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宇宙的第一步:向着太阳冲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8:13:39


     人类很渺小,宇宙很大。即使到半人马座的比邻星也要4.2光年的距离。为了到达如此之远的地区,人类必须要让自己的飞船达到一个极高的速度。否则几万年内你都到不了太阳的邻居——比邻星。

     根据动能的计算公式:1/2MVV。人类要想达到如此之高的速度(比如说1/10光速)所需要的能源物质是天量的,这也是为什么科幻小说里面的太空船动辄达到数千万吨到数亿吨的庞大质量。尽管有自行收集宇宙中散在分布的聚变燃料的聚变冲压飞船,但是宇宙中氢元素是如此之稀薄,以至于每立方厘米只有一个质子。为了收集到足以维持推进的物质,聚变冲压不得不以6%光速前进。为了达到6%光速,宇宙飞船还是需要大量的燃料。这样即使是不需要携带全部燃料的聚变冲压飞船也是个庞然大物。

     幸而人类附近就有一个免费的核聚变燃料发送中心——太阳!我们伟大的太阳常年以太阳风的形式向外太空无私的发送珍贵的聚变燃料——氦3。但是即使氦3太阳也不是敞开供应,而是限量供应的。据说太阳风的物质构成与日面层相同,其中73%是氢元素,25%是氦元素,而我们最需要的氦3只占氦元素总量的万分之五(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具体数值可能不同)。如此至少的氦3简直难以大规模利用。要知道地球附近的太阳风粒子密度只有每立方厘米数十个。

     问题似乎陷入了死胡同,人类无法利用如此之稀薄的太阳风。但是上帝并没有把人类追求高速度的路堵死。太阳风作为一种物质流,其发散远比阳光的发散大的多。也就是说在更接近太阳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得到密度高于地球附近几个数量级的太阳风!未来一旦我们掌握了可控氘-氦3聚变,一旦我们突破了聚变冲压发动机的所有工程难题,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的飞船飞到接近太阳的地方以更有效的利用那里的氦三资源。下面我就为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人类发射第一艘亚光速飞船的情景:

     2492年,这一年又是太阳风活动的高峰年。科学家预测大约数周后太阳就会爆发数个威力庞大的太阳风暴。为了不错过这个好机会人类发射了自己的第一艘亚光速飞船——后羿号。

     作为人类科技的结晶,后羿号总重50万吨,其中48.5万吨是携带的聚变燃料——氘。其余是结构重量和一台能够实现氘-氦3聚变和氘氘聚变的聚变冲压发动机。它搭载有包括一名船长在内的12名航天员,它将驶往太阳的近临——比邻星。

     从月球航天站升空后,飞船依靠氘和自带的少量氦3达到了每秒50公里的速度。很快这艘太空船迎着太阳风张开了自己的2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磁场。迎面的太阳风是一个强烈的扰动风,速度高达每秒1000公里,粒子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50个,其中飞船所需要的氦3占万分之一。

     由于质量和电荷不同,飞船磁场所收集到的太阳风粒子有不同的轨道。飞船把其中的氦3输送到燃烧室,与自身携带的氘相反应。在10亿度的高温下氘与氦3相反应,成为一个氦四和一个质子。反应产物作为飞船工质喷出,产生的能量则用于维持磁场和加热收集到的太阳风物质,这些太阳风物质也将作为工质向飞船后方喷射。很快飞船尾部亮起了一道耀眼的白光,这是飞船在向后喷出工质,其中的质子速度高达1/10光速。

   由于地球附近太阳风中的核燃料很稀薄,飞船的加速度很慢,只有大约10mm每秒。但是随着离太阳越近,太阳风物质的浓度也越来越高;随着飞船速度的提高,飞船收集氦3 的效率也在提高。在飞船到达金星轨道的时候飞船的加速度达到了1米每秒,在飞船达到水星轨道的时候加速度达到了15米每秒。

     “马上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了。”在飞船的加速度达到30米美秒的时候,飞船船长王翔宇说道:“大家进入深海状态!”

    很快一船12人全身都浸泡在了粘稠的液体里,在深海状态下,人可以承受高达500g的加速度。在距离太阳仅仅1.5千万里的时候,飞船外面的太阳风的密度已经达到了每立方厘米1万个的水平,这时飞船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2000公里,飞船外太阳风的速度则达到了1500公里每秒。

    面对舷窗外高速喷来的浓稠的太阳风大副刘晓莉说道:“我们就像风中的一片叶子,正在随风飘舞。”

    轮机长徐小明说道:“放心吧,那点速度比起我们以最高1/10光速喷出的工质来说不算什么。”

    在距离太阳只有1.5千万公里的地方,太阳已经不再是个小球,再往前行驶飞船或许会在太阳表面坠毁。开启侧喷管,让飞船绕行。

    随着离太阳越来越近,太阳磁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飞船的前进路线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稍向太阳弯曲的弧线。在离太阳大约7百万公里的地方,外面的太阳风离子密度达到了恐怖的每立方厘米5万个的水平。在飞船的高速收集下,巨量的氦3被吸入聚变冲压发动机,然后转化成了能源和带电离子,再以最高达到1/10光速喷出。随着飞船动力的提示,飞船的加速度达到了恐怖的250g。

    虽然靠聚变维持的飞船磁场屏蔽着太阳风粒子,但是离太阳过近导致巨大的光、热辐射还是倾泻在飞船表面。飞船表面的钨合金预蒸发层在以可见的速度蒸发着。随着核反应的进行飞船携带的氘燃料也在不断的减少中,这时飞船的总重已经从出发时的50万吨减少到了25万吨。

     “让空燃料箱的智能蒙皮覆盖飞船表面”,王祥宇船长下令。

    在太阳巨大的磁场作用下飞船沿着一条弧形路线坠向太阳,飞船的表层不断被极高的热量所蒸发。从远处看,后羿号飞船就像一颗金属的彗星,拖着长长的彗尾坠向太阳。这时飞船的速度已经达到了1万公里每秒。

    “启动备用燃料吧,我们是时候改出螺旋形轨道了。”徐小明说道。

    在距离太阳表面只有4百万公里的地方,极高的热量让一飞船船首的蒙皮已经薄弱到了危险的程度,那里几乎每分钟都要蒸发掉1mm的钨合金。

    “继续智能蒙皮覆盖”王船长说道。

     在距离太阳表面只有380万公里的地方飞船的加速度已经达到了350g,这时飞船的速度达到了1.5万公里每秒。这时一道巨大的扰动太阳风正把自己的四叶草形的尾部呈现给飞船上的船员们。壮丽的景象就好像日冕层腾空而起!!

     “等的就是它!”王船长豪迈的说道。随即轮机长徐小明按下了冲压发动机的加力按钮。飞船携带的氦3和氘以每秒近10吨的速度冲入反应堆。紧接着每秒10吨重的带电粒子作为工质和吸入的等离子态气体一起高速喷出!飞船的加速度瞬间达到了530g!!尽管处于深海状态,但是大多数船员还是立即晕了过去。

      在飞船聚变冲压发动机超负荷的工作下,飞船终于该出了坠向太阳的死亡轨道。当刘晓莉醒来的时候,他发现王船长依然站立在工作岗位上,眼睛、嘴角、鼻孔、耳朵都向外渗着血,就像一尊修罗!

      进入远离太阳的轨道之后飞船的加速度开始下降。为了获得更高的速度,后羿号飞船把磁场增加到了5万平方公里的最大面积。这时耗尽了大多数燃料的后羿号已经减小到了3万吨。从远处看去,后羿号就像个倒扣的伞,在壮丽的太阳风中穿行。如果从地球上开,人们会发现一个拖着比中子星还明亮的尾巴的倒扣的小碟子紧紧依偎着太阳。

      在后羿号最终离开这道太阳风的时候,飞船达到了2万公里每秒的惊人高速!至此人类的第一艘亚光速飞船“后羿号”正式启程,在途中冲压飞船将靠收集星际间的核燃料——氘缓慢加速。并继续加速到0.15倍光速,42年后后羿号将抵达比邻星!

      以上就是人类的第一艘亚光速飞船——后羿号的史诗般的旅程的第一段。


     人类很渺小,宇宙很大。即使到半人马座的比邻星也要4.2光年的距离。为了到达如此之远的地区,人类必须要让自己的飞船达到一个极高的速度。否则几万年内你都到不了太阳的邻居——比邻星。

     根据动能的计算公式:1/2MVV。人类要想达到如此之高的速度(比如说1/10光速)所需要的能源物质是天量的,这也是为什么科幻小说里面的太空船动辄达到数千万吨到数亿吨的庞大质量。尽管有自行收集宇宙中散在分布的聚变燃料的聚变冲压飞船,但是宇宙中氢元素是如此之稀薄,以至于每立方厘米只有一个质子。为了收集到足以维持推进的物质,聚变冲压不得不以6%光速前进。为了达到6%光速,宇宙飞船还是需要大量的燃料。这样即使是不需要携带全部燃料的聚变冲压飞船也是个庞然大物。

     幸而人类附近就有一个免费的核聚变燃料发送中心——太阳!我们伟大的太阳常年以太阳风的形式向外太空无私的发送珍贵的聚变燃料——氦3。但是即使氦3太阳也不是敞开供应,而是限量供应的。据说太阳风的物质构成与日面层相同,其中73%是氢元素,25%是氦元素,而我们最需要的氦3只占氦元素总量的万分之五(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具体数值可能不同)。如此至少的氦3简直难以大规模利用。要知道地球附近的太阳风粒子密度只有每立方厘米数十个。

     问题似乎陷入了死胡同,人类无法利用如此之稀薄的太阳风。但是上帝并没有把人类追求高速度的路堵死。太阳风作为一种物质流,其发散远比阳光的发散大的多。也就是说在更接近太阳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得到密度高于地球附近几个数量级的太阳风!未来一旦我们掌握了可控氘-氦3聚变,一旦我们突破了聚变冲压发动机的所有工程难题,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的飞船飞到接近太阳的地方以更有效的利用那里的氦三资源。下面我就为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人类发射第一艘亚光速飞船的情景:

     2492年,这一年又是太阳风活动的高峰年。科学家预测大约数周后太阳就会爆发数个威力庞大的太阳风暴。为了不错过这个好机会人类发射了自己的第一艘亚光速飞船——后羿号。

     作为人类科技的结晶,后羿号总重50万吨,其中48.5万吨是携带的聚变燃料——氘。其余是结构重量和一台能够实现氘-氦3聚变和氘氘聚变的聚变冲压发动机。它搭载有包括一名船长在内的12名航天员,它将驶往太阳的近临——比邻星。

     从月球航天站升空后,飞船依靠氘和自带的少量氦3达到了每秒50公里的速度。很快这艘太空船迎着太阳风张开了自己的2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磁场。迎面的太阳风是一个强烈的扰动风,速度高达每秒1000公里,粒子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50个,其中飞船所需要的氦3占万分之一。

     由于质量和电荷不同,飞船磁场所收集到的太阳风粒子有不同的轨道。飞船把其中的氦3输送到燃烧室,与自身携带的氘相反应。在10亿度的高温下氘与氦3相反应,成为一个氦四和一个质子。反应产物作为飞船工质喷出,产生的能量则用于维持磁场和加热收集到的太阳风物质,这些太阳风物质也将作为工质向飞船后方喷射。很快飞船尾部亮起了一道耀眼的白光,这是飞船在向后喷出工质,其中的质子速度高达1/10光速。

   由于地球附近太阳风中的核燃料很稀薄,飞船的加速度很慢,只有大约10mm每秒。但是随着离太阳越近,太阳风物质的浓度也越来越高;随着飞船速度的提高,飞船收集氦3 的效率也在提高。在飞船到达金星轨道的时候飞船的加速度达到了1米每秒,在飞船达到水星轨道的时候加速度达到了15米每秒。

     “马上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了。”在飞船的加速度达到30米美秒的时候,飞船船长王翔宇说道:“大家进入深海状态!”

    很快一船12人全身都浸泡在了粘稠的液体里,在深海状态下,人可以承受高达500g的加速度。在距离太阳仅仅1.5千万里的时候,飞船外面的太阳风的密度已经达到了每立方厘米1万个的水平,这时飞船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2000公里,飞船外太阳风的速度则达到了1500公里每秒。

    面对舷窗外高速喷来的浓稠的太阳风大副刘晓莉说道:“我们就像风中的一片叶子,正在随风飘舞。”

    轮机长徐小明说道:“放心吧,那点速度比起我们以最高1/10光速喷出的工质来说不算什么。”

    在距离太阳只有1.5千万公里的地方,太阳已经不再是个小球,再往前行驶飞船或许会在太阳表面坠毁。开启侧喷管,让飞船绕行。

    随着离太阳越来越近,太阳磁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飞船的前进路线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稍向太阳弯曲的弧线。在离太阳大约7百万公里的地方,外面的太阳风离子密度达到了恐怖的每立方厘米5万个的水平。在飞船的高速收集下,巨量的氦3被吸入聚变冲压发动机,然后转化成了能源和带电离子,再以最高达到1/10光速喷出。随着飞船动力的提示,飞船的加速度达到了恐怖的250g。

    虽然靠聚变维持的飞船磁场屏蔽着太阳风粒子,但是离太阳过近导致巨大的光、热辐射还是倾泻在飞船表面。飞船表面的钨合金预蒸发层在以可见的速度蒸发着。随着核反应的进行飞船携带的氘燃料也在不断的减少中,这时飞船的总重已经从出发时的50万吨减少到了25万吨。

     “让空燃料箱的智能蒙皮覆盖飞船表面”,王祥宇船长下令。

    在太阳巨大的磁场作用下飞船沿着一条弧形路线坠向太阳,飞船的表层不断被极高的热量所蒸发。从远处看,后羿号飞船就像一颗金属的彗星,拖着长长的彗尾坠向太阳。这时飞船的速度已经达到了1万公里每秒。

    “启动备用燃料吧,我们是时候改出螺旋形轨道了。”徐小明说道。

    在距离太阳表面只有4百万公里的地方,极高的热量让一飞船船首的蒙皮已经薄弱到了危险的程度,那里几乎每分钟都要蒸发掉1mm的钨合金。

    “继续智能蒙皮覆盖”王船长说道。

     在距离太阳表面只有380万公里的地方飞船的加速度已经达到了350g,这时飞船的速度达到了1.5万公里每秒。这时一道巨大的扰动太阳风正把自己的四叶草形的尾部呈现给飞船上的船员们。壮丽的景象就好像日冕层腾空而起!!

     “等的就是它!”王船长豪迈的说道。随即轮机长徐小明按下了冲压发动机的加力按钮。飞船携带的氦3和氘以每秒近10吨的速度冲入反应堆。紧接着每秒10吨重的带电粒子作为工质和吸入的等离子态气体一起高速喷出!飞船的加速度瞬间达到了530g!!尽管处于深海状态,但是大多数船员还是立即晕了过去。

      在飞船聚变冲压发动机超负荷的工作下,飞船终于该出了坠向太阳的死亡轨道。当刘晓莉醒来的时候,他发现王船长依然站立在工作岗位上,眼睛、嘴角、鼻孔、耳朵都向外渗着血,就像一尊修罗!

      进入远离太阳的轨道之后飞船的加速度开始下降。为了获得更高的速度,后羿号飞船把磁场增加到了5万平方公里的最大面积。这时耗尽了大多数燃料的后羿号已经减小到了3万吨。从远处看去,后羿号就像个倒扣的伞,在壮丽的太阳风中穿行。如果从地球上开,人们会发现一个拖着比中子星还明亮的尾巴的倒扣的小碟子紧紧依偎着太阳。

      在后羿号最终离开这道太阳风的时候,飞船达到了2万公里每秒的惊人高速!至此人类的第一艘亚光速飞船“后羿号”正式启程,在途中冲压飞船将靠收集星际间的核燃料——氘缓慢加速。并继续加速到0.15倍光速,42年后后羿号将抵达比邻星!

      以上就是人类的第一艘亚光速飞船——后羿号的史诗般的旅程的第一段。


你只适合写科幻小说

不管是持续太阳风还是扰动太阳风,都是一种物质抛射现象,而非球状爆炸.只要高能粒子是在真空中传播,没有碰上障碍物,粒子密度不可能产生数量级的变化,你那个“每立方厘米5万个”是怎么算出来的?如此稠密的粒子介质,你还能张开2万平方公里的磁场?巨大的阻力恐怕早就让你的飞船歇菜了吧

假定太阳风的粒子密度是100/cm^3,飞船相对于粒子的速度是1000公里/秒,飞船的磁场截面积为5万平方公里

则飞船在一秒之内收集到的粒子数量应为5*10^24个

而太阳风中4%的粒子是氦元素,且氦3与氦4的比例仅为5∶10000

因此一秒之内收集到的氦3数量应为9.995*10^19

考虑“氦3+氘”的聚变反应,一对“氦3+氘”可释放出18.4MeV

则飞船一秒之内可产生核能 2.9462*10^8 J

而50万吨的飞船若每秒增加10m/s的速度,对应的每秒能耗就高达2.5*10^10 J

两者相差两个数量级,还是没戏

另外,你在此贴中说什么“工质喷速达到光速的1/10,同时加速度达到几百个g”??

你不知道工质喷速和加速度是相互制约的吗?因为工质被喷出发动机的动能也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工质喷速越高,其获得能量就越大,但飞行器获得的能量就越小,这样一来就无法得到大推力,只能得到极小的加速度

以你的狂想为例,工质喷速达到0.1c,由于“氦3+氘”是生成“氦4+氢核”,所以聚变产物的质量应为8.36354*10^(-7)kg,这个质量若是达到0.1c,其动能应为3.792*10^8 J,这早就超出“氦3+氘”产生的所有能量了,也就是说,你的飞船根本无法获得能量,即无法获得推力,加速度为0

你只适合写科幻小说

不管是持续太阳风还是扰动太阳风,都是一种物质抛射现象,而非球状爆炸.只要高能粒子是在真空中传播,没有碰上障碍物,粒子密度不可能产生数量级的变化,你那个“每立方厘米5万个”是怎么算出来的?如此稠密的粒子介质,你还能张开2万平方公里的磁场?巨大的阻力恐怕早就让你的飞船歇菜了吧

假定太阳风的粒子密度是100/cm^3,飞船相对于粒子的速度是1000公里/秒,飞船的磁场截面积为5万平方公里

则飞船在一秒之内收集到的粒子数量应为5*10^24个

而太阳风中4%的粒子是氦元素,且氦3与氦4的比例仅为5∶10000

因此一秒之内收集到的氦3数量应为9.995*10^19

考虑“氦3+氘”的聚变反应,一对“氦3+氘”可释放出18.4MeV

则飞船一秒之内可产生核能 2.9462*10^8 J

而50万吨的飞船若每秒增加10m/s的速度,对应的每秒能耗就高达2.5*10^10 J

两者相差两个数量级,还是没戏

另外,你在此贴中说什么“工质喷速达到光速的1/10,同时加速度达到几百个g”??

你不知道工质喷速和加速度是相互制约的吗?因为工质被喷出发动机的动能也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工质喷速越高,其获得能量就越大,但飞行器获得的能量就越小,这样一来就无法得到大推力,只能得到极小的加速度

以你的狂想为例,工质喷速达到0.1c,由于“氦3+氘”是生成“氦4+氢核”,所以聚变产物的质量应为8.36354*10^(-7)kg,这个质量若是达到0.1c,其动能应为3.792*10^8 J,这早就超出“氦3+氘”产生的所有能量了,也就是说,你的飞船根本无法获得能量,即无法获得推力,加速度为0

djwkx 发表于 2013-11-8 23:24
你只适合写科幻小说

不管是持续太阳风还是扰动太阳风,都是一种物质抛射现象,而非球状爆炸.只要高能粒 ...


光也是太阳抛射一种粒子,光在传播过程中发散不发散?你所谓的高能粒子在抛射过程中不会发散简直不可理喻。

我在文中明明写着随着飞船不断加速,飞船所携带的氘元素不断消耗,飞船的蒙皮也在不断蒸发,离开太阳的时候飞船就只剩下3万吨了。怎么到你这里就变成飞船质量不变了?

推进飞船前进的不仅仅有消耗的核废料,还有加热的吸入物。其实这艘飞船有些像一架靠核聚变为动力的喷气机,只不过喷出的工质速度更快。
djwkx 发表于 2013-11-8 23:24
你只适合写科幻小说

不管是持续太阳风还是扰动太阳风,都是一种物质抛射现象,而非球状爆炸.只要高能粒 ...


光也是太阳抛射一种粒子,光在传播过程中发散不发散?你所谓的高能粒子在抛射过程中不会发散简直不可理喻。

我在文中明明写着随着飞船不断加速,飞船所携带的氘元素不断消耗,飞船的蒙皮也在不断蒸发,离开太阳的时候飞船就只剩下3万吨了。怎么到你这里就变成飞船质量不变了?

推进飞船前进的不仅仅有消耗的核废料,还有加热的吸入物。其实这艘飞船有些像一架靠核聚变为动力的喷气机,只不过喷出的工质速度更快。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8 23:58
光也是太阳抛射一种粒子,光在传播过程中发散不发散?你所谓的高能粒子在抛射过程中不会发散简直不可理喻 ...

光根本就不是实体粒子,光会在真空中发散,一组同时向前运动的高能粒子,又没碰到障碍物,你告诉我它们要怎样才能发散?

你的飞船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无法加速---0.1c的工质喷出速度已经夺走了“氦3+氘”所产生的全部核能了(甚至还超出了,连能量守恒定律都违反了),飞船还怎么获得动能?加速度根本就是0
你只适合写科幻小说

不管是持续太阳风还是扰动太阳风,都是一种物质抛射现象,而非球状爆炸.只要高能粒 ...
怎么叫假定太阳风的粒子密度是100/cm^3,飞船相对于粒子的速度是1000公里/秒,飞船的磁场截面积为5万平方公里?

在离日冕层几百万公里的地方,太阳风的密度比在地球附近搞得多,也许数万个粒子每立方厘米。而且飞船是逆太阳风行近的,飞船相对于太阳风的速度是5000千米每秒以上。收集到粒子数量是你计数值的数个数量级以上。

而且随着飞船自身携带的氘原子的消耗,飞船的重量一直在减少,在太阳附近飞船的重量一直减少到3万吨级别。
你只适合写科幻小说

不管是持续太阳风还是扰动太阳风,都是一种物质抛射现象,而非球状爆炸.只要高能粒 ...
工质达到0.1c的是其中的质子。并非所有工质。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9 00:06
怎么叫假定太阳风的粒子密度是100/cm^3,飞船相对于粒子的速度是1000公里/秒,飞船的磁场截面积为5万平方 ...
因为你的飞船是从地球附近起飞,所以假定太阳风的粒子密度是100/cm^3

且太阳风的速度顶多不过1、2000公里/秒,你居然YY什么“5000千米每秒”的相对速度?我问你,你拿什么把飞船加速到3、4000公里/秒?

靠你的0.1c?我就笑了,你这种YY连能量守恒都打破了

你每秒仅获得10^8 J 的可怜能量,还要张开数万平方公里的磁场,又是直接面对高密度的带电粒子,你确定你的飞船所受的合外力是正的?笑!

别忘了,张开那么大的磁场也要耗费巨大的能量
光根本就不是实体粒子,光会在真空中发散,一组同时向前运动的高能粒子,又没碰到障碍物,你告诉我它们 ...
引用个:日球层顶(Heliopause),也称为太阳风层顶,是天文学中表示出自太阳的太阳风遭遇到星际介质而停滞的边界。
太阳风在星际介质(来自银河的氢和氦气体)内吹出的气泡被称为太阳圈,在这气泡的边界外面就是太阳风再也推不动的庞然巨物星际介质。这个边界通常称为日球层顶,并且被认为是太阳系的外层边界。
在日球层顶内的边界称为终端震波,是太阳风的微粒从超音速被星际介质减低到亚音速的区域。
如果太阳风不发散,这些高能粒子怎么可能在120个天文单位之外撑起一个围绕整个太阳系的大气泡呢?很明显你错了,太阳风是发散的,离太阳越近密度越大,离太阳越远密度越小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9 00:10
工质达到0.1c的是其中的质子。并非所有工质。
呵呵,那就更可笑了,“氦3+氘”会生成“氦4+质子”,你只排出质子,那相当于4/5的燃料质量都留在飞船里---你到底是咋想的啊?

如果只排出质子,那每秒排出的工质质量即为1.67178678845*10^(-7)kg,这个质量若是达到0.1c,其动能应为0.75799*10^8 J

看起来好象符合能量守恒了,那就再看看动量守恒的结果

1.67178678845*10^(-7)kg的工质在一秒之内以0.1c的速度排出,则50万吨的飞船在一秒之内获得的速度增量为1.003*10^(-8)m/s,换言之,其获得的加速度相当于重力加速度的十亿分之一,即使飞船质量减半,加速度也只有重力加速度的5亿分之一,怎么可能出现几百个g的加速度?就算所有燃料都抛掉,仅余1.5万吨的有效载荷,其获得的加速度也只有3.344*10^(-7)m/s^2,相当于重力加速度的一亿分之三

如此微小的加速度,如此微弱的推力,还敢冲向太阳?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9 01:04
如果太阳风不发散,这些高能粒子怎么可能在120个天文单位之外撑起一个围绕整个太阳系的大气泡呢?很明显你 ...
太阳风是由日冕发出的,其本身就是一个球面状,当然会向四面八方抛射粒子了,而且日球层顶离太阳有120个天文单位,而地球距离太阳才一个天文单位

问题是你所倚靠的“扰动太阳风”,那是在某个局部区域发生的物质抛射事件,其本质无非是一股束流,在毫无阻挡的太空中,这股束流在较短距离内会有明显的发散?
你这个计划还有一个明显的漏洞:太阳中的氦3是在核心反应区生成的,而普通的持续太阳风则是在太阳大气的最上界--日冕中形成的,那么普通太阳风里根本就不可能含有氦3,只会含有氦4

只有在发生“物质抛射事件”这一类的太阳爆发活动中,氦3才有可能从核心反应区跑到星体表面来
你这个计划还有一个明显的漏洞:太阳中的氦3是在核心反应区生成的,而普通的持续太阳风则是在太阳大气的最 ...
你知道月球上的氦3是怎么来的吗?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9 17:47
你知道月球上的氦3是怎么来的吗?
还不是从剧烈的太阳风暴中来
你这个计划还有一个明显的漏洞:太阳中的氦3是在核心反应区生成的,而普通的持续太阳风则是在太阳大气的最 ...
包括太阳风粒子不发散理论在内,你一直在编造理论。你的话一点不可信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9 19:20
包括太阳风粒子不发散理论在内,你一直在编造理论。你的话一点不可信
呵呵,恼羞成怒了?不敢面对现实了?你说我在编造?拿出证据来
呵呵,恼羞成怒了?不敢面对现实了?你说我在编造?拿出证据来
恼羞成怒的是你,不然拿出标本检测结果和分析过程来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9 19:48
恼羞成怒的是你,不然拿出标本检测结果和分析过程来
分析过程我早就拿出来了,你看不见?“标本检测结果”是个什么东西?你在搞生物工程吗?笑!

你除了写大段大段的科幻小说以外,还做了些什么?你的分析过程呢?
分析过程我早就拿出来了,你看不见?“标本检测结果”是个什么东西?你在搞生物工程吗?笑!

你除了写 ...
你连检测数据都拿不出来吗?把各种参数指标,数据来源都拿出来,否则没人会相信你。因为你有编造理论的前科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9 19:56
你连检测数据都拿不出来吗?把各种参数指标,数据来源都拿出来,否则没人会相信你。因为你有编造理论的前 ...
哈哈哈,笑死我了~~

我先问你,我所做的分析计算,你能挑出错误吗?(虽然我在你的另一个贴里故意留了一个破绽给你,但你直到现在都没发觉,可见你根本就不具备基本的物理分析能力)

没法反驳我的分析计算,就YY我编造理论,请问,我编造什么理论了?举个例子吧?你不会连一个例子都举不出来吧?
哈哈哈,笑死我了~~

我先问你,我所做的分析计算,你能挑出错误吗?(虽然我在你的另一个贴里故意留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全。至于你的分析漏洞只能骗你自己而已。你所谓的太阳风粒子不发散的理论,拿出去肯定会让人笑掉牙的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9 20:12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全。至于你的分析漏洞只能骗你自己而已。你所谓的太阳风粒子不发散的理论,拿出去肯定 ...
那你有调查吗?你的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你的工质喷速达到了0.1c,这么高的喷速从何而来?还有你那些幼稚到极点的“几百个g”,真是让我笑掉大牙~~另外,你YY的“离太阳大约7百万公里,太阳风离子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5万个”,这又是哪来的?这个数据的出处在哪里?

我说太阳风粒子不发散,是指你的飞船所依靠的“扰动太阳风”,也就是太阳风暴,这种太阳风不是呈球面抛射,而是在太阳的某个局部区域,以束流形式抛射,而宇宙空间是高真空,这些高能粒子若不碰到障碍物,它们又怎会在短距离内有明显的发散?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你自始至终都没法反驳,只会把我所说的“没有明显发散”YY成“没有发散”,然后加以批斗---你的水平也就这样了,笑~~


其实你的方案从一开始就是自相矛盾的:

你为了使飞船达到光速的6%,准备了48.5万吨的氘燃料,有效载荷仅为1.5万吨,质量比高达33.33

但你又YY工质喷速高达0.1c,若能维持这个喷速,质量比只需达到1.824即可使飞船的最终速度达到光速的6%

也就是说1吨的载荷仅需0.824吨的燃料

不过遗憾的是,聚变燃料的工质喷速不可能达到0.1c

就单位质量而言,氘氚聚变释放的能量要比氘氘聚变多一些

而氘氚聚变释放的能量若全部转化为聚变产物的宏观动能,也只能获得0.0822c的喷速

而这样的极限喷速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工质喷出时要给飞船一个反作用力,根据动量守恒,飞船将获得一个速度增量,这就意味着飞船会从燃料释放的能量中获取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动能,也就是说,工质无法将燃料释放的所有能量转化为自己的宏观动能.事实上,工质的实际喷速要远远低于理论值,NASA最近提出一款聚变发动机,其喷速只有30公里/秒

另外,工质每秒获取的能量既然有限,则其喷速越高,每秒喷出的工质的动量越小,而飞船每秒获得的动量增量也越小,即每秒的速度增量(加速度)也越小

所以你YY的“0.1c的喷速”和“几百个g的加速度”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其实你的方案从一开始就是自相矛盾的:

你为了使飞船达到光速的6%,准备了48.5万吨的氘燃料,有效载荷仅为1.5万吨,质量比高达33.33

但你又YY工质喷速高达0.1c,若能维持这个喷速,质量比只需达到1.824即可使飞船的最终速度达到光速的6%

也就是说1吨的载荷仅需0.824吨的燃料

不过遗憾的是,聚变燃料的工质喷速不可能达到0.1c

就单位质量而言,氘氚聚变释放的能量要比氘氘聚变多一些

而氘氚聚变释放的能量若全部转化为聚变产物的宏观动能,也只能获得0.0822c的喷速

而这样的极限喷速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工质喷出时要给飞船一个反作用力,根据动量守恒,飞船将获得一个速度增量,这就意味着飞船会从燃料释放的能量中获取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动能,也就是说,工质无法将燃料释放的所有能量转化为自己的宏观动能.事实上,工质的实际喷速要远远低于理论值,NASA最近提出一款聚变发动机,其喷速只有30公里/秒

另外,工质每秒获取的能量既然有限,则其喷速越高,每秒喷出的工质的动量越小,而飞船每秒获得的动量增量也越小,即每秒的速度增量(加速度)也越小

所以你YY的“0.1c的喷速”和“几百个g的加速度”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其实你的方案从一开始就是自相矛盾的:

你为了使飞船达到光速的6%,准备了48.5万吨的氘燃料,有效载荷仅 ...

喷速只有30公里/秒??这喷速还赶不上离子火箭呢。请问nasa设计的这种火箭的具体情况。
氘,氦3的反应温度比氘,氚反应高的多。据说有100亿度。反应产物为等离子。也比氘氚反应产物更适合使用做工质。
设想中的以氘,氦3为原料的发动机应该比美国人现在设想的发动机更加高效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10 16:20
喷速只有30公里/秒??这喷速还赶不上离子火箭呢。请问nasa设计的这种火箭的具体情况。
氘,氦3的反应 ...
现在的离子推进器也就这个喷速而已

这款聚变发动机使用DT聚变,但不是用电推进,而是直接将高温等离子体喷出

氘与氦3的反应温度要是高达百亿度,那你的设想就彻底没戏了
据契布曼计算,每束激光脉冲能产生约10万个粒子,这种推进器的效率非常高,经改进后效率可达到现有最好离子推进系统的40多倍。
  契布曼指出,这种无中子聚变技术使用的硼,储量丰富。另外,这种推进方法产生的部分能量可被转化为电力为宇宙飞船上的控制系统所用。他说:“一个反向调速管能将粒子流出的大部分动能捕捉起来并有效地转化为电能,转化率高达60%到70%。”
  不过,契布曼也承认,这种想法应用于实践还需要10年左右来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找到控制粒子路径的更好方法,减少α粒子撞击排气口墙壁产生的能量损失。

djwkx 发表于 2013-11-10 16:58
现在的离子推进器也就这个喷速而已

这款聚变发动机使用DT聚变,但不是用电推进,而是直接将高温等离子 ...


再转一个:


  “比冲量”是动力学家衡量火箭引擎效率的一种标准量,比冲量越高,火箭的动力越大,速度越快,典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量可以达到290秒,液体火箭主发动机的比冲量则可以达到300至453秒,而VASIMR火箭的比冲量可高达800至30000秒。其性能远远优越于最好的化学火箭。

  通常来说,火箭发射时的喷射气体温度越高,比冲量就越高。但是火箭发动机的喷射嘴所能承受的温度是有限的,VASIMR火箭的发动机能够产生上万度的高温,这足以产生一个等离子区:气体热到一定程度便会失去电子进入“第四物质状态”(前三种分别是固体、气体和液体)。等离子对普通喷嘴来说温度太高,VASIMR火箭将使用超导磁体来调整等离子流的方向。可变的推进力是VASIMR火箭优于其它高比冲量火箭的独特之处。

  美国航空航天署始终对VASIMR的动力源守口如瓶,因为这会触及到一个极其敏感的政治问题———动力极有可能来源于核反应堆!核裂变只要设计正确,操作维护认真,是可以安全运行的。但太空的工作环境和地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发射到太空中的任何核反应堆都会受到严格仔细的审查,以确保万无一失。研究项目小组的负责人对使用核技术并不回避,他说,“核反应堆在离开地球时处于惰性状态,并且我们拆开后才向太空运送。因此任何单独一部分都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并且惰性状态下的铀没有什么危险。我们将在核安全轨道对其进行组装,这一轨道离地球至少有一千公里,也只是在那个位置我们才发射离子火箭。即使在组装时不幸发生了爆炸,核废料也需要经过数千年才可能重返大气层,这段时间足以使它们失去放射性。”

http://news.cpst.net.cn/2006_01/1138168593.html

注意这是06年的新闻
djwkx 发表于 2013-11-10 16:58
现在的离子推进器也就这个喷速而已

这款聚变发动机使用DT聚变,但不是用电推进,而是直接将高温等离子 ...


再转一个:


  “比冲量”是动力学家衡量火箭引擎效率的一种标准量,比冲量越高,火箭的动力越大,速度越快,典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量可以达到290秒,液体火箭主发动机的比冲量则可以达到300至453秒,而VASIMR火箭的比冲量可高达800至30000秒。其性能远远优越于最好的化学火箭。

  通常来说,火箭发射时的喷射气体温度越高,比冲量就越高。但是火箭发动机的喷射嘴所能承受的温度是有限的,VASIMR火箭的发动机能够产生上万度的高温,这足以产生一个等离子区:气体热到一定程度便会失去电子进入“第四物质状态”(前三种分别是固体、气体和液体)。等离子对普通喷嘴来说温度太高,VASIMR火箭将使用超导磁体来调整等离子流的方向。可变的推进力是VASIMR火箭优于其它高比冲量火箭的独特之处。

  美国航空航天署始终对VASIMR的动力源守口如瓶,因为这会触及到一个极其敏感的政治问题———动力极有可能来源于核反应堆!核裂变只要设计正确,操作维护认真,是可以安全运行的。但太空的工作环境和地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发射到太空中的任何核反应堆都会受到严格仔细的审查,以确保万无一失。研究项目小组的负责人对使用核技术并不回避,他说,“核反应堆在离开地球时处于惰性状态,并且我们拆开后才向太空运送。因此任何单独一部分都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并且惰性状态下的铀没有什么危险。我们将在核安全轨道对其进行组装,这一轨道离地球至少有一千公里,也只是在那个位置我们才发射离子火箭。即使在组装时不幸发生了爆炸,核废料也需要经过数千年才可能重返大气层,这段时间足以使它们失去放射性。”

http://news.cpst.net.cn/2006_01/1138168593.html

注意这是06年的新闻
想象一下吧,推进效率是目前最好的离子发动机效率的40倍,那这种核聚变发动机的比冲是多少?

另外氘与氦3聚变提供能量的发动机只产生离子,而且聚变提供的能量也比较多。想象一下这种发动机未来该有多么理想。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11 16:13
转一个:
 据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出版的《IEEE波谱》杂志6月30日(北京时间)报道,为以 ...
这则新闻我早就看过了,11年的,现在又如何?已经石沉大海了

其实我一看到是氢硼聚变就知道没戏,首先有质子参与的聚变本来就困难,而且硼元素带5个电荷,要想实现两者之间的聚变,可说是非常困难---其反应率非常小,以至于这种聚变连点火都达不到,换言之,它很难做到自持燃烧,需要外界不断的给它注入能量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11 16:16
再转一个:
在实验当中达到高记录不代表它在实际工作中也能这样稳定表现,对于离子推进器而言,的确有很多人在吹嘘他们的产品达到了很高的喷速,但真正实际应用的又有几个?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11 16:26
想象一下吧,推进效率是目前最好的离子发动机效率的40倍,那这种核聚变发动机的比冲是多少?

另外氘与氦 ...
科学不能靠想象

项目负责人当然会吹嘘产品的功能,但实际能不能达到,要靠事实说话

而事实是,这个项目早就没影儿了

氢硼聚变连地面实验室都不做,因为其根本无法获得能量收益,在各种各样的聚变反应中,有质子参与的无中子聚变反应是低反应性、不可点火的,真正搞聚变的人都不会去考虑

只能说外国科学家也需要炒作一些概念来骗钱
科学不能靠想象

项目负责人当然会吹嘘产品的功能,但实际能不能达到,要靠事实说话

你转的那个核聚变火箭的设想不也是nasa的设想吗?凭什么你转的就可信,别人转的就是骗人?
cl4876 发表于 2013-11-11 17:34
你转的那个核聚变火箭的设想不也是nasa的设想吗?凭什么你转的就可信,别人转的就是骗人?
我没说我转的就可信,要我来说的话,所有的核聚变发动机都只是圈钱的项目而已,道理很简单,地面上的可控聚变都还没有实现,遑论太空?

我之所以拿30公里/秒来说事,是因为它采用了最易点火的DT聚变,尽管在地面上连得失相当都做不到,但它毕竟是最容易的

而那个氢硼聚变纯属一个大忽悠,这种无中子聚变反应本来就是不可点火的
我没说我转的就可信,要我来说的话,所有的核聚变发动机都只是圈钱的项目而已,道理很简单,地面上的可控 ...
无中子聚变反应本来就是不可点火的??

拿出证据来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12 14:32
无中子聚变反应本来就是不可点火的??

拿出证据来
证据到处都是

一对氘氚发生聚变,释放17.586MeV,平均每个核子释放3.5172MeV

一对氢硼发生聚变,释放8.664MeV,平均每个核子释放0.722MeV

也就是说,就单位质量而言,氘氚聚变释放的能量是氢硼聚变的4.87倍

氘氚聚变的反应截面远高于氢硼聚变,而且前者的最佳运行温度也远远低于后者

不论是放出的能量,还是反应截面,抑或是运行温度,氘氚聚变都远远优于氢硼聚变,然而现在连氘氚聚变都没实现点火,就更不要说氢硼聚变了
证据到处都是

一对氘氚发生聚变,释放17.586MeV,平均每个核子释放3.5172MeV

你这个只是说点火困难,并没有说明不可点火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12 16:58
你这个只是说点火困难,并没有说明不可点火
你知不知道点火是什么意思?
这个主意只有我想到吗?是不是有人比我早好几亿年就想到了??恐怖。

http://www.cztv.com/video/1369620.html
阴暗面 发表于 2013-11-13 23:39
这个主意只有我想到吗?是不是有人比我早好几亿年就想到了??恐怖。

http://www.cztv.com/video/136962 ...
答不上来吗?那我就直说吧

有质子参与的无中子聚变之所以被称为不可点火,是因为其反应率非常低,释放能量很少,以至于其聚变功率无法弥补轫致辐射造成的能量损失,换言之,这种聚变无法实现自持燃烧,也就是不可点火的
答不上来吗?那我就直说吧

有质子参与的无中子聚变之所以被称为不可点火,是因为其反应率非常低,释放 ...
氘,氦3聚变这样的不产生中子的聚变,目前确实有巨大困难。但是核聚变技术一直在进步。你确定500年后人类依然无法掌握氘氦3聚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