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何不拿支点刷记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33:57
说起来支点的推比比侧卫要大嘛……而且减重空间也不小,气动还接近。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苏联选择用来刷记录的灰机不是支点而是侧卫?说起来支点的推比比侧卫要大嘛……而且减重空间也不小,气动还接近。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苏联选择用来刷记录的灰机不是支点而是侧卫?
你说P42?字数补丁
当年对手是条纹鹰,自然是要用同级别的,怎么可能用米格29来比
当初苏联要卖给中国米格29,那时候中国都没看上。虽然你说的基本是事实,但是米格29机动性不如苏27。而且米格29是中型机,苏27是重型机,载重方面和日后升级的空间的方面都有差距。最重要的是,当时米格29被称为机场保卫者,因为其内油低,作战半径小。这些都是很大的劣势。加上当时美国主力是F-15,苏联这边只有苏 27可以匹敌甚至略占优势。米格29的地位相当于美国的F16,但其又是双方,作为辅助机型的话,经济上又不合算。
没那能耐。
当初苏联要卖给中国米格29,那时候中国都没看上。虽然你说的基本是事实,但是米格29机动性不如苏27。而且米 ...
虽然29最后的效果如此,可它可不是按照16相对15的设计定位来处理与27的关系的……
还要说多少次,P42不是苏27
青色的雪 发表于 2014-4-1 08:47
虽然29最后的效果如此,可它可不是按照16相对15的设计定位来处理与27的关系的……
15、16是高低搭配。
27、29是远近搭配。
当初苏联要卖给中国米格29,那时候中国都没看上。虽然你说的基本是事实,但是米格29机动性不如苏27。而且米 ...
你这么一说感觉米格的招牌就是被29砸的阿
speedneeder 发表于 2014-4-1 09:16
你这么一说感觉米格的招牌就是被29砸的阿
是被rd93砸掉的
来看瑶瑶舞 发表于 2014-4-1 09:15
15、16是高低搭配。
27、29是远近搭配。
我当时看的文献是这样形容的,当时苏联只准备采纳一种方案,苏霍伊的方案略占优势。然后米格就说服了决策层,采用高低搭配的方式。因为就成本来说,Mig29要比Su27低,其机体小,使用的是中推。但是后来米格29因为内油的限制加上RD93的油耗超预期,导致了作战半径下降。当然就实际情况开说,您说的没错。
dongxuan 发表于 2014-4-1 12:35
是被rd93砸掉的
一定程度上讲是这样滴
speedneeder 发表于 2014-4-1 09:16
你这么一说感觉米格的招牌就是被29砸的阿
其实从趋势看,我个人认为,在米格21,或者说米格23之后,米高扬就是在走下坡路了,而苏霍伊在苏15之后在走上坡路,此消彼长的过程。
青色的雪 发表于 2014-4-1 08:47
虽然29最后的效果如此,可它可不是按照16相对15的设计定位来处理与27的关系的……
见11楼……可以这么说,16和15一开始就是想好的,但是27和29是竞争之后一方妥协,争取混口饭吃的结果
被苏联解体给砸了牌子罢了,米格29的内油和rd33连续加力能力无法完成那样长时间的爬升,但是29的飞行性能是很类似F15的存在,表现也不差
米格29走的是前线歼击机的路子,要求低成本,死重比率比su27高的多,根本不适合去刷记录
支点半油刷记录?只能在机场上空刷完就弃机跳伞了
我当时看的文献是这样形容的,当时苏联只准备采纳一种方案,苏霍伊的方案略占优势。然后米格就说服了决策 ...
支点一直是前线战斗机,航程是因为毛子前线航空兵的作战引导半径就是400公里之内,米格23航程大,基本没出过400km的圈子。支点服役比侧卫早,还用得着去说服?
enterpriseteam 发表于 2014-4-1 13:14
支点一直是前线战斗机,航程是因为毛子前线航空兵的作战引导半径就是400公里之内,米格23航程大,基本没 ...
我只是引述我看过的介绍Su27研制经历的文章,不代表就一定对。服役早也不代表其中内容就是错的,Su27研制的波折早就众所周知,可能只是研发时间比米格29长造成的后果。至于400公里这个半径需求,如果你的相关资料我有兴趣了解一下。

我觉得不管其作战角色怎么定位,作战半径过短肯定是劣势。对于前线战斗机的定义我个人理解可能不是很准确。还望指教。但就字面意思理解,我觉得越是前线战斗机不是越需要作战半径么?如果作战半径短,那前线就在家门口了。而且既然苏联航空兵自己都对米格29的航程颇有微词,那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如果设计定位就是短航程,又何来抱怨呢?
如果没记错,29刚服役的时候,发动机还是涡喷的,这恐怕刷不了记录,要刷也是耻辱的记录。

又,苏联在涡扇上也有点跟不上的说,当时也是保大放小(中推),跟现在我天朝保大推涡扇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