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巡航中的两位英模人物:陆炳礼和三郎·旺尔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32:24
陆炳礼 浑身是胆扬国威

http://elite.youth.cn/gnb/201402/t20140214_4665561.htm

2014-02-14 14:16:00  来源:中华儿女报刊社  编辑:凤栖


陆炳礼(中)与邻国警方合影

  在享誉世界的湄公河四国联合执法中,他曾带队援助老挝10个月,出生军人家庭的他用忠诚和刚毅为中国边防赢得了至高荣誉。

  陆炳礼的愿望是,随着四国巡航执法未来会增加巡航密度,“小白旗”会越来越少。

  文/本刊记者 董颖 实习记者/卫玉丹

  湄公河并非缅甸主要的贸易通道,但由于其流经盛产鸦片及制毒贩毒猖獗的“金三角”地区,且民族地方武装林立,一直带着神秘险峻的色彩;又因为震惊国人的“湄公河惨案”,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来到澜沧江湄公河畔,震撼我们的不是这滚滚黄色江水和巍巍青山,也不是江上的船来船往,而是水上支队队员们清一色黝黑的肤色,那是经过多少日晒雨淋才凝固成的忠诚底色,正是这种不渝的底色,让昔日犯罪猖獗的“金三角”变成惠及边疆各族群众的“绿三角”。

  在享誉世界的湄公河四国联合执法中,有一名中国警官曾带队援助老挝10个月,在周边环境极度复杂,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他机智果敢,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了援外培训、湄公河护航救助任务,得到中老双方高度赞扬,荣立一等功,并被老挝国防部授予“友谊勋章”。他,就是两次率队援老的云南边防总队水上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陆炳礼。出生军人家庭的他用忠诚和刚毅为中国边防赢得了至高荣誉。

  出国执法第一次

  “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意义重大,中老双方紧密配合,确保了湄公河水域治安稳定及中老商船、人员的安全;联络点中方工作组前期开展的各项工作都非常出色,我代表老挝国防部对中方工作组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是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当斋中将视察孟莫联络点工作时,对陆炳礼和他的7名队员所作出的高度评价。

  今年38岁的陆炳礼,英气威武,在家中弟兄9人中排行老八。受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父亲影响,哥9个里先后5人进了部队。“从小就梦想当兵”的陆炳礼也于18岁入伍到解放军,后调入保山公安边防支队。

  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袭,13名中国籍船员被残忍杀害。震惊世界的惨案给湄公河这条昔日船只人员往来频繁、商贸活动广茂兴盛的黄金水道蒙上了恐怖阴霾。导致这里一度封航,众多船员被迫改行。

  为保障水道上往来商船的安全,中、老、缅、泰四国决定自2011年12月10日开始,在湄公河流域开展联合巡逻执法工作。云南边防决定成立水上支队。

  接到水上支队集结通知的那天,陆炳礼正在老家休假。陆炳礼说,来不及也不敢跟家人交代,当晚,他就收拾好行李物品,连夜从老家赶到保山,完成一些工作上的交接,8日到总队报到,9日就到了西双版纳。

  水上支队从全国十个总队(含云南)抽调了342名素质过硬的官兵,边造船边特招船长,同时对大家进行一个月的培训,包括船艇业务知识、国际礼仪、海洋法、外事活动和执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特别是针对中老缅泰四国联合声明里专门强调的一些问题以及湄公河流域的相关规定,加强专业技能,突出实战。

  准备首航的同时,支队也在选拔一支援老工作组,就是由陆炳礼带队的8名官兵。他们将于12月10日随首航的执法船队到孟莫。

  “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老挝军方也派出了一些相关人员来参加我们的培训,他们过来后,我们进行了交流,掌握了湄公河沿线的一些情况,通过他们收集的信息,对我们的办案人员过去执勤做一个心理疏导和心理准备,同时也通过网上收集了一些金三角的信息。”陆炳礼说。

  出发前,陆炳礼心里压力很大,谁也不能预料出去以后会遇到什么情况。“后来到老挝才知道,也就在我们首航的头一天(12月9日),大毒枭糯康因为毒品的贩运被老挝拦截与老方发生了交火,老方打死了糯康的一部分人员,缴获了一些毒品和现金,后来糯康又专门组织团伙人员到老挝去抢。”正是在这种危机四伏的情况下,陆炳礼临危受命带领7名成员走出国门奔赴老挝。

  临危受命挑大梁

  “当时最先说是去三个月,后来说半年,再后来说到教会为止,没想到一拖拖了十个月。”——在老挝的这10个月当中,最让陆炳礼揪心难安的就是队员们的安全问题。因为对周边环境不熟悉,国情、人文、地理都有很大的差异,同时环境也复杂,“在那边只能靠自己去适应环境”。

  “其实我当时心里也没底!”陆炳礼说,“到了那边最大的挑战就是安全问题。还要考虑的是代表国家形象,处理问题要得体,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一些涉外事件,在工作上造成被动。”

  首航时,由于老方过来的17个人不懂船上的知识,工作主要是中方来做,中方仅有的8个人,2个开船,1个戗帆,1个机电,1个通信,人手不够,陆炳礼和翻译临时上阵托缆绳,一起边学边做。

  开出去以后,我方官兵的第一感觉就是“情况很复杂”。舰艇刚从国内港出发时,老方成员就人手一枪。老方的国防部翻译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问我方队员“枪上实弹了没有”,陆炳礼表示在中国水域没必要,翻译问:“不上实弹,一会儿发生战争怎么办?”到了中老缅三国交界的水域,老方再一次坚持让中方队员上实弹,我方队员就在前面架了武器,以备不测。

  虽然架了机枪,陆炳礼和同伴却并没有在意,可是接下来越走大家越觉得不对劲。队员们发现,两岸的沿线都安排了警戒哨,老挝人都上了实弹,缅甸军人上来的时候,一下上了35人,到了思特区以后,缅甸的三角洲部队又上了30多人。老方一看缅方的架势,加上之前糯康声称要对首航进行袭击的消息,也立刻又送上来一批枪,一时弄得人心惶惶。

  到老挝的第一天,中方的办事人员同老挝有关部门把需要协商的事办完后,就回国了。陆炳礼等援老人员留在船上,老方又抽调15名士兵过来,还配送了一批武器上船,包括相对重型的火箭弹、火箭筒发射器。

  没想到,军舰抵达金三角码头的第一天,距离金三角8公里的一个地方就发生了爆炸案,“老方的兵因为没经历过这些,被吓得够呛。我们在云南保山的时候参与处置过边境突发事件,所以在这方面相对有经验。”但是队员们也担心,纷纷问陆炳礼怎么办。

  到达驻地,陆炳礼马上找老方协商安全问题,向老方提出“必须保证我们的安全”。但是他心里很清楚,当时老挝的情况很复杂,全面预防起来很难。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巡航的船停在江上,对面就是缅甸,一江之隔,既有缅甸政府军驻扎,又是糯康活动的范围。如此近距离,对方如果要攻击巡逻艇,一个火箭筒就可以了。而晚上江面上仍有小船,小木船很容易携带炸弹无声无息地靠近。或者船上绑了炸弹,手机遥控靠近舰艇施爆。

  援老专家组的营房就设在孟莫码头,在一间茅草房中设老挝军方哨卡后,有几栋红顶白墙的营房矗立在山脚下。其中单独用铁丝网围起来的一栋墙面为中国警方专用蓝色的房屋,就是陆炳礼和战友们的营地。这里距离金三角码头只7公里左右,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出国之前部队给我们配了一批武器,三支95自动步枪和两支手枪,8个人配了5支枪用于自卫。”陆炳礼说。

  就是在这样危机四伏的境况下,陆炳礼整整10个月坚持开展援老培训、查缉等工作。

  国际支援成果显

  在陆炳礼率组援老之前,老挝方面尚没有海军,连最基本的快艇也没有。所以我方专家组到了那边,等于是帮助老方组建了第一支“海军”。教学工作,还要从最基本的纪律建构等各方面做起,这其中涉及方方面面的磨合与协商。

  第一,老方保障困难,我们的队员只能在买菜的时候分给他们一些。陆炳礼就和老方经济司令员协调,需要老方在经济保障上到位,否则没法开展工作。最终把老方士兵的伙食费提高到一天5元,这在老挝军队是最高的伙食标准。

      第二,老挝部队到点就要休息,多一分钟都不行。陆炳礼和老挝军方协商,“8小时内,把参加培训的人员纳入中方管理模式来管理”。

      第三,着装问题。老方官兵很随意,上班穿着便装、拖鞋就来了,枪也是个人保管,下班后可以带走。援老专家组要求老方官兵,上班期间必须着老挝军方规定的着装,培训期间着迷彩服,其他活动可以穿便装,但是必须穿鞋子。通过纠正生活习惯使他们慢慢规范起来。

      第四,教学。由于老方与我方的文化差异很大,所以陆炳礼引导教员们备课时尽量通俗易懂、简化为主。

  在老挝的10个月里,陆炳礼和援老专家组累计培训老挝学员43人次,开展了专业理论授课、船艇组织管理、船艇操纵训练、船艇维护保养等科目训练培训825课时,圆满地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了老挝军方的高度肯定。由于表现突出,陆炳礼荣立一等功,老挝国防部还向他颁发了一枚“友谊勋章”。我国公安部领导对陆炳礼说:“长期在外工作辛苦了,你为咱边防争了光,为祖国争了光。”

  “犯罪克星”震四方

  “神警雄风,犯罪克星”“危难之时显身手”“豪情写忠诚,热血铸警魂”这都是援老专家组收到的锦旗,根据上级安排,援老工作组除了承担援外教学培训外,还负责湄公河流域商船的武装护航及船舶救助等任务。在孟莫联络点工作期间,陆炳礼带领队员参与武装护航6次,护送商船25艘,成功实施水上救助7次,救助搁浅商船14艘。

  2012年2月22日下午,水上支队援老专家组像往常一样正在开展航行训练。17时30分,陆炳礼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电话一接通,另一边就传来了急促的声音“巡逻执法队吗?我们遭到枪袭,赶快来救救我们……”中国籍商船“海鹏号”船主报警称:7艘中国籍商船在下行行驶至回龙河口水域时,遭到不明身份武装分子袭击,本来往下航行的船队听到枪声后,便调头回龙河口处老方一侧岸边停靠并紧急求救。

  陆炳礼一边将情况向联合指挥部报告,一边积极协调老挝军方一同前往救援中国籍商船。晚21时,通过三个小时的夜航后援老专家组带领执法船赶到了商船受困地,对中国籍商船进行了警戒保护,并于23日护送七艘中国籍商船及三艘老挝籍商船安全抵达金木棉码头。临别时,船主老李握住陆炳礼的双手激动地说:“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们昨晚怕是没命了,有你们在,我们放心了。”

  2013年1月17日,再次率队赴老挝孟莫联络点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中方指挥长的陆炳礼,带领15名官兵与老挝军方驻联络点官兵共同完成联络点各项工作任务。3月19日12时,陆炳礼接到“458”专案中方工作组紧急案情通报:“晨宇”号商船将运输大量毒品可疑物途经老挝孟莫水域。陆炳礼当即为官兵们作了简短战前动员部署。

  经与老挝军方启动联合执法合作机制,对途经孟莫的船只进行拦截查缉,未发现可疑船只。16时,案情突变,“晨宇”号可疑船停靠在距离孟莫码头约60公里的上游孟巴里奥水域。

  陆炳礼临时抽调了中老双方40名精干官兵组建突击查缉组,分乘4艘摩托艇前往目标水域,他担任4号摩托艇的艇长,并负责编队后方的安全警戒。接近“晨宇”号后,他带领战斗员迅速登临目标船,并立即控制了可疑船只及人员。

  经清查,嫌疑人岩叫不在其中,陆炳礼随即组织中老官兵对每个舱室逐一进行搜查,当搜查到卫生间时,门紧闭着,他一脚把门揣开,见一人假装上厕所,“叫什么名字?”“岩叫。”陆炳礼闻声一个“拉肘别臂”将其按倒在地。抓捕中岩叫将陆炳礼的左臂抓出了一道10cm的血口,陆炳礼顾不上疼痛,将嫌犯制服后,组织人员对全船进行检查,当场查获毒品可疑物579.7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谈起家人,这个身高1米8的硬汉声音哽咽满是愧疚。从2003年结婚到现在,10年的时间夫妻一直两地分居,妻子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已经辞去福利优厚的昆明机场的工作,回到家照顾和接送上学的孩子。而面对老母亲,陆炳礼则根本没敢告知实情。

  湄公河航道情况复杂,滩险水急,礁石林立,船只极易搁浅,联合巡逻执法编队凭借过硬的本领顺利完成了10余次巡航。开展联合巡逻执法以来,湄公河航运船舶增加37.4%,进出口货物增加25%,进出中国关累、老挝孟莫、缅甸万崩、泰国清盛的船舶数量已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沿岸群众满意度、安全感明显提升。

  陆炳礼告诉记者,“以前沿路经过的很多国外船只除了悬挂本国国旗外,还在国旗下方挂一面小白旗,据说是给缅甸割据武装交了保护费后挂上的。我的愿望是,随着四国巡航执法未来会增加巡航密度,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让‘恐怖之河’变成‘平安之河’。”陆炳礼 浑身是胆扬国威

http://elite.youth.cn/gnb/201402/t20140214_4665561.htm

2014-02-14 14:16:00  来源:中华儿女报刊社  编辑:凤栖


陆炳礼(中)与邻国警方合影

  在享誉世界的湄公河四国联合执法中,他曾带队援助老挝10个月,出生军人家庭的他用忠诚和刚毅为中国边防赢得了至高荣誉。

  陆炳礼的愿望是,随着四国巡航执法未来会增加巡航密度,“小白旗”会越来越少。

  文/本刊记者 董颖 实习记者/卫玉丹

  湄公河并非缅甸主要的贸易通道,但由于其流经盛产鸦片及制毒贩毒猖獗的“金三角”地区,且民族地方武装林立,一直带着神秘险峻的色彩;又因为震惊国人的“湄公河惨案”,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来到澜沧江湄公河畔,震撼我们的不是这滚滚黄色江水和巍巍青山,也不是江上的船来船往,而是水上支队队员们清一色黝黑的肤色,那是经过多少日晒雨淋才凝固成的忠诚底色,正是这种不渝的底色,让昔日犯罪猖獗的“金三角”变成惠及边疆各族群众的“绿三角”。

  在享誉世界的湄公河四国联合执法中,有一名中国警官曾带队援助老挝10个月,在周边环境极度复杂,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他机智果敢,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了援外培训、湄公河护航救助任务,得到中老双方高度赞扬,荣立一等功,并被老挝国防部授予“友谊勋章”。他,就是两次率队援老的云南边防总队水上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陆炳礼。出生军人家庭的他用忠诚和刚毅为中国边防赢得了至高荣誉。

  出国执法第一次

  “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意义重大,中老双方紧密配合,确保了湄公河水域治安稳定及中老商船、人员的安全;联络点中方工作组前期开展的各项工作都非常出色,我代表老挝国防部对中方工作组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是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当斋中将视察孟莫联络点工作时,对陆炳礼和他的7名队员所作出的高度评价。

  今年38岁的陆炳礼,英气威武,在家中弟兄9人中排行老八。受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父亲影响,哥9个里先后5人进了部队。“从小就梦想当兵”的陆炳礼也于18岁入伍到解放军,后调入保山公安边防支队。

  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袭,13名中国籍船员被残忍杀害。震惊世界的惨案给湄公河这条昔日船只人员往来频繁、商贸活动广茂兴盛的黄金水道蒙上了恐怖阴霾。导致这里一度封航,众多船员被迫改行。

  为保障水道上往来商船的安全,中、老、缅、泰四国决定自2011年12月10日开始,在湄公河流域开展联合巡逻执法工作。云南边防决定成立水上支队。

  接到水上支队集结通知的那天,陆炳礼正在老家休假。陆炳礼说,来不及也不敢跟家人交代,当晚,他就收拾好行李物品,连夜从老家赶到保山,完成一些工作上的交接,8日到总队报到,9日就到了西双版纳。

  水上支队从全国十个总队(含云南)抽调了342名素质过硬的官兵,边造船边特招船长,同时对大家进行一个月的培训,包括船艇业务知识、国际礼仪、海洋法、外事活动和执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特别是针对中老缅泰四国联合声明里专门强调的一些问题以及湄公河流域的相关规定,加强专业技能,突出实战。

  准备首航的同时,支队也在选拔一支援老工作组,就是由陆炳礼带队的8名官兵。他们将于12月10日随首航的执法船队到孟莫。

  “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老挝军方也派出了一些相关人员来参加我们的培训,他们过来后,我们进行了交流,掌握了湄公河沿线的一些情况,通过他们收集的信息,对我们的办案人员过去执勤做一个心理疏导和心理准备,同时也通过网上收集了一些金三角的信息。”陆炳礼说。

  出发前,陆炳礼心里压力很大,谁也不能预料出去以后会遇到什么情况。“后来到老挝才知道,也就在我们首航的头一天(12月9日),大毒枭糯康因为毒品的贩运被老挝拦截与老方发生了交火,老方打死了糯康的一部分人员,缴获了一些毒品和现金,后来糯康又专门组织团伙人员到老挝去抢。”正是在这种危机四伏的情况下,陆炳礼临危受命带领7名成员走出国门奔赴老挝。

  临危受命挑大梁

  “当时最先说是去三个月,后来说半年,再后来说到教会为止,没想到一拖拖了十个月。”——在老挝的这10个月当中,最让陆炳礼揪心难安的就是队员们的安全问题。因为对周边环境不熟悉,国情、人文、地理都有很大的差异,同时环境也复杂,“在那边只能靠自己去适应环境”。

  “其实我当时心里也没底!”陆炳礼说,“到了那边最大的挑战就是安全问题。还要考虑的是代表国家形象,处理问题要得体,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一些涉外事件,在工作上造成被动。”

  首航时,由于老方过来的17个人不懂船上的知识,工作主要是中方来做,中方仅有的8个人,2个开船,1个戗帆,1个机电,1个通信,人手不够,陆炳礼和翻译临时上阵托缆绳,一起边学边做。

  开出去以后,我方官兵的第一感觉就是“情况很复杂”。舰艇刚从国内港出发时,老方成员就人手一枪。老方的国防部翻译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问我方队员“枪上实弹了没有”,陆炳礼表示在中国水域没必要,翻译问:“不上实弹,一会儿发生战争怎么办?”到了中老缅三国交界的水域,老方再一次坚持让中方队员上实弹,我方队员就在前面架了武器,以备不测。

  虽然架了机枪,陆炳礼和同伴却并没有在意,可是接下来越走大家越觉得不对劲。队员们发现,两岸的沿线都安排了警戒哨,老挝人都上了实弹,缅甸军人上来的时候,一下上了35人,到了思特区以后,缅甸的三角洲部队又上了30多人。老方一看缅方的架势,加上之前糯康声称要对首航进行袭击的消息,也立刻又送上来一批枪,一时弄得人心惶惶。

  到老挝的第一天,中方的办事人员同老挝有关部门把需要协商的事办完后,就回国了。陆炳礼等援老人员留在船上,老方又抽调15名士兵过来,还配送了一批武器上船,包括相对重型的火箭弹、火箭筒发射器。

  没想到,军舰抵达金三角码头的第一天,距离金三角8公里的一个地方就发生了爆炸案,“老方的兵因为没经历过这些,被吓得够呛。我们在云南保山的时候参与处置过边境突发事件,所以在这方面相对有经验。”但是队员们也担心,纷纷问陆炳礼怎么办。

  到达驻地,陆炳礼马上找老方协商安全问题,向老方提出“必须保证我们的安全”。但是他心里很清楚,当时老挝的情况很复杂,全面预防起来很难。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巡航的船停在江上,对面就是缅甸,一江之隔,既有缅甸政府军驻扎,又是糯康活动的范围。如此近距离,对方如果要攻击巡逻艇,一个火箭筒就可以了。而晚上江面上仍有小船,小木船很容易携带炸弹无声无息地靠近。或者船上绑了炸弹,手机遥控靠近舰艇施爆。

  援老专家组的营房就设在孟莫码头,在一间茅草房中设老挝军方哨卡后,有几栋红顶白墙的营房矗立在山脚下。其中单独用铁丝网围起来的一栋墙面为中国警方专用蓝色的房屋,就是陆炳礼和战友们的营地。这里距离金三角码头只7公里左右,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出国之前部队给我们配了一批武器,三支95自动步枪和两支手枪,8个人配了5支枪用于自卫。”陆炳礼说。

  就是在这样危机四伏的境况下,陆炳礼整整10个月坚持开展援老培训、查缉等工作。

  国际支援成果显

  在陆炳礼率组援老之前,老挝方面尚没有海军,连最基本的快艇也没有。所以我方专家组到了那边,等于是帮助老方组建了第一支“海军”。教学工作,还要从最基本的纪律建构等各方面做起,这其中涉及方方面面的磨合与协商。

  第一,老方保障困难,我们的队员只能在买菜的时候分给他们一些。陆炳礼就和老方经济司令员协调,需要老方在经济保障上到位,否则没法开展工作。最终把老方士兵的伙食费提高到一天5元,这在老挝军队是最高的伙食标准。

      第二,老挝部队到点就要休息,多一分钟都不行。陆炳礼和老挝军方协商,“8小时内,把参加培训的人员纳入中方管理模式来管理”。

      第三,着装问题。老方官兵很随意,上班穿着便装、拖鞋就来了,枪也是个人保管,下班后可以带走。援老专家组要求老方官兵,上班期间必须着老挝军方规定的着装,培训期间着迷彩服,其他活动可以穿便装,但是必须穿鞋子。通过纠正生活习惯使他们慢慢规范起来。

      第四,教学。由于老方与我方的文化差异很大,所以陆炳礼引导教员们备课时尽量通俗易懂、简化为主。

  在老挝的10个月里,陆炳礼和援老专家组累计培训老挝学员43人次,开展了专业理论授课、船艇组织管理、船艇操纵训练、船艇维护保养等科目训练培训825课时,圆满地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了老挝军方的高度肯定。由于表现突出,陆炳礼荣立一等功,老挝国防部还向他颁发了一枚“友谊勋章”。我国公安部领导对陆炳礼说:“长期在外工作辛苦了,你为咱边防争了光,为祖国争了光。”

  “犯罪克星”震四方

  “神警雄风,犯罪克星”“危难之时显身手”“豪情写忠诚,热血铸警魂”这都是援老专家组收到的锦旗,根据上级安排,援老工作组除了承担援外教学培训外,还负责湄公河流域商船的武装护航及船舶救助等任务。在孟莫联络点工作期间,陆炳礼带领队员参与武装护航6次,护送商船25艘,成功实施水上救助7次,救助搁浅商船14艘。

  2012年2月22日下午,水上支队援老专家组像往常一样正在开展航行训练。17时30分,陆炳礼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电话一接通,另一边就传来了急促的声音“巡逻执法队吗?我们遭到枪袭,赶快来救救我们……”中国籍商船“海鹏号”船主报警称:7艘中国籍商船在下行行驶至回龙河口水域时,遭到不明身份武装分子袭击,本来往下航行的船队听到枪声后,便调头回龙河口处老方一侧岸边停靠并紧急求救。

  陆炳礼一边将情况向联合指挥部报告,一边积极协调老挝军方一同前往救援中国籍商船。晚21时,通过三个小时的夜航后援老专家组带领执法船赶到了商船受困地,对中国籍商船进行了警戒保护,并于23日护送七艘中国籍商船及三艘老挝籍商船安全抵达金木棉码头。临别时,船主老李握住陆炳礼的双手激动地说:“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们昨晚怕是没命了,有你们在,我们放心了。”

  2013年1月17日,再次率队赴老挝孟莫联络点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中方指挥长的陆炳礼,带领15名官兵与老挝军方驻联络点官兵共同完成联络点各项工作任务。3月19日12时,陆炳礼接到“458”专案中方工作组紧急案情通报:“晨宇”号商船将运输大量毒品可疑物途经老挝孟莫水域。陆炳礼当即为官兵们作了简短战前动员部署。

  经与老挝军方启动联合执法合作机制,对途经孟莫的船只进行拦截查缉,未发现可疑船只。16时,案情突变,“晨宇”号可疑船停靠在距离孟莫码头约60公里的上游孟巴里奥水域。

  陆炳礼临时抽调了中老双方40名精干官兵组建突击查缉组,分乘4艘摩托艇前往目标水域,他担任4号摩托艇的艇长,并负责编队后方的安全警戒。接近“晨宇”号后,他带领战斗员迅速登临目标船,并立即控制了可疑船只及人员。

  经清查,嫌疑人岩叫不在其中,陆炳礼随即组织中老官兵对每个舱室逐一进行搜查,当搜查到卫生间时,门紧闭着,他一脚把门揣开,见一人假装上厕所,“叫什么名字?”“岩叫。”陆炳礼闻声一个“拉肘别臂”将其按倒在地。抓捕中岩叫将陆炳礼的左臂抓出了一道10cm的血口,陆炳礼顾不上疼痛,将嫌犯制服后,组织人员对全船进行检查,当场查获毒品可疑物579.7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谈起家人,这个身高1米8的硬汉声音哽咽满是愧疚。从2003年结婚到现在,10年的时间夫妻一直两地分居,妻子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已经辞去福利优厚的昆明机场的工作,回到家照顾和接送上学的孩子。而面对老母亲,陆炳礼则根本没敢告知实情。

  湄公河航道情况复杂,滩险水急,礁石林立,船只极易搁浅,联合巡逻执法编队凭借过硬的本领顺利完成了10余次巡航。开展联合巡逻执法以来,湄公河航运船舶增加37.4%,进出口货物增加25%,进出中国关累、老挝孟莫、缅甸万崩、泰国清盛的船舶数量已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沿岸群众满意度、安全感明显提升。

  陆炳礼告诉记者,“以前沿路经过的很多国外船只除了悬挂本国国旗外,还在国旗下方挂一面小白旗,据说是给缅甸割据武装交了保护费后挂上的。我的愿望是,随着四国巡航执法未来会增加巡航密度,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让‘恐怖之河’变成‘平安之河’。”
三郎·旺尔甲 湄公河上“拼命三郎”

http://elite.youth.cn/gnb/201402/t20140214_4665618.htm

2014-02-14 14:19:00  来源:中华儿女报刊社  编辑:凤栖


三郎·旺尔甲在指导战士射击训练

  高原雄鹰盘旋在雨林之中一条闪着金光的大河上空,守护着这条“黄金水道”的平安祥和。

  三郎·旺尔甲担任支队长一年多里,水上支队高密度进行了12次湄公河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没有出现任何差池,也得到了合作各方和国际的高度评价。

  文/本刊记者 王海

  他是阿坝草原上长大的藏族汉子,天生会的是骑马,能的是登山,但他今天所担负的使命,却是在船艇之上,率领着一支公安边防警察队伍,和老缅泰三国的执法力量一起巡弋湄公河,保障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安全。

  他叫三郎·旺尔甲,是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的支队长。采访前,有不止一位熟悉他的人和记者笑谈:“记者同志,你看见他的名字,有没有联想到《水浒》里的‘拼命三郎’?三郎·旺尔甲支队长,就是个‘拼命三郎’!” 

  30年前,这名普通的藏族农家少年如愿穿上戎装,成为一名戍守云南边陲的公安边防战士。几十个寒来暑往,他从普通一兵提干成为警官,又从基层调任机关,再从机关下到支队,如今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的主官。他一步一个台阶,担子一点点加重,但从来不负众望。他说,没点“拼命三郎”的劲头,我也走不到今天。

  赴任水上支队,他还不会游泳

  藏族、湄公河、“拼命三郎”,这三个不搭的词汇,每一个却都别具魅力。这三者如果结合在一起,若谁都不由得会充满好奇。

  2013年12月26日下午,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戎装警官。几天前,他刚从关累港码头下船,结束了为期四天三夜的中老缅泰四国第十七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开口交谈,他的普通话有些生硬,更透出了藏族汉子那种淳朴、彪悍和硬朗。

  一年多前,三郎·旺尔甲接到上级命令,从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怒江支队调任水上支队任支队长。2012年11月31日,他赶赴水上支队报到。次日,他就着手开展第七次湄公河四国联合巡逻执法的各项工作。12月3日,巡逻执法编队鸣笛起航。

  “当初组织找我谈话的时候,我首先是感到使命光荣,但同时承受的压力也很大。”三郎·旺尔甲告诉记者。

  彼时,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组建刚好差不多一年。

  三郎·旺尔甲说:“水上支队非常特殊,首先中央高度重视,临危组建又承担重大使命;其次被全球关注;同时,类似的四国执法合作没有先例,涉及政治和外交,敏感度高;再者,湄公河巡逻执法危险性高。还有,我在草原长大,骑马登山很在行,但对船艇业务很陌生。你说,压力能不大吗?”

  湄公河是一条有名的国际航运水道,但同时,它又是“金三角”地区大大小小武装贩毒集团大肆贩运毒品的重要通道,水道上涉枪涉毒犯罪活动猖獗。

  2011年10月5日,震惊中外的湄公河“10·5”惨案发生,13名中国船员惨遭杀害,湄公河“黄金水道”也被迫关闭,地区安全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当年10月31日,在中方倡导下,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正式建立。随后,中国成立国务院、公安部、云南省公安厅三级协调机制,由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为主设立水上支队;缅甸成立了水警局并在“金三角”设立了水警支队;泰国成立了跨部门的湄公河预防和打击犯罪行动协调中心;老挝在湄公河沿岸设立了多个执勤点和执法联络点。当年12月10日,四国开展了首次联合巡逻执法行动。

  四国联合巡逻执法,这个开创性的举措,一时被全球关注,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相邻国家开展多边执法安全合作提供了一个全新范本。对于中国公安机关来说,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是史无前例的任务,意义特别重大、使命非常光荣、任务尤其艰巨。高层明确要求,这支队伍需要政治过硬、执法精湛、战斗力强,具有世界水平和国际风范。

  2011年12月10日,水上支队正式组建。组建过程中,20天完成了人员集结,28天完成了整个部队的指挥系统,30天完成了五艘执法船的改造,38天完成临时营房建设,50天完成组建首航。此后不到一年,三郎·旺尔甲告别怒江畔大山里的营房,来到水上支队担任主官,其压力可想而知。他说:“我甚至连游泳都得现学。”大笑。“但组织培养多年,今天组织有需要,我唯有服从命令,并尽快承担起使命。”

  “拼命三郎”,就是做到极致

  众所周知,湄公河上涉枪涉毒犯罪猖獗,境外非法武装活动高发。从2007到2011年,湄公河上针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发生了35起,造成15人死亡,3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巨大。

  如今开展水上巡逻执法,就等于去断犯罪活动的财路。就在2013年的3月19日,中老联合在湄公河上破获一起特大毒品案,缴获毒品579.7公斤,价值超过人民币5亿元,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5名。“这些犯罪集团随时可能对我们实施报复行动。”

  同时,行船湄公河也是艰苦和危险的。急流、弯道、暗礁、浅滩,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人防不胜防。河道最窄的地方只有14米,而船艇就有7米多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触礁。

  所谓巡逻执法,绝不仅仅是走一趟,展示警威。还包括查缉、走访、演练、岸际警戒、水陆联动、联谊交流等等。任务非常繁重,但各种存在的风险不会因为任务重而降低。“有些风险能预见,可控;而更多的风险不可预见不可控。所以每次巡逻执法之前,我们反复开会,力争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进行针对性训练。”

  还有,水上支队的官兵由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为主并选调沿海兄弟总队的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人员组成。很多人一当兵就在舰艇上,还有一些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舰艇,文化理念不同,甚至工作的标准和规范也还没有明确统一。如何凝聚这支队伍,统一规范,这对三郎·旺尔甲的领导和指挥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水上支队不论官兵,都要和外方接触合作。外事无小事,细节之中有政治,细节当中有形象。水上联合巡逻执法除了要保障队伍的绝对安全,还要创新思维,在尊重对方主权完整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完善大家都能认同的合作机制。而这些,根本没有经验可循。“要开创的东西也有很多,比如和外方建立情报交流机制,还有文化联谊的机制。”

  三郎·旺尔甲说:“不久前在湄公河的一个码头上,由我们主导,和老缅泰的执法人员搞了一场足球赛,大家都很开心,也加强了交流、增进了感情。这些活动看似简单,其实因为各国的法律都有限制,协调起来,建立机制,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尽管很难,但又很必要。”

  每次四国联合巡逻执法,都是重大的军事行动,都需要研究问题想出对策,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和自满。三郎·旺尔甲担任支队长一年多里,水上支队高密度进行了12次湄公河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没有出现任何差池,也得到了合作各方和国际的高度评价。

  这不是偶然。身为“拼命三郎”的三郎·旺尔甲,总是尽可能把工作做到极致。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湄公河上有许多大坝,昼夜水位落差很大,自己就考虑到如果只靠缆绳固定船只,恐怕危险性很大。于是,他提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果然,有天晚上湄公河涨水,好几艘民船都被冲到了下游,而巡逻船艇则妥善应对,安然无恙。

  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危险的充分预判,是三郎·旺尔甲早已养成的习惯。当年他一到怒江支队,就考虑到当地气候反常,常常大雪封山,就命令各单位装备车辆防滑设备。结果,当年冬天就派上了用场,一场暴雪,整个怒江的车辆都趴窝了,只有公安边防的车辆能够开动,为物资保障到位,抢修抢救立下了大功。

  “10·5”案后,许多中国船长曾卖掉船只准备另谋生路。随着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勤务的持续成功开展,中国在湄公河上经商的130余艘货船已全面恢复营运,老方投入运营船只已达200余艘。湄公河国际航运全面恢复,已超过往年同期水平,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大幅提升。“黄金水道”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每个平台,都是进步的舞台

  藏族汉子三郎·旺尔甲,老家在四川阿坝半山区的一个村子,父母都是藏族农民。

  他记得很清楚,1984年10月,他穿上了梦寐已久的军装,打上背包,离开草原,来到云南德宏,在一个叫做盏西乡的地方正式成为一名边防战士。

  对于才十六七岁的藏族青年三郎·旺尔甲来说,三年战士,那是一段激情燃烧而又充满了新奇的岁月。那段时间应该很苦,但三郎·旺尔甲并不觉得。“苦?是苦,但我不觉得。”他说,当时单位刚刚组建,甚至营房都没有,连营部都是借用的。单位距离县城有90多公里,路还经常因为塌方而不通。但没有寂寞,只有年轻的激情。练习器械练习单双杠,他能练到双手磨泡出血;练倒功,他双肘摔肿到老粗还不觉得。总之,能来部队当兵,就是最大光荣。他身体底子本来就不错,又给自己不断加码,各项素质很快出类拔萃。

  后来,他从战士成为班长。再后来,他被选送到军校学习。学习结束后,他被提干,担任排长。在这期间,他多次执行上级下达的搜捕任务,在深山密林中和持枪的犯罪分子对峙。

  入伍五年,也就是提干二年之后,三郎·旺尔甲才第一次探家。因为,从云南边陲到家乡内地,单程起码要五天的时间,部队任务很重,他不想耽误。那时候,在密林中搜捕持枪罪犯是常事,家里也很担心。想家的时候,怕家人担心的时候,他就写封信、发个电报,给家里聊聊工作,报个平安。

  回忆起第一次探家,三郎·旺尔甲记忆犹新,每个细节,他都描述得就像刚刚发生一样。

  “回家前,我提前发了电报回去,没想到电报还没有我走得快,我都到家了电报还没到。”他说,自己辗转几天到阿坝,已经是大年三十,所有通往县里的班车已经停发。没办法,他只能在大街上游荡。巧的是,他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远房亲戚,这个亲戚把他拉到家里,给下了碗汤面条,然后就开始打电话打听车。最后,邮政局有车正要往三郎·旺尔甲老家方向,就赶紧安排他上邮车。

  下了车继续步行,好不容易走回家里,却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原来,当地的风俗,是一到过年,全村人就聚到一起喝酒。

  等到父母赶回来,看到远行五年的孩子,都高兴得流下了眼泪。他们说,老早就看到山下走过来一个人,还想着是哪儿的生意人连春节都不过了,还在外面奔波,没想到就是回家的三郎·旺尔甲。

  30年里,从战士到班长到排长,到副队长,到支队和总队机关,再到支队担任主官,三郎·旺尔甲回忆起来,没有过惭愧。他说:“我非常感激组织的培养,时刻珍惜自己的现在。有作为才有地位,我把每一个身处的平台,都当成磨练自己和进步的舞台。这些年里,我从来没有因为工作不得力,而被哪一级领导批评过。”能做到这些,并不是因为三郎·旺尔甲天赋异禀,而是因为他工作从来尽心尽力。

  在三郎·旺尔甲身上,藏族汉子的淳朴至今不变。在公安边防部队30年,他和所有同事相处融洽。因为业务好,因为能吃苦,因为总是身先士卒,因此一向有号召力。多年前在基层的时候,有时候执行战斗任务,遇到有新兵紧张,三郎·旺尔甲就把新兵带在自己身边,说“别怕,我和你在一起”。

  这些年里,三郎·旺尔甲没有休过几个假。几年前,他曾援藏历时11个月,无差错圆满完成任务。回来后,他对吃苦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说,到了西藏,你才知道什么才叫艰苦。“我在西藏的收获,不仅是完成了任务,更重要地是受到了教育,知道了什么才叫真正的艰苦。”

  在云南结束采访,记者回到北京不久,偶然打开电视,从新闻上得知,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又开始了中老缅泰四国第十八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新闻一闪而过,记者的脑海里忽然出现了这样一副画面:一只矫健的雄鹰,从草原起飞,振翅飞上云端,然后一路俯视大地,展翅翱翔。最后,草原雄鹰盘旋在雨林之中一条闪着金光的大河上空,守护这条“黄金水道”的平安祥和。
援外训练那段很搞笑。
老方军警真的是马放南山了。


三郎·旺尔甲 湄公河上“拼命三郎”
__________

看到这才看明白,三郎.旺尔甲是一个名字

三郎·旺尔甲 湄公河上“拼命三郎”
__________

看到这才看明白,三郎.旺尔甲是一个名字
热带地区比较散漫。
老挝军队战斗力好像不咋的
zzf1975 发表于 2014-2-16 22:30
老挝军队战斗力好像不咋的
老挝开国革命领袖曾被反派重兵囚禁,他一个人就把敌军全部说服,起义了。
自从诺康诛灭后,湄公河金三角流域平静多了。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什么时候诛到北美大陆呢?
che 发表于 2014-2-16 22:37
老挝开国革命领袖曾被反派重兵囚禁,他一个人就把敌军全部说服,起义了。
大智大勇啊  可类比于明英宗
老方伙食一天才5元,标准真低呀
 谈起家人,这个身高1米8的硬汉声音哽咽满是愧疚。从2003年结婚到现在,10年的时间夫妻一直两地分居,妻子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已经辞去福利优厚的昆明机场的工作,回到家照顾和接送上学的孩子。
-----------------------
这是不是八股的固定格式?  家里必须苦难, 英雄才能辉煌?
都是英雄。。。
了不起!
虽然很不喜欢八股的风格。
che 发表于 2014-2-16 22:37
老挝开国革命领袖曾被反派重兵囚禁,他一个人就把敌军全部说服,起义了。
这口才无敌了!
发现热带地区的人都比较散漫,就如文中的老挝、南亚的印度、非洲的那些失败国家一样。
越南可以算是其中一个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