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两场战争:外战日本内战主战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10:32
李鸿章的两场战争:外战日本内战主战派


[size=12.413792610168457px]2014年07月03日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 第793期 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

  以一人敌一国。

  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去权力,也失去了北洋海军;对于晚清,30年自强运动,至此,全盘破产。对于这个国家,这是真正的惨败。120年后,我们仍然以极大的投入来研究它,其实质是想追索:何以如此?其历史逻辑何在?

  李鸿章辞世,他的“政敌”梁启超在其撰写的《李鸿章传》里引用西方评论家对甲午战争的分析:“以一人敌一国。”——实则异常清晰地揭示了晚清国家结构性矛盾的关键。而且这种洞见,也开拓了从清朝内部认识其运行乃至失败的观察理路。“从中国发现中国”,这个样本很标准。

  自强运动,是晚清中国,从中央内部发生的一场主动引领国家现代化转型的尝试。它的实际领导人,在中枢为恭亲王奕訢,在外则为疆臣之首李鸿章。后来恭亲王被罢除,只剩下李鸿章独力支撑。所以,研究李鸿章,实则是理解这场运动,以及这个国家现代化转型何以延宕并失败的关键所在。一般批评,李鸿章重器械,尤重军械,但轻制度与思想。更准确的描述是他所进行的“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可是,就是如此低层次的现代化改革,结果却以一场战争而告全盘失败,原因何在?这是我们追索的疑问起点。

  两次鸦片战争,坚船利炮打开了封闭的中国,这是晚清中国重大的挑战:是否以及如何融入现代化的潮流之中?在当时,这尚以“远忧”的面目出现。

  与此挑战相伴随的,对清廷来说更具生死性质的是太平天国的起义,这一延续14年的战争,虽然清廷最终未被推翻,但在扑灭太平军的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满族与汉族的权力关系完全改变。纵观中国历史,皇权高度垄断与集中,至清达到高潮。这一朝,不仅没有所谓“相权”,甚至最高权力机构“军机处”,也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而已。一人而集天下之权,有清一朝,满人给真正创造出来了。

  任何制度达到高峰,自必下坠,然后再造。席卷中国16个省(当时全国为18个省)的太平军,清朝的“国家军队”无力抗击,节节败退。作为一种替代,乡勇聚集成军,最后竟以曾国藩的湘军完成了平定太平军之乱的重任。曾国藩攻克武汉之时,咸丰皇帝即欲授他军务全权,结果当时的军机大臣祁巂藻力谏:“本朝家法,无专用汉人督师者。曾国藩以侍郎在籍守制,无尺寸之柄,乃举旗号召,英贤云从,若再授以疆圻,复总师干,威权太重,恐非国家之福。”因此评论,曾国藩获权时间再次后延。地方军事势力的崛起,从“中央”的角度与利益观察,很难说祁氏的担忧没有道理。只是,时势造英雄,人算不如天算,最终曾国藩建功立业,不授权无可为继。由此,形成一个100年后才逐渐解决的军队结构性问题:兵为将有。后来的军阀横行,其源头在此。

  历史出乎意料之处,往往在于它逸出思考之外,中国皇权制度之破坏,竟然是军队系统的“国有”变“私有”。兵为将有之后,中央与地方,满族与汉族渐次形成:内轻外重(中央权力下降疆臣权重加大)、满轻汉重(汉人督抚数量更多)。

  对抗太平天国之“近虑”,形成的军队“私有”性质及其延伸出新的权重关系,是恭亲王尤其李鸿章解决“远忧”,为晚清完成现代化转型的结构性条件。这一方面表现在,李鸿章作为地方领导人可以统领全国性运动;而另一方面,则是这种怪异的、合乎制度“地方领导中央”,又将遭遇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竞争。其内耗,超过想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强大的中央权力将国家导入轨道;很遗憾,此际的中国,却是“弱中央强地方”,社会动员与国家动员,皆捉襟见肘。而我们的东亚近邻,曾经长期分裂而分散的日本,却以“撙王”为号令,统一了国家的意志,成功进入转型期。两国命运,也自此逆转。


  在相当的意义上,与日本之战,清廷内部对这场战争的“战”“和”选择之战,看似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外抗日本,内战“清流”,但剥除这种戏剧性的外壳,其内里,是这个国家现代化转型之艰难。尤其是这后面的,清廷内部的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才是我们可以真正理解庞大中国进入现代化轨道过程中,掣肘何在约束何在。所谓传统中国,在此可以得窥。  到了甲午年,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的竞争者日本,主动地挑起一场战争,希望借此战争来比较胜负。与这种寻衅求战相伴,清廷内部主战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形成主流。他们希望过去30年各种结构性的矛盾,由疆臣李鸿章领导现代化转型——所谓内轻外重格局种种,可以经此一役而彻底解决。有着多重含义与利益诉求的这场战争,无论李鸿章多么明白自己以及晚清中国实力不济,无力对抗,却难以逃避战争来临。

  当然,两场战争,李鸿章都输了,既输给日本人,也输给了主战派。可是,这个国家也输了。由此,历史逻辑显示出它残酷的一面:满清政府领导这个国家完成现代化转型,宣告不可能。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其前提,则是清王朝的崩溃。





http://news.sina.com.cn/c/sd/2014-07-03/192230464996.shtml



李鸿章的两场战争:外战日本内战主战派


[size=12.413792610168457px]2014年07月03日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 第793期 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

  以一人敌一国。

  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去权力,也失去了北洋海军;对于晚清,30年自强运动,至此,全盘破产。对于这个国家,这是真正的惨败。120年后,我们仍然以极大的投入来研究它,其实质是想追索:何以如此?其历史逻辑何在?

  李鸿章辞世,他的“政敌”梁启超在其撰写的《李鸿章传》里引用西方评论家对甲午战争的分析:“以一人敌一国。”——实则异常清晰地揭示了晚清国家结构性矛盾的关键。而且这种洞见,也开拓了从清朝内部认识其运行乃至失败的观察理路。“从中国发现中国”,这个样本很标准。

  自强运动,是晚清中国,从中央内部发生的一场主动引领国家现代化转型的尝试。它的实际领导人,在中枢为恭亲王奕訢,在外则为疆臣之首李鸿章。后来恭亲王被罢除,只剩下李鸿章独力支撑。所以,研究李鸿章,实则是理解这场运动,以及这个国家现代化转型何以延宕并失败的关键所在。一般批评,李鸿章重器械,尤重军械,但轻制度与思想。更准确的描述是他所进行的“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可是,就是如此低层次的现代化改革,结果却以一场战争而告全盘失败,原因何在?这是我们追索的疑问起点。

  两次鸦片战争,坚船利炮打开了封闭的中国,这是晚清中国重大的挑战:是否以及如何融入现代化的潮流之中?在当时,这尚以“远忧”的面目出现。

  与此挑战相伴随的,对清廷来说更具生死性质的是太平天国的起义,这一延续14年的战争,虽然清廷最终未被推翻,但在扑灭太平军的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满族与汉族的权力关系完全改变。纵观中国历史,皇权高度垄断与集中,至清达到高潮。这一朝,不仅没有所谓“相权”,甚至最高权力机构“军机处”,也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而已。一人而集天下之权,有清一朝,满人给真正创造出来了。

  任何制度达到高峰,自必下坠,然后再造。席卷中国16个省(当时全国为18个省)的太平军,清朝的“国家军队”无力抗击,节节败退。作为一种替代,乡勇聚集成军,最后竟以曾国藩的湘军完成了平定太平军之乱的重任。曾国藩攻克武汉之时,咸丰皇帝即欲授他军务全权,结果当时的军机大臣祁巂藻力谏:“本朝家法,无专用汉人督师者。曾国藩以侍郎在籍守制,无尺寸之柄,乃举旗号召,英贤云从,若再授以疆圻,复总师干,威权太重,恐非国家之福。”因此评论,曾国藩获权时间再次后延。地方军事势力的崛起,从“中央”的角度与利益观察,很难说祁氏的担忧没有道理。只是,时势造英雄,人算不如天算,最终曾国藩建功立业,不授权无可为继。由此,形成一个100年后才逐渐解决的军队结构性问题:兵为将有。后来的军阀横行,其源头在此。

  历史出乎意料之处,往往在于它逸出思考之外,中国皇权制度之破坏,竟然是军队系统的“国有”变“私有”。兵为将有之后,中央与地方,满族与汉族渐次形成:内轻外重(中央权力下降疆臣权重加大)、满轻汉重(汉人督抚数量更多)。

  对抗太平天国之“近虑”,形成的军队“私有”性质及其延伸出新的权重关系,是恭亲王尤其李鸿章解决“远忧”,为晚清完成现代化转型的结构性条件。这一方面表现在,李鸿章作为地方领导人可以统领全国性运动;而另一方面,则是这种怪异的、合乎制度“地方领导中央”,又将遭遇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竞争。其内耗,超过想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强大的中央权力将国家导入轨道;很遗憾,此际的中国,却是“弱中央强地方”,社会动员与国家动员,皆捉襟见肘。而我们的东亚近邻,曾经长期分裂而分散的日本,却以“撙王”为号令,统一了国家的意志,成功进入转型期。两国命运,也自此逆转。


  在相当的意义上,与日本之战,清廷内部对这场战争的“战”“和”选择之战,看似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外抗日本,内战“清流”,但剥除这种戏剧性的外壳,其内里,是这个国家现代化转型之艰难。尤其是这后面的,清廷内部的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才是我们可以真正理解庞大中国进入现代化轨道过程中,掣肘何在约束何在。所谓传统中国,在此可以得窥。  到了甲午年,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的竞争者日本,主动地挑起一场战争,希望借此战争来比较胜负。与这种寻衅求战相伴,清廷内部主战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形成主流。他们希望过去30年各种结构性的矛盾,由疆臣李鸿章领导现代化转型——所谓内轻外重格局种种,可以经此一役而彻底解决。有着多重含义与利益诉求的这场战争,无论李鸿章多么明白自己以及晚清中国实力不济,无力对抗,却难以逃避战争来临。

  当然,两场战争,李鸿章都输了,既输给日本人,也输给了主战派。可是,这个国家也输了。由此,历史逻辑显示出它残酷的一面:满清政府领导这个国家完成现代化转型,宣告不可能。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其前提,则是清王朝的崩溃。





http://news.sina.com.cn/c/sd/2014-07-03/192230464996.shtml



但读了李鸿章的临终诗后认为,这个人至少不是汉奸。
据说李鸿章临死时已说不出话来,老眼含泪,要评价他也是有点复杂。
说他汉奸,未免过了。

说他无能,也太轻浮。

实际上大方面来说,大厦将倾,个人再有能力也没有用,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整个晚清社会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社会制度和风气,已经完全崩坏。

小的来说,个人的性格和见识问题,换成曾国藩和左宗棠这样的人,不会发生李的问题,实际上当时中国战败的是一场战役,不投降签条约的话,那点点外国侵略军迟早被耗死。

这也是西方为什么不推翻满清,搞像印度那样的殖民地的原因,利用满清的软弱,来统治和剥削中国,没有满清这个政权,实际上当时没有一个国家能征服中国,所以李鸿章所谓为国退让的结果,就是让满清政权充当了西方殖民地的工具。
dengcalvin 发表于 2014-7-4 06:46
说他汉奸,未免过了。

说他无能,也太轻浮。
外交不是做给百姓看的

说白了不管是慈禧还是光绪,不管是李鸿章还是左宗棠

他们还是希望给中国的经济社会进步留点空间和时间,还是希望富强“中兴”的,当然前提是要保“朝廷”
可惜敌人不让

我想这个文章对今天的中国来说,依然有意义。
国内朝廷,皇宫里太多的阻力,太多的干扰,,,李中堂大人的统御能力还是受到牵制啊。。。。。随满清为外族,但日清战争之败,非满清之败,实则内部分崩离析,相互牵制,无心恋战耳。
dengcalvin 发表于 2014-7-4 06:46
说他汉奸,未免过了。

说他无能,也太轻浮。
说得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华夏子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有满清朝廷“宁与洋人,不予汉民”的祸国思想。
Swift80 发表于 2014-7-5 16:13
外交不是做给百姓看的

说白了不管是慈禧还是光绪,不管是李鸿章还是左宗棠
从既得利益来说,朝廷的人肯定不愿意朝廷完蛋,关键是让步多少的问题,君主立宪没搞成,说明了维护短期既得利益的人,比为国家民族长期利益考虑的人多。

今天这个趋势本来已经很明显了,口袋里几十上百亿的既得利益者,希望的是这种机会能维持一天就多捞一天,直到崩盘那天,他们都是裸身了,跑出去自己家族吃n代,看当年孔宋两家就知道了。宋美龄是纽约中央公园旁边一条街的。

看习大大能不能扭过来吧。到今天为止,中国还是人家想吃的一块肉,漏洞百出的肥肉,几十年改革开发的财富积累,无数豺狼盯着想吃呢。
dengcalvin 发表于 2014-7-5 23:22
从既得利益来说,朝廷的人肯定不愿意朝廷完蛋,关键是让步多少的问题,君主立宪没搞成,说明了维护短期既 ...
你正好说反了
dengcalvin 发表于 2014-7-5 23:22
从既得利益来说,朝廷的人肯定不愿意朝廷完蛋,关键是让步多少的问题,君主立宪没搞成,说明了维护短期既 ...
清代晚期没搞成现代化过渡整体

就是一群激进群体破坏了
这里面原因也不一样,有的是视野受限,有的是民族主义情绪影响了现实判断,也有的是挟洋自重,也有的是想在乱局中火中取栗
国家层面都已经输到家,就算李鸿章是孙武复生也要输,就算甲午没输后面还是要输
人家出来当这个宰相非常单纯,就是为了捞钱,非要给人家安上一个治国无能或者汉奸的罪名,这不是冤枉了中堂大人?他既不想治国也不想当汉奸,中国人习惯非要给历史人物一个定性的评价

中堂大人很早就说了:我胜则法必添兵再战,我败尚可退回本境。。。

以前我就说过,甲午战败,是李鸿章咎由自取,不仅南洋各派,湘军旧部,直隶,山东各巡抚皆视李鸿章为眼中钉,当年中法战争在最危急的时候,清廷要求李鸿章将换下来的后膛快枪及子弹迅速拨发南方,又不是要他现役的毛瑟1871,这小子卡在仓库里面就是不发,坐看滇军和两广军队用冷兵器和前膛枪与法军拼命

中法战争爆发之前,甚至甲申政变之前,各地巡抚尤其是张之洞等人就建议北洋海军,迅速出兵夺回琉球,以击败日本之势震慑法国,一石二鸟。结果中堂大人一路保舰,最后拖出来最尴尬的局势是,法国人出100万日元武装日本人,北洋海军就更不能动弹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南洋水师挨揍

一说起甲午战败,总有一个人要被骂个半死,那就是当时山东的巡抚李秉衡,坐视北洋海军从背后被人全歼,但是当年可是这个男人在最危急的时候被张之洞保荐为龙州西运局兼提调广西一切军务,作为一个搞后勤的男人那对李鸿章的痛恨是可以想象的。而且陈凤楼部就在山东,是中堂大人不愿意调用,眼睁睁看着丁汝昌一口一个兄长,如弟危在旦夕,陈疯子就是调不动兵,不仅淮军内部,连同为铭字营的人都不动,其他人更加不愿意去送死了

电飞宰相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甲午战败在1884年甚至1882年就决定了
人家出来当这个宰相非常单纯,就是为了捞钱,非要给人家安上一个治国无能或者汉奸的罪名,这不是冤枉了中堂 ...
看来李中堂被人骂的不怨~
john19880728 发表于 2014-7-7 10:14
看来李中堂被人骂的不怨~
中堂大人利用北洋海军开创了烟台到大连的第一条商业航线,可谓是敢为天下先第一人,跑了那么多年运输,把锅炉磨损成那个样子,战败就说北洋海军贪污腐败,买的劣质煤导致航速过慢
中堂大人利用北洋海军开创了烟台到大连的第一条商业航线,可谓是敢为天下先第一人,跑了那么多年运输,把 ...
李中堂终究还只是个地主……
大清的裱糊匠。。。
大厦将倾,不是一人之力可以维持。
枯骨 发表于 2014-7-3 21:16
但读了李鸿章的临终诗后认为,这个人至少不是汉奸。
李鸿章的后人们应该恨一个人。那个男人叫左宗棠。没有这个人李贼一定可以洗干净的,但是有左宗棠在,李贼永远洗不干净。什么被刺少一亿,什么王爷还年轻的段子编多少也没用。不说别的,日本当年的心理价位也不过是开价的零头罢了,可见李是多么无能懦弱
冰冰冷有点苦 发表于 2014-7-10 17:14
李鸿章的后人们应该恨一个人。那个男人叫左宗棠。没有这个人李贼一定可以洗干净的,但是有左宗棠在,李贼 ...
当时清廷的电报密码已经被日本破译,日本对清朝的谈判底线了若指掌,李鸿章再有本事,也回天乏术。归根到底,李鸿章无论是想救国还是想卖国,没有老佛爷和皇帝点头,都是办不到的。
刺李事件是件突发意外事件,日本当时财政情况也已经是山穷水尽,很害怕李鸿章就此回国,战端再启,因此谈判立场稍有松动。这个结果并非李鸿章主观争取,但客观上让清朝少付了一点代价。
枯骨 发表于 2014-7-10 21:26
当时清廷的电报密码已经被日本破译,日本对清朝的谈判底线了若指掌,李鸿章再有本事,也回天乏术。归根到 ...
李的软弱是一惯的,可不仅仅对日本。后来的果党倒是跟其一脉相承的。只恐友邦惊诧哪管百姓亡啊
冰冰冷有点苦 发表于 2014-7-10 23:48
李的软弱是一惯的,可不仅仅对日本。后来的果党倒是跟其一脉相承的。只恐友邦惊诧哪管百姓亡啊
有大清国、老太后作后盾,哪位强硬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