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超大规模国家的中国从何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11:40
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文明与政治共同体。尤其特别的是,中国从一开始就是如此。
中国,该从什么时候算起呢?
那些太过遥远的文明与今天的我们没有关系。不过,距今一万年前,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事情,就与我们开始发生那么一点点关联了。那时刚刚渡过最后一次大冰期,气温上升,人类生存的环境大幅度改善,文明有一次爆发,出现了家畜、出现了农业。
接下来,我就抄张光直先生的一段精彩描述吧:
假如我们将大约公元前7000-前6000年期间、公元前5000年和公元前4000-前3000/2000年期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它们的地理分布比较一下,我们便会发现一件有意义的事实:
起初,有好几处互相分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后来,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有新的文化出现,而旧有的文化继续扩张。
到了约公元前4000年,我们就看见了一个会持续一千多年的有力的程序开始,那就是这些文化彼此密切联系起来,而且它们有了共同的考古上的成分,这些成分把它们带入了一个大的文化网,网内的文化相似性在质量上说比网外的为大。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便了解了为什么这些文化要在一起来叙述:它们的位置不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的境界之内,而且因为它们便是最初的中国。
这个在公元前4000年前开始形成,范围北自辽河流域,南到台湾和珠江三角洲,东自海岸,西至甘肃、青海、四川的“相互作用圈”,我们应当如何指称?我们不妨便径称之为中国相互作用圈或中国以前相互作用圈——因为这个史前的圈子形成了历史期间的中国的地理核心,而且在这圈内所有的区域文化都在秦汉帝国所统一的中国历史文明的形成之上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参与交互作用的有哪些文化呢?包括山东境内的龙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黄河中游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区域性龙山文化,甘肃的马家窑文化等。
这些文化均相当发达。以良渚文化为例,它存续于距今5300年至4200年之间,其最大特色是十分精美的玉器,墓葬中的玉器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其品种之丰富、加工之精致,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距今4200年到4000年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巨变。各地发达的文明几乎全部消失了。即便还有保存,后续的文化相比于此前的文化,有严重退化。
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查阅了一些文献,似乎有三个原因,导致诸多曾经灿烂的文化消失:
第一个原因,海侵,或者海进。一万五千年前有一个冰期,海平面比现在低150米。此后,气温升高。文化在沿海地区爆发,比如良渚文化。气温持续升高,则带来海侵。长江三角洲海岸线比现今向西内退近两百公里,良渚文化覆盖的大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
第二个原因,全球气温降低。距今4000年前,有一次全球范围的气温下降。这样,今日长城沿线曾经存在的诸多文明,因为温度降低、气候干旱而严重衰退。
第三个原因,洪水。黄河入海口历史上不断摇摆,有南流、东流、北流三条河道。四千年前,黄河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改道,由东流转向北流。下游河道横穿河北平原中南部,从天津入海。河水在平原上漫流,洪水泛滥。这样,在很长时间中,河北地区的文化几乎是空白。
上述三个原因,导致中国这块地方本来已有一定交往的诸多族群被迫汇聚,从而形成了中国。汇聚点在晋南、豫北。
东南沿海的严重海侵,迫使其居民向内地迁徙。但他们很难沿着长江向西迁徙,因为这一路也多为湖泊沼泽,他们只能向地势较高的西北方向迁徙。河北、山东的居民遭遇洪水,向西迁徙。长城一线的居民因为寒冷、干旱,而被迫向南方温暖的地方迁徙。西北的居民因为同样的原因向东迁徙。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同一个地方,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中部。
这里属于黄土高原,地貌的主体是塬、梁、峁、沟。塬是边缘陡峻的桌状平坦地形,地面广阔,适于耕作。黄土土质疏松,宜于耕作。这里的居住成本也比较低,可以挖窑洞住。最重要的是,这里沟壑纵横,可以躲避洪水侵害。这里就是上天为中国准备的避难所。
经史中的只言片语已透出万邦汇聚的信息。黄帝与炎帝大战之地在涿鹿,他的陵墓在山西,紧邻长城。很有可能,他来自红山文化。古人明确指出,周代所封鲁国所在的地方,是少昊之墟,大约属于山东龙山文化。孟子则明确地说,舜是东夷之人。禹的夫人是涂山氏,来自今天的安徽,而他死后竟然葬到遥远的会稽,这在良渚文化圈内。今天河南东南的商丘是商人的发源地,这个地方正在从长江下游迁徙到豫北的必经之路上。
这些族群汇聚于晋南、豫北,中国就形成了。
这一块地区的人口密度迅速提高,社会复杂性急剧提高,人际、族际间的交往日益深化,既包括和平贸易,也包括冲突甚至战争。协调人际、群体间关系的各种制度迅速发育,社会治理技术和制度迅速成熟起来。
这就是尧舜时代发生的事情。尧舜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因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条件,创制各种各样的制度,构造一个具有内部凝聚力、大体可维持和平秩序的华夏文明与政治共同体。孔子删述《尚书》,断自尧舜,就是认为,中国始于尧舜。《尧典》、《舜典》等篇详尽记载了尧舜创制立法的事迹。正是借助这些制度,及支撑这些制度的精神,中国成型了。
这个中国,面积虽然不算很大,却是超大规模的。首先,这里汇聚了诸多族群,用《尧典》的话说是“万邦”。其次,这些族群是多样的,各有自己的文化、制度、精神。但尧舜具有伟大的智慧,“协和万邦”,让各不相同的人、族群最终共同生活在一起,构造了一个超大规模的文明与政治共同体——华夏。
此后四千年的中国,经历了一个与四千年以前正好相反的历史运动,从晋南、豫北向四周扩展,而形成今天庞大的疆域,巨量的人口。

总之,中国从一开始,就是超大规模的。理解中国的一切,均须由此着眼。比如,中国抵御外敌,通常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东晋、南宋、抗日战争等时期均系如此。中国治理之道,也是因应于超大规模这个事实而发展起来的。假如你要预测中国的经济走势,中国的未来,也不能不关注超大规模这个基本事实。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330-68561.shtml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文明与政治共同体。尤其特别的是,中国从一开始就是如此。
中国,该从什么时候算起呢?
那些太过遥远的文明与今天的我们没有关系。不过,距今一万年前,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事情,就与我们开始发生那么一点点关联了。那时刚刚渡过最后一次大冰期,气温上升,人类生存的环境大幅度改善,文明有一次爆发,出现了家畜、出现了农业。
接下来,我就抄张光直先生的一段精彩描述吧:
假如我们将大约公元前7000-前6000年期间、公元前5000年和公元前4000-前3000/2000年期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它们的地理分布比较一下,我们便会发现一件有意义的事实:
起初,有好几处互相分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后来,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有新的文化出现,而旧有的文化继续扩张。
到了约公元前4000年,我们就看见了一个会持续一千多年的有力的程序开始,那就是这些文化彼此密切联系起来,而且它们有了共同的考古上的成分,这些成分把它们带入了一个大的文化网,网内的文化相似性在质量上说比网外的为大。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便了解了为什么这些文化要在一起来叙述:它们的位置不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的境界之内,而且因为它们便是最初的中国。
这个在公元前4000年前开始形成,范围北自辽河流域,南到台湾和珠江三角洲,东自海岸,西至甘肃、青海、四川的“相互作用圈”,我们应当如何指称?我们不妨便径称之为中国相互作用圈或中国以前相互作用圈——因为这个史前的圈子形成了历史期间的中国的地理核心,而且在这圈内所有的区域文化都在秦汉帝国所统一的中国历史文明的形成之上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参与交互作用的有哪些文化呢?包括山东境内的龙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黄河中游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区域性龙山文化,甘肃的马家窑文化等。
这些文化均相当发达。以良渚文化为例,它存续于距今5300年至4200年之间,其最大特色是十分精美的玉器,墓葬中的玉器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其品种之丰富、加工之精致,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距今4200年到4000年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巨变。各地发达的文明几乎全部消失了。即便还有保存,后续的文化相比于此前的文化,有严重退化。
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查阅了一些文献,似乎有三个原因,导致诸多曾经灿烂的文化消失:
第一个原因,海侵,或者海进。一万五千年前有一个冰期,海平面比现在低150米。此后,气温升高。文化在沿海地区爆发,比如良渚文化。气温持续升高,则带来海侵。长江三角洲海岸线比现今向西内退近两百公里,良渚文化覆盖的大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
第二个原因,全球气温降低。距今4000年前,有一次全球范围的气温下降。这样,今日长城沿线曾经存在的诸多文明,因为温度降低、气候干旱而严重衰退。
第三个原因,洪水。黄河入海口历史上不断摇摆,有南流、东流、北流三条河道。四千年前,黄河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改道,由东流转向北流。下游河道横穿河北平原中南部,从天津入海。河水在平原上漫流,洪水泛滥。这样,在很长时间中,河北地区的文化几乎是空白。
上述三个原因,导致中国这块地方本来已有一定交往的诸多族群被迫汇聚,从而形成了中国。汇聚点在晋南、豫北。
东南沿海的严重海侵,迫使其居民向内地迁徙。但他们很难沿着长江向西迁徙,因为这一路也多为湖泊沼泽,他们只能向地势较高的西北方向迁徙。河北、山东的居民遭遇洪水,向西迁徙。长城一线的居民因为寒冷、干旱,而被迫向南方温暖的地方迁徙。西北的居民因为同样的原因向东迁徙。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同一个地方,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中部。
这里属于黄土高原,地貌的主体是塬、梁、峁、沟。塬是边缘陡峻的桌状平坦地形,地面广阔,适于耕作。黄土土质疏松,宜于耕作。这里的居住成本也比较低,可以挖窑洞住。最重要的是,这里沟壑纵横,可以躲避洪水侵害。这里就是上天为中国准备的避难所。
经史中的只言片语已透出万邦汇聚的信息。黄帝与炎帝大战之地在涿鹿,他的陵墓在山西,紧邻长城。很有可能,他来自红山文化。古人明确指出,周代所封鲁国所在的地方,是少昊之墟,大约属于山东龙山文化。孟子则明确地说,舜是东夷之人。禹的夫人是涂山氏,来自今天的安徽,而他死后竟然葬到遥远的会稽,这在良渚文化圈内。今天河南东南的商丘是商人的发源地,这个地方正在从长江下游迁徙到豫北的必经之路上。
这些族群汇聚于晋南、豫北,中国就形成了。
这一块地区的人口密度迅速提高,社会复杂性急剧提高,人际、族际间的交往日益深化,既包括和平贸易,也包括冲突甚至战争。协调人际、群体间关系的各种制度迅速发育,社会治理技术和制度迅速成熟起来。
这就是尧舜时代发生的事情。尧舜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因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条件,创制各种各样的制度,构造一个具有内部凝聚力、大体可维持和平秩序的华夏文明与政治共同体。孔子删述《尚书》,断自尧舜,就是认为,中国始于尧舜。《尧典》、《舜典》等篇详尽记载了尧舜创制立法的事迹。正是借助这些制度,及支撑这些制度的精神,中国成型了。
这个中国,面积虽然不算很大,却是超大规模的。首先,这里汇聚了诸多族群,用《尧典》的话说是“万邦”。其次,这些族群是多样的,各有自己的文化、制度、精神。但尧舜具有伟大的智慧,“协和万邦”,让各不相同的人、族群最终共同生活在一起,构造了一个超大规模的文明与政治共同体——华夏。
此后四千年的中国,经历了一个与四千年以前正好相反的历史运动,从晋南、豫北向四周扩展,而形成今天庞大的疆域,巨量的人口。

总之,中国从一开始,就是超大规模的。理解中国的一切,均须由此着眼。比如,中国抵御外敌,通常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东晋、南宋、抗日战争等时期均系如此。中国治理之道,也是因应于超大规模这个事实而发展起来的。假如你要预测中国的经济走势,中国的未来,也不能不关注超大规模这个基本事实。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330-68561.shtml
请教一下,现在的黃土高原,特别是西安--古长安一带,在唐代以前至西周,是否树木葱葱郁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另外,那时侯那一带的土地会否比较肥沃,农作物会否和现在大不相同呢?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最关键的,至少在华夏文明形成和初期发展阶段如此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4-23 20:59
请教一下,现在的黃土高原,特别是西安--古长安一带,在唐代以前至西周,是否树木葱葱郁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 ...
Nature上面有两篇针锋相对的文章,一个是从唐代从关中到南京的磁铁的沉积与钛含量的变化,推算出来高仙芝大败之后,唐代气候开始转为干旱;一个是反驳它,认为如果要考察磁铁中的钛含量的变化,不能仅仅考察风化作用中的磁铁,这样只能测算当时的季风气候,如果从关中的干枯湖泊的沉积泥来观测钛含量变化,唐一直都是多雨气候,但是安史之乱之后气温开始不断的下降,致使唐对河朔诸镇即爱又怕,而辽东之地各民族开始侵入中原地区

宋之前的气候推理,因为没有沈括这样的详细记载,都是一家之言,很难判断是否正确
河南简称“豫”
河南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之南。另外,汉代大家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豫者,大象也。”
  
谢谢指教.个人推想后来黃土高原树木可能被砍伐过度,既然那个时代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人口众多,建都城,建宮殿,平民住宅,都需要砍伐大量树木.
谢谢指教.个人推想后来黃土高原树木可能被砍伐过度,既然那个时代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人口众多,建都城,建宮 ...
靠远古时期的一百万人能改变黄土高原的气候?现在的60亿人也不赶夸这海口,湿润的环境下,砍了还会再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的气候变迁才是主因。
都说中国大,我怎么觉得太小呢。
都说中国大,我怎么觉得太小呢。
那就只有俄罗斯能够满足你的要求了。。。在广阔无人的西伯利亚上
以空间换时间的说法完全是伪命题,为政府军队腐败无能打掩护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4-23 20:59
请教一下,现在的黃土高原,特别是西安--古长安一带,在唐代以前至西周,是否树木葱葱郁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 ...


气候肯定是有变化的,你看东北西北少数民族的兴衰也能看出端倪。

气候温暖时期,东北西北少数民族活动相对活跃,寒冷时期,就没什么活动了。

唐朝东北早期有高句丽,后于唐高宗时期灭国。唐末女真兴起。西北一直有吐蕃,而且唐朝还一度出兵中亚,说明唐朝气候相对温暖。

唐朝前中期,长安可以种柑橘,那个时代的黄河流域,气候相当于现在的长江流域。估计那个时代的气候上的南北分界线,大概应该是长城一线,而不是现在的秦淮。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4-23 20:59
请教一下,现在的黃土高原,特别是西安--古长安一带,在唐代以前至西周,是否树木葱葱郁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 ...


气候肯定是有变化的,你看东北西北少数民族的兴衰也能看出端倪。

气候温暖时期,东北西北少数民族活动相对活跃,寒冷时期,就没什么活动了。

唐朝东北早期有高句丽,后于唐高宗时期灭国。唐末女真兴起。西北一直有吐蕃,而且唐朝还一度出兵中亚,说明唐朝气候相对温暖。

唐朝前中期,长安可以种柑橘,那个时代的黄河流域,气候相当于现在的长江流域。估计那个时代的气候上的南北分界线,大概应该是长城一线,而不是现在的秦淮。

llbbxx 发表于 2014-4-24 11:12
以空间换时间的说法完全是伪命题,为政府军队腐败无能打掩护
赞同,原来法俄战争以空间换时间的俄军、苏德战争以空间换时间的苏军都是腐败无能的
2014-4-24 22:40 上传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4-23 20:59
请教一下,现在的黃土高原,特别是西安--古长安一带,在唐代以前至西周,是否树木葱葱郁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 ...
关中平原,也就是八百里秦川,应该是中国耕种历史最长的地区之一,从诗经可以看出那里进入农业社会相当早。很奇怪,它现在仍是那样肥沃。
有时突发奇想,会不会是沙尘暴之类的把别处的营养土壤,不断的吹过来?
         
甘肃东部古代相当肥沃,现在不行了。新疆有些沃土也消失了。

古猛龙 发表于 2014-4-24 12:23
气候肯定是有变化的,你看东北西北少数民族的兴衰也能看出端倪。

气候温暖时期,东北西北少数民族活 ...


“气候温暖时期,东北西北少数民族活动相对活跃,寒冷时期,就没什么活动了。”

正好说反了……

从历史来看,北方少数民族南侵大多是在气候寒冷时期:西晋时期,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2°C;1111年太湖封冻,16年后金灭北宋;根据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的记载,京津地区1655年之中运河封冻期长达107天,而在1930-1949年只有56天……
古猛龙 发表于 2014-4-24 12:23
气候肯定是有变化的,你看东北西北少数民族的兴衰也能看出端倪。

气候温暖时期,东北西北少数民族活 ...


“气候温暖时期,东北西北少数民族活动相对活跃,寒冷时期,就没什么活动了。”

正好说反了……

从历史来看,北方少数民族南侵大多是在气候寒冷时期:西晋时期,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2°C;1111年太湖封冻,16年后金灭北宋;根据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的记载,京津地区1655年之中运河封冻期长达107天,而在1930-1949年只有56天……
安格玛巫王 发表于 2014-4-27 18:12
“气候温暖时期,东北西北少数民族活动相对活跃,寒冷时期,就没什么活动了。”

正好说反了……
没反啊?

南侵的少数民族已经跑到黄河流域活动了,还不是因为老家哪里特别冷没法过了的原因。他要是家里不冷,南侵干毛?

西晋、两宋、明清之交恰是与西汉中期、唐朝前期相反的气候,所以少数民族在黄河流域活动更频繁,而西汉、早唐由于中原地区气候好所以国力强盛,直接把北方游牧民族赶跑了。

你说的这几个时期黑龙江、西藏、蒙古国地区的少数民族活动剧烈吗?根本都没什么记载……还不都是堆在内蒙南部、宁夏、辽宁等相对暖和的地方?
气候变迁俺可以单独列一贴来说明
根据壶口瀑布的倒退速度,可推算出公元前黄河水量巨大,在龙门站可达500-600亿方每年。
西晋时期中国境内出现了一次罕见的特大干旱,古黄河流量下降至400亿方,已经和今日之200-300亿方相差不远。
没反啊?

南侵的少数民族已经跑到黄河流域活动了,还不是因为老家哪里特别冷没法过了的原因。他要是家 ...
哦,好吧……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4-27 14:40
关中平原,也就是八百里秦川,应该是中国耕种历史最长的地区之一,从诗经可以看出那里进入农业社会相当早 ...


个人推想首先是水资源吧,秦国建成郑国渠,关中平原才成为天下粮仓.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加以维修改建,民国改建了泾惠渠,起初灌溉60万亩左右,1952年后不断维修改造,现可灌溉145万亩.
另外关中平原地理上是盆地,四面高山环绕,可能因此减少了风沙.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4-27 14:40
关中平原,也就是八百里秦川,应该是中国耕种历史最长的地区之一,从诗经可以看出那里进入农业社会相当早 ...


个人推想首先是水资源吧,秦国建成郑国渠,关中平原才成为天下粮仓.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加以维修改建,民国改建了泾惠渠,起初灌溉60万亩左右,1952年后不断维修改造,现可灌溉145万亩.
另外关中平原地理上是盆地,四面高山环绕,可能因此减少了风沙.

距今4200~4000文化消失?怎么得出来的?
龙山文化就是在夏和商早期。

鱼缸养龙 发表于 2014-4-24 22:40
1959年出土于石楼县桃花庄的“龙形觥”,在它的装饰花纹中,惊人地出现了鳄鱼形象,这在国内青铜器中是独一 ...


我国上古时代一般把鳄鱼当做龙,现在鳄鱼还被很多地方称为“猪龙婆”.各地已发先的大量考古遗存也证明了这一点
鱼缸养龙 发表于 2014-4-24 22:40
1959年出土于石楼县桃花庄的“龙形觥”,在它的装饰花纹中,惊人地出现了鳄鱼形象,这在国内青铜器中是独一 ...


我国上古时代一般把鳄鱼当做龙,现在鳄鱼还被很多地方称为“猪龙婆”.各地已发先的大量考古遗存也证明了这一点
有野心的人,如成吉思汗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4-23 20:59
请教一下,现在的黃土高原,特别是西安--古长安一带,在唐代以前至西周,是否树木葱葱郁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 ...
春秋时期,黄河流域还是亚热带气候,老子是漆园令,亚洲象遍布黄河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