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叫停奥赛康IPO 新股发行破天荒第一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24:42
点击查看>>>最新鲜的新股资讯点击进入>>>最全最及时的新股申购数据


  奥赛康(行情 股吧 买卖点) 1月10日凌晨公告,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其中新股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老股转让不超过5000万股的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文核准,并已于2014年1月3—7日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向网下投资者进行了推介。

  考虑到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公司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出于审慎考虑,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

  奥赛康表示,公司和主承销商未来将择机重新启动发行。关于发行的后续事宜,公司和主承销商将及时公告。

  此前报道:

  奥赛康:税务违规被罚 “假合资”真逃税

  奥赛康1月7日才被报道税务违规被罚,“假合资”真逃税。从2012年6月预披露招股书申报稿以来,应收账款高企、高额的学术推广费、受环保部门处罚等受到市场关注。2010年还受到南京地税局稽查局的行政处罚。

  奥赛康问题:曾遭环保行政处罚

  2009年1月17日,南京市江宁区环保局对奥赛康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未建有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和防范措施,未按照环评要求处置危险废物,因此,南京市江宁区环保局对此出具了江宁环罚字[2009]005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奥赛康按决定书意见进行整改。

  奥赛康发行市盈率67倍控股股东拟套现32亿元

  公告称,发行人本次发行的募投项目计划所需资金量为79354万元。按本次发行价格72.99元/股、发行新股1186.25万股计算的预计募集资金总量为86584万元,扣除发行人应承担的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79355万元。按照4360.35万股的老股转让股数计算的预计老股转让资金为318262万元。老股转让资金不归发行人所有。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5,20140110352360331.html点击查看>>>最新鲜的新股资讯点击进入>>>最全最及时的新股申购数据


  奥赛康(行情 股吧 买卖点) 1月10日凌晨公告,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其中新股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老股转让不超过5000万股的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文核准,并已于2014年1月3—7日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向网下投资者进行了推介。

  考虑到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公司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出于审慎考虑,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

  奥赛康表示,公司和主承销商未来将择机重新启动发行。关于发行的后续事宜,公司和主承销商将及时公告。

  此前报道:

  奥赛康:税务违规被罚 “假合资”真逃税

  奥赛康1月7日才被报道税务违规被罚,“假合资”真逃税。从2012年6月预披露招股书申报稿以来,应收账款高企、高额的学术推广费、受环保部门处罚等受到市场关注。2010年还受到南京地税局稽查局的行政处罚。

  奥赛康问题:曾遭环保行政处罚

  2009年1月17日,南京市江宁区环保局对奥赛康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未建有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和防范措施,未按照环评要求处置危险废物,因此,南京市江宁区环保局对此出具了江宁环罚字[2009]005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奥赛康按决定书意见进行整改。

  奥赛康发行市盈率67倍控股股东拟套现32亿元

  公告称,发行人本次发行的募投项目计划所需资金量为79354万元。按本次发行价格72.99元/股、发行新股1186.25万股计算的预计募集资金总量为86584万元,扣除发行人应承担的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79355万元。按照4360.35万股的老股转让股数计算的预计老股转让资金为318262万元。老股转让资金不归发行人所有。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5,20140110352360331.html
一篇旧文,陈永洲报道,陈永洲可是前期名人,呵呵,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 ... /082113872833.shtml
奥赛康董事长携亲属分98%股权 现高管举家移民

2012年12月03日 08:21  新快报   评论(20人参与)





  奥赛康业绩成长风险陡增

  高度依赖单一产品,最新政策或致暴利不复

  赚钱IPO观察之56

  ■策划:新快报记者 王中

  执行:新快报记者 庞倩影 陈永洲

  由中金公司保荐的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赛康)虽已过会,但业内和媒体对其的质疑声至今不绝。新快报“赚钱”IPO观察栏目早在今年7月4日推出《虽获IPO通行证,奥赛康业绩下滑之忧仍存》,文中指出其存在业绩变脸和销售环节搞猫腻的嫌疑。昨日,在全国药品交易会开幕前夕,新快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口中再次求证——即将上市的奥赛康之成长性或将面临断崖式下挫的风险。

  此说依据有二:其一,安徽模式中规定单独定价品种的采购量不能超过总量的40%,这意味着奥赛康的主打产品奥美拉唑钠(奥西康)在各家医院被采购量要低于40%;其二,广东今年起已首先试点药品差别定价管理办法,要求奥美拉唑钠等首仿药在进入广东市场后,还要确认差别定价的资格,且保护期才5年,这意味着5年后奥美拉唑钠的特权就会消失。

  在上述奥赛康的基本面有望面临剧变的情况下,一个吊诡的数据是,奥赛康的综合毛利率保持在90%以上,但在去年营业收入高达13亿元之下,净利润才区区1.52亿元,产品的高额利润都去了哪里?在招股书中,我们能直接看到的是:2011年奥赛康的学术推广费高达3.47亿元,已是净利润的两倍有余,一年的场数多达900余场,平均一天要办3.59场,换算成金额,平均一场要花38多万元,平均一天要花138万元,这笔显然吞噬了大量利润的费用究竟花在了哪些人身上?又花了些什么呢?

  暴利崩盘风险1

  安徽模式“定死”奥美拉唑销售量

  进医院最高量限四成,还要与人分

  奥美拉唑钠作为奥赛康的主打产品,占其营业收入和毛利的比例均超过50%。奥赛康的招股书也显示,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商品名:奥西康,分40mg和20mg两个规格)与另一款产品注射用兰索拉唑(商标名:奥维加),在2009年—2011年三年中的销售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69.19%、72.28%、75.05%。

  但这款占其半壁江山的产品,其实是一个首仿药,即“国内首先仿制并获准上市的药品”。

  招股书显示,奥美拉唑钠其实是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的原研药(过保护期的专利药品)。在阿斯利康的产品专利到期后,奥赛康成为国内首个仿制奥美拉唑钠并获准上市的企业,并将奥美拉唑钠分为40mg和20mg两个规格,其中40mg规格还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单独定价资格。

  不过,新快报记者翻查整个招股书,并无奥赛康何年享有单独定价资格的资料。

  即便是奥赛康生产的奥美拉唑钠可以单独定价,但依据最新的《2012年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第六点“药品使用与采购配送结算”的第二小点,关于“药品采购”中规定,“县级公立医院依据本单位药品使用目录和采购计划,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同法》等有关规定,与中标药品企业或其委托的配送企业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明确采购品种和数量。第一质量类型药品的采购量不得超过总采购量的40%。”

  所谓的“第一质量类型”不仅包括原研药,还包括单独定价(包括国家批准的执行单独质量标准和价格)药品。

  上述规定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奥赛康的奥美拉唑钠进入医院的量,最高不能超过总量的40%。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这40%的份额,还要与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即奥美拉唑钠的原创者一同分享。

  暴利崩盘风险2

  首仿药单独定价期限已有参照标准

  若无“保护伞”业绩将剧降近五成

  安徽的规定显然挤压了奥赛康的销量空间。

  而在广东,新的规定又会让其雪上加霜。因为一直让奥赛康独享暴利的“单独定价”资质,或许已经无法成为永久有效的“保护伞”了。

  奥赛康招股书显示,今年3月7日国家发改委调整消化类等药品价格后,其生产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mg)因拥有单独定价资质,加权平均中标价高达每支59.8元,而目前其他企业生产的同规格、但无单独定价资质的产品,中标价仅每支6元左右,相差近9倍。

  据业内人士介绍,造成这种价差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目前国家发改委尚未对单独定价资质提出明确期限限制,致使如奥赛康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即奥西康)产品这种早在七八年前便获得单独定价资质的药品,仍在享受着政策红利。

  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就在2012年9月11日,广东省物价局已印发《关于药品差别定价的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款第五项明确规定“‘首仿药品’及对应的‘被仿制药品’自获得差别定价之日起,该价格有效期为5年”。言下之意,即首仿药品在经广东物价局申请批准后,拥有差别定价(即单独定价)资质的有效期仅5年。

  作为全国唯一率先试点药品差别定价的省份,广东省的差别定价政策被业内认为是国家发改委未来调整单独定价药品价格的风向标。若此政策在国内推行,差别定价资质势必会有明确的有效期。

  可以想象到的是,一旦奥赛康首仿的奥西康被确定差别定价资质的期限仅有5年或者更短(若国家发改委追溯差别定价资质获得日期),在失去政策红利后,其产品价格必然回到普通药品的充分竞争领域,从上述价格对比可以看到,那将面临着售价从“天上”到“人间”的巨大风险,势必将对其业绩带来重大冲击。

  以2011年数据为例,奥赛康的奥美拉唑钠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87亿元,占总营收13.03亿元的比例为53%——这还是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调整价格前的业绩。

  而如果以进入充分竞争的市场定价即每支6元左右计算,在销量不变下,奥美拉唑钠产品的营业收入将会巨减至6891万元,而对应的公司总营业收入将大幅缩减至仅为6.85亿元。宽裕地按照2011年度的销售净利率11.67%计算(实际上伴随主导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其利润率通常为缩减),则即便其他产品情况不变下,对应的净利润也仅剩下7994万元,较其2011年度的净利润1.52亿元剧减47.41%!

  这一风险,不仅说明公司产品的政策波动风险巨大,同样也揭示了其对单一产品的高度依赖。

  耐人寻味的是,对如此仰仗有加的政策红利,招股书中,奥赛康却仅披露了其定价优势,而对潜在的政策风险避而不谈,甚至连公司主导产品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获得单独定价资质的时间也未予以披露。

  一天138万的费用给谁花?

  业内踢爆奥赛康销售环节藏回扣猫腻

  在上述安徽模式和广东新规的限制下,按常理说,奥赛康的销售收入会有天花板,会被规则卡死。

  但现实情况是,2009年以来,奥赛康的奥美拉唑钠的销售额保持着每年25%以上的增长,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2011年在国内注射用PPI市场(注:专有名词)占有率排名第二,同时在国内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市场中销售量超过阿斯利康(无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洛赛克而排名第一。

  严规之下,奥赛康如何还能实现营业收入逐年递增?(2009年至2011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5.95亿元、8.14亿元和13亿元)。这是一个疑问。

  而另一个疑问是,对应逐年递增的营业收入,其综合毛利率也分别达到91.09%、90.44%和90.99%之下,对应的净利润却分别仅为7006.61万元、9434.25万元、1.52亿元。

  对着13亿元的营业收入、1个多亿元的净利润,昨日一位浸淫医药行业20年的资深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怎么可能赚这么少,肯定是销售环节出现猫腻,‘带金销售’太多了。”

  而新快报记者查阅的奥赛康招股书则显示,2011年全年,公司的销售费用达8.1亿元,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学术推广费,达3.47亿元,占总额42.82%。对此,奥赛康解释,学术推广会议从2009年的400余场增加到2011年的900余场。

  按此数据推算:一年900余场,一场平均花38多万元;排除节假日不算,一年251个工作日里要花掉3.47亿元,即意味着一天平均要办3.59场,一天平均要花138万元。

  靠学术推广模式,售价可翻倍

  一年之中,平均每天都要花掉138万元,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新快报记者遵照奥赛康的招股书的费用明细,怎么也算不出这笔账。

  如奥赛康2008年至今仅40篇关于公司产品的论文在学术刊物发表,那一年平均10篇左右,以业内几千元到数万元的发稿价,最多也花不了十几万元;再如奥赛康称每年在主要省市至少举办一次大型学术推广会,每个重点产品每年在全国各地至少组织10场以上大型学术推广会,每场不少于100人,业内对此称,“这笔费用就可大可小,如果给请来的每位医生回扣的话,那就很高,如果只是办会,就花不了几十万元。”

  在奥赛康的销售费用成谜之际,伴随着8.1亿元费用的是,2011年,公司在国内的注射用PPI市场中的市场份额为21.48%,排名第二,是市场份额最高的国产注射用PPI生产厂家。奥美拉唑在去年卖出2140万支,平均销售单价为32元/支,销售额为6.87亿元,占总比例的52.74%。其中靠学术推广模式虽然只卖出了785万支,但平均销售价格达48元/支;而依靠代理模式,虽然卖出了1355万支,但平均销售价格才23元/支。售价翻一番,凸显了学术推广模式的优越。

  董事长领衔携亲属瓜分逾98%股权奥赛康惊现高管“举家移民”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发行前奥赛康的原始股共计2.1亿股,分别为南京奥赛康(持42%股权)、苏洋投资(持19%股权)、中亿伟业(持19%股权)、伟瑞发展(持15%股权)及海济投资(持5%股权)5名原始股东所持有。看似分布结构合理的股权,实际上却是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庆财及其他高管所彻底瓜分。

  首先是公司的大股东南京奥赛康,其共有4名股东,分别为陈庆财(持54.761%股权)、张君茹(持23.810%股权)、戴建国(持19.048%股权)及陈靖(持2.381%股权)。当中,张君茹为陈庆财之妻,戴建国曾任公司副总经理,陈靖则为公司现任监事会主席。

  苏洋投资则有两名股东,分别为公司现任副董事长赵俊及其子赵恺晨,持股比例分别为70%、30%;中亿伟业亦只有两名股东,分别为公司现任副董事长赵小伟及其子ZHOULIYI,持股比例分别为70%、30%;伟瑞发展单一股东CHENHONGYU,为陈庆财之女。

  就连持奥赛康仅5%股权的海济投资,40名为公司员工的股东中,尚有陈庆财之兄陈庆红从中分得6%的股权,同时公司高管张建义(持12%股权)、任为荣(持16%股权)、徐有印(持12%股权)、王孝雯(持12%股权)、胡颖(持0.8%股权)、蔡继兰(持1.6%股权),即7人合计持海济投资60.4%的股权。

  换句话说,在奥赛康的原始股东名单上,以陈庆财为主的公司高管及其家属们分占了98.02%的股权,其余33名公司其他员工持股比例尚不足2%,更不存在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其中,仅陈庆财及其妻、女、兄4人,便持有奥赛康的48.3%的股权,加上其他一致行动人,则陈庆财可实际控制公司57%的股权。公司高层持股比例之高,甚至在家族背景的上市公司、准上市公司中亦相当罕见。

  不得不提的是,把持着奥赛康几乎所有股权的陈庆财等人,“举家移民”的情况尤其突出。如陈庆财与其妻均拥有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陈庆财之女及赵小伟则皆为澳大利亚籍,赵小伟之子ZHOULIYI 的国籍则未予以披露。

  “分配不均”同日同股差价逾8倍股东收益最高72倍最低7.2倍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苏洋投资、中亿伟业还是海济投资,其成立时间皆在去年4月甚至更晚,在奥赛康上市前夕成立并将股权高度集中于手中,陈庆财及其家属等人显而易见地实现通过IPO发行将资产增值达到最大。

  根据招股书,此次奥赛康拟发行7000万股募资7.94亿元,以其发行达募计算,每股股价将达11.34元,公司原始股的市值至少达23.81亿元。

  对应其中的各家原始股东,陈庆财家族所持有的48.3%的股权即1.01亿股将增值至至少11.5亿元,其中陈庆财之女CHENHONGYU 所独资控股的伟瑞发展原始入股综合成本仅为1.05元,陈庆财之兄陈庆红的原始入股成本为0.19元,在奥赛康上市后,CHENHONGYU 所控制的股票市值至少将达3.57亿元,净赚3.24亿元,增值率为9.76倍;陈庆红所控制的股票市值则也至少有714.42万元,净赚702.42万元,增值率惊达58.54倍。全资控股苏洋投资的赵俊父子,其投资奥赛康的原始成本仅为618.20万元,即每股成本仅在0.15元,在公司上市后,账面市值至少达4.52亿元,净赚4.46亿元,增值率达72.19倍;全资控股中亿伟业的赵小伟父子,其投资奥赛康的原始成本则为5509.89万元,即每股成本为1.38元。在公司上市后,账面市值至少为4.52亿元,净赚3.97亿元,增值率为7.21倍。

  从上述各原始股东的收益情况看,收益率从7.21倍到72.19倍相差极大。而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则是公司历史上出现过同日同股不同价。

  2011年5月18日,奥赛康的前身江奥有限发生了5笔股权转让,其中原股东KENING JAMES向中亿伟业、伟瑞发展转让19%、11%股权,作价5509.89万元、3189.93万元,即每股(按奥赛康成立为股份公司后的股权计算)为1.38元。此次股权转让的作价标准,是以江奥有限的净资产;而同一天,南京奥赛康向伟瑞发展、苏洋投资、海济投资转让4%、19%、5%的股权时,作价标准却变为以江奥有限的注册资本,作价分别仅为130.15万元、618.20万元及162.69万元,即每股仅0.15元,与上述KENING JAMES的两笔股权转让作价相差8.2倍!

  同样的股权,同样的时间,定价标准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悬殊?奥赛康在招股书中并未对此有直接的解释,仅表示各交易方对交易结果均无异议。

  当然无异议。无论高价接盘的赵小伟还是低价接盘的赵俊等人,皆未令奥赛康的股权“逃出”公司高管圈。

  不过,对此并不公平的股权转让,一个合理的解释则是,资金短缺的KENING JAMES也深谙IPO上市所带来的巨额收益,在转让时“预先”收回部分收益。但此举显然挤压了高逾8倍入股的中亿伟业的利润空间。

  尽管奥赛康已经过会,但对二级市场而言,各原始股东间所存在的“分配不均”,无疑将带来更大的套现压力。
正监会及其幕后老板们的疯狂、无耻,是难以用常人思维度量的。
奥赛康被举报 涉上亿多年国有资产流失
http://news.xkb.com.cn/caijing/2012/1205/239219.html

新快报,陈永洲,呵呵,……
陈永洲?
怎么了,这哥们很有名吗?
桃潭人家 发表于 2014-1-10 06:24
奥赛康被举报 涉上亿多年国有资产流失
http://news.xkb.com.cn/caijing/2012/1205/239219.html
支持揭露黑幕,但是也请不要造假,尊重法律就必须法律前人人平等。
按此数据推算:一年900余场,一场平均花38多万元;排除节假日不算,一年251个工作日里要花掉3.47亿元,即意味着一天平均要办3.59场,一天平均要花138万元。

推广会往往在周末召开吧
桃潭人家 发表于 2014-1-10 06:24
奥赛康被举报 涉上亿多年国有资产流失
http://news.xkb.com.cn/caijing/2012/1205/239219.html
可怜的《新快报》,可怜的陈永洲
13611771304 发表于 2014-1-10 08:15
支持揭露黑幕,但是也请不要造假,尊重法律就必须法律前人人平等。
去年造的假,过几年说不定就变成真的了。

不过真造假的人没几个去坐牢的。
A股里就是各种强势资本鱼肉散户的地方,一点都不奇怪,有本事弄到钱了的,就赶紧撇身,当然也有认真做企业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