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荷“外骨骼”高压转子的可行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25:30


所谓“外骨骼”高压转子,可以理解为和传统的动静结构正好相反(图中黑色为静子,白色为转子)。就是将传动轴包裹在压气机叶片、燃烧室和涡轮叶片之外,叶尖固定在传动轴的内壁,叶根固定在中环上,中环内壁和不动的中间轴间为传统的封严结构,转动时由叶尖带动叶根。静子和燃烧室则安装、固定在中间轴上,前几排静子的角度调节装置也在中间轴内,中间轴的支撑在转子的前后端,跨度虽然有点大,但中间轴直径较大,且固定不动,刚性应有保证。风扇传动轴从中间轴内穿过。采用这种结构的好处是
完全消除线速度最大的动叶叶尖间隙和振动,杜绝叶尖和机匣的碰撞,可靠性增加,
消除线速度最大的动叶尖气流损失,可采用前后掠叶片、效率高,
转子压气机前半部分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重量轻,燃烧室、涡轮部分采用耐热合金,增加刚性。彩图为涡轮研究院研制的高负荷双级风扇,扇叶间采用类似的箍,压比高达4.27,重量比常规设计还轻40%-50%
涡轮叶片的冷却空气,可以从“外骨骼”与机匣间狭窄的缝隙引入,这股气流流过燃烧室外壁,温度较高,粘度较大,承载能力较高,再加上转子圆周较大,气流流量大,设计好的话,转子可能只用前面一个止推轴承加后面的空气轴承让支撑简化。
当然此结构也存在惯量较高,转速较低的缺点,不过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进一步降低“外骨骼”质量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SO娱乐┕城|真┕人游戏|足球投┕注|时时┕彩...SO.CC

所谓“外骨骼”高压转子,可以理解为和传统的动静结构正好相反(图中黑色为静子,白色为转子)。就是将传动轴包裹在压气机叶片、燃烧室和涡轮叶片之外,叶尖固定在传动轴的内壁,叶根固定在中环上,中环内壁和不动的中间轴间为传统的封严结构,转动时由叶尖带动叶根。静子和燃烧室则安装、固定在中间轴上,前几排静子的角度调节装置也在中间轴内,中间轴的支撑在转子的前后端,跨度虽然有点大,但中间轴直径较大,且固定不动,刚性应有保证。风扇传动轴从中间轴内穿过。采用这种结构的好处是
完全消除线速度最大的动叶叶尖间隙和振动,杜绝叶尖和机匣的碰撞,可靠性增加,
消除线速度最大的动叶尖气流损失,可采用前后掠叶片、效率高,
转子压气机前半部分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重量轻,燃烧室、涡轮部分采用耐热合金,增加刚性。彩图为涡轮研究院研制的高负荷双级风扇,扇叶间采用类似的箍,压比高达4.27,重量比常规设计还轻40%-50%
涡轮叶片的冷却空气,可以从“外骨骼”与机匣间狭窄的缝隙引入,这股气流流过燃烧室外壁,温度较高,粘度较大,承载能力较高,再加上转子圆周较大,气流流量大,设计好的话,转子可能只用前面一个止推轴承加后面的空气轴承让支撑简化。
当然此结构也存在惯量较高,转速较低的缺点,不过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进一步降低“外骨骼”质量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SO娱乐┕城|真┕人游戏|足球投┕注|时时┕彩...SO.CC
外轴外壁跟外壳之间的间隙不还是间隙?
每组转子的转速不一样吧?转子之间的密封怎么保证?

butongla1 发表于 2014-9-15 18:55
外轴外壁跟外壳之间的间隙不还是间隙?


外轴外壁跟外壳之间的间隙的封严比动叶尖和机匣内壁容易点,毕竟封严面宽且表面光滑

动叶片高速转动时受到离心力很大,涡轮叶片还要承受高温,所以他们和机匣的间隙配合是个问题,主动间隙控制一直是个难点,采用此结构只需解决静叶尖与外骨骼内壁的间隙,由于静叶不动就好办些
butongla1 发表于 2014-9-15 18:55
外轴外壁跟外壳之间的间隙不还是间隙?


外轴外壁跟外壳之间的间隙的封严比动叶尖和机匣内壁容易点,毕竟封严面宽且表面光滑

动叶片高速转动时受到离心力很大,涡轮叶片还要承受高温,所以他们和机匣的间隙配合是个问题,主动间隙控制一直是个难点,采用此结构只需解决静叶尖与外骨骼内壁的间隙,由于静叶不动就好办些
问题是这么远的距离上集中了大量的质量。。。很怀疑破裂转速能不能达到要求。。。
发动机爱好者 发表于 2014-9-15 21:11
外轴外壁跟外壳之间的间隙的封严比动叶尖和机匣内壁容易点,毕竟封严面宽且表面光滑

动叶片高速转动 ...
采用此结构只需解决静叶尖与外骨骼内壁的间隙,由于静叶不动就好办些
这里也没看出好办来。不一样么?当然,我不是搞这个的,说错了不要笑话。
F135直接使用了允许的摩擦接触来解决这个叶尖间隙漏气的问题。
楼主缺少工程经验啊…
如果看过实物就知道可调叶片的调节机构虽然不大,但是要安一圈,要求的半径也不小。
压气机转子与高压涡轮转子之间传动也是问题,用外轮廓传递那么大的载荷简直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压气机往前几吨的轴向力,涡轮几吨往后的轴向力,再加上传递的扭矩(高压涡轮几MW的轴功率),外轮廓自身的离心力,燃烧室出口附近一千多的高温,这是要干啥?
相比之下间隙简直不叫问题。
套筒发动机嘛!直径不一的3个桶子套一块,中间是轴,相当于3单转子涡喷套一块儿,通过涡喷和涡喷之间相互作用,解决喘振等问题,国外好像有搞,后来不了了之了。
外轴外壁跟外壳之间的间隙不还是间隙?
其实外壁可直接作为外涵道,冷却空气从夹层引人涡轮叶片,转子后沿挨着低压涡轮导向叶片,此处和喷管前端内壁封严。

hhbb0 发表于 2014-9-16 00:50
楼主缺少工程经验啊…
如果看过实物就知道可调叶片的调节机构虽然不大,但是要安一圈,要求的半径也不小。 ...



无图无印象,我说的和这个图相反,黑的是定子,白的是转子,不难看出转子回转半径虽然稍大(其实只大一层外骨骼厚度),但没有沉余体积,只带动做功的叶片,没有受力复杂的轮毂(轴向力、离心力、扭力),因此质量要小得多,涡轮院研制的带箍风扇比同类轻40%,且外传动轴比内传动轴所受的扭力要轻,就像我们用螺丝刀粗的比细的省力,轴向方面外传动轴几乎和受力点在一条线上,也比内传动轴受力简单,叶尖变叶根尺寸增加,承力也增加,外传动轴受力面大,拉力分散,以现有的技术此结构受力情况不见得比原有结构恶劣
hhbb0 发表于 2014-9-16 00:50
楼主缺少工程经验啊…
如果看过实物就知道可调叶片的调节机构虽然不大,但是要安一圈,要求的半径也不小。 ...



无图无印象,我说的和这个图相反,黑的是定子,白的是转子,不难看出转子回转半径虽然稍大(其实只大一层外骨骼厚度),但没有沉余体积,只带动做功的叶片,没有受力复杂的轮毂(轴向力、离心力、扭力),因此质量要小得多,涡轮院研制的带箍风扇比同类轻40%,且外传动轴比内传动轴所受的扭力要轻,就像我们用螺丝刀粗的比细的省力,轴向方面外传动轴几乎和受力点在一条线上,也比内传动轴受力简单,叶尖变叶根尺寸增加,承力也增加,外传动轴受力面大,拉力分散,以现有的技术此结构受力情况不见得比原有结构恶劣
-nothing- 发表于 2014-9-15 21:49
问题是这么远的距离上集中了大量的质量。。。很怀疑破裂转速能不能达到要求。。。
外轴传动没有内轴质量大,看题图就清楚了
外轴传动没有内轴质量大,看题图就清楚了
不可能,相同的工作状态下某个质量点离回转中心越大,自身的离心力也越大。能承担相同载荷的外转子的破裂转速肯定比内转子低。
不明觉厉啊
-nothing- 发表于 2014-9-17 23:53
不可能,相同的工作状态下某个质量点离回转中心越大,自身的离心力也越大。能承担相同载荷的外转子的破裂 ...
实际上就厚一个外骨骼,外骨骼圆周大应力分散,可以做得比较薄,毕竟对回转尺寸变形要求比内传动轴低,关键是国内已有类似的产品研究出来,质量比传统低很多。内传动轴的盘鼓轮毂的质量比外骨骼大,虽然回转半径小,但对径向尺寸变形就比较明感,由于外转子效率高,转速低点也能达到要求。
实际上就厚一个外骨骼,外骨骼圆周大应力分散,可以做得比较薄,毕竟对回转尺寸变形要求比内传动轴低,关 ...
问题是现在航发的载荷和转速搞气动的定死了。搞结构的要能定转速干15就不用那么苦逼了。你这结构得等材料发展,等金属基复合材料出来估计差不多~
-nothing- 发表于 2014-9-18 23:02
问题是现在航发的载荷和转速搞气动的定死了。搞结构的要能定转速干15就不用那么苦逼了。你这结构得等材料 ...
现在的涡轮基本都是戴冠的,材料问题不大吧?
发动机爱好者 发表于 2014-10-10 20:40
现在的涡轮基本都是戴冠的,材料问题不大吧?
戴冠的涡轮转速*半径都不怎么高,物理规律限死了没办法。。。

-nothing- 发表于 2014-10-15 17:46
戴冠的涡轮转速*半径都不怎么高,物理规律限死了没办法。。。


通常涡轮的半径都比同级压气机大,以获得较大扭力,只有风扇除外,而且高压涡轮还都是空心的,以引入空气冷却
-nothing- 发表于 2014-10-15 17:46
戴冠的涡轮转速*半径都不怎么高,物理规律限死了没办法。。。


通常涡轮的半径都比同级压气机大,以获得较大扭力,只有风扇除外,而且高压涡轮还都是空心的,以引入空气冷却
发动机爱好者 发表于 2014-10-15 21:11
通常涡轮的半径都比同级压气机大,以获得较大扭力,只有风扇除外,而且高压涡轮还都是空心的,以引入空 ...
所以丫的应力更大啊。作为一个搞结构的结构狗。我觉得现有材料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