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潜艇设计新思路!欢迎石头鸡蛋萝卜头扔过来!哈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55:59
发个潜艇设计新思路!欢迎石头、鸡蛋、萝卜头扔过来!哈哈!

潜艇都有指挥台围壳和尾舵。
能否取消潜艇的尾舵,将潜艇的指挥台围壳做成活动的?
这样,在潜艇需要左右转向时,指挥台围壳就可以当做垂直尾舵来用;至于潜艇需要俯仰时,可以通过调整前后压水仓内的压载水来实现。

这个想法如何?

补充内容 (2014-8-31 20:15):
围壳里边的各种升降桅杆和潜望镜的主要作用是通讯和观察周围海面的情况吧,这个可以通过安装一个很小的拖拽式移动平台来实现(就像拖拽式声呐那样,甚至可以将两者合为一体),通过平台和潜艇本体的连接光缆实现。这样还有个好处,就算敌人发现了拖拽式平台,判断潜艇位置也比发现了潜艇围壳要困难一些吧。呵呵  如果泵推发展的更深入些,说不定很快能实现 取消潜艇指挥围壳和尾舵,仅仅靠泵喷(喷水推进方式)、潜艇自身电磁场变换(电磁立场方式推进)、压载水的变化 等来实现复合式控制潜艇的转向和升降。这样 控制潜艇的转向和升降的功能效率应该会更高。

补充内容 (2014-9-1 16:09):
新增讨论内容 在46楼。谢谢!
看了楼内(截止45楼)各位的讨论,总结起来就是 使用潜艇的指挥围壳代替尾舵,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1. 指挥围壳增加传动装置的重量 比去掉的尾舵及其转动机构的重量 要大;
2. 指...发个潜艇设计新思路!欢迎石头、鸡蛋、萝卜头扔过来!哈哈!

潜艇都有指挥台围壳和尾舵。
能否取消潜艇的尾舵,将潜艇的指挥台围壳做成活动的?
这样,在潜艇需要左右转向时,指挥台围壳就可以当做垂直尾舵来用;至于潜艇需要俯仰时,可以通过调整前后压水仓内的压载水来实现。

这个想法如何?

补充内容 (2014-8-31 20:15):
围壳里边的各种升降桅杆和潜望镜的主要作用是通讯和观察周围海面的情况吧,这个可以通过安装一个很小的拖拽式移动平台来实现(就像拖拽式声呐那样,甚至可以将两者合为一体),通过平台和潜艇本体的连接光缆实现。这样还有个好处,就算敌人发现了拖拽式平台,判断潜艇位置也比发现了潜艇围壳要困难一些吧。呵呵  如果泵推发展的更深入些,说不定很快能实现 取消潜艇指挥围壳和尾舵,仅仅靠泵喷(喷水推进方式)、潜艇自身电磁场变换(电磁立场方式推进)、压载水的变化 等来实现复合式控制潜艇的转向和升降。这样 控制潜艇的转向和升降的功能效率应该会更高。

补充内容 (2014-9-1 16:09):
新增讨论内容 在46楼。谢谢!
看了楼内(截止45楼)各位的讨论,总结起来就是 使用潜艇的指挥围壳代替尾舵,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1. 指挥围壳增加传动装置的重量 比去掉的尾舵及其转动机构的重量 要大;
2. 指...
好像理论上也不是不行,可是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吗?
不怎么样。

老狼正宗 发表于 2014-8-29 15:15
好像理论上也不是不行,可是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吗?


省去了潜艇的X型尾舵或者十字型尾舵及其附属结构,减轻了潜艇的重量;且增多了指挥台围壳的功能。
老狼正宗 发表于 2014-8-29 15:15
好像理论上也不是不行,可是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吗?


省去了潜艇的X型尾舵或者十字型尾舵及其附属结构,减轻了潜艇的重量;且增多了指挥台围壳的功能。
省去了潜艇的X型尾舵或者十字型尾舵及其附属结构,减轻了潜艇的重量;且增多了指挥台围壳的功能。
但增加了围壳运动机构,围壳显然重量尺寸比舵大很多,运动机构额外增加的重量恐怕会使得取消尾舵得不偿失,还有围壳尺寸太大,运动和水绕流产生的噪声远高于尾舵,会导致潜艇安静性下降
能与德国的214、212A相当,并超越就很好啦。
slayerhuahua 发表于 2014-8-29 15:23
但增加了围壳运动机构,围壳显然重量尺寸比舵大很多,运动机构额外增加的重量恐怕会使得取消尾舵得不偿失 ...
这个想法的主要来源我主贴里没说。主要来源就是,经常看到有人争论潜艇该用X型还是十字型尾舵。
说十字型尾舵转向效率高,但是如果潜艇坐海底的话容易碰到和损坏尾舵;
X型尾舵效率不如十字型尾舵高,但是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所以,如果用围壳做水平转向舵,就彻底避免了潜艇坐底时,十字型尾舵的缺点;
相较十字型和X型尾舵,围壳作为水平转向舵的效率肯定比这两种尾舵高,因为它操作面积大;
至于说围壳重量大,这个应该不是问题,将围壳做成内外两层,内层继续做为潜望镜和潜艇的出入通道;围壳外层作为水平转向舵来用。这样运动机构就不需要太大的转动扭矩力量了。
但增加了围壳运动机构,围壳显然重量尺寸比舵大很多,运动机构额外增加的重量恐怕会使得取消尾舵得不偿失 ...
花大,求问潜艇水下的俯仰是通过压水实现的还是水平舵实现的?
花大,求问潜艇水下的俯仰是通过压水实现的还是水平舵实现的?
一般是水平舵,当然紧急上浮时候通过吹出压载水一般都会带来很大仰角,但那不是为了俯仰咯
围壳的力矩太短。舵面装在头部或者尾巴上力矩比较长。
几十年前美鳖在大青花鱼实验潜艇上试验过围壳方向舵,至于采用和废弃的原因忘了。
花大,求问潜艇水下的俯仰是通过压水实现的还是水平舵实现的?
潜艇运动中用水平舵就可,类似飞机机翼,流体产生升/降
给个图如何,脑补不能
话说苏联研究过没有围壳的核潜艇来自: Android客户端
balllightning72 发表于 2014-8-29 15:32
这个想法的主要来源我主贴里没说。主要来源就是,经常看到有人争论潜艇该用X型还是十字型尾舵。
说十字 ...
扭矩 怎么办? 看上去围壳好大好重的样子~
balllightning72 发表于 2014-8-29 15:32
这个想法的主要来源我主贴里没说。主要来源就是,经常看到有人争论潜艇该用X型还是十字型尾舵。
说十字 ...
把围壳做成两层,会造成围壳可用空间降低,压缩指挥室空间,还会给救生舱布置造成麻烦
俺脚着吧,其实实现俯仰和转向的方式肯定不止一种,应该有很多种,到目前为止,基本还都是用舵是有道理滴,也可以理解为,到目前为止尚且没有更有效的方式替代舵,那么,就这样吧,不折腾
现在不是流行泵推吗?做成矢量的怎么样?
围壳取消做成鱼雷状会不会更好点
但增加了围壳运动机构,围壳显然重量尺寸比舵大很多,运动机构额外增加的重量恐怕会使得取消尾舵得不偿失 ...
学声学的都不学力学吗?
为了得到足够的转弯力矩,舵面要远离重心,以得到较大的力臂,如果在指挥台,围壳加舵面,那不是等于在重心附近加舵面,力臂约等于零,怎么转弯?
hakase 发表于 2014-8-31 00:30
围壳的力矩太短。舵面装在头部或者尾巴上力矩比较长。
但是,围壳作为垂直舵的话,舵的面积会比尾舵大很多啊。这样应该会抵消掉力矩短的缺点吧?
94式底座穿梭机 发表于 2014-8-31 09:30
给个图如何,脑补不能
话说苏联研究过没有围壳的核潜艇
不会画图啊,呵呵!哪位老大给画个图?
没有围壳,那水面航行时,潜艇内外换气时很容易因为海水漫上潜艇的顶部而吸入海水吧?
740159711 发表于 2014-8-31 10:37
扭矩 怎么办? 看上去围壳好大好重的样子~
围壳做成双层,仅用外层实现垂直尾舵的功能;这样控制机构的重量可以控制到很小。
而,围壳作为垂直舵的话,舵的面积会比尾舵大很多啊。这样应该会抵消掉力矩短的缺点吧?
未来考古鸟 发表于 2014-8-31 11:16
把围壳做成两层,会造成围壳可用空间降低,压缩指挥室空间,还会给救生舱布置造成麻烦
首先,我认为潜艇围壳内的指挥室应经过时了,完全可以取消。
潜艇围壳内的指挥室主要目的应该是在潜艇水面航行时,观察外部情况(便于驾驶?)。不知道对不对?
如果是这样,实际上指挥室的功能完全可以用 摄像系统代替,且摄像系统应该会完成的更出色;因为可以使用红外,电视等等设备,观察距离更远,观察方式更灵活。

至于救生艇的布置,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大,整个潜艇应该可以找到比围壳内更好的位置布置,比如像美国潜艇那样布置在鱼雷发射舱或者在潜艇中部布置一个垂发导弹那样的发射舱,比传统围壳内的救生艇使用起来更便捷高效和快速。

wcnmmxnb 发表于 2014-8-31 11:48
俺脚着吧,其实实现俯仰和转向的方式肯定不止一种,应该有很多种,到目前为止,基本还都是用舵是有道理滴, ...


潜艇设计思想一直都是在创新和进步的嘛,比如AIP系统,对吧。
再加上技术的进步,现在应该可以开始探讨和考虑一些新的设计方案。
比如,取消围壳内的指挥室;再比如,激进一些,取消潜艇指挥围壳和尾舵,仅仅靠泵喷(喷水推进方式)、潜艇自身电磁场变换(电磁立场方式推进)、压载水的变化来实现潜艇的转向和升降。
wcnmmxnb 发表于 2014-8-31 11:48
俺脚着吧,其实实现俯仰和转向的方式肯定不止一种,应该有很多种,到目前为止,基本还都是用舵是有道理滴, ...


潜艇设计思想一直都是在创新和进步的嘛,比如AIP系统,对吧。
再加上技术的进步,现在应该可以开始探讨和考虑一些新的设计方案。
比如,取消围壳内的指挥室;再比如,激进一些,取消潜艇指挥围壳和尾舵,仅仅靠泵喷(喷水推进方式)、潜艇自身电磁场变换(电磁立场方式推进)、压载水的变化来实现潜艇的转向和升降。
围壳里边的各种升降桅杆表示亚历山大!!
pifu 发表于 2014-8-31 00:13
花大,求问潜艇水下的俯仰是通过压水实现的还是水平舵实现的?
二者配合实现的,水平舵航速过低时效率也偏低。
压载水调整效率太慢,也容易导致动作失控。
类似《U-96》里那种,恶劣海况维持潜望镜深度,又不致艇体露出水面过多,只能通过水平舵的配合调整姿态实现。
这个时候如果只用压载水调整,当艇位过深,潜望镜看不到水面上了。
要是用压载水调整多半潜艇就直接浮出水面了,那就成找打了。
balllightning72 发表于 2014-8-31 15:15
潜艇设计思想一直都是在创新和进步的嘛,比如AIP系统,对吧。
再加上技术的进步,现在应该可以开始探 ...
那是,最后潜艇可能进步成一个球也说不定,就看谁第一个改吧
汉上飞龙2011 发表于 2014-8-31 13:05
现在不是流行泵推吗?做成矢量的怎么样?
如果泵推发展的更深入些,说不定很快能实现 取消潜艇指挥围壳和尾舵,仅仅靠泵喷(喷水推进方式)、潜艇自身电磁场变换(电磁立场方式推进)、压载水的变化 等来实现复合式控制潜艇的转向和升降。这样 控制潜艇的转向和升降的功能效率应该会更高。
每小时只能回帖五次?不用这么悲催吧?{:soso_e136:}
列兵无人权啊!哈哈!
季风日 发表于 2014-8-31 13:15
围壳取消做成鱼雷状会不会更好点
那海面行驶状态换气会比较麻烦吧!呵呵!
宫廷画家 发表于 2014-8-31 14:54
学声学的都不学力学吗?
为了得到足够的转弯力矩,舵面要远离重心,以得到较大的力臂,如果在指挥台,围 ...
水流流过潜艇围壳的两侧,阻力分量应该可以实现水平转向的吧?
zyssn571 发表于 2014-8-31 17:22
二者配合实现的,水平舵航速过低时效率也偏低。
压载水调整效率太慢,也容易导致动作失控。
类似《U-96 ...
围壳里边的各种升降桅杆和潜望镜的主要作用是通讯和观察周围海面的情况吧,这个可以通过安装一个很小的拖拽式移动平台来实现(就像拖拽式声呐那样,甚至可以将两者合为一体),通过平台和潜艇本体的连接光缆实现。\
这样还有个好处,就算敌人发现了拖拽式平台,判断潜艇位置也比发现了潜艇围壳要困难一些吧。呵呵..
我觉得仿生学可以参考下那个双髻鲨

去掉恶心的指挥台围壳
balllightning72 发表于 2014-8-31 20:06
围壳里边的各种升降桅杆和潜望镜的主要作用是通讯和观察周围海面的情况吧,这个可以通过安装一个很小的拖 ...
问题是这样可靠性堪忧!
一般是水平舵,当然紧急上浮时候通过吹出压载水一般都会带来很大仰角,但那不是为了俯仰咯
是为了紧急上浮嘛,智商差点短路了
楼主先解决潜艇不下沉浮在水面上怎么拐弯的问题,方向舵这可不入水了
这个想法的主要来源我主贴里没说。主要来源就是,经常看到有人争论潜艇该用X型还是十字型尾舵。
说十字 ...
控制效率也成问题,船舵大家都放在尾部也是有道理的,还有响应的速度,旋转整个围壳不可能比舵快,部分偏转的话效率也成问题。
至于俯仰,现在的潜艇也能用重心改变调节,但在水中是不靠它的。同样,这个做法也响应速度缓慢。
潜艇设计思想一直都是在创新和进步的嘛,比如AIP系统,对吧。
再加上技术的进步,现在应该可以开始探 ...
其实潜艇的大架构大半个世纪也没变了,改进的都是分系统自身。你提出用矢量推力的当时代替舵,其实现代水面舰船就有,不过要么是小艇,要么是吊舱推进的特种需求船舶,可见这个当时目前效率也成问题。其实技术进步的革新运用就跟跳槽一样,不要因为原来成熟的看起来不够好不够新概念而改变,还是要看新方式是否能禁得住推敲和试验证明它做的更好。
围壳里边的各种升降桅杆和潜望镜的主要作用是通讯和观察周围海面的情况吧,这个可以通过安装一个很小的拖 ...
问题是拖曳本身位置就不固定,用一个没有围壳只有它的潜艇在复杂拥挤的海区过港口航行就是噩梦啊,你开车进小区,是愿意自己观察,还是栓一个飘忽不定的摄像头观察呢,哪个能不刮蹭?
另外,对于反潜来说,你那点牵引距离和暴露自己也没啥区别了。
其实这个问题就跟航母不要舰岛只要传感器桅杆的话题一样,不是技术上做不到的问题。
学声学的都不学力学吗?
为了得到足够的转弯力矩,舵面要远离重心,以得到较大的力臂,如果在指挥台,围 ...
是吗,那围壳水平舵是干嘛的捏


楼主你的做法基本上是把潜水艇当成一个球狀物來处理,要控制一个球体的运动方向不难,用你建议的方法是可以的,只要把螺旋桨装在围壳上就行了。但问题在于潜艇不是球体而是长形物件,螺旋桨是装在尾部的,如果在尾部施加推力而前方是转向装置的话,情況就像后轮驱动、前轮转向的汽车而后轮可以自由摆动一样:一旦施加推力整个玩意就会以前方转向装置为支点而自转,根本就无法作直线运动!

楼主你的做法基本上是把潜水艇当成一个球狀物來处理,要控制一个球体的运动方向不难,用你建议的方法是可以的,只要把螺旋桨装在围壳上就行了。但问题在于潜艇不是球体而是长形物件,螺旋桨是装在尾部的,如果在尾部施加推力而前方是转向装置的话,情況就像后轮驱动、前轮转向的汽车而后轮可以自由摆动一样:一旦施加推力整个玩意就会以前方转向装置为支点而自转,根本就无法作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