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鄱阳湖怎能每年“死一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57:36
核心提示:根据11月4日卫星监测,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1375平方公里,较8月7日遥感监测的水面减少1447平方公里。与历史同期相比,鄱阳湖水面更是偏小了25%,这也是近十年来卫星遥感监测到的同期最小水面。虽然每年鄱阳湖都有枯水期,可是枯水期年年提前,枯水期最低水位年年下降,这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的警觉。极端天气增多、湖区用水量增大、上游水库群汛后蓄水……都是鄱阳湖每年“遭此劫难”的原因,要采取综合性应对措施,理顺河湖关系,加快现有提水灌溉设施的改造,建设鄱阳湖与长江上游水工程,周边五条河流水工程的联合实时调度平台,最重要的是,提高江西现有森林质量,提升森林蓄水能力。

季节性干涸几成常态!


新观察:鄱阳湖怎能每年“死一次”

11月5日,江西省都昌县大沔池附近的鄱阳湖畔的蓼子花海。傅建斌

最大淡水湖变身“河沟” 传统“水乡”频闹“水荒”

11月初,九江市庐山区姑塘乡鄱阳湖畔,干涸的湖底开满了紫红色的蓼子花,集聚着许多摄影发烧友和野餐的人们。堤坝上满是来自各地的自驾车,一些越野车开下堤坝,在“草原”上飞驰。

姑塘乡的程文伟9月底就把200多只羊赶到了这片“草原”。在鄱阳湖边放了20多年羊的他告诉记者:“今年湖水退得早,我把羊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放下来吃草。”

今年10月中旬以来,受持续少雨和长江水位降低的共同影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枯水期再次大幅提前。目前,鄱阳湖水位接近极枯水位,一条条“河沟”替代了宽阔的水面,辽阔的草原替代了浩瀚的湖面。

鄱阳湖持续低枯水位的到来,使周边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得窘迫起来。[详细]

长江干线全面进入枯水期

新观察:鄱阳湖怎能每年“死一次”

11月9日,进入枯水期的长江干线江西九江段大面积江滩裸露,货船在低水位下通航。受长江流域降雨量偏少和上游来水量锐减的影响,进入10月份以来,长江中下游持续低水位徘徊,目前已创今年入秋以来最低,长江武汉、九江、南京、扬州等各主要站点均到达枯水位,标志着长江干线全面进入枯水期。由于长江枯水期水位下降较快,航道变浅变窄,对船舶航行带来一定影响。

天灾?人祸?

星子站水位在10米以下意味着鄱阳湖进入枯水期。但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时间逐步提前,枯水时间不断延长。江西省水文局的统计分析显示,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时间在1956-2002年期间平均为12月1日;在2003-2013年期间平均为10月27日。今年鄱阳湖星子站枯水位出现于10月19日,较之1952—2002年期间平均出现于12月10日,提前了52天。

近年来持续极端气候是鄱阳湖“喊渴”的一大诱因。江西省水文局局长谭国良说,每年冬季鄱阳湖都会出现枯水,但近年来降雨时空分布极端不均的情况突出,雨季雨水偏多,枯季雨水偏少。今年鄱阳湖枯水时间提前与近期降雨异常偏少有关。气象监测资料显示,今年9月以来,江西平均降水量为65.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等专家认为,上游河流大量水电工程兴建,汛后蓄水也是鄱阳湖水来量减少的一大原因。江西省水利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长江上游干支流主要水库共29座,防洪库容合计530亿立方米,其汛后集中蓄水运行正值鄱阳湖流域枯季,造成中下游的部分河湖尤其是鄱阳湖低枯水位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等重大变化,对境内水资源的“拉空”作用明显。

有一些专家也认为,周边河流河道下切、水位下降,也使鄱阳湖水出流加快,蓄水量减少;部分河湖的大肆采砂现象加剧湖床和河道下切速度;鄱阳湖整个流域内,河道外用水量大幅增加也是湖水减少的原因。[详细]

三峡

#(经济)(3)三峡水库蓄水突破174米 进入“最后一米”冲刺阶段

2013年11月2日 三峡水库蓄水突破174米 进入“最后一米”冲刺阶段 11月2日拍摄的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高峡平湖风光。当日凌晨2时,三峡水利枢纽上游水位已达到174.03米,新一轮试验性蓄水进入最后一米冲刺阶段。据三峡枢纽梯级调度通讯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几天对长江上游降雨情况的监测显示,流域内出现普遍降雨,对长江上游干流及支流的流量形成了补充,有利于保证三峡水库蓄水的入库流量。依照目前的水量条件,此次蓄水到175米有望在11月上旬或中旬实现。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三峡水库新一轮试验性蓄水

11月2日2时,三峡水利枢纽上游水位已达到174.03米,新一轮试验性蓄水进入最后一米冲刺阶段。

实时水情信息显示,11月2日2时,长江上游来水量约为82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下泄流量为6160立方米/秒。上游来水量与前几日基本持平。

三峡枢纽梯级调度通讯中心主任肖舸介绍,近几天对长江上游降雨情况的监测显示,流域内出现普遍降雨,对长江上游干流及支流的流量形成了补充,有利于保证三峡水库蓄水的入库流量。

为确保库区通航安全,长江海事部门对三峡库区17米以上的超高船舶采取“限高”措施,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库区的重点航段、水域、码头,海事部门实行全天候监控。[详细]

三峡蓄水加剧鄱湖枯水困局

获得国家水利部验收,由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三峡工程运用后对鄱阳湖及江西“五河”的影响研究》显示,三峡工程运行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整体表现为“预泄期高水不高,蓄水期低水更低”,三峡水库调度对鄱阳湖水位影响最大的时段是每年10月至11月的蓄水期,造成鄱阳湖枯水和干旱的提前、加剧。

研究成果显示,每年9月至10月是三峡水库蓄水期,正值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及“五河”进入枯水期,鄱阳湖区开始退水,三峡此时减泄使鄱阳湖水位较之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如省水文局2012年1月2日8时的监测统计显示,我省境内五大河流的入鄱阳湖流量只有732立方米每秒,而鄱阳湖的出水流量则达到了1280立方米每秒。鄱阳湖湖水被急剧“拉空”,水位快速下降。[详细]

“三角戏”变得复杂

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南侧、我省北部的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其上承我省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之水,下接长江,是长江中下游仅存的两个通江大湖之一。鄱阳湖流域面积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年均径流量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5.5%。

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面世前,鄱阳湖与“五河”、长江以纯自然的方式上演“三角戏”。鄱阳湖水位变化受“五河”和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汛期(4~9月)长达半年之久。进入10月份,湖区水位下降,湖区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1~2月。三峡工程运行后,以往的“三角戏”变得复杂。[详细]

上游河流大量水电工程兴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等专家认为,上游河流大量水电工程兴建,汛后蓄水也是鄱阳湖水来量减少的一大原因。江西省水利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长江上游干支流主要水库共29座,防洪库容合计530亿立方米,其汛后集中蓄水运行正值鄱阳湖流域枯季,造成中下游的部分河湖尤其是鄱阳湖低枯水位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等现象。[详细]

人与自然

新观察:鄱阳湖怎能每年“死一次”

10月28日,在江西省都昌县印山附近水域,民众布置抽水设备。连日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提前进入枯水期。10月28日早8时,鄱阳湖江西都昌站水位为8.35米,较前一天下降0.15米,为历史同期最低。目前,湖水还在快速下降中。持续的低水位造成江西省都昌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紧张,居民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中新社发 傅建斌 摄

水位下降直接导致候鸟数量减少

2003年以前,长江水与鄱湖水有清晰的分界线:江水很浊而湖水很清。现如今分界线仍然存在但恰恰相反:鄱阳水很浊而长江水很清。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三峡工程蓄水使湖区约50%的水量提前出湖入江。鄱阳湖水位变化和泥沙变化,改变了“五河”入湖水在湖内滞留时间及换水周期,影响到水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在一定条件下对湖区水环境质量可能产生影响。

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同时,候鸟数量与以前的百万只相比减少了很多。如2006年冬至2007年春,鄱阳湖区越冬候鸟约46万多羽;2007年冬至2008年春,鄱阳湖区越冬候鸟约37万多羽。

[详细]

中国最大淡水湖频闹“水荒”

余干县、鄱阳县、都昌县等地一批沿湖乡镇水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取水困难甚至是无水可取的情况;沿湖部分农村地区因为地下水位低,饮水井、压水井出水严重不足,不少农户的水井每天出水量仅够1人饮用。

在鄱阳湖边捕鱼20多年上饶市余干县渔民熊琴说:“今年水少鱼不好打,量减少了好多。”由于水位下降过快,渔业资源明显减少,今年捕捞期比往年缩短1个多月且捕获量锐减。湖区渔民收入不到往年的1/5,纷纷外出打工谋生。低水位还导致赣江中下游江段部分船只搁浅、停航,航运受影响。

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华分析,鄱阳湖低枯水位使得洲滩外露,帆蚌、河蚬、螺蛳等底栖动物及植物死亡,很可能影响越冬候鸟的食物来源。[详细]

80多万人饮水受影响

近段时间以来,江西境内江河湖泊低枯水位持续走低已对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截至目前,江西境内已有82.2万人饮水受影响。江西省正在紧急调度,确保城乡居民饮水。

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消息,江河湖泊低枯水位持续走低已导致江西部分市县城市供水出现紧张,都昌县甚至采取三级提水方式为县城供水;部分山丘地区群众饮水出现困难,萍乡等地部分乡镇已采取送水紧急措施,萍乡、上饶、宜春等部分农村地区开掘应急水井,缓解用水紧张局面。[详细]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1/c_125678400.htm核心提示:根据11月4日卫星监测,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1375平方公里,较8月7日遥感监测的水面减少1447平方公里。与历史同期相比,鄱阳湖水面更是偏小了25%,这也是近十年来卫星遥感监测到的同期最小水面。虽然每年鄱阳湖都有枯水期,可是枯水期年年提前,枯水期最低水位年年下降,这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的警觉。极端天气增多、湖区用水量增大、上游水库群汛后蓄水……都是鄱阳湖每年“遭此劫难”的原因,要采取综合性应对措施,理顺河湖关系,加快现有提水灌溉设施的改造,建设鄱阳湖与长江上游水工程,周边五条河流水工程的联合实时调度平台,最重要的是,提高江西现有森林质量,提升森林蓄水能力。

季节性干涸几成常态!


新观察:鄱阳湖怎能每年“死一次”

11月5日,江西省都昌县大沔池附近的鄱阳湖畔的蓼子花海。傅建斌

最大淡水湖变身“河沟” 传统“水乡”频闹“水荒”

11月初,九江市庐山区姑塘乡鄱阳湖畔,干涸的湖底开满了紫红色的蓼子花,集聚着许多摄影发烧友和野餐的人们。堤坝上满是来自各地的自驾车,一些越野车开下堤坝,在“草原”上飞驰。

姑塘乡的程文伟9月底就把200多只羊赶到了这片“草原”。在鄱阳湖边放了20多年羊的他告诉记者:“今年湖水退得早,我把羊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放下来吃草。”

今年10月中旬以来,受持续少雨和长江水位降低的共同影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枯水期再次大幅提前。目前,鄱阳湖水位接近极枯水位,一条条“河沟”替代了宽阔的水面,辽阔的草原替代了浩瀚的湖面。

鄱阳湖持续低枯水位的到来,使周边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得窘迫起来。[详细]

长江干线全面进入枯水期

新观察:鄱阳湖怎能每年“死一次”

11月9日,进入枯水期的长江干线江西九江段大面积江滩裸露,货船在低水位下通航。受长江流域降雨量偏少和上游来水量锐减的影响,进入10月份以来,长江中下游持续低水位徘徊,目前已创今年入秋以来最低,长江武汉、九江、南京、扬州等各主要站点均到达枯水位,标志着长江干线全面进入枯水期。由于长江枯水期水位下降较快,航道变浅变窄,对船舶航行带来一定影响。

天灾?人祸?

星子站水位在10米以下意味着鄱阳湖进入枯水期。但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时间逐步提前,枯水时间不断延长。江西省水文局的统计分析显示,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时间在1956-2002年期间平均为12月1日;在2003-2013年期间平均为10月27日。今年鄱阳湖星子站枯水位出现于10月19日,较之1952—2002年期间平均出现于12月10日,提前了52天。

近年来持续极端气候是鄱阳湖“喊渴”的一大诱因。江西省水文局局长谭国良说,每年冬季鄱阳湖都会出现枯水,但近年来降雨时空分布极端不均的情况突出,雨季雨水偏多,枯季雨水偏少。今年鄱阳湖枯水时间提前与近期降雨异常偏少有关。气象监测资料显示,今年9月以来,江西平均降水量为65.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等专家认为,上游河流大量水电工程兴建,汛后蓄水也是鄱阳湖水来量减少的一大原因。江西省水利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长江上游干支流主要水库共29座,防洪库容合计530亿立方米,其汛后集中蓄水运行正值鄱阳湖流域枯季,造成中下游的部分河湖尤其是鄱阳湖低枯水位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等重大变化,对境内水资源的“拉空”作用明显。

有一些专家也认为,周边河流河道下切、水位下降,也使鄱阳湖水出流加快,蓄水量减少;部分河湖的大肆采砂现象加剧湖床和河道下切速度;鄱阳湖整个流域内,河道外用水量大幅增加也是湖水减少的原因。[详细]

三峡

#(经济)(3)三峡水库蓄水突破174米 进入“最后一米”冲刺阶段

2013年11月2日 三峡水库蓄水突破174米 进入“最后一米”冲刺阶段 11月2日拍摄的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高峡平湖风光。当日凌晨2时,三峡水利枢纽上游水位已达到174.03米,新一轮试验性蓄水进入最后一米冲刺阶段。据三峡枢纽梯级调度通讯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几天对长江上游降雨情况的监测显示,流域内出现普遍降雨,对长江上游干流及支流的流量形成了补充,有利于保证三峡水库蓄水的入库流量。依照目前的水量条件,此次蓄水到175米有望在11月上旬或中旬实现。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三峡水库新一轮试验性蓄水

11月2日2时,三峡水利枢纽上游水位已达到174.03米,新一轮试验性蓄水进入最后一米冲刺阶段。

实时水情信息显示,11月2日2时,长江上游来水量约为82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下泄流量为6160立方米/秒。上游来水量与前几日基本持平。

三峡枢纽梯级调度通讯中心主任肖舸介绍,近几天对长江上游降雨情况的监测显示,流域内出现普遍降雨,对长江上游干流及支流的流量形成了补充,有利于保证三峡水库蓄水的入库流量。

为确保库区通航安全,长江海事部门对三峡库区17米以上的超高船舶采取“限高”措施,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库区的重点航段、水域、码头,海事部门实行全天候监控。[详细]

三峡蓄水加剧鄱湖枯水困局

获得国家水利部验收,由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三峡工程运用后对鄱阳湖及江西“五河”的影响研究》显示,三峡工程运行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整体表现为“预泄期高水不高,蓄水期低水更低”,三峡水库调度对鄱阳湖水位影响最大的时段是每年10月至11月的蓄水期,造成鄱阳湖枯水和干旱的提前、加剧。

研究成果显示,每年9月至10月是三峡水库蓄水期,正值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及“五河”进入枯水期,鄱阳湖区开始退水,三峡此时减泄使鄱阳湖水位较之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如省水文局2012年1月2日8时的监测统计显示,我省境内五大河流的入鄱阳湖流量只有732立方米每秒,而鄱阳湖的出水流量则达到了1280立方米每秒。鄱阳湖湖水被急剧“拉空”,水位快速下降。[详细]

“三角戏”变得复杂

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南侧、我省北部的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其上承我省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之水,下接长江,是长江中下游仅存的两个通江大湖之一。鄱阳湖流域面积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年均径流量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5.5%。

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面世前,鄱阳湖与“五河”、长江以纯自然的方式上演“三角戏”。鄱阳湖水位变化受“五河”和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汛期(4~9月)长达半年之久。进入10月份,湖区水位下降,湖区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1~2月。三峡工程运行后,以往的“三角戏”变得复杂。[详细]

上游河流大量水电工程兴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等专家认为,上游河流大量水电工程兴建,汛后蓄水也是鄱阳湖水来量减少的一大原因。江西省水利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长江上游干支流主要水库共29座,防洪库容合计530亿立方米,其汛后集中蓄水运行正值鄱阳湖流域枯季,造成中下游的部分河湖尤其是鄱阳湖低枯水位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等现象。[详细]

人与自然

新观察:鄱阳湖怎能每年“死一次”

10月28日,在江西省都昌县印山附近水域,民众布置抽水设备。连日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提前进入枯水期。10月28日早8时,鄱阳湖江西都昌站水位为8.35米,较前一天下降0.15米,为历史同期最低。目前,湖水还在快速下降中。持续的低水位造成江西省都昌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紧张,居民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中新社发 傅建斌 摄

水位下降直接导致候鸟数量减少

2003年以前,长江水与鄱湖水有清晰的分界线:江水很浊而湖水很清。现如今分界线仍然存在但恰恰相反:鄱阳水很浊而长江水很清。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三峡工程蓄水使湖区约50%的水量提前出湖入江。鄱阳湖水位变化和泥沙变化,改变了“五河”入湖水在湖内滞留时间及换水周期,影响到水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在一定条件下对湖区水环境质量可能产生影响。

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同时,候鸟数量与以前的百万只相比减少了很多。如2006年冬至2007年春,鄱阳湖区越冬候鸟约46万多羽;2007年冬至2008年春,鄱阳湖区越冬候鸟约37万多羽。

[详细]

中国最大淡水湖频闹“水荒”

余干县、鄱阳县、都昌县等地一批沿湖乡镇水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取水困难甚至是无水可取的情况;沿湖部分农村地区因为地下水位低,饮水井、压水井出水严重不足,不少农户的水井每天出水量仅够1人饮用。

在鄱阳湖边捕鱼20多年上饶市余干县渔民熊琴说:“今年水少鱼不好打,量减少了好多。”由于水位下降过快,渔业资源明显减少,今年捕捞期比往年缩短1个多月且捕获量锐减。湖区渔民收入不到往年的1/5,纷纷外出打工谋生。低水位还导致赣江中下游江段部分船只搁浅、停航,航运受影响。

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华分析,鄱阳湖低枯水位使得洲滩外露,帆蚌、河蚬、螺蛳等底栖动物及植物死亡,很可能影响越冬候鸟的食物来源。[详细]

80多万人饮水受影响

近段时间以来,江西境内江河湖泊低枯水位持续走低已对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截至目前,江西境内已有82.2万人饮水受影响。江西省正在紧急调度,确保城乡居民饮水。

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消息,江河湖泊低枯水位持续走低已导致江西部分市县城市供水出现紧张,都昌县甚至采取三级提水方式为县城供水;部分山丘地区群众饮水出现困难,萍乡等地部分乡镇已采取送水紧急措施,萍乡、上饶、宜春等部分农村地区开掘应急水井,缓解用水紧张局面。[详细]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1/c_125678400.htm
三峡大坝嘛,那么多水截留起来,就像个超级水银行

当然下游的洪涝是几乎没有了
该死则死 有啥大不了的
TG第一大淡水湖成了这个样子啊  
能说感到悲哀吗
如何利用长江干流枯水位提前的时机创造良好的走砂条件,从而为鄱阳湖清淤是一个研究重点
壮哉我大三峡,又躺枪了!!!!
看标题就知道发帖人是列兵
应该补偿。
湖泊、瀑布都是要消失的,以前看10万个为什么上面都有介绍。
你们说话能有点良心吗
战国时候的云梦泽应该很大吧,现在也没了。。。。
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趁机清淤。只是再灌满一次不知需要多久,更可怜了那些鱼儿。

PS:题外话,不知道泉城济南的N多泉眼今安在?是真正的地下水涌出吗?

除非地壳连续下沉,否则湖泊尤其是这种平原浅湖泊的寿命非常短,最终变成沼泽。
在枯水期,将枯水的地方挖深是否可行,这样可以蓄更多的水
给鄱阳湖也建一个大坝呗,这么简单的事...

电价可每年都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