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发所的新老中推发动机的8股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9 15:09:41


这是一位忙得像陀螺一样的人。他,既是一个几百号人的研究所的副所长,又是著名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专家。作为副所长,他要协助所长主持所里的全面工作;作为总设计师,他又要在科研上有所建树……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特殊的职责,也就意味着在有限的时间里,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于是,他没有了双休,没有了节假日。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都在管理和科研的岗位上忙碌着。他,就是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中航工业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简称“贵发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国防科技工业“511 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明。
科研一线的“急先锋”

1983年,王永明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至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工作。从普通技术员、主管工程师,到涡轮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王永明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专家。三十年来,他始终坚持在科研一线,亲自指导和参与解决了多个关键技术难题。

作为科工局专家组成员,王永明在航空发动机设计体系建设、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研究与验证方面,提出了“关键技术—低压部件—高压部件—核心机/整机”的技术验证路线。
在涡轮院任总工程师期间,他经常和项目团队成员一起加班至深夜,开展详细的分析验算和试验验证,对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都进行认真地讨论、确认,对每一个关键技术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进行反复分析、论证。最终,他们在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设计技术的研究、发展与验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并重点开展了高压部件、系统和整机的技术验证,形成了内容基本完整、设计方法和技术配套的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设计体系。
在作为中发高压部件设计技术验证课题的具体技术负责人期间,他亲自组织项目团队成员落实试验准备工作,共同分析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解决预案,与团队成员共同主持完成了从发动机整机到核心机、部件的技术层级分解和详细规划,完成了三大高压部件的研制,并在部件和发动机真实环境下得到试验验证

2011年5月,王永明调任贵发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作为总设计师,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他始终围绕科研型号这个中心,全力以赴,提高效率,确保科研任务圆满完成。面对2011年型号研制任务繁重、技术质量问题频发的不利局面,他深入设计和试验现场,实地了解科研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与广大科研技术人员战斗在一线,启发设计人员的工作思路,及时高效地解决技术难题,有力推动了型号研制进程。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自行设计的某型发动机四级风扇设计方案通过评审,这是贵发所自主创新、预研型号并重的具体表现。
科研战场的“指挥家”

作为分管所里科研和财务管理的副所长,王永明深感责任重大。在充满科研学术气息的环境里工作,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军用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成为我国中等推力航空涡轮发动机研发中心的目标,又让他满怀豪情!

“贵在坚持、发展创新、有所作为”是对贵发所发展历程的一个总结提炼。以创新促发展是贵发所长期发展的经验结晶。为了加快贵发所的型号和科研管理能力提升,夯实技术基础,进一步拓展航空事业发展空间,王永明根据贵发所的具体情况,在发动机研究院的统一框架下,提出了“加强型号研制、深入型号预研,预研和型号并重”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和无人战斗机动力装置预研等七个预研方向,明确当前及“十二五”时期抓好在研中推涡扇发动机研制,根据飞机动力需求派生发展,积极开展参研型号研制的主要工作目标。在王永明的带领下,贵发所还加快了设计体系、试验测试体系建设,着力规划信息化、条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在企业管理方面,他全力推动多项目协同管理,建立以青年技术人才为主干、以技术专家团队为支撑的项目团队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大力实施“人才强所”战略,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促进三大机制,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培育以高技术人才队伍为核心的队伍建设。他明确要求科研人员要钻研技术、善于总结、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同时倡导技术民主,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形成宽松自由的创新氛围。

王永明的科技成果众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获得部级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1年荣获中航工业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荣获中航工业总经理特别嘉奖一等奖和发动机公司“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12年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荣立中航工业“十一五”突出贡献一等功。这众多的成果和荣誉得之不易,皆来源于他对科学知识的竭尽勤奋,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极度热爱,对技术难题的攻坚克难,对管理工作的尽职尽责。

然而王永明似乎并不满足,他始终全力以赴,背负着使命和责任,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奋力拼搏!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11/280665.shtm

这是一位忙得像陀螺一样的人。他,既是一个几百号人的研究所的副所长,又是著名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专家。作为副所长,他要协助所长主持所里的全面工作;作为总设计师,他又要在科研上有所建树……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特殊的职责,也就意味着在有限的时间里,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于是,他没有了双休,没有了节假日。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都在管理和科研的岗位上忙碌着。他,就是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中航工业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简称“贵发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国防科技工业“511 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明。
科研一线的“急先锋”

1983年,王永明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至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工作。从普通技术员、主管工程师,到涡轮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王永明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专家。三十年来,他始终坚持在科研一线,亲自指导和参与解决了多个关键技术难题。

作为科工局专家组成员,王永明在航空发动机设计体系建设、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研究与验证方面,提出了“关键技术—低压部件—高压部件—核心机/整机”的技术验证路线。
在涡轮院任总工程师期间,他经常和项目团队成员一起加班至深夜,开展详细的分析验算和试验验证,对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都进行认真地讨论、确认,对每一个关键技术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进行反复分析、论证。最终,他们在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设计技术的研究、发展与验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并重点开展了高压部件、系统和整机的技术验证,形成了内容基本完整、设计方法和技术配套的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设计体系。
在作为中发高压部件设计技术验证课题的具体技术负责人期间,他亲自组织项目团队成员落实试验准备工作,共同分析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解决预案,与团队成员共同主持完成了从发动机整机到核心机、部件的技术层级分解和详细规划,完成了三大高压部件的研制,并在部件和发动机真实环境下得到试验验证

2011年5月,王永明调任贵发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作为总设计师,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他始终围绕科研型号这个中心,全力以赴,提高效率,确保科研任务圆满完成。面对2011年型号研制任务繁重、技术质量问题频发的不利局面,他深入设计和试验现场,实地了解科研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与广大科研技术人员战斗在一线,启发设计人员的工作思路,及时高效地解决技术难题,有力推动了型号研制进程。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自行设计的某型发动机四级风扇设计方案通过评审,这是贵发所自主创新、预研型号并重的具体表现。
科研战场的“指挥家”

作为分管所里科研和财务管理的副所长,王永明深感责任重大。在充满科研学术气息的环境里工作,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军用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成为我国中等推力航空涡轮发动机研发中心的目标,又让他满怀豪情!

“贵在坚持、发展创新、有所作为”是对贵发所发展历程的一个总结提炼。以创新促发展是贵发所长期发展的经验结晶。为了加快贵发所的型号和科研管理能力提升,夯实技术基础,进一步拓展航空事业发展空间,王永明根据贵发所的具体情况,在发动机研究院的统一框架下,提出了“加强型号研制、深入型号预研,预研和型号并重”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和无人战斗机动力装置预研等七个预研方向,明确当前及“十二五”时期抓好在研中推涡扇发动机研制,根据飞机动力需求派生发展,积极开展参研型号研制的主要工作目标。在王永明的带领下,贵发所还加快了设计体系、试验测试体系建设,着力规划信息化、条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在企业管理方面,他全力推动多项目协同管理,建立以青年技术人才为主干、以技术专家团队为支撑的项目团队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大力实施“人才强所”战略,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促进三大机制,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培育以高技术人才队伍为核心的队伍建设。他明确要求科研人员要钻研技术、善于总结、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同时倡导技术民主,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形成宽松自由的创新氛围。

王永明的科技成果众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获得部级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1年荣获中航工业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荣获中航工业总经理特别嘉奖一等奖和发动机公司“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12年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荣立中航工业“十一五”突出贡献一等功。这众多的成果和荣誉得之不易,皆来源于他对科学知识的竭尽勤奋,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极度热爱,对技术难题的攻坚克难,对管理工作的尽职尽责。

然而王永明似乎并不满足,他始终全力以赴,背负着使命和责任,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奋力拼搏!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11/280665.shtm
我就希望,快点把WS12、WS13完成吧,完成一个就行了,大家已经谈论得太久了,总该出来用用了。
哎,骨头鹰注定没有合适的发动机用啊!
看来国产中推的问题还有不少啊。
楼主搜搜看有没有涡轮院的八股,搞中推应该不止贵发一家。
第一个是ws13?后来的的13的无加力型吧?
TSQ 发表于 2013-11-29 13:10
楼主搜搜看有没有涡轮院的八股,搞中推应该不止贵发一家。
中推型号的工作主要是贵发所在做了,涡轮院自己只有岷山以及更小的型号在手上了

xmyyc 发表于 2013-11-29 14:58
中推型号的工作主要是贵发所在做了,涡轮院自己只有岷山以及更小的型号在手上了


新核心机应该是涡轮院牵头吧。
xmyyc 发表于 2013-11-29 14:58
中推型号的工作主要是贵发所在做了,涡轮院自己只有岷山以及更小的型号在手上了


新核心机应该是涡轮院牵头吧。
可惜谁也没有明确的结论,各位老大都只有猜.
TSQ 发表于 2013-11-29 15:43
新核心机应该是涡轮院牵头吧。
所有核心机还是都是涡轮院牵头的,预研所嘛
楼主搜搜看有没有涡轮院的八股,搞中推应该不止贵发一家。
应该就贵发了。。。红旗搞ws20等大函道比发动机去了,黎明10,15忙着呢,tg高发动机的人就那点人,现在看起来经费很多,但欠下帐太多,那点钱扔下去,也就个水花,向中推这种不是很急需的东西,只能往后放放了,否则也不会仿制个rd33仿制个10来年,关键还是人和经费的问题

应该狠杀“八股文”作风,上级主管部门要做到“不看作文、只看结果”。从WS10到WS20(WS10、WS12、WS13、WS15、WS18、WS20),八股文成果出了一大堆,但是到现在也就太行勉强能用。





贵发所是后娘生的,以前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空军一帮眼高手低的都被AL31给勾掉魂了,哪有功夫理贵发所,要不是靠着成飞出口7爷,贵发所估计都不知道能不能挺过03年。
应该就贵发了。。。红旗搞ws20等大函道比发动机去了,黎明10,15忙着呢,tg高发动机的人就那点人,现在看 ...
我的意思是参与搞中推的机构,除了贵发可能涡轮院会参与,对于中推的制造部门目前看应该是贵发。
无人战斗机航发预研……
他乡射手 发表于 2013-11-29 16:13
应该就贵发了。。。红旗搞ws20等大函道比发动机去了,黎明10,15忙着呢,tg高发动机的人就那点人,现在看 ...
WS12 13 15 20是齐头并进局面,12,13进度仅次于20,根本没有什么延后。12 13的进度比15快,已过长试,15现在连试车状态都达不到
这是在为WS13的定型吹风,看来飞行试验即将结束或者已经结束。
什么时候能出一张表格,发动机需要哪些关键技术突破,已经突破了多少,还剩多少没有突破,正在攻关。别老是报什么突破哪里突破,就是不见有成果出来。别弄得就像秀才从广州上京赶考,出了广东省,修书一封报告家里:“经过艰难跋涉,孩儿胜利走出广州府”,到了福建:“重大突破,孩儿胜利到达福州府”,往后是“决定性胜利,孩儿横渡长江”,,,,,,,
看八股比听巴赫难多了。
wansinisx 发表于 2013-11-29 19:06
WS12 13 15 20是齐头并进局面,12,13进度仅次于20,根本没有什么延后。12 13的进度比15快,已过长试,15 ...
现在就是不明白WS12跟13什么关系,难道WS12是没加力段的13,但是13又是那个拖拉机RD93
my_107 发表于 2013-11-29 20:19
什么时候能出一张表格,发动机需要哪些关键技术突破,已经突破了多少,还剩多少没有突破,正在攻关。别老是 ...
这个起码参加整体设计人才才有可能知道,你去学个十年、八年航发设计,参与几个项目再回来给我们归纳吧

wawa02002 发表于 2013-11-29 20:51
现在就是不明白WS12跟13什么关系,难道WS12是没加力段的13,但是13又是那个拖拉机RD93


WS12是早年参考美国F404研制的中推发动机,准备给沈阳的那个双发中型战斗机使用,类似F18,后来这个飞机没成,沈阳有了J11的任务,所以WS12天山也跟着一起下马了,为了集中力量研制WS10太行。但是WS12的技术没有彻底荒废,而是在贵州继续研究。后来黎阳为了小龙,在中航支持下引进外援,仿造并小改RD33发动机,就是WS13泰山。再后来军队需要无加力的中推发动机,所以就把WS13的无加力版本重新给了WS12的名字和型号。终于是型号了。而因为WS13是仿造RD33的,技术水平很次了,所以又跟涡轮院联合研制改进版本,也就是利用之前自研的中推的一些思路和最新技术,重新研制改进型号,推比过8,推力接近9800千克。WS13是8795千N,大约8点8吨多。
wawa02002 发表于 2013-11-29 20:51
现在就是不明白WS12跟13什么关系,难道WS12是没加力段的13,但是13又是那个拖拉机RD93


WS12是早年参考美国F404研制的中推发动机,准备给沈阳的那个双发中型战斗机使用,类似F18,后来这个飞机没成,沈阳有了J11的任务,所以WS12天山也跟着一起下马了,为了集中力量研制WS10太行。但是WS12的技术没有彻底荒废,而是在贵州继续研究。后来黎阳为了小龙,在中航支持下引进外援,仿造并小改RD33发动机,就是WS13泰山。再后来军队需要无加力的中推发动机,所以就把WS13的无加力版本重新给了WS12的名字和型号。终于是型号了。而因为WS13是仿造RD33的,技术水平很次了,所以又跟涡轮院联合研制改进版本,也就是利用之前自研的中推的一些思路和最新技术,重新研制改进型号,推比过8,推力接近9800千克。WS13是8795千N,大约8点8吨多。
东野翔1418 发表于 2013-11-29 21:41
WS12是早年参考美国F404研制的中推发动机,准备给沈阳的那个双发中型战斗机使用,类似F18,后来这个飞 ...
解释后,一目了然。
天山,泰山,都是中推,都是贵州做。 部分小推也是他们做。

==================================

当地很久之前的八股:

航空航天 支橕安顺后发赶超









http://www.gog.com.cn  12-03-06 11:56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构建黔中经济区 建设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

航空航天 支橕安顺后发赶超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发2号文件),明确贵州发展战略定位,其中之一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同时,明确贵州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原则。构建黔中经济区,建设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为安顺加快发展后发赶超,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贵安经济一体化』加速

  学习贯彻国发2号文件,安顺市党政领导强烈意识到,贵安新区将成为安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服务高地和聚资宝地,在『贵安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起到强劲的示范带动作用。市委书记陈坚表示,安顺工业有信心、有决心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

  在陈坚看来,尽管安顺区位、交通条件比较好,但能源、矿产资源的先天优势并不显著,工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橕。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现在安顺工业化布局雏形已显——以民用航空为主导的黎阳工业产业园,形成航天航空材料、配件等产业链;以发展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夏云工业园,成长起一大批中小企业;依托铁路、公路优势,大宗货物进出畅通的黄桶-?铺物流产业园区已纳入规划,区内煤炭物流园及东出口综合园即将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稳扎稳打,为安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陈坚说,接下去的重点工作是招商引资,做好『填空题』:引进更多更强的战略投资者,为全市工业发展增劲加力。

  安顺市市长周建琨并不回避眼下的差距。安顺市国土面积占全省5.26%,人口占全省6.61%,但2010年安顺市生产总值仅占全省5.06%,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省3.4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全省3.72%。以上三项指标人均数,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仅分别相当于全省的76.33%、52.70%和56.08%。数据说明,作为全省经济增长极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顺市的发展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他说,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长期投入不足:2010年,安顺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4787元,而全省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83元。

  凭借难得的区位优势,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安顺借势发展的坚定选择。

  一个将承接贵阳和安顺工业发展的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已规划建设。安顺市平坝县马场镇将是这个示范园区中『打头阵』的部分。马场镇1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有约120平方公里平地,居住人口不到5万人,紧邻即将建成的大学城。通过与高校合作,这里有望成为贵州工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方,计划打造一个集IT业、创意、动漫等高新科技的产业集散地。

  目前,安顺市正全力以赴打造15个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35.5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安顺市、县区政府已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40多亿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数千万元。其中,安顺民用航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已投资近20亿元,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期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成1.2亿元总投资。安顺市共100个项目列入省经信委重点项目,总投资194.88亿元。

  2012年,安顺市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提出安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最醒目的数据是:2012年生产总值增长2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以上。

  根据『十二五』规划,安顺市计划共实施项目2748个,总投资5623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500个,总投资5235亿元。其中,客机改货机、通用飞机、无人机、IT产业园、航空培训、青年莲花汽车、特种装备制造、煤炭生产、安电三期(120万千瓦)、大型带式输煤工程、建材、化工、冶金、制药、白酒、农特产品、旅游产业升级、旅游商品生产、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将是重点。

  到『十二五』末,安顺将力争实现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60亿元,工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以上,工业成为全市经济提速发展的火车头。

  安顺航空城优势凸显

  国发2号文件指出:『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鼓励地方科研单位和军工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军工、民用技术双向转化和科研机构资源共享,发展壮大军民结合产业,推动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能矿产业装备和工程机械。巩固壮大精密数控装备和关键基础件、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力装备、铁路车辆及备件等产业。培育发展冶金、风电、农业机械等特色装备。支持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建设通用飞机、无人机、教练机等生产和试训基地,配套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其中提及的80%的项目,是贵州航空工业所独有的。

  回眸历史,贵州航空工业向我国军用飞机制造业一次次伟大献礼:1970年9月18日,一架银色的战鹰划破长空,结束了贵州不能制造飞机的历史,也为年轻的共和国增添了一处稳固的后方航空基地。从此,祖国的蓝天上有了贵州制造的身影。1987年,贵航集团研制生产的歼教七飞机参加了第37届巴黎国际航展,被誉为『亚洲明星』,开创了我国实物飞机参展的先河。1996年,在珠海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航展上,贵航集团的两架歼教七飞机第一次在国人面前作了精彩的飞行表演。2006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山鹰』高级教练机,与参加航展的其它国家的著名飞行表演队一起,进行飞行表演……

  从2006年以来,安顺市一直致力于推进安顺航空城的规划和建设,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2006年8月省政府与中国一航签订的以『安顺航空城建设为平台,加快航空技术向民用产业延伸』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贵航集团以规划面积1万亩的安顺航空城建设为依托,将自身打造成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通用飞机研制生产基地。

  国家和省非常重视航空产业的发展,2007年初,曾庆红同志在安顺市视察工作时指示:『安顺航空城是个好项目。军地双方要共同努力建设好』。安顺市被确定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有利于安顺市进—步发挥产业优势,以民用航空产业为龙头,强有力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在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为实现黔中崛起和历史性跨越提供强大的动力。

  2007年12月29日,贵航集团云马飞机制造厂航空转包项目正式开工,这标志着安顺航空城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新建的云马厂航空转包项目位于安顺开发区机场路,占地面积1000亩的云马工业园区内。

  安顺航空城是安顺试验区军地结合寻求跨越式发展的项目之一。近年来,安顺相继编制完成了《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贵州安顺航空城产业发展规划》、《贵州安顺航空城产业空间布局总体规划》等关系全局的重要规划。

  高技术产业基地崛起

  2008年2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将安顺市确定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发改委在《通知》中指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五』规划》,为促进全国高技术产业聚集,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在全国建设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24个行业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安顺市为全国24个行业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这标志着安顺航空城建设正式纳入国家级计划。

  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安顺开发区航空制造业为依托,建设航空制造业基地和地方机械产业基地、航空企业聚集区及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航空业配套示范基地、汽车工业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飞行员培训基地,推动航空制造业实现产业集中、产业聚集、产业集群。总投资预计300亿元以上,初步规划面积35至40平方公里。

  云马飞机制造厂计划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建设占地1123亩的云马产业园;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拟投资15亿元打造黄(桶)?(铺)综合园区煤炭物流园及东出口综合园区。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为此,安排资金3亿多元加快安顺航空城基础设施建设后,又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和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金投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融资43亿元投资安顺航空城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园区优质项目的发展,全面推进安顺航空城建设。2009年,该区已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开工建设了总长约20公里的城市主干道、北航路、凌云路、双阳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民用航空项目落户安顺开发区,已有贵州中航通用飞机公司、贵航无人机研发生产项目、华夏民用飞机维修项目等。如今这43亿元投资的进入,加快了安顺航空城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项目发展,从而加快该区航空产业链的形成。

  挂牌的头两年,安顺市坚持产业基地整体规划、全球招商,当地各级各部门及相关方面已投入资金近10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已引进1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6.34亿元。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国内外投资商纷纷入驻安顺航空产业基地。安吉精铸项目投资3亿元,占地123亩,一期工程已建设投产;天马轴承项目投资1.5亿元,占地150亩,搬迁工程已完成,现已顺利投产。

  云马产业园区项目投资12.3亿元,占地1100亩,一期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线数控车间土建工程已完成。

  中航工业和贵航集团出资1亿元组建的贵州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已在开发区注册;与巴西合作的阿莫特飞机制造有限公司2座复合材料轻型飞机项目已落户开发区;贵航无人机研发生产项目、华夏民用飞机维修项目、珠海雁洲轻型飞机项目也已经落实到位。

  为促进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地航空产业总量迈上新台阶,实现工业总产值360亿元、出口创汇5.2亿美元、利润总额11亿元: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00亿元、出口创汇10亿美元、利润总额27亿元。到2025年,贵州航空工业要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在航空制造、航空服务、装备制造等主要航空关联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省委、省政府提出,2008年贵州要启动支线飞机生产项目,大力提升贵州装备制造能力,这对贵州航空工业无疑是新的挑战和机遇。2011年12月,由贵飞公司自主开发研制的『山鹰』高级教练机,正式通过国家定型列装部队,标志着贵州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山鹰』再次取得丰硕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航空工业力推以我为主、自主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发展模式,多年的苦心积累换来军事生产科研领域的累累硕果,在新型高级教练机、无人机、航空产品以及国家多项航空重点项目上捷报频传。相继研制开发出10多种型号的飞机和两大涡喷系列航空发动机。被国外航空界誉为『亚洲明星』的歼教7高级教练飞机,以其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和可靠的质量赢得了国内外用户的广泛赞誉;从安顺放飞的『山鹰』高级教练机成为我国目前技术档次最高、最新的一代高级教练飞机;涡喷系列航空发动机是我国航空装备重要的动力装置,而新型的某型号涡扇发动机已经定型,将成为多型号飞机的动力。

  2007年,贵航航空工业总收入突破百亿元,成为贵州包括中国航空工业屈指可数的百亿元大型企业集团之一;2011年贵航航空工业总收入就达到200亿元,4年就翻了一番。

  航空航天『安顺制造』

  扎根安顺的贵州航空工业企业,绝大部分是贵州航空工业的主机企业。平坝的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企业,安顺的贵飞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无人机、教练机、通用飞机研制生产企业,安大公司、安吉公司是中航工业重机公司的主力企业,他们成为国际航空产业的部件供货商,为当今最先进的空客380、波音787提供部件,云马厂、黎阳公司也在为世界两大飞机制造厂空客和波音提供部件。

  安大航空锻造公司是亚洲和中国最大的环件锻造企业,为中国乃至美欧的航空发动机、飞机和燃气轮机从事锻件生产,并为国内外的船舶、石油化工、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提供所需锻件、环轧件。如今,安大的产品已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出口到十几个国家的20多个世界五百强企业。2011年安大公司产值达到12亿元。

  安吉精密铸造公司在安顺开发区新建的生产区,拥有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大型热等静压机,2008年投入使用后,大大提升了贵州航空工业精密铸造的水平与生产能力。

  贵州新安公司作为中国航空工业剎车机轮专业化生产厂家,研制生产的产品已囊括了直升机、歼击机、教练机、无人机、公务机、运输机等中小型飞机机轮、剎车系统、直升机旋翼剎车装置和旋翼折迭系统附件,以及各种飞机的液压、气压附件、传感器。目前承担着130多个型号产品(系统)的研制、生产任务。近年来,相继开发研制生产了轿车空调系统、油路系统电磁阀、单向阀,汽车制动系统等,配套于上海桑塔纳、一汽捷达、奥迪、小红旗、奇瑞等多种车型;同时利用军工技术相继开发研制了高速机车、列车闸瓦(片)和机车、列车以及轻轨车制动系统、风力发电机制动部件等产品。为扩大生产,新安又在西秀新区建设新厂区,建成了现代化流水线,提升了产能。

  贵州风雷航空军械公司以航空企业的技术优势、航空机载技术、密封技术等独特技术干起了医用高压氧舱。二十几年来,风雷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的高压氧舱落户在中国各大中小城市的数百家医院,代表了高压氧舱生产的国家标准。2002年风雷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研制出中国首台由计算器操纵、亚洲最大、自动化程度高、总线控制技术达国际水平的低压舱群。如今已在中国多个城市建设了一批低压舱,并成功地为中国南极科考队研制生产出世界第一台软式高压氧舱,在南极投入使用。

  2002年,贵州平水公司第一台采棉机试车成功,此后,经过6年的技术攻关,于2008年实现量产,开始突破国际巨头对采棉机市场的垄断,平水采棉机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与国外主流产品相比,价格便宜三分之一。物美价廉的优势,已经使得平水采棉机可以和巨头们分庭抗礼。如今每年以上百台生产速度源源不断投放新疆市场。

  30座级涡浆多用途飞机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与中航工业战略合作的一项重点项目之一。以30座级涡浆多用途飞机为重点,由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在贵州省发展从原材料、部附件、航空发动机到飞机制造的军民结合型航空产业全价值链体系。项目预算周期为25年,其中研制周期5年,飞机生产周期20年,全部研制经费预计为14.4亿元。该型号飞机将由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和贵飞飞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由贵飞公司生产。30座级涡浆多用途飞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它的成功研制将填补我国50座以下支线飞机的空白,完善我国航空运输体系中机型配置,促进我国支线航空网络的建设,解决我国短航线上的缺乏小机型而使用大座级飞机营运,造成的经济浪费和环保等问题,该机型的研制对构建我国中西部地区快速空中运输通道,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航空工业力推以我为主、自主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发展模式,多年的苦心积累换来军事生产科研领域的累累硕果,在新型高级教练机、无人机、航空产品以及国家多项航空重点项目上捷报频传。相继研制开发出10多种型号的飞机和两大涡喷系列航空发动机。被国外航空界誉为『亚洲明星』的歼教7高级教练飞机,以其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和可靠的质量赢得了国内外用户的广泛赞誉;从安顺放飞的『山鹰』高级教练机成为我国目前技术档次最高、最新的一代高级教练飞机;涡喷系列航空发动机是我国航空装备重要的动力装置,而新型的某型号涡扇发动机已经定型,将成为多型号飞机的动力。

中推的出口上限,推重比9.

RD33,有1吨多重。。。。。。
东野翔1418 发表于 2013-11-29 21:41
WS12是早年参考美国F404研制的中推发动机,准备给沈阳的那个双发中型战斗机使用,类似F18,后来这个飞 ...
还真是那个拖拉机,那个烟大的呀
wawa02002 发表于 2013-11-29 22:11
还真是那个拖拉机,那个烟大的呀
按照西方标准,推比才6点几,咕嘟咕嘟的冒黑烟哪,以为是烧煤的呢
东野翔1418 发表于 2013-11-29 21:41
WS12是早年参考美国F404研制的中推发动机,准备给沈阳的那个双发中型战斗机使用,类似F18,后来这个飞 ...
还用说吗不就是鶻鹰专用的矢量发动机吗,现在看来肯定会比J20提前,到2020鶻鹰和J20必须服役了否则连门都出不去。
嘎哦 发表于 2013-11-29 21:52
解释后,一目了然。
过奖,惭愧,共同进步
涡扇15看来是难产了,忽然之间安静了许多,夸完没动静了
WS13早出来了,只是性能离指标差的得太远了,力量有限所以就被放在一边了。
TSQ 发表于 2013-11-29 15:43
新核心机应该是涡轮院牵头吧。
核心机应该已经完成了,涡轮院已经向贵发交接了。
中推不太看好,能达到rd93吗
忍不住想犯罪 发表于 2013-12-13 01:04
中推不太看好,能达到rd93吗
RD93的数据也不过是RD33的改良。

中推9800KG这个版本如果能顺利定型,那么就是比较接近M88-III的一款中推了。

只不过在复合材料和高温段,比M88-III稍有不足。香水国在这一领域还是相当奇葩的。
147670 发表于 2013-12-13 08:57
RD93的数据也不过是RD33的改良。

中推9800KG这个版本如果能顺利定型,那么就是比较接近M88-III的一款 ...
9800那个还得等几年?
隆蔚 发表于 2013-12-13 09:34
9800那个还得等几年?
这款9800平台技术上倒是没有跨不过去的门槛了。

稳定性和可靠性就需要足够的数量来喂饱这个过程吧,至少在JF-17BLOCK2这个批次。数量和时间还是充裕的。

在2015--18这个时间节点,雷达、航电、发动机。三者缺一不可
xmyyc 发表于 2013-11-29 16:08
所有核心机还是都是涡轮院牵头的,预研所嘛
和船舶不一样,发动机的难点在制造,涡轮院的预研工作在整个发动机研发中是很小的一块工作量和技术水平。
147670 发表于 2013-12-13 08:57
RD93的数据也不过是RD33的改良。

中推9800KG这个版本如果能顺利定型,那么就是比较接近M88-III的一款 ...
顺利定型,呵呵,猴年马月呀,对发动机信心不大呀,难过
147670 发表于 2013-12-13 12:39
这款9800平台技术上倒是没有跨不过去的门槛了。

稳定性和可靠性就需要足够的数量来喂饱这个过程吧,至 ...
好久呀,ws15都快定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