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大球”南极漫游探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03:36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1/09/c_125978557.htm

2014年01月09日 09:32:49 来源: 解放日报


科考队员为“大球”探测工作做准备。袁凯琪 摄

  “雪龙”脱困之后,又有好消息传来。由上海大学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自主研发的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在距我中山站10公里附近区域,完成首次数据采集、传输测试,传回的大气参数经检验全部准确无误。据悉,这个直径2.8米的大家伙外靠风力驱动,内部器材凭太阳能支撑,将有助在特殊区域进行环境分析,甚至大气环流趋势探察。未来有望为我国极地、特别是极地内陆科考添翼。上大机械与自动化学院的课题组老师们给它取了个小名叫“大球”。

  当前,各国都在加强对极地的关注和研究,由于当地气象、地形条件复杂,“机器人科考”正成为技术主流之一。目前各国主要探索的方向是强调可操控,动力来源为电或燃油。然而这也在无形中限制了机器人的活动范围,目前最大覆盖半径为50公里,面对广袤的南极大陆,这样的活动范围几乎微不足道。如何让机器人摆脱能源这道无形的绳索,机动性更强,走得更远?近年来美国、中国科学家均在这一领域发力。

  据项目组负责人罗均教授介绍,“大球”设计思路是只靠风力做物理位移,也就是靠着风吹,吹到哪里量到哪里,内部测量传输设备则由太阳能电池薄膜提供电力驱动,理论上说,只要太阳能电池还能用,就可一直工作下去。虽然这样的设计完全放弃了对整个机器人移动的控制,但无疑在测量覆盖面上可以大大拓展,若一次施放几十个,再与卫星定位系统、数据传输系统配合,可以成为与操控性机器人科考、人工科考互补的全新探测手段,意义重大。也正因此,这个机器人才被设计为球形,便于风吹移动、跨越障碍。

  看似简单,但如何确保“大球”工作中不怕磕磕碰碰,科学家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上花了大力气。据了解,整个球体由双层柔性球膜组成,外球透明,与内球间连接几百道预张力绳索,形成一个物理上的减震保护系统。内球同样透明,里面装着相关器材以及黑色的太阳能电池膜,在漫长“旅程”中所得数据每隔3分钟更新一次,并及时回传。有趣的是,这个球形机器人工作时内外球之间充满了空气,充气后机器人体积增大,更方便极地大风吹动这个体重30公斤的大家伙,要运输存储时放掉气就瘪了。

  去年11月,“大球”与项目组专家们告别,随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经过1个多月的海上航行,于2013年12月16日到达南极中山站,并在北京时间今年1月2日16时在距离中山站10公里附近区域进行首次极地试验,3分钟刚刚过去,也就是16时03分,上海大学项目组的电子邮箱就实时收到“大球”的第一封家书,其中包括当时所处位置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重要数据,此后每3分钟一封。罗均说,这就是“大球”在报平安,表明各个系统运行正常且稳定。 (记者 彭德倩)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1/09/c_125978557.htm

2014年01月09日 09:32:49 来源: 解放日报


科考队员为“大球”探测工作做准备。袁凯琪 摄

  “雪龙”脱困之后,又有好消息传来。由上海大学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自主研发的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在距我中山站10公里附近区域,完成首次数据采集、传输测试,传回的大气参数经检验全部准确无误。据悉,这个直径2.8米的大家伙外靠风力驱动,内部器材凭太阳能支撑,将有助在特殊区域进行环境分析,甚至大气环流趋势探察。未来有望为我国极地、特别是极地内陆科考添翼。上大机械与自动化学院的课题组老师们给它取了个小名叫“大球”。

  当前,各国都在加强对极地的关注和研究,由于当地气象、地形条件复杂,“机器人科考”正成为技术主流之一。目前各国主要探索的方向是强调可操控,动力来源为电或燃油。然而这也在无形中限制了机器人的活动范围,目前最大覆盖半径为50公里,面对广袤的南极大陆,这样的活动范围几乎微不足道。如何让机器人摆脱能源这道无形的绳索,机动性更强,走得更远?近年来美国、中国科学家均在这一领域发力。

  据项目组负责人罗均教授介绍,“大球”设计思路是只靠风力做物理位移,也就是靠着风吹,吹到哪里量到哪里,内部测量传输设备则由太阳能电池薄膜提供电力驱动,理论上说,只要太阳能电池还能用,就可一直工作下去。虽然这样的设计完全放弃了对整个机器人移动的控制,但无疑在测量覆盖面上可以大大拓展,若一次施放几十个,再与卫星定位系统、数据传输系统配合,可以成为与操控性机器人科考、人工科考互补的全新探测手段,意义重大。也正因此,这个机器人才被设计为球形,便于风吹移动、跨越障碍。

  看似简单,但如何确保“大球”工作中不怕磕磕碰碰,科学家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上花了大力气。据了解,整个球体由双层柔性球膜组成,外球透明,与内球间连接几百道预张力绳索,形成一个物理上的减震保护系统。内球同样透明,里面装着相关器材以及黑色的太阳能电池膜,在漫长“旅程”中所得数据每隔3分钟更新一次,并及时回传。有趣的是,这个球形机器人工作时内外球之间充满了空气,充气后机器人体积增大,更方便极地大风吹动这个体重30公斤的大家伙,要运输存储时放掉气就瘪了。

  去年11月,“大球”与项目组专家们告别,随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经过1个多月的海上航行,于2013年12月16日到达南极中山站,并在北京时间今年1月2日16时在距离中山站10公里附近区域进行首次极地试验,3分钟刚刚过去,也就是16时03分,上海大学项目组的电子邮箱就实时收到“大球”的第一封家书,其中包括当时所处位置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重要数据,此后每3分钟一封。罗均说,这就是“大球”在报平安,表明各个系统运行正常且稳定。 (记者 彭德倩)
极地漫游机器人首次南极测试 采集的数据正确无误

http://sh.sina.com.cn/news/k/2014-01-09/082477410.html

2014年1月9日08:24劳动报

  本报讯 西风“如约而至”,“雪龙号”终于突出海冰重围,驶向清水区,继续南极科考征程,“雪龙号”上搭载的科研宝物也渐入人们视野。记者从上海大学获悉,由上海大学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自主研发的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随“雪龙号”到达南极中山站。

  目前,上海已收到第一封球形机器人发回的邮件。经查验,机器人采集的数据全部正确无误,首次南极测试就交回了一份满意答卷。

  据悉,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随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经过1个多月的海上航行,已于2013年12月16日到达南极中山站,并在北京时间1月2日16时在距离中山站10公里附近区域进行首次极地试验。16时03分在位于上海的邮箱中,通过铱星实时收到第一封从南极球形机器人发回来的邮件,经查验,数据全部正确无误。按预先设计的系统,每隔3分钟都有一次数据的更新,说明球形机器人内部各个系统运行正常稳定。

  这个直径为2.8米的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能在南极数据空白地区测量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及机器人定位信息和运动速度等参数,并将所测数据通过铱星传到设定在上海大学的邮箱。据了解,极地漫游球形机器人首次在南极的实地测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顺利测试后,可将球形机器人作为抛弃型投放于埃默里冰架未知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为今后超长航程南极科考工作提供有效的测量手段。
这个,被人捡到了怎么办,要自毁不?
顶得住大熊咬麽?
真够圆的,谁偷谁就是屎壳郎!
名字还能再土点吗?
可推广到火星么
顶得住大熊咬麽?
顶不顶得住熊不知道,不过应对最大的帝企鹅是木问题的
屠城校尉 发表于 2014-1-9 14:06
顶得住大熊咬麽?
南极会出现熊吗?
这玩意不错,挺有新意的
屠城校尉 发表于 2014-1-9 14:06
顶得住大熊咬麽?
没熊,哈哈
屠城校尉 发表于 2014-1-9 14:06
顶得住大熊咬麽?
通过地轴穿到北极去了
吾尼魔都大学的魔球。。。
真够圆的,谁偷谁就是屎壳郎!
哈哈哈哈.你话儿聊的.
企鹅应该不是好奇心强烈的动物吧,不然多啄几下估计就漏气了
这次雪龙号去的真正目的?
取名"流浪者"更合适
企鹅应该不是好奇心强烈的动物吧,不然多啄几下估计就漏气了
鹅毛的船刚被集体参观了
这年月,到哪都得顶个球。
这玩意不就是公园里给小孩子玩水上漂的东西吗,5块钱一次
万一被风吹到没日光的地方呢
屠城校尉 发表于 2014-1-9 14:06
顶得住大熊咬麽?
南极有熊吗?
屠城校尉 发表于 2014-1-9 14:06
顶得住大熊咬麽?
南极的大熊?
另一个问题是那些绅士鸟顶得住他的碾压吗?
北极熊为什么不吃帝企鹅?
{:soso_e147:}看来月球很可能。。。是个外星飞船。
weichaoda 发表于 2014-1-9 14:54
另一个问题是那些绅士鸟顶得住他的碾压吗?
就是碾压也是科学的碾压,亲该你被科学的碾压了
让我想起阿富汗的球形扫雷器,也是靠风作为动力,看来我们科学家和难民都想到一起去了。这是思维的撞车。
有想法最重要.
onlylp 发表于 2014-1-9 14:35
这年月,到哪都得顶个球。
好应景~~ 0 0
这东西远看还真有点儿科幻的意思
用铱星传输数据,那数据都被美国人白得了
这球只能在无熊的南极用,在北极就不好使了。小熊见到必定追咬。
万一滚到坑里就OVER了
大球,哈哈哈......我喜欢这名字!
名字土的掉渣。
做成蒲公英那样,随风飘
第一次火星无人探测器的雏形...个人感觉
屠城校尉 发表于 2014-1-9 14:06
顶得住大熊咬麽?
想起那个镜头, 大胸萌妹问“为什么北极熊不吃企鹅宝宝呢?”
CarrierVessel16 发表于 2014-1-9 14:09
名字还能再土点吗?
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