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软件支撑体系作战能力 成未来战争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05:59
专家解析软件支撑体系作战能力 成未来战争资源


2013年10月31日  来源:解放军报 





多维一体联合作战


  ●它已成为当今技术、智力和资源高度集中且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重要领域
  ●它已成为信息化应用的核心基础和产业化发展纵横贯通融合的力量倍增器
  ●它已成为支撑体系作战能力、打赢未来信息化高技术战争主导性战略资源
  新闻背景


  今年仲夏,“中国人民解放军软件在线”网站在军综网开通运行,标志着我军软件应用管理模式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
  “软件在线”通过建立全军统一的软件资源库和管理数据库,对指挥管理、日常业务和通用基础性软件进行注册认证、在线发布、版本升级、推广应用及维护保障,为部队各类用户实时提供在线服务,全面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和应用水平。
  那么,软件发展如何适应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全球新趋势?如何高效拓展其战略发展空间?本期专家就相关话题为您进行深度解读。
  概念探析
  软件即服务
  软件发展,如今已成为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基础事业,并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软件在变,可谓日新月异,而且越来越复杂,以致远远超出其技术本身的驾驭能力。我国在新世纪初制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软件即服务”,全面推动了软件事业加速转型,为我国在软件及信息服务领域开拓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计算机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是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软件则是所有程序和数据的总和。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作为20世纪最辉煌的科学成果之一,它为人类开启信息时代之门找到了“金钥匙”,并继化学能、物理能之后,又开发出信息能。
  软件相对于硬件具有形态抽象、动态完善和可复制、可共享等突出特点。半个多世纪的计算机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硬件是计算机软件运行的舞台;软件是计算机硬件的“灵魂”,没有软件就没有计算机存在的价值,也就没有蓬勃发展的信息网络时代。
  而今,信息网络环境给软件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硬件、软件、网络看似独立的技术范畴,却将共同经历一个个从量变到质变、从独立到统一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突破,将使信息存在形式和运用方式发生历史性巨变。
  军事应用 软件驱动金戈铁马
  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根本动力,软件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龙头,与信息技术发展相映生辉。如今,距计算机发明已过去60年,距微处理器发明已过去40年,距互联网兴起已过去20年,而所有这些新技术变革最终无疑都需要通过软件来实现。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增长的速度已远超硬件,成为全球第一的产业领域。
  信息资源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好信息资源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软件作为一种无形的知识性资源,其质量水平和产业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战以后,软件技术逐渐成为世界性技术,军事强国在软件开发建设上投入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全、应用越来越广。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的50年间,美军在飞机、导弹、航天器等领域的软件规模增长100多倍,预计2035年将达到100亿条指令。
  如今,软件应用已遍布整个军事领域,大到战略网络,小到单兵装具,在给军事机器注入强大生命力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强大的作战武器。据悉,2009年1月法国海军内网系统因病毒入侵,造成时钟停摆,所有战机停飞了两天;次年9月,伊朗工业和科研设施遭到“震网”病毒攻击,造成其核计划至少延迟两年。
  指令控制 软件支撑体系作战
  现代战争,“时间在增值,空间在贬值”。作战既是力量的角逐,也是速度的较量。海湾战争中传输指令需要几小时,而伊拉克战争中则仅需数秒钟;从发现目标到实施攻击,海湾战争约需1天,伊拉克战争仅要10分钟。
  信息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先行领域,它延伸了人对战场的信息感知能力和对武器平台的控制能力,给军事机体植入“大脑”和“神经”,不仅让指挥员“看得更清”“听得更远”,而且作为“黏合剂”,促成了各类作战实体的“硬结合”和指挥控制流程的“软链接”。
  软件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和灵魂,其发展对提升信息系统整体效能的可靠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影响极为深远:侦察预警系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会愈来愈强;气象水文系统可以“观云测雨”;测绘导航系统能够为部队“指点迷津”。充分开发利用软件资源,战场态势才能一目了然,作战指挥才能科学高效,兵力机动才能协调一致,目标打击才能精确无误,综合保障才能及时有力。
  尤其随着信息化装备体系建设进程的加快,软件已不仅仅是信息系统核心构成要素,更成为系统运行的灵魂。据悉,外军一名进入信息化战场的单兵,至少有5万个功能点为其服务,有500万行源代码为其行动提供保障。而且,信息化程度越高的武器装备系统,软件对功能的支持度也越高。比如外军作战飞机,20世纪60年代的“鬼怪”式飞机,软件对功能的支持度仅为8%,70年代的F111增至20%,80年代的F16增至45%,90年代的B2则达到65%,到本世纪的F22已高达80%以上。
  模式转型 软件管理任重道远
  今非昔比。软件技术飞速发展,软件功能日益强大复杂,其管理链条已由直线式转变为多纬度多经度的螺旋式。市场经济有“一只无形的手”,可调控某些产品或繁荣或凋零,而军队建设与经济领域不同,如果没有一套科学机制解决低层次的重复开发,就必然会陷入体系庞杂、各自为政、多代并存、难以互联互通的发展怪圈。
  外军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表明,在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的全寿命周期中,软件投入通常为硬件投入的十倍,而且大多是系统交付后软件升级所需。因此,软件的后期服务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如果软件更新周期长,升级维护难,保障效率低下,系统就无法有效运转,且必然导致“烟囱”林立、“孤岛”并存,最终难以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今天,技术导向正在让位于应用导向。所以,必须以需求为牵引,统筹推进软件的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管理、服务化应用,努力探索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软件资源开发、管理、服务机制与模式,真正形成从系统到能力生成的完整体系,从而为确保能打仗、打胜仗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李京旭 周文华 记者 别拓仑)



专家解析软件支撑体系作战能力 成未来战争资源


2013年10月31日  来源:解放军报 





多维一体联合作战

  ●它已成为当今技术、智力和资源高度集中且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重要领域  ●它已成为信息化应用的核心基础和产业化发展纵横贯通融合的力量倍增器  ●它已成为支撑体系作战能力、打赢未来信息化高技术战争主导性战略资源  新闻背景

  今年仲夏,“中国人民解放军软件在线”网站在军综网开通运行,标志着我军软件应用管理模式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  “软件在线”通过建立全军统一的软件资源库和管理数据库,对指挥管理、日常业务和通用基础性软件进行注册认证、在线发布、版本升级、推广应用及维护保障,为部队各类用户实时提供在线服务,全面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和应用水平。  那么,软件发展如何适应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全球新趋势?如何高效拓展其战略发展空间?本期专家就相关话题为您进行深度解读。  概念探析  软件即服务  软件发展,如今已成为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基础事业,并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软件在变,可谓日新月异,而且越来越复杂,以致远远超出其技术本身的驾驭能力。我国在新世纪初制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软件即服务”,全面推动了软件事业加速转型,为我国在软件及信息服务领域开拓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计算机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是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软件则是所有程序和数据的总和。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作为20世纪最辉煌的科学成果之一,它为人类开启信息时代之门找到了“金钥匙”,并继化学能、物理能之后,又开发出信息能。  软件相对于硬件具有形态抽象、动态完善和可复制、可共享等突出特点。半个多世纪的计算机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硬件是计算机软件运行的舞台;软件是计算机硬件的“灵魂”,没有软件就没有计算机存在的价值,也就没有蓬勃发展的信息网络时代。  而今,信息网络环境给软件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硬件、软件、网络看似独立的技术范畴,却将共同经历一个个从量变到质变、从独立到统一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突破,将使信息存在形式和运用方式发生历史性巨变。  军事应用 软件驱动金戈铁马  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根本动力,软件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龙头,与信息技术发展相映生辉。如今,距计算机发明已过去60年,距微处理器发明已过去40年,距互联网兴起已过去20年,而所有这些新技术变革最终无疑都需要通过软件来实现。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增长的速度已远超硬件,成为全球第一的产业领域。  信息资源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好信息资源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软件作为一种无形的知识性资源,其质量水平和产业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战以后,软件技术逐渐成为世界性技术,军事强国在软件开发建设上投入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全、应用越来越广。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的50年间,美军在飞机、导弹、航天器等领域的软件规模增长100多倍,预计2035年将达到100亿条指令。  如今,软件应用已遍布整个军事领域,大到战略网络,小到单兵装具,在给军事机器注入强大生命力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强大的作战武器。据悉,2009年1月法国海军内网系统因病毒入侵,造成时钟停摆,所有战机停飞了两天;次年9月,伊朗工业和科研设施遭到“震网”病毒攻击,造成其核计划至少延迟两年。  指令控制 软件支撑体系作战  现代战争,“时间在增值,空间在贬值”。作战既是力量的角逐,也是速度的较量。海湾战争中传输指令需要几小时,而伊拉克战争中则仅需数秒钟;从发现目标到实施攻击,海湾战争约需1天,伊拉克战争仅要10分钟。  信息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先行领域,它延伸了人对战场的信息感知能力和对武器平台的控制能力,给军事机体植入“大脑”和“神经”,不仅让指挥员“看得更清”“听得更远”,而且作为“黏合剂”,促成了各类作战实体的“硬结合”和指挥控制流程的“软链接”。  软件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和灵魂,其发展对提升信息系统整体效能的可靠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影响极为深远:侦察预警系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会愈来愈强;气象水文系统可以“观云测雨”;测绘导航系统能够为部队“指点迷津”。充分开发利用软件资源,战场态势才能一目了然,作战指挥才能科学高效,兵力机动才能协调一致,目标打击才能精确无误,综合保障才能及时有力。  尤其随着信息化装备体系建设进程的加快,软件已不仅仅是信息系统核心构成要素,更成为系统运行的灵魂。据悉,外军一名进入信息化战场的单兵,至少有5万个功能点为其服务,有500万行源代码为其行动提供保障。而且,信息化程度越高的武器装备系统,软件对功能的支持度也越高。比如外军作战飞机,20世纪60年代的“鬼怪”式飞机,软件对功能的支持度仅为8%,70年代的F111增至20%,80年代的F16增至45%,90年代的B2则达到65%,到本世纪的F22已高达80%以上。  模式转型 软件管理任重道远  今非昔比。软件技术飞速发展,软件功能日益强大复杂,其管理链条已由直线式转变为多纬度多经度的螺旋式。市场经济有“一只无形的手”,可调控某些产品或繁荣或凋零,而军队建设与经济领域不同,如果没有一套科学机制解决低层次的重复开发,就必然会陷入体系庞杂、各自为政、多代并存、难以互联互通的发展怪圈。   外军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表明,在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的全寿命周期中,软件投入通常为硬件投入的十倍,而且大多是系统交付后软件升级所需。因此,软件的后期服务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如果软件更新周期长,升级维护难,保障效率低下,系统就无法有效运转,且必然导致“烟囱”林立、“孤岛”并存,最终难以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今天,技术导向正在让位于应用导向。所以,必须以需求为牵引,统筹推进软件的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管理、服务化应用,努力探索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软件资源开发、管理、服务机制与模式,真正形成从系统到能力生成的完整体系,从而为确保能打仗、打胜仗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李京旭 周文华 记者 别拓仑)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10-31/5445385.shtml

夸大了。 战争中大多精密系统会毁,弄不好到时还得回到2战时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