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日本人谈丁汝昌--日清战争中的丁汝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21:24
日本人谈丁汝昌--日清战争中的丁汝昌
            
            转贴自北洋水师网站
           
            日清战争中的丁汝昌
            日本海军大尉子爵小笠原长生的演说
            --------------------------------------------------------------------------------
            让我谈一谈战争的故事。但事已过去相当久远,在各种报章杂志上也有登载,而且出版了各种书籍,再多谈势必涉及军事秘密,颇为不当。因此,实在想不起谈势必涉及军事秘密,颇为不当。因此,实在想不起谈什么好。近来人们常提到丁汝昌,据我所知,他和其他中国将帅略有不同,我觉得他是一位具有古代豪杰风度的人物。但丁汝昌的事迹好像不大为人所知,因此,我想摘其大概谈一谈他的为人。
            
            日清和平破裂之后,在许多战斗中没有像威海卫那样的义战。为何称其为义战呢?因为敌人极尽忠义。其他无论旅顺还是平壤,皇军所到之处立即陷落。然而据守在威海卫内刘公岛的丁汝昌,对日本陆海军的进攻则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竭尽全力之后,最终自杀以救部下,这实在是战则以义战,降则以义降。对此,日本则以义而攻之,以义而受其降。这样,于敌于我皆表现出日本固有的武士精神,我想这是绝无仅有的。另外,刘公岛上的士兵也和其他中国士兵不同,虽说善于防御,但主要还是由于丁汝昌平素重义爱兵所致。在此,简略谈一谈丁汝昌的略传。
            
            (中略)
            
            丁汝昌遂投军为一士卒,时值日本嘉永年间。其后因立战功,由什长步步高升,直至副将,相当于日本大佐资格。其后,当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期间,始终跟随李鸿章。同时于明治十二、三年前后升为总兵,即相当于日本少将、舰队司令官、即补舰队统领。其后,明治十五年朝鲜之乱时,与袁世凯、马建忠等一起,布阵南大门前,于谈判之间,劝诱大院君,带归清国。其后明治二十年,他第一次率领舰队巡航日本沿海。回国时正值台湾乱起,遂以所率舰队,立即前往镇压台湾土匪。由于立功而被提升为北洋舰队水师提督,时值明治二十六年。在此之前,即明治二十四年他再次率领“定远”、“镇远”等舰前来日本,在外国人以及日本人面前,显示中国海军真正拥有不亚于西洋各国海军的威力和训练。
            
            但是战争开始时,不知丁汝昌等待什么,他终于抱着不出战的主意,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日本舰队可以自由运动,既可以到朝鲜各港,又可以到台湾。就是说,不必等待上级的命令,司令官可以直接而且自由地开动舰队。然而丁汝昌则不然,一切都得等待上级的命令,提督是不能随意出动舰队的。在此次战争中,除了自山东半岛成山角、威海卫至鸭绿江口之间而外,其他地区皆不得自由运动,因此,考虑莫如不遇见日本舰队。另外决心不和日本舰队相遇的理由则是,虽然自己军舰数量多,而吨位也比日本大,但日本人除了其舰队的威力外,另外还具有一种威力,即临战无畏的义勇精神,因此还是不与之相遇有利。如果不与其相遇,无论日本人如何勇敢,如何鲁莽,只要中国舰队集中在一起,无论怎样也不能把运输船护送到中国本土。如果一旦被打败,日本陆军就会不断地运进内地登陆。这样,由于中国陆军软弱,很快就会践踏本土。因此就制定一种计划,莫如拖长战争,越拖长日本士兵就越疲劳,经费就接不上,中国自然就可以制胜。
            
            另外如所周知,中国朝廷有一种行贿作风,如果说得漂亮,即使谎言也采纳。据说有一次巡抚出访,回朝后对向他行贿的军队,作了特别的表扬汇报。但无论怎样纪律严明,如果将官不予行贿,归后就会被说坏话。后来这个巡抚来到丁汝昌那里,照样要求行贿,但丁汝昌素来是一位正人君子,他宛如向舰队发出指挥的口令一样,对巡抚进行了大声申斥。因此巡抚大为愤怒,说了丁汝昌许多谗言,为此丁汝昌一度被捕,处以死刑。但由于丁汝昌平素爱护部下,对人亲切,受雇的外国人不允,并且提出如果朝廷杀害丁汝昌,他们就一起离开。这样,好歹免除死罪,再次就任提督。然而由于一度发生此事,丁汝昌的威望下降,这也许是他困守威海卫最后悲伤而死的一个原因。
            
            他于威海卫集中好兵力,把中国陆军成功地运到朝鲜之后,计划把在仁川等地的日本军舰击沉。结果相反,丰岛一战,“操江”被俘,“广乙”破损,“济远”舵机被打断,副舰长正在话筒传令,被炸得粉碎,舰长方伯谦躲到船底不敢出来,此人以后被斩。以后中国舰队困守威海卫,其间,日本舰队则一直侦察中国舰队的情况,即使当护送陆军从仁川登陆时,依然轮流地今天派“高千穗”,明天派“吉野”,后天派“秋津洲”毫不疏忽地进行侦察。与此相反,中国方面从来没有一次搜索过日本军舰。这大概是因为害怕没有像“吉野”那样速度快的军舰,如果被发现有被击沉的危险。但如果机智地做好侦察,则可完全无此担心。为了获得日本军舰的消息,只好利用第三国军舰,即向俄国或英国的船只探询,但这只能知道日本舰队在何地而已。
            
            到九月十三、四日前后,中国陆军于鸭绿江口登陆成功,这是由于北洋舰队从威海卫到大连湾,然后再从那里护送的。当陆军于鸭绿江登陆,完成护送目的后,正在返航途中,于海洋岛附近和日本舰队相遇,导致了战争。结果中国舰队大败,日本舰队获得了大胜。之后,中国舰队困守威海卫,从不再出。不久,旅顺口陷落。这期间,据说对方也有种种议论,如建议当日军于荣成湾登陆时,如果以鱼雷艇袭击,一定能成功。丁汝昌采纳了这个意见,但无人敢于承担这项任务,结果这个计划落空。
            
            从那以后,丁汝昌最费心血的就是中国陆军不可靠。因为平时既未进行充分彻底的操练,而且几乎二三个月也不发给士兵一次津贴,士兵不肯效力。甚至有的士兵对其长官说,我不能为你而打仗。这样,丁汝昌担心如果日军攻来,全部炮台将被日军夺取,因此莫如现在由海军掌握为好。但交涉结果,陆军坚决不同意,只按照丁汝昌的意见,让把自己的武器弹药搬走。但同时又向上级报告,丁汝昌无理没收武器。因此,中国朝廷认为丁汝昌蛮横无理,并命令把武器返还。结果又把武器弹药从“镇远”运回炮台,为此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期间,日军仅以半天左右的战斗,便把炮台全部占领,只有鹿角嘴炮台被丁汝昌部下的一个士兵爆破炸毁。该士兵五十余岁,他到丁汝昌面前说,请让我一个人去把它炸毁。丁汝昌大喜并约定说:“你死后用我自己的功禄养育你的妻儿。”正当日军攻占炮台的瞬间,这位老年士兵手持线香,冲进火药库,和火药库一起粉身碎骨。其他炮台则全部被日军占领,结果形成了自己的炮台从四面八方轰击自己军舰的局面。
            
            但敌军防守甚严,日军把二十余艘军舰编成五队,先派游击队,接着是本队,依次交替地从海上以海军猛烈攻击。与此同时,陆军又从炮台不断炮击,敌军四面八方受敌,而且不能轮换。最后一边放炮,一边打瞌睡。有时三十人集体就义,有时五十人集体就义,士兵越来越少。有人报告说,舰队中有人想要造反,因为迟早难免一死,莫如造反夺取军舰逃走。丁汝昌闻后向大家说:“炮弹并不是挑人打,不会因为你是士兵就打你,是提督就不打你。”他首先以身示范,自己站在日本炮弹打来的地方,以此来激励士兵。但是人员越来越少,剩下的人也都精疲力竭,无能为力。于是丁汝昌向平素为他效力的外国人和周围的士兵说:“请给我点鸦片和葡萄酒。”然后从容就义。
            
            据敌人报道,丁汝昌死后,他的投降书据说是别人写的。按照丁汝昌的想法,到最后不能再战时,先捣毁炮台,破坏军舰,然后投降。但丁汝昌死后有些西洋人说,如若那样,日本人脾气暴躁,不知会遭到什么样的虐待。因此,据说才写了丁汝昌的名字,送上投降书。有的西洋人对此非常愤慨,把这件事向报馆投稿,指出这实在是万不应该的做法,太可怜了。他既然是那样的铮铮勇士,到死后名字却受到如此玷污,丁汝昌决不会作那种投降。他是抱着炸毁全部军舰,破坏所有炮台,拼自己一死以挽救士兵生命的想法而进行殊死防御的。
            
            丁汝昌对敌人也非常重义的,如所周知,二月五日晚,我鱼雷艇击沉了敌军旗舰“定远”号,当时丁汝昌正坐乘该舰,我鱼雷艇在离八百米的距离,不断遭到炮击,鱼雷艇的蒸汽机被击中,舵手全部战死。由于炮火越来越激烈,于是其他船员便把尸体扔掉,自己逃走。以后打捞尸体时,丁汝昌说:“这虽是敌人,但系忠义之士,应该以礼相葬。”因此特派海军士兵随同守卫,如果若是其他中国人,不知会对这些击沉“定远”号的最可恨的敌军士兵如何残忍对待。我想这些事实正是重义的做法。对敌人竭尽防御之策,危急关头身先士卒,最后从容就义。
            
            如前所述,这实在是古代豪杰风度的人物,这一点我是深信的。关于威海卫的故事虽然还有许多可讲,但因谈得太多了,先对丁汝昌的事迹暂且谈到这里,其他方面有机会再讲。
            
            (《日清战史》第四卷,转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七)日本人谈丁汝昌--日清战争中的丁汝昌
            
            转贴自北洋水师网站
           
            日清战争中的丁汝昌
            日本海军大尉子爵小笠原长生的演说
            --------------------------------------------------------------------------------
            让我谈一谈战争的故事。但事已过去相当久远,在各种报章杂志上也有登载,而且出版了各种书籍,再多谈势必涉及军事秘密,颇为不当。因此,实在想不起谈势必涉及军事秘密,颇为不当。因此,实在想不起谈什么好。近来人们常提到丁汝昌,据我所知,他和其他中国将帅略有不同,我觉得他是一位具有古代豪杰风度的人物。但丁汝昌的事迹好像不大为人所知,因此,我想摘其大概谈一谈他的为人。
            
            日清和平破裂之后,在许多战斗中没有像威海卫那样的义战。为何称其为义战呢?因为敌人极尽忠义。其他无论旅顺还是平壤,皇军所到之处立即陷落。然而据守在威海卫内刘公岛的丁汝昌,对日本陆海军的进攻则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竭尽全力之后,最终自杀以救部下,这实在是战则以义战,降则以义降。对此,日本则以义而攻之,以义而受其降。这样,于敌于我皆表现出日本固有的武士精神,我想这是绝无仅有的。另外,刘公岛上的士兵也和其他中国士兵不同,虽说善于防御,但主要还是由于丁汝昌平素重义爱兵所致。在此,简略谈一谈丁汝昌的略传。
            
            (中略)
            
            丁汝昌遂投军为一士卒,时值日本嘉永年间。其后因立战功,由什长步步高升,直至副将,相当于日本大佐资格。其后,当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期间,始终跟随李鸿章。同时于明治十二、三年前后升为总兵,即相当于日本少将、舰队司令官、即补舰队统领。其后,明治十五年朝鲜之乱时,与袁世凯、马建忠等一起,布阵南大门前,于谈判之间,劝诱大院君,带归清国。其后明治二十年,他第一次率领舰队巡航日本沿海。回国时正值台湾乱起,遂以所率舰队,立即前往镇压台湾土匪。由于立功而被提升为北洋舰队水师提督,时值明治二十六年。在此之前,即明治二十四年他再次率领“定远”、“镇远”等舰前来日本,在外国人以及日本人面前,显示中国海军真正拥有不亚于西洋各国海军的威力和训练。
            
            但是战争开始时,不知丁汝昌等待什么,他终于抱着不出战的主意,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日本舰队可以自由运动,既可以到朝鲜各港,又可以到台湾。就是说,不必等待上级的命令,司令官可以直接而且自由地开动舰队。然而丁汝昌则不然,一切都得等待上级的命令,提督是不能随意出动舰队的。在此次战争中,除了自山东半岛成山角、威海卫至鸭绿江口之间而外,其他地区皆不得自由运动,因此,考虑莫如不遇见日本舰队。另外决心不和日本舰队相遇的理由则是,虽然自己军舰数量多,而吨位也比日本大,但日本人除了其舰队的威力外,另外还具有一种威力,即临战无畏的义勇精神,因此还是不与之相遇有利。如果不与其相遇,无论日本人如何勇敢,如何鲁莽,只要中国舰队集中在一起,无论怎样也不能把运输船护送到中国本土。如果一旦被打败,日本陆军就会不断地运进内地登陆。这样,由于中国陆军软弱,很快就会践踏本土。因此就制定一种计划,莫如拖长战争,越拖长日本士兵就越疲劳,经费就接不上,中国自然就可以制胜。
            
            另外如所周知,中国朝廷有一种行贿作风,如果说得漂亮,即使谎言也采纳。据说有一次巡抚出访,回朝后对向他行贿的军队,作了特别的表扬汇报。但无论怎样纪律严明,如果将官不予行贿,归后就会被说坏话。后来这个巡抚来到丁汝昌那里,照样要求行贿,但丁汝昌素来是一位正人君子,他宛如向舰队发出指挥的口令一样,对巡抚进行了大声申斥。因此巡抚大为愤怒,说了丁汝昌许多谗言,为此丁汝昌一度被捕,处以死刑。但由于丁汝昌平素爱护部下,对人亲切,受雇的外国人不允,并且提出如果朝廷杀害丁汝昌,他们就一起离开。这样,好歹免除死罪,再次就任提督。然而由于一度发生此事,丁汝昌的威望下降,这也许是他困守威海卫最后悲伤而死的一个原因。
            
            他于威海卫集中好兵力,把中国陆军成功地运到朝鲜之后,计划把在仁川等地的日本军舰击沉。结果相反,丰岛一战,“操江”被俘,“广乙”破损,“济远”舵机被打断,副舰长正在话筒传令,被炸得粉碎,舰长方伯谦躲到船底不敢出来,此人以后被斩。以后中国舰队困守威海卫,其间,日本舰队则一直侦察中国舰队的情况,即使当护送陆军从仁川登陆时,依然轮流地今天派“高千穗”,明天派“吉野”,后天派“秋津洲”毫不疏忽地进行侦察。与此相反,中国方面从来没有一次搜索过日本军舰。这大概是因为害怕没有像“吉野”那样速度快的军舰,如果被发现有被击沉的危险。但如果机智地做好侦察,则可完全无此担心。为了获得日本军舰的消息,只好利用第三国军舰,即向俄国或英国的船只探询,但这只能知道日本舰队在何地而已。
            
            到九月十三、四日前后,中国陆军于鸭绿江口登陆成功,这是由于北洋舰队从威海卫到大连湾,然后再从那里护送的。当陆军于鸭绿江登陆,完成护送目的后,正在返航途中,于海洋岛附近和日本舰队相遇,导致了战争。结果中国舰队大败,日本舰队获得了大胜。之后,中国舰队困守威海卫,从不再出。不久,旅顺口陷落。这期间,据说对方也有种种议论,如建议当日军于荣成湾登陆时,如果以鱼雷艇袭击,一定能成功。丁汝昌采纳了这个意见,但无人敢于承担这项任务,结果这个计划落空。
            
            从那以后,丁汝昌最费心血的就是中国陆军不可靠。因为平时既未进行充分彻底的操练,而且几乎二三个月也不发给士兵一次津贴,士兵不肯效力。甚至有的士兵对其长官说,我不能为你而打仗。这样,丁汝昌担心如果日军攻来,全部炮台将被日军夺取,因此莫如现在由海军掌握为好。但交涉结果,陆军坚决不同意,只按照丁汝昌的意见,让把自己的武器弹药搬走。但同时又向上级报告,丁汝昌无理没收武器。因此,中国朝廷认为丁汝昌蛮横无理,并命令把武器返还。结果又把武器弹药从“镇远”运回炮台,为此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期间,日军仅以半天左右的战斗,便把炮台全部占领,只有鹿角嘴炮台被丁汝昌部下的一个士兵爆破炸毁。该士兵五十余岁,他到丁汝昌面前说,请让我一个人去把它炸毁。丁汝昌大喜并约定说:“你死后用我自己的功禄养育你的妻儿。”正当日军攻占炮台的瞬间,这位老年士兵手持线香,冲进火药库,和火药库一起粉身碎骨。其他炮台则全部被日军占领,结果形成了自己的炮台从四面八方轰击自己军舰的局面。
            
            但敌军防守甚严,日军把二十余艘军舰编成五队,先派游击队,接着是本队,依次交替地从海上以海军猛烈攻击。与此同时,陆军又从炮台不断炮击,敌军四面八方受敌,而且不能轮换。最后一边放炮,一边打瞌睡。有时三十人集体就义,有时五十人集体就义,士兵越来越少。有人报告说,舰队中有人想要造反,因为迟早难免一死,莫如造反夺取军舰逃走。丁汝昌闻后向大家说:“炮弹并不是挑人打,不会因为你是士兵就打你,是提督就不打你。”他首先以身示范,自己站在日本炮弹打来的地方,以此来激励士兵。但是人员越来越少,剩下的人也都精疲力竭,无能为力。于是丁汝昌向平素为他效力的外国人和周围的士兵说:“请给我点鸦片和葡萄酒。”然后从容就义。
            
            据敌人报道,丁汝昌死后,他的投降书据说是别人写的。按照丁汝昌的想法,到最后不能再战时,先捣毁炮台,破坏军舰,然后投降。但丁汝昌死后有些西洋人说,如若那样,日本人脾气暴躁,不知会遭到什么样的虐待。因此,据说才写了丁汝昌的名字,送上投降书。有的西洋人对此非常愤慨,把这件事向报馆投稿,指出这实在是万不应该的做法,太可怜了。他既然是那样的铮铮勇士,到死后名字却受到如此玷污,丁汝昌决不会作那种投降。他是抱着炸毁全部军舰,破坏所有炮台,拼自己一死以挽救士兵生命的想法而进行殊死防御的。
            
            丁汝昌对敌人也非常重义的,如所周知,二月五日晚,我鱼雷艇击沉了敌军旗舰“定远”号,当时丁汝昌正坐乘该舰,我鱼雷艇在离八百米的距离,不断遭到炮击,鱼雷艇的蒸汽机被击中,舵手全部战死。由于炮火越来越激烈,于是其他船员便把尸体扔掉,自己逃走。以后打捞尸体时,丁汝昌说:“这虽是敌人,但系忠义之士,应该以礼相葬。”因此特派海军士兵随同守卫,如果若是其他中国人,不知会对这些击沉“定远”号的最可恨的敌军士兵如何残忍对待。我想这些事实正是重义的做法。对敌人竭尽防御之策,危急关头身先士卒,最后从容就义。
            
            如前所述,这实在是古代豪杰风度的人物,这一点我是深信的。关于威海卫的故事虽然还有许多可讲,但因谈得太多了,先对丁汝昌的事迹暂且谈到这里,其他方面有机会再讲。
            
            (《日清战史》第四卷,转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七)
国之卫士,可惜腐败政府!
丁汝昌是一个悲剧任务,如果生在昌明时代必是一员猛将
与日本人作战,需要的不是谦谦君子
俺只有一张嘴~~~一张嘴~~~~~
对此,日本则以义而攻之,以义而受其降。这样,于敌于我皆表现出日本固有的武士精神,我想这是绝无仅有的。

放屁!!!!!!!!!!!!
[B]以下是引用[I]闲云潭影[/I]在2005-6-3 17:29:00的发言:[/B][BR]对此,日本则以义而攻之,以义而受其降。这样,于敌于我皆表现出日本固有的武士精神,我想这是绝无仅有的。

放屁!!!!!!!!!!!!


绝对是FART,难道日本侵略中国还是以义来三光,以义来投降?
KAO
丁汝昌是姜昆主演的``[em09]
应该分两面看:
一方面败军之将,何足言勇!
北洋海军的惨败,和丁等将领无能有很大关系。
另一方面但其能全大义,则是应该褒扬的,在那个时代,那样的人太少了,不知道今天如何。
就清朝那烂政治体制,以及北洋舰队整体技术水平和后勤能力与日本海军的差距,战败是必然的,如果打赢了才是奇怪的事
看几条评论:
此战历时5个多小时,日方因战法灵活,指挥得力,充分发挥第一游击队航速高、舰炮射速快等优势,始终掌握住战场主动权,故损失较小,只被击伤"松岛"、"吉野"、"比睿"、"西京丸"和"赤城"等5舰,官兵死伤290余人。中方由于接战队形不利于机动和发扬火力,加之一度中断指挥,故损失重大,"经远"、"致远"、"超勇"、"扬威"和"广甲"等5舰先后沉毁,"定远"、"镇远"、"来远"和"靖远"等4舰受伤,官兵伤亡约1000人。此后,黄海制海权落入日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http://army.news.tom.com/war/famouswar/china/befor/befor-1006.html
黄海海战是海军发展到铁甲舰时代后的一次大规模海上舰队决战,颇受世界各国海军人士的重视。
北洋海军的两艘铁甲舰显示了防御能力的优势,厚装甲无一处被击穿。战列舰依然是海军中不可替代的主力舰。安装重型火炮的相对小型战舰在海战中效用不高。
北洋海军在大口径火炮方面占优势,但射速较低。联合舰队各主力舰均装备了中口径速射炮,通过速射炮的密集炮火弥补了其大口径火炮的不足。对19世纪末海军的武备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此役后各国海军设计的战舰,均重视提高大口径火炮的射速,并强化中口径速射炮的火力。
海战双方都针对性选择了不同的阵型。联合舰队采用单纵阵有良好协调性。北洋海军各舰舰首向敌,因对准不同的军舰,出现阵形紊乱导致各自为战的局面。各国海军得出结论,海战中最重要的是阵型的整齐与协调;纵阵比横阵更适合发扬火力。
联合舰队在海战中机动性占有优势,第一游击队编队航速达到15海里,海战中进退自如,始终掌握着选择进攻目标与时机的主动权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4%E6%B5%B7%E6%B5%B7%E6%88%98_(1894%E5%B9%B4)
甲午海战之前﹐双方舰队在硬件(装备)方面虽然各有短长﹑毕竟差异不大 。日本海军在制度和学术上的软件优势﹐其实更为重要 。双方选用阵形时心态﹑程序的迥异其实多少就是软件优劣的一个具体反映。http://jczs.sina.com.cn/2004-09-18/1100228214.html
中国近代败的好,不败哪来的今天的成就,有时候必须经历失败的打击才能醒过来,要不燃中国说不定现在还是清朝锁国了!
是啊,他不自知无能。却心安理得的做他的官。有什么好赞赏的。
想白起知道不能和刚输了长平的赵国联军打仗,宁可一死也不愿在秦王面前做个好人。这才是真将才。
北洋的阵形没错,船首对敌,正好发挥北洋船首重炮的威力。坏就坏在队形变换训练不足导致队形变形,又没有交代第2指挥,导致旗舰受创后舰队群龙无首,各自为战。
丁,虽然不是海军科班出身,但是他有协调能力,有资历压得住下面那些人。在北洋这样派系复杂的的地方一个好长官不一定是业务最好的,但协调手下的功力一定要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