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商建天然气管道 中国能源外交日趋多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9:18:32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623842526232576/20050704/578536.shtml


凤凰卫视7月4日消息 综合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日抵达哈萨克访问两天,并准备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中国驻哈萨克大使周晓沛表示,两国领导人将会签署协议,建立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布扎诺夫则透露,哈中专家正就建设两国天然气管道的问题进行研究。

中哈展开能源合作

据香港文汇报综合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日下午乘专机抵达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开始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第五次元首峰会。

据了解,胡锦涛访哈期间,将与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及其他哈高级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两国有关方面还将签署涉及经贸、能源、交通、金融、边境地区合作等多项协议。

中国驻哈大使周晓沛表示,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会与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联合声明,正式建立中哈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针对中亚地区安全,加强合作。周晓沛又表示,中哈石油管道是双方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的第一个大型合作项目。据了解,两国商定的其他一些大型合作项目也将相继启动。双方正在积极筹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还将实施包括共建中哈科技园项目在内的数个科技合作项目。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布扎诺夫几天前表示,胡锦涛访哈期间,两国将宣布建立新的双边关系。据透露,两国元首明天会谈后将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哈战略伙伴关系,这将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极大提升两国关系水平。 卡里布扎诺夫表示,哈中石油管道阿塔苏至阿拉山口段正在加紧建设[B],“管道将于今年12月如期竣工,预计在2006年春季投入商业运营”[/B]。同时,哈中专家正就建设两国天然气管道的问题进行研究。

展开亚洲能源新版图

在全球能源版图上,中亚四国和俄罗斯能源丰富、伊朗则属于中东油库。70%的原油依赖进口的印度已经把探油目标投向了俄罗斯、中亚甚至拉美;而GDP高速增长的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此前表示,中俄双方已经商定,要努力使双边贸易额到2010年达到600亿至800亿美元。胡锦涛还特别强调,要深化能源领域的互利合作,认真落实双方在能源领域达成的协议,努力使有关合作项目尽快付诸实施。

不久前,俄工业能源部做出决定,“泰纳线”管道工程首先铺设从伊尔库茨克州的泰舍特至阿穆尔州北部的斯科沃罗季诺、年输运能力为3000万吨的一期工程。大型石油天然气油气田的中心被指定为:旺卡尔、尤鲁布切诺-达哈姆、达拉干,由俄罗斯石油公司和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联合铺设这一区域连接个油气田之间的输油管道。至于以哪种方式开发科维克金冷凝天然气田,则要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来决定。李辉也在外交部吹风会上指出:“(中俄)两国领导人已达成协议,原则上将从俄罗斯兴建石油管线,我们希望能尽快实现。”

中国能源外交日趋多元化

中国能源外交日趋多元化,将目光从中东地区扩至东北亚、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7月2日在2005东亚投资论坛上对东亚能源合作前景作出了展望。他表示,合作的能源领域是非常多的,充分利用大的需求市场,在东亚的石油天然气合作开发和管网建设上,特别是海上油气资源共同开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些说不清的先拿出来大家共同用,都有好处。而且资金筹集和能源安全保障问题都可以合作。

中国能源战略调整策略有方

第一财经日报评论说,客观地看,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上升。特别是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还不高,各种能源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安全意义,由此的确引人关注。不过外界显然有些迟钝,没有对中国已进行的能源战略调整予以足够重视。

[B]为确保安全,中国的能源供给首先应立足国内。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储备和生产大国。更重要的是,石油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并不高。目前中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占71%,远高于石油(22%)、天然气(3%)和水电(4%)所占的比重。[/B]

当然,随着中国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无论从当前还是未来看,中国都需要在能源问题上积极化解争议,不断推进国际合作。现实地看,中国需要按互利互惠原则,逐渐与能源储备、生产和消费大国加强沟通,而有关能源合作能否顺利实现,还需要那些能源储备、生产或消费大国真正认识到,协助中国缓解能源压力可以实现多赢。

如从地缘便利性和能源供应潜力来看,中亚地区对中国也许至关重要。基于中俄、中哈已建立的政治互信和合作基础,我们认为,中国的确可以基于互利原则,优先考虑与俄、哈等能源储备近邻建立战略性立体能源合作关系,以增加相对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

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所谓中国在全球抢购石油的论调,只能是别有用心。那些华盛顿的政客,就更不必拿中海油竞购优尼科说事。因为[B]中国进行石油战略储备及国际石油资源整合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远比某些外界敏感者想象的要从容有序得多。[/B]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623842526232576/20050704/578536.shtml


凤凰卫视7月4日消息 综合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日抵达哈萨克访问两天,并准备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中国驻哈萨克大使周晓沛表示,两国领导人将会签署协议,建立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布扎诺夫则透露,哈中专家正就建设两国天然气管道的问题进行研究。

中哈展开能源合作

据香港文汇报综合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日下午乘专机抵达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开始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第五次元首峰会。

据了解,胡锦涛访哈期间,将与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及其他哈高级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两国有关方面还将签署涉及经贸、能源、交通、金融、边境地区合作等多项协议。

中国驻哈大使周晓沛表示,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会与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联合声明,正式建立中哈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针对中亚地区安全,加强合作。周晓沛又表示,中哈石油管道是双方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的第一个大型合作项目。据了解,两国商定的其他一些大型合作项目也将相继启动。双方正在积极筹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还将实施包括共建中哈科技园项目在内的数个科技合作项目。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布扎诺夫几天前表示,胡锦涛访哈期间,两国将宣布建立新的双边关系。据透露,两国元首明天会谈后将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哈战略伙伴关系,这将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极大提升两国关系水平。 卡里布扎诺夫表示,哈中石油管道阿塔苏至阿拉山口段正在加紧建设[B],“管道将于今年12月如期竣工,预计在2006年春季投入商业运营”[/B]。同时,哈中专家正就建设两国天然气管道的问题进行研究。

展开亚洲能源新版图

在全球能源版图上,中亚四国和俄罗斯能源丰富、伊朗则属于中东油库。70%的原油依赖进口的印度已经把探油目标投向了俄罗斯、中亚甚至拉美;而GDP高速增长的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此前表示,中俄双方已经商定,要努力使双边贸易额到2010年达到600亿至800亿美元。胡锦涛还特别强调,要深化能源领域的互利合作,认真落实双方在能源领域达成的协议,努力使有关合作项目尽快付诸实施。

不久前,俄工业能源部做出决定,“泰纳线”管道工程首先铺设从伊尔库茨克州的泰舍特至阿穆尔州北部的斯科沃罗季诺、年输运能力为3000万吨的一期工程。大型石油天然气油气田的中心被指定为:旺卡尔、尤鲁布切诺-达哈姆、达拉干,由俄罗斯石油公司和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联合铺设这一区域连接个油气田之间的输油管道。至于以哪种方式开发科维克金冷凝天然气田,则要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来决定。李辉也在外交部吹风会上指出:“(中俄)两国领导人已达成协议,原则上将从俄罗斯兴建石油管线,我们希望能尽快实现。”

中国能源外交日趋多元化

中国能源外交日趋多元化,将目光从中东地区扩至东北亚、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7月2日在2005东亚投资论坛上对东亚能源合作前景作出了展望。他表示,合作的能源领域是非常多的,充分利用大的需求市场,在东亚的石油天然气合作开发和管网建设上,特别是海上油气资源共同开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些说不清的先拿出来大家共同用,都有好处。而且资金筹集和能源安全保障问题都可以合作。

中国能源战略调整策略有方

第一财经日报评论说,客观地看,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上升。特别是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还不高,各种能源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安全意义,由此的确引人关注。不过外界显然有些迟钝,没有对中国已进行的能源战略调整予以足够重视。

[B]为确保安全,中国的能源供给首先应立足国内。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储备和生产大国。更重要的是,石油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并不高。目前中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占71%,远高于石油(22%)、天然气(3%)和水电(4%)所占的比重。[/B]

当然,随着中国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无论从当前还是未来看,中国都需要在能源问题上积极化解争议,不断推进国际合作。现实地看,中国需要按互利互惠原则,逐渐与能源储备、生产和消费大国加强沟通,而有关能源合作能否顺利实现,还需要那些能源储备、生产或消费大国真正认识到,协助中国缓解能源压力可以实现多赢。

如从地缘便利性和能源供应潜力来看,中亚地区对中国也许至关重要。基于中俄、中哈已建立的政治互信和合作基础,我们认为,中国的确可以基于互利原则,优先考虑与俄、哈等能源储备近邻建立战略性立体能源合作关系,以增加相对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

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所谓中国在全球抢购石油的论调,只能是别有用心。那些华盛顿的政客,就更不必拿中海油竞购优尼科说事。因为[B]中国进行石油战略储备及国际石油资源整合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远比某些外界敏感者想象的要从容有序得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