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吃喝,一年两千亿,“罪与非罪——公布“餐饮票据管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37:42
5月中旬,北京律师韩传华向外界发布了他花3个月时间拟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餐饮票据管理法",希望通过这部立法建议,不仅可以遏制公款吃喝,还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公款吃喝人人喊打,如今普通公民都在想办法了。尽管此"法"一公布便遭遇了很多人的否定,认为不大可能行得通,但如何根治公款吃喝,全社会探索了若干年,一直没有好的办法,韩传华的做法却能引发人们对公款吃喝的又一次关注和思考。
公款吃喝一年吃掉两千亿
"一包烟一月粮,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幢楼","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你出钱我出胃,喝就就要喝个醉,你不醉我不醉,宽马路上谁来睡?"……这些吃喝顺口溜如今处处耳熟能详。
公款吃喝由来已久,且愈演愈烈。上面来个人,要吃吃喝喝搞接待;遇个"周年",要吃吃喝喝搞庆贺;招个商,要吃吃喝喝招进来;开会吃,闭会吃……。不论办什么事,先吃上一顿再说。记者下基层,也经常看到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大吃大喝搞接待,名酒一瓶接一瓶地上,有的还专门设立"陪酒员";一个领导来视察工作,往往陪吃陪喝者的不相干的人员有一大帮。
一些地方利用公款海吃豪喝、耗费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据报道,交通、城市建设工程款累计拖欠高达亿元的陕西府谷县政府,在一次公务宴请中一桌饭花8813元;广东省陆丰县部分官员更是在"人民大厦"豪吃,一顿饭能吃15万元,而三万、五万一顿的已算普通,令当地百姓感叹"公款一顿饭,百姓几年粮"!据调查,陆丰是个财政穷市。为了保工资和保运转,每半年陆丰还要向上级财政借债。
南昌市审计局在一份审计报告中指出,南昌市殡葬管理处2003年招待费开支达61.89万元,占全部公务费支出的33%,月均5.15万元,而用于发展殡葬事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只有12万元。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一个才60人的单位,10个月接待费就花了98万!
据报道,全国公款吃喝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0年达到400亿元,1992年超过8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2000亿,等于一个三峡!与长期以来全国上下都呼吁遏制公款吃喝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一数字不减反增。
治公款吃喝就像"抓泥鳅"
公款吃喝的盛行与蔓延,给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都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危害,它不仅仅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财,更为严重的是吃坏了党风、喝痛了民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广大干部群众反响强烈。
然而,公款吃喝风在人人喊打的局面中依然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一些专家分析,公款吃喝实际上是个"社会综合症":既有个人原因,又有环境因素,既有现实条件,又有制度留下的空间。
公款吃喝是自己消费,他人付帐,缺乏勤俭节约的激励机制,助长了奢侈浪费之风,另外这种被认为是"不违法"的公款挥攉,花钱再多,领导干部也不必担什么责任,同时吃喝干部还可以编出一套堂而皇之的"工作理由"来搪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有一些人的认识误区,许多地方领导认为"千好万好不如接待好",只有把上级领导接待好了,其工作成绩才能获得肯定;还有一些人认为,认为酒桌上喝得越多越尽兴,越显出“诚心”。
公款吃喝的危害早已引起各地的重视,但这么多年来各地治"公款吃喝"犹如"抓泥鳅",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像在抓,其实没抓住。
有些地方曾通过征税限制高额餐饮消费。北京律师韩传华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说,
餐饮立法已有先例,几年前曾有地方立过一个法,规定一次性餐饮消费超过300元以上要征税,但结果呢,成了收入最少的税项。韩传华解释说,高额饭费很容易就可以转化成几个低额饭费,顶多就多开两张发票行了,1000元的开成四个250元的,无从查证。
曾经一段时间"四菜一汤"成了公务接待改革的代名词。以为"四菜一汤"就意味着"廉政吃喝",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其实这并不实用,因为什么都可以算是一道菜,鱼翅,鲍鱼,甚至5只鸡,10条鱼都可以弄一道菜出来,这样的规定留下的空子实在太大,而且效果不明显。
江西省曾有一名政协委员提出,公款吃喝屡禁不止还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手段、执行落实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比如,对众多吃财政饭单位而言,招待费标准是多少?什么样的场合、人员可参加公务接待?一年该花多少招待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制度。从财务记录来看,招待费没有明确的原始清单,只凭一张汇总的招待发票就可以做账。如此松懈的管理,难免有漏洞,出问题。
因此,他建议,要根治乱用公款吃喝问题,可以推行公务招待实名制。将公务招待置于阳光操作之下,明确招待的范围和标准、定期公布招待费开支情况,接受审计和群众监督。具体内容为:每一次公务招待的对象、参加人员、吃的品种价格,都要有相应的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式发票,签字等手续齐全,严格审批后,方可报支,并以此形成制度。但是,也有人认为,实名制仍给饕餮之徒留下了太多灵活掌握和变通的运作空间,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公款豪吃"。
各级出台办法力刹"吃喝风"
山东省乳山市城区街道办,为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杜绝大吃大喝现象,推出了"廉政餐单"的做法。餐单规定:机关工作人员到所属单位和村组之间协调解决问题,原则上在下班前必须返回单位。如工作量较大、路途较远,确实不能返回单位的,在出发前必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到办公室进行登记,自费就餐。办完事回来要将廉政餐单递交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核实。这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多名吃喝干部因此受罚。 
实行公务接待费包干管理。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2005年率先对公务消费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旨在降低行政成本的公务接待制度改革。从市委书记开始概无例外,在操作中用量化定额的办法实行突破,将全市公务接待费总量下降两成。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和财政厅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务接待用餐制度的意见》,对各乡镇及村委会的公务接待用餐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接待标准不得高于当地会议的伙食开支标准,被接待人员要按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支付基本伙食费。各乡镇年度公务接待用餐费要纳入预算,实行限额使用。所有上级机关及单位到乡镇检查指导、调研考察和联系工作,确实需要在乡镇用餐的,一律安排在机关食堂就餐。尚未建立机关食堂的乡镇,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招标形式确定定点用餐的饭店,并报上级纪委备案。 同时,接待单位必须同时出具由经办人、证明人签证和领导签批的"两单一票"才能报销。
这些党纪、政纪规章的出台,对遏制公款吃喝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利用党纪、政纪来约束公款消费行为,这些措施也有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广西的办法"立法层次"明显偏低,以至于影响到其效力的发挥,另外"覆盖范围"明显过小,还存在大面积的"功能盲区",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美中不足。
能否给"不违法的腐败"定罪立法"?
尽管各地在努力尝试遏制公款吃喝的方式方法,但实际证明,这些做法有的效果不大,有的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有的缺乏长远的稳定性、操作性。
江西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李云龙认为,公务接待没有标准,随意性大,这是我国公款吃喝费用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因此,公务接待标准化,这是公款消费接待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他认为,职务消费标准的核定很难,因为涉及到地域差别、单位和个人的差别等问题。李云龙同时认为,,要加强社会监督,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约束机制,尤其是新闻舆论的监督,要加强财务审计的监督,杜绝"小金库",设立专项审计。
如何消除现行公务接待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建立起遏制公款吃喝风的长效机制,一些人士认为,公款消费的"罪与非罪"是核心问题。
据悉,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年年初,所有花费财政资金的政府部门,都会向政府财政管理部门提出预算申请,申请详细到复印纸多少,墨盒多少,而不是一个笼统的办公费用。政府财政管理部门汇总后,上报给行政首脑,最后再递交给立法部门批准。财政预算得到立法部门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违反预算,就是违法。
广西华胜律师事务所龚振中律师称,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专门针对公款吃喝的调整内容,应该从给公款吃喝定罪角度来约束公款吃喝风,对公款吃喝者重惩。"我一不贪污,二不受贿,吃点喝点算不了什么。"一直以来,公款吃喝越轨者在我国处理结果不外乎警告、通报批评等,极个别公款吃喝民愤较大的其职务才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公款吃喝算不算罪?如何定罪?
江西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李云龙说,法学界曾经对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罪与非罪进行过探讨,有人认为应该给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者定个"挥霍浪费罪",但是最后也没有实质性的结果。目前在我国公款吃喝还只是一个违纪问题,还没有上升到贪污、定罪的高度。李云龙认为,我国应当给公款吃喝者定罪立法,因为,实际上公款吃喝者对社会财产进行了侵占。(完)5月中旬,北京律师韩传华向外界发布了他花3个月时间拟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餐饮票据管理法",希望通过这部立法建议,不仅可以遏制公款吃喝,还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公款吃喝人人喊打,如今普通公民都在想办法了。尽管此"法"一公布便遭遇了很多人的否定,认为不大可能行得通,但如何根治公款吃喝,全社会探索了若干年,一直没有好的办法,韩传华的做法却能引发人们对公款吃喝的又一次关注和思考。
公款吃喝一年吃掉两千亿
"一包烟一月粮,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幢楼","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你出钱我出胃,喝就就要喝个醉,你不醉我不醉,宽马路上谁来睡?"……这些吃喝顺口溜如今处处耳熟能详。
公款吃喝由来已久,且愈演愈烈。上面来个人,要吃吃喝喝搞接待;遇个"周年",要吃吃喝喝搞庆贺;招个商,要吃吃喝喝招进来;开会吃,闭会吃……。不论办什么事,先吃上一顿再说。记者下基层,也经常看到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大吃大喝搞接待,名酒一瓶接一瓶地上,有的还专门设立"陪酒员";一个领导来视察工作,往往陪吃陪喝者的不相干的人员有一大帮。
一些地方利用公款海吃豪喝、耗费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据报道,交通、城市建设工程款累计拖欠高达亿元的陕西府谷县政府,在一次公务宴请中一桌饭花8813元;广东省陆丰县部分官员更是在"人民大厦"豪吃,一顿饭能吃15万元,而三万、五万一顿的已算普通,令当地百姓感叹"公款一顿饭,百姓几年粮"!据调查,陆丰是个财政穷市。为了保工资和保运转,每半年陆丰还要向上级财政借债。
南昌市审计局在一份审计报告中指出,南昌市殡葬管理处2003年招待费开支达61.89万元,占全部公务费支出的33%,月均5.15万元,而用于发展殡葬事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只有12万元。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一个才60人的单位,10个月接待费就花了98万!
据报道,全国公款吃喝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0年达到400亿元,1992年超过8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2000亿,等于一个三峡!与长期以来全国上下都呼吁遏制公款吃喝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一数字不减反增。
治公款吃喝就像"抓泥鳅"
公款吃喝的盛行与蔓延,给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都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危害,它不仅仅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财,更为严重的是吃坏了党风、喝痛了民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广大干部群众反响强烈。
然而,公款吃喝风在人人喊打的局面中依然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一些专家分析,公款吃喝实际上是个"社会综合症":既有个人原因,又有环境因素,既有现实条件,又有制度留下的空间。
公款吃喝是自己消费,他人付帐,缺乏勤俭节约的激励机制,助长了奢侈浪费之风,另外这种被认为是"不违法"的公款挥攉,花钱再多,领导干部也不必担什么责任,同时吃喝干部还可以编出一套堂而皇之的"工作理由"来搪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有一些人的认识误区,许多地方领导认为"千好万好不如接待好",只有把上级领导接待好了,其工作成绩才能获得肯定;还有一些人认为,认为酒桌上喝得越多越尽兴,越显出“诚心”。
公款吃喝的危害早已引起各地的重视,但这么多年来各地治"公款吃喝"犹如"抓泥鳅",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像在抓,其实没抓住。
有些地方曾通过征税限制高额餐饮消费。北京律师韩传华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说,
餐饮立法已有先例,几年前曾有地方立过一个法,规定一次性餐饮消费超过300元以上要征税,但结果呢,成了收入最少的税项。韩传华解释说,高额饭费很容易就可以转化成几个低额饭费,顶多就多开两张发票行了,1000元的开成四个250元的,无从查证。
曾经一段时间"四菜一汤"成了公务接待改革的代名词。以为"四菜一汤"就意味着"廉政吃喝",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其实这并不实用,因为什么都可以算是一道菜,鱼翅,鲍鱼,甚至5只鸡,10条鱼都可以弄一道菜出来,这样的规定留下的空子实在太大,而且效果不明显。
江西省曾有一名政协委员提出,公款吃喝屡禁不止还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手段、执行落实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比如,对众多吃财政饭单位而言,招待费标准是多少?什么样的场合、人员可参加公务接待?一年该花多少招待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制度。从财务记录来看,招待费没有明确的原始清单,只凭一张汇总的招待发票就可以做账。如此松懈的管理,难免有漏洞,出问题。
因此,他建议,要根治乱用公款吃喝问题,可以推行公务招待实名制。将公务招待置于阳光操作之下,明确招待的范围和标准、定期公布招待费开支情况,接受审计和群众监督。具体内容为:每一次公务招待的对象、参加人员、吃的品种价格,都要有相应的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式发票,签字等手续齐全,严格审批后,方可报支,并以此形成制度。但是,也有人认为,实名制仍给饕餮之徒留下了太多灵活掌握和变通的运作空间,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公款豪吃"。
各级出台办法力刹"吃喝风"
山东省乳山市城区街道办,为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杜绝大吃大喝现象,推出了"廉政餐单"的做法。餐单规定:机关工作人员到所属单位和村组之间协调解决问题,原则上在下班前必须返回单位。如工作量较大、路途较远,确实不能返回单位的,在出发前必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到办公室进行登记,自费就餐。办完事回来要将廉政餐单递交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核实。这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多名吃喝干部因此受罚。 
实行公务接待费包干管理。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2005年率先对公务消费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旨在降低行政成本的公务接待制度改革。从市委书记开始概无例外,在操作中用量化定额的办法实行突破,将全市公务接待费总量下降两成。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和财政厅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务接待用餐制度的意见》,对各乡镇及村委会的公务接待用餐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接待标准不得高于当地会议的伙食开支标准,被接待人员要按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支付基本伙食费。各乡镇年度公务接待用餐费要纳入预算,实行限额使用。所有上级机关及单位到乡镇检查指导、调研考察和联系工作,确实需要在乡镇用餐的,一律安排在机关食堂就餐。尚未建立机关食堂的乡镇,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招标形式确定定点用餐的饭店,并报上级纪委备案。 同时,接待单位必须同时出具由经办人、证明人签证和领导签批的"两单一票"才能报销。
这些党纪、政纪规章的出台,对遏制公款吃喝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利用党纪、政纪来约束公款消费行为,这些措施也有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广西的办法"立法层次"明显偏低,以至于影响到其效力的发挥,另外"覆盖范围"明显过小,还存在大面积的"功能盲区",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美中不足。
能否给"不违法的腐败"定罪立法"?
尽管各地在努力尝试遏制公款吃喝的方式方法,但实际证明,这些做法有的效果不大,有的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有的缺乏长远的稳定性、操作性。
江西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李云龙认为,公务接待没有标准,随意性大,这是我国公款吃喝费用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因此,公务接待标准化,这是公款消费接待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他认为,职务消费标准的核定很难,因为涉及到地域差别、单位和个人的差别等问题。李云龙同时认为,,要加强社会监督,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约束机制,尤其是新闻舆论的监督,要加强财务审计的监督,杜绝"小金库",设立专项审计。
如何消除现行公务接待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建立起遏制公款吃喝风的长效机制,一些人士认为,公款消费的"罪与非罪"是核心问题。
据悉,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年年初,所有花费财政资金的政府部门,都会向政府财政管理部门提出预算申请,申请详细到复印纸多少,墨盒多少,而不是一个笼统的办公费用。政府财政管理部门汇总后,上报给行政首脑,最后再递交给立法部门批准。财政预算得到立法部门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违反预算,就是违法。
广西华胜律师事务所龚振中律师称,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专门针对公款吃喝的调整内容,应该从给公款吃喝定罪角度来约束公款吃喝风,对公款吃喝者重惩。"我一不贪污,二不受贿,吃点喝点算不了什么。"一直以来,公款吃喝越轨者在我国处理结果不外乎警告、通报批评等,极个别公款吃喝民愤较大的其职务才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公款吃喝算不算罪?如何定罪?
江西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李云龙说,法学界曾经对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罪与非罪进行过探讨,有人认为应该给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者定个"挥霍浪费罪",但是最后也没有实质性的结果。目前在我国公款吃喝还只是一个违纪问题,还没有上升到贪污、定罪的高度。李云龙认为,我国应当给公款吃喝者定罪立法,因为,实际上公款吃喝者对社会财产进行了侵占。(完)
这个  基本上  很难
无明确出处
转移至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