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安然度过“卫星雨” 带你了解神秘的天涯“牧星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25:21
我国安然度过“卫星雨” 带你了解神秘的天涯“牧星人”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4-05-27








近期陨落卫星近40颗,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加强空间监视预报
我国安然度过“卫星雨”


资料图。
本报西安5月26日电 杨亚洲、记者王瑶报道:今天,记者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5月以来,从太空中陨落的卫星近40颗,超过以往全球一年陨落卫星的总数。该中心及时调整探测资源,加强监视预报,帮助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目前,在太空运行的中国卫星状态良好,陨落卫星没有对地面造成影响,我国安然度过了这场“卫星雨”。
卫星陨落不同于返回式卫星、空天飞机等的受控再入,具有不可控性,落点预报难度非常大。一些体积较大的卫星在陨落过程中不会完全烧毁,其携带的放射性物质落回地面后,会对人类环境造成较大危害;废弃卫星还可能在空中发生碰撞,对在轨运行卫星产生威胁。
为有效应对这次“卫星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合理安排探测资源,加强对陨落小卫星的监视,安排经验丰富的陨落预报人员,加强轨道计算,随时掌握陨落卫星动向,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





  http://www.81.cn/sydbt/2014-05/27/content_5918929.htm



我国安然度过“卫星雨” 带你了解神秘的天涯“牧星人”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4-05-27








近期陨落卫星近40颗,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加强空间监视预报我国安然度过“卫星雨”

资料图。本报西安5月26日电 杨亚洲、记者王瑶报道:今天,记者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5月以来,从太空中陨落的卫星近40颗,超过以往全球一年陨落卫星的总数。该中心及时调整探测资源,加强监视预报,帮助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目前,在太空运行的中国卫星状态良好,陨落卫星没有对地面造成影响,我国安然度过了这场“卫星雨”。
卫星陨落不同于返回式卫星、空天飞机等的受控再入,具有不可控性,落点预报难度非常大。一些体积较大的卫星在陨落过程中不会完全烧毁,其携带的放射性物质落回地面后,会对人类环境造成较大危害;废弃卫星还可能在空中发生碰撞,对在轨运行卫星产生威胁。
为有效应对这次“卫星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合理安排探测资源,加强对陨落小卫星的监视,安排经验丰富的陨落预报人员,加强轨道计算,随时掌握陨落卫星动向,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





  http://www.81.cn/sydbt/2014-05/27/content_5918929.htm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是我国惟一的航天测控中心,是中国卫星测控网的信息管理、指挥、控制机构。总部位于西安市。担负着各类卫星的跟踪测量任务,集航天测控与计算机应用于一体,拥有一大批航天测控专家。中心组建30多年来,以其准确无误的测量与控制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几十颗国内外卫星的发射测控管理任务,为我国航天测控技术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秦岭脚下,一串串来自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电波指令飞向太空。
一颗卫星忽然偏离轨道,这些指令让它“迷途知返”;一颗卫星姿态失控,这些指令使它恢复安全状态……
前不久,这个中心的科技人员又临危受命,经过100多天的鏖战,将我国两颗出现严重故障的失控卫星抢救成功,创造了中国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
天路迢迢,星河漫漫。40年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精测妙控,在浩瀚太空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测控之路。

资料图: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指挥大厅科技人员正在紧张工作。创业:艰苦奋斗实现五大跨越
1967年6月23日,一支航天测控队伍来到秦岭脚下,架起了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第一根天线。此时,美国、苏联已在全球布设了测控网,而我国的测控网覆盖率不到他们的5%。
起点就差了一大截,要想尽快赶上甚至超越,必须跨越式发展!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即将发射,大多数科技人员对航天测控知识知之甚少。他们刻苦钻研,在短时间内拿出一整套测控方案。“东方红一号”卫星刚刚升空,他们就准确预报了卫星飞临世界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和方位。
1975年,我国准备发射返回式卫星,一个意外的难题出现了。由于运载火箭推力限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轨道倾角设定在63度,而传统的卫星轨道计算公式存在一个63.4度的“临界倾角”奇点问题:即卫星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处于63.4度时,运算公式中的分母就是“0”,导致无法计算。
63和63.4,太接近了!科技人员反复研究,另辟蹊径,终于在卫星发射前,找到了一个新的轨道计算方案,避开了“临界倾角”这个世界难题。
1984年,中心接受了测控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任务。那时,中心只有4台晶体管计算机,加在一起的运算速度也只有每秒几十万次,总内存量不如一台现已被淘汰的286微机。
使命如山。他们大胆探索,最终用精巧的软件设计弥补了硬件缺陷,使我国地球同步卫星测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是“航天英雄”杨利伟凯旋的时刻。“神舟”五号返回舱出“黑障区”时,回波信号剧烈起伏。关键时刻,中心果断实施“光学引导”,使雷达及时锁定了目标,创下了搜救直升机和返回舱相距50米同时着地、搜救人员30秒赶到落点现场的奇迹。
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目前已具备同时执行2颗卫星实时测控和1颗卫星任务准备的能力;可以同期管理40颗近地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飞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点、飞船回收、多星管理”五大跨越。



资料图: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先进的测控车群。秦宪安摄创新:瞄准世界一流屡创奇迹
2006年10月,我国一颗在轨卫星突然发生严重故障,卫星姿态失控。
险情分外严峻,过去驾轻就熟的抢救方案已不起作用。中心组织30余名专家集智攻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定姿办法,利用断断续续获得的零星数据,确定了失控卫星的姿态。
接下来,专家们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预测方案,终于准确测出:12月8日是最佳的抢救时机。然而,每次可供利用的控制窗口只有短短的10秒。按传统方式实施抢救,发送指令和数据的时间至少需要30秒。
又是几个不眠之夜。最终,他们将遥控发令时间成功缩短到了8秒以内。
一条条指令飞上太空,失控69天的卫星终于起死回生。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不久,又有一颗刚发射入轨的卫星出现故障。他们创新解决了卫星姿态预报、窄波束天线条件下的测控实施、小推力轨道机动三大技术难题,终于使卫星成功定点。
采访中,中心专家告诉记者:“这两次卫星抢救遇到的技术难题和最后采用的抢救方案,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40年来,该中心始终瞄准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测控中心的目标,扬起了自主创新的强劲风帆。
———在国内首创设计了以航天器控制语言为核心的中心遥控模式,实现了卫星控制由遥控指令链模式到遥控作业工作模式的跨越。
———建成国内第一个测控网多任务管理中心,测控设备切换时间从原来的40分钟缩短到5分钟,测控网使用效率提高了1倍以上。
———创新研制了6大类数百万行测控软件,具备同时支持3个发射场的早期测控任务的能力,满足50颗在轨卫星的长期管理需求。
———自主研发了精密定轨系统,融合国际先进的大气密度模型,能应用各类测量数据,将定轨精度提高到米级。
———将转移轨道段姿态确定的时间由1小时缩短到30分钟,将同步轨道段定姿精度提高到0.03度以内,使卫星定姿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资料图: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创优:永不自满的品格薪火相传
如果要把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40年发展历程谱写成一首精彩的乐章,那么每一位测控英雄就是其中跳动的音符。
中科院院士、中心原总工程师李济生,主攻精密定轨技术。经过30多年不懈求索,他测定的轨道精度从几公里级、千米级,到百米级、十米级、米级。但是,他永不自满。
数学专家巫致中,用计算机语言编制“信息流程”。从第一颗卫星到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每一个“信息流程”的编制,都是一次漂亮的突破。但是,他永不自满。
高级工程师祁思禹,接受返回式卫星测控和回收方案的编程任务后,带领技术人员一干就是5年,手工编制和修改了近4万条指令程序,黑发熬成了白发。但是,他永不自满……
老一代航天测控功臣精益求精,形成了永不放弃、永不自满的优良传统,激励新一代航天测控英才在岗位上继续精钻苦研。
中心技术部副总工程师余培军,至今已参加了30多次卫星和飞船的测控任务,取得了10多项高等级科研成果。今年2月,他通过对卫星信号消失前的散乱数据分析,准确判断出一颗失控卫星发生故障时的运行姿态,为抢救成功奠定了基础。
软件室高级工程师李恒年,对“神舟”飞船测量数据进行了复杂的分析建模,创造性地提出了返回舱气象风修正落点预报方法,成功地将返回舱的预报落点精度由10公里提高到1公里以内。
祖国至上,永不自满。一代代航天测控工作者,用神奇的双手为“中国星”导航引路,托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腾飞!
(孙海霞 唐振宇 本报记者 赵波)
《解放军报》2007年08月07日01版

坐落于南海之滨的三亚测控站全景。 郗奔摄 “昊哥”,年龄不大,为啥称哥?走进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测控站,“昊哥”如雷贯耳。
“昊哥”本名衣志昊,技术室助理工程师,今年25岁。参加工作仅3年,他矢志航天,刻苦攻关,独自或与同事共同开发研制出语音报警系统、机房集中监控系统等7个应用软件,成为技术“大拿”。出于对他精湛专业技术的钦佩,同事送他这个雅号。
经深入了解,像衣志昊这样的青年技术骨干,在三亚测控站不胜枚举。傅华松、刘伟、钟奇……都在各自岗位上独领风骚。
三亚测控站,是我国目前位置最靠南端的陆基航天测控站,主要担负不同轨道航天器实时发射测控、在轨运行长期管理、遥测数据接收处理等任务。
近70米高的白色标校塔,巨大的乳白色球状天线罩,是三亚测控站的重要标志,静谧之中透着神秘。虽然叫三亚测控站,但其距椰风海韵的三亚市区尚有不短的距离。
“神舟”翱翔太空、“嫦娥”潇洒奔月、“北斗”巡天游弋……一个个展示国家科技实力的壮观场面,仅是“太空大戏”的序幕。更多的“剧情”,则由隐身幕后的航天测控人来演绎。
“我们测控站组建时间不足4年,人员从大江南北抽调而来。这支平均年龄二十几岁的科技队伍,彰显着中国航天事业的青春特质。”谈起意气风发的科技群英,测控站党委书记李宁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杨常缘南,一个一岁半小孩的名字。
孩子的爸爸杨勃航,测控站总工程师。孩子的妈妈常淑桂,测控站科技处干部。爸爸云南人,妈妈湖南人,相识在渭南,工作在海南……夫妻俩因“南”字结缘,宝宝就有了这样一个别致的名字。
“漂泊的家,不变的爱!”说起自己的经历,常淑桂轻描淡写仅用了8个字。笑意盈盈中,记者分明感到:这份爱,一半源于家人,一半源于事业。
航天事业,承载国家使命、民族尊严,凝聚亿万人民的自豪和期盼。神圣的事业,离不开航天测控人耸立九天的精神航标。
站长刘岩,筹建之初就来到这里,从挖地基、盖机房,到调设备、育人才,样样工作操心费力,“5+2”“白+黑”成为生活常态,带领大家在一片荒芜中打造出一座现代化航天测控站,创造了34战34捷的测控佳绩。
技术室组长袁昆峰,一米八七的个头,为保障设备稳定运行,他经常爬上近30米高的测控天线,钻进高不到一米的线缆地沟。长期在高温、高湿、高噪音环境中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但他依然心态阳光,无怨无悔。
随着国家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发射任务高密度常态化,航天测控日益繁重。测控站政治处主任董汉昀说:“在我们这里,通宵达旦‘泡’机房,加班加点攻难关,少说多做、只做不说,计利要计国家利、留名要留集体名,已成为科技人员的自觉行动。”
从地面测控遨游太空的航天器,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 “精测”是前提,“妙控”是关键。正在测控站检查工作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政治部副主任张仁飞告诉记者:“航天测控人在长期实践中孕育形成了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精测妙控、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航天测控精神,在三亚测控站得到很好体现。”
“三亚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记者置身测控站主控大厅,调度口令此起彼伏,值班人员凝视大屏幕上闪烁跳动的数据,时刻关注着航天器的“一举一动”。
科技干部蒙康介绍,卫星寿命主要由自身携带的燃料决定。受空间环境影响,在太空运行的卫星轨道和姿态会发生变化,如不及时调整,就会影响其使用寿命。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对运行卫星捕获快、跟得稳、测得精、控得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三亚测控站通过科研创新精准传输数据,为航天器“延年益寿”提供了强有力的测控支持。仅2011年,他们就完成11次实时测控和数十颗卫星长管任务。
“零缺陷、零疑点、零故障”“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从悬挂在测控站内的标语口号,记者感受到了航天人严慎细实的作风。
科技处处长郭刚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某项卫星测控任务成功后的总结会上,设备组组长不仅没受到表扬,反而被批评得流下了泪,原因很简单,这位组长没有对天伺馈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就在技术状态检查表上签了字……
“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这充满辩证法思想的质量管理要求,已成为三亚测控站科技人员的座右铭,镌刻于心中,落实到行动,确保每一次测控任务精益求精、万无一失。
采访结束之际,正值三亚测控站执行我国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有效载荷开启任务。主控机房内,敲击键盘的声音忽快忽慢、忽重忽轻,噼噼啪啪叠成一片,仿佛千军万马在冲锋、在战斗……
眼前的场景让记者心生感动:每个航天器都像一个生命体。航天测控人发出的每一缕脉冲、每一道信号,都是一次与航天器的“对话”。这种“天地交流”,让航天人与航天器“心心相连”“血脉相通”。
让深邃太空触手可及,让更多“中国星”翱翔苍穹。壮哉,中国航天测控人!
(本报记者李博 张晓祺)
《解放军报》2012年01月06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