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我的中尉》:揭示触目惊心的“战壕真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14:21
评《我的中尉》:揭示触目惊心的“战壕真实”


2013-12-23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恽律

  2012年度的俄罗斯文学“大书奖”爆出奇观,九十三岁高龄的达尼伊尔·格拉宁夺得头奖,其获奖作品为 《我的中尉》。素以科技题材写作见长的格拉宁竟于垂暮之年为俄罗斯战争文学又添别样力作。

  正如作家本人所言:“我不想写战争,我有别的主题,但我所经历的战争至今尚无人触碰,它是二战历史中唯一一场在战壕中熬过来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半年,共九百个围困日。我们生活与战斗在战壕里,我们在墓地里掩埋了死难者的尸体,经历了最艰难的战壕生活。”战争中九死一生的格拉宁写出的“我的战争”,实际上是他长期如鲠在喉的愿望,尤其是每当想到他的战友几乎一个活着的都没有了的时候,一种良知,一种责任化成使命,“不写是不对的,我得写。我必须把这个故事留下来”。于是,到了耄耋之年,积蓄了半个多世纪的血泪回忆终于凝集成一部惊世之作———《我的中尉》。

  这个故事以艰难、恐惧,以及惨不忍睹作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战壕真实”,以及战争给侥幸活下来的“中尉”留下的经久难愈的创伤。

  战争的面貌并不是神圣的,而是祸从天降人们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奈。战争内涵是战壕士兵的饥饿、酷寒、炎热、暴病与战死,以及将军元帅的冷血无情。在这里,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构成了可怕的对立,普通一兵的命运与叱咤风云的将领的命运势不两立。作者借人物之口道出一个严酷事实:卫国战争中,某些赫赫有名的将领的战功恰恰是垒筑在战壕士兵的白骨之上的。意在表明,战争需要有人性的将军与元帅,他们理当最大限度地避开可能出现的险境,最大可能地保全士兵的生命安全,尊重他们的尊严与荣誉。小说以人性为本,试图说明,任何政治的图解,政治情绪的加盖,都是对人性本真的玷污。应该允许面对炸飞在身旁的血淋淋的尸块表现出惊恐与害怕,允许面对加了好几遍盐仍难以下咽的腐臭马肉和不远处飘来的德国肉食面包的香味引发乞食甚至投降的念头,允许面对别离与死亡的性的发泄……恰恰是这些兼有莽撞、脆弱、怨天尤人等多种缺点于一身的战壕兵卒艰难地扛过了战争。他们才是卫国战争的真正功臣,而不是那些趾高气扬的将军元帅。

  小说家格拉宁调动多种艺术手法,展开这一面貌独特的战争故事的讲述。作家借鉴了俄罗斯文学传统中惯有的手法,让身处绝境的中尉体内分离出另一个中尉“D”,但剔除荒诞与魔幻色彩,而是将人物融于现实中。“双面人”一个年轻、冲动、孟浪,另一个聪明,知道生命的价值,并学会了与现实环境的对立———即战争残酷背景下的人性撕裂。他们各自按着自身对人生的理解而活着,两人都有自己所诠释的真理,但同时却也以不同的面目去多元地领受战争,借助于此,立体展示战争的真实面貌,揭示战争留给人的生理之痛与灵魂之伤。

  作品运用意识流、梦境、内心独白等多种心理描写手法揭示了一个杀过人、一个被人杀却又侥幸活下来的低级军官的复杂与错乱的心理情状。小说叙事时间穿越了半个多世纪,从希特勒入侵苏联,一直写到苏联解体,既写了战时的悲惨,也写了战后的悲凉。正如俄罗斯一位评论家所言:我们固然不能够因为那个时代的英雄奋战改变什么,但驱走了外敌我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改善?没有,一点儿也没变,还是一切照旧。战壕幸存的士兵还是孙子,司令部回来的长官还是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不仅写出了战壕真实,同时也涉及了战场归来的战士如何适应和平生活的话题,落脚点是战争留下的内伤,亦即战争病是难以治愈的,经历过死亡和将人推向死亡的人是无法回到正常生活的。

  作家的语言风格值得玩味。作品通篇的叙事语言多为短句子,常常一个单词就是一句话。客观上造就了这部小说时断时续的叙述方式,一个个语词就像从紧咬的牙缝中挤出来一样,艰难而又沉重,时常让人觉出叙述中含着带泪的哽咽。语言特色决定了景物描写特征。一个个短语的多米诺式滚动带来场景的迅疾切换:遮天蔽日的轰炸下的蚂蚁在奔跑,毛毛虫因此从树枝上垂落……无形中浓郁了作品的悲剧性叙事,让人想起滚动的泪水与潸然落下的泪滴。人在战争的狂飙中犹如一叶草芥,一粒微沙,那么的微不足道,随时都有被泯灭的可能。

  俄罗斯评论界称格拉宁的《我的中尉》 是阿斯塔菲耶夫《该诅咒和该杀的人》 与维克托·涅克拉索夫的 《在斯大林格勒的战壕中》 的延续。这三本小说三棱展示的不是教科书里的真实,也不是电影里的真实,这种真实是经历过地狱门槛的士兵们多少年都不会忘记的。

  正因为作者写出了战争的人性真实,写出了战争中人的尊严与人格,小说荣获了2012年度的全俄“大书奖”的头奖,在俄罗斯文坛引起了巨大的冲击波。其实,这一荣誉是作家预料之中的,他早前接受记者采访中就有言在先:对自己以前的二十余部小说都不满意,直到年过九旬,写出 《我的中尉》,才觉得这回行了。评《我的中尉》:揭示触目惊心的“战壕真实”


2013-12-23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恽律

  2012年度的俄罗斯文学“大书奖”爆出奇观,九十三岁高龄的达尼伊尔·格拉宁夺得头奖,其获奖作品为 《我的中尉》。素以科技题材写作见长的格拉宁竟于垂暮之年为俄罗斯战争文学又添别样力作。

  正如作家本人所言:“我不想写战争,我有别的主题,但我所经历的战争至今尚无人触碰,它是二战历史中唯一一场在战壕中熬过来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半年,共九百个围困日。我们生活与战斗在战壕里,我们在墓地里掩埋了死难者的尸体,经历了最艰难的战壕生活。”战争中九死一生的格拉宁写出的“我的战争”,实际上是他长期如鲠在喉的愿望,尤其是每当想到他的战友几乎一个活着的都没有了的时候,一种良知,一种责任化成使命,“不写是不对的,我得写。我必须把这个故事留下来”。于是,到了耄耋之年,积蓄了半个多世纪的血泪回忆终于凝集成一部惊世之作———《我的中尉》。

  这个故事以艰难、恐惧,以及惨不忍睹作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战壕真实”,以及战争给侥幸活下来的“中尉”留下的经久难愈的创伤。

  战争的面貌并不是神圣的,而是祸从天降人们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奈。战争内涵是战壕士兵的饥饿、酷寒、炎热、暴病与战死,以及将军元帅的冷血无情。在这里,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构成了可怕的对立,普通一兵的命运与叱咤风云的将领的命运势不两立。作者借人物之口道出一个严酷事实:卫国战争中,某些赫赫有名的将领的战功恰恰是垒筑在战壕士兵的白骨之上的。意在表明,战争需要有人性的将军与元帅,他们理当最大限度地避开可能出现的险境,最大可能地保全士兵的生命安全,尊重他们的尊严与荣誉。小说以人性为本,试图说明,任何政治的图解,政治情绪的加盖,都是对人性本真的玷污。应该允许面对炸飞在身旁的血淋淋的尸块表现出惊恐与害怕,允许面对加了好几遍盐仍难以下咽的腐臭马肉和不远处飘来的德国肉食面包的香味引发乞食甚至投降的念头,允许面对别离与死亡的性的发泄……恰恰是这些兼有莽撞、脆弱、怨天尤人等多种缺点于一身的战壕兵卒艰难地扛过了战争。他们才是卫国战争的真正功臣,而不是那些趾高气扬的将军元帅。

  小说家格拉宁调动多种艺术手法,展开这一面貌独特的战争故事的讲述。作家借鉴了俄罗斯文学传统中惯有的手法,让身处绝境的中尉体内分离出另一个中尉“D”,但剔除荒诞与魔幻色彩,而是将人物融于现实中。“双面人”一个年轻、冲动、孟浪,另一个聪明,知道生命的价值,并学会了与现实环境的对立———即战争残酷背景下的人性撕裂。他们各自按着自身对人生的理解而活着,两人都有自己所诠释的真理,但同时却也以不同的面目去多元地领受战争,借助于此,立体展示战争的真实面貌,揭示战争留给人的生理之痛与灵魂之伤。

  作品运用意识流、梦境、内心独白等多种心理描写手法揭示了一个杀过人、一个被人杀却又侥幸活下来的低级军官的复杂与错乱的心理情状。小说叙事时间穿越了半个多世纪,从希特勒入侵苏联,一直写到苏联解体,既写了战时的悲惨,也写了战后的悲凉。正如俄罗斯一位评论家所言:我们固然不能够因为那个时代的英雄奋战改变什么,但驱走了外敌我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改善?没有,一点儿也没变,还是一切照旧。战壕幸存的士兵还是孙子,司令部回来的长官还是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不仅写出了战壕真实,同时也涉及了战场归来的战士如何适应和平生活的话题,落脚点是战争留下的内伤,亦即战争病是难以治愈的,经历过死亡和将人推向死亡的人是无法回到正常生活的。

  作家的语言风格值得玩味。作品通篇的叙事语言多为短句子,常常一个单词就是一句话。客观上造就了这部小说时断时续的叙述方式,一个个语词就像从紧咬的牙缝中挤出来一样,艰难而又沉重,时常让人觉出叙述中含着带泪的哽咽。语言特色决定了景物描写特征。一个个短语的多米诺式滚动带来场景的迅疾切换:遮天蔽日的轰炸下的蚂蚁在奔跑,毛毛虫因此从树枝上垂落……无形中浓郁了作品的悲剧性叙事,让人想起滚动的泪水与潸然落下的泪滴。人在战争的狂飙中犹如一叶草芥,一粒微沙,那么的微不足道,随时都有被泯灭的可能。

  俄罗斯评论界称格拉宁的《我的中尉》 是阿斯塔菲耶夫《该诅咒和该杀的人》 与维克托·涅克拉索夫的 《在斯大林格勒的战壕中》 的延续。这三本小说三棱展示的不是教科书里的真实,也不是电影里的真实,这种真实是经历过地狱门槛的士兵们多少年都不会忘记的。

  正因为作者写出了战争的人性真实,写出了战争中人的尊严与人格,小说荣获了2012年度的全俄“大书奖”的头奖,在俄罗斯文坛引起了巨大的冲击波。其实,这一荣誉是作家预料之中的,他早前接受记者采访中就有言在先:对自己以前的二十余部小说都不满意,直到年过九旬,写出 《我的中尉》,才觉得这回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