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盟主不“左”:集权体制扼杀企业家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48:54
转自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31026/121817123742.shtml
林左鸣:集权体制扼杀企业家精神2013年10月26日 12:18  新浪财经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

  以下为演讲实录:

  林左鸣:尊敬的万钢主席、徐冠华老部长,各位领导和专家、各位嘉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作为企业家的角度认为,企业要成为创新主体要害在于完善市场机制,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今天我围绕创新驱动与企业主体的主题,谈谈这方面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认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他认为创新不同的概念,一种发明只要有效应用于经济活动时候,才能称之为创新,所以创新不是技术概念,而是经济概念,创新应用很广泛,不仅仅是在经济,甚至在很多技术科学、甚至管理都有很多人用这个概念了,创新必须产生经济价值,催生新的财富,从而实现从商业成功到技术成功,作为和创新主体的企业,引领企业的是企业家,所以在熊彼特来看,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做的新的组合,创新活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我们也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企业创新跟企业家的团队、人才是起到很重要的相关作用。我们也可以从价值产生的源头和过程上来看,也能很清晰的印证熊彼特观点,传统经济学认为价值是创造的,劳动创造价值,这个观点我们都很熟悉,也暗含了重要的概念,这样的价值这样的财富是物质态度,虽然在传统经典经济学文献当中没有明确提出假设,说假设财富指的是物质,但是不约而同约定俗成,像太阳升起来会照亮大地一样,物质是财富的,财富是物质是不需要假设的一个假设。经济学家提出新的假设,比如说包括稀缺性等等,构建了经济学理论框架。

  实际上财富一定是物质的吗?我认为物质只是财富的一部分,财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物质的,而且在今天这种特征越来越显现出来,是一种虚拟价值,和传统的使用价值、实物价值有很大区别,主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因为有了心理价值存在,因此价值财富不单纯被创造和被发现了,而是被确定了,并且我认为价值的确定并不是简单的不同要素的组合,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时候有确定的意思,他认为不同的要素组合,但是我觉得不是简单的物理的叠加,而是要在一种或者几种要素基础上容纳要素的信息介质,容纳了外源信息产生的净化和发展,这是一种净化态,原有价值形成净化确定的,所以必须依赖于市场具有自主功能的平台发挥作用。大家要注意,市场的自主型特征,它是自发的能够通过市场的机制,能够形成调解了,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就必须依靠市场这么一个功能的作用发挥,要发挥市场的功能作用,企业家精神就必须体现出来。所以我认为只要有了企业家精神,以企业为主体来推动科技、商业模式管理等等方面的创新必然应用而生。

  第二点我认为为什么在中国创新往往是一项很困难的事情?我认为在传统的实体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冲突是导致了中国长期不能形成企业家精神制度和文化缺陷,今天不管怎么样创新最具有活力的国家还是美国,这是跟它的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中国到底出现什么问题?我觉得弘扬我国的企业家精神,面临的制度和文化的双重缺陷,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只有建立大一统的集权中央政府才能全胜,但是在高度集权之下能够进入市场,可以确定为价格的要素被深度限制,即便在这样的社会再中国也有国有企业,并不是今天才有国有企业,电视剧《乔家大院》的故事,有一个情节其中有一个掌柜做了生意之后很高兴,自己租了一个四人抬着回家,结果吃了官司,历史上中国的市场不是全要素的,不是有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不是完整的,不过实体经济时代,财富价值主要体现为物化的时代,财富具有稀缺性,政府对政府要素重要部分直接配置合理,否则反而影响生产力发展,维持不  中央集权国家统一。

  司马迁在《史记》提出一个观点,是非常伟大的观点,他说对经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最好的顺其自然,靠市场发挥作用,最差的是政府跟市场争夺,说明当时就有人看到了政府和市场争夺资源配置权的问题,并且认识到应该把权利交给市场,顺其自然,但是在实体经济时代如何把握好政府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度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2000多年历史当中政府对经济社会管制日益加强,争夺愈演愈烈,所以导致了市场经济的土壤环境一直恶劣,企业家精神无法弘扬,创新的精神必然被扼杀,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没有进入广义经济时代,所有的市场进入流通具有企业家精神?这个问题是中国闭关自守,一直在中国这块土地配置资源,和西方不一样,西方初期一直以后,西方很多政府都是纵容和鼓励商人像强盗一样去海外掠夺,所以他们不愁在我的国土之内或者岛内势力强大争夺资源,他们到外面争夺资源,所以西方资源因素很早进入了市场,中国一直没有这样做。

  可见诞生企业精神制度和文化缺陷是根治于政府和市场斗争,在实体经济条件下,中国大一统条件下没有办法解决,主要任务是政府集权,中国漫长历史当中曾经出现过很多战乱,3、4年进行内战,破坏力很大,所以必须政府集权,发展经济变得不是那么举足轻重,因此文化大力弘扬的在笼子里面是官本位文化,而不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实际上中国的官本位文化就是赢者通吃的文化,过去曾经认为商人是迫于无奈经商,这是历史误区,商人商业体现的是合作、互利、共赢文化,我认为“商”字体现了风险的概念,代表加减乘除里面的和差积商中的商,企业家创造的价值是要被别人除的,客户和社会共同分享的,因此,过去有人认为最低的经商,政府压制,是非常可悲的。

  经济一体化,今天的经济进入了广义虚拟时代,我们创造的财富不仅仅是物化的财富,更多的是服务,我昨天来上海的时候,说上海现在的服务业占到了62%多,听了以后我很感慨,如果达到75%,就是逼近美国的水平,这里面很多的服务业不是物化的价值,是非物化的价值,是一种虚拟价值,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不但是劳动对象化,还要进入生活对象化,这样生活对象创造价值已经成为事实,政府不必争了,而且转型机遇市场之上,以财富合作者身份出现,对市场提供必要的外源信息,把财务配置资源的事交给市场办。当然并不是政府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要发挥作用,这完全错的,而是怎么发挥作用,如果靠看得见的手,在干预经济同时也扼杀了企业家精神,主要靠看不见手,同样影响经济,浸润企业家精神。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无序竞争,最终可能失去自动运行的活力,这时候需要政府通过制度调整供给外源信息,使有企业家精神不断出现,始终保持活力,有很多企业家精神应用而生,创新必然成为时代的最前沿。
  早上听了万钢主席关于讲到重复建设的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诠释,是非常正确,既然要创新不可能采取非常简单的行政性办法,来所谓的不允许重复建设,我觉得只有是放开自由竞争,才有可能真正有效的实现创新。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力度简政放权,是完全正确的,如果能够让市场做大,物质和非物质生产交给政府,政府交给外源信息,确定市场财富,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加快培养出合格的市场主体,让企业家精神蓬勃而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全指日可待,现在目前情况跟美国相比,还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人家金融市场化投资非常活跃,美国硅谷的出现除了斯坦福大学以外,还有纳斯达克[微博]风险投入,资本市场,否则出不了硅谷。我们现在政府应该考虑从政策层面上,如果说假设我是风险投入的创新基金,你能够给税收上的优惠,甚至免税政策来支持他,鼓励他赌一把,可能对于我们利用市场的机制来推动创新就会起到很大作用。全世界各个国家在关注创新,如果两个积极性比一个积极性更好一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国家在发展实体经济时候培养出企业家精神,作为中国在现在的条件下,尤其全球经济一体化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定能够培养出企业家精神,培育出新兴企业,肩负着自主创新使命,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创新文化(46.150, -0.96, -2.04%)范围不断形成,一定能够早日建成创新性国家,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自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31026/121817123742.shtml
林左鸣:集权体制扼杀企业家精神2013年10月26日 12:18  新浪财经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3浦江创新论坛”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

  以下为演讲实录:

  林左鸣:尊敬的万钢主席、徐冠华老部长,各位领导和专家、各位嘉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作为企业家的角度认为,企业要成为创新主体要害在于完善市场机制,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今天我围绕创新驱动与企业主体的主题,谈谈这方面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认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他认为创新不同的概念,一种发明只要有效应用于经济活动时候,才能称之为创新,所以创新不是技术概念,而是经济概念,创新应用很广泛,不仅仅是在经济,甚至在很多技术科学、甚至管理都有很多人用这个概念了,创新必须产生经济价值,催生新的财富,从而实现从商业成功到技术成功,作为和创新主体的企业,引领企业的是企业家,所以在熊彼特来看,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做的新的组合,创新活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我们也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企业创新跟企业家的团队、人才是起到很重要的相关作用。我们也可以从价值产生的源头和过程上来看,也能很清晰的印证熊彼特观点,传统经济学认为价值是创造的,劳动创造价值,这个观点我们都很熟悉,也暗含了重要的概念,这样的价值这样的财富是物质态度,虽然在传统经典经济学文献当中没有明确提出假设,说假设财富指的是物质,但是不约而同约定俗成,像太阳升起来会照亮大地一样,物质是财富的,财富是物质是不需要假设的一个假设。经济学家提出新的假设,比如说包括稀缺性等等,构建了经济学理论框架。

  实际上财富一定是物质的吗?我认为物质只是财富的一部分,财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物质的,而且在今天这种特征越来越显现出来,是一种虚拟价值,和传统的使用价值、实物价值有很大区别,主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因为有了心理价值存在,因此价值财富不单纯被创造和被发现了,而是被确定了,并且我认为价值的确定并不是简单的不同要素的组合,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时候有确定的意思,他认为不同的要素组合,但是我觉得不是简单的物理的叠加,而是要在一种或者几种要素基础上容纳要素的信息介质,容纳了外源信息产生的净化和发展,这是一种净化态,原有价值形成净化确定的,所以必须依赖于市场具有自主功能的平台发挥作用。大家要注意,市场的自主型特征,它是自发的能够通过市场的机制,能够形成调解了,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就必须依靠市场这么一个功能的作用发挥,要发挥市场的功能作用,企业家精神就必须体现出来。所以我认为只要有了企业家精神,以企业为主体来推动科技、商业模式管理等等方面的创新必然应用而生。

  第二点我认为为什么在中国创新往往是一项很困难的事情?我认为在传统的实体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冲突是导致了中国长期不能形成企业家精神制度和文化缺陷,今天不管怎么样创新最具有活力的国家还是美国,这是跟它的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中国到底出现什么问题?我觉得弘扬我国的企业家精神,面临的制度和文化的双重缺陷,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只有建立大一统的集权中央政府才能全胜,但是在高度集权之下能够进入市场,可以确定为价格的要素被深度限制,即便在这样的社会再中国也有国有企业,并不是今天才有国有企业,电视剧《乔家大院》的故事,有一个情节其中有一个掌柜做了生意之后很高兴,自己租了一个四人抬着回家,结果吃了官司,历史上中国的市场不是全要素的,不是有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不是完整的,不过实体经济时代,财富价值主要体现为物化的时代,财富具有稀缺性,政府对政府要素重要部分直接配置合理,否则反而影响生产力发展,维持不  中央集权国家统一。

  司马迁在《史记》提出一个观点,是非常伟大的观点,他说对经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最好的顺其自然,靠市场发挥作用,最差的是政府跟市场争夺,说明当时就有人看到了政府和市场争夺资源配置权的问题,并且认识到应该把权利交给市场,顺其自然,但是在实体经济时代如何把握好政府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度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2000多年历史当中政府对经济社会管制日益加强,争夺愈演愈烈,所以导致了市场经济的土壤环境一直恶劣,企业家精神无法弘扬,创新的精神必然被扼杀,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没有进入广义经济时代,所有的市场进入流通具有企业家精神?这个问题是中国闭关自守,一直在中国这块土地配置资源,和西方不一样,西方初期一直以后,西方很多政府都是纵容和鼓励商人像强盗一样去海外掠夺,所以他们不愁在我的国土之内或者岛内势力强大争夺资源,他们到外面争夺资源,所以西方资源因素很早进入了市场,中国一直没有这样做。

  可见诞生企业精神制度和文化缺陷是根治于政府和市场斗争,在实体经济条件下,中国大一统条件下没有办法解决,主要任务是政府集权,中国漫长历史当中曾经出现过很多战乱,3、4年进行内战,破坏力很大,所以必须政府集权,发展经济变得不是那么举足轻重,因此文化大力弘扬的在笼子里面是官本位文化,而不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实际上中国的官本位文化就是赢者通吃的文化,过去曾经认为商人是迫于无奈经商,这是历史误区,商人商业体现的是合作、互利、共赢文化,我认为“商”字体现了风险的概念,代表加减乘除里面的和差积商中的商,企业家创造的价值是要被别人除的,客户和社会共同分享的,因此,过去有人认为最低的经商,政府压制,是非常可悲的。

  经济一体化,今天的经济进入了广义虚拟时代,我们创造的财富不仅仅是物化的财富,更多的是服务,我昨天来上海的时候,说上海现在的服务业占到了62%多,听了以后我很感慨,如果达到75%,就是逼近美国的水平,这里面很多的服务业不是物化的价值,是非物化的价值,是一种虚拟价值,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不但是劳动对象化,还要进入生活对象化,这样生活对象创造价值已经成为事实,政府不必争了,而且转型机遇市场之上,以财富合作者身份出现,对市场提供必要的外源信息,把财务配置资源的事交给市场办。当然并不是政府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要发挥作用,这完全错的,而是怎么发挥作用,如果靠看得见的手,在干预经济同时也扼杀了企业家精神,主要靠看不见手,同样影响经济,浸润企业家精神。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无序竞争,最终可能失去自动运行的活力,这时候需要政府通过制度调整供给外源信息,使有企业家精神不断出现,始终保持活力,有很多企业家精神应用而生,创新必然成为时代的最前沿。
  早上听了万钢主席关于讲到重复建设的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诠释,是非常正确,既然要创新不可能采取非常简单的行政性办法,来所谓的不允许重复建设,我觉得只有是放开自由竞争,才有可能真正有效的实现创新。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力度简政放权,是完全正确的,如果能够让市场做大,物质和非物质生产交给政府,政府交给外源信息,确定市场财富,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加快培养出合格的市场主体,让企业家精神蓬勃而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全指日可待,现在目前情况跟美国相比,还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人家金融市场化投资非常活跃,美国硅谷的出现除了斯坦福大学以外,还有纳斯达克[微博]风险投入,资本市场,否则出不了硅谷。我们现在政府应该考虑从政策层面上,如果说假设我是风险投入的创新基金,你能够给税收上的优惠,甚至免税政策来支持他,鼓励他赌一把,可能对于我们利用市场的机制来推动创新就会起到很大作用。全世界各个国家在关注创新,如果两个积极性比一个积极性更好一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国家在发展实体经济时候培养出企业家精神,作为中国在现在的条件下,尤其全球经济一体化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定能够培养出企业家精神,培育出新兴企业,肩负着自主创新使命,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创新文化(46.150, -0.96, -2.04%)范围不断形成,一定能够早日建成创新性国家,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很难相信这是那么大的企业领导写出来的,笔杆子不错
未来在私企支持下
这篇文章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可见是作者自己内心观点的表达,而不是捉笔者代劳的。
想干什么?把国企私有了?
林总说的是大环境
通篇讲的是市场与企业家,某些媒体与人就是以为林左要私有化,原来他们眼里企业家就是私人老板。
林总说的是大环境
工业积累不够,别人先进的东西都还没学会,拿什么创新。不是环境问题,是根本不在那个层面上
中国是后发国家,你的企业还没有上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档次的时候只能造就一群买办。他们是不可能自己从底层做起,来攀越价值链的。一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投入,二是追赶高端产业链是一个异常辛苦的过程。这两点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后发国家的企业家会自动依附先发国家,心甘情愿和先发国家结成利益共同体,心甘情愿的守着自己的中低端价值链。

中国的企业需要竞争,而竞争的关键不是什么国有化和私有化。国有化照样也可以竞争,私有化也照样可以不竞争。私有化的垄断集团就是自然而然的排挤竞争,而参与国际社会的国企会本能的参与竞争。所以中国的经济政策和企业政策应该分两手,当中国的企业是参与国际竞争,同行业是别国企业的时候,中国应该支持强化国企。当中国的企业不是参与国际竞争,同行业是本国企业的时候,那么应当把国企私有化。


左XX为当国资委主任抛出来的绣球。

蒋XX就是因为那句要理直气壮的做大做强国企而被搞下台的。



左XX为当国资委主任抛出来的绣球。

蒋XX就是因为那句要理直气壮的做大做强国企而被搞下台的。

林不想去国资委,如果最后去了,估计是确实推不掉。
兔纸开了一家老大个的公司,CEO也都是兔子,玩私有化?做梦去吧!