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视角看开局 ——中航飞机研发中心在挑战中前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1:15:50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 ... /story/414812.shtml
       2014,中航飞机研发中心改革、发展元年。
      为践行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实现军民融合、优势互补,2014年1月22日,在中航飞机统一部署下,一飞院、西安飞机分公司、汉中飞机分公司研发资源实现整合,中航飞机研发中心组建成立。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型号工程发展能力中心、大系统集成中心和航空技术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功能定位也同步明确。
      “我们的改革就是要以‘确保科研经营任务顺利完成、确保团队凝聚力和核心能力有效增强’为基础,有效承接集团公司和中航飞机战略,真正发挥研发的‘旗舰’作用。”研发中心总经理李守泽的话掷地有声。
经过八个多月的努力,“四个到位”——组织构架和干部任命到位;科研项目技术责任转移到位;项目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组建到位;科研工作管控到位,已成为改革工作的标志性亮点。MA700等多个型号战场火力齐发,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团队不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改革视角:行稳致远求主动
      最近,小姜和他的同事们被告知:从10月份开始,他们将真正领到研发中心发给他们的工资。这也意味着,研发中心薪酬统一发放即将实现。
      作为“七个专项工作小组”之一的人事组,在研发中心书记王剑的带领下,从5月份开始便积极确定人员信息,开展人工成本核算,策划跨地域薪酬发放办法,核定发放标准,确保职工利益兑现。
      为加快改革进程,研发中心设立了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人事、科研业务及合同、财务与工商、资产及研保条件建设、信息化保障、科研组织机构和专业设置、系统集成中心组建等七个小组,将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碎片化的改革串联起来,力求以重点突破之功收全局推进之效。
      1月21日,综合办公系统延伸至三个区域,4月底实现全中心在一个平台、一套流程环境下一体化办公,目前正朝着“三地办公平台直连”的目标推进。3月3日、20日,研发中心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执照相继取得。四五月间,科研业务及合同小组就科研管理制度体系、科研管理机构设置等两次展开调研,明确了与西安分公司、汉中分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的界面与流程……改革,改革,还是改革,成为激荡在研发中心上空的最强音!各小组克服困难,主动出击,一项项工作陆续完成:资产账目、实物及技改项目明细、账目清查完成;系统集成中心组建完成;型号总师系统调整完成;研发中心专业树初稿编制完成。
      “组建适于军民用飞机研制、满足国际市场竞争要求的国家级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研发机构”是研发中心整合成立的初衷。根据当前任务情况及后续发展需求,在技术基础和能力融合共享的基础上,研发中心通过建立民机项目管理办公室、民机总体所和适航技术研究所,其他专业所军民机融合发展,实现了专业设置军民机适度分线。
      尽管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李守泽对于面临的困难依然有冷静的思考:“全员对集团公司和中航飞机改革战略意图的理解程度以及是否能在此基础上达成高度共识并付诸自觉行动?跨地域的运行管理和相应的支撑体系如何建立?如何实现不同设计团队之间的文化融合?如何既满足党工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又与属地性要素接轨?在薪酬体系和薪酬水平有差异的情况下,如何做到统一标准?这些困难,必将成为研发中心下一步推进改革绕不开的硬骨头!”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来。改革中不怕遇到问题,这一个个“绊脚石”也必将依靠改革来逐一解决。
      “致力于组织形式、管控模式、设计流程、技术标准、研发平台等全方位的统一、融合,最终实现资源共享,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认识到困难是为了更加清晰目标,而破解的方法不外乎三条:一是要有对战略意图的统一认识;二是要有创新的办法;三是要有信心。总之办法总比问题多!”李守泽和他的团队始终在边探索边前行,方向明确,步履铿锵。
      型号视角:众人划桨开大船
      9月5日,结构所的范林、吕鹏飞等人在历经近一个月的晨昏鏖战后,终于带着胜利的喜悦从汉中返回了阎良。过去的那段日子里,他们与那里的设计人员拧成一股绳,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发出了五套图纸。对他们而言,这已不是第一次“跨地域”作战——此前所里便组织他们这些精通CATIA二次开发的青年技术骨干赴汉中开展技术交流,分享所内建模便捷方法与规范。“以技术推广、型号攻坚加速所内融合”,这些远赴异地工作的年轻人也被大家称之为“融合大使”。
      研发中心成立前,按照计划,某舱过渡梁及机翼连接区静力试验由西飞军机强度所提出,西飞综合试验所承担试验,一飞院强度所为试验技术支持,三方共同完成。研发中心成立后,新组建的强度所积极致力于“组织融合、专业融合和技术融合”,以该静力试验为契机,不仅手把手、肩并肩共同完成了试验任务,而且组织专家对原西飞相关试验厂房进行设备升级,对人员进行软件培训,进一步壮大了研发中心结构强度试验能力。
      只要稍加留心便可以发现,在“新舟”60持续改进项目中,在运8某改型机冲击试验排故现场,在MA700气动力设计讨论中,随处可见“不分地域、不论出身”的那份协作和担当。随着三部分设计力量的聚合,目前研发中心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型号。为确保项目成功,李守泽亲自指挥,有效进行资源调配。科技部牵头建立项目例会制度,通过无障碍信息沟通,确保问题的及时协调解决,并通过中期评估会等形式,有效拉动项目进展。
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确保中心工作圆满完成、确保核心能力持续增强,是研发中心各级领导心中始终紧绷的“一根弦”。而MA700研制,则更像一块“试金石”,考量着这支新组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项目总设计师董建鸿为首的MA700团队自项目启动以来就一直加班加点。这支队伍有战高温保节点的激情,有条件不成熟却必须决策的焦灼,还有一边接受治疗、一边抽空谈判的感动……此外,围绕“供应商管理、试验件准备、IT平台建设、标准、研保、技改”等重点工作,研发中心成立了专项小组,由中心副总经理或副总师牵头,全速推进工作。
      9月24日,MA700飞机航电系统合作意向书成功签署,这是继动力系统、螺旋桨之后签署的第三大系统。截至目前,24个工作包的供应商基本确定,新一轮总体技术方案发布,气动力设计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以国家重大专项为代表的一系列重点型号也同步向前推进。
      文化视角:枝枝叶叶总关情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型号中搭把手,心理上近一步”研发中心基层管理者如此朴素地理解着这一场场并肩作战的初衷。目前,在中心领导的大力倡导下,“融合、卓越、远航”的中航飞机精神正逐步被大家所接受并付诸行动——一方面本着“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态度,充分发挥各部分研发力量的优势,互通有无,在火热的型号攻坚中同舟共济,拉近彼此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引领、技术交流、人文关怀、文体活动等不同方式,加深理解和感情。
      宣传思想部门在行动!
      围绕改革、发展两大主题,精心采写稿件进行有策划的宣传,并就集团公司、中航飞机发展战略及研发中心整合的意义、步骤等内容编发问答式宣讲材料一万余字,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供有效支撑。以高端访谈、征集心里话等形式,搭起思想交流的平台,增强广大干部职工投身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内部媒体开设“融合·跨越”栏目,宣传报道基层单位主动融合、推进中心工作的典型做法,树立标杆,形成导向。开展文化主题征文,全中心干部职工热烈响应,纷纷就如何实现研发中心深度融合建言献策。
基层单位在行动!
      总体气动所承担着MA700项目全机气动力设计及部件气动优化工作,原西飞设计所的女设计员待产休假,可手头的工作没有完成。此时,原本并不认识的技术员立即补上,继续完成了该项任务。接力棒传来传去,是工作的需要,更是队友间的相互信任。
      由于办公地点在一个大办公室里,MA700飞控液压团队人员密度大、办公电脑多,即使开着空调室内温度也降不下来。该所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所内资源,从综合试验室调来了多台风扇,给挥汗如雨的MA700团队送去了凉爽。
      “有请主任师”系列活动是动力燃油所传统的特色活动。随着研发中心整合,该所将“有请主任师”活动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使设计人员的视野得到有效扩展,技术的火花在交流中得以绽放。
      工会在行动!
      今年以来陆续组织了庆三八“快乐与美丽”趣味活动、职工毽球比赛及水上趣味活动,三处职工交叉组队参加比赛,经过一场场的比拼,手和手握到了一起,心与心贴在了一起。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经过八个多月的努力,各项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制度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日常运转日趋规范高效。有理由相信,得到中航工业和中航飞机大力支持、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拥护的研发中心,只要瞅准目标不动摇,未来的改革发展道路必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王莉芳)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 ... /story/414812.shtml
       2014,中航飞机研发中心改革、发展元年。
      为践行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实现军民融合、优势互补,2014年1月22日,在中航飞机统一部署下,一飞院、西安飞机分公司、汉中飞机分公司研发资源实现整合,中航飞机研发中心组建成立。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型号工程发展能力中心、大系统集成中心和航空技术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功能定位也同步明确。
      “我们的改革就是要以‘确保科研经营任务顺利完成、确保团队凝聚力和核心能力有效增强’为基础,有效承接集团公司和中航飞机战略,真正发挥研发的‘旗舰’作用。”研发中心总经理李守泽的话掷地有声。
经过八个多月的努力,“四个到位”——组织构架和干部任命到位;科研项目技术责任转移到位;项目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组建到位;科研工作管控到位,已成为改革工作的标志性亮点。MA700等多个型号战场火力齐发,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团队不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改革视角:行稳致远求主动
      最近,小姜和他的同事们被告知:从10月份开始,他们将真正领到研发中心发给他们的工资。这也意味着,研发中心薪酬统一发放即将实现。
      作为“七个专项工作小组”之一的人事组,在研发中心书记王剑的带领下,从5月份开始便积极确定人员信息,开展人工成本核算,策划跨地域薪酬发放办法,核定发放标准,确保职工利益兑现。
      为加快改革进程,研发中心设立了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人事、科研业务及合同、财务与工商、资产及研保条件建设、信息化保障、科研组织机构和专业设置、系统集成中心组建等七个小组,将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碎片化的改革串联起来,力求以重点突破之功收全局推进之效。
      1月21日,综合办公系统延伸至三个区域,4月底实现全中心在一个平台、一套流程环境下一体化办公,目前正朝着“三地办公平台直连”的目标推进。3月3日、20日,研发中心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执照相继取得。四五月间,科研业务及合同小组就科研管理制度体系、科研管理机构设置等两次展开调研,明确了与西安分公司、汉中分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的界面与流程……改革,改革,还是改革,成为激荡在研发中心上空的最强音!各小组克服困难,主动出击,一项项工作陆续完成:资产账目、实物及技改项目明细、账目清查完成;系统集成中心组建完成;型号总师系统调整完成;研发中心专业树初稿编制完成。
      “组建适于军民用飞机研制、满足国际市场竞争要求的国家级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研发机构”是研发中心整合成立的初衷。根据当前任务情况及后续发展需求,在技术基础和能力融合共享的基础上,研发中心通过建立民机项目管理办公室、民机总体所和适航技术研究所,其他专业所军民机融合发展,实现了专业设置军民机适度分线。
      尽管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李守泽对于面临的困难依然有冷静的思考:“全员对集团公司和中航飞机改革战略意图的理解程度以及是否能在此基础上达成高度共识并付诸自觉行动?跨地域的运行管理和相应的支撑体系如何建立?如何实现不同设计团队之间的文化融合?如何既满足党工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又与属地性要素接轨?在薪酬体系和薪酬水平有差异的情况下,如何做到统一标准?这些困难,必将成为研发中心下一步推进改革绕不开的硬骨头!”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来。改革中不怕遇到问题,这一个个“绊脚石”也必将依靠改革来逐一解决。
      “致力于组织形式、管控模式、设计流程、技术标准、研发平台等全方位的统一、融合,最终实现资源共享,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认识到困难是为了更加清晰目标,而破解的方法不外乎三条:一是要有对战略意图的统一认识;二是要有创新的办法;三是要有信心。总之办法总比问题多!”李守泽和他的团队始终在边探索边前行,方向明确,步履铿锵。
      型号视角:众人划桨开大船
      9月5日,结构所的范林、吕鹏飞等人在历经近一个月的晨昏鏖战后,终于带着胜利的喜悦从汉中返回了阎良。过去的那段日子里,他们与那里的设计人员拧成一股绳,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发出了五套图纸。对他们而言,这已不是第一次“跨地域”作战——此前所里便组织他们这些精通CATIA二次开发的青年技术骨干赴汉中开展技术交流,分享所内建模便捷方法与规范。“以技术推广、型号攻坚加速所内融合”,这些远赴异地工作的年轻人也被大家称之为“融合大使”。
      研发中心成立前,按照计划,某舱过渡梁及机翼连接区静力试验由西飞军机强度所提出,西飞综合试验所承担试验,一飞院强度所为试验技术支持,三方共同完成。研发中心成立后,新组建的强度所积极致力于“组织融合、专业融合和技术融合”,以该静力试验为契机,不仅手把手、肩并肩共同完成了试验任务,而且组织专家对原西飞相关试验厂房进行设备升级,对人员进行软件培训,进一步壮大了研发中心结构强度试验能力。
      只要稍加留心便可以发现,在“新舟”60持续改进项目中,在运8某改型机冲击试验排故现场,在MA700气动力设计讨论中,随处可见“不分地域、不论出身”的那份协作和担当。随着三部分设计力量的聚合,目前研发中心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型号。为确保项目成功,李守泽亲自指挥,有效进行资源调配。科技部牵头建立项目例会制度,通过无障碍信息沟通,确保问题的及时协调解决,并通过中期评估会等形式,有效拉动项目进展。
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确保中心工作圆满完成、确保核心能力持续增强,是研发中心各级领导心中始终紧绷的“一根弦”。而MA700研制,则更像一块“试金石”,考量着这支新组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项目总设计师董建鸿为首的MA700团队自项目启动以来就一直加班加点。这支队伍有战高温保节点的激情,有条件不成熟却必须决策的焦灼,还有一边接受治疗、一边抽空谈判的感动……此外,围绕“供应商管理、试验件准备、IT平台建设、标准、研保、技改”等重点工作,研发中心成立了专项小组,由中心副总经理或副总师牵头,全速推进工作。
      9月24日,MA700飞机航电系统合作意向书成功签署,这是继动力系统、螺旋桨之后签署的第三大系统。截至目前,24个工作包的供应商基本确定,新一轮总体技术方案发布,气动力设计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以国家重大专项为代表的一系列重点型号也同步向前推进。
      文化视角:枝枝叶叶总关情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型号中搭把手,心理上近一步”研发中心基层管理者如此朴素地理解着这一场场并肩作战的初衷。目前,在中心领导的大力倡导下,“融合、卓越、远航”的中航飞机精神正逐步被大家所接受并付诸行动——一方面本着“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态度,充分发挥各部分研发力量的优势,互通有无,在火热的型号攻坚中同舟共济,拉近彼此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引领、技术交流、人文关怀、文体活动等不同方式,加深理解和感情。
      宣传思想部门在行动!
      围绕改革、发展两大主题,精心采写稿件进行有策划的宣传,并就集团公司、中航飞机发展战略及研发中心整合的意义、步骤等内容编发问答式宣讲材料一万余字,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供有效支撑。以高端访谈、征集心里话等形式,搭起思想交流的平台,增强广大干部职工投身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内部媒体开设“融合·跨越”栏目,宣传报道基层单位主动融合、推进中心工作的典型做法,树立标杆,形成导向。开展文化主题征文,全中心干部职工热烈响应,纷纷就如何实现研发中心深度融合建言献策。
基层单位在行动!
      总体气动所承担着MA700项目全机气动力设计及部件气动优化工作,原西飞设计所的女设计员待产休假,可手头的工作没有完成。此时,原本并不认识的技术员立即补上,继续完成了该项任务。接力棒传来传去,是工作的需要,更是队友间的相互信任。
      由于办公地点在一个大办公室里,MA700飞控液压团队人员密度大、办公电脑多,即使开着空调室内温度也降不下来。该所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所内资源,从综合试验室调来了多台风扇,给挥汗如雨的MA700团队送去了凉爽。
      “有请主任师”系列活动是动力燃油所传统的特色活动。随着研发中心整合,该所将“有请主任师”活动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使设计人员的视野得到有效扩展,技术的火花在交流中得以绽放。
      工会在行动!
      今年以来陆续组织了庆三八“快乐与美丽”趣味活动、职工毽球比赛及水上趣味活动,三处职工交叉组队参加比赛,经过一场场的比拼,手和手握到了一起,心与心贴在了一起。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经过八个多月的努力,各项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制度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日常运转日趋规范高效。有理由相信,得到中航工业和中航飞机大力支持、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拥护的研发中心,只要瞅准目标不动摇,未来的改革发展道路必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王莉芳)

新舟700不就是山寨ATR-72吗?

Bearcat 发表于 2014-10-9 12:22
新舟700不就是山寨ATR-72吗?



现在连壳都没造出来  还没撸呢就泄了 精神幻想很佩服...

等成品试飞时 再品评山寨的本质比较有说服力   刷流量没啥意思...  
Bearcat 发表于 2014-10-9 12:22
新舟700不就是山寨ATR-72吗?



现在连壳都没造出来  还没撸呢就泄了 精神幻想很佩服...

等成品试飞时 再品评山寨的本质比较有说服力   刷流量没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