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保密工作巡礼:大国天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30:10
中航工业保密工作巡礼:大国天空



2014-03-17 中国航空报        满宁




中航工业总经理谭瑞松带队开展保密检查。




林左鸣在中航工业保密工作会上发表讲话。

英雄罗阳曾说过:“航空报国是使命,而不是荣誉。”回顾百年中国航空发展史,这一使命的轨迹清晰可见。

1906年,在美留学的冯如受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朴次茅斯和约》刺激,愤而立下了“航空救国”之志。这一主张得到孙中山的大力倡导,“航空救国”论逐渐深入人心。抗战时期,“航空救国”成为继“科教救国”、“实业救国”后又一个有着广泛影响和具体行动目标的救国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航空工业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几代中国人都明白:中国是大国,大国天空不能让外国飞机横冲直撞。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航空工业开始了艰难创业。60年如白驹过隙,航空人始终牢记使命,不懈奋斗,中国航空工业突飞猛进,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已经从“望尘莫及”缩短到“望其项背”,正朝着“同台竞技”和“并驾齐驱”的目标急进。

2008年,新组建的中航工业提出了“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表达了继续奋斗的意志和决心。

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史,是中国人在列强封锁下成功突围奋斗史中的重要章节,保密工作紧紧跟随这一进程,一路保驾护航。

2013年,中航工业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谆谆告诫全体涉密人员:“航空人的信仰是‘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做好保密工作就是其重要支撑和有机组成部分,如果保密工作做不好,我们付出的很多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近年来,中航工业重点型号任务繁重,大型运输机首飞、舰载机着舰、直10精彩亮相等新闻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高度关注。

面对这种局面,中航工业把“零泄密”作为重点型号任务和重大科技专项承制单位的考核指标,将安全保密要求与装备研制工作同计划、同部署,推进重大活动精细管理。各单位明确责任分工、保密管理措施、保密条件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安全保密监督检查机制,业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现场保密管理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生产试验现场管控,加大对现场周边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隐患和堵塞漏洞,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型号研制和试验试飞工作安全可控,为武器装备研制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保密环境。

三级管理体制

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实行母子公司体制,有19个直属单位,下辖近200家成员单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员工近50万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最新排名为212位。

偌大一个巨型企业,保密工作怎么管?抓手是什么?

总部、直属单位、成员单位,中航工业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体制,保密工作必须依托于这个体制框架开展分级管理,一级抓一级。根据“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的总体要求,中航工业对各层级的保密业务范围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各自的保密工作职责,并将监督考核作为主要的工作抓手。

“三三会”是监督考核的平台之一,即在每季度第三个月的第三周,由集团公司召开会议,听取各直属单位保密工作情况汇报,检查工作成果。“三三会”还兼有部署下一步任务、通报重要情况、经验共享、协调解决问题等功能。集团公司不仅通过汇报“听其言”,还要通过监督考核的另一个平台——飞行检查来“观其行”,并以通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约谈负责人、下达整改通知书等方式,督促整改落实。对成员单位发生重大保密问题的,要采取“倒查”的方式追究直属单位的责任。最后综合汇报和检查情况,对直属单位进行打分评价,督促其切实负起保密责任。

各直属单位在确保自身保密安全的同时,重点加强对成员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出台实施细则,明确管理责任,细化业务流程,采取业务研讨、内部检查等形式加强监管。这一层级还担负着两项重要职能:一是落实保密工作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决策机制,二是落实重要工作部署、重点工作事项、重大案件情况和保密机构调整报告制度。

各成员单位将保密责任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单位的日常工作,并分解到科室、车间、班组,将保密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和干部聘任,将保密要求融入业务流程,重点做好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涉密项目和涉密信息系统管理,突出监督检查和规范要求的贯彻执行。

三级管理,从董事长、总经理,到一线班组、涉密人员,责任层层细化,压力层层传递,共同抓落实,构建了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保密防范体系。




http://www.cannews.com.cn/2014/0317/82461.shtml




中航工业保密工作巡礼:大国天空



2014-03-17 中国航空报        满宁




中航工业总经理谭瑞松带队开展保密检查。




林左鸣在中航工业保密工作会上发表讲话。

英雄罗阳曾说过:“航空报国是使命,而不是荣誉。”回顾百年中国航空发展史,这一使命的轨迹清晰可见。

1906年,在美留学的冯如受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朴次茅斯和约》刺激,愤而立下了“航空救国”之志。这一主张得到孙中山的大力倡导,“航空救国”论逐渐深入人心。抗战时期,“航空救国”成为继“科教救国”、“实业救国”后又一个有着广泛影响和具体行动目标的救国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航空工业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几代中国人都明白:中国是大国,大国天空不能让外国飞机横冲直撞。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航空工业开始了艰难创业。60年如白驹过隙,航空人始终牢记使命,不懈奋斗,中国航空工业突飞猛进,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已经从“望尘莫及”缩短到“望其项背”,正朝着“同台竞技”和“并驾齐驱”的目标急进。

2008年,新组建的中航工业提出了“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表达了继续奋斗的意志和决心。

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史,是中国人在列强封锁下成功突围奋斗史中的重要章节,保密工作紧紧跟随这一进程,一路保驾护航。

2013年,中航工业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谆谆告诫全体涉密人员:“航空人的信仰是‘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做好保密工作就是其重要支撑和有机组成部分,如果保密工作做不好,我们付出的很多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近年来,中航工业重点型号任务繁重,大型运输机首飞、舰载机着舰、直10精彩亮相等新闻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高度关注。

面对这种局面,中航工业把“零泄密”作为重点型号任务和重大科技专项承制单位的考核指标,将安全保密要求与装备研制工作同计划、同部署,推进重大活动精细管理。各单位明确责任分工、保密管理措施、保密条件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安全保密监督检查机制,业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现场保密管理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生产试验现场管控,加大对现场周边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隐患和堵塞漏洞,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型号研制和试验试飞工作安全可控,为武器装备研制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保密环境。

三级管理体制

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实行母子公司体制,有19个直属单位,下辖近200家成员单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员工近50万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最新排名为212位。

偌大一个巨型企业,保密工作怎么管?抓手是什么?

总部、直属单位、成员单位,中航工业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体制,保密工作必须依托于这个体制框架开展分级管理,一级抓一级。根据“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的总体要求,中航工业对各层级的保密业务范围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各自的保密工作职责,并将监督考核作为主要的工作抓手。

“三三会”是监督考核的平台之一,即在每季度第三个月的第三周,由集团公司召开会议,听取各直属单位保密工作情况汇报,检查工作成果。“三三会”还兼有部署下一步任务、通报重要情况、经验共享、协调解决问题等功能。集团公司不仅通过汇报“听其言”,还要通过监督考核的另一个平台——飞行检查来“观其行”,并以通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约谈负责人、下达整改通知书等方式,督促整改落实。对成员单位发生重大保密问题的,要采取“倒查”的方式追究直属单位的责任。最后综合汇报和检查情况,对直属单位进行打分评价,督促其切实负起保密责任。

各直属单位在确保自身保密安全的同时,重点加强对成员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出台实施细则,明确管理责任,细化业务流程,采取业务研讨、内部检查等形式加强监管。这一层级还担负着两项重要职能:一是落实保密工作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决策机制,二是落实重要工作部署、重点工作事项、重大案件情况和保密机构调整报告制度。

各成员单位将保密责任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单位的日常工作,并分解到科室、车间、班组,将保密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和干部聘任,将保密要求融入业务流程,重点做好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涉密项目和涉密信息系统管理,突出监督检查和规范要求的贯彻执行。

三级管理,从董事长、总经理,到一线班组、涉密人员,责任层层细化,压力层层传递,共同抓落实,构建了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保密防范体系。




http://www.cannews.com.cn/2014/0317/82461.shtml




一把手抓保密

由党政一把手担任保密委员会主任,是中航工业的一大特色。

这个特色以集团公司高层为标杆: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担任集团公司保密委主任,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谭瑞松担任集团保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这个特色以真抓实干为内容:林左鸣站在国家安全和航空武器装备战略发展的高度提出:“保密工作,宁可失之于严,不可失之于宽。”他要求保密管理人员:“心要细,手要狠。”仅2013年,林左鸣就对保密工作作出了16次批示。

中航工业总经理谭瑞松多次带队进行保密检查,组织研究保密工作重要事项;副总经理张新国率先垂范,在认证现场考试中获得满分。

要求别人负责,主要领导要首先负起责任。集团公司高层树立榜样,形成了强力的带动效应。

中航发动机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保密委员会主任庞为,积极为保密工作开展提供充足的人、财、物保障,率先成立保密处室,配齐4名保密干部,还同普通员工一道参加保密培训。公司分党组书记、保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锐是专家型领导,他带队进行保密检查,并动手查找问题,处理违规从不手软。

中航工业昌飞董事长、党委书记、保密委员会主任余枫,主动设立公司保密总监,为保密处设2个科级职数,留足保密干部的成长空间。他钻保密、懂保密,可以跟认证专家深入探讨保密管理和信息技术的专业问题。

集团公司、直属单位、成员单位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保密,凝聚共识,调动资源,推动落实,为保密工作实现“零泄密”、巩固保密管理长效机制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1年9月21日,对中航工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集团公司总部以485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一级保密资格认证现场审查。

在集团公司全力推进认证的日子里,林左鸣亲自挂帅,担任总部认证领导小组组长,保密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严格落实奖惩措施。总部认证工作组召开6次工作例会、22次兼职保密员例会,具体部署和协调认证工作。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下设定密、人员、网络和检查4个工作组,分别由防务工程部、人力资源部、科技与信息化部和综合管理部牵头负责定密、人员管理、网络安全、监督检查的专业工作。防务工程部副部长魏朋义作为集团公司定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带队开展定密工作调研,深入研究定密理论,开展定密工作专业培训,引领集团定密方向。科技与信息化部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刘增进对信息安全有独到见解,并将安全意识融入网络防范之中。人力资源部总部人事处处长刘琼抓好总部人员保密管理,从上岗、在岗和离岗3个阶段人员管理的10个环节落实了全方位的管理措施。通过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4个工作组的辛勤工作,形成了保密工作“齐抓共管,各履其职”的大保密格局。集团公司总部还通过保密工作网站、网上考试系统、手机短信、电梯警语等方式,开展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全员保密宣传教育,营造了良好的保密工作氛围。这些做法,得到国家保密资格认证专家组的高度认可。

在做好总部认证的同时,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坚持对所属单位保密认证实施“两会两审”,建立成员单位“二审”情况通报制度和直属单位约谈机制,积极推动全行业保密认证工作的开展,并将各单位保密认证工作列入年度经营计划考核,确保顺利通过认证审查。林左鸣亲自上阵开展约谈工作,利用周六日,与8位直属单位一把手进行了谈话。

随着工作的深入,集团公司认证工作呈现总体上升态势,一级保密资格单位现场审查平均分2010年为474分,2011年为479分,2012年上升为484分。

独树一帜的飞行检查

2012年5月的一天,中航工业“飞行检查”组如天兵天将一般,现身于东北某成员单位的领导面前。而此时,接他们来的司机却愣在那里。原来,飞行检查组在“亮相”前要住宿于另一家未安排飞检的成员单位,凑巧的是,这家单位借用了被检查单位的车辆提供交通保障。次日早晨,不知情的司机拉着检查组一路开进自家大门。

这个“摆乌龙”的桥段,说的就是闻名全国保密系统的“飞行检查”。这项起源于中航工业的活动,特点是“三不一挂钩”,即事先不通知、内容不确定、现场不反馈,检查结果与奖惩挂钩。同时,融入国家安全、机要密码和保卫消防等工作,合称“四合一飞行检查”。

天兵天将也是严兵严将。在检查中,检查组保留现场第一手记录材料,对于发现的严重问题和泄密隐患,现场谈话质询,填写谈话记录并签字留证,必要时对有关设备封存调查。

飞行检查是中航工业坚持“以严为导向,以罚为手段”,努力构建监督检查体系的一个生动体现。

检查事先打招呼,不敢碰问题,不敢处理人,怕露家丑,遮遮掩掩,是当前一些机关单位保密管理薄弱的一个致命短板。中航工业不信这个邪,他们深知,没有“敢查”、“敢罚”,“严”字无从体现。对飞行检查中发现的责任不落实、流程不合理、执行不到位、敷衍塞责等行为,严格责任追究,绝不姑息迁就,绝不怕亮家丑。据统计,2013年,集团公司组织“四合一飞行检查”18家,直属单位交叉检查53家,直属单位检查所属单位58家,实现了年度保密监督检查的全覆盖;对9起违规事件中的84名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开除、撤职、调离,刀刀见血。其中,2名研究所领导被处理,更是引发了强力震撼。

“敢”字当头,使中航工业保密管理跃上新境界,敢于上手查隐患的坚定意志,执着认真的工作态度,一查到底、舍我其谁的果敢作风,不断总结提高发现能力的科学精神,成为新的保密价值观。权威性树立、公平公正环境形成、隐患分析成果实现共享,带动了新风正气的生成,泄密事件高发被遏制,日常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一批不怕查的单位涌现出来。由此,飞行检查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其他部门的仿效。

在飞行检查基础上,中航工业锐意开拓,探索监督检查新模式,持续完善安全保密检查监督体系:组织各直属单位开展交叉检查,要求必须由分管领导带队。2013年,集团公司进一步要求:直属单位要对成员单位进行飞行检查,覆盖率要超过50%;各单位自查,要由单位一把手带队。

培育保密文化

2013年12月19日晚,中航工业保密委员会会议在北京远郊的培训基地举行。会议结束时已近午夜,工作人员驱车80千米赶回京城,但他们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到总部大楼,把涉密笔记本送回单位,第二天归还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办理完毕,已是凌晨1时。对他们来说,这既是习惯使然,也是执行总部《保密工作行为习惯指南》 (简称《指南》)的要求。

中航工业以严为主,但也强调柔性。保密软实力建设,由其保密文化所承载,从而形成了保密工作两翼齐飞、刚柔相济的格局。前述片段中看似平常的一个动作,却在无意之中体现了中航工业保密文化建设的成果。

《指南》涵盖11个业务类别,涉及52个行为习惯,每个习惯包括行为角色、行为指引、操作流程(图)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将保密管理要求流程化,条理性强、形象易懂,对涉密人员保密行为习惯养成和保密文化培育很有帮助。

中航工业通过组织参观展览、专家授课、观看展板、网络答题、案例通报、保密自查、保密征文、谈话提醒等多种途径,强化干部员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忠诚教育,树立保密意识和敌情观念。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指向,就是借助保密文化的培育功能,把保密素养逐步变成日常习惯,达到呼吸般自然、条件反射般回应的“相忘”境界。

2010年,中航工业基于对多起泄密隐患根源的深入分析,在全行业开展了“保家庭幸福工程”: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面向100多家涉密单位的7万余名涉密人员发出《致中航工业涉密人员及家属的一封信》,以增强涉密人员的保密防范意识,发挥家属的监督提醒作用,倡导共建保密良好环境、共享家庭美好生活的理念。同时,针对普遍存在的在家加班情况,组织全体涉密人员对家用计算机和涉密载体进行全面清理,作出不在家加班等保密承诺,共清理移动存储介质13000余个、光盘45000余张;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互联网计算机安全隐患,对全体涉密人员的家用计算机进行全覆盖筛查,确保涉密人员的家用计算机与国家秘密信息彻底绝缘。

管理创新

小张是新入职的员工,第一天到中航工业总部上班。当他兴冲冲地来到分给自己的办公桌前时,却发现桌上空空如也。同事提醒他,应该是进入涉密岗位的手续未办完,所以暂时没有配发办公计算机,让他再等等。

这是一个模拟场景。“小张”的情况,完全在总部保密办的掌控之下。这个“全视之眼”就是保密办2013年建成的综合管控平台。平台的建成是中航工业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保密管理创新的最新成果之一。

综合管控平台基于三个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和载体管理系统。

中航工业总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了“2-3-2”涉密载体集中管控模式,即抓住机要和业务部门两个入口,把握办公厅、领导秘书和各部门3个内部流转节点,控制机要输出和业务工作带出两个出口。在每个部门设置涉密载体监督管理员专职负责部门涉密载体管理,在涉密载体入口环节绑定唯一身份认证的二维条码标签,实现了涉密载体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8个环节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在此基础上,集团公司充分发掘信息资源,通过数据整合,以统一的数据报表展示载体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借此快速查询载体的来源、台账、当前持有人、去向等信息。

除利用载体管理系统外,综合管控平台还可以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中与保密有关的数据抓取出来,从而在更大范围进行数据整合,借助系统的排序、统计功能,进行数据分析挖掘,作出判断,为决策提供支持,实现实时监管。

比如,平台可对具体涉密人员工作状态进行监管:在岗因私出境,可以通过该员出境记录、涉外背景情况进行核对调查,了解最基本的情况,找出可能存在的隐患信息;对入职、离岗全流程管控,少办一个手续都不行,因为平台在“紧盯”着你;个人借用涉密载体在账信息、网上保密知识测试一键提取,轻松方便。此外,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涉密人员的月自查:每月15日,涉密人员进行网上保密自查,保密办可结合网下检查,检验其诚信情况。

初步尝到信息化、数据化甜头的保密办打算在今年对综合管控平台进行功能扩展,提供进一步的信息化保密服务。比如,要把每项审批点都梳理清楚,审批点即风险点,风险点即管控点,这就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创新推动着理念的进步和手段的升级。在保密工作复杂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中航工业保密管理者明白,唯有牢记使命,持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把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不断带上新的境界。

(本文转自《保密工作》杂志2014年第1期)
由党政一把手担任保密委员会主任,是中航工业的一大特色。

----------===========
哪个单位都是这样的。
他们用qq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