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家的另一个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5:38:50


早几年,忘了是在哪个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题目好像就是回家,细节记得不太清楚了,大体上是以从缅甸逃回去的一个日本鬼子的回忆录中摘取的:

“那天雾很大,刚刚结束的炮击让阵地前显得更加一片迷茫。我们知道中国军队要冲锋了,都紧张起来。进入了工事,做好了战斗准备。通过一片迷雾,隐约看到有人员活动。

突然,从中国军队那里传来了一声呐喊,喊得是“受伤(日语发音)”,刚开始是一个人喊,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军人一起喊。随着震耳欲聋的喊声,中国军人发疯似的冲上来,跳入战壕,疯狂扫射。。。。”

这次战斗,整个守卫的日军部队包括回忆者(是个军医)只有4人幸存。多年后这个老日本鬼子还是心有余悸地问“为什么中国军队要喊着'受伤'冲锋呢?”

这个日本人不明白的是,当时进攻的部队是以四川人为主,他听到的“受伤”实际是四川话中的“回家”。
那是一场从印度向中国的反攻,中国军队是喊着“回家”冒着枪林弹雨冒死冲击的!冲过去就离家更近一步了。

这就是中国人,回家,家的概念如此神圣,即使受尽千辛万苦,那怕是付出生命也值得。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归宿,无论生死。

这就是中国人最朴素的品质,看看每年的春运,就知道什么是“家”。

谨以此文缅怀回家的的志愿军烈士,以及还没有回家的中国人。

欢迎回家!


早几年,忘了是在哪个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题目好像就是回家,细节记得不太清楚了,大体上是以从缅甸逃回去的一个日本鬼子的回忆录中摘取的:

“那天雾很大,刚刚结束的炮击让阵地前显得更加一片迷茫。我们知道中国军队要冲锋了,都紧张起来。进入了工事,做好了战斗准备。通过一片迷雾,隐约看到有人员活动。

突然,从中国军队那里传来了一声呐喊,喊得是“受伤(日语发音)”,刚开始是一个人喊,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军人一起喊。随着震耳欲聋的喊声,中国军人发疯似的冲上来,跳入战壕,疯狂扫射。。。。”

这次战斗,整个守卫的日军部队包括回忆者(是个军医)只有4人幸存。多年后这个老日本鬼子还是心有余悸地问“为什么中国军队要喊着'受伤'冲锋呢?”

这个日本人不明白的是,当时进攻的部队是以四川人为主,他听到的“受伤”实际是四川话中的“回家”。
那是一场从印度向中国的反攻,中国军队是喊着“回家”冒着枪林弹雨冒死冲击的!冲过去就离家更近一步了。

这就是中国人,回家,家的概念如此神圣,即使受尽千辛万苦,那怕是付出生命也值得。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归宿,无论生死。

这就是中国人最朴素的品质,看看每年的春运,就知道什么是“家”。

谨以此文缅怀回家的的志愿军烈士,以及还没有回家的中国人。

欢迎回家!
致敬,抗日烈士。
抗日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如果哪部抗日电影或者电视剧能采用这样的片段,就真的是神剧了!眼睛湿了。
不知真假
zhgxg1989 发表于 2014-4-11 22:35
如果哪部抗日电影或者电视剧能采用这样的片段,就真的是神剧了!眼睛湿了。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龙团长在聚集散兵时喊的“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意思差不多。
有点怀疑,主要是这个谣言满天飞的大舆论背景,黑白不分的事情太多了。
回家!回家!不杀光鬼子咋回家!
colombia 发表于 2014-4-11 22:38
不知真假
确实是杂志说的,但这个故事里真的假的有那么重要吗?这里只是讲了一个事实,家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ZJD鹰扬校尉 发表于 2014-4-11 22:41
有点怀疑,主要是这个谣言满天飞的大舆论背景,黑白不分的事情太多了。


这个文章的重点你没看懂,另,不懂,这篇文章中有黑与白吗?您的黑白指的什么?
ZJD鹰扬校尉 发表于 2014-4-11 22:41
有点怀疑,主要是这个谣言满天飞的大舆论背景,黑白不分的事情太多了。


这个文章的重点你没看懂,另,不懂,这篇文章中有黑与白吗?您的黑白指的什么?
驻印军(出国后)的士兵无法再开小差,只有打回国才有出路。原驻印军副总指挥郑洞国回忆。
ZJD鹰扬校尉 发表于 2014-4-11 22:48
驻印军(出国后)的士兵无法再开小差,只有打回国才有出路。原驻印军副总指挥郑洞国回忆。
哦,您的意思是讲这些士兵是被逼的没办法才决死冲锋的?
哦,您的意思是讲这些士兵是被逼的没办法才决死冲锋的?
先了解下kmd的征兵体制为好。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打仗,在缅甸就比国内打的好呢。
见王外马甲的《回家》。

行者御风 发表于 2014-4-11 22:39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龙团长在聚集散兵时喊的“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意思差不多。


王外马甲的回家中,陈瑞琥少校说:死也要死在回家的路上!
行者御风 发表于 2014-4-11 22:39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龙团长在聚集散兵时喊的“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意思差不多。


王外马甲的回家中,陈瑞琥少校说:死也要死在回家的路上!

ZJD鹰扬校尉 发表于 2014-4-11 22:59
先了解下kmd的征兵体制为好。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打仗,在缅甸就比国内打的好呢。


一个很简单的回答:那第一次远征军被打的大败是因为在国内吗?中国打了八年没有投降,法国几天就举国投降是因为法国的征兵体制更糟糕吗?
抗日战争时不是尽善尽美,但不用诋毁中国人的勇气和坚韧。
ZJD鹰扬校尉 发表于 2014-4-11 22:59
先了解下kmd的征兵体制为好。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打仗,在缅甸就比国内打的好呢。


一个很简单的回答:那第一次远征军被打的大败是因为在国内吗?中国打了八年没有投降,法国几天就举国投降是因为法国的征兵体制更糟糕吗?
抗日战争时不是尽善尽美,但不用诋毁中国人的勇气和坚韧。
行者御风 发表于 2014-4-11 22:45
确实是杂志说的,但这个故事里真的假的有那么重要吗?这里只是讲了一个事实,家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但是生硬的杜撰出来的就....
colombia 发表于 2014-4-12 11:27
但是生硬的杜撰出来的就....
请说明理由和根据,要是信口开河就。。。。
中国文化还是太老实,到哪都觉得自己家好,对别人的土地没有觊觎之心,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哦。
行者御风 发表于 2014-4-12 11:36
请说明理由和根据,要是信口开河就。。。。
哎,七十年过去了,有谁还记得....
敬礼,泪奔中!
请问楼主:

      怎么用四川话说“回家”能够说成"傷ついて"(qiziziyide)
不觉泪下,很感动
看来有些网友对这个帖子有些看法,我声明一下:

1、此帖子的内容是从一篇杂志上的文章中来的,时间长了,很多细节不是很清楚。但我记得肯定不是一个历史学家写的,而且我也没有办法对其考证。
2、如果是作为一个文学作品,有些修饰是在所难免的。我在帖子中只是感慨于其表达的思想而不是证实细节(我在和某个朋友的回信中也说明了“重点不在此”),我只是借这个故事讲了家对于中国人的价值。
3、我真的没有感到这个帖子有什么可让人不痛快的,可能有一帮朋友从小到大从来不看小说、不看电视剧。要是这样抱歉,不好意思人类社会真的不适合你们。你们可以在我这里省点精力,批判一下《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三国》这些欺世盗名的家伙,不过瘾可以再加点什么《红与黑》、《巴黎圣母院》什么的。可在我看来,这些作品的伟大不在于他们的细节有多麽真实,而是他们反映的人类在特定条件下的情感有多真实。
4、至于swsky朋友说的日语发音问题,我本身不懂日语,也不会四川话。但也知道在一门语言中同样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你可以试试“けが”这个词(不能保证您满意啊)。

最后,还想说一句,有一种列兵叫低调。

中国人只知有家,不知有社会。儒毒。

shehuizhuyi80 发表于 2014-4-12 21:16
中国人只知有家,不知有社会。儒毒。


您信忠孝礼义仁吗?你将中国人作为批评的对象时,请问您是哪国人?请您先学习了儒教,再去批判。
shehuizhuyi80 发表于 2014-4-12 21:16
中国人只知有家,不知有社会。儒毒。


您信忠孝礼义仁吗?你将中国人作为批评的对象时,请问您是哪国人?请您先学习了儒教,再去批判。
zhgxg1989 发表于 2014-4-11 22:35
如果哪部抗日电影或者电视剧能采用这样的片段,就真的是神剧了!眼睛湿了。
有这样的剧,真手撕鬼子手雷炸飞机我都看,从头到尾。
行者御风 发表于 2014-4-12 20:55
看来有些网友对这个帖子有些看法,我声明一下:

1、此帖子的内容是从一篇杂志上的文章中来的,时间长了 ...
是萨苏先生在多方考证史料后,写的一篇文章,其中就有这一细节!
晖泰郎 发表于 2014-4-12 22:12
是萨苏先生在多方考证史料后,写的一篇文章,其中就有这一细节!
多谢指明出处,我已经忘了原文在哪里看的了。
如果楼主你靠你过目不忘的本事将不知道题目的一篇文章在很久以后又一字无误的复述出来,或者仅仅是在记得该文大意的前题下依靠自己过硬的文学功底,自己创作出一篇文学性很好的文章来,我都得说:“楼主,人才呀!”
抗日烈士。
如果楼主你靠你过目不忘的本事将不知道题目的一篇文章在很久以后又一字无误的复述出来,或者仅仅是在记得该 ...
过奖了,人才谈不上。只是勉强能够看懂别人在说什么,能讲几句除了冷嘲热讽外的几句正经汉语而已。
相信楼主所说的,春节前老板说给我六千,上一天班记两天工,过完元宵节全部兑现,我直接拒绝了,虽然很缺钱,但更希望在家里过年。
中国人对家的感情真的很厚重,非外国人能理解,鄙视楼上某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