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尖兵】图解北约华约武装力量在两德的对峙形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33:24
大部分图片来自美国第3装甲师的纪念网站,原网址似乎已经坏链。
在冷战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北约和华约在两德都进行着极高规模的兵力对峙,仅仅坦克就集中了1.5万辆以上。通常认为华约方会是进攻者。就80年代的第一梯队而言,在西德一侧主要是北约盟军中欧指挥部(AFCENT)下属的中央集团军群(CENTAG)和北方集团军群(NORTHAG),下属各军分别来自多个北约加盟国(美国3个军,英国1个军,西德3个军,荷兰比利时各1个军,法国1-3个军),东德一侧则是苏军驻德集群、中央集群,东德两个集团军、波兰西里西亚集群(2个集团军)和捷克斯洛伐克的2个集团军。
由于图片大多来自美国第3装甲师和第11(14)装甲骑兵团的档案,所以对美国第五军的描述会相对多一些。
大部分图片来自美国第3装甲师的纪念网站,原网址似乎已经坏链。
在冷战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北约和华约在两德都进行着极高规模的兵力对峙,仅仅坦克就集中了1.5万辆以上。通常认为华约方会是进攻者。就80年代的第一梯队而言,在西德一侧主要是北约盟军中欧指挥部(AFCENT)下属的中央集团军群(CENTAG)和北方集团军群(NORTHAG),下属各军分别来自多个北约加盟国(美国3个军,英国1个军,西德3个军,荷兰比利时各1个军,法国1-3个军),东德一侧则是苏军驻德集群、中央集群,东德两个集团军、波兰西里西亚集群(2个集团军)和捷克斯洛伐克的2个集团军。
由于图片大多来自美国第3装甲师和第11(14)装甲骑兵团的档案,所以对美国第五军的描述会相对多一些。

很显然是60年代的北约中央集团军群的美第五军下属的第3装甲师、第8步兵师和第14装甲骑兵团的攻击战役区域想定。当时美军一个军有2个装甲骑兵团。
由于此时的北约防御纲领是绊线防御(Trip Wire),所以军内各单位呈梯次部署,会逐步掩护前沿单位后撤。最终的防御线是莱茵河防线。当时美国的第3装甲师部署在富尔达谷地的富尔达和巴特赫斯菲尔德地区,需要在第14装甲骑兵团后撤后坚守防线。第14装甲骑兵团的任务则是在两个主力师抵达总体防御计划(GDP)位置之前在富尔达以东地区(施韦因福特和巴特基辛根)阻滞住苏军前进18-24小时,然后退回后方担任预备队,同时获得核武器实施核反突击……


同一时期(60年代)的美第7集团军阶段防御态势,注意当时的驻欧陆军的番号和80年代的多有不同:是第3、4装甲师,第3、8、24步兵师和第2、3、11、14装甲骑兵团。



1963年的美第3装甲师作战想定——抵达GDP位置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掩护第14装甲骑兵团绕过其主防御阵地向法兰克福撤退!第3装甲师要抵挡苏军第8近卫集团军3个坦克师1个摩步师的冲击,其所处的富尔达谷地(Fulda Gap,虽然这个术语到70年代才开始流行)是华约部队通往莱茵河的最近距离,所以必然是华约军的攻击要地。第3装甲师需要尽可能久地扼守这个谷地。

西德富尔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线。这一片地区森林众多,不甚广阔。我们可以看到图灵根突出部和莱茵河突出部之间的距离。关键位置仍然是富尔达和法兰克福,所以美国第五军被部署在这里毫不令人感到意外。

这些是美国第3装甲师网站上扒下来的,大概是60-70年代左右对华约方面发动进攻的推定。在图中,第三装甲师发现自己作为美国第五军的第一梯队要承受苏军近8集和近坦1集共5个坦克师和4个摩步师的冲击(注意看此时的近坦1集还是5个师),外加国家人民军第3集团军1个坦克师3个摩步师……真是压力山大啊……但富尔达谷地对于北约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富尔达谷地一失,则吉森和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就会暴露在苏军装甲部队面前,而假设作为美国第五军指挥部所在地的法兰克福再失陷,则西德的蜂腰部将会被华约军掐断,北约中央集团军群也会被一斩为二,北约在西德南线将面临总失败。


1963年的美第3装甲师作战想定——抵达GDP位置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掩护第14装甲骑兵团绕过其主防御阵地向法兰克福撤退!第3装甲师要抵挡苏军第8近卫集团军3个坦克师1个摩步师的冲击,其所处的富尔达谷地(Fulda Gap,虽然这个术语到70年代才开始流行)是华约部队通往莱茵河的最近距离,所以必然是华约军的攻击要地。第3装甲师需要尽可能久地扼守这个谷地。

西德富尔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线。这一片地区森林众多,不甚广阔。我们可以看到图灵根突出部和莱茵河突出部之间的距离。关键位置仍然是富尔达和法兰克福,所以美国第五军被部署在这里毫不令人感到意外。

这些是美国第3装甲师网站上扒下来的,大概是60-70年代左右对华约方面发动进攻的推定。在图中,第三装甲师发现自己作为美国第五军的第一梯队要承受苏军近8集和近坦1集共5个坦克师和4个摩步师的冲击(注意看此时的近坦1集还是5个师),外加国家人民军第3集团军1个坦克师3个摩步师……真是压力山大啊……但富尔达谷地对于北约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富尔达谷地一失,则吉森和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就会暴露在苏军装甲部队面前,而假设作为美国第五军指挥部所在地的法兰克福再失陷,则西德的蜂腰部将会被华约军掐断,北约中央集团军群也会被一斩为二,北约在西德南线将面临总失败。



苏军近8集和近坦1集对富尔达-法兰克福美第五军的攻击态势。

显然,富尔达地区到处都是山,交通非常不便,唯一能畅通行走的这条富尔达谷地是北约集团重兵把守的位置。英文是对北约中央集团军群责任区地形的大概介绍,我就不翻译了,总之富尔达地区的情形如此紧张,和60年代退出北约并从两德边境撤回部队的法国脱不开关系。


苏军近8集和近坦1集对富尔达-法兰克福美第五军的攻击态势。

显然,富尔达地区到处都是山,交通非常不便,唯一能畅通行走的这条富尔达谷地是北约集团重兵把守的位置。英文是对北约中央集团军群责任区地形的大概介绍,我就不翻译了,总之富尔达地区的情形如此紧张,和60年代退出北约并从两德边境撤回部队的法国脱不开关系。



        北约方面在前进防御概念上的进化:全面后退(50年代初)-绊线防御(50年代末-60年代末)-主动防御(1969-1982)-接续部队打击(1983-1990)
        全面后退(Fallback),或者说莱茵河防御方案就是说在苏军开始进攻之后北约集团不对两德边境进行据守以防止被苏军围歼,而是逐步后退,用核武器消耗苏军有生力量,等在西德西部、莱茵河以西的防线建立坚固支撑点后对使用核武器苏军重兵集团实施歼灭,然后再反击。这样的战略是北约在处于常规军力严重劣势的情况下制定的,由于会牺牲掉西德的大部分国土,所以当然会引起西德方面的不满。

        绊线防御(Trip Wire)同样是一种逐步后退的有核梯次防御战略,不过北约决定只退缩到莱茵河西岸就停止后撤。绊线的意思是“核绊索”,即用核武器构成的杀伤链对两德地区的苏军前进集群的有生力量和部队运动集结点实施毁灭性打击。核武器要在这种防御态势中起到重大的、甚至说决定性的作用、美国陆军在60年代关于核武器的几乎所有奇思妙想都是基于这个战略实施的。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仍然是毁灭掉两德。不过直到1963年,北约高层才痛下决心防御两德边境线而非莱茵河。
        从主动防御(Active Defense)战略开始北约开始越发强调坚守第一阵地,换句话说就是要“武装保卫西德”。在这种纲领下,北约部队需要在得到信号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前沿地区的总体防御计划(GDP)位置并坚决将苏军阻挡在边境线以西60千米以内。北约判定苏军不可能实施一次长期战争,所以只要守住了防线,战争就算赢了。为此,北约部队的部署位置开始迅速前(东)移。法国人在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导致了驻德法军反而西移到斯特拉斯堡,而且法国人暧昧的态度让这个国家在战争面前的可靠性一下就打了个问号(比如,法国人在战时会不会托词“贝当诺言”禁止部队出国参战),这就迅速拉大了西德南部边境线的北约部队防御宽度,客观上也造成了美国第7集团军和西德第2军的严重困难。尤其是西德第2军,在面临苏军驻德集群、中央集群和很可能跨过奥地利的南方集群以及三个(东德、捷克、匈牙利)乃至四个(保加利亚)卫星国部队的夹攻的时候显得非常无力。苏军针对这一手段也采用了组建战役机动集群(OMG)的手法,试图以空中机动的空降强击部队和地面的重装甲快速部队在打开一线突破口后投入,向北约的边境防御线后方渗透,以达到瓦解北约边境防御的计划。返徳陆军(REFORGER)也是从主动防御战略开始的同期(1967年)开始出现的,这种增援形式将在未来大大改变北约华约在两德的力量对比。
        在美国采用空地一体战纲领的第二年即1983年,北约组织采用了接续部队打击(Follow-On Force Attack,FOFA)的战略纲领代替主动防御。这套战略纲领同样要求北约部队快速反应在边境线阻滞苏军第一梯队,但对苏军的主要杀伤任务将留给有极大优势的战术空军在东德上空对苏军接续部队(也就是第二梯队集团军纵深内向前沿机动中的部队)的打击上。我们都知道苏军采用的是分级动员梯次投入的形式,北约认为,与其在两德边境和苏军死磕,不如将苏军干脆消灭在东德。随着远程投放集束兵器和智能反坦克武器的发展,这种战略对苏军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苏军手中能用于真正有效地对付北约战术空军的无非中程导弹。而在《中导条约》(INF)签订之后,华约就基本失去了对西方实施突击的能力了。也是在这个阶段,返徳陆军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军对西德的预计增援速度也越来越快,可以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向西德空运部队——而这样的代价就是一个师要准备两套装备,一套在美国本土,一套在西德的预部署装备储存库(POMCUS)中。美国表示钱什么不愁,一口气设置了5个(第1骑兵师、第2装甲师、第1步兵师、第4步兵师、第5步兵师,一说还有第24步兵师,不过现在看来后者应该不是返德部队)返德重装师,若干个各种旅、团不计。到80年代末美军储存在西德和低地国家的POMCUS中待取用的坦克就有超过4000辆。不过后来这些装备也没有浪费,而是在91年的海湾战争中拉去打萨达姆了。在1992年的统计中发现,德国境内的各个POMCUS内的装备剩余仅有30%不到——不过此时冷战也已经结束了。
        可以发现北约的防御是越来越乐观的,到80年代的北约防御计划已经基本变成攻势防御了,甚至可以预言,假设冷战在80年代的状态下再继续十年,可能华约方面就需要转入战略防御了。

底下这张图历史比较久远,没有接续部队打击这个部分。


        北约方面在前进防御概念上的进化:全面后退(50年代初)-绊线防御(50年代末-60年代末)-主动防御(1969-1982)-接续部队打击(1983-1990)
        全面后退(Fallback),或者说莱茵河防御方案就是说在苏军开始进攻之后北约集团不对两德边境进行据守以防止被苏军围歼,而是逐步后退,用核武器消耗苏军有生力量,等在西德西部、莱茵河以西的防线建立坚固支撑点后对使用核武器苏军重兵集团实施歼灭,然后再反击。这样的战略是北约在处于常规军力严重劣势的情况下制定的,由于会牺牲掉西德的大部分国土,所以当然会引起西德方面的不满。

        绊线防御(Trip Wire)同样是一种逐步后退的有核梯次防御战略,不过北约决定只退缩到莱茵河西岸就停止后撤。绊线的意思是“核绊索”,即用核武器构成的杀伤链对两德地区的苏军前进集群的有生力量和部队运动集结点实施毁灭性打击。核武器要在这种防御态势中起到重大的、甚至说决定性的作用、美国陆军在60年代关于核武器的几乎所有奇思妙想都是基于这个战略实施的。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仍然是毁灭掉两德。不过直到1963年,北约高层才痛下决心防御两德边境线而非莱茵河。
        从主动防御(Active Defense)战略开始北约开始越发强调坚守第一阵地,换句话说就是要“武装保卫西德”。在这种纲领下,北约部队需要在得到信号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前沿地区的总体防御计划(GDP)位置并坚决将苏军阻挡在边境线以西60千米以内。北约判定苏军不可能实施一次长期战争,所以只要守住了防线,战争就算赢了。为此,北约部队的部署位置开始迅速前(东)移。法国人在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导致了驻德法军反而西移到斯特拉斯堡,而且法国人暧昧的态度让这个国家在战争面前的可靠性一下就打了个问号(比如,法国人在战时会不会托词“贝当诺言”禁止部队出国参战),这就迅速拉大了西德南部边境线的北约部队防御宽度,客观上也造成了美国第7集团军和西德第2军的严重困难。尤其是西德第2军,在面临苏军驻德集群、中央集群和很可能跨过奥地利的南方集群以及三个(东德、捷克、匈牙利)乃至四个(保加利亚)卫星国部队的夹攻的时候显得非常无力。苏军针对这一手段也采用了组建战役机动集群(OMG)的手法,试图以空中机动的空降强击部队和地面的重装甲快速部队在打开一线突破口后投入,向北约的边境防御线后方渗透,以达到瓦解北约边境防御的计划。返徳陆军(REFORGER)也是从主动防御战略开始的同期(1967年)开始出现的,这种增援形式将在未来大大改变北约华约在两德的力量对比。
        在美国采用空地一体战纲领的第二年即1983年,北约组织采用了接续部队打击(Follow-On Force Attack,FOFA)的战略纲领代替主动防御。这套战略纲领同样要求北约部队快速反应在边境线阻滞苏军第一梯队,但对苏军的主要杀伤任务将留给有极大优势的战术空军在东德上空对苏军接续部队(也就是第二梯队集团军纵深内向前沿机动中的部队)的打击上。我们都知道苏军采用的是分级动员梯次投入的形式,北约认为,与其在两德边境和苏军死磕,不如将苏军干脆消灭在东德。随着远程投放集束兵器和智能反坦克武器的发展,这种战略对苏军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苏军手中能用于真正有效地对付北约战术空军的无非中程导弹。而在《中导条约》(INF)签订之后,华约就基本失去了对西方实施突击的能力了。也是在这个阶段,返徳陆军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军对西德的预计增援速度也越来越快,可以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向西德空运部队——而这样的代价就是一个师要准备两套装备,一套在美国本土,一套在西德的预部署装备储存库(POMCUS)中。美国表示钱什么不愁,一口气设置了5个(第1骑兵师、第2装甲师、第1步兵师、第4步兵师、第5步兵师,一说还有第24步兵师,不过现在看来后者应该不是返德部队)返德重装师,若干个各种旅、团不计。到80年代末美军储存在西德和低地国家的POMCUS中待取用的坦克就有超过4000辆。不过后来这些装备也没有浪费,而是在91年的海湾战争中拉去打萨达姆了。在1992年的统计中发现,德国境内的各个POMCUS内的装备剩余仅有30%不到——不过此时冷战也已经结束了。
        可以发现北约的防御是越来越乐观的,到80年代的北约防御计划已经基本变成攻势防御了,甚至可以预言,假设冷战在80年代的状态下再继续十年,可能华约方面就需要转入战略防御了。

底下这张图历史比较久远,没有接续部队打击这个部分。



北约构想的50年代末期苏军在两德边境的进攻部署:从北到南竟然一口气集中了12个集团军,编成3个方面军。这并非驻德集群的正常规模,出现了4个不明来历的集团军单位,我不清楚北约方面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能实现这样的剧本。不过很明显,在其中对华约军编制的描述有诸多错误。现依原图,从北向南一线:
东德第1集团军(事实上为东5集)
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
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注:也就是后来的第18近卫集团军)
        预备队:第11近卫集团军,波罗的海军区,常驻在加里宁格勒飞地
=======================
第3突击集团军
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
第8近卫集团军
东德第2集团军(事实上为东3集)
        预备队:第4近卫坦克集团军,也就是后来的第20近卫集团军
=======================
第1集团军(经@第5机械化军 友情提示这部队很可能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的)
第4集团军(经@第5机械化军 友情提示这部队很可能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的)
        预备队:第38集团军,喀尔巴阡军区

同时,本图对苏军进攻速度的预计也是极端悲观的,西德全境在B+3日就基本失去。不过请注意,这是50年代。


北约构想的50年代末期苏军在两德边境的进攻部署:从北到南竟然一口气集中了12个集团军,编成3个方面军。这并非驻德集群的正常规模,出现了4个不明来历的集团军单位,我不清楚北约方面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能实现这样的剧本。不过很明显,在其中对华约军编制的描述有诸多错误。现依原图,从北向南一线:
东德第1集团军(事实上为东5集)
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
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注:也就是后来的第18近卫集团军)
        预备队:第11近卫集团军,波罗的海军区,常驻在加里宁格勒飞地
=======================
第3突击集团军
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
第8近卫集团军
东德第2集团军(事实上为东3集)
        预备队:第4近卫坦克集团军,也就是后来的第20近卫集团军
=======================
第1集团军(经@第5机械化军 友情提示这部队很可能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的)
第4集团军(经@第5机械化军 友情提示这部队很可能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的)
        预备队:第38集团军,喀尔巴阡军区

同时,本图对苏军进攻速度的预计也是极端悲观的,西德全境在B+3日就基本失去。不过请注意,这是50年代。

北约的防御态势图。北约的特点是把西德的防区分成若干段宽度,交给不同加盟国的军来防御。这种布局方式也被称为切片蛋糕(Layer Cake)式。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到北约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和北欧盟军力量(AFNORTH)的责任区划分和从北到南的军部署:
====北方集团军群====
荷兰第1军
西德第1军
英国第1军
比利时第1军
=====中央集团军群====
西德第3军
美国第5军
美国第7军
西德第2军

这张图应该是70年代的主动防御(Active Defense)态势。可以看到从此时开始北约已经追求在西德边境阻滞住苏军,集团军群的最后防御线则位于莱茵河一线。



1968年西德联邦国防军的部署方式,单位精确到营。显然,当时的联邦国防军还是北约中坚,不是欧洲旅游团。
本图没有画出两德边界,不知道什么心态。
不过基本能够看出,南线西德部队的布置比较疏松,因为那是美国陆军的地盘。


1968年西德联邦国防军的部署方式,单位精确到营。显然,当时的联邦国防军还是北约中坚,不是欧洲旅游团。
本图没有画出两德边界,不知道什么心态。
不过基本能够看出,南线西德部队的布置比较疏松,因为那是美国陆军的地盘。

这是80年代初的东西德北约华约兵力部署对比。不要觉得说灰色的数量多,因为要看看那些矩形上面x的数目。总体来讲两方一线兵力已经接近均势,苏军略占优。北约高估了苏军中央集群的数量,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给画成了第2近卫集团军。(不过就近坦2集当时的状况的确不太配叫坦克集团军……)

这幅图估计是80年代初的,因为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有3个坦克师1个摩步师,在70年代末这个集团军有4个坦克师1个摩步师,而在1983-84年的驻德集群编制调整中,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只剩下了2个坦克师1个摩步师。第3(突击)集团军(其实突击这个称号在苏军中到1962年就取消了,不过北约一直以突3集称呼该部队,正确的称呼是第3红旗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也没有形成84年后4个坦克师的形式。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的1个坦克师2个摩步师的隶属使得我们判定这幅图的时间同样早于1982年1月1日,因为到此时应拥有2个坦克师2个摩步师。1979年初第18近卫集团军撤出东德,在图中该部队已不存在。
正面不止有西部集群的坦1集和近8集,还有东德的两个集团军吧

fdbiology 发表于 2014-4-5 20:05
正面不止有西部集群的坦1集和近8集,还有东德的两个集团军吧


美军第5军面临的是苏军近8集、近坦1集和东德3集。
fdbiology 发表于 2014-4-5 20:05
正面不止有西部集群的坦1集和近8集,还有东德的两个集团军吧


美军第5军面临的是苏军近8集、近坦1集和东德3集。

大概79年-80年代初推定的苏军驻德集群,可以发现还有一些部队没有确定下来。随后苏军驻德集群基本就保持在5个集团军20个师左右的规模,80年代又裁减了1个师。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苏军驻德集群是北弱南强,主要重心在法兰克福。而在80年代驻德集群调整之后,苏军则变得南弱北强,重心转移到了汉堡。

西德和低地国家的人口密集分布带。不用说,这张图想要解释的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问题:投放核武器的合理位置{:soso_e113:}

华约的梯队锋面模型,最终的目的永远是安特卫普——因为这能够阻止海运的美国援军上岸。
第1梯队师:70千米
第1梯队集团军:180千米
第2梯队集团军:300千米
第2梯队方面军:800千米
留给苏军第2梯队方面军横扫低地国家的时间是2个星期,苏军是否有能力完成呢?当然,无论靠六七十年代的苏军北线布局还是看80年代的北约北线布局,都该知道这基本是实现不了的。

北约方面设想的一种最凶险的钳击合围模型——华约部队从最弱的德奥边境、比利时和荷兰军防区实现大规模突破,然后同时合围北约的两个集团军群。然而,问题在于,苏军中央集群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实施如此大规模的穿插合围,尤其到了冷战后期其应付美国第7军和西德第2军已经吃力,即便苏军南方集群和匈牙利人民军能够成功“稳住”奥地利,如此长的包抄箭头能否安然实现也是未知数。
我还注意到了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在这张图的北约防御布局中所有军的部署都偏南不少,尤其是中央集团军群的部署方式向南偏了1个军的防区,富尔达谷地正对的竟然是西德第1军不是美国第5军。我不明白这是出于什么原因。

又是苏军驻德集群,显然是80年代的。事实上,苏军野战部队(近20集)距离东德首府东柏林的距离远远近于东德的野战部队(东5集),原因不解释。

1980年西德人绘制的70年代对峙态势。国家人民军的部队按照师被编入苏军各集团军,搞得东德的第5集团军成了只下辖一个摩步师的空架子,第3集团军也只有2个摩步师(还有,西德人似乎不认为东德的两个集团军是集团军,而是军)。西德人似乎认为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西德部队是一个日德兰军(JutlandAK)。在这张图中,可以看到作为集团军群预备队的法国第1集团军和美国第3军的位置。第18近卫集团军在1979年其实已经从东德撤出并解散(这个集团军也就是之前的近坦3集,它在驻德集群中的服役历史经常会被忽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境内的交通线和大型军事设施部署图,年代不明

最典型的一张北约切片蛋糕防御部署图,年代不明。

大约80年代的北约部署形式。

80年代末期的两德形势。注意乘飞机抵达的美国第3军和预先部署在西德境内的法国第2军。法国虽然不是北约国家,但其作为一个西欧负责任大国()从原则上还是会参加保卫西德的行动。(怎么讲,就像罗马尼亚从原则上也会参加华约的军事行动一样

80年代的北约驻西德力量。精确到师团旅级。注意显著的3个多国柏林旅。

70年代末80年代初(79年以后82年以前)苏军在北约盟军中央集群前线的部署:3个坦克集团军,2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航空集团军,20个摩步、坦克师,37万人,7000辆坦克,2350辆BMP,300架直升机,900架固定翼作战飞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5个苏军师直接归中央集群管辖,不过并没有编成集团军(记得到88年的数据显示存在一个军级单位)。此外东德还有2个集团军8-10个师和苏军混搭部署,捷克斯洛伐克部队数量略多(?)于东德国家人民军。

北约方面对苏军远程打击方式、战役机动集群和特种兵渗透作战水平的估计。这是一张很著名的图片,在不少研究苏军的专著中都有提及,比如FM 100-2-1。

美军第5、7军的部署方式,缩图比较严重,请放大观看。
很明显的是和60年代比装甲骑兵团少了两个,师的番号也变了好几个,在富尔达的第14装甲骑兵团变成了第11装甲骑兵团。但其实这个过程是通过“易帜”(Reflagging)而非换防的方式实现的:60年代第11装甲骑兵团被调往越南参加越战,在1971-72年间相继撤出并解散。可此时美国陆军作出决定,解散第14装甲骑兵团!怎么这样?其实很简单。在第11装甲骑兵团完全解散后的1972年5月17日,在富尔达的第14装甲骑兵团团部降下了自己的旗帜,升起了第11装甲骑兵团的旗帜;士兵们摘下了写着“跟我上”(Suivez Moi )的第14装甲骑兵团臂章,换上了写着“铁马”(Iron Horse)的第11装甲骑兵团臂章,“轮换”就算完成了!这样的事情在美军中发生过很多次,最经典的一次是1964年在美国本土的第2步兵师和第11空中突击师合并并易帜为第1骑兵师(空中机动),而驻韩国的第1骑兵师则在同日易帜为第2步兵师。现在第2步兵师的师部和一个先期投入的旅级战斗队还驻守在韩国,不过老搭档第1骑兵师似乎马上又要“轮换”了……

美军在联邦德国境内的补给线和补给网络。

从富尔达河到美因河的谷地。

西德军区划分。每个军区到战时可以组建一个旅或者团。详见我之前翻译的北约战斗序列系列贴。

1962年北约探知到的东欧SA-2发射阵地位置。SA-2的部署对北约来说压力很大。

同样是1962年10月北约探知到的SA-2在苏联本土的部署态势。

1962年北约方面探知到的在西德华约炮兵和防空兵部队的部署位置。

关于北约空中阻断和接续部队打击的示意图。

美国第7军将遭到的进攻方向的预计示意图。

作为美国第7军矛头的第2装甲骑兵团在西德-捷克、西德-东德边境上的部署。

1989年在东德华约地地导弹部队的部署形式。此时由于已经签了中导条约,苏军不得不把SS-21这种射程仅仅100千米的玩意儿都编到了集团军属导弹旅中。

1985年的富尔达谷地,兵营位置

难得一个中文的图片
(完)
绝对的好资料,不过这么看来,80年代西方八一的时候,华约部队不使用核武器,要想突破一线防御都不可能,更不要说纵深发展了,不过我很想吐槽的是,柏林旅真是亚历山大啊
cardo 发表于 2014-4-5 21:28
绝对的好资料,不过这么看来,80年代西方八一的时候,华约部队不使用核武器,要想突破一线防御都不可能,更 ...
开战之后的柏林旅……总之就是先吃顿好吧。
好贴留名,好久没有看到冷战研究贴了。 支持楼主!
这么看来其实赎罪日战争的时候
苏联总体上处于劣势的
这是在美国还被越战削弱的基础上
美帝真是美帝
哎。。。。。。
dongxuan 发表于 2014-4-5 22:11
这么看来其实赎罪日战争的时候
苏联总体上处于劣势的
这是在美国还被越战削弱的基础上
70年代还得说是华约最强的时候,美国也没心情管欧洲,这时候要出了事儿怎么讲,华约还有不少希望。但再过10年之后就彻底没法玩了。
Suyi控 发表于 2014-4-5 22:14
70年代还得说是华约最强的时候,美国也没心情管欧洲,这时候要出了事儿怎么讲,华约还有不少希望。但再过 ...
不得不说苏联式的另辟蹊径真的是邪路
搞出来的国防工业真是,。。。。。
此贴不受精就没天理了。
版主速来!
伪军氓 发表于 2014-4-5 23:38
此贴不受精就没天理了。
版主速来!
有人回复我就阿弥陀佛了
此贴必须加精啊,跟我估测的结果非常接近,一直都认为70年代苏联欧洲常规战中占有优势直到80年代初,到后面北约就有了足够的对抗苏联第一波次的可能,到了80年代末,北约有可能逆推华约了。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就是这样。

“接续部队”写作“后续部队”更符合我军的习惯吧?
WonderfulMsl2 发表于 2014-4-6 10:04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就是这样。

“接续部队”写作“后续部队”更符合我军的习惯吧?
我自己的翻译坏习惯不要在意……
Suyi控 发表于 2014-4-5 20:29
美军第5、7军的部署方式,缩图比较严重,请放大观看。
很明显的是和60年代比装甲骑兵团少了两个,师的番 ...
11空中突击师吸纳第2步兵师并改名第1骑兵师的事情在《We Were Soldiers》里面有提到。
这么说当年39军在云山的老对手就是现在仍然驻韩的第2步兵师了?第1骑兵师后来又是怎么改编成装甲师的?原先的空中骑兵单位转归101师了吗?
WonderfulMsl2 发表于 2014-4-6 10:57
11空中突击师吸纳第2步兵师并改名第1骑兵师的事情在《We Were Soldiers》里面有提到。
这么说当年39军在 ...
朝鲜战争中的第1骑兵师在1952年返回日本,57年又回到韩国,65年易帜为第2步兵师,师指挥部和部分兵力驻扎在韩国至今;在国内由第2步兵师和第11空突师合并易帜得到的第1骑兵师(空中机动)在越战结束后撤出,70年代初改组为三种能力(TRICAP)师,1975年吸收了一些国民警卫队单位再次改组为装甲师(之前的空中骑兵单位貌似转给了陆军预备役),常驻德克萨斯胡德堡。
Suyi控 发表于 2014-4-6 11:08
朝鲜战争中的第1骑兵师在1952年返回日本,57年又回到韩国,65年易帜为第2步兵师,师指挥部和部分兵力驻扎 ...
了解了,看来第1骑兵师(空中机动)和101空中突击师是没有关系的。
难得的好文章。不过我想问一句:当时双方空中力量对比如何?毕竟,经过二战洗礼的双方,都知道制空权掌握在谁手里谁就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