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胡连扁宋新思维民意推动两岸和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09:57
凤凰卫视五月八日消息  亚洲周刊载文(童清峰、王健民)分析,两岸关系在连战的大陆行中出现和解突破,背后动力在于两岸民意都期望和平、不要战争。胡锦涛、连战、陈水扁和宋楚瑜等都根据民意的风向调整坐标,以全新思维化解极端台独的巨大压力。北京零关税欢迎台湾部分农产品进口,打动台湾农业人口的心,击中绿营堡垒的要害;胡锦涛也突破中共框框,默认「中华民国」的生存空间。
在二零零五年的春夏之交,两岸关系出现和解的突破口。不仅因为连战的「和平之旅」以及宋楚瑜的「搭桥之旅」,激活两岸全新的互动,也因为胡、连、扁、宋四位领导人都出现全新的思维,要为两岸寻找和平,要在异中求同,要追寻一种「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打破自己长年累月的思维定势,以全新的思考方式,转化成为全新的行动,实现两岸和平的美梦。
这一切都是因为民意的驱动。民进党五月三日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在连战访问大陆的九天内,民进党的支持度狂跌了超过七个百分点,而国民党的支持度也一路上升,并近期首次超越民进党。
民意调查也显示,在连战出访前,支持出访的正反民意为四十四点四比二十七点一,但胡连会之后,肯定连战之行有助两岸和平的正反比例为五十六比二十七,而对连战表现肯定之正反比民意为五十一比二十四。
这也使台湾的陈水扁不得不顺应民意,在连战结束访大陆之行返回台北之际,要抢搭这一班「大陆热」的列车,他说两岸关系如果是一出戏,连宋的大陆行只是序幕而已,「精采的主戏还没有上演」。他语带玄机地说,要靠他个人和各方努力「预判有望事情的到来可能会提前」。
被政坛视为最善变而又常常不惧变的陈水扁,起码已放弃周前要以法律手段对付连战和江丙坤的大陆之行,因为知道不能再「逆民意而动」,而支持深绿台独立场的选民,最多只有三成,仍然居民意的少数,并不能支撑「台联」等基本教义派的力量扩大。
更何况台湾长期以来支持独派力量最强的中南部农业人口,正面对来自「胡连会」之后的「猛烈攻势」。北京在送给连战的「三项大礼」中,最引人注目是对台湾的农产品予以零关税的优惠,使近年陷于外销困难、生产过剩的台湾农产品立刻「春回大地」,也使近年不断抱怨「三通」的独派支持者首次发现,两岸关系改善,也会有利于他们的切身利益。
这也使绿营及阿扁政府首次感到北京对台政策的凌厉,「打蛇打七寸」,打在要害之处,使绿营选民的立场也渐松动,了解到强烈意识形态的独派立场,只会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另一方面,胡锦涛的对台政策也冲破江泽民时期的限制,只是「一中」,则「中华民国」的现实与政治符号都受到尊重。在实践上不再僵硬地坚持「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历史上出现百年的「中华民国」,不再视为「前朝余孽」或「手下败将」,在贯彻孙中山先生精神的旗帜下,开拓两岸中国人和解的新契机。
大陆民众欢迎国民党
这当然也是符合全球中国人的民意趋归。这次连战大陆行,从南京到北京,从西安到上海,都出现很多民众自动自发前来欢迎连战,反映一九四九年「仓皇辞庙」的国民党在大陆历经几十年的敌意宣传后,仍能赢得不少民心。连战在北京大学演说中,更呼唤自由主义灵魂,将北大的传统与台大的传统连结起来,引发中国知识界的巨大共鸣。
宋楚瑜在五月五日开启的大陆之行,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因为他承载着较早时「扁宋会」的十项共识,拥有阿扁的祝福,预料可为两岸问题进一步突破作出铺垫。宋楚瑜将前往清华大学演讲,他雄辩的词锋,比连战更有吸引力,也势将掀起另一波高潮。
而最重要的是,胡、连、扁、宋四人,都在当前的两岸关系中,出现与民意的微妙互动,要掌握当前两岸人民渴望永久和平、不要战争的心理;而台湾人民渴望维持现状、维持高度自主的理念也获得高度尊重。这使胡连扁宋都以全新思维,化解极端台独的巨大压力。
在台湾政党竞逐过程中,国民党近年是「拿香跟拜」,随着民进党设定的议题起舞。但这次连战不怕绿营扣红帽,大胆西进,赢得台湾民众的赞许,反而把停留在旧思维的民进党远远拋在后面。民选出身的陈水扁嗅出主流民意已经不站在他这一边,紧急抢搭和解列车,向多数民众靠拢,从反驳陆委会主委吴钊燮指连战触法、托宋楚瑜给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传话,到接受熊猫等,无一不是冲击到民进党反中的核心价值。
相对于陈水扁的善变,以强硬著称的胡锦涛的政治手腕更是灵活,在他主导下,两手策略运用自如,一手拿反分裂法的棒子,另一手是送礼的胡萝卜,而且「软的更软」,凸显两岸主动权完全操之在北京,台北无从抗拒。日前连胡会中,提出「两岸加强投资与贸易的往来与保障,进行农渔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问题」等事项,对于台商权益的确保,将有正面效益;对于饱受经济贸易全球化冲击的台湾农业,更是一大喜讯。显然大陆那只看不见的手已伸向台湾中下阶层,伸向民进党的基本群众。
台农是经济上的弱势族群。据统计,台湾农业人口五百七十四万人,其中中南部地区七县市农业就业人口为三十三万四千人,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从九二年的百分之三点六降至零三年的百分之一点八。农业在台湾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但农民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台湾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南部,这些传统的农民很多是民进党长期忠诚的支持者,民进党就靠着纯朴的农民撑起一片天。陈水扁两次当选总统,都是因为南部农业县大胜所致。
过去国民党执政时代,透过地方派系掌握的农渔会系统,以买票方式掌控当地政权,农业县尽入囊中。五年前,国民党失去政权后,无法再给农渔会资源,加上民进党「地方包围中央」的策略,有计划地从南部向北部反攻,党内不少公职人员深耕中南部,实际解决农民的问题,并且透过地下电台宣传民进党台独的理念,轻易就掳获农民的心。
陈水扁上台后,一度和农民对立。因为扁政府急于展现改革魄力,准备针对包括农渔会信用部在内的基层金融开刀,但农经背景出身的前总统李登辉故意将这项外界叫好的金融改革扭曲为「消灭农渔会」,并号召农民走上街头,在十二万农民发出强烈的怒吼后,陈水扁怕中南部农业县市的选票松动,影响总统连任,硬是把他一再对外宣示的所谓「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之类的改革诉求活生生地吞回去。
台湾农业急于找出路
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台湾的农业面临很大的冲击,面对大量进口农产品的低价竞争,由于岛内客观条件的限制,农产品市场小,农业前景黯淡。大力鼓吹农产登陆的农运人士詹澈指出,热带水果、花卉、蔬菜等是台湾具有优势的农产品,但长期以来,受本土市场狭小的影响,一旦滞销,经常造成农民血本无归。他说,农产销大陆是在为台湾农民找出路,也是无法阻挡的潮流。这位「农民诗人」早在十年前,就曾赴大陆考察农业,其间他一直没有停止对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思考。去年底他随团赴大陆访问,发现故乡台东的菠萝、释迦等热带水果,是当地的「奇货」,价格是台湾的好几倍。
亲民党立委蔡胜佳指出,像芒果、菠萝、枣、杨桃、木瓜、莲雾、文旦(一种柚子)、芭乐、释迦等,都是台湾比大陆更具竞争力的水果。四月十三日北京有一场台湾精品水果品尝会,十余种台湾水果,在长桌上一字排开,果香四溢。这些香甜多汁的台湾水果很快征服了北京民众,其中长得像铃铛的莲雾最抢手。
台湾水果在大陆已成金字招牌。上月甫从上海返台的高雄美浓农会理事长朱信强表示,上海家乐福量贩店卖的莲雾打着台湾出产的名号,四颗售价人民币五十二元(约六点二美元),从外形判断不像是台湾出口的,但一打上台湾名号,身价立刻翻两番,证明大陆的消费能力强,真正的台湾水果若销大陆,市场可期。
民进党无力阻挡潮流
民进党对大陆的统战意图戒慎恐惧,该党上下一致大声呼吁,这是大陆所施放的小恩小惠,完全是统战手法,是「包着糖衣的毒药」。一向扮演反中急先锋的副总统吕秀莲也大声呼吁农民团体,切莫贪图一时的甜头,「就好象一张捕蝇纸一样,表面上看起来甜蜜蜜的,一旦沾上去,就无法自拔了」。
执政党的恫吓让农民不敢轻举妄动。台湾省农会原本在四月十六日要将第一批免除百分之十六关税、享有快速通关的农产品(水果),正式运往广州展售,在装箱登船前夕,却因扁政府先前订定抑止大陆热的七点结论,紧急撤下十大货柜的水果。
明道管理学院精致农业系主任陈中指出,过去十年即使两岸关系紧绷,台湾仍有百分之六十二的农产品开放大陆进口,输往大陆的农产品的比重也年年升高,九一年一月至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底,计四千七百零九项,达三十三点二亿美元,两岸农产品贸易已是大势所趋。
国共联手拉拢台农,让民进党的围堵十分吃力。面对大陆十三亿人口的市场,包括陈水扁的故乡台南官田乡农会也跃跃欲试。官田乡农会理事长林福才指出:「大陆有十几亿人口,只要有五亿人跟我们买东西,再多农产品销过去也不够卖。」他说,「统战是一回事,生意人是一回事,最重要是先填饱肚子」。四十四岁的高雄六农民苏文龙有六甲多芒果园,有一年芒果盛产,销不出去,后来全都倒垃圾场。他说,「农产品销大陆关系农民的利益,政府反对也没关系」。屏东林边农会理事长廖胜雄指出:「如果政府照顾农民,应该让我们销大陆。」
北京方面允许台湾农产品免税登陆的政策,正是出自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对台新思维。胡锦涛告别了以军事演习和文攻武吓为手段的时代,夺回台湾问题设定议题的主导权,不再随着台独势力的挑衅而起舞。胡锦涛与前任的最大不同,是脱离了之前两岸关系冤冤相报、恶性循环的轨道,重回以民为本、以良性互动为出发点的基本面,向台湾民众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善意。
胡的对台思维更灵活
胡锦涛在二零零三年三月十一日,北京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拉开了他的对台新思维序幕。当时,他在参加政协台联台盟小组讨论时,发表了有关台湾问题的首次讲话。这个讲话的要点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力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团结两岸同胞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零四年,根据台海新的局势,北京对台有关部门「授权」发表了「五一七」声明,首次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决不妥协,争取和平谈判的努力决不放弃,与台湾同胞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诚意决不改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决不动摇,对『台独』决不容忍」的说法。今年三月四日,胡锦涛在北京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参加政协台联台盟小组讨论时提出了「四个决不」。
这是带有胡氏风格的政策宣示。北京台湾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泉认为,这个新「胡四点」,显示胡锦涛和他的新班子在台湾问题上的思维比过去更具弹性,也更加灵活。
在具体实践方面,中国大陆已经开始开放台湾农产品进口,尤其是在连战访问大陆之后,将台湾水果准入由十二种增至十八种,并对十余种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中国大陆台湾问题专家、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徐博东教授认为,类似农产品进口大陆、春节包机问题,以及不久前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去世,大陆方面派出国台办副主任兼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和秘书长李亚飞赴台吊唁,在目前两岸这种气氛下,如果按照以前的旧思维,几乎是不可能的。
以往的不可能在今天成为可能,胡锦涛在台湾问题上展示了柔软的身段和坚定的决心,终于逐步扭转了局势。胡锦涛一方面改变过去多年处理台湾问题的僵化手法,还改变了过去以文告方式宣示政策的做法,改以在法制轨道上的「和平呼唤」,即着手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以和平的和法律的手段约束台独,从而达到台海的和平。
文攻武吓旧思维不当
北京对台领域不少官员认为,十多年来,北京对台政策失误,台海两岸关系没有改善,就是旧思维肇的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全国政协委员告诉亚洲周刊,他认为当时在台湾问题上是「犯了错误」,「他要么左得很,对着台湾周边发射导弹,大搞军事演习,或搞大批判;要么右得很,太过在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制订《反分裂国家法》是胡锦涛对台新思维的重要步骤。
李家泉教授认为,新的「胡四点」,等于是处理台湾问题的「宏观调控机制」,「承认了一中是现状,两制是事实,把两岸的现状,纳入这个框架之中」,即除了不能搞法理台独、不能搞台湾正名之类的活动外,其它的事都由台湾岛上的中国人自己解决。
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这个框架之中,胡锦涛的对台新思维实际上已经为「中华民国」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宽广的空间。北京官方人士透露,根据胡锦涛「只要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大前提,我们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愿意作出正面响应」的说法,北京当局将对「中华民国」抱着不接受也不反对,事实上是「默认」的态度。这应该是胡锦涛对台新思维最重要的突破,也是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凤凰卫视五月八日消息  亚洲周刊载文(童清峰、王健民)分析,两岸关系在连战的大陆行中出现和解突破,背后动力在于两岸民意都期望和平、不要战争。胡锦涛、连战、陈水扁和宋楚瑜等都根据民意的风向调整坐标,以全新思维化解极端台独的巨大压力。北京零关税欢迎台湾部分农产品进口,打动台湾农业人口的心,击中绿营堡垒的要害;胡锦涛也突破中共框框,默认「中华民国」的生存空间。
在二零零五年的春夏之交,两岸关系出现和解的突破口。不仅因为连战的「和平之旅」以及宋楚瑜的「搭桥之旅」,激活两岸全新的互动,也因为胡、连、扁、宋四位领导人都出现全新的思维,要为两岸寻找和平,要在异中求同,要追寻一种「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打破自己长年累月的思维定势,以全新的思考方式,转化成为全新的行动,实现两岸和平的美梦。
这一切都是因为民意的驱动。民进党五月三日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在连战访问大陆的九天内,民进党的支持度狂跌了超过七个百分点,而国民党的支持度也一路上升,并近期首次超越民进党。
民意调查也显示,在连战出访前,支持出访的正反民意为四十四点四比二十七点一,但胡连会之后,肯定连战之行有助两岸和平的正反比例为五十六比二十七,而对连战表现肯定之正反比民意为五十一比二十四。
这也使台湾的陈水扁不得不顺应民意,在连战结束访大陆之行返回台北之际,要抢搭这一班「大陆热」的列车,他说两岸关系如果是一出戏,连宋的大陆行只是序幕而已,「精采的主戏还没有上演」。他语带玄机地说,要靠他个人和各方努力「预判有望事情的到来可能会提前」。
被政坛视为最善变而又常常不惧变的陈水扁,起码已放弃周前要以法律手段对付连战和江丙坤的大陆之行,因为知道不能再「逆民意而动」,而支持深绿台独立场的选民,最多只有三成,仍然居民意的少数,并不能支撑「台联」等基本教义派的力量扩大。
更何况台湾长期以来支持独派力量最强的中南部农业人口,正面对来自「胡连会」之后的「猛烈攻势」。北京在送给连战的「三项大礼」中,最引人注目是对台湾的农产品予以零关税的优惠,使近年陷于外销困难、生产过剩的台湾农产品立刻「春回大地」,也使近年不断抱怨「三通」的独派支持者首次发现,两岸关系改善,也会有利于他们的切身利益。
这也使绿营及阿扁政府首次感到北京对台政策的凌厉,「打蛇打七寸」,打在要害之处,使绿营选民的立场也渐松动,了解到强烈意识形态的独派立场,只会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另一方面,胡锦涛的对台政策也冲破江泽民时期的限制,只是「一中」,则「中华民国」的现实与政治符号都受到尊重。在实践上不再僵硬地坚持「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历史上出现百年的「中华民国」,不再视为「前朝余孽」或「手下败将」,在贯彻孙中山先生精神的旗帜下,开拓两岸中国人和解的新契机。
大陆民众欢迎国民党
这当然也是符合全球中国人的民意趋归。这次连战大陆行,从南京到北京,从西安到上海,都出现很多民众自动自发前来欢迎连战,反映一九四九年「仓皇辞庙」的国民党在大陆历经几十年的敌意宣传后,仍能赢得不少民心。连战在北京大学演说中,更呼唤自由主义灵魂,将北大的传统与台大的传统连结起来,引发中国知识界的巨大共鸣。
宋楚瑜在五月五日开启的大陆之行,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因为他承载着较早时「扁宋会」的十项共识,拥有阿扁的祝福,预料可为两岸问题进一步突破作出铺垫。宋楚瑜将前往清华大学演讲,他雄辩的词锋,比连战更有吸引力,也势将掀起另一波高潮。
而最重要的是,胡、连、扁、宋四人,都在当前的两岸关系中,出现与民意的微妙互动,要掌握当前两岸人民渴望永久和平、不要战争的心理;而台湾人民渴望维持现状、维持高度自主的理念也获得高度尊重。这使胡连扁宋都以全新思维,化解极端台独的巨大压力。
在台湾政党竞逐过程中,国民党近年是「拿香跟拜」,随着民进党设定的议题起舞。但这次连战不怕绿营扣红帽,大胆西进,赢得台湾民众的赞许,反而把停留在旧思维的民进党远远拋在后面。民选出身的陈水扁嗅出主流民意已经不站在他这一边,紧急抢搭和解列车,向多数民众靠拢,从反驳陆委会主委吴钊燮指连战触法、托宋楚瑜给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传话,到接受熊猫等,无一不是冲击到民进党反中的核心价值。
相对于陈水扁的善变,以强硬著称的胡锦涛的政治手腕更是灵活,在他主导下,两手策略运用自如,一手拿反分裂法的棒子,另一手是送礼的胡萝卜,而且「软的更软」,凸显两岸主动权完全操之在北京,台北无从抗拒。日前连胡会中,提出「两岸加强投资与贸易的往来与保障,进行农渔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问题」等事项,对于台商权益的确保,将有正面效益;对于饱受经济贸易全球化冲击的台湾农业,更是一大喜讯。显然大陆那只看不见的手已伸向台湾中下阶层,伸向民进党的基本群众。
台农是经济上的弱势族群。据统计,台湾农业人口五百七十四万人,其中中南部地区七县市农业就业人口为三十三万四千人,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从九二年的百分之三点六降至零三年的百分之一点八。农业在台湾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但农民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台湾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南部,这些传统的农民很多是民进党长期忠诚的支持者,民进党就靠着纯朴的农民撑起一片天。陈水扁两次当选总统,都是因为南部农业县大胜所致。
过去国民党执政时代,透过地方派系掌握的农渔会系统,以买票方式掌控当地政权,农业县尽入囊中。五年前,国民党失去政权后,无法再给农渔会资源,加上民进党「地方包围中央」的策略,有计划地从南部向北部反攻,党内不少公职人员深耕中南部,实际解决农民的问题,并且透过地下电台宣传民进党台独的理念,轻易就掳获农民的心。
陈水扁上台后,一度和农民对立。因为扁政府急于展现改革魄力,准备针对包括农渔会信用部在内的基层金融开刀,但农经背景出身的前总统李登辉故意将这项外界叫好的金融改革扭曲为「消灭农渔会」,并号召农民走上街头,在十二万农民发出强烈的怒吼后,陈水扁怕中南部农业县市的选票松动,影响总统连任,硬是把他一再对外宣示的所谓「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之类的改革诉求活生生地吞回去。
台湾农业急于找出路
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台湾的农业面临很大的冲击,面对大量进口农产品的低价竞争,由于岛内客观条件的限制,农产品市场小,农业前景黯淡。大力鼓吹农产登陆的农运人士詹澈指出,热带水果、花卉、蔬菜等是台湾具有优势的农产品,但长期以来,受本土市场狭小的影响,一旦滞销,经常造成农民血本无归。他说,农产销大陆是在为台湾农民找出路,也是无法阻挡的潮流。这位「农民诗人」早在十年前,就曾赴大陆考察农业,其间他一直没有停止对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思考。去年底他随团赴大陆访问,发现故乡台东的菠萝、释迦等热带水果,是当地的「奇货」,价格是台湾的好几倍。
亲民党立委蔡胜佳指出,像芒果、菠萝、枣、杨桃、木瓜、莲雾、文旦(一种柚子)、芭乐、释迦等,都是台湾比大陆更具竞争力的水果。四月十三日北京有一场台湾精品水果品尝会,十余种台湾水果,在长桌上一字排开,果香四溢。这些香甜多汁的台湾水果很快征服了北京民众,其中长得像铃铛的莲雾最抢手。
台湾水果在大陆已成金字招牌。上月甫从上海返台的高雄美浓农会理事长朱信强表示,上海家乐福量贩店卖的莲雾打着台湾出产的名号,四颗售价人民币五十二元(约六点二美元),从外形判断不像是台湾出口的,但一打上台湾名号,身价立刻翻两番,证明大陆的消费能力强,真正的台湾水果若销大陆,市场可期。
民进党无力阻挡潮流
民进党对大陆的统战意图戒慎恐惧,该党上下一致大声呼吁,这是大陆所施放的小恩小惠,完全是统战手法,是「包着糖衣的毒药」。一向扮演反中急先锋的副总统吕秀莲也大声呼吁农民团体,切莫贪图一时的甜头,「就好象一张捕蝇纸一样,表面上看起来甜蜜蜜的,一旦沾上去,就无法自拔了」。
执政党的恫吓让农民不敢轻举妄动。台湾省农会原本在四月十六日要将第一批免除百分之十六关税、享有快速通关的农产品(水果),正式运往广州展售,在装箱登船前夕,却因扁政府先前订定抑止大陆热的七点结论,紧急撤下十大货柜的水果。
明道管理学院精致农业系主任陈中指出,过去十年即使两岸关系紧绷,台湾仍有百分之六十二的农产品开放大陆进口,输往大陆的农产品的比重也年年升高,九一年一月至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底,计四千七百零九项,达三十三点二亿美元,两岸农产品贸易已是大势所趋。
国共联手拉拢台农,让民进党的围堵十分吃力。面对大陆十三亿人口的市场,包括陈水扁的故乡台南官田乡农会也跃跃欲试。官田乡农会理事长林福才指出:「大陆有十几亿人口,只要有五亿人跟我们买东西,再多农产品销过去也不够卖。」他说,「统战是一回事,生意人是一回事,最重要是先填饱肚子」。四十四岁的高雄六农民苏文龙有六甲多芒果园,有一年芒果盛产,销不出去,后来全都倒垃圾场。他说,「农产品销大陆关系农民的利益,政府反对也没关系」。屏东林边农会理事长廖胜雄指出:「如果政府照顾农民,应该让我们销大陆。」
北京方面允许台湾农产品免税登陆的政策,正是出自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对台新思维。胡锦涛告别了以军事演习和文攻武吓为手段的时代,夺回台湾问题设定议题的主导权,不再随着台独势力的挑衅而起舞。胡锦涛与前任的最大不同,是脱离了之前两岸关系冤冤相报、恶性循环的轨道,重回以民为本、以良性互动为出发点的基本面,向台湾民众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善意。
胡的对台思维更灵活
胡锦涛在二零零三年三月十一日,北京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拉开了他的对台新思维序幕。当时,他在参加政协台联台盟小组讨论时,发表了有关台湾问题的首次讲话。这个讲话的要点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力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团结两岸同胞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零四年,根据台海新的局势,北京对台有关部门「授权」发表了「五一七」声明,首次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决不妥协,争取和平谈判的努力决不放弃,与台湾同胞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诚意决不改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决不动摇,对『台独』决不容忍」的说法。今年三月四日,胡锦涛在北京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参加政协台联台盟小组讨论时提出了「四个决不」。
这是带有胡氏风格的政策宣示。北京台湾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泉认为,这个新「胡四点」,显示胡锦涛和他的新班子在台湾问题上的思维比过去更具弹性,也更加灵活。
在具体实践方面,中国大陆已经开始开放台湾农产品进口,尤其是在连战访问大陆之后,将台湾水果准入由十二种增至十八种,并对十余种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中国大陆台湾问题专家、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徐博东教授认为,类似农产品进口大陆、春节包机问题,以及不久前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去世,大陆方面派出国台办副主任兼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和秘书长李亚飞赴台吊唁,在目前两岸这种气氛下,如果按照以前的旧思维,几乎是不可能的。
以往的不可能在今天成为可能,胡锦涛在台湾问题上展示了柔软的身段和坚定的决心,终于逐步扭转了局势。胡锦涛一方面改变过去多年处理台湾问题的僵化手法,还改变了过去以文告方式宣示政策的做法,改以在法制轨道上的「和平呼唤」,即着手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以和平的和法律的手段约束台独,从而达到台海的和平。
文攻武吓旧思维不当
北京对台领域不少官员认为,十多年来,北京对台政策失误,台海两岸关系没有改善,就是旧思维肇的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全国政协委员告诉亚洲周刊,他认为当时在台湾问题上是「犯了错误」,「他要么左得很,对着台湾周边发射导弹,大搞军事演习,或搞大批判;要么右得很,太过在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制订《反分裂国家法》是胡锦涛对台新思维的重要步骤。
李家泉教授认为,新的「胡四点」,等于是处理台湾问题的「宏观调控机制」,「承认了一中是现状,两制是事实,把两岸的现状,纳入这个框架之中」,即除了不能搞法理台独、不能搞台湾正名之类的活动外,其它的事都由台湾岛上的中国人自己解决。
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这个框架之中,胡锦涛的对台新思维实际上已经为「中华民国」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宽广的空间。北京官方人士透露,根据胡锦涛「只要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大前提,我们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愿意作出正面响应」的说法,北京当局将对「中华民国」抱着不接受也不反对,事实上是「默认」的态度。这应该是胡锦涛对台新思维最重要的突破,也是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