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和日系的造车理念:撞出来的差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09:23
[事 件] 农历二00五年腊月三十的晚上,一辆本田飞度车在临沂郯城县李庄镇撞到了路边的树上了,驾驶员当场死亡。FIT车体从引擎仓与驾驶仓结合处完全断裂,引擎仓断裂后向右侧旋转180度。(你站在车尾,可以同时看到两尾灯及两前灯)。驾驶坐椅随底盘严重下陷。
让老捷达给撞的,当时老捷达以50km/h的速度上去的,大获全胜。
[看法与观点]
关于汽车的概念,欧洲人想的是我用它横贯欧洲不能有问题,美国人想的是我从美国的
东海岸开到西海岸它得好使。而日本人在回答中国人责问为什么使两年以后哪哪都是毛
病时,是这么说的:“在日本,你就是天天住在车上,一年也就跑一万公里。谁能想到
你一年就跑五万公里!日本人开3年就换车了,你非得开15年,你怨谁?”
欧美人发明汽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无到有的想象、钻研。日本人学做汽车是为了赚
钱。所以他把别人车上有的拿过来模仿时更多的琢磨怎么做更便宜!日本车打入美洲市
场是在能源紧张,油价上涨的70年代~~它最省油。
大家知道车怎么能省油么?~~车轻!(风阻系数并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风阻系数的
作用是与速度有关的。)为什么在日本车迅速占领市场的时候,欧美人(特别是德国人
!)却不生产同样省油的廉价车与其竞争呢?是因为他们作汽车的目的不一样!
德国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想的是把钢板换成铝合金,这一下成本高得吓人!日本人在
想让汽车轻的时候直接把2个厚的钢板换成0.8的。结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省了油!
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吗?真个这么笨吗?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但却绝不是笨
蛋!
前面说了,因为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二者对汽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又说明了二
者造汽车的目的不同。结果造成什么直接的结果呢?举个例子:两个人各自开着日本车
和德国车以同样的速度撞墙,50公里的时候,日本解说员对驾驶员说:“你看,这是最
新科技:发动机下陷技术,保证不会进入驾驶室造成对驾驶员的伤害;这是利用塌缩吸
能原理制造的三级吸能结构,确保其通过充分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以保障驾驶员的安全
。”(事实却是撞完后,该车已经报废了)。德国的解说员只对驾驶员说了一句话: “看,没 问题。”然后是时速100公里,撞完之后德国解说员不好意思地对驾驶员说:“对不起, 您的车报废了!”日本解说员大声对驾驶员骂道:“活该你死,开这么快,你还敢撞墙 ?”
德国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
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
还能保证人的安全。
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证发动机室比驾驶室更不
结实就行~这样就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安全碰撞试验能过关)。
而这两辆车带给人的直接区别是:日本车每百公里省1~2个油,每开出一万公里,日本
车少花几百块油钱~~前提是别有事故,因为一有事故,日本车用于修车甚至换车的综合
费用要比德国车高很多。(不要只看到德国车的一个保险杠是日本车的几倍,德国车需
要换保险杠的时候,换成是日本车可能已经报废了!)
想一想你买车花了多少钱,你每年能开多少万公里,你就知道省这点油钱对你有没有意
义!而多花这点油钱对你有多大的好处!
人要学会自爱,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像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一定要
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一样。日本人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是尤其不会在乎你中国人的
死活的!
我想说说品质和质量的区别。首先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有位网友问我:“德国在中国卖
的车也减了配置”。还有的网友说:“日本车卖给中国的质量次,在欧美的品质还是不
错的。”
这些朋友说的都有一定道理,这次我就试着分析一下“品质”与“质量”的区别。举一
个例子,有位朋友说:“在国外美女最多的是韩国,大街上到处都是。”大家完全可以
理解,因为基本都是假的。再举个例子是香港电影。好莱坞越来越重视香港电影,但并
不意味着香港电影就有资格与好莱坞相提并论。为什么,因为但凡大卖的香港电影,60
% 以上都能从好莱坞身上找到影子。可以说没有香港电影并不会影响世界电影的发展,
而没有好莱坞将引起世界电影的倒退。举这两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就是想说质量和品
质的差别。什么是质量好,韩国的美女就可以说是质量好!质量的好坏是外界的评价,
是一些客观标准的达标。什么叫品质好,品质好就是好莱坞的电影!香港电影可以拍的
比好莱坞更花哨(只限武打场面)、更血腥、更紧张。但没有了好莱坞,我们将直接失
去的是想象力(香港电影很大程度上只是好莱坞想象力的亚洲演绎
版)。品质是内在的,是内在的对想象力、原创力、生命力的追求!韩国人以他认为美
的标准不断的整下去的结果并不会使韩国的母亲们生出更多符合标准的美女来,只能使
他们的美容业病态的发达。而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民族的自卑!
走了这么远回到汽车上来,同样的道理,日本人可以做到质量好,但他还没有能力做到
品质好。日本人做汽车的初衷是因为这是一个大的赚钱的产业。他现存的大家都知道品
牌的汽车企业基本上是第二三代的,因为第一代的企业已经在前赴后继的冲击美国市场
的过程中伤亡殆尽了。(当时日本没有什么汽车消费市场,他做车就是为了出口)当时
的美国甚至出过专门针对日本车的笑话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懂得了质
量的概念。并且它也做到了这一点~~它可以让使用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挑不出毛病。而这
一切是源于他对欧洲人对汽车品质的追求的模仿上。(到现在日本车在欧洲仍然是没有
什么作为的)
再举个相对专业的例子,欧洲车的功率响应峰值是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的一个平台,而日
本车则只是一个尖点。同样的道理两种车都宣称有ABS系统,德国车通常是ABS自动绑
定EBD的。而日本车在更贵一些的车型上会标着ABS+EBD!就是同样的ABS在极限状态下
的表现也是相差很大的。但这并不影响日本车的质量~~因为绝大多数使用者并不能察觉。
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遇到极限情况。而一旦遇到这种极限情况将是致命的!
品质和质量的差别同样体现在德国车和日本车在对中国销售的车型减配置上。日本人在
对中国销售的汽车减配置上不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有一种病态心理。(具体为什么有
这种病态心理,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在下一次试着分析一下)。德国人减配置是因为中
国人病态的喜欢日本车的心理造成德国车必须降低成本和他拼价格。我说过在国际市场
同档车德国比日本要高1/4~~1/3的价格,德国车更贵,可是双方销量仍然能持平,可见
不是所有的顾客都是傻子。
最后再举个例子。德国人和日本人同时卖羽绒服200元一件。日本人把羽绒掏出来一半
卖180。德国人为了和他拼价格想办法决定少做俩口袋也卖180。中国买主比较以后说:
“德国人的又重又笨还少俩口袋。日本人的又轻又漂亮,多出来的这俩口袋多有用!”
本人决不是危言耸听,准备买车的朋友仔细对照一下他们的减配置明细就可以发现我说
的绝对是真实的。这就是品质和质量的差别,只有当你在三九天的午夜露宿街头时才会
体会到。而此时再明白已经太晚了。
对品质的追求不是什么民族都具备的,它需要一个民族有在文化层面的原创性、独
立性、传承性和开放性。从这一点来看日本和韩国还不具备这个能力~~从韩式美女和日
式汽车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当然我不是一个盲目的民族主义者。我认为我们如果不努力
的话,我们将失去我们这个优秀民族对品质追求的能力。
到了2008年,中国汽车的产能为1800万辆,当年的国内市场预测是600万辆。中国汽车
工业将面临着必须走向世界的局面。如果到时我们没有体现出我们对品质追求的能力而
只是模仿日韩车路又等而下之的话,等待中国汽车工业的将是一场灾难!所有与之相关
的人们都要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包括你我在内的消费者[事 件] 农历二00五年腊月三十的晚上,一辆本田飞度车在临沂郯城县李庄镇撞到了路边的树上了,驾驶员当场死亡。FIT车体从引擎仓与驾驶仓结合处完全断裂,引擎仓断裂后向右侧旋转180度。(你站在车尾,可以同时看到两尾灯及两前灯)。驾驶坐椅随底盘严重下陷。
让老捷达给撞的,当时老捷达以50km/h的速度上去的,大获全胜。
[看法与观点]
关于汽车的概念,欧洲人想的是我用它横贯欧洲不能有问题,美国人想的是我从美国的
东海岸开到西海岸它得好使。而日本人在回答中国人责问为什么使两年以后哪哪都是毛
病时,是这么说的:“在日本,你就是天天住在车上,一年也就跑一万公里。谁能想到
你一年就跑五万公里!日本人开3年就换车了,你非得开15年,你怨谁?”
欧美人发明汽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无到有的想象、钻研。日本人学做汽车是为了赚
钱。所以他把别人车上有的拿过来模仿时更多的琢磨怎么做更便宜!日本车打入美洲市
场是在能源紧张,油价上涨的70年代~~它最省油。
大家知道车怎么能省油么?~~车轻!(风阻系数并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风阻系数的
作用是与速度有关的。)为什么在日本车迅速占领市场的时候,欧美人(特别是德国人
!)却不生产同样省油的廉价车与其竞争呢?是因为他们作汽车的目的不一样!
德国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想的是把钢板换成铝合金,这一下成本高得吓人!日本人在
想让汽车轻的时候直接把2个厚的钢板换成0.8的。结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省了油!
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吗?真个这么笨吗?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但却绝不是笨
蛋!
前面说了,因为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二者对汽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又说明了二
者造汽车的目的不同。结果造成什么直接的结果呢?举个例子:两个人各自开着日本车
和德国车以同样的速度撞墙,50公里的时候,日本解说员对驾驶员说:“你看,这是最
新科技:发动机下陷技术,保证不会进入驾驶室造成对驾驶员的伤害;这是利用塌缩吸
能原理制造的三级吸能结构,确保其通过充分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以保障驾驶员的安全
。”(事实却是撞完后,该车已经报废了)。德国的解说员只对驾驶员说了一句话: “看,没 问题。”然后是时速100公里,撞完之后德国解说员不好意思地对驾驶员说:“对不起, 您的车报废了!”日本解说员大声对驾驶员骂道:“活该你死,开这么快,你还敢撞墙 ?”
德国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
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
还能保证人的安全。
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证发动机室比驾驶室更不
结实就行~这样就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安全碰撞试验能过关)。
而这两辆车带给人的直接区别是:日本车每百公里省1~2个油,每开出一万公里,日本
车少花几百块油钱~~前提是别有事故,因为一有事故,日本车用于修车甚至换车的综合
费用要比德国车高很多。(不要只看到德国车的一个保险杠是日本车的几倍,德国车需
要换保险杠的时候,换成是日本车可能已经报废了!)
想一想你买车花了多少钱,你每年能开多少万公里,你就知道省这点油钱对你有没有意
义!而多花这点油钱对你有多大的好处!
人要学会自爱,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像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一定要
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一样。日本人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是尤其不会在乎你中国人的
死活的!
我想说说品质和质量的区别。首先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有位网友问我:“德国在中国卖
的车也减了配置”。还有的网友说:“日本车卖给中国的质量次,在欧美的品质还是不
错的。”
这些朋友说的都有一定道理,这次我就试着分析一下“品质”与“质量”的区别。举一
个例子,有位朋友说:“在国外美女最多的是韩国,大街上到处都是。”大家完全可以
理解,因为基本都是假的。再举个例子是香港电影。好莱坞越来越重视香港电影,但并
不意味着香港电影就有资格与好莱坞相提并论。为什么,因为但凡大卖的香港电影,60
% 以上都能从好莱坞身上找到影子。可以说没有香港电影并不会影响世界电影的发展,
而没有好莱坞将引起世界电影的倒退。举这两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就是想说质量和品
质的差别。什么是质量好,韩国的美女就可以说是质量好!质量的好坏是外界的评价,
是一些客观标准的达标。什么叫品质好,品质好就是好莱坞的电影!香港电影可以拍的
比好莱坞更花哨(只限武打场面)、更血腥、更紧张。但没有了好莱坞,我们将直接失
去的是想象力(香港电影很大程度上只是好莱坞想象力的亚洲演绎
版)。品质是内在的,是内在的对想象力、原创力、生命力的追求!韩国人以他认为美
的标准不断的整下去的结果并不会使韩国的母亲们生出更多符合标准的美女来,只能使
他们的美容业病态的发达。而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民族的自卑!
走了这么远回到汽车上来,同样的道理,日本人可以做到质量好,但他还没有能力做到
品质好。日本人做汽车的初衷是因为这是一个大的赚钱的产业。他现存的大家都知道品
牌的汽车企业基本上是第二三代的,因为第一代的企业已经在前赴后继的冲击美国市场
的过程中伤亡殆尽了。(当时日本没有什么汽车消费市场,他做车就是为了出口)当时
的美国甚至出过专门针对日本车的笑话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懂得了质
量的概念。并且它也做到了这一点~~它可以让使用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挑不出毛病。而这
一切是源于他对欧洲人对汽车品质的追求的模仿上。(到现在日本车在欧洲仍然是没有
什么作为的)
再举个相对专业的例子,欧洲车的功率响应峰值是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的一个平台,而日
本车则只是一个尖点。同样的道理两种车都宣称有ABS系统,德国车通常是ABS自动绑
定EBD的。而日本车在更贵一些的车型上会标着ABS+EBD!就是同样的ABS在极限状态下
的表现也是相差很大的。但这并不影响日本车的质量~~因为绝大多数使用者并不能察觉。
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遇到极限情况。而一旦遇到这种极限情况将是致命的!
品质和质量的差别同样体现在德国车和日本车在对中国销售的车型减配置上。日本人在
对中国销售的汽车减配置上不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有一种病态心理。(具体为什么有
这种病态心理,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在下一次试着分析一下)。德国人减配置是因为中
国人病态的喜欢日本车的心理造成德国车必须降低成本和他拼价格。我说过在国际市场
同档车德国比日本要高1/4~~1/3的价格,德国车更贵,可是双方销量仍然能持平,可见
不是所有的顾客都是傻子。
最后再举个例子。德国人和日本人同时卖羽绒服200元一件。日本人把羽绒掏出来一半
卖180。德国人为了和他拼价格想办法决定少做俩口袋也卖180。中国买主比较以后说:
“德国人的又重又笨还少俩口袋。日本人的又轻又漂亮,多出来的这俩口袋多有用!”
本人决不是危言耸听,准备买车的朋友仔细对照一下他们的减配置明细就可以发现我说
的绝对是真实的。这就是品质和质量的差别,只有当你在三九天的午夜露宿街头时才会
体会到。而此时再明白已经太晚了。
对品质的追求不是什么民族都具备的,它需要一个民族有在文化层面的原创性、独
立性、传承性和开放性。从这一点来看日本和韩国还不具备这个能力~~从韩式美女和日
式汽车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当然我不是一个盲目的民族主义者。我认为我们如果不努力
的话,我们将失去我们这个优秀民族对品质追求的能力。
到了2008年,中国汽车的产能为1800万辆,当年的国内市场预测是600万辆。中国汽车
工业将面临着必须走向世界的局面。如果到时我们没有体现出我们对品质追求的能力而
只是模仿日韩车路又等而下之的话,等待中国汽车工业的将是一场灾难!所有与之相关
的人们都要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包括你我在内的消费者
顶一下
小日本够狠
小日本的车确实是垃圾,买日本车都是冤大头。但作者也没必要拿德国车美国车来做对比,美国人好,德国人好,也都不是什么活雷锋
誰造车卖车都是为了赚钱。日本也不例外,各家的车有各家的特点,并不是因为一些理念或实现方式的不同就说誰是垃圾,日本毕竟有庞大的汽车产业。中国的汽车产业简直相形见拙。远不是一个量级上的。
胡扯。日本车耐用也是出了名的。要不然怎么会在美国市场站住脚。八十年进口的皇冠,蓝鸟四五十万公里发动机无大修,到处都有。反日货的怎么都不看一看拿这个当例子。
八十年进口的皇冠
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是这图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3 7:50:35编辑过]
再看侧面!毛骨悚然!
[B]以下是引用[I]可想而知[/I]在2005-5-22 21:19:00的发言:[/B][BR]胡扯。日本车耐用也是出了名的。要不然怎么会在美国市场站住脚。八十年进口的皇冠,蓝鸟四五十万公里发动机无大修,到处都有。反日货的怎么都不看一看拿这个当例子。

日本车是发动机什么的耐用点,但是安全系数太低了。
[B]以下是引用[I]可想而知[/I]在2005-5-22 21:19:00的发言:[/B][BR]胡扯。日本车耐用也是出了名的。要不然怎么会在美国市场站住脚。八十年进口的皇冠,蓝鸟四五十万公里发动机无大修,到处都有。反日货的怎么都不看一看拿这个当例子。

第一、八十年代进口日车不是针对中国市场的
第二、根据现标准,45万公里强制报废,你的兰鸟跑到强制报废再超5万都不用发动机大修。。。。。。。。。牛!!我估计日本人自己也不敢打这样的包票。
第三、本人单位没皇冠,有兰鸟,87年进口,抱歉,和您说的差距实在太大。
 http://club.travel.sohu.com/read_art_sub.php?b=shanghai&a=186427&allchildnum=16。。。。。。。 日本产品实行严格的分级制度,明确规定:一流产品在国内销售,二流产品销往欧美,三流产品销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销往中国的产品,元器件都是选择一些较差的材料,有些用户抱怨,日本货真奇怪,质保3年,为什么绝大多数3年多一点就一准坏,就像装了时钟一样。据知情者透露,日本产品质保3年,在芯片和晶体管的选择上,他们就选择那些寿命略高于3年多一点的边角料。

  不同的产品质量,由不同的原材料支撑,生产工艺也不相同,这完全由生产成本所决定。日本人销往欧美国家的产品,采用的是一套生产标准以及质检标准,而销往中国大陆的产品,则采用另一套生产标准以及质检标准,两种标准下的生产成本大不一样,产品质量差别很大。。。。。。。。。。
早就知道德国车结实,日本车不耐撞。
目前情况下,还是买耐撞一点的车好~
命只有一条,犯不着冒险~~
偶个人一直认为,好车只有到欧洲去找~
中国人对日本人有民族情绪当然可以理解,但是用不科学的以讹传讹的方法来表达这种情绪就不对了。
事实上,现在各家的车体钢板厚度差别很小,并不是象楼主说的日本人把2个(2个什么,毫米还是丝)减少为0.8(什么单位)。实际相差大约在0.05到0.08毫米之间,这样的差别不足以影响到碰撞强度。开过车的朋友应该知道,超过90km的时速出事故,东风卡车一样完蛋。
比如,发动机下沉技术,法国车、美国车、日本车都在用,这被业界确认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措施,拿这个去说事只能显得自己知识不足。在结构设计上,60年代以后出现的概念叫破损安全,就是用结构破损的时候吸收能量,保证人的安全,F1(formula one)就是这样的设计,撞车的时候大家看到碎片横飞,车轮很容易就脱落了,并不是F1做不出高强度的车身,而是设计就是这样。飞机也是这样,AH64,UH60在坠毁的时候,前起落架超过吸收极限的时候就直接顶掉发动机和减速器来吸收碰撞能量。这样的设计并不是日本人独创。相反,一般认为应用破损安全设计的西方飞机比结构安全设计的苏联飞机有更高的安全性。
还有ABS+EBD的问题。EBD就是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为什么德国车用的比较多呢?因为奔驰和宝马的车型绝大部分是后轮驱动,后轮驱动的车相对前轮驱动表现为转向过度,所以EBD是需要的。而同样的德国车,比如前轮驱动的奥迪(quattro的除外)或者大众的其他车辆,使用前轮驱动的EBD就不是必要的,同样前轮驱动的法国车,日本车也是这样。
看看美国市场的销售情况也是这样。中国人爱惜自己的生命,美国人也不会把自己的小命不当一回事,人家也不傻。至于事故照片,A4也有包裹在树上的,奔驰宝马不一样在国内被砸吗?在美国JDpower的统计里面,连续好几年丰田、本田的车百辆故障都是最少的,德国车已经被甩在后面了。最近大众的高管也承认“要(在美国市场)改变大众车品质不佳形象,也需要十几年时间”。
我不是说就鼓励大家买日本车。但是我们绝对不能用编造谎言的办法来蒙骗自己,就象所谓练神拳可以挡住洋枪洋炮一样。
你堂堂正正的说“日本车质量好,但是我就是不买,因为你没有清算历史!”这才是受人尊敬的为人!
同意上面这位兄弟的话,特别是最后一句。
另外,想toyota 现在在美国买的那么好,难道老美都是笨蛋么,虽然确实有不少。
现在日本人做出了一种电动车,8个轮子的,叫什么ellica,全电驱动,最高400km/h,0-400m加速时间,15秒,0.4G,加速型11秒,0.8G。满电,200km/320km,0-70%充电时间4分/30分。
我觉得这个是个方向,就算要用燃料发电的话,至少可以消化我国的煤炭资源

我倒是觉得刚好反过来的,这和反日货没有关系吧?
日本车的使用目的本来就不是没完没了的用来在极限状态下折腾的啊……
要安全,买沃尔沃……
VOLVO这个车也就是曾经宣传过的“安全第一的车”,要看安全就去看同样是楼主的另一个贴子,VOLVO S60撞上VOLVO卡车。现在车辆的安全技术都差不多,VOLVO也只不过是个中档车,广告宣传不必当真。真正的驾驶安全来自于时刻谨慎的驾驶态度和刹车,有点离题了。
说到“没完没了的用来在极限状态下折腾”,大家可以看看每天躲飞机轰炸的塔利班用的什么车——LAND-CRUISER,中东、非洲也一样。还可以看看欧洲人用来环游世界的是什么车——LAND ROVER DISCOVER或者LAND-CRUISER。在西藏算不算极限条件,至少算条件恶劣吧。孔繁森用的什么车?LAND-CRUISER。在西藏大多数都是这个车,甚至还有20年以上车龄的60/62。
爱我们的国家,不是语言上诋毁别人。我们正视别人的先进发达,但是就不等于我们要淡化我们胸中的愤怒!日本的汽车,机床,电器,船舶等很多方面在世界上都排在前列。我们诅咒,或者编造谎言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能欺骗自己。正确的态度是承认现实,学习、借鉴、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别人的长处来发展自己,这样才有希望!
[B]以下是引用[I]JamesBond[/I]在2005-5-24 10:27:00的发言:[/B][BR]目前情况下,还是买耐撞一点的车好~
命只有一条,犯不着冒险~~
偶个人一直认为,好车只有到欧洲去找~

呵呵
说的对哦
所以我支持开捍马上街
坦克能开上去的话更好~
从汽车方面体现出两个民族的特点。。。。。
德国人永远将得到别人的尊重。。。象伟大的日耳曼骑士一样。。。
日本人呢?我们永远叫他倭猪。。。。
看看今年汽车之友的第7期的介绍,在欧洲,只要汽车排量在0.8升以上的轿车都必须同时拥有ABS和EBD,什么叫EBD不怎么必要,EBD对于雨天的公路行驶的安全性是很有必要的,特别对于紧急刹车而言,有EBD配合ABS使用是很好的,在欧洲,早在1997年,福特欧洲分部(总部和工厂主要在德国)和欧宝(本是与奥迪齐名的德国汽车生产商,后被美国通用收购)都在自己的全系列车型上标配了ABS+EBD,只是更高的车型上配置上才用ESP
[B]以下是引用[I]疯牛病[/I]在2005-5-24 11:26:00的发言:[/B][BR]中国人对日本人有民族情绪当然可以理解,但是用不科学的以讹传讹的方法来表达这种情绪就不对了。
事实上,现在各家的车体钢板厚度差别很小,并不是象楼主说的日本人把2个(2个什么,毫米还是丝)减少为0.8(什么单位)。实际相差大约在0.05到0.08毫米之间,这样的差别不足以影响到碰撞强度。开过车的朋友应该知道,超过90km的时速出事故,东风卡车一样完蛋。
比如,发动机下沉技术,法国车、美国车、日本车都在用,这被业界确认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措施,拿这个去说事只能显得自己知识不足。在结构设计上,60年代以后出现的概念叫破损安全,就是用结构破损的时候吸收能量,保证人的安全,F1(formula one)就是这样的设计,撞车的时候大家看到碎片横飞,车轮很容易就脱落了,并不是F1做不出高强度的车身,而是设计就是这样。飞机也是这样,AH64,UH60在坠毁的时候,前起落架超过吸收极限的时候就直接顶掉发动机和减速器来吸收碰撞能量。这样的设计并不是日本人独创。相反,一般认为应用破损安全设计的西方飞机比结构安全设计的苏联飞机有更高的安全性。
还有ABS+EBD的问题。EBD就是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为什么德国车用的比较多呢?因为奔驰和宝马的车型绝大部分是后轮驱动,后轮驱动的车相对前轮驱动表现为转向过度,所以EBD是需要的。而同样的德国车,比如前轮驱动的奥迪(quattro的除外)或者大众的其他车辆,使用前轮驱动的EBD就不是必要的,同样前轮驱动的法国车,日本车也是这样。
看看美国市场的销售情况也是这样。中国人爱惜自己的生命,美国人也不会把自己的小命不当一回事,人家也不傻。至于事故照片,A4也有包裹在树上的,奔驰宝马不一样在国内被砸吗?在美国JDpower的统计里面,连续好几年丰田、本田的车百辆故障都是最少的,德国车已经被甩在后面了。最近大众的高管也承认“要(在美国市场)改变大众车品质不佳形象,也需要十几年时间”。
我不是说就鼓励大家买日本车。但是我们绝对不能用编造谎言的办法来蒙骗自己,就象所谓练神拳可以挡住洋枪洋炮一样。
你堂堂正正的说“日本车质量好,但是我就是不买,因为你没有清算历史!”这才是受人尊敬的为人!

这佩服你能写这么多,但有必要跟完全不懂汽车技术又不懂车的人说这么多吗?
[B]以下是引用[I]覆灭东瀛[/I]在2005-6-7 4:31:00的发言:[/B][BR]看看今年汽车之友的第7期的介绍,在欧洲,只要汽车排量在0.8升以上的轿车都必须同时拥有ABS和EBD,什么叫EBD不怎么必要,EBD对于雨天的公路行驶的安全性是很有必要的,特别对于紧急刹车而言,有EBD配合ABS使用是很好的,在欧洲,早在1997年,福特欧洲分部(总部和工厂主要在德国)和欧宝(本是与奥迪齐名的德国汽车生产商,后被美国通用收购)都在自己的全系列车型上标配了ABS+EBD,只是更高的车型上配置上才用ESP

唉!在我国,很多低档车为了降低价格连安全气囊和ABS都没有呢!如果要装就得加钱;但在国外,现在没有这两项设施的汽车根本就不能算一台完整的汽车,但在国内就能销售,这种情况下你还能要求必需要有EBD吗?
俺想买辆15W左右滴,看来只能买个国产的将就着了。
哎 行家来句话吧 到底国产日本车能不能买?
俺相信银子少的人民大众还是占多数D...
大家还是期待一下红旗吧
[em01]
[B]以下是引用[I]wlf[/I]在2005-6-7 23:33:00的发言:[/B][BR]哎 行家来句话吧 到底国产日本车能不能买?
俺相信银子少的人民大众还是占多数D...

在这里你是不会得到客观的答案的,这里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都明显带着某种强烈的情绪,而且这里对汽车有比较切身的感受的人其实并不多,劝你还是去专业的汽车论坛里面找答案吧!
在实现消费需求的前提下,在我们对产品质量功能价格的要求满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先买国产货,其次中西合资,其次中日合资,其次西方,万不得以之下才选择日本.如果说某技术全世界只有日本有或者只能从日本弄到,那我们还求之不得呢.但是汽车又不是只有日本生产,我们应该有所选择.毕竟我们是中国人啊
同样是长安的产品,大家对比下长安铃木的车和长安福特的车就可以看出日系和欧美系的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