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辽宁”号:攻击!中国国产航母的野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7:38:19
http://news.ifeng.com/a/20140416/40002988_0.shtml

超越辽宁号

自2009年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国际阅舰式到2014年中国海军建军65周年,仅仅5年过去,中国海军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自建军开始,首次拥有了航空母舰,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举行了隆重的入役仪式,成为中国海军战斗序列的一员。尽管这艘航母是在未完工的苏联航母瓦良格号基础上续建而成的,目前主要承担科学试验和训练任务,但仍然被外界认为是中国海军正式跨向蓝水的最重要标志。

该舰的服役一度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目光,在国内多次引起航母热,但我们仍然应该看到,这艘航母仅仅是中国航母发展的起点,它身上仍存在不足需要克服,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这艘航母虽然不可避免的会对中国航母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它所代表的技术特征却绝不符合中国海军的需求,与世界航母发展的先进经验也不尽合拍。

辽宁舰的特点和不足

辽宁号原为苏联设计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2号舰,虽然在某些细节上较库兹涅佐夫级首舰有所提升,但其设计思路与库兹涅佐夫号仍然一致,是作为苏联海军远洋作战编队的一员参与远海军事行动,这里说的远海尤其是指距岸较远,超出陆基航空兵掩护范围的海域,在这片海域执行作战,首先必须解决编队的防空问题,要有效撑起编队防空伞,只能在编队里编入可以搭载高性能歼击机的航空母舰,这就是库兹涅佐夫级的首要使命。

此外,苏联海军的远洋水面舰艇编队最重要的使命是执行反潜作战,作为编队中舰载机搭载能力最强的航母,也必须对此使命有较大贡献,实际上,反潜战能力是苏联自发展航母(大型载机舰)的初始目的,自莫斯科级,经基辅级到库兹涅佐夫级,莫不强调反潜战能力,前两型航母几乎是完全的反潜航母。

最后,美国航母战斗群对苏联构成了持续的巨大压力,苏联海军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反航母作战,苏联海军大型舰艇普遍配备了威力巨大的远程反舰导弹,在反航母作战体系中,协同空中平台和潜艇一起充当发起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平台,从基辅级开始,苏联航母一直搭载有远程反舰导弹,有所区别的是,在库兹涅佐夫级上,导弹发射系统改成了垂发单元,被埋在了甲板以下,省出了宝贵的飞行甲板面积,有利于舰载机甲板作业效率提升,但在导弹发射时,舰载机作业仍然会被打断(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库兹涅佐夫级搭载的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上,该系统口盖高度几乎与飞行甲板一致,虽然它不占用甲板面积,但当导弹发射时,烟雾和残渣仍然会留在甲板上,影响舰载机作业)。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对海攻击任务,在北约各国航母上是由舰载机完成的,虽然理论上库兹涅佐夫级的舰载机只要搭载合适的弹药也可执行此类任务,但实际上,该级航母的航空弹药库容量非常有限(其容量显著小于美国海军同期的小鹰号),要保证充足的对空作战弹药,很可能无法搭载足够的对海攻击弹药(对海作战对弹药数量的需求相对较小,尤其与对陆打击作战的弹药需求量相比时),这种设计恐怕与苏联海军对航母的实际需求有关,在苏联海军中,航母最重要的使命是防空和反潜,而非其他,正因为如此,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其实是一型强调反潜能力的防空型航母,在其舰载机构成中,防空歼击机和反潜直升机几乎各占了一半,这一点与强调攻击能力的北约航母大不一样。

辽宁号延续了库兹涅佐夫的使用哲学,即使细节上有所修改和提升,但仍是一艘典型的防空航母,尤其考虑到其舰载歼击机与目前的库兹涅佐夫所用苏-33非常相似,其防空作战能力也很可能与库兹涅佐夫号类似,而且其攻击力还可能不如库兹涅佐夫,因为它取消了远程反舰导弹,而且由于辽宁号搭载的反潜、预警和通用直升机均以直-8型为基础,因此其反潜战能力也可能不如库兹涅佐夫,因为直-8机体较大,比库兹涅佐夫所用的卡-27系列直升机占用的甲板面积更大,这会使辽宁号搭载的直升机数量少于库兹涅佐夫。

辽宁号也有明显优于库兹涅佐夫号的地方,尤其以辽宁号搭载的国产相控阵雷达最为突出,库兹涅佐夫号虽然也安装了苏联海军第一型相控阵雷达,但其性能并不理想,且迟迟难以形成战斗力,以至于该级2号舰在建造过程中,修改设计,取消了该型雷达的安装计划,转为采用常规的大型三坐标雷达取而代之。

甲板布局上,辽宁号与库兹涅佐夫号几乎完全一样,都采用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构型,甚至连甲板停机位都很类似,从甲板作业效率方面考察,这类布局的航母与弹射起飞-阻拦着舰的航母要逊色许多。

现代航母的最大出动架次取决于着舰时甲板的最大停机数,在弹射-阻拦型航母上,经常可见到大量舰载机停在舰首的起飞区,而辽宁号这样的航母由于其首部装有上翘的滑跃角,无法停机,无形中会影响最大停机数,因而也就影响其最大出动架次指标。

歼-15起飞时,如果保持最大载弹量和载油量,需要使用第三起飞位的长距离滑跑跑道(实际上根据印度人的使用经验,为了保持一定的战斗力,舰载机使用长距离起飞位的情况更常见,这一考虑已经体现在了印度购买的改装航母维克拉马蒂亚号上,在早期改装方案中,该航母的起飞位设置与辽宁号类似,分为长距离起飞位和短距起飞位2种,但最终完成改装时,只设有2条长距离起飞跑道),而同样为重型舰载战斗机,且起飞重量类似的F-14战斗机则只需歼-15起飞距离的一半左右。过长的起飞跑道,必然会影响甲板调度,降低甲板作业的灵活性。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固定翼预警机身上,根据美国海军冷战时期组织的试验,鹰眼这样的固定翼预警机同样可以经滑跃甲板起飞,但滑跃甲板仍是其无法接受的,原因就是这种构型会严重影响甲板作业的效率。当航母执行防空作战这类对单位时间最大出动架次指标需求不大的作战类型时,滑跃-拦阻航母的劣势并不明显,可以认为是基本够用的,但当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则完全无法与弹射-拦阻航母相比。而且航母吨位越大,采用滑跃-拦阻构型的劣势越明显。

而且滑跃角并不利于舰载机的性能发挥,为了达到同样的性能,滑跃起飞的战斗机需要比弹射起飞的大很多,换句话说,同样的战斗机,采用弹射比滑跃更能发挥其性能。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辽宁号(满载排水量5.8万吨)在执行防空作战时,其效能很可能只能达到与戴高乐号航母(满载排水量4.2万吨)相当的水平,这无疑是一种巨大浪费。而且戴高乐号采用的是核动力,与常规动力航母相比,它不光对补给依赖较少,而且可以节省出舰内空间以搭载更多航空弹药和航空燃油。实战中,减少对补给的依赖意味着生命力的提升,因为为一艘5万吨的巨舰补给,会花费非常长的时间,它的载油量大约为5000吨,要重新加注或加注大部分燃油,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此时航母既无法机动,也无法有效使用武器。

尽管存在种种性能上的不足,我们仍然要看到辽宁号对中国航母发展的巨大贡献,它实现了中航母从0到1的质变,中国航母未来的发展必将从它的实践中收获丰富的经验。

国产航母的野望

上述种种防空型航母的不足,只能寄希望在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航母上解决,虽然第二艘航母已经开建的消息已经在央级媒体上曝光,但我们仍然不清楚中国未来航母会具备何种技术特征。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未来真正可以代表中国航母发展方向的不应该是一型防空航母,而应该强调攻击能力,并且它应该与辽宁号存在较大区别。

具体说来,它最应该考虑安装弹射器,考虑到未来舰艇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优先考虑采用电磁弹射器,虽然就性能而言,目前的蒸汽弹射器技术(以美国航母目前使用的弹射器型号论)仍然够用,但电磁弹射器可以节约大量舰内空间和重量,并有效减少操作和维护工作量,还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从舰艇的推进技术发展角度看,电力推进已成为未来大中型舰艇动力系统的发展方向,采用电磁弹射器更可以有效利用这种动力系统的特点。

外界根据中国军方及政府媒体报道,普遍推测中国正在进行电磁弹射技术的研发,中文版Wiki百科更是言之凿凿地宣称“中国海军委托湘电集团制造安装在下一代航母上的电磁弹射器。已经在2012年制造出多台样机,正在海军某科研部进行地面测试。”有鉴于此,未来中国航母完全应该拿出魄力直接拥抱最新技术,对中国而言,无论从蒸汽弹射器起步还是从电磁弹射器起步其实并无差别,因为中国在这方面完全是刚入门的新手,最应该没有历史包袱,如果此时仍然分散资源用于蒸汽弹射器这种即将过时的旧技术的研发,既毫无意义,更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其次,中国未来航母还应考虑使用核动力,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航母的吨位可能与辽宁号类似,维持在5万吨上下,这种吨位的航母,采用核动力虽然在建造成本上会高于常规动力设计,但全寿命期成本却很可能较低,尤其在油价高企的今天,这种可能性更大,采用核动力的好处前文已述,在此不做展开。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开发航母用反应堆的路子不应该是以潜艇用堆为基础,因为后者功率过小,法国在为戴高乐号开发反应堆时,出于成本考虑,移植了潜艇用堆,从戴高乐号服役后的表现看,这种做法并不理想,首先功率限制导致戴高乐航速不够高,另外,由于使用核燃料富集度较低,其换料作业也过于频繁,明显高于采用武器级富集度核燃料的美国航母,这些教训应当引起中国海军的注意。

据2013年《中船重工》报道,七一九所申请的国家科技部“核动力船舶关键技术及安全性研究” 863项目和“小型核反应堆发电技术及其示范应用”科技支撑项目正式立项,这条消息被外界普遍猜测意味着中国正在开展水面舰船的核动力推进系统研发。

最后,中国未来航母应该强调攻击作战能力,不应再沿着苏联式防空航母的路子走下去,库兹涅佐夫的舰载机搭载构成已经饱受批评,因为它既不足以满足反潜战需要,也会影响防空作战的性能。如果可能中国未来航母应该聚焦于执行攻击任务,不应该让反潜分散主力航母的宝贵能量,虽然反潜也是中国必须解决的严重短板,但发展一型以反潜为主要任务的多用途轻型航母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从技术角度,我们已经明了了中国航母的可能的发展方向,中国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主要受到技术能力和财政情况的影响,但决定一型武器发展道路的除了这些能力,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需求。

中国要航母干什么

所谓大国必须拥有航母之类似是而非的置气话其实毫无意义,航母虽然是重要的政治和外交符号,但用不用,在哪里用,用多少都是实实在在需要基于需求考虑的。如果对一个国家而言,实际作战和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不需要,那么无论其他国家如何发展航母,它都不应该发展,尤其不应该大力发展航母。

那么对中国来说,什么地方才需要航母呢?

这与中国面临的海洋局势有关,首先中国近海存在诸多潜在的战争可能性,自北向南,东海、南海都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爆发战争。

在展开分析前,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中国航母最可能的对手并不是美国部署在西太平洋的航母战斗群,虽然后者对前者可能构成巨大威胁,但要中国的航母战斗群达到匹敌美国航母的能力,即便在未来都是难度非常大的。

何况,中国还有更有效地克制美国航母的武器——外界盛传的反航母弹道导弹,自2006年以来,中国发展反航母弹道导弹的传言逐年升温,这种武器可以在内陆发射,射程超过2000公里,且可以对在一岛链东侧活动的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严重威胁。

以这一武器为代表,中国逐渐装备的新型陆基战斗机及新型导弹已经逐渐具备构建围绕中国近海反介入区的能力。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只能通过更高层次的布局调整来应对,战略层面上这一调整的结果是联合作战介入(由空海一体战升级而来),技术层面上则是探索具有更远作战半径(超越反航母弹道导弹射程)、更优隐身能力(在密集防空火力下保持生存能力)的作战手段。

不光美国航母需要面对越来越强大的防守方,中国航母未来也会面对这样的局面,下面将循着这个思路分别考察航母在东海和南海可能发挥的作用。

在东海,无论是钓鱼岛还是台湾岛,即便爆发海战,也未必需要航母,前者因为距陆地太近,无论支援还是打击,陆基航空兵都足够用了,后者距离大陆距离也很近,而且台湾海峡爆发战争,最可能是一场大规模的渡海两栖作战,需要攻击的目标和作战区域相对固定,陆基航空兵也足够使用。在这种场合如果派出航母,反而难以施展,且容易遭受对方岸基或海基优势兵力(相对航母而言的优势)的攻击,因此在距离陆地较近的东海,航母并非不可或缺的。

南海才是真正需要航母的地方,在1988年南沙海战中,海上编队虽然取得了战术胜利,收复了若干岛礁,但却因为缺乏空中掩护,无力向更南方的海域扩大战果,在如此远离陆地的区域,只有航母可以完成争夺制空权的任务,因此中国航母发展及战斗群建设应更多地着眼于南海使用。

中国航母在未来南海作战环境中,必须面对大量不对称威胁,大部分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区域性军事强国,不可能发展与中国抗衡的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它们所能执行的策略只能是以空潜快为基础的反介入战略,比如越南海军已经投入巨资引进俄制基洛级常规潜艇,并已将潜艇兵力建设置于重要位置。

而反潜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海军的薄弱环节,即便未来中国将航母战斗群投入南海,也首先必须解决反潜问题,才能有效发挥航母的控制能力。

前面已经提到以目前亮相的舰载歼击机和直升机性能论,在一艘5万吨级的航母上很难实现攻击和反潜兼顾,理想的解决办法,可能是专门发展一型轻型航母执行反潜任务,以便主力航母能集中兵力执行攻击和防空任务,从世界范围内轻型航母的发展趋势看,轻型航母今年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是与两栖攻击舰融合,其具体操作形式或者是在两栖攻击舰的基础上提升舰载机搭载能力(如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级战略投送舰),或者是在轻型航母基础上强化两栖战能力(如意大利的加富尔级航母)。

如果把保护中国公民的海外利益和安全纳入考虑,那么发展这种混合型航母无疑是非常应景的。

未来,如果类似利比亚这种存在大量中国公民利益的国家发生暴乱,为了有效援救、撤离中国公民,非常需要具有较大自持力和舰内空间、较强直升机搭载能力、较强指挥能力的大型舰艇存在,大型两栖攻击舰或轻型航母天然的是执行这类任务的理想选择,这种场合并不会发生高烈度的战斗,因此没有必要派遣运行费用昂贵的主力航母。

如果精力允许,中国完全可以在主力航母之外,适当发展这类混合型航母,只要在设计中预留反潜作战所需的指控系统,一旦需要,只要将载机更换为反潜直升机就可以扮演反潜航母的角色。明确了航母要用在哪和怎么用,接下来还有个问题需要考虑,中国究竟该造多少艘航母。

需要多少艘航母?

航母是个复杂的巨型作战系统,为了保证战斗力,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维护和训练,一艘航母全年里可能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可以作战,那么为了保持随时有一艘航母可用,则需保持3~4艘航母的总装备规模,否则一旦遭遇突发事件,虽然可以应急调动处于维护或恢复战斗力状态的航母,或令处于作战状态的航母超期加班,但这种措施难以应付持续的高强度作业,不只会给武器带来巨大的维护保障压力,也会影响人的战斗力。

从保持设计和建造能力角度考虑,保持航母生产线需要持续追加订单,以瓦良格的改造时间做参考,该舰从开始改造到最终交付大约花费7-8年,如果自行设计建造,所需的时间也可能类似。这就意味着如果保持一条生产线的能力,需要每隔8年左右(如果把论证、设计、投资上可能存在的拖延纳入考虑,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开工一艘新航母,如果要保持2条生产线,则投资至少翻倍,实际操作时的投入甚至可能更高。保持2条生产线可以营造竞争环境,通过比价降低建造成本,但在双倍建造投资面前,竞争可以节省的资金是很有限的。

目前的美国和冷战中的苏联均只保有1条航母生产线。

航母的使用寿命远远大于10年,一般可以达到40年以上,如果保持一条生产线,当辽宁号退役时,恰好有4艘航母在役(包括辽宁号,最新一艘刚刚服役,用于替代辽宁号),第五艘刚开工,按此节奏,在辽宁号入役第30个年头上,中国可以初步达到随时有一艘航母可用的状态。

航母之外,中国还缺什么

与歼-15首次着舰相隔不久,美国X-47B实现了首次着舰,这一对比,清楚的表明了在舰载机发展方面,中国距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舰载机是航母战斗力的圆心,因此衡量一级航母的战斗力,首先必须看它的舰载机门类是否齐全,性能是否先进,目前出现在辽宁号上的主要舰载机只有2大类基本型号——歼-15和直-8为基础的一系列直升机,按功能分则包括,舰载战斗机、预警直升机和反潜直升机,于现代海战意义极为重大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目前仍然缺位,歼-15作为一型4代战斗机,其性能也无法与未来周边国家可能装备的5代战斗机相比。另外,考虑到中国的反潜弱势,是否需要发展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现实的需求出发,中国可能并不需要拥有超过美国技术水平的舰载机群,但与目前发展最成功的美国海基航空兵对标,仍然有助于我们认清不足。

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差距不只体现在装备和技术方面,更可能存在与使用及观念方面,因为当中国的海基航空兵尚在襁褓中时,美国的海基航空兵已经度过了百岁诞辰。如果以一出戏剧类比当下中国航母的发展,则幕布刚刚掀起,大戏和高潮还在后头。

作者:吴冕http://news.ifeng.com/a/20140416/40002988_0.shtml

超越辽宁号

自2009年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国际阅舰式到2014年中国海军建军65周年,仅仅5年过去,中国海军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自建军开始,首次拥有了航空母舰,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举行了隆重的入役仪式,成为中国海军战斗序列的一员。尽管这艘航母是在未完工的苏联航母瓦良格号基础上续建而成的,目前主要承担科学试验和训练任务,但仍然被外界认为是中国海军正式跨向蓝水的最重要标志。

该舰的服役一度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目光,在国内多次引起航母热,但我们仍然应该看到,这艘航母仅仅是中国航母发展的起点,它身上仍存在不足需要克服,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这艘航母虽然不可避免的会对中国航母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它所代表的技术特征却绝不符合中国海军的需求,与世界航母发展的先进经验也不尽合拍。

辽宁舰的特点和不足

辽宁号原为苏联设计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2号舰,虽然在某些细节上较库兹涅佐夫级首舰有所提升,但其设计思路与库兹涅佐夫号仍然一致,是作为苏联海军远洋作战编队的一员参与远海军事行动,这里说的远海尤其是指距岸较远,超出陆基航空兵掩护范围的海域,在这片海域执行作战,首先必须解决编队的防空问题,要有效撑起编队防空伞,只能在编队里编入可以搭载高性能歼击机的航空母舰,这就是库兹涅佐夫级的首要使命。

此外,苏联海军的远洋水面舰艇编队最重要的使命是执行反潜作战,作为编队中舰载机搭载能力最强的航母,也必须对此使命有较大贡献,实际上,反潜战能力是苏联自发展航母(大型载机舰)的初始目的,自莫斯科级,经基辅级到库兹涅佐夫级,莫不强调反潜战能力,前两型航母几乎是完全的反潜航母。

最后,美国航母战斗群对苏联构成了持续的巨大压力,苏联海军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反航母作战,苏联海军大型舰艇普遍配备了威力巨大的远程反舰导弹,在反航母作战体系中,协同空中平台和潜艇一起充当发起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平台,从基辅级开始,苏联航母一直搭载有远程反舰导弹,有所区别的是,在库兹涅佐夫级上,导弹发射系统改成了垂发单元,被埋在了甲板以下,省出了宝贵的飞行甲板面积,有利于舰载机甲板作业效率提升,但在导弹发射时,舰载机作业仍然会被打断(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库兹涅佐夫级搭载的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上,该系统口盖高度几乎与飞行甲板一致,虽然它不占用甲板面积,但当导弹发射时,烟雾和残渣仍然会留在甲板上,影响舰载机作业)。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对海攻击任务,在北约各国航母上是由舰载机完成的,虽然理论上库兹涅佐夫级的舰载机只要搭载合适的弹药也可执行此类任务,但实际上,该级航母的航空弹药库容量非常有限(其容量显著小于美国海军同期的小鹰号),要保证充足的对空作战弹药,很可能无法搭载足够的对海攻击弹药(对海作战对弹药数量的需求相对较小,尤其与对陆打击作战的弹药需求量相比时),这种设计恐怕与苏联海军对航母的实际需求有关,在苏联海军中,航母最重要的使命是防空和反潜,而非其他,正因为如此,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其实是一型强调反潜能力的防空型航母,在其舰载机构成中,防空歼击机和反潜直升机几乎各占了一半,这一点与强调攻击能力的北约航母大不一样。

辽宁号延续了库兹涅佐夫的使用哲学,即使细节上有所修改和提升,但仍是一艘典型的防空航母,尤其考虑到其舰载歼击机与目前的库兹涅佐夫所用苏-33非常相似,其防空作战能力也很可能与库兹涅佐夫号类似,而且其攻击力还可能不如库兹涅佐夫,因为它取消了远程反舰导弹,而且由于辽宁号搭载的反潜、预警和通用直升机均以直-8型为基础,因此其反潜战能力也可能不如库兹涅佐夫,因为直-8机体较大,比库兹涅佐夫所用的卡-27系列直升机占用的甲板面积更大,这会使辽宁号搭载的直升机数量少于库兹涅佐夫。

辽宁号也有明显优于库兹涅佐夫号的地方,尤其以辽宁号搭载的国产相控阵雷达最为突出,库兹涅佐夫号虽然也安装了苏联海军第一型相控阵雷达,但其性能并不理想,且迟迟难以形成战斗力,以至于该级2号舰在建造过程中,修改设计,取消了该型雷达的安装计划,转为采用常规的大型三坐标雷达取而代之。

甲板布局上,辽宁号与库兹涅佐夫号几乎完全一样,都采用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构型,甚至连甲板停机位都很类似,从甲板作业效率方面考察,这类布局的航母与弹射起飞-阻拦着舰的航母要逊色许多。

现代航母的最大出动架次取决于着舰时甲板的最大停机数,在弹射-阻拦型航母上,经常可见到大量舰载机停在舰首的起飞区,而辽宁号这样的航母由于其首部装有上翘的滑跃角,无法停机,无形中会影响最大停机数,因而也就影响其最大出动架次指标。

歼-15起飞时,如果保持最大载弹量和载油量,需要使用第三起飞位的长距离滑跑跑道(实际上根据印度人的使用经验,为了保持一定的战斗力,舰载机使用长距离起飞位的情况更常见,这一考虑已经体现在了印度购买的改装航母维克拉马蒂亚号上,在早期改装方案中,该航母的起飞位设置与辽宁号类似,分为长距离起飞位和短距起飞位2种,但最终完成改装时,只设有2条长距离起飞跑道),而同样为重型舰载战斗机,且起飞重量类似的F-14战斗机则只需歼-15起飞距离的一半左右。过长的起飞跑道,必然会影响甲板调度,降低甲板作业的灵活性。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固定翼预警机身上,根据美国海军冷战时期组织的试验,鹰眼这样的固定翼预警机同样可以经滑跃甲板起飞,但滑跃甲板仍是其无法接受的,原因就是这种构型会严重影响甲板作业的效率。当航母执行防空作战这类对单位时间最大出动架次指标需求不大的作战类型时,滑跃-拦阻航母的劣势并不明显,可以认为是基本够用的,但当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则完全无法与弹射-拦阻航母相比。而且航母吨位越大,采用滑跃-拦阻构型的劣势越明显。

而且滑跃角并不利于舰载机的性能发挥,为了达到同样的性能,滑跃起飞的战斗机需要比弹射起飞的大很多,换句话说,同样的战斗机,采用弹射比滑跃更能发挥其性能。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辽宁号(满载排水量5.8万吨)在执行防空作战时,其效能很可能只能达到与戴高乐号航母(满载排水量4.2万吨)相当的水平,这无疑是一种巨大浪费。而且戴高乐号采用的是核动力,与常规动力航母相比,它不光对补给依赖较少,而且可以节省出舰内空间以搭载更多航空弹药和航空燃油。实战中,减少对补给的依赖意味着生命力的提升,因为为一艘5万吨的巨舰补给,会花费非常长的时间,它的载油量大约为5000吨,要重新加注或加注大部分燃油,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此时航母既无法机动,也无法有效使用武器。

尽管存在种种性能上的不足,我们仍然要看到辽宁号对中国航母发展的巨大贡献,它实现了中航母从0到1的质变,中国航母未来的发展必将从它的实践中收获丰富的经验。

国产航母的野望

上述种种防空型航母的不足,只能寄希望在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航母上解决,虽然第二艘航母已经开建的消息已经在央级媒体上曝光,但我们仍然不清楚中国未来航母会具备何种技术特征。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未来真正可以代表中国航母发展方向的不应该是一型防空航母,而应该强调攻击能力,并且它应该与辽宁号存在较大区别。

具体说来,它最应该考虑安装弹射器,考虑到未来舰艇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优先考虑采用电磁弹射器,虽然就性能而言,目前的蒸汽弹射器技术(以美国航母目前使用的弹射器型号论)仍然够用,但电磁弹射器可以节约大量舰内空间和重量,并有效减少操作和维护工作量,还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从舰艇的推进技术发展角度看,电力推进已成为未来大中型舰艇动力系统的发展方向,采用电磁弹射器更可以有效利用这种动力系统的特点。

外界根据中国军方及政府媒体报道,普遍推测中国正在进行电磁弹射技术的研发,中文版Wiki百科更是言之凿凿地宣称“中国海军委托湘电集团制造安装在下一代航母上的电磁弹射器。已经在2012年制造出多台样机,正在海军某科研部进行地面测试。”有鉴于此,未来中国航母完全应该拿出魄力直接拥抱最新技术,对中国而言,无论从蒸汽弹射器起步还是从电磁弹射器起步其实并无差别,因为中国在这方面完全是刚入门的新手,最应该没有历史包袱,如果此时仍然分散资源用于蒸汽弹射器这种即将过时的旧技术的研发,既毫无意义,更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其次,中国未来航母还应考虑使用核动力,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航母的吨位可能与辽宁号类似,维持在5万吨上下,这种吨位的航母,采用核动力虽然在建造成本上会高于常规动力设计,但全寿命期成本却很可能较低,尤其在油价高企的今天,这种可能性更大,采用核动力的好处前文已述,在此不做展开。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开发航母用反应堆的路子不应该是以潜艇用堆为基础,因为后者功率过小,法国在为戴高乐号开发反应堆时,出于成本考虑,移植了潜艇用堆,从戴高乐号服役后的表现看,这种做法并不理想,首先功率限制导致戴高乐航速不够高,另外,由于使用核燃料富集度较低,其换料作业也过于频繁,明显高于采用武器级富集度核燃料的美国航母,这些教训应当引起中国海军的注意。

据2013年《中船重工》报道,七一九所申请的国家科技部“核动力船舶关键技术及安全性研究” 863项目和“小型核反应堆发电技术及其示范应用”科技支撑项目正式立项,这条消息被外界普遍猜测意味着中国正在开展水面舰船的核动力推进系统研发。

最后,中国未来航母应该强调攻击作战能力,不应再沿着苏联式防空航母的路子走下去,库兹涅佐夫的舰载机搭载构成已经饱受批评,因为它既不足以满足反潜战需要,也会影响防空作战的性能。如果可能中国未来航母应该聚焦于执行攻击任务,不应该让反潜分散主力航母的宝贵能量,虽然反潜也是中国必须解决的严重短板,但发展一型以反潜为主要任务的多用途轻型航母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从技术角度,我们已经明了了中国航母的可能的发展方向,中国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主要受到技术能力和财政情况的影响,但决定一型武器发展道路的除了这些能力,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需求。

中国要航母干什么

所谓大国必须拥有航母之类似是而非的置气话其实毫无意义,航母虽然是重要的政治和外交符号,但用不用,在哪里用,用多少都是实实在在需要基于需求考虑的。如果对一个国家而言,实际作战和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不需要,那么无论其他国家如何发展航母,它都不应该发展,尤其不应该大力发展航母。

那么对中国来说,什么地方才需要航母呢?

这与中国面临的海洋局势有关,首先中国近海存在诸多潜在的战争可能性,自北向南,东海、南海都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爆发战争。

在展开分析前,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中国航母最可能的对手并不是美国部署在西太平洋的航母战斗群,虽然后者对前者可能构成巨大威胁,但要中国的航母战斗群达到匹敌美国航母的能力,即便在未来都是难度非常大的。

何况,中国还有更有效地克制美国航母的武器——外界盛传的反航母弹道导弹,自2006年以来,中国发展反航母弹道导弹的传言逐年升温,这种武器可以在内陆发射,射程超过2000公里,且可以对在一岛链东侧活动的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严重威胁。

以这一武器为代表,中国逐渐装备的新型陆基战斗机及新型导弹已经逐渐具备构建围绕中国近海反介入区的能力。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只能通过更高层次的布局调整来应对,战略层面上这一调整的结果是联合作战介入(由空海一体战升级而来),技术层面上则是探索具有更远作战半径(超越反航母弹道导弹射程)、更优隐身能力(在密集防空火力下保持生存能力)的作战手段。

不光美国航母需要面对越来越强大的防守方,中国航母未来也会面对这样的局面,下面将循着这个思路分别考察航母在东海和南海可能发挥的作用。

在东海,无论是钓鱼岛还是台湾岛,即便爆发海战,也未必需要航母,前者因为距陆地太近,无论支援还是打击,陆基航空兵都足够用了,后者距离大陆距离也很近,而且台湾海峡爆发战争,最可能是一场大规模的渡海两栖作战,需要攻击的目标和作战区域相对固定,陆基航空兵也足够使用。在这种场合如果派出航母,反而难以施展,且容易遭受对方岸基或海基优势兵力(相对航母而言的优势)的攻击,因此在距离陆地较近的东海,航母并非不可或缺的。

南海才是真正需要航母的地方,在1988年南沙海战中,海上编队虽然取得了战术胜利,收复了若干岛礁,但却因为缺乏空中掩护,无力向更南方的海域扩大战果,在如此远离陆地的区域,只有航母可以完成争夺制空权的任务,因此中国航母发展及战斗群建设应更多地着眼于南海使用。

中国航母在未来南海作战环境中,必须面对大量不对称威胁,大部分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区域性军事强国,不可能发展与中国抗衡的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它们所能执行的策略只能是以空潜快为基础的反介入战略,比如越南海军已经投入巨资引进俄制基洛级常规潜艇,并已将潜艇兵力建设置于重要位置。

而反潜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海军的薄弱环节,即便未来中国将航母战斗群投入南海,也首先必须解决反潜问题,才能有效发挥航母的控制能力。

前面已经提到以目前亮相的舰载歼击机和直升机性能论,在一艘5万吨级的航母上很难实现攻击和反潜兼顾,理想的解决办法,可能是专门发展一型轻型航母执行反潜任务,以便主力航母能集中兵力执行攻击和防空任务,从世界范围内轻型航母的发展趋势看,轻型航母今年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是与两栖攻击舰融合,其具体操作形式或者是在两栖攻击舰的基础上提升舰载机搭载能力(如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级战略投送舰),或者是在轻型航母基础上强化两栖战能力(如意大利的加富尔级航母)。

如果把保护中国公民的海外利益和安全纳入考虑,那么发展这种混合型航母无疑是非常应景的。

未来,如果类似利比亚这种存在大量中国公民利益的国家发生暴乱,为了有效援救、撤离中国公民,非常需要具有较大自持力和舰内空间、较强直升机搭载能力、较强指挥能力的大型舰艇存在,大型两栖攻击舰或轻型航母天然的是执行这类任务的理想选择,这种场合并不会发生高烈度的战斗,因此没有必要派遣运行费用昂贵的主力航母。

如果精力允许,中国完全可以在主力航母之外,适当发展这类混合型航母,只要在设计中预留反潜作战所需的指控系统,一旦需要,只要将载机更换为反潜直升机就可以扮演反潜航母的角色。明确了航母要用在哪和怎么用,接下来还有个问题需要考虑,中国究竟该造多少艘航母。

需要多少艘航母?

航母是个复杂的巨型作战系统,为了保证战斗力,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维护和训练,一艘航母全年里可能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可以作战,那么为了保持随时有一艘航母可用,则需保持3~4艘航母的总装备规模,否则一旦遭遇突发事件,虽然可以应急调动处于维护或恢复战斗力状态的航母,或令处于作战状态的航母超期加班,但这种措施难以应付持续的高强度作业,不只会给武器带来巨大的维护保障压力,也会影响人的战斗力。

从保持设计和建造能力角度考虑,保持航母生产线需要持续追加订单,以瓦良格的改造时间做参考,该舰从开始改造到最终交付大约花费7-8年,如果自行设计建造,所需的时间也可能类似。这就意味着如果保持一条生产线的能力,需要每隔8年左右(如果把论证、设计、投资上可能存在的拖延纳入考虑,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开工一艘新航母,如果要保持2条生产线,则投资至少翻倍,实际操作时的投入甚至可能更高。保持2条生产线可以营造竞争环境,通过比价降低建造成本,但在双倍建造投资面前,竞争可以节省的资金是很有限的。

目前的美国和冷战中的苏联均只保有1条航母生产线。

航母的使用寿命远远大于10年,一般可以达到40年以上,如果保持一条生产线,当辽宁号退役时,恰好有4艘航母在役(包括辽宁号,最新一艘刚刚服役,用于替代辽宁号),第五艘刚开工,按此节奏,在辽宁号入役第30个年头上,中国可以初步达到随时有一艘航母可用的状态。

航母之外,中国还缺什么

与歼-15首次着舰相隔不久,美国X-47B实现了首次着舰,这一对比,清楚的表明了在舰载机发展方面,中国距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舰载机是航母战斗力的圆心,因此衡量一级航母的战斗力,首先必须看它的舰载机门类是否齐全,性能是否先进,目前出现在辽宁号上的主要舰载机只有2大类基本型号——歼-15和直-8为基础的一系列直升机,按功能分则包括,舰载战斗机、预警直升机和反潜直升机,于现代海战意义极为重大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目前仍然缺位,歼-15作为一型4代战斗机,其性能也无法与未来周边国家可能装备的5代战斗机相比。另外,考虑到中国的反潜弱势,是否需要发展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现实的需求出发,中国可能并不需要拥有超过美国技术水平的舰载机群,但与目前发展最成功的美国海基航空兵对标,仍然有助于我们认清不足。

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差距不只体现在装备和技术方面,更可能存在与使用及观念方面,因为当中国的海基航空兵尚在襁褓中时,美国的海基航空兵已经度过了百岁诞辰。如果以一出戏剧类比当下中国航母的发展,则幕布刚刚掀起,大戏和高潮还在后头。

作者:吴冕
什么都会有的,我们是发展中的国家。
野望这个词就别用了,日漫看多啦。。。
叫“澄海号”最好!澄清海韵!澄靖海疆!
好文,还是很客观的


据超大军事论坛报道,中国大陆的辽宁大连造船厂正在为解放军打造第二艘航空母舰。据悉,这艘所谓的001A型航母满载排水量将达到7万吨以上,能搭载更多歼15战斗机。熟悉中国造船工业的内部人士花花先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航母已于2013开工建造,预计2017年下水,2020年前服役。届时中国海军将大幅超过日本、韩国、印度,成为东亚地区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相关问题请楼下解毒!

据超大军事论坛报道,中国大陆的辽宁大连造船厂正在为解放军打造第二艘航空母舰。据悉,这艘所谓的001A型航母满载排水量将达到7万吨以上,能搭载更多歼15战斗机。熟悉中国造船工业的内部人士花花先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航母已于2013开工建造,预计2017年下水,2020年前服役。届时中国海军将大幅超过日本、韩国、印度,成为东亚地区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相关问题请楼下解毒!
别动不动就提什么超越辽宁
辽宁的真正战力,写这文章的人知道个毛线
辽宁号的战斗力,将远远超过这些半吊子专家的描述
好多所谓专家都是ICP(INTERNET COPY AND PASTE)都抓一把西抓一把,把辽宁号说的太菜了,超越俄罗斯的姊妹舰还是没问题的
6楼和7楼配合起来看,7楼嘉宾妥妥的局坐啊。。
当然,不是说辽宁无法超越,或者兔子海军连超越辽宁的想法都不该有
而是,这些撰文的人,知道我们现在航母的水平不?
知道把兔子把辽宁号吃到肚子,需要多少时间消化不?
这篇帖子预言的东西,在2020年之前,甚至我敢说2022年之前我们是看不到的。现在的媒体就不能不好高骛远吗?虽然10年对于国家来说很短,但对于个人来说却是很漫长的,尽说些高大上的东西,近10年内我们又看不到,徒增伤悲而已。什么这不理想那不先进,当每个国家都是狗大户?媒体应该给人一种盼得到的希望,这才是理想,否则看新闻干什么?不如看科幻。理想的高度需要合理,过高的话只能让人失望进而心灰意冷!像这篇文章,辽宁号之后就想着核动力电磁弹射?四代舰载机?想多了!
这种文章可读性却是不高。
野望是难以实现的希望,别乱用啊
莫名其妙,航母就不能反潜?美国航母上没有固定翼反潜机吗?楼下的?
莫名其妙,歼15不能带鹰击83?鹰击83原来是防空导弹?
常见野战,少见野望,不过怎么望,作者还是用心思考了的,说得也不无道理,未来之猜测未必也符合将来之实际!
楼主还是思考过的,写了不少。
静默白开水 发表于 2014-4-16 16:03
野望这个词就别用了,日漫看多啦。。。
搞不懂什么是野望?新新词汇吗
静默白开水 发表于 2014-4-16 16:03
野望这个词就别用了,日漫看多啦。。。
你不知道野望是中国词语吗?日本只是拿来主义而已。
野望是不是非分野心、愿望?用在中国海军不妥
都没见影子,现在推测都是。。。
文章太多。重心不明。。
叫“澄海号”最好!澄清海韵!澄靖海疆!
你是澄海人?
内容好扯淡的文章
航母关键是各子系统的成熟度。
pifu 发表于 2014-4-16 19:07
你是澄海人?
是的,你知道澄海是地名?
现在TG主要的目标是干掉賊鹰,轻型航母有用么?
据超大军事论坛报道,中国大陆的辽宁大连造船厂正在为解放军打造第二艘航空母舰。据悉,这艘所谓的001A型航 ...
建议董嘉耀来读
001还是滑,再努力吧
就因为辽宁没反舰弹对海能力就不如库妈?苏33和歼15对比也没,至少歼15能带83,苏33从没带过反舰弹上舰
7-8万吨才国妈得最佳吨位,太小滑跃带来的不便更多。
静默白开水 发表于 2014-4-16 16:03
野望这个词就别用了,日漫看多啦。。。
搬砖的咱是。
 原文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⑴,徙倚欲何依⑵。
  树树皆秋色⑶,山山唯落晖⑷ 。
  牧人驱犊返⑸,猎马带禽归⑹。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⑺。
凤凰豆腐 发表于 2014-4-17 09:18
搬砖的咱是。
 原文
  野望——王绩
标题的野望是指愿望、野心,那首诗里的野望是指野外望景,前者应该是日语独有的意思,而后者才是中文里普遍的意思
一篇没有营养,内容偏颇的文章,毛线。对辽宁战力,我很乐观。当然也不夸大
凤凰豆腐 发表于 2014-4-17 09:18
搬砖的咱是。
 原文
  野望——王绩
“野望”是多义词,楼主用的“野望”用的是后来日本引生的意思
静默白开水 发表于 2014-4-17 09:35
“野望”是多义词,楼主用的“野望”用的是后来日本引生的意思
木有看过漫画。偶只想说“野望”这个词并不是小脚盆造的这个意思咯。大中华文化又是小脚盆“野望”得了的?
楼主好文章,鄙人论坛菜鸟一枚,学习了!
在美国鬼子日益紧压的战略下
国人的焦躁,浮躁态度可见一般
超越辽宁???第二艘国妈就要大幅度超越辽宁???
你是在开玩笑呢,还是开玩笑呢,还是开玩笑呢?
面壁者晨曦 发表于 2014-4-16 20:11
是的,你知道澄海是地名?
肯定知道,当然知道,必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