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长交接:姜伟新留遗憾陈政高有新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17:36

2014年06月30日 01:59  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中大奖(38人参与) 收藏本文     
  住建部长交接:姜伟新留遗憾陈政高有新题

  刘展超

  在担任党组书记两个月后,陈政高终于在住建部党政“一肩挑”。这比他的前任花费的时间要短得多。

  上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决定免去姜伟新的住建部部长职务,任命陈政高为该部部长。

  姜伟新从国家发改委调任原建设部党组书记是在2007年8月;次年3月,他被任命为新组建的住建部部长。其间有7个月的时间。

  对于姜伟新而言,离开住建部意味着将不再是舆论的焦点,明年全国两会上不会再遭到关注楼市的媒体“围追堵截”。

  总结其6年多的履职经历,大干快上的保障房建设是工作亮点,而楼市调控的市场化进程半途而止则是一大遗憾。

  2008年下半年,国内楼市下行迹象一度趋于明显,楼盘降价、业主维权等“房闹”现象开始增多。这原本是给国内楼市投机者一次风险教育的好机会。姜伟新当时也称,风险意识的提高,光靠说教恐怕不行,必须得有现实的事情发生才能从中吸取教训。对中国而言,这种事情早来比晚来好。

  如果中央政府当时不救楼市,地方政府也许会在土地卖不出去的境况下反思土地财政,开发商们也许会来一次优胜劣汰,投机性资金也许会选择更好的投资渠道,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许会经过市场化的洗礼变得更健康。

  当然,这都只是可能。然而,政府2008年底出手救市,随之而来的是房价重新飙涨,地方政府坐地生财,开发商粗放经营。楼市话题重又被置身于舆论的“火山口”。

  姜伟新就在“火山口”上呆了数年。

  虽然住建部是国务院房地产调控部际联席会议的牵头部门,但外界看来其权力有限,手段有限——对楼市影响最大的是信贷政策和宏观经济走向,而这都非住建部的主要职能。换言之,楼市能否搞好,住建部起不到关键作用,但一旦搞不好,焦点都会集中到住建部身上。

  对陈政高而言,幸运的是当前楼市面临拐点,正在自行调节,中央层面也暂时没看到再出手救楼市的迹象,高房价问题将不再是他的头号任务。

  保障房的建设将成为陈政高的主要难题。

  5月27日赴安徽调研保障房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陈政高已经调研了4个省份,这四个省份的共同点都是为保障房建设大省——数量多、任务较重。这也可以看出其工作重心。

  中国前3年已经开工了2000多万套保障房,加上今明两年再建1000多万套,完成5年36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任务基本没有悬念。但保障房的大难题还在后面,建设只是其第一个环节,分配、监管和退出机制将更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智慧。


  房屋建设需要两三年的周期,也就是说前几年开工的2000多万套保障房今后将陆续完工,并进入分配环节。怎么分配才能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如何防止权力在其中寻租?

  中国保障房的类型繁多:有出租型,有可租可售型,也有共有产权型,类别多达十余种。以前保障房较少时,还常出现开豪车住经济适用房的情况。因此,可以想象,一旦巨量保障房入市,类似的违规事件会出现更多。

  此前地方政府筹建保障房,地段多较为偏远,又较少考虑生活配套设施,因而,不少保障房被弃租。这些房源一旦被闲置,将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在几千万套保障房中,出租型(廉租房和公租房)占比不低,其产权主要归地方政府或者政府平台公司所有,后者将成为一个房东的角色。租金如何定、如何收、如何清退不符合条件的承租者,这些工作将异常繁琐且繁重。

  上述问题看似不具有重大性,但个个是难点,需要政府机构更公开化、更专业化、更精细化。

  陈政高主政下的住建部,能否帮助地方解决这些新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630/015919555678.shtml
2014年06月30日 01:59  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中大奖(38人参与) 收藏本文     
  住建部长交接:姜伟新留遗憾陈政高有新题

  刘展超

  在担任党组书记两个月后,陈政高终于在住建部党政“一肩挑”。这比他的前任花费的时间要短得多。

  上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决定免去姜伟新的住建部部长职务,任命陈政高为该部部长。

  姜伟新从国家发改委调任原建设部党组书记是在2007年8月;次年3月,他被任命为新组建的住建部部长。其间有7个月的时间。

  对于姜伟新而言,离开住建部意味着将不再是舆论的焦点,明年全国两会上不会再遭到关注楼市的媒体“围追堵截”。

  总结其6年多的履职经历,大干快上的保障房建设是工作亮点,而楼市调控的市场化进程半途而止则是一大遗憾。

  2008年下半年,国内楼市下行迹象一度趋于明显,楼盘降价、业主维权等“房闹”现象开始增多。这原本是给国内楼市投机者一次风险教育的好机会。姜伟新当时也称,风险意识的提高,光靠说教恐怕不行,必须得有现实的事情发生才能从中吸取教训。对中国而言,这种事情早来比晚来好。

  如果中央政府当时不救楼市,地方政府也许会在土地卖不出去的境况下反思土地财政,开发商们也许会来一次优胜劣汰,投机性资金也许会选择更好的投资渠道,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许会经过市场化的洗礼变得更健康。

  当然,这都只是可能。然而,政府2008年底出手救市,随之而来的是房价重新飙涨,地方政府坐地生财,开发商粗放经营。楼市话题重又被置身于舆论的“火山口”。

  姜伟新就在“火山口”上呆了数年。

  虽然住建部是国务院房地产调控部际联席会议的牵头部门,但外界看来其权力有限,手段有限——对楼市影响最大的是信贷政策和宏观经济走向,而这都非住建部的主要职能。换言之,楼市能否搞好,住建部起不到关键作用,但一旦搞不好,焦点都会集中到住建部身上。

  对陈政高而言,幸运的是当前楼市面临拐点,正在自行调节,中央层面也暂时没看到再出手救楼市的迹象,高房价问题将不再是他的头号任务。

  保障房的建设将成为陈政高的主要难题。

  5月27日赴安徽调研保障房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陈政高已经调研了4个省份,这四个省份的共同点都是为保障房建设大省——数量多、任务较重。这也可以看出其工作重心。

  中国前3年已经开工了2000多万套保障房,加上今明两年再建1000多万套,完成5年36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任务基本没有悬念。但保障房的大难题还在后面,建设只是其第一个环节,分配、监管和退出机制将更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智慧。


  房屋建设需要两三年的周期,也就是说前几年开工的2000多万套保障房今后将陆续完工,并进入分配环节。怎么分配才能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如何防止权力在其中寻租?

  中国保障房的类型繁多:有出租型,有可租可售型,也有共有产权型,类别多达十余种。以前保障房较少时,还常出现开豪车住经济适用房的情况。因此,可以想象,一旦巨量保障房入市,类似的违规事件会出现更多。

  此前地方政府筹建保障房,地段多较为偏远,又较少考虑生活配套设施,因而,不少保障房被弃租。这些房源一旦被闲置,将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在几千万套保障房中,出租型(廉租房和公租房)占比不低,其产权主要归地方政府或者政府平台公司所有,后者将成为一个房东的角色。租金如何定、如何收、如何清退不符合条件的承租者,这些工作将异常繁琐且繁重。

  上述问题看似不具有重大性,但个个是难点,需要政府机构更公开化、更专业化、更精细化。

  陈政高主政下的住建部,能否帮助地方解决这些新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630/015919555678.shtml
忍辱负重,卸磨杀驴吧。
lvchunyou 发表于 2014-6-30 10:21
忍辱负重,卸磨杀驴吧。
领导们卸任之后普遍敢说真话了,这是斗争新动向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6-30 10:29
领导们卸任之后普遍敢说真话了,这是斗争新动向


姜部长还就只是开两会时被动一点儿,那个副部长叫啥了,一脸苦逼相,天天被追打,各地方政府这几年卖了几万亿的钱,没一个站出来替他说话,真TM不是东西。

现在好,没有了姜部长,地方政府哆哆嗦嗦自己站在第一线,各地搞房产政策“一日游”,老百姓应该知道了,原来骂错对象了。敌人就在身边!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6-30 10:29
领导们卸任之后普遍敢说真话了,这是斗争新动向


姜部长还就只是开两会时被动一点儿,那个副部长叫啥了,一脸苦逼相,天天被追打,各地方政府这几年卖了几万亿的钱,没一个站出来替他说话,真TM不是东西。

现在好,没有了姜部长,地方政府哆哆嗦嗦自己站在第一线,各地搞房产政策“一日游”,老百姓应该知道了,原来骂错对象了。敌人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