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层称地方债快捂不住了 与地方政府只握手不拥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4:43:21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804/005919898941.shtml

2014年08月04日 00:59  经济参考报          评论中大奖(1,740人参与) 收藏本文     
  经济降速拖累靠地还债难办银行贷款收紧


  “许多地方债务问题快捂不住了”


  编者按:地方债本非洪水猛兽,合理的负债结构对于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地方政府融资能力日趋枯竭而举债冲动一如既往,地方债正面临大考。旧债未偿新债又至。急剧膨胀的地方债务背后是不健全的地方财政体系。病根不除,宿疾难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规范财政管理体制,逐步放开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权力,理顺政府间关系。从今日起,本报拟连续推出四期报道,敬请关注。

  “许多地方债务问题快捂不住了。”一位银行部门省级分行的领导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分赴国内东、中、西部十个省、市、自治区采访发现,部分地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收入增速不断下降、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债务问题因此凸显。与此同时,伴随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陡然降温,过去借债发展、靠地还债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些地方的债务风险迅速积聚。随着债务进入集中还款期,部分地区对土地更为依赖,逆市场形势加速卖地步伐;银行等金融部门因担忧地方债风险,对政府贷款往往“明松暗紧”,致使不少地方“腹背受敌”。

  经济下行地方政府资金链紧绷

  不少地方官员、专家学者认为,地方债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艰难转型中的表现之一,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就业问题一样,因转型缓慢而积聚风险,因局部经济下行而风险凸现。

  “如果不是矿业经济下滑,我们的债务可能已经靠自己的财力消化完了。”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党委书记杜占贵说。

  乌拉特后旗于2004年实施旗政府所在地搬迁,10年来,漂亮的草原新城拔地而起,一举摆脱了原来蜗居在山沟里交通不便、缺乏用水的局面,而搬迁形成了大量的政府债务。近两年的经济下行,让这个以铜、铁矿采掘业为主的地方财政大幅减收,还债变得遥遥无期。

  数据显示,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万亿元。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 .8859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 .6655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393万亿元。部分省本级债务借新还旧数额较大。2013年6月底至今年3月底,9个省本级为偿还到期债务举借新债579.31亿元,但仍有8.21亿元逾期未还。国家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四处处长雷达说,地方债风险虽然总体可控,但由于全国财政收入不可能打通使用,并不排除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风险。

  在一些政府债务风险突出的地方,债务问题和局部经济下行互为因果,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投资拉动”难以为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探至近13年来的新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分化与波动,一些地方投资动力因“去房地产化”而快速减少,而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新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才刚刚开始试点,原本对房地产和市政建设依赖度高的地方面临“失速”威胁。

  中部省份的一位官员说,近年来大搞举债发展,让一些地方更加依赖土地财政,统计数据显示,这个省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高达3成。在原有举债、融资、投资、建设模式无法持续时,很多县市区财政不得不依靠财政“空转”、税收“过桥”、征过头税来完成指标。

  部分债务问题突出的地方,“旧债还不起,新债借不到”的尴尬处境,让政府的资金链面临严峻考验。在北方某城市采访时,巧遇区长被一位债主堵在会议室门口要账,区长说“没钱,真的没钱,你要是不信,去财政局查一查,要是有钱不还,别说是好区长,我连个好人都算不上了。”前不久,因为财政补贴不到位、银行利息还不起,当地自来水公司中止向部分区域供水,政府被迫急调数十辆水车应对。

  与资金链一同遭受考验的还有政府信誉、社会稳定和信用环境“新官不理旧账”“闹大给钱、不闹不给钱”、“一旦完工就不给钱”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在中央对干部作风保持高压态势的情况下,一些干部在还债问题上“不吃不喝不作为”的问题突出。有些政府官员对待债务“击鼓传花、得过且过”。因为没有还账计划,多数接受采访的讨债者表示“十年八年看不到希望”“彻底看不到希望”。长期讨不到债、又欠着高利贷的建筑商张震说“我每天就做两件事,一是躲债,二是要账。”

  地市萎靡为还债“广卖薄收”

  在不少地方,来自土地的财政收入都在萎缩。地方政府想加速卖地,但开发商往往无心也无力接单。“由于地价下跌,我们今年的财政收入至少要降低25%,”辽宁一位省级开发区的官员对记者说“我们还算好的,好多地方比我们还惨。”

  在南方一个建市只有12年的新兴地级城市,其经济基础薄弱,现有土地储备1万亩《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该市主要通过土地抵押方式融资,还款也主要依靠土地出让。市政府一位熟悉情况的官员介绍说,其地方债务进入集中还款期,2013年要还款7亿多元,今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5亿元。由于近期土地市场不景气,已经出现多次土地流拍现象,为了能把地卖出去,当地只好采取了划小块卖地的办法。

  记者了解到,该市政府对面环境最好的地段,也就是其耗资数亿元建的水城沿线,高层住宅最贵的不过每平方米3400元,而老城区则大多只需要2500元左右。这仅相当于一般县乃至镇的房产价格。“没有钱只能靠卖地,”当地一位官员说,“价格低也要忍痛卖,一旦资金链断了,进金融机构的黑名单就更糟糕了。”

  越是地价下跌,为还债越需“广卖薄收”。在东部沿海一个靠近城区、总人口不过15万人的乡镇里,镇区人口不过3万人,在2006年时楼房开发面积只有3万平方米,到去年楼房存量已达350万平方米以上。在介绍今年发展规划时,镇长原本自豪地说今年再开发200万平方米,但面对记者的置疑,他又自言自语地改口说:“现在城区的房子确实饱和了,今年再开发的面积是不是太多了?这个数字以后应该有调整。”

  该镇长确有无奈之处。他给记者列举一个当地财政收入账单的构成:60%来自于土地,工业税只占12%,商业税占18%,另外10%靠餐饮业。“2000多个小摊小贩都要去收税,越来越难收。地要卖少了,不但债难还,财政供养人口的饭钱都难找。”

  欠发达地区要加速发展,往往更会借土地做文章。广西土地偿债规模只有700多亿元,但土地偿债比例高达38.09%。广西地方债结构中,地方债增长的主力在市本级政府,而广西债务支出中,土地收储支出较大,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储的投入大,对土地收入也会格外依赖,因为土地财政作为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受益方即是市本级和县本级政府。这直接表明,越是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必然会加大推地规模。

  融资收紧地方官员“走投无路”

  地方靠卖地还债的窟窿有增大之势,而银行、信托公司等融资渠道却在不断收紧,这让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在还债问题上感觉“腹背受敌”。

  记者从监管机构了解到,近年来政信合作产品数量日渐走低。2013年,国内第一个理财产品电子化监管平台已在上海上线,3290款产品中,信托融资类产品增速明显放缓,其中政信合作产品自2013年下半年起出现下滑,还有的信托公司政信合作项目被叫停。

  在中部某省银监分局提供的材料中,记者看到,由于注意到未来三年辖内平台还款压力将明显加大,银监部门要求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控。今年,针对该省省会城市近三年平台贷款还款过于集中的情况,督促相关银行根据平台公司和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及时收贷、收回再贷、据实定贷、引资还贷、只收不贷”的方式,以缓释存量平台贷款风险。


  湖北一个三线城市城投公司负责人介绍,发展滞后的城投公司资产负债率虽然不高,同样融不到资。现在正规的融资渠道只剩下两条,一是向政策性银行申请贷款,二是发企业债,其中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对用途有严格限制,融资额也非常有限。再加上融资平台公司利用原有划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或转让,还得补缴土地价款,让城投公司本来就紧张的现金流更加捉襟见肘,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十个茶壶七个盖,许多地方债务问题都快捂不住了,”一位银行部门省级分行的领导说“由于风险监管要求很严,现在银行跟地方政府只能握手不敢拥抱。”

  湖南一位地级市的副市长向记者诉苦“现在从银行融资越来越难,逼得政府一天到晚找抵押物。银行的贷款财政担保已经不灵了,必须要人大‘背书’。不少地方被迫通过中介机构融资,高利率也要咬牙贷,短期过桥资金的利率甚至达到15%。一笔钱拿下来,到账的资金已扣除利息,剩下的拿出很大一块去还旧,饮鸩止渴,越来越难以维持。”

  (本报稿件除署名文章外,均由记者叶前、苏晓洲、王圣志、冯雷、刘军、沈翀、杜放、李斌采写)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804/005919898941.shtml

2014年08月04日 00:59  经济参考报          评论中大奖(1,740人参与) 收藏本文     
  经济降速拖累靠地还债难办银行贷款收紧


  “许多地方债务问题快捂不住了”


  编者按:地方债本非洪水猛兽,合理的负债结构对于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地方政府融资能力日趋枯竭而举债冲动一如既往,地方债正面临大考。旧债未偿新债又至。急剧膨胀的地方债务背后是不健全的地方财政体系。病根不除,宿疾难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规范财政管理体制,逐步放开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权力,理顺政府间关系。从今日起,本报拟连续推出四期报道,敬请关注。

  “许多地方债务问题快捂不住了。”一位银行部门省级分行的领导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分赴国内东、中、西部十个省、市、自治区采访发现,部分地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收入增速不断下降、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债务问题因此凸显。与此同时,伴随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陡然降温,过去借债发展、靠地还债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些地方的债务风险迅速积聚。随着债务进入集中还款期,部分地区对土地更为依赖,逆市场形势加速卖地步伐;银行等金融部门因担忧地方债风险,对政府贷款往往“明松暗紧”,致使不少地方“腹背受敌”。

  经济下行地方政府资金链紧绷

  不少地方官员、专家学者认为,地方债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艰难转型中的表现之一,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就业问题一样,因转型缓慢而积聚风险,因局部经济下行而风险凸现。

  “如果不是矿业经济下滑,我们的债务可能已经靠自己的财力消化完了。”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党委书记杜占贵说。

  乌拉特后旗于2004年实施旗政府所在地搬迁,10年来,漂亮的草原新城拔地而起,一举摆脱了原来蜗居在山沟里交通不便、缺乏用水的局面,而搬迁形成了大量的政府债务。近两年的经济下行,让这个以铜、铁矿采掘业为主的地方财政大幅减收,还债变得遥遥无期。

  数据显示,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万亿元。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 .8859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 .6655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393万亿元。部分省本级债务借新还旧数额较大。2013年6月底至今年3月底,9个省本级为偿还到期债务举借新债579.31亿元,但仍有8.21亿元逾期未还。国家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四处处长雷达说,地方债风险虽然总体可控,但由于全国财政收入不可能打通使用,并不排除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风险。

  在一些政府债务风险突出的地方,债务问题和局部经济下行互为因果,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投资拉动”难以为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探至近13年来的新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分化与波动,一些地方投资动力因“去房地产化”而快速减少,而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新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才刚刚开始试点,原本对房地产和市政建设依赖度高的地方面临“失速”威胁。

  中部省份的一位官员说,近年来大搞举债发展,让一些地方更加依赖土地财政,统计数据显示,这个省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高达3成。在原有举债、融资、投资、建设模式无法持续时,很多县市区财政不得不依靠财政“空转”、税收“过桥”、征过头税来完成指标。

  部分债务问题突出的地方,“旧债还不起,新债借不到”的尴尬处境,让政府的资金链面临严峻考验。在北方某城市采访时,巧遇区长被一位债主堵在会议室门口要账,区长说“没钱,真的没钱,你要是不信,去财政局查一查,要是有钱不还,别说是好区长,我连个好人都算不上了。”前不久,因为财政补贴不到位、银行利息还不起,当地自来水公司中止向部分区域供水,政府被迫急调数十辆水车应对。

  与资金链一同遭受考验的还有政府信誉、社会稳定和信用环境“新官不理旧账”“闹大给钱、不闹不给钱”、“一旦完工就不给钱”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在中央对干部作风保持高压态势的情况下,一些干部在还债问题上“不吃不喝不作为”的问题突出。有些政府官员对待债务“击鼓传花、得过且过”。因为没有还账计划,多数接受采访的讨债者表示“十年八年看不到希望”“彻底看不到希望”。长期讨不到债、又欠着高利贷的建筑商张震说“我每天就做两件事,一是躲债,二是要账。”

  地市萎靡为还债“广卖薄收”

  在不少地方,来自土地的财政收入都在萎缩。地方政府想加速卖地,但开发商往往无心也无力接单。“由于地价下跌,我们今年的财政收入至少要降低25%,”辽宁一位省级开发区的官员对记者说“我们还算好的,好多地方比我们还惨。”

  在南方一个建市只有12年的新兴地级城市,其经济基础薄弱,现有土地储备1万亩《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该市主要通过土地抵押方式融资,还款也主要依靠土地出让。市政府一位熟悉情况的官员介绍说,其地方债务进入集中还款期,2013年要还款7亿多元,今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5亿元。由于近期土地市场不景气,已经出现多次土地流拍现象,为了能把地卖出去,当地只好采取了划小块卖地的办法。

  记者了解到,该市政府对面环境最好的地段,也就是其耗资数亿元建的水城沿线,高层住宅最贵的不过每平方米3400元,而老城区则大多只需要2500元左右。这仅相当于一般县乃至镇的房产价格。“没有钱只能靠卖地,”当地一位官员说,“价格低也要忍痛卖,一旦资金链断了,进金融机构的黑名单就更糟糕了。”

  越是地价下跌,为还债越需“广卖薄收”。在东部沿海一个靠近城区、总人口不过15万人的乡镇里,镇区人口不过3万人,在2006年时楼房开发面积只有3万平方米,到去年楼房存量已达350万平方米以上。在介绍今年发展规划时,镇长原本自豪地说今年再开发200万平方米,但面对记者的置疑,他又自言自语地改口说:“现在城区的房子确实饱和了,今年再开发的面积是不是太多了?这个数字以后应该有调整。”

  该镇长确有无奈之处。他给记者列举一个当地财政收入账单的构成:60%来自于土地,工业税只占12%,商业税占18%,另外10%靠餐饮业。“2000多个小摊小贩都要去收税,越来越难收。地要卖少了,不但债难还,财政供养人口的饭钱都难找。”

  欠发达地区要加速发展,往往更会借土地做文章。广西土地偿债规模只有700多亿元,但土地偿债比例高达38.09%。广西地方债结构中,地方债增长的主力在市本级政府,而广西债务支出中,土地收储支出较大,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储的投入大,对土地收入也会格外依赖,因为土地财政作为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受益方即是市本级和县本级政府。这直接表明,越是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必然会加大推地规模。

  融资收紧地方官员“走投无路”

  地方靠卖地还债的窟窿有增大之势,而银行、信托公司等融资渠道却在不断收紧,这让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在还债问题上感觉“腹背受敌”。

  记者从监管机构了解到,近年来政信合作产品数量日渐走低。2013年,国内第一个理财产品电子化监管平台已在上海上线,3290款产品中,信托融资类产品增速明显放缓,其中政信合作产品自2013年下半年起出现下滑,还有的信托公司政信合作项目被叫停。

  在中部某省银监分局提供的材料中,记者看到,由于注意到未来三年辖内平台还款压力将明显加大,银监部门要求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控。今年,针对该省省会城市近三年平台贷款还款过于集中的情况,督促相关银行根据平台公司和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及时收贷、收回再贷、据实定贷、引资还贷、只收不贷”的方式,以缓释存量平台贷款风险。


  湖北一个三线城市城投公司负责人介绍,发展滞后的城投公司资产负债率虽然不高,同样融不到资。现在正规的融资渠道只剩下两条,一是向政策性银行申请贷款,二是发企业债,其中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对用途有严格限制,融资额也非常有限。再加上融资平台公司利用原有划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或转让,还得补缴土地价款,让城投公司本来就紧张的现金流更加捉襟见肘,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十个茶壶七个盖,许多地方债务问题都快捂不住了,”一位银行部门省级分行的领导说“由于风险监管要求很严,现在银行跟地方政府只能握手不敢拥抱。”

  湖南一位地级市的副市长向记者诉苦“现在从银行融资越来越难,逼得政府一天到晚找抵押物。银行的贷款财政担保已经不灵了,必须要人大‘背书’。不少地方被迫通过中介机构融资,高利率也要咬牙贷,短期过桥资金的利率甚至达到15%。一笔钱拿下来,到账的资金已扣除利息,剩下的拿出很大一块去还旧,饮鸩止渴,越来越难以维持。”

  (本报稿件除署名文章外,均由记者叶前、苏晓洲、王圣志、冯雷、刘军、沈翀、杜放、李斌采写)
那就放开限贷涨房价呗
现在放开房贷也未必能挺住房价了
有还不了的债务就重组呗,什么大事儿,又不是抢鸡蛋
xmyyc 发表于 2014-8-4 11:51
有还不了的债务就重组呗,什么大事儿,又不是抢鸡蛋
问问银行愿不愿重组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1:56
问问银行愿不愿重组


愿不愿意又如何,截至2013年年中,地方融资平台总债务也只有4万亿而已。

即便其中20%的破产了,且抵押的土地一文不值,那整个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率也仅上升1个百分点而已。

对于不良贷款率极低的中国银行系统根本算不上什么,增加1个百分点依然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相当低的。

况且那些土地不可能一文不值。。。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1:56
问问银行愿不愿重组


愿不愿意又如何,截至2013年年中,地方融资平台总债务也只有4万亿而已。

即便其中20%的破产了,且抵押的土地一文不值,那整个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率也仅上升1个百分点而已。

对于不良贷款率极低的中国银行系统根本算不上什么,增加1个百分点依然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相当低的。

况且那些土地不可能一文不值。。。
大不了经济崩溃,中国崩溃呗,反正已经崩溃了30年, 一直在崩溃, 如果要给崩溃一个时限, 我希望是一万年。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1:56
问问银行愿不愿重组
不懂了吧,重组未必一定要银行~~
当年四大不良资产接盘侠—资产管理公司不就是这么起来的么~~~
hueng 发表于 2014-8-4 13:00
不懂了吧,重组未必一定要银行~~
当年四大不良资产接盘侠—资产管理公司不就是这么起来的么~~~
银行不同意就能把不良资产转到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如果不减免利息或债务打折资产管理公司就愿意接收??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3:03
银行不同意就能把不良资产转到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如果不减免利息或债务打折资产管理公司就愿意接收 ...
1999年,为解决银行体系巨额不良资产问题,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背景下设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金均为100亿元人民币,并规定存续期为10年。

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任务和经营目标是收购、管理、处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和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化解金融风险。2000年和2004年,国家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了两次剥离。

这是政策性的,地方债问题弄不好也就这样咯~~
hueng 发表于 2014-8-4 13:06
1999年,为解决银行体系巨额不良资产问题,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背景下设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国 ...
你可以研究一下资产管理公司以什么价格接受这些资产的
hueng 发表于 2014-8-4 13:00
不懂了吧,重组未必一定要银行~~
当年四大不良资产接盘侠—资产管理公司不就是这么起来的么~~~
那个时候银行系统的状况,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相当烂的,也就是中国这种特殊体制,才能有办法解决,搁别的国家是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

而现在中国的银行系统,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非常健康的,根本无需当时那种处理办法,恐怕以后也再难以用到当时的处理办法了。
hueng 发表于 2014-8-4 13:06
1999年,为解决银行体系巨额不良资产问题,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背景下设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国 ...
绝对不能再这么玩了,再这么弄清空地方债务以后,地方政府又会来新一轮大投资,又是新的一轮死循环,最后把国家拖死!
还是美国国债好
绝对不能再这么玩了,再这么弄清空地方债务以后,地方政府又会来新一轮大投资,又是新的一轮死循环,最后 ...
所以现在中央对转型很捉鸡呀。
那个时候银行系统的状况,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相当烂的,也就是中国这种特殊体制,才能有办法解决,搁别的 ...
你确定现在银行系统健康吗。全国人民给银行打工,银行还嫌利润低不把资金流到需要的领域。要么借给一些不需要的大公司,要么就互相拆借吹大泡沫。问一下,无论在哪座城市,收入最高的都是银行的人。一些县城的普通工人两三千的工资,银行普通柜台就能拿到一万多,这合理吗?
凤凰竹new 发表于 2014-8-4 11:06
现在放开房贷也未必能挺住房价了
房价挺不住就不知道工资还能不能挺住……
tanc 发表于 2014-8-4 14:12
你确定现在银行系统健康吗。全国人民给银行打工,银行还嫌利润低不把资金流到需要的领域。要么借给一些不 ...
银行系统健康与否,跟你说的这些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银行系统健康与否,看的是其整体的风险程度,是像不良贷款率这样的指标。。。
所以要开始多收遗产税?
rogerkkk123 发表于 2014-8-4 12:54
大不了经济崩溃,中国崩溃呗,反正已经崩溃了30年, 一直在崩溃, 如果要给崩溃一个时限, 我希望是一万年 ...
真相帝在此,诸神退位。
tanc 发表于 2014-8-4 14:12
你确定现在银行系统健康吗。全国人民给银行打工,银行还嫌利润低不把资金流到需要的领域。要么借给一些不 ...
哪个银行普通柜台就能拿到一万多?!大哥,你了解真相么?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1:56
问问银行愿不愿重组
为啥不愿重组?银行从资产公司赚了大钱的

tanc 发表于 2014-8-4 14:12
你确定现在银行系统健康吗。全国人民给银行打工,银行还嫌利润低不把资金流到需要的领域。要么借给一些不 ...
银行业毕竟是服务业,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并依附实体经济存在,就像保姆和雇主的关系,现在是雇主赚的比保姆少,这种现象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中央貌似在寄希望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使银行的利润率向市场平均收益率看齐,但现在看难度不小,像不动产登记一样,喊了很多年就是不见有行动
xmyyc 发表于 2014-8-4 14:42
为啥不愿重组?银行从资产公司赚了大钱的
哦??银行是怎样从资产公司赚钱的??
银行系统健康与否,跟你说的这些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银行系统健康与否,看的是其整体的风险程度,是像不良 ...
我知道。但是最简单的道理当实体经济支撑不了银行这么高的利润,不良贷款率这些东西你指望会一直很低?
哪个银行普通柜台就能拿到一万多?!大哥,你了解真相么?
我一个小弟在一家国资银行做行政,他们的奖金一个季度最少的也是一万多最高的九万。我一高中同学在另一家国资银行,柜台一年十几万。我身边在银行的不在少数,北京广州有同学,重庆武汉也有在银行的同学,当然也有在县城的同学。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我只说我看到的和听到的事实。
银行业毕竟是服务业,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并依附实体经济存在,就像保姆和雇主的关系,现在是雇主赚的比保 ...
就是这个意思。感觉现在银行业必须要强力整顿了,这样下去实体经济都被吸干了。
tanc 发表于 2014-8-4 15:07
我知道。但是最简单的道理当实体经济支撑不了银行这么高的利润,不良贷款率这些东西你指望会一直很低?
不知道你是根据什么得出所谓的“实体经济支撑不了银行这么高的利润”?
哪个银行普通柜台就能拿到一万多?!大哥,你了解真相么?
其他的不知道。上海的很多股份制银行都是可以拿到的,就是必须在编制内的
只要土地所有权还归国有,地方政府就不怕还不起债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不管是银行还是政府,最后都有屁民买单呢
为啥不愿重组?银行从资产公司赚了大钱的
银行只是剥离不良资产,减少损失吧

应该是资产管理公司从银行赚钱
应该开放银行业给私营,开存款保险,利率市场化,估计能降低不少企业融资成本,银行业如此高的利润是不正常的
银行系统健康与否,跟你说的这些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银行系统健康与否,看的是其整体的风险程度,是像不良 ...
  这个专业知识人家咋整的明白呢?
小弟我上班族,月收入5K,还有个二套房,贷款还欠18万,还要还大概15年,现在月供1009元,但是月租金可以收800元,目前这个经济形式下要不要抛售掉呢?
此ID不在服务区 发表于 2014-8-4 14:40
哪个银行普通柜台就能拿到一万多?!大哥,你了解真相么?
而且是县城的?太牛X了,哈哈
hueng 发表于 2014-8-4 13:06
1999年,为解决银行体系巨额不良资产问题,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背景下设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国 ...
当时完全是特殊情况,为了保国有银行海外上市,央行印钱通过四大把坏账剥离了。

另外,真当中央都是凯子,地方上乱借钱最后中央擦屁股?

马甲一百遍 发表于 2014-8-4 14:17
房价挺不住就不知道工资还能不能挺住……
其实房价下调 有利于去库存
这里有做实体吗?实体,特别是小实体小工厂成批的倒,情况已经有两三年了,为什么这里好像没有什么反映?
很多省市的财政收入中卖地收入占一半甚至以上,个别城市九成五以上来自土地财政,扣除卖地这块,看看还有多少来自实体。

99年剥离的不良资产的时候,中国经济成处于起飞的前夜,外部马上就要加入WTO,内部有制度红利、人口红利、房地产、医疗、教育才刚确定放开进行市场化。
现在的中国外部还有加入WTO这样的大红利可吃吗?还有前十年那么宽松的国际发展环境吗?内部还有房地产、地疗、教育这样几万十几万亿的市场空白等待开发吗?
雷军说,站在台风口上,一只猪都可以飞起来,中国经济这只猪已经在台风口飞了十几年了,现在的问题是台风在慢慢变小,甚至有停风的风险,高层喊经济转型都喊了快十年了,为什么还有人以为猪在空中飞是常态?

总有些人喊“反正已经崩溃了30年, 一直在崩溃”,真是可笑,中国经济起飞才几年的事情?几十万家国企大规模破产倒闭,几千万工人下岗,饿着肚子的工人举家自杀才过去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