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地雷长“眼睛耳朵翅膀” 成美阿帕奇直升机克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38:36
http://news.ifeng.com/a/20140611/40688522_0.shtml

有耳朵、眼睛、脑袋,还有翅膀   反直升机地雷,“阿帕奇”的克星

“让地雷炸直升机”,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已经成为现实。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俄军方有关人士4月25日透露,俄空军近期将列装独特的反直升机地雷,“将在200米高的空域内构筑敌方直升机的死亡线”。

美苏军事竞赛的产物

此次披露反直升机地雷消息的,是俄空军工程总局局长阿列克谢·哈佐夫上校。

按照哈佐夫的说法,这种反直升机地雷在去年底已通过测试,目前正进入生产交付阶段,它主要配发给俄空军和空降兵部队,可在敌方直升机或其他超低空飞行器必经的路线上设伏,尤其是部署在一些重要的山谷通道中,能有效防范敌直升机的超低空渗透。

哈佐夫没有公开新地雷的尺寸和重量,甚至连具体名称也拒绝披露,只是强调它能通过运输机、直升机等进行远程快速撒布,或通过步兵布设,或用齐射火箭装置抛撒。该地雷可埋设在地下,也可隐藏在地面,一旦部署到位就可自动进入战备状态;在目标进入可控制范围时,会自动弹起,引爆并射出弹丸,能摧毁飞行高度在200米以下的直升机或其他速度较慢的飞行器。该地雷还具有自毁功能,在规定的工作时间过后会自动失效,避免对己方人员或装备造成误伤。哈佐夫称,我们以前就有T—83反坦克地雷。但反直升机地雷完全是新研发的武器,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

追根溯源,反直升机地雷是苏联发明的。出版过《地雷全集》一书的俄军事专家尤里·叶列梅耶夫近日曾披露相关情况,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苏激烈争夺,双方在欧洲部署重兵,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与北约相比,在坦克数量方面占有巨大优势。为应对这一威胁,美国在西欧部署大量“眼镜蛇”和“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而且非常强调“空地一体战”运用。作为回应,苏联的巴扎利特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发出一款神秘的地雷,叫“速度—20”。这种集感测、微电脑处理和火箭技术于一体的地雷,不仅有“耳朵”、“眼睛”和“大脑”,还插上了“翅膀”,可以腾空而起,对直升机进行攻击。

叶列梅耶夫说,“速度—20”奠定了俄罗斯反直升机地雷的研发基础和设计风格。

“3.0”版地雷更具威力

苏联解体后,巴扎利特联合体想进军国际市场,很快将“速度—20”地雷进行改造,研制出“旋律—20”反直升机地雷。

该地雷重约10公斤,外观与传统圆形地雷大相径庭,如同一只躺着的八爪章鱼,由传感器、战斗部、指挥和控制系统组成。传感器采用模式识别技术,在它的芯片里储存有包括美国“阿帕奇”、俄罗斯“雌鹿”等武装直升机的声场特征,能够据此判断直升机种类,并可以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确定目标方位。当传感器发现目标进入2000米搜索范围时,“旋律—20”地雷便开始识别和跟踪,将感测数据输入雷体内部的指挥和控制系统,自动计算出最佳拦截点。当目标进入拦截点时,雷体立即点燃发射,将战斗部抛射至空中约100至200米高度,然后激活起爆,爆炸后的碎片可高速摧毁目标。

据俄罗斯《航空航天杂志》披露,2006年1月16日,驻伊拉克美军一架AH—64“阿帕奇”直升机在巴格达以北的塔季沼泽地带执行任务,被伊拉克反美武装“圣战军”击落,两名飞行员丧生。起初有报道称是被武装人员用俄制“箭—2”肩扛式导弹击落,后有军方人士推测,可能是被流散到“圣战军”手里的“旋律—20”地雷摧毁。

俄罗斯最近列装的“新地雷”是“旋律—20”的“3.0”版。新版地雷与老版的主要区别是:其一,增加了红外近距离瞄准器,加强了探测识别能力,探测识别系统至少增加到4个声波传感器,可靠率达90%以上;其二,控制系统可遥控操作,飞行员可通过开启或关闭地雷,保证己方直升机的安全;其三,新地雷扩大了防御范围,防御半径增加到了400米。

有军事专家指出,现代武装直升机以其高机动性、高灵活性、猛烈的火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赢得众多国家的青睐,在几次局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地面装甲目标和防空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面对这一严峻挑战,美国、英国、德国等都制订了有关反直升机地雷的计划,美国研制的是一种声控反直升机地雷,声波探测器可感受到直升机的声音,通过微电子系统确定最佳攻击时间和距离;英国研制的“能抛撒金属丝”的反直升机地雷,在空中抛撒的金属丝可损坏直升机的螺旋桨;德国也在研制一种“能空中定向爆破”的地雷,具有大面积杀伤效果,可瞬间摧毁直升机。

影响未来战争方式

其实,地雷用于反直升机,是典型的非对称作战思维。简而言之,非对称交战,就是根据己方的优势和敌方的弱点,采取一些超常规的手段,积极创造有利战机,以敌方意想不到的作战方式、时间或地点,实施机动灵活的作战行动,最终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战果,即军事上常说的“趋利避害,扬长击短,出奇制胜”。

近几十年来,在一系列局部战争中,被称为“空中骑兵”的直升机大打出手,成了超级大国用于非对称作战的“战场精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军直升机在越南战争中广泛应用,成为越共游击队的“劲敌”。于是,如何用“非对称手段”来应对空中威胁,成为越南军事专家思考的课题。起初,越共游击队多用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对付美军直升机,后来又用上了苏联和中国援助的RPG—2、RPG—7火箭筒,这种武器在比较短的射程内有较高的命中率,所以成为游击队员喜欢的武器。

但是,美军早已注意到了火箭筒的威胁。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陆军就开始解决直升机自身防护能力差的问题。以MH—47特战直升机为例,为减小敌方高射机枪子弹和高射炮弹的打击效果,该机一是加大了发动机的动力,能快速躲避高射武器的打击;二是配备双发动机,确保一个被击中时另一个能及时顶上;三是对该机的推进轴进行加固,使其即便被弹片切断,也不会导致尾翼断裂。经过改造后,MH—47果然成了当时美军的一张“空中王牌”。

另一方面,直升机通过延长机载武器的打击距离,也让一般火箭筒失去了威力。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直升机武器也在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更新,于是开始出现肩扛式导弹和更先进的高射炮。可是这些武器虽然破坏威力和精度都不错,但毕竟过于笨重,尤其在对一片固定区域实施封锁控制时仍显得力量单薄。于是,用轻巧灵活、成本低廉的地雷来降服直升机,就变成一种必然。

有军事专家指出,随着各种新型反直升机地雷的出现,它将影响未来的战争方式。

新型反直升机地雷突破了老式地雷仅为地面防御武器的传统观念,其作用已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发展,成为一种能主动攻击目标并具有立体作战能力的武器。

“旋律””反直升机地雷“跳”起来炸直升机 最高能跳200米

“旋律””反直升机地雷,足可“以地制空”,钳制以军直升机。该地雷集感测、微电脑处理与火箭技术于一体的地雷不仅长了“耳朵”、“眼睛”和“大脑”,而且还插上了“翅膀”,能腾空而起,对直升机进行攻击。

  与传统圆盘地雷的外观大相径庭,“旋律”地雷如同一条平铺的多爪章鱼,重12公斤,由传感器兼战斗部、指挥与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传感器采用了模式识别技术,它的芯片里储存包括美国“阿帕奇”、俄罗斯米-24“雌鹿”等常见的武装直升机的声场特征,能够根据音响分辨直升机种类,并可以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确定目标方位。当传感器发现目标进入2000米范围时,“旋律”便开始识别和跟踪目标,传感器将感测数据输入地雷内部的指挥与控制系统,自动计算出最佳拦截点;等目标进入拦截点时,地雷立即点燃拋射药,将战斗部拋射至空中一定高度(最高200米)激活起爆,利用高速爆破片摧毁目标,其毁伤率相当高。http://news.ifeng.com/a/20140611/40688522_0.shtml

有耳朵、眼睛、脑袋,还有翅膀   反直升机地雷,“阿帕奇”的克星

“让地雷炸直升机”,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已经成为现实。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俄军方有关人士4月25日透露,俄空军近期将列装独特的反直升机地雷,“将在200米高的空域内构筑敌方直升机的死亡线”。

美苏军事竞赛的产物

此次披露反直升机地雷消息的,是俄空军工程总局局长阿列克谢·哈佐夫上校。

按照哈佐夫的说法,这种反直升机地雷在去年底已通过测试,目前正进入生产交付阶段,它主要配发给俄空军和空降兵部队,可在敌方直升机或其他超低空飞行器必经的路线上设伏,尤其是部署在一些重要的山谷通道中,能有效防范敌直升机的超低空渗透。

哈佐夫没有公开新地雷的尺寸和重量,甚至连具体名称也拒绝披露,只是强调它能通过运输机、直升机等进行远程快速撒布,或通过步兵布设,或用齐射火箭装置抛撒。该地雷可埋设在地下,也可隐藏在地面,一旦部署到位就可自动进入战备状态;在目标进入可控制范围时,会自动弹起,引爆并射出弹丸,能摧毁飞行高度在200米以下的直升机或其他速度较慢的飞行器。该地雷还具有自毁功能,在规定的工作时间过后会自动失效,避免对己方人员或装备造成误伤。哈佐夫称,我们以前就有T—83反坦克地雷。但反直升机地雷完全是新研发的武器,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

追根溯源,反直升机地雷是苏联发明的。出版过《地雷全集》一书的俄军事专家尤里·叶列梅耶夫近日曾披露相关情况,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苏激烈争夺,双方在欧洲部署重兵,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与北约相比,在坦克数量方面占有巨大优势。为应对这一威胁,美国在西欧部署大量“眼镜蛇”和“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而且非常强调“空地一体战”运用。作为回应,苏联的巴扎利特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发出一款神秘的地雷,叫“速度—20”。这种集感测、微电脑处理和火箭技术于一体的地雷,不仅有“耳朵”、“眼睛”和“大脑”,还插上了“翅膀”,可以腾空而起,对直升机进行攻击。

叶列梅耶夫说,“速度—20”奠定了俄罗斯反直升机地雷的研发基础和设计风格。

“3.0”版地雷更具威力

苏联解体后,巴扎利特联合体想进军国际市场,很快将“速度—20”地雷进行改造,研制出“旋律—20”反直升机地雷。

该地雷重约10公斤,外观与传统圆形地雷大相径庭,如同一只躺着的八爪章鱼,由传感器、战斗部、指挥和控制系统组成。传感器采用模式识别技术,在它的芯片里储存有包括美国“阿帕奇”、俄罗斯“雌鹿”等武装直升机的声场特征,能够据此判断直升机种类,并可以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确定目标方位。当传感器发现目标进入2000米搜索范围时,“旋律—20”地雷便开始识别和跟踪,将感测数据输入雷体内部的指挥和控制系统,自动计算出最佳拦截点。当目标进入拦截点时,雷体立即点燃发射,将战斗部抛射至空中约100至200米高度,然后激活起爆,爆炸后的碎片可高速摧毁目标。

据俄罗斯《航空航天杂志》披露,2006年1月16日,驻伊拉克美军一架AH—64“阿帕奇”直升机在巴格达以北的塔季沼泽地带执行任务,被伊拉克反美武装“圣战军”击落,两名飞行员丧生。起初有报道称是被武装人员用俄制“箭—2”肩扛式导弹击落,后有军方人士推测,可能是被流散到“圣战军”手里的“旋律—20”地雷摧毁。

俄罗斯最近列装的“新地雷”是“旋律—20”的“3.0”版。新版地雷与老版的主要区别是:其一,增加了红外近距离瞄准器,加强了探测识别能力,探测识别系统至少增加到4个声波传感器,可靠率达90%以上;其二,控制系统可遥控操作,飞行员可通过开启或关闭地雷,保证己方直升机的安全;其三,新地雷扩大了防御范围,防御半径增加到了400米。

有军事专家指出,现代武装直升机以其高机动性、高灵活性、猛烈的火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赢得众多国家的青睐,在几次局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地面装甲目标和防空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面对这一严峻挑战,美国、英国、德国等都制订了有关反直升机地雷的计划,美国研制的是一种声控反直升机地雷,声波探测器可感受到直升机的声音,通过微电子系统确定最佳攻击时间和距离;英国研制的“能抛撒金属丝”的反直升机地雷,在空中抛撒的金属丝可损坏直升机的螺旋桨;德国也在研制一种“能空中定向爆破”的地雷,具有大面积杀伤效果,可瞬间摧毁直升机。

影响未来战争方式

其实,地雷用于反直升机,是典型的非对称作战思维。简而言之,非对称交战,就是根据己方的优势和敌方的弱点,采取一些超常规的手段,积极创造有利战机,以敌方意想不到的作战方式、时间或地点,实施机动灵活的作战行动,最终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战果,即军事上常说的“趋利避害,扬长击短,出奇制胜”。

近几十年来,在一系列局部战争中,被称为“空中骑兵”的直升机大打出手,成了超级大国用于非对称作战的“战场精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军直升机在越南战争中广泛应用,成为越共游击队的“劲敌”。于是,如何用“非对称手段”来应对空中威胁,成为越南军事专家思考的课题。起初,越共游击队多用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对付美军直升机,后来又用上了苏联和中国援助的RPG—2、RPG—7火箭筒,这种武器在比较短的射程内有较高的命中率,所以成为游击队员喜欢的武器。

但是,美军早已注意到了火箭筒的威胁。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陆军就开始解决直升机自身防护能力差的问题。以MH—47特战直升机为例,为减小敌方高射机枪子弹和高射炮弹的打击效果,该机一是加大了发动机的动力,能快速躲避高射武器的打击;二是配备双发动机,确保一个被击中时另一个能及时顶上;三是对该机的推进轴进行加固,使其即便被弹片切断,也不会导致尾翼断裂。经过改造后,MH—47果然成了当时美军的一张“空中王牌”。

另一方面,直升机通过延长机载武器的打击距离,也让一般火箭筒失去了威力。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直升机武器也在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更新,于是开始出现肩扛式导弹和更先进的高射炮。可是这些武器虽然破坏威力和精度都不错,但毕竟过于笨重,尤其在对一片固定区域实施封锁控制时仍显得力量单薄。于是,用轻巧灵活、成本低廉的地雷来降服直升机,就变成一种必然。

有军事专家指出,随着各种新型反直升机地雷的出现,它将影响未来的战争方式。

新型反直升机地雷突破了老式地雷仅为地面防御武器的传统观念,其作用已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发展,成为一种能主动攻击目标并具有立体作战能力的武器。

“旋律””反直升机地雷“跳”起来炸直升机 最高能跳200米

“旋律””反直升机地雷,足可“以地制空”,钳制以军直升机。该地雷集感测、微电脑处理与火箭技术于一体的地雷不仅长了“耳朵”、“眼睛”和“大脑”,而且还插上了“翅膀”,能腾空而起,对直升机进行攻击。

  与传统圆盘地雷的外观大相径庭,“旋律”地雷如同一条平铺的多爪章鱼,重12公斤,由传感器兼战斗部、指挥与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传感器采用了模式识别技术,它的芯片里储存包括美国“阿帕奇”、俄罗斯米-24“雌鹿”等常见的武装直升机的声场特征,能够根据音响分辨直升机种类,并可以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确定目标方位。当传感器发现目标进入2000米范围时,“旋律”便开始识别和跟踪目标,传感器将感测数据输入地雷内部的指挥与控制系统,自动计算出最佳拦截点;等目标进入拦截点时,地雷立即点燃拋射药,将战斗部拋射至空中一定高度(最高200米)激活起爆,利用高速爆破片摧毁目标,其毁伤率相当高。
我土鳖有没这东西啊???????
我大土鳖没听说装备这玩意儿,不过,相信对于这种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东西,想要也不是难事
太被动了,防御作战时用处可能更大些。
我记得10年前的杂志上就看过这个


现在想想,这东西可能和“航母杀手”差不多尿性


我记得10年前的杂志上就看过这个



十年前就有了,没见阿帕奇被这玩意击落过
多少年的老东西了,怎么还当新玩意报道?
兔子某工兵研究所当年搞得轰轰烈烈,某次演练还上了军报,后来成了负面教材
会飞的地雷
没有故事的人 发表于 2014-6-11 23:29
兔子某工兵研究所当年搞得轰轰烈烈,某次演练还上了军报,后来成了负面教材
什么情况 出叉了?
什么情况 出叉了?
没什么叉,这东西少了不管用多了用不起,非主流装备。看毛子货的性能,只能用在山谷通道之类的地方,在这种地形区什么能发现2000米外高度200米以下高速突防的直升机?这种情况下一挺高机比这些地雷管用多了,所以在自己地盘上不需要这东西
个人感觉,这东西扔在敌人家里比放在自己家里防御管用,毕竟是个心理障碍,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跳出来一个
保加利亚这样的小国在上世纪90年代都搞出来过,记得是在现代兵器杂志上看到过有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