炮架的术语叫作“猫”。和全铜的炮身不一样,炮架子是铸铁材质的,已经腐蚀得很厉害。

  当年的甲午战舰中,只有4艘战舰装备格林机关炮,因为其口径太小,只有11毫米,没有得到李鸿章的青睐。“这种炮虽然速度快,但是口径小,根本打不沉战舰,只能打人。”陈悦说。http://news.liao1.com/epaper/hsc ... /content_478492.htm


丹东港为调查提供的考古作业平台


领队周春水即将开展水下作业

  □文/图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张颖

  9月17日,国内多地正在举行甲午战争黄海海战120周年纪念时,疑似致远舰的甲午沉船被悄无声息地发现了。

  令人震撼的是,这条甲午沉船被发现的当天,正好是沉没的那一天——1894年9月17日,致远舰在黄海海战中,和日军吉野舰对战,发生爆炸沉没,邓世昌坠海身亡,200余官兵殉国。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认定这艘沉船系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并把它命名为“丹东一号”。海军史专家称其为重大水下考古发现, 已经找到船尾和诸多文物。本报记者曾随考古作业平台在黄海海域直击了沉船探摸现场。

  探查经过

  建新港“扫海” 发现甲午沉船遗址

  9月28日,黄海海域的下午,阳光在海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光,晃得考古作业平台上的人睁不开眼。

  作业平台上的红色条幅,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醒目:辽宁省丹东海洋红港区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重点调查。

  “沉船就在下面,我们站在历史的上方。”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对本报记者说。

  作业平台的潜水电梯处,周春水和一名同伴一跃入海,溅起一片浪花。周春水是“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领队,在他之前,身着潜水服的水下摄影师吴立新带着摄影器材跃入海中。

  “丹东一号”所处海底深度大概在18~24米,深埋在泥下3米左右,零星的铁甲边缘和船体构件微微凸起于泥沙之上,附着大量的海底生物,沉船的体量比较大,经过磁力仪推算,在1500吨左右。

  冥冥之中似有注定,这艘甲午沉船要在沉没120周年当天被发现。

  最先发现水下有大型磁力场,后来才依此确定水下有沉船的是丹东港总裁助理崔红霞。

  2014年,丹东港规划新的港口,建港之前要进行扫海——用仪器把海下地形扫一遍,包括建设港口的主航道和锚地。同时,根据国家规定,也要对水下进行文物调查。“扫海的区域很大,一直扫到沉船的位置。”丹东港执行总裁黄梅雨说。

  去年11月,崔红霞负责扫海,她使用磁力仪发现,锚地某处海域有磁性反应,似乎有金属存在。崔红霞去找船厂要了几块比汽车还大的铁,扔到这个反应区域去做参照,对比发现海下的金属物非常大,是一个船型的东西,海底起伏不平。

  “它磁场很大,比周围的环境大很多,我说这玩意是不是甲午沉船啊?”崔红霞表示,她知道丹东港所在的海域以前就是甲午海战古战场。崔红霞找到了当地渔民协会,根据协会三四十年来绘制的水下障碍物图,发现所记载的巨型障碍物跟船型物位置差不多。

  磁力仪发现的是两个椭圆形的磁力场,长度八九百米,宽度四五百米。崔红霞联系了磁力仪生产厂家,根据数据分析,仪器厂家告诉她,这个船型物体量达到1000多吨,宽10余米左右,长度近百米。

  黄梅雨说:“大伙联想到可能是甲午沉船,都很兴奋,就上报了。”去年11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联合组建调查工作队,开展过水下调查工作,但无功而返。

  今年3月,丹东港独自派出船只,由港口当地潜水员借助简陋设备下水探查,发现了6块金属钢板,和分析所得的金属反应数值一样,进一步确定了船型物的体量。船长用了3天3夜,锁定了船型物所在的位置。

  满怀信心的丹东港相关项目负责人再次上报。4月份,调查工作队再次来到丹东港海域调查,“只用了20分钟就扫出来了,我们提供了准确的坐标。”丹东港副总裁宋沛然说,此时丹东港提供的资料信息已经比较准确。调查工作队通过多种物探手段,并结合潜水探摸,确认了沉船遗址,疑似清末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沉舰。

  鉴于遗址的重要性,调查工作队认为有必要开展一次重点调查及复查工作,明确沉船的保存情况与性质,为下一步保护提供参考,但缺乏经费。于是丹东港出资出人,经过申请,该重点调查项目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

  9月4日,中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从青岛首航,前往丹东港海域重点调查水下沉船,9月17日便有了重大发现,确定这是甲午沉船。

  调查工作队采用抽泥的方式揭露出船体的表面,明确其保存情况,开展水下测量与摄影,对船体沉态、规模尺寸、埋藏坏境等进行准确掌握,对重要部件及能辨别沉船身份的物体进行重点记录,并综合评估其整体价值,为确定下一步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但在重点调查阶段,由于缺乏后续的长期保护措施,尽量不提取遗物。调查结束后,还将对出露船体进行回填保护,采用亚麻布对已揭露的部位进行覆盖,再于覆盖物上回填泥土。

  军史专家

  四大证据直指“这艘沉船就是致远舰”

  考古工作平台的工作区域,挂着两幅很大的图文介绍板,一个是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艘沉舰相关情况介绍,一个是丹东海洋红港区一号沉船重点调查项目。中间是很大的圆形标志: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介绍板下面,几个塑料大箱内放着几名考古工作队员的潜水服。

  “可以确定这是甲午战舰,但目前我们不能说它就是致远舰。”下水前,周春水告诉本报记者,考古队估量的沉船长度为66米,宽度为9米,长度还未最终确认。在考古队的工作白板上,用简单的线条画着船的大致外观,写着数字66,“不管它属于哪个舰,意义都很重大。”

  陈悦与周春水看法不同,他认为战舰长度不止66米,他指着图文介绍板上的致远舰,“可以确定这艘沉船就是致远舰,这是一个重大水下考古发现。”

  致远舰是穹甲巡洋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1887年完工,并在当年11月回国。全长约76米,宽约11.6米,吃水约4.6米,排水量2300吨。双桅、单烟囱,穹面装甲5~10厘米厚,航速18节。主要装备武器为:3门210毫米克虏伯主炮,两门150毫米阿姆斯特朗主炮,8门57毫米炮,6门轮转式格林机关炮,4支鱼雷发射管。

  陈悦发现了一系列能够证明沉船是致远舰的证据链,掩饰不住语气中的兴奋和激动。

  他指着致远舰的方形舷窗,“这就是一个有力证据。”此前,吴立新等人在水下发现了沉船的一块方形舷窗。在作战海域沉没的4艘甲午沉船中,只有致远舰有方形的舷窗,其他船的舷窗都是圆形的。

  第二个有力证据是在沉船上发现的格林机关炮,吴立新拍下了打捞机关炮的全过程,身着潜水服的考古队员将机关炮抬到潜水电梯内,打捞出水。“这门炮是从泥里出来的,先把泥抽掉,才露出了这门炮。”陈悦说。

  记者在作业平台附近的考古船上看到,打捞出来的炮身长约1米1左右,是铜制的,表面附着很多海底贝壳类生物,调查工作队每天往炮身上浇水,并用麻袋片覆盖,以免炮身受到空气和阳光的影响,因此有的贝壳生物还活着。

  陈悦认为,这门机关炮很有可能是致远舰后桅杆桅盘上的炮。沉在这个海域里的沉船中,只有致远舰有桅盘,就是桅杆上面像盘子一样的东西,水兵可以在里面瞭望,也可以居高临下地射击敌舰。有人认为这门格林机关炮有可能是超勇上的,但超勇号上的格林机关炮不是这个样子,型号也不一样,陈悦说,“致远舰上的格林机关炮是1886式的,超勇号上的是1880式的。1880式的炮管全在外面,能够数得出来有10根,中间有一个框架框住它们,发炮的时候能够看到炮管在动。致远舰上的是用一个大套筒套住炮管,发炮的时候看不到炮管在动,外面只能看到一个套筒,只有从前面才能看到10根炮管。”1886式格林机关炮比1880式先进,有利于散热。

  “所以1886式和1880式区别很大,从外观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超勇舰上的。”陈悦肯定地说,“那天发现的时候他们还犹犹豫豫,我以人格担保,告诉他们这门炮就是甲午战舰上的机关炮……如果你说它不是致远舰上的,除非有人把它从其他地方捞出来,再扔在这个地方,但可能性不大。”

  除了炮身,打捞出来的还有一个炮架子,为三个滑轮和轨道组合,可以让重达200公斤的格林机关炮任意旋转方向,因此炮架的术语叫作“猫”。和全铜的炮身不一样,炮架子是铸铁材质的,已经腐蚀得很厉害。

  当年的甲午战舰中,只有4艘战舰装备格林机关炮,因为其口径太小,只有11毫米,没有得到李鸿章的青睐。“这种炮虽然速度快,但是口径小,根本打不沉战舰,只能打人。”陈悦说。
疑似致远舰部分文物光亮如新

可能发现北洋海军将士遗体


http://news.liao1.com/epaper/hsc ... /content_478493.htm


打捞出水的铜管和锁头等物


打捞出水的木板




打捞出水的炮身和炮架

  ■本版图片由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张颖 摄

  根据沉船的千吨体量信息,陈悦认为这艘沉船将是最完整的、最原生态的、最能体现北洋海军风貌的一艘战舰。周春水经过水下潜水,已经发现了船的尾部,他看到桅杆是黑色,怀疑被烧过。

  目前发现的所有东西都是在接近船尾部的舰长套间附近发现的,“大炮有可能会掉下去,需要向下继续挖。”陈悦说。

  由于沉船被埋在淤泥内,有些物件被打捞起来后,还光亮如新,毫无锈迹。如果船舱里很多东西还在的话,会有更多不可思议的发现,例如私人用品、餐具、瓷器等,船上的瓷盘都是英国皇家工厂烧制的,陈悦举例说,“以前威海捞济远舰的时候就发现,有的舱门的密封性好,水都没有进去,里面很多东西,包括纸和围巾还是干的。”

  打捞起来的

  致远舰残骸

  足以支撑起

  一座博物馆

  考古平台工作间内,打捞上来的文物被放在白色的方形塑料盆内,盆内装满了水。其中一片洗手池的瓷片上有一个大写的E标记,这条船是英国造的,E有可能是英格兰的标记。

  其他文物包括:一发格林炮的炮弹,是铜质的,外形细长并略有凹损,因为格林炮口径太小的缘故,这枚炮弹一开始曾被认为是子弹。还有一枚大炮弹,弹头可以拧开,外表腐蚀严重;布满孔洞的蒸汽机碎片上,均匀规则分布的铜质圆环崭新光亮;一块锁头,外形酷似现代的暗锁,但中间有一个圆圆的钥匙孔;铜质的衣物挂钩,呈弯曲状,颇有欧式风格特点,与门板的接触面有4个螺丝孔;一枚螺丝上面缠绕着细细的钢丝;一条铜质的管路,露在泥面之上的部分附着海洋生物,泥下的部分十分光滑;一块木板,一端呈圆形,一端呈方形,是家具门板或是马桶盖?目前还无法确定其用途。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不能排除船舱内或淤泥中发现北洋海军将士遗体的可能性,这要求在后期打捞中要更加细致和小心。

  发现疑似致远舰后,陈悦的信心更足,他怀疑超勇舰还在。超勇沉没在大鹿岛附近,但探摸和打捞难度会更大,大鹿岛附近的淤泥更加严重,“之前传说日本人和大鹿岛民打捞的甲午战舰,很有可能是超勇。”

  数十年来,国内多方尝试过多次打捞,但因为技术层面等多方面原因,打捞均未成功。尽管这艘甲午沉船被发现,但如何成功细致地打捞,避免对船体及船内物品的伤害,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军事博物馆研究员、海军史专家许华告诉本报记者,即使致远舰能被捞起来,保养和管理费用也是天文数字,每年除锈都需要专业技术,“它是近代最重要的文物。打捞起来的致远舰残骸足以支撑起一座博物馆。”

  打捞致远舰背后

  多次打捞多次失败

  大连舰艇学院陈明福教授告诉本报记者,大鹿岛村民曾经向他讲述过1937年日本人捞走了一些致远舰的零部件,但打捞的真相并无进一步资料印证。此后,中国人也多次试图寻找、打捞致远舰,但没有任何结果,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次探摸中,一名潜水员遇难。

  1996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中国甲午黄海海战致远舰打捞筹备办公室”,指挥部就设在大鹿岛。

  “打捞很难。”许华也参与了1997年打捞致远舰的工作,他告诉本报记者,古战场对着入海口,泥沙堆积的情况特别严重,120年来的泥沙堆积得很高。许华去过大东沟好几次,听过当地人讲过有人“潜水到致远舰”上的事,“它代表了渔民的善良的愿望。”多年前,许华又一次去,听到有人在公开场合讲类似的事情,有认识许华的人偷偷告诉发言者,“别讲了,这人是研究海军的。”对方不说话了。

  几年前,在根本不知道致远舰所沉何处的情况下,有电视台把许华请去,准备现场直播打捞过程。许华反问:“谁告诉你们致远舰在哪?这堆铁疙瘩就是它?除非你捞出来致远的船铭牌。”

  甲午战争110周年是2004年,当时曾有媒体报道东港市政府计划打捞致远舰的消息,当媒体进一步确认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称,没有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是此次打捞中止的主要原因。   

  1997年,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那次打捞,是至今为止甲午战后最大规模的打捞,也被中途叫停。“那次打捞所依据的坐标都是错的,连船什么样子都不知道。”陈悦说。

  柴勇军是1997年打捞的负责人,1958年生人,北京人,曾任致远舰打捞筹备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当时他的身份是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企业文化所副所长。

  “当时血一热,脑子一兴奋,就想做这件事。”柴勇军对本报记者说,自己有甲午情结。“我从小崇拜邓世昌,1992年前后,我就特别关注甲午战争这段历史,几个好朋友约好了从山东威海到大鹿岛,进行沿途走访。”

  “我在大鹿岛听渔民说致远舰还在,还听渔民说日本鬼子在侵华期间专门组织人去拆致远舰。当时我感到很震惊,几艘舰都在这沉着,干嘛不捞出来?”

  柴勇军走了组织程序,逐级申报,获得国家文物局同意批复,同时获批建立“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纪念馆”,成立了打捞筹备领导小组,研究所和东港市共同打捞。行动宣传得轰轰烈烈,邓世昌第五代外孙叶伟力告诉本报记者,他的父亲曾经参加过1997年打捞行动在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发布会,“父亲很高兴,很激动。”

  打捞领导小组总指挥张序三中将曾让柴勇军整理文字,为什么要打捞致远舰。柴勇军总结理由称:想通过打捞致远舰让一些人产生危机感。

  探摸费用很快遇到了难题,“我想全国每个人献出一份爱,捐出一分钱,就能把致远舰捞出来。”柴勇军说,打捞办公室组织了“流动舞台车全国万里行”活动,文化部批复:所需经费由打捞办公室负责解决。办公室从各种途径募集到了钱,但围绕出资和费用的问题产生了纠纷,国家文物局也被告上法庭,一度引起“该不该捞”的讨论,后来打捞被国家文物局紧急叫停。

  私人盗捞危险在逼近

  打捞面临难题多,至少需要四五年

  “我能做的已经做到这了。”柴勇军对本报记者说,他希望接下来的打捞能成功。

  目前调查工作队面临的打捞难题也不少,包括考古工作台远离陆地,人员工作和食宿在海上,需要定期补给;沉船埋藏深,在泥下3米左右,客观上为打捞加大了难度;沉船的巨大体量,将延长打捞的时间,“打捞这艘战舰都得至少需要四五年,甚至更久。”陈悦说。

  此外,受战火及其他因素影响,遗址表面有很多断损的船板、铁片和渔网,影响探摸和打捞进度。

  遗址表面挂满了渔网,潜水作业容易发生纠缠,这是潜水探摸的又一大难题,调查工作队不得不耗费很多时间进行处理。

  “潜水员注意!潜水40分钟!”随着调查工作队队员的电台呼唤,一串串气泡从海底冒上来,周春水和队友先后浮出海面,疲惫地爬上考古平台,他们此次潜水的任务就是去摘除“丹东一号”沉船表面覆盖的渔网,潜水作业时间为40分钟。

  这时,太阳已经开始西沉,调查工作队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实际上,这次调查任务也即将结束,谈到这个话题,陈悦和宋沛然的脸上都有忧虑之色。

  “我们担心附近的私人船只会偷偷打捞,所以不能向外透露沉船的坐标经纬度。”陈悦说,“沉船遗址要进行有力保护,如果未来这个沉船被私人盗捞,这个责任算谁的?”

  本报记者在探摸现场看到,附近多艘渔船从考古船和考古平台附近经过,宋沛然告诉本报记者,“考古作业的最初几天,它们都是远远地看着,现在离得越来越近。”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张颖
che大爆料必是猛料~~~!期待进一步消息~!
捞出来看个究竟。
不灭的警世钟...期望能发现牺牲将士的遗骸
只知道腐败的结果,不然早捞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