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和拉马克谁是谁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6:28:17
               达尔文和拉马克谁是谁非?
xys.ss156.net/xys/netters/Fang-Zhouzi/xinhua/mutation.txt
                        ·方舟子·

  一提起进化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达尔文。其实在达尔文之前也有别人提出
过进化论,只不过他们提出的学说没能经受历史的考验。这些人中最著名的是拉
马克,他的学说的生命力也更长一些,直到现在在外行中还有自称是拉马克主义
者的。所谓拉马克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解释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
性是怎么进化来的。比如斑马为什么跑得那么快?按拉马克主义的说法,这是由
于斑马在受到狮子的追捕时,不得不拼命地跑,受到锻炼,跑得越来越快。它的
奔跑能力遗传给后代,后代也就会跑得越来越快。达尔文则认为,斑马中有的跑
得快有的跑得慢,跑得慢的容易被狮子抓到吃掉,留下的后代少,而跑得快的容
易躲过狮子的追捕,留下的后代多,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选择,斑马就跑得越
来越快。

  拉马克主义相当直观,容易理解,一度与达尔文主义竞争激烈。不过到了上
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已很少有生物学家还相信拉马克主义了,因为这时已经知
道后天获得性是不能遗传的,斑马跑得再快,也只是体细胞(例如肌肉细胞)发
生了变化,影响不到生殖细胞,也就没法遗传下去。但是细菌只有一个细胞,因
适应环境发生的变化就有可能遗传下去。例如,抗生素用久了,就会有细菌出现
抗药性,这是由于细菌发生了能抵抗抗生素的基因突变。突变是怎么来的呢?拉
马克主义认为是在抗生素的刺激下发生了适应抗生素的定向突变,而达尔文主义
则认为突变是自发随机产生的,原来就有的,只不过这种突变比例很低,但是遇
到抗生素后,没有这种突变的细菌都被杀死了,只有它留下了,不断地繁殖,最
终全都是有抗性的细菌。

  那么突变究竟是定向的,还是随机的呢?在1943年,美国遗传学家卢瑞亚和
德布吕克做了一个貌似简单的实验。他们取出一点点大肠杆菌分装在不同的试管
中培养,让大肠杆菌生长一段时间后,再从各个试管取出等量的大肠杆菌,接种
在固体培养基上。这些培养基里加了噬菌体,它们会把细菌吃掉。但是有的大肠
杆菌会发生突变,能够抵抗噬菌体,这样就会在培养基上生长,长出一个个菌落。
如果大肠杆菌抵抗噬菌体的突变是在噬菌体刺激下才出现的,和大肠杆菌原来的
情况没有关系,大家条件都一样,那么各个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应该大致相等。
实际统计数量时会出现一定差异,但差异不会太大,在概率上应该符合泊松分布,
即它们的平均值等于方差。

  但是卢瑞亚和德布吕克统计后发现,菌落数量的分布并不符合泊松分布,各
个菌落数量差异很大,其方差远远大于平均值。这就说明大肠杆菌的突变不是在
遇到噬菌体后才出现的,而是在此前就已经存在了,是在试管里培养时随机突变
出来的。细菌在扩增时按一定的速率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变,其中有的突变碰巧能
够抵抗噬菌体。在没有噬菌体之前,这种突变没有表现出来,遇到噬菌体,别的
细菌都被干掉了,就只剩下这种突变能够生长。卢瑞亚和德布吕克根据这个设想,
推算出各个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的波动范围,实验的结果也符合他们的推算。这
种概率分布,后来就被称为卢瑞亚-德布吕克分布。

  也就是说,如果菌落数量分布符合泊松分布,那就说明突变是遇到噬菌体后
才定向出现的,拉马克主义就是对的。但是如果菌落数量分布符合卢瑞亚-德布
吕克分布,那就说明突变在遇到噬菌体之前就有了,是随机发生的,噬菌体只是
对突变进行了选择,这是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而实验的结果说明达尔
文是对的。类似的实验后来有其他人做过,都得出相同的结论。

  但是到了1988年,哈佛大学约翰·凯恩斯实验室做了一个“细菌饥饿试验”,
对这个结论提出挑战。如果培养基中含有乳糖,乳糖会诱导细菌合成降解这种糖
的酶——β-半乳糖苷酶,这样细菌就可以用乳糖作为能源。但是有的细菌的β
-半乳糖苷酶基因发生了突变,有缺陷,降解乳糖的效率非常低,它们只能是利
用葡萄糖、甘油等当能源。凯恩斯把这种细菌先分装在含有各种营养素(包括葡
萄糖)的不同试管里生长一段时间,然后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这种培养基含有
细菌生长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素,但是不含葡萄糖,而是只有乳糖做为能源。由于
凯恩斯使用的细菌菌株利用乳糖的效率很低,没有足够能源,它们在这种培养基
上就会生长非常缓慢,长不出菌落。除非再发生一次突变,β-半乳糖苷酶的基
因被修复,能够利用乳糖当能源,才会出现菌落。

  凯恩斯发现,把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第二天,出现了零星的菌落,说明
的确发生了能有效利用乳糖的逆向突变。这些菌落的数量分布符合卢瑞亚-德布
吕克分布,说明在遇到乳糖之前这些突变就已经存在了,是随机发生的。但是又
过了几天,突然又长出了更多的菌落,而这些菌落的数量分布符合泊松分布,说
明这些突变是在遇到乳糖之后才出现的。

  这似乎表明,细菌在乳糖刺激之下,能够发生利用乳糖的定向突变。难道拉
马克主义在某些条件下是能够成立的?这个结果发表后,轰动一时,在生物学界
之外尤其轰动。很多人,特别是文科人士,很不喜欢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觉得
它太机械、太冷冰冰、太没人情味了,不像强调生物的主观能动性的拉马克主义
那样让人感到温暖。凯恩斯的实验,直到现在还经常被外行引用来攻击达尔文学
说,攻击基因工程,乃至攻击整个现代生物学。

  其实随后的实验证明凯恩斯观察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凯恩斯本人也很快就
承认,能利用乳糖的逆向突变不是定向的。不错,大部分逆向突变是在接触到乳
糖之后发生的,但是并不是在乳糖刺激之下定向发生的。当细菌找不到能源时,
它们停止了生长,处于应激状态。此时,细菌内部发生了一些激烈的变化,它们
的遗传物质还在不断地复制、扩增(这种细菌并不是完全不能利用乳糖,只不过
利用效率很低,但也足够为遗传物质的扩增提供能源了),而且在复制遗传物质
时使用的是更容易发生复制错误的酶,也就是说,突变率变得更高。这样,就会
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变,碰巧有一种发生了逆转β-半乳糖苷酶基因缺陷的突变,
让细菌能够利用乳糖当能源,这些突变的后代就开始生长,长出菌落。这也是自
然选择的过程。尽管达尔文学说很让某些人讨厌,但是它还是对的。
               达尔文和拉马克谁是谁非?
xys.ss156.net/xys/netters/Fang-Zhouzi/xinhua/mutation.txt
                        ·方舟子·

  一提起进化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达尔文。其实在达尔文之前也有别人提出
过进化论,只不过他们提出的学说没能经受历史的考验。这些人中最著名的是拉
马克,他的学说的生命力也更长一些,直到现在在外行中还有自称是拉马克主义
者的。所谓拉马克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解释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
性是怎么进化来的。比如斑马为什么跑得那么快?按拉马克主义的说法,这是由
于斑马在受到狮子的追捕时,不得不拼命地跑,受到锻炼,跑得越来越快。它的
奔跑能力遗传给后代,后代也就会跑得越来越快。达尔文则认为,斑马中有的跑
得快有的跑得慢,跑得慢的容易被狮子抓到吃掉,留下的后代少,而跑得快的容
易躲过狮子的追捕,留下的后代多,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选择,斑马就跑得越
来越快。

  拉马克主义相当直观,容易理解,一度与达尔文主义竞争激烈。不过到了上
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已很少有生物学家还相信拉马克主义了,因为这时已经知
道后天获得性是不能遗传的,斑马跑得再快,也只是体细胞(例如肌肉细胞)发
生了变化,影响不到生殖细胞,也就没法遗传下去。但是细菌只有一个细胞,因
适应环境发生的变化就有可能遗传下去。例如,抗生素用久了,就会有细菌出现
抗药性,这是由于细菌发生了能抵抗抗生素的基因突变。突变是怎么来的呢?拉
马克主义认为是在抗生素的刺激下发生了适应抗生素的定向突变,而达尔文主义
则认为突变是自发随机产生的,原来就有的,只不过这种突变比例很低,但是遇
到抗生素后,没有这种突变的细菌都被杀死了,只有它留下了,不断地繁殖,最
终全都是有抗性的细菌。

  那么突变究竟是定向的,还是随机的呢?在1943年,美国遗传学家卢瑞亚和
德布吕克做了一个貌似简单的实验。他们取出一点点大肠杆菌分装在不同的试管
中培养,让大肠杆菌生长一段时间后,再从各个试管取出等量的大肠杆菌,接种
在固体培养基上。这些培养基里加了噬菌体,它们会把细菌吃掉。但是有的大肠
杆菌会发生突变,能够抵抗噬菌体,这样就会在培养基上生长,长出一个个菌落。
如果大肠杆菌抵抗噬菌体的突变是在噬菌体刺激下才出现的,和大肠杆菌原来的
情况没有关系,大家条件都一样,那么各个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应该大致相等。
实际统计数量时会出现一定差异,但差异不会太大,在概率上应该符合泊松分布,
即它们的平均值等于方差。

  但是卢瑞亚和德布吕克统计后发现,菌落数量的分布并不符合泊松分布,各
个菌落数量差异很大,其方差远远大于平均值。这就说明大肠杆菌的突变不是在
遇到噬菌体后才出现的,而是在此前就已经存在了,是在试管里培养时随机突变
出来的。细菌在扩增时按一定的速率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变,其中有的突变碰巧能
够抵抗噬菌体。在没有噬菌体之前,这种突变没有表现出来,遇到噬菌体,别的
细菌都被干掉了,就只剩下这种突变能够生长。卢瑞亚和德布吕克根据这个设想,
推算出各个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的波动范围,实验的结果也符合他们的推算。这
种概率分布,后来就被称为卢瑞亚-德布吕克分布。

  也就是说,如果菌落数量分布符合泊松分布,那就说明突变是遇到噬菌体后
才定向出现的,拉马克主义就是对的。但是如果菌落数量分布符合卢瑞亚-德布
吕克分布,那就说明突变在遇到噬菌体之前就有了,是随机发生的,噬菌体只是
对突变进行了选择,这是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而实验的结果说明达尔
文是对的。类似的实验后来有其他人做过,都得出相同的结论。

  但是到了1988年,哈佛大学约翰·凯恩斯实验室做了一个“细菌饥饿试验”,
对这个结论提出挑战。如果培养基中含有乳糖,乳糖会诱导细菌合成降解这种糖
的酶——β-半乳糖苷酶,这样细菌就可以用乳糖作为能源。但是有的细菌的β
-半乳糖苷酶基因发生了突变,有缺陷,降解乳糖的效率非常低,它们只能是利
用葡萄糖、甘油等当能源。凯恩斯把这种细菌先分装在含有各种营养素(包括葡
萄糖)的不同试管里生长一段时间,然后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这种培养基含有
细菌生长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素,但是不含葡萄糖,而是只有乳糖做为能源。由于
凯恩斯使用的细菌菌株利用乳糖的效率很低,没有足够能源,它们在这种培养基
上就会生长非常缓慢,长不出菌落。除非再发生一次突变,β-半乳糖苷酶的基
因被修复,能够利用乳糖当能源,才会出现菌落。

  凯恩斯发现,把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第二天,出现了零星的菌落,说明
的确发生了能有效利用乳糖的逆向突变。这些菌落的数量分布符合卢瑞亚-德布
吕克分布,说明在遇到乳糖之前这些突变就已经存在了,是随机发生的。但是又
过了几天,突然又长出了更多的菌落,而这些菌落的数量分布符合泊松分布,说
明这些突变是在遇到乳糖之后才出现的。

  这似乎表明,细菌在乳糖刺激之下,能够发生利用乳糖的定向突变。难道拉
马克主义在某些条件下是能够成立的?这个结果发表后,轰动一时,在生物学界
之外尤其轰动。很多人,特别是文科人士,很不喜欢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觉得
它太机械、太冷冰冰、太没人情味了,不像强调生物的主观能动性的拉马克主义
那样让人感到温暖。凯恩斯的实验,直到现在还经常被外行引用来攻击达尔文学
说,攻击基因工程,乃至攻击整个现代生物学。

  其实随后的实验证明凯恩斯观察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凯恩斯本人也很快就
承认,能利用乳糖的逆向突变不是定向的。不错,大部分逆向突变是在接触到乳
糖之后发生的,但是并不是在乳糖刺激之下定向发生的。当细菌找不到能源时,
它们停止了生长,处于应激状态。此时,细菌内部发生了一些激烈的变化,它们
的遗传物质还在不断地复制、扩增(这种细菌并不是完全不能利用乳糖,只不过
利用效率很低,但也足够为遗传物质的扩增提供能源了),而且在复制遗传物质
时使用的是更容易发生复制错误的酶,也就是说,突变率变得更高。这样,就会
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变,碰巧有一种发生了逆转β-半乳糖苷酶基因缺陷的突变,
让细菌能够利用乳糖当能源,这些突变的后代就开始生长,长出菌落。这也是自
然选择的过程。尽管达尔文学说很让某些人讨厌,但是它还是对的。
方舟子这个搞细胞的人,能把遗传的问题搞清楚并且讲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尽量去理解 还是力所不及
DNA基因已经被发现的年代,再谈达尔文和拉马克就有点复古了。
达尔文学说的支持者可以说DNA是遗传特性的传递物质,拉马克的支持者用什么来传递后天获得的性状?
CarrierVessel16 发表于 2013-11-28 14:24
DNA基因已经被发现的年代,再谈达尔文和拉马克就有点复古了。
达尔文学说的支持者可以说DNA是遗传特性的传 ...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就是DNA以外遗传的各种机制,基本上就是外部环境影响到DNA的表达和转录,在不改变DNA本身的情况下造成可遗传的变化。

所以说拉马克也不是全错。
问题是拉马克主义被小资文人用的很滥

小学生的科普要年年教,并不随着时代变化就不需要了。

james_kennedy 发表于 2013-11-28 14:26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就是DNA以外遗传的各种机制,基本上就是外部环境影响到DNA的表达和转录,在不改变 ...
外部环境影响DNA的表达,并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拉马克认为,生物经常使用的器官会逐渐发达,不使用的器官会逐渐退化,是为“用进废退说”。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因此生物可把后天锻练的成果遗传给下一代。
拉马克并不是全错,至少他的理论也是一种演化论。
zhepro 发表于 2013-11-26 19:23
尽量去理解 还是力所不及
按拉马克观点,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称为获得性遗传),而且这是进化的内在机制。达尔文认为,后天性状不可遗传。遗传物质(基因、DNA)的变化是随机的,但是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使主体的生存、繁殖有优势,并逐渐成为主流被固定下来。
拿个例子:假如您先天不近视,天天看电脑800度了,而近视对于您的生存和繁殖有好处,那么拉马克说:你的后代能够继承这一优良性状。达尔文则认为:你的后天近视不能作用于你的遗传物质,并传递给后代。除非近视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先天的),而且被自然环境选择留下来,才会在后代中发扬光大。
james_kennedy 发表于 2013-11-28 14:26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就是DNA以外遗传的各种机制,基本上就是外部环境影响到DNA的表达和转录,在不改变 ...
不对。

表观遗传的定义: Epigenetics refers to changes in phenotype (appearance) or gene expression caused by mechanisms other than changes in the underlying DNA sequence.

不要以为后天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是可遗传的。所有表观标记在减速分裂形成配子的时候都要重新洗牌(去印记化)。

表观遗传研究在近年来的进展,对于达尔文理论只有加强,而没有丝毫不支持。
如果通俗粗略的讲拉马克学说,就是用进废退可以遗传。
用进废退是对的,但不能遗传到下代。
日常的例子之一是犹太婴儿出生时割包皮,已经千年以上,但犹太人至今也没有变成短包皮的人种。
还有中国古代妇女缠小脚已经延续几百年,若后代女孩不缠脚,依旧和从未缠脚的妇女后代无差异。
不能马马虎虎去批判用进废退,而集中在否定用进废退可以遗传上。
别通俗地讲拉马克!你们所能接触到的他的理论是个美国人引述海克尔的!那厮并不规矩,对拉马克的思想进行过分简化。建议看拉马克的法文著作。英文资料可信度打折。
abgg 发表于 2013-12-12 06:04
别通俗地讲拉马克!你们所能接触到的他的理论是个美国人引述海克尔的!那厮并不规矩,对拉马克的思想进行过 ...
外行人说说而已,肯定不严密。
请告诉,老夫上面粗略通俗的说法,有没有原则上根本就错了的地方,也就是拉马克主张获得性遗传这种说法错没错。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3-12-12 10:21
外行人说说而已,肯定不严密。
请告诉,老夫上面粗略通俗的说法,有没有原则上根本就错了的地方,也就是 ...
科学界还在争论拉马克的学说,断定对错为时尚早。
abgg 发表于 2013-12-12 13:22
科学界还在争论拉马克的学说,断定对错为时尚早。
恕老夫孤陋寡闻,不知现代对于达尔文和拉马克的学术对错的争论焦点在哪里。望不吝指出。
只记得好像苏联的米邱林学派是继承拉马克的,我念中学时的生物课学的就是这类,后来好像说米邱林在理论上错的。
后天获得的变化要成为基因的一部分,并且带到生殖细胞里面才能遗传。对于大部分的生物来说,这是非常非常不可能的。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3-12-12 10:21
外行人说说而已,肯定不严密。
请告诉,老夫上面粗略通俗的说法,有没有原则上根本就错了的地方,也就是 ...
你的理解基本是对的,但是有一个概念使用混淆:用进废退。

用进废退是人们对拉马克理论的一个形象比喻,是”可获得性遗传“的外在表现。

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你10楼的文中用“后天获得的性状”来取代“用进废退”——“后天获得的性状”就包括了“割短的包皮”、“缠小的脚”等等,如果这些性状可以遗传,几十上百代的积累以后,就会导致“用进废退”的现象出现。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3-12-13 08:24
恕老夫孤陋寡闻,不知现代对于达尔文和拉马克的学术对错的争论焦点在哪里。望不吝指出。
只记得好像苏联 ...
你够老的。
李森科等人否定遗传的客观物质基础,现在已经完全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了。
abgg 发表于 2013-12-12 13:22
科学界还在争论拉马克的学说,断定对错为时尚早。
科学界对拉马克学说细节的一些争论,已经完全无法影响进化论的公理性认识了。现在进化学研究的所有工作,都是建立在对进化论的细化和补充上面,原因在于进化理论的物质基础已经由分子生物学领域被夯实,不可动摇了。
拉马克的学说遇到的绝对BUG大家都很熟悉,黑五尤其熟悉——处女膜。
fdbiology 发表于 2013-12-13 16:39
科学界对拉马克学说细节的一些争论,已经完全无法影响进化论的公理性认识了。现在进化学研究的所有工作, ...
请记住,拉马克理论是比达尔文更早的,彻底的进化论。

只是,目前的主流进化论即达尔文理论是基于自然选择作为进化动力的。拉马克所谓的“需求,法语Besoin“不被承认。
fdbiology 发表于 2013-12-13 16:35
你够老的。
李森科等人否定遗传的客观物质基础,现在已经完全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了。
李森科当时好像还没得及进入中学课本(由苏联原版编译过来)。以李森科为棍子打击中国的生物学家是后来的事。
只不知我的印象中米邱林是支持拉马克的,不知对不对。
abgg 发表于 2013-12-13 21:57
请记住,拉马克理论是比达尔文更早的,彻底的进化论。

只是,目前的主流进化论即达尔文理论是基于自然 ...
这里有两个不同 的问题。
一是对于拉马克的这位进化论的先驱的历史功绩,当然应该尊敬。达尔文早年就曾接触过他的学说学说。达尔文对他的评价极高。
二是拉马克的进化机制正确与否,也就是后天获得性遗传,也就是动物主观愿望可能在进化中起作用这种观点正确与否。
科学本身没有国界,没有法国特有进化学说。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3-12-14 07:59
这里有两个不同 的问题。
一是对于拉马克的这位进化论的先驱的历史功绩,当然应该尊敬。达尔文早年就曾 ...
看你怎么理解'besoin'这个词了。需求是否是主观的?至少这个词在法语里面是既可以主观又可以客观的,相当于need和necessity,所以……所谓主观,是否是英文译者的私货呢?看过拉马克的原著,我觉得很可能是这种情况。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3-12-14 07:37
李森科当时好像还没得及进入中学课本(由苏联原版编译过来)。以李森科为棍子打击中国的生物学家是后来的 ...
太老的事情我也不清楚,但是所谓米丘林学派,实际上是由李森科搞的。
李森科学派的理论是畸形的,最多算是在某些表面层次上傍了下拉马克理论。
abgg 发表于 2013-12-13 21:57
请记住,拉马克理论是比达尔文更早的,彻底的进化论。

只是,目前的主流进化论即达尔文理论是基于自然 ...
“更早”没有疑问,“更彻底”从何而来?给些支持拉马克理论的依据出来吧!

如何定义一个演化理论比另一个更彻底?

abgg 发表于 2013-12-14 08:23
看你怎么理解'besoin'这个词了。需求是否是主观的?至少这个词在法语里面是既可以主观又可以客观的,相当 ...


所谓主观,不是私货,而是一种理解。
按拉马克,比如,长颈鹿的原型(羚羊之类吧),主观上想吃树上的叶子,就拼命向高去努力,一代一代这样主观奋斗下去,脖子就长了,演化成了长颈鹿。长颈鹿是拉马克阐述自己理论时一个重要的例子。
这种演化,主观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有夫妇希望自己的后代是肌肉男,于是二人拼命去健身房练肌肉,并立下遗嘱,令后代也这样作,于是经很多代后,就可能生出不去健身房也可长出像Superman那样强大肌肉的后代。这种主观能动性好的很啊!可惜,不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实现不了。
abgg 发表于 2013-12-14 08:23
看你怎么理解'besoin'这个词了。需求是否是主观的?至少这个词在法语里面是既可以主观又可以客观的,相当 ...


所谓主观,不是私货,而是一种理解。
按拉马克,比如,长颈鹿的原型(羚羊之类吧),主观上想吃树上的叶子,就拼命向高去努力,一代一代这样主观奋斗下去,脖子就长了,演化成了长颈鹿。长颈鹿是拉马克阐述自己理论时一个重要的例子。
这种演化,主观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有夫妇希望自己的后代是肌肉男,于是二人拼命去健身房练肌肉,并立下遗嘱,令后代也这样作,于是经很多代后,就可能生出不去健身房也可长出像Superman那样强大肌肉的后代。这种主观能动性好的很啊!可惜,不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实现不了。
fdbiology 发表于 2013-12-14 10:39
“更早”没有疑问,“更彻底”从何而来?给些支持拉马克理论的依据出来吧!

如何定义一个演化理论比另 ...
不是更彻底,是彻底。这个彻底就是说,否定上帝或者一切形式的智慧创造。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3-12-14 15:05
所谓主观,不是私货,而是一种理解。
按拉马克,比如,长颈鹿的原型(羚羊之类吧),主观上想吃树上的叶 ...
一个词语,在语言中,就是有涵义的。它的含义也是客观的。为何说是私货呢?如果你只看长颈鹿一个例子,那么你肯定觉得是主观了。但是如果你注意到《动物哲学》的很多地方,‘objectif(客观)'这样的论述比比皆是。所以我高度怀疑,是英文译者的个人理解造成了很多问题。再说,遗传信息为什么没有反馈机制只有选择机制呢?中心法则为何只是单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